我们怎样才能做一个不让人讨厌的老人?

心态平和不讨厌

不知是否有生理方面的原因,相对来说,老年人更容易产生优越感和愤懑感。比如,总觉得自己久经风雨,见多识广,老马识途,经验丰富,“我走过的桥比你走过的路还多,我吃的盐比你吃的米还多”,于是,对诸多世态总是看不顺眼:偶遇后生在言语上稍有不恭,或乘坐公交车时不给让座,便认为人心不古,有辱文明,并因此闷闷不乐。

情绪好坏,取决于心态是否平和,心态是否平和,取决于看待事物是否顺眼。不必讳言,在下也曾持有这种优越感和愤懑感。后来,无趣的事遇见多了,便促使自己作一番冷静的思索,慢慢地才觉得不免自己过虑、过敏了。有些事情,换个角度,所见就会不一样,所见不一样了,心态就会随之发生变化。其实,好多事情,一旦看开、看透了,也就没啥可大惊小怪的了。

只要持有平和的心态,就会就会觉得,年轻人在言语上偶有不恭,也没什么大不了的。为什么一上了年纪,就一定要被恭敬、被恭维呢?坦然相见、平等对话、各见本真,各言其是、不加掩饰,不受拘束不是更好吗?我们年轻时候,不是也十分反感、厌恶、鄙弃一味地论资排辈、以长为尊吗?何以一到晚年就忘记了初衷,完全变成了另外一个人呢?

再说让座,年轻人为长者让座,是有礼貌、讲道德、尊重人的举动,是在自觉做好事,但并不是非如此不可,受让者是应该知情识趣、心怀感激的。年轻人不给让座就心烦,甚至就指责人家“素质低”,有失老年人的风度。进一步说,心烦本身就潜伏着强行教人让座的欲望,这与艺人强行要掌声、官人强行要赞誉有某种相通之处,难免令人侧目,也难免使自己尴尬。实际上,人家不让座也不见得有多反常,也不见得有什么过错,就像老年人可以不给小朋友让座一样。

“世象唯宜放眼量,休凭迟暮耍疏狂。既逢礼让须称谢,未获尊亲免断肠。失敬犹非多大害,不恭亦属很平常。人人似欠三生债,怒向周遭必自伤”。我想,作为老年人,应该有这样的眼光与度量。多从他人的角度想问题,心态就容易平和下来,心底的烦恼也就会随之烟消云散。

人生在世,难免烦恼,贵在驾驭好自己的情绪。“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古人这一叹唱,难说没有一点儿老年人的苦楚,然而,若换个视角看,又何尝不是老年人特有的一种坦然、豁达而优雅的风度。

识尽愁滋味而欲说还休,是一种识尽庐山真面目之后的冷静与包容,是一种久经修炼之后才成就的自在而平和的心态。具备这种心态,就不会再有诸多的优越感和愤懑感,看世象也就不会处处刺眼。

身为老年人,时时处处自尊、自重、自爱、自省,就是对社会道德建设的促进与贡献,对于社会上无关大局、不伤大雅的事情,能不操心的就可以不操心了,不妨“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毕竟,老年人的主要任务已经转移到,保持平和心态,永葆政治青春,消解心底忧愁,延续健康生活。

(原载2019年6月28日春城晚报)

我们怎样才能做一个不让人讨厌的老人?

我们怎样做一个让人不讨厌的老人呢?你的这一道题问的好!我也古稀之人了,让我来谈一下我深有体会的感悟吧!

老来难,老来难,劝人莫把老人嫌……。这就是早已流传的《老来难》的歌谣,它告戒我们对老人要孝敬,莫要嫌弃的道理。但说的挺有理,实际在实践中各有所不同。具体原因很复杂,说不清,倒不完,但是,每个人都有一本难念的经。说实话,人老了,各个机智,思维急聚下降阻塞,自焚自禁,自私自利,不听儿女劝言,无佘生存,等待归天,常有所见。当儿女们遇到这样的老人也束手无策啊!只说老来难,但做儿女的也难与决,让人厌烦。

那么,人老了,怎样才让人不烦呢?这主要处绝与老人心态要好,老了要认真对待自己,不要逢人便本老,不要怨天犹人,与人抱怨,少说为佳。只能顺其自然,吃喝如愿,少管闲事,咱身安暖,安度晚年:人老了,糊涂了,多听儿女的话,

要多与人勾通,说话和气,不说脏话丑事,没大没小的开玩笑。与人不挣,绝不宣天武地,让人笑话。若要让人遵老,首先不要以老卖老,做老人的像个老人的样子,要自强自重,遵敬别人,做到遵老爱幻才得到正能量的回馈,人们会为你点赞!你真是个好老汉,若人不烦。

人生哪能净少年,

日月如梭催人老,

人人都有老来难,

人人都应敬老人。

我们怎样才能做一个不让人讨厌的老人?

1、锻炼身体,保卫自己,不要给孩子们添麻烦。

如果我们把人的一生比作一个抛物线,从出生到40岁是抛物线的左边,无论你怎么折腾,都是向上走;而40岁之后,就是抛物线的右边,无论你怎么去保养,都是往下走。我们去锻炼身体,就是让衰老的速度减慢。人上了年纪,身体的各个零件都不好用了,都该大修了,都或多或少地存在着问题。所以,50岁以上的人,不要逞强,要从心里承认这个现实,要平衡心态,注意饮食荤素搭配,要锻炼身体。因为这时候的身体不单单是你自己的,也是全家人的。如果你有一个大病小灾的,孩子们照顾你吧,没有时间,不照顾你呢,心里边又愧疚得很。所以,你能照顾好自己,不给孩子们添麻烦,就是给家里做贡献。

2、不要一边咬牙切齿地去帮孩子们干活儿,又一边咬牙切齿地去骂他们。

孩子们都上班,这个年纪的老人照顾孙子辈是应该的也是必须的,这也是中国特色。切忌边干活儿边骂街,最后是功过抵消。自己出了力,孩子们还讨厌你,这是何苦呢?所以,想干就干,不想干就不干。千万别做《都挺好》里的苏大强,自己什么也不干,还总给孩子们找事儿。

3,不要事无巨细地去管孩子们。

有的老人爱操心,孩子们的事儿什么都想管。今天儿媳妇买东西买贵了,明天儿子花钱花多了,等等等等。你要非想管很简单,给他们扔一堆钱就够了,你掏了钱你才有管他们的资格。再说了,掏了钱也不用管人家,这样你还能做一个好人,因为谁都不希望被别人管。

4、在发展事业这个问题上,不要指手画脚。

因为社会发展太快,可以说是分新秒异,就你那点智商,还要凭着经验去给孩子们在事业上指手画脚,只能是帮倒忙,画蛇添足,让孩子们为难。听你的吧,你说的不符合实际;不听你的吧,你又说不尊重你,所以还是少说为佳。

总之,老人要自己找事情做,活到老学到老,学到八十不为巧。要做一个招人待见的像弥勒佛那样慈眉善目的可爱老人!与您共勉!

我们怎样才能做一个不让人讨厌的老人?

提问:我们怎样才能做一个不让人讨厌的老人?

回答:人老了,从生理和心理上也一样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步地老去。具体表现为行动缓慢笨拙了,记忆力下降了,为人处事怪异了等等,这都是非常正常的。我们大家一定要担待体谅老人们的诸多不便,也许一些影响公众生活的事是大部分老年人不愿意而为之的。

我们的真实生活中还真有极少数“为老不尊”的老年人,他们仰仗着自己年龄大了在马路中间旁若无人地缓慢行走,压着多少车他也不管,更有甚者把电动车往马路中间一放就走了,堵车堵人他全然不顾。还有的老年人拿着不是当理说,仗着自己年纪大了胡搅蛮缠等等。关键这些老年人不是老糊涂了,有时确实是仰仗年龄大了故意而为的,这就是一些让人讨厌的老年人。

怎样让我们做一个不让人讨厌的老人呢?首先从思想上就要提高公民的公德意识,提高自己本身的素质,遵守社会公德,不要把自己处于人们敢怒不敢言的境地。

我们怎样才能做一个不让人讨厌的老人?

看到这个话题,我脑海里就会浮现出奶奶的模样。

2016年,我的奶奶走了。那年,她正好是100岁。

几年时间过去了,她的音容笑貌依然印在我的脑海里。

奶奶是地地道道的农村妇女,在农村生活了大半辈子。她勤劳能干,有着男人的果敢和冷静。年轻时,她做事雷厉风行,也懂得很多日常生活方面的常识,所以她就像个百事通一样。

以前农村看病不方便,村里有人身体不舒服了或发生什么紧急情况都会找奶奶。有一次,村里有个邻居因为痢疾,刚开始时不重视,导致严重时已经奄奄一息,邻居的家人马上找到奶奶。结果奶奶二话不说,马上出去找草药回来给邻居煎服,想不到土方法救回了邻居的性命。她也曾经救过一个发高烧导致惊厥的村上的孩子,孩子的家人对奶奶也是感激不尽。慢慢的,村里的人都知道奶奶是个能干又心善的人,而且都非常尊敬她。

奶奶有三个儿子,就是我有两个叔叔。所以,奶奶一共有9个孙子孙女,而我是老大。小时候,妈妈忙的时候,就由奶奶照顾我,听妈妈说,我小时候不爱吃饭,挑食,半碗的粥可以吃一个多小时,但奶奶非常耐心,哄我吃完饭。她从来也不责骂我们,因此,我和弟妹们都很尊敬奶奶。

我到了上学的年龄,我们一家人就离开老家到爸爸工作的地方生活。当时最小的叔叔还在老家,奶奶就留在老家照顾他们一家人。

听妈妈说,在忙的时候,奶奶都是一边背着孩子一边干家务活,她一共带大了九个孙子孙女,这导致奶奶的背越来越弯曲,不能挺直背的原因。奶奶就这样任劳任怨,默默地为大家付出一切。

每当暑假的时候,我和两个弟弟都回到老家,奶奶看到我们回来也特别开心,我和弟妹们一起叽叽喳喳的场面,可想而知有多热闹。奶奶每天忙里忙外,从来没有见过她坐下来休息的时候,但奶奶却把我们的生活安排得妥妥当当的,还时常不忘给我们做美食,现在想起来都怀念奶奶做的美食的味道。

爷爷去世后,奶奶就到城里和我们一起生活。换了新的生活环境,奶奶对自己的要求高了,也更爱爱干净了,每天都把自己收拾得干干净净。从她的言行举止,一点不像在农村生活大半辈子的老人。她和我们相处时,从来不唠叨,也不干涉儿孙们的事情,如果我们做得不对的地方,她会跟我们讲道理,讲很多古时候的典故,让我们明白做人的道理,还教会我们一些祖祖辈辈留下来的好规矩。

奶奶心态也特别好,遇到事情就想办法解决问题,从来不会唉声叹气怨天尤人。她的饮食习惯也很好,清淡的饮食,从来不吃油炸辛辣的东西,她的良好心态和生活习惯,哪怕她年轻时得过乳腺癌,依然活到100岁的高龄,这是非常难能可贵的。

还有,奶奶的记忆力也非常好,经常跟我们讲过去的事情,讲她小时候,民国时期的农村生活,讲到抗日战争时期,村里的后生仔去当兵打仗的事情;再讲到国民党的人进村抓壮丁的事情,都是奶奶的亲眼所见,我们几个兄弟姐妹就围在奶奶身边,听得津津有味。现在回想起来,依然特别怀念和奶奶在一起的那段时光。

后来,小叔叔一家人也搬到城里生活,和我们家很近。我们和叔叔家都特别想让奶奶住在自己的家中,或者让她在自己家住的时间更长一些,大家都把奶奶当成家里的宝。

回想起奶奶这一辈子,一心为了家庭忙忙碌碌,把家打理得井井有条,养大并培养几个子女成才,虽然经历很多苦难,但她从来不向困难低头。她身上许多好的品质,都潜移默化地影响着爸爸和叔叔们我们身上的许多品质也来源于奶奶的影响。每当想起奶奶,我们对她的思念之情就越发的浓烈。

从我奶奶身上的优点,总结了以下的内容,做到不让人讨厌的老人,或者说更让年轻人喜欢或尊敬的老人。

第一 爱自己,也爱家人,保持乐观向上的心态,积极面对生活。

第二 活出自我,活到了学到老,对新鲜事物有自己的看法。

第三 穿着大方得体,举止优雅;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锻炼身体的好习惯,保持充沛的活力。

第四 学会管好自己的生活,也不干涉年轻人的生活方式,实在看不惯,走出去放过自己也放过他人。

第五 儿女需要的时候帮忙分担一下,但不要倚老卖老,既要有长者的榜样,也要懂得与年轻人沟通的智慧。

第六 保持讲卫生的好习惯,不要因为年龄大了降低自身要求,活得邋邋遢遢。

第七 儿女在教育孩子的时候不要插手,而且要多学习教育孩子方面的育儿知识,对待孩子要有科学的教育理念。

第八 不管什么时候,保持自己的经济独立,不依赖年轻人,也不应该向儿女提出过分的要求。

第九 对待子女要尽量做到一视同仁,平等对待。

第十 年纪大了,培养一个自己的兴趣爱好,老年生活才不会空虚寂寞。

希望我们以后都能做一个让人喜欢的老人!老人还有哪些让人喜欢的事情或习惯呢?欢迎大家一起探讨。

也借此文怀念我的奶奶,关于奶奶的一生有很多很多值得追忆的事情,这里记录的只是冰山一角……

图文原创/初梵

我们怎样才能做一个不让人讨厌的老人?

😁嘿嘿。我喜欢琢磨这个问题,既然老了首先自己要有所事事跟乐趣,别服老做个不老的老人。儿孙自有儿孙福他们的事情能管就管管不了不要操太多的心尽量不给他们额外的负担。年轻人有年轻人的活法看不惯尽量不去多说话。哈哈😄就说到这里吧,祝您晚年生活幸福快乐!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