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奶奶对我妈不是很好,现在奶奶在我家住,听爸说妈妈经常给奶奶脸色看,我该怎么处理?

以前你奶奶对你妈不好时,你爸和你怎么处理的,现在就怎么处理!把照顾你奶奶给你奶奶洗衣做饭的事由你爸和你承担!家务你爸和你做,让你妈怎么开心怎么过,各自安好!不要把你爸和你呢责任转嫁给你妈就可以了!

以前奶奶对我妈不是很好,现在奶奶在我家住,听爸说妈妈经常给奶奶脸色看,我该怎么处理?

我也是一个媳妇。年轻时,婆婆对我很苛刻,当时想:等你老了,看我怎么对你?现如今,婆婆已76岁了,每日:孤灯伴影,与老鼠同餐,与章螂共眠⋯她真的老了!年轻时,婆媳争斗,两人都有能力,现在婆婆老了,我再去与一个无能为力的人去计较,有意义吗?那“斗”就变成了“欺负”了!她毕竟是生养我丈夫的人,四十三岁守寡,三儿一女,扁担下讨生活的女人⋯我也是女人,想想这些,还有什么放不下的呢?婆婆在苦难中靠憧憬美好生活度过每一天,如今个个子女安得广厦几百平,可婆婆的“家”又在哪里?看着婆婆独守二百平的空房子,生病时:饭不能到口,水不能到手,无人开门,无人敲门!靠头上那扇窗户才知道一天又过去了!听到自己的呻吟才知自己是个活物⋯我还会去与这样的婆婆斗吗?我能做的是把婆婆接过来,给她一个“家”,让她安度晚年!

以前奶奶对我妈不是很好,现在奶奶在我家住,听爸说妈妈经常给奶奶脸色看,我该怎么处理?

妈妈和奶奶都对你好,这是毫无疑问的。

但奶奶以前对妈妈不好,妈妈恨她,现在不想理她,也能理解,谁能对以前对自己恶毒的人笑脸相迎?

所以别劝妈妈对奶奶好一点,你不知道妈妈心里的苦,劝她就是在她流血的伤口上撒盐,她会觉得你和你爸爸、奶奶才是一家人,她就是个外人,她更难过,对你奶奶反而更讨厌。

所以你做好你的本分,孝敬奶奶,但也不要冷落妈妈。

妈妈也不容易,你奶奶还可以指望你爸爸这个儿子,你如果对妈妈不好,妈妈觉得她什么指望都没有,才最难过。

以前奶奶对我妈不是很好,现在奶奶在我家住,听爸说妈妈经常给奶奶脸色看,我该怎么处理?

我家情况和你一样,我妈跟我奶奶基本不说话,就算我奶奶给我妈先说话我妈也不一定理她,上一代婆媳关系太僵,婆婆都把儿媳妇拿捏的死死的,现在她们老了,儿子经常不在家,就只有儿媳妇和婆婆在家,老人年龄大了想偎人,但是以前的恨媳妇又哪能忘得掉,不虐待已经不错了,还想要媳妇一问三伺候,那可能吗?

以前我也劝我妈对我奶好些,可是一说到这事我妈就把以前我奶奶是怎样怎样对她的,她咽不下这口气。后来我慢慢想通了,我没经历过我妈的经历,不能体会她当年受过的苦,我不能强逼着她忘了以前的事非得对我奶奶好,我们做好自己的事,自己对奶奶好一点,她们就顺其自然吧!

以前奶奶对我妈不是很好,现在奶奶在我家住,听爸说妈妈经常给奶奶脸色看,我该怎么处理?

在我毕业前夕,奶奶以百岁高龄过世。临终前,指着母亲 的鼻子,要母亲保证:屋子里的东西一定要全部烧给她,让她带走。母亲很淡:没人稀罕你的东西。但奶奶非要一个保证,叔伯们着急:放心放心,我们看着呢。奶奶就是看着母亲,不依

饶,等她的承诺。母亲叹口气:哪怕你屋子里扫出来的垃圾,我都倒在你坟边。

奶奶松口气,昏睡了过去。次日,人已经去了。

家里摆了七天 的流水席,母亲雇了拖拉机,将奶奶屋子里所有的东西,拉到她坟前,烧了三天,才烧干净。

而这场丧事,虽然历经七天,但我和弟弟却毫不知情,也未曾到场。

小姑姑以此为由头,跳起来责骂父亲。母亲却站起身,淡淡地走了。她这辈子,都不愿意再跟小姑姑说话,大家在一起的场合,母亲当她是空气,就算父亲若干次动手,母亲死不松口。

脾气再好,逼到绝处,也会反抗的,虽然母亲的反抗看起来不够激烈,但是,那份决绝,却清晰可见。

我跟母亲,在家里,从来没有发言权,而且,自我10岁之后,母亲几乎不跟奶奶和姑姑讲话。

在母亲和奶奶之间,有无数次冲突,最大的两个原因,其一,父亲违逆了奶奶的意思选择了母亲,其二,母亲头一胎就生了女儿。

最初,父亲挑选了母亲,而不是按照奶奶 的意思,选择另外一个女人。据三伯娘说,那个女人做事利落,什么都会,简直比男人还能干,比我母亲强多了。

但父亲那时,虽然已经 “30高龄” ,但还是坚持选了母亲。我不知道他是不是后悔过,但,父亲和母亲的婚姻,实在是一言难尽。

父母过成这样,奶奶 和小姑姑简直功不可没。

因为父亲违逆了奶奶的意思娶了母亲,奶奶一怒之下,回了老家。因为要给小姑姑攒一笔嫁妆,所以,父亲决定,推迟要孩子,而且,因为有计划生育,他决定只要一个。谁知道,我一出生,居然是个女儿。

父亲选择母亲,埋下了他与奶奶之间的心病。而我的出生又将他们之间的冲突升级了。但,奶奶却把一腔怨气撒在我跟母亲身上。而小姑姑在一边火上浇油,生怕事情闹得不够大。

但,无论奶奶怎么吵,母亲都不曾跟奶奶闹起来,一则因为她的性格,另外因为有我。

奶奶看不上我跟母亲,主要是性格不合。

我们娘俩都属于那种慢悠悠的性子,吃块蒸南瓜都会心满意足的人。但,奶奶不同,奶奶心气儿高,说话做事要拔个尖儿。

比如,人家把孩子 的旧衣裳拿给母亲,母亲笑嘻嘻地接了,然后谢谢人家。随后,把衣服洗了,就拿给我穿。

被奶奶发现,必定劈手夺过来,一把丢在地上,然后,开始责骂母亲。母亲争辩说,孩子长得快,不过半年新衣服就穿不成了。奶奶哼一声:那你不晓得去扯块料子给她做吗?又便宜,又好看,不比穿人家的旧衣裳强?

这种做法,对于奶奶行得通,因为奶奶手巧又勤快。对于母亲,绝无可能,因为她连捏针都困难。气得奶奶一顿怒骂,骂着骂着上火了,顺手就是一巴掌。

别看奶奶精瘦精瘦的,但因为常年做活儿,手上颇有几分力道。我若是挨上一下,耳朵连着脑袋,嗡嗡直响。

所以,一般,母亲总把我藏起来,不让奶奶看到,免得惹她生气。大伯娘喜欢我,洗衣服煮饭的时候,都把我留在身边。一边听我吱吱喳喳说,一边在灶灰里帮我煨个红薯或者烤个玉米。

母亲性子绵软,反应慢,奶奶特别看不惯,为此,母亲颇是挨了不少奶奶的巴掌。有时候因为我,有时候因为她做事慢。总之,我们娘俩在奶奶跟前根本没有说话的份儿。

我长这么大,遇到过脾气最不好的人,第一个就是奶奶,第二个就是姑姑。她们也不晓得怎么回事,大部分时间都好像心烦气躁,一肚子火气,不是骂这个就是要骂那个。

就这样吵吵闹闹了好多年,母亲情愿下地做活,也不愿意待在家里。而奶奶和母亲 的关系,却始终没有缓和过。

因为,江山易改本性难移。

到奶奶八十岁的时候,脾气依旧火爆,但是,她若再想动手,几乎就不可能了。母亲只需轻轻一推,奶奶就是一个踉跄。但,母亲不跟奶奶计较,母亲转身离开。

要么,母亲出去做活,要么出去串门,总之,不在奶奶跟前。但,奶奶老了之后,毛病却越来越多。经常在饭桌上闹腾,实在闹得狠了,母亲便起身离开。

奶奶就不高兴了,闹得更凶,骂父亲,说母亲给她脸色看。但,母亲跟着父亲吃了几十年的苦,也没有把奶奶如何,所以,父亲也不好说什么。

不要说奶奶自己先闹腾这事儿,就算她没有闹腾,母亲给她脸色看,我都觉得很公道。但我是小辈,从不干预长辈们的恩怨。一般遇着,我都是走开,回自己的屋子看书。

我那时忽然想到一句话: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做婆婆的人,如果注定要跟儿媳妇住在一个屋檐下,我觉得,还是善待人家比较好。

从道理上说,孝顺是应该的,人之本性。但,现实是另外一码事。我这个奶奶和姑姑,如何对待母亲,我一路长大,点点滴滴都在心头。

莫说母亲,我自己从头到尾,都不曾跟奶奶和姑姑亲近过,没法亲近。所谓,针不刺肉肉不痛,拳头没有落在你的身上,说起孝道的大道理自然振振有词。然则,等你挨过拳头和巴掌之后,再去强求孝道,已经毫无意义。

后来,等我读到高中的时候,把《论语》,包括《孟子》以及《大学》和《中庸》这些细细读了。才发现,儒家的孝道里面,何曾规定过公婆可以殴打儿媳的?又何曾讲过小姑子可以辱骂殴打嫂嫂的?

全是那起子不识字的混账人,或者枉读圣贤书的呆子,才把孝道二字立成牌坊。

儒家 的孝道,讲究的是父慈子孝,老人家不自重,做儿女的走开便是。没有听说哪个圣贤宣称,父母无理取闹,儿女白白挨打还能扯到孝道的层面。

年轻时不会善待儿媳,年老了又为老不尊,看脸色这不是天道轮回又是什么?

要知道,儒家思想里面还有一句:老来从子。你靠着孩子养,自然要从他。如此,这个世界才公道。

以前奶奶对我妈不是很好,现在奶奶在我家住,听爸说妈妈经常给奶奶脸色看,我该怎么处理?

跟你没关系。你该怎样对你奶奶就看你跟你奶奶的关系怎么样。不用看你妈的态度。因为这是老一辈的事,跟年轻一辈没关系。但是也不要试图去让你妈接受你奶奶,当初你奶奶对你妈不好肯定让你妈憋了一肚子气。现在肯定不会对你奶奶有好脸色的。这个就是因果。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