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话说“竹子开花,马上搬家”,竹子开花为什么要搬家?
1976年,138头大熊猫“离奇”死于甘肃和四川接壤的大熊猫保护区内。
当工作人员发现大熊猫的尸体时,也愣住了,因为138具大熊猫尸体,它们的毛发都十分粗糙且没有光泽,更诡异的是,大熊猫的体重只有正常的50%,经过解剖发现,它们的内脏组织干瘦且无脂肪,肠胃同样没有食物残渣。
难道大熊猫是集体绝食?后来经过研究发现,这起大熊猫集体死亡事件,是“竹子开花”导致的,感觉很不可思议吧?
竹子开花还真不是一般现象,不仅是动物,连人类也会受到牵连,下面就一起来看看,竹子开花到底是怎么回事!
简单了解下竹子开花咱们平常吃的玉米、水稻、小麦等粮食,都属于禾本科植物,但很少有人知道的是,竹子也属于禾本科植物。
目前全球约有1200种竹子,我国境内的竹子种类数量约500多种,值得一提的是,竹子的繁衍能力特别强。
竹子一般都是无性繁殖,竹子的根系深埋于地下,每年都有新的竹笋从竹鞭上长出,所以只要几根小竹子就能发展出一片大竹林。
关于竹子开花,有一个现象特别神奇,那就是竹林都会一起开花,基本不分先后,不仅如此,如果两片竹林都来源于同一母体,即便相隔万里,还是会在同一时间开花。
例如1907年,日本跟英国皇家植物园里的淡竹同时开花、结果、枯萎,你说神奇不神奇!
竹子属于多年生一次开花的植物,并不像其他花卉植物一样每年都开,而且竹子开花十分罕见,主要是因为时间太漫长了。
绝大多数竹子在30~80年之间开一次花,不过有些竹子120年才开一次,这就是我们为什么误认为“竹子不会开花”的主要原因,具体数据因竹子种类不同而略有差异。
竹子的果实一般都是颖果,里面的种子形状像麦粒,被称为竹米或竹实。
竹子几十年才结的果实,其营养价值丰富,所以古文中就有“非梧桐不栖,非竹实不食”的说法,不过现实中,竹米有时候会给人类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既然竹子的无性繁殖能力这么强,为什么还要开花结果?竹子属于多年生草本植物,寿命可达几十年甚至突破上百年,一般情况下,竹子一生只开一次花,结完果之后,竹子就会走向枯萎,这一点跟大多数花卉植物有很大区别。
值得一提的是,竹子开完花后枯萎属于普遍现象,但仍有小部分竹子在开花结果后仍然继续存活,详细可以看下面这张图。
关于竹子开花的科学解释,目前分“内因”跟“外因”之说。
内因就很简单,毕竟竹子属于草本植物,虽然有些特别,但终究存在生长周期,当竹子成长到一定年数,它就会自然而然的开花结果。
科学家也分析过这种现象,后来他们发现竹子成长到一定阶段后,吸收营养的能力变弱了,简而言之就是“老了”,所以出于生物本能,它们就会繁衍后代,于是就有了开花结果。
至于外因,就稍微有些复杂了,笼统的讲,当竹子预感到生死危机时,它会毫不犹豫的开花,就为了能延续生命火种,只要一片竹林中所有的种子,有几颗能成长起来,没过几天就又能重新长成一片竹林。
1953年,浙江西天目山发生旱灾,植物出现大面积枯萎,毛竹自然也在其中,但毛竹却在水分短缺、营养物质匮乏的情况下开花了,短短几年后,西天目山再次出现了郁郁葱葱的竹林!
至于竹子开花后,为什么会枯萎,科学家经过研究发现,开花后的竹子根部物质急剧减少,也就是说,竹子耗尽了大多数能量才得以开花,其余微弱的能量已经不足以支撑竹子继续存活下去,只有少数种类可以,也有一种说法是开花后的竹子,因某种原因或分泌出了某种化学成分,抑制了本身对营养物质的吸收,最终因缺乏营养而死亡。
竹子开花到底是好是坏?有没有必要搬家?1.自然状态下竹子开花
这种情况十分罕见,毕竟几十年才开一次花,但没有涉及到自然灾害,纯粹是物种的繁衍,那是不是不用搬家呢?
其实还得看情况。
因为竹子的果实竹米是一种营养价值很高的食物,如果人类在动物之前,把所有竹米都收走,这种情况是不需要搬家的。
如果没这么做,周边就会出现野鸡、野猪等动物,最令人头疼的是老鼠。
老鼠的繁衍能力很强,在吃完竹米后,族群变得更加庞大,此时它们就会扩大觅食范围,例如农民地里的庄稼、储存在粮仓的粮食等等。
2006年印度北部米佐拉姆有一片6644平方公里的竹林,那一年梨竹恰巧开花,但随之而来的却是饥荒。
因为老鼠疯狂啃食竹米,数量达到了原先的5倍,吃完竹米就去吃粮食,大量农田被毁,导致农作物产量暴跌,农民没粮食吃,自然就闹起了大饥荒,而且老鼠还可能会带来疾病!
根据调查,米佐拉姆不仅在2006年因竹子开花闹过饥荒,在1911年跟1962年也有,基本上50年左右闹一次,饥荒跟鼠患并存,至于50年的周期,是因为梨竹在50年左右才会开花。
2.非自然状态下竹子开花
无性生殖虽然很强,但其本质就跟“复制”差不多,所以竹林在拥有相同基因的情况下,对抗自然环境的能力就差很多。
当自然灾害达到一定级别,让竹子感到生死危机时,它们就会选择提前开花,只要一整片竹林中有几枚种子顺利长大,过几年就又是一片竹林,以开头大熊猫饿死事件来说明一下。
1976年大量国宝饿死后,专家很快就展开了调查,最后发现是华桔竹的问题,因为在之前,华桔竹同时大面积开花,最后再大面积枯萎,竹子的死亡范围比熊猫的迁徙范围更大,所以熊猫在没找到食物之前,就被饿死了。
那华桔竹为什么会突然开花呢?
经过层层剖析,专家发现四川和甘肃的熊猫保护区在1973年到1974年,共发生了4次5.0以上级别的地震,1976年8月,还发生了2次7.2级地震跟1次6.7级地震。
地震影响了华桔竹根系对地下营养的吸收,所以华桔竹选择了开花结果的方式来延续生命。
当然,除了地震以外,旱灾等其他自然灾害,只要对竹子能造成危机的,基本都能让竹子提前开花,至于要不要搬家,还得看具体是什么灾害,人类能扛得住的,就没必要搬家,总之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END——
老话说“竹子开花,马上搬家”,竹子开花为什么要搬家?
舅舅家曾因为屋后的那片竹林开了花接连发生了好多怪事,弄得舅舅一家苦恼不已。村里有人传言说这是因为竹子开花不吉利才出现的,还有人建议让舅舅他们搬家。上大学的表妹为了弄清楚事情真相上网查了不少资料,最后断定:怪事是跟竹子有关,但完全没必要搬家…
舅舅所在的村子离大山不太远,家家户户屋后都种着一片竹林,从我有记忆开始,屋后的那片竹林就长得郁郁葱葱,每年端午节时舅妈就从竹林里捡竹笋脱落的叶子回去包粽子。我喜欢跟表哥表姐他们在竹林里捉迷藏、挖竹笋,那片竹林承载了我们儿时的所有美好回忆。
外公还在世时跟我们讲过,那片竹林少说也有30多年了,当时是他跟着生产队出去干活时从外面带回来的。抱着试试看的心理亲手栽下了这些竹子,几十年过去了,外公早已不在人世,没想到这片竹林倒是越长越茂密。还给家里做了不少贡献呢!
竹篮、竹筐、竹凳子、竹凉床,只要想得到,就能被外公用巧手做出来。特别是春天长竹笋的时候,跟着大人一起去挖笋是童年最开心的事情,新鲜的竹笋用来煲汤味道鲜美,晒干的竹笋冬天时用来炒腊肉我们至少能吃上两碗白米饭!
可在我上大学时这些竹子开始接连发生怪事,弄得村子里的人议论纷纷,舅舅舅妈也苦恼不已。
怪事一:竹子开花了!
不是一棵竹子开花,而是整片竹林都开了花。舅舅以前也听人讲过,竹子开花并不是一件好事,甚至有可能这家人要遭殃。舅舅当时并不信,因为谁也没见过竹子开花,大家都认为这是老一辈人用来糊弄年轻人的。
可如今竹子开了花,还是整片竹林都开了,第一次见到这种场景的乡亲们由震惊慢慢转变为议论纷纷,有些年龄大的见着舅舅家的人甚至都绕着道儿走!弄得舅舅既莫名其妙,又有苦难言,一家人烦恼不已。
怪事二、房前屋后的鸟比平常多了几倍!
这是在竹子花谢了之后出现的,以前只在农忙收小麦、稻子时鸟会过来偷食粮食,捉田里的虫子吃。可现在竹竿发黄、竹叶枯萎,很明显这些竹子活不了了,为什么会有这么多鸟飞到竹林里来呢?而且它们不是三五只过来,而是成群成片地往竹林里飞,不停地在竹叶上啄,赶走了又飞回来。
怪事三、蛇鼠蚁虫比从前更多。
自从竹子开了花之后,就逐渐发现房子周围的老鼠明显比从前多了很多。不分白天黑夜,总能见到老鼠跑来跑去的身影,一旦发现有人过来,它们会迅速地往竹林里钻。家里的玉米、粮食被糟蹋的不少,连猫都有些无能为力了。
不光如此,连胆小谨慎的蛇也见得比从前要多了。以前顶多是干农活时在田里发现几条蛇,家中的院子很少见到,可现在不光在房屋周围能时常碰到蛇,就连院子里也时不时闯进蛇来,一家人住的是心惊胆战。
因为以上的几件怪事,村子里的人议论纷纷:都认为这是竹子开花在提醒舅舅要搬家,不能再到这里住下去了。可从小就在这里长大的他怎么可能说走就走,这是自己的根啊!刚好赶上在武汉读大学的表妹就要放假回家了,舅舅就把这件事告诉了她。表妹听后也觉得奇怪,但她冷静下来后开始在网上查找资料,要把事情弄个明白。还别说,她还真的找到了这些怪事出现的原因。
原来,竹子也是有寿命的,而且寿命还不短呢,有些品种的竹子比人的寿命都要长,能生长到120年呢。不过外公栽的这种竹子寿命就没那么长了,顶多长80年吧!时间到了,它就会死亡。
跟其他植物一样,竹子也会等到开花结果后才会死掉,只是这个过程很漫长,长到要几十年。因为我们这边竹子种植的不多,所以很少有人见过生长周期几十年的竹子开花结果,即便有人有幸见过,也会把这误认为是一件特别不好的事情。因为竹子开花,就意味着会很快死掉。因为埋在地下的竹鞭是错综复杂的,一根竹鞭上可以生长出很大一片的竹子,所以一旦竹子开花,就是一整片竹林寿命将至的时候。
竹子开花是因为生命周期已到,可是跟搬家有什么关系呢?为什么会有“竹子开花,马上搬家”的说法呢?通过查阅资料表妹了解到,这完全是人们的认知水平在作怪:竹子开花,根本不用搬家!
一、竹子开花是其自然生长规律,我们无法改变。任何一种生物都有自己的生长规律,这是大自然赋予它的使命与责任,我们谁都无法改变。竹子开花也是它的生长规律,这是它进入下一个生长周期的开始。因为开了花,就会结果,老的竹子会死掉,新的种子会在泥土里生根发芽长大。这是自然规律,不是“怪事”,用不着搬家。
二、蛇鼠、鸟类变多是因为多了食物来源,动物也懂得寻找食物的天生技能。因为竹子开了花后就会结果,竹子结的种子叫做“竹米”,不仅是鸟类喜欢吃的食物,也是老鼠爱吃的食物。现在网上还有卖竹米的呢,价格还挺高。
鸟鼠变多是因为有了竹米,它们有了新的食物来源。而蛇呢,又天生喜欢吃鼠,是鼠的天敌。鼠多的地方,蛇的食物就会充足,当然蛇也会变多。而且蛇属于肉食动物,它们也会捕食鸟类,刚好竹林这时是鸟和老鼠泛滥的时候,蛇进来是为了捕鼠和鸟。这就是个小型的生物链,各种生物在此寻觅自己的食物来源。
所以,家附近频繁出现的老鼠和蛇不用过分担心,它们只是来此寻找食物,不是什么怪事,谈何搬家。
三、人们的认知水平不够,对自然现象不能做出科学合理的解释。说到这里,表妹不禁有些自豪了:多读书确实是件好事。特别在农村,大家对那些超出自己认知、凭经验解释不了的事情总认为是“有人作怪”“很蹊跷”“遭到报应”等等,其实读过书的人都能很快理解这其中的缘由。
因为人们很少见到竹子开花,所以凭生活经验解释不了这些怪事的发生,就盲目以为是不吉利的事情。表妹虽然也没见过,可她懂得用科学知识来解释这些事情,有理有据,让人打心底佩服。
总结:“竹子开花,马上搬家”是因为以前人们的认知水平低,对一些不常见的自然现象不能做出科学合理的解释,才会有这种迷信的说法。从中我们也能看到,读书学习对我们认识新事物的重要性,书中的知识能让我们对发生在身边的事情得出理性的分析,也能让身边的人因为我们科学合理的解释得到信服。所以,知识就是财富,是我们武装自己不被世俗观念打倒的武器。
老话说“竹子开花,马上搬家”,竹子开花为什么要搬家?
1983年夏,四川卧龙保护区内的箭竹罕见的大量开花,结果导致了保护区内40%的“国宝”大熊猫相继死亡,当时许多老人说:“这正应了那句老话,竹子开花,必有大灾”。
自古以来,竹子开花就被许多人认为是“不祥之兆”,所以除了“竹子开花、必有大灾”外,还有一句老话“竹子开花、马上搬家”。那么,这些说法有没有科学依据呢?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
竹子为什么会开花?竹子是禾本科竹亚科下植物的统称,而禾本科该亚科下一共有3个族123个属超过900种不同的种类。
虽然竹子具备树的特点,但其实它并不是树,因为树是木本植物,而竹子作为禾本科植物属于草本植物,而且树是分树皮和树芯的,而竹子是没有树芯且中空的,这一点与许多杂草结构是一样的,只不过竹子属于多年生草本植物,所以竹子实际上是一种比较高大的草。
既然竹子是一种草,能开花就没有什么稀奇的,不过,竹子开花相比较其他的草来说确实要稀少很多,这是由两个原因导致的:
首先,竹子是一种多年生的草本植物,而大多数草本植物都是一年生的,它们开花的目的是为了结出种子,然后种子随风飘散,繁衍生息,就像我们常见的狗尾巴草一样,它们就是一年生的草本植物。
作为一种多年生的草本植物,竹子的寿命少则十几年、几十年(比如牧竹),长则120年(桂竹),而开花后的竹子就像其他一年生的草本植物那样死掉了,它的种子依然能够发出新的竹子来。
其次,竹子的繁殖方式并不主要依托于开花结果,这是竹子与大多数禾本科植物不同的,因为禾本科的植物大多数都是比较能“生”的,这也是为什么我们主要的粮食基本都在禾本科下的原因。
竹子主要的繁殖方式是营养生殖,这是无性繁殖的一种,它们具有较大的根状茎(学名竹鞭),这些根状茎匍匐在地下向四面八方横向生长,而根状茎每一个节点上都可以生出芽,破土而出,从而发展成一个群落。
正是因为竹子的这种繁殖方式,让许多在院子里种竹子的小伙伴一旦想要清理掉这些竹子时就得花费大力气了,因为这不是简单的挖棵树或者草那么简单,想要完全清理掉竹子,必须将它的地下根状茎完全清理掉。
由于竹子的繁殖方式主要并不是开花结果,再加上它们是多年生的草本植物,所以它们一旦开花基本上就意味着死亡了,而且由于竹子的寿命相对较长,所以想要看到竹子开花并不容易。
竹子开花真的是不祥之兆吗?竹子开花从本质上说是竹子生长周期的结束,老人之所以说它是不祥之兆是因为竹子开花比较罕见,而且竹子开花后会出现大批死亡的现象,而这种现象在以前是无法解释的,所以人们就与“不祥之兆”联系了起来。
不过,从科学的角度看看,“竹子开花,马上搬家”还是有一定的科学依据的,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从三个方面来说一下 :
第一:竹子开花的不确定性。自然生长的竹子,到死前才开花,这是最后的繁殖方式。但是,当出现一些极端的天气时,竹子可能也会开花。竹子作为一种喜湿的植物,如果长期的干旱,会使得它们死亡,而在死亡之前,它们会积蓄力量开一次花,因此,竹子开花可能是大旱导致的,此时如果不搬家,庄稼颗粒无收,也只能坐着等死。
第二:竹子开花会引起一些动物的死亡。在一个区域内,竹子的生长周期都是差不多的,所以当有竹子开花时,往往一个种类的竹子都会开花,这就会造成竹子大面积死亡的现象,而许多动物是依托于竹林生存的,比如竹鼠、大熊猫,因此,一旦竹子大批的死亡,势必会引起这些动物的死亡。
在以前没有科学的解释之前,人们看到成片的植物和动物死亡会联想到瘟疫,于是才有了“搬家”的说法。
第三:竹子开花可能会引发大规模的鼠灾。2006年年底,印度东北的米佐拉姆爆发了一次大规模的鼠灾,成千上万的老鼠将田野里的庄稼几乎啃食殆尽,这引起了国家地理学研究委员会的高度重视,澳大利亚的动物学家Ken Aplin在委员会的支持下亲赴印度实地考察揭开了谜题。
原来这次鼠灾的罪魁祸首竟然是一种竹子-梨竹。这是一种在印度米佐拉姆有着很大种植和自然分布规模的种子,它们平均48-50年才开一次花,之后会结出果实,而这种果实中富含脂肪,因此吸引了该地区大量的黑鼠前来觅食。
有了充足的食物,这些黑鼠在竹林中疯狂地繁殖,当啃食完竹子果实后,这些已经比原本扩大了几倍甚至是几十倍的黑鼠将目标放在了庄稼上,于是才有了这次大规模的鼠灾。(下图为梨竹的果实)
同理,其他竹子果实的脂肪含量也是比较高的,当一片竹林集体开花结果时,也能吸引大量的老鼠前来觅食,在食物充足且营养较高的食物加持下,它们的繁殖力会大大提升,从而引发不同规模的鼠灾。
而且鼠灾不仅仅会将庄稼啃食一空,它们本身还是许多细菌和病毒的中间宿主,是能够给人带来传播性的疾病的。
因此,“竹子开花、马上搬家”也有躲避鼠灾的意思。
总结在我国流传着许多老话(俗语),这些老话通常都是勤劳的人们通过自己的经验总结出来的,虽然以前的人们对科学知之甚少,甚至会将一些奇怪的现象推给迷信,但是如今从科学的角度看来,也是不无道理的。
而竹子开花就是如此,由于大规模的竹子开花后会死亡,引发一些动物死亡或者泛滥(鼠类),从而对人造成影响,所以如此看来,竹子开花、马上搬家还是有一定的科学依据的。
老话说“竹子开花,马上搬家”,竹子开花为什么要搬家?
1959年,在印度东北部的米佐拉姆邦,发生了一件“离奇”的事情,一夜之间,几千亩快要成熟的稻田竟然“消失了”。
这些稻子是真的“消失了”。人们回忆,夜晚来临的时候,人们听到像风一样的“嗖嗖”声,也有人形容像无数小镰刀割稻子似的声音,天亮后,当村民看到眼前的景象时,瞬间绝望了,几千亩地的稻田被一扫而光,留下满目疮痍。
农民伯伯颗粒无收,而罪魁祸首竟然是成群成群的老鼠。晚上那种“奇怪”的声音,就是成群的老鼠在大面积啃食庄稼的声音。
一夜之间,数以万计的老鼠把稻田一扫而光,然后又很快消失了,这是什么情况?难道是老鼠们商量好的吗?
后经过调查,引起这一切的根源竟然是“竹子开花”。
这种竹子名叫“梨竹”,经过这件事后,它也被人们称为“死亡之竹”,正是这种竹子大面积开花后,才引起的鼠灾。
那为什么竹子开花会引起鼠灾呢?
我们先来简单了解一下竹子。
有人就开骂了:竹子我们天天见,还需要你介绍吗?
你以为你了解它吗?
不!你对它一无所知!
竹子是“草”,不是“树”生活中,我们将“很多树”称为“树林”,也习惯将“很多竹子”称为“竹林”,然而,竹子并不是“树”,而是一种“草”。
什么是“树”?什么是“草”?
“年轮”是树的主要特征,看树的横截面,我们都知道,树长一年,年轮就多一圈,数一数有几圈年轮,大概就知道这是一颗几年的树。
而竹子茎内是空的,没有年轮,只会不断地长高,因此竹子其实是草本植物。
其实,竹子是一种特殊的植物群体,属于禾本科多年生木质常绿植物,与我们种的玉米、水稻、小麦、甘蔗等同属一科。
惊不惊喜?意不意外?你还敢说你了解它吗?
我们都知道,竹子有许多竹节,每个竹节上面都有一个“生长点”,生长的时候这些竹节一块生长,所以叫“芝麻开花,节节高”,哦,哦……不,不是芝麻,反正是节节高。这也就是为什么竹子比其他植物长得高大结实的原因。然而,竹子长得再高再大,本质上也都还是“草”。
竹子也会开花!竹子也会开花吗?为什么我们都没见过呢?
竹子也会开花结果,竹子并不像其他植物一样,每年都会开花,竹子的开花周期比较漫长,开花现象比较罕见,以至于很多人误认为竹子不会开花。
例如,牡竹需要30年左右开花,毛竹67年开一次花,莿竹80年开一次花,桂竹、五月季竹则需120年才开花,一些人可能一辈子也见不到竹子开花,所以有些人认为“竹子不会开花”也不为怪。
而且大多数竹子“一生只开一次花”,这就意味着开花即死亡。
竹子不但会开花,也会结出果实!竹子开花罕见,竹子结果就更为稀奇了。但是它确实会结果,绝大多数竹子的果实属于颖果类型,形似小麦和谷粒,通常称为‘竹米’。
而“梨竹”比较特殊宝,它结的果实是浆果,形状类似鸭梨,呈紫青色,果肉多汁多液,而且它的果壳和果肉里富含脂肪,是可以食用的美味。
由此我们引出文章开头的问题:为什么竹子开花会招来鼠灾呢?
梨竹大面积开花后就是大面积结果,它成熟的果实大概有300克那么重,果实的果肉和果壳富含脂肪,所以尤其招黑鼠喜欢。
梨竹开花结果后,老鼠便有了丰富的食物,有了食物的野鼠便开始疯狂繁殖,对于几周就能繁殖一代的野鼠来说,它们的繁殖是爆炸性的。
老鼠一次繁殖可以生12只左右,在食物短缺的情况下,只能存活一只,而现在食物丰富,基本上都能存活,由此可知,短时间内老鼠的数量成几何倍增,恐怖如斯!
当竹实被它们消耗的差不多了,它们就开始“进攻”当地的稻田,几千只甚至几万只老鼠一起出动,一夜之间,扫光一片又一片田地。
在1959年的这次鼠灾中,有数千倾稻田被毁,最终米佐拉姆暴发了大规模饥荒,导致近10000人饿死。
由此可见,竹子开花可能会引起大灾荒,所以才有了“竹子开花,马上搬家”一说。
那么竹子为什么会开花?我们都知道,竹子属于无性繁殖。一个地方,只要有一颗竹子,就会通过地下茎无性繁殖的方式,长出一大片竹林,要说繁殖下一代,那竹子开花结果的意义似乎并不大。
学术界对于竹子开花也做了许多研究和解释,大体上可分为两种:
内因 : 生长周期所致
有科学家认为,竹子达到一定生长周期后,便会开花结果,比如上文中我们说的“梨竹”,它的生长周期大概是48年左右,而开花结果后便会逐渐枯死。是因为这个过程需要消耗大量的有机养料,营养消耗殆尽便会逐渐枯死。比如同为一次开花植物的小麦、水稻等。
外因 : 外部环境恶劣导致
也有科学家认为,遇到恶劣的环境也会导致竹子开花。比如天气长期干旱,会导致竹子严重缺水,在这种艰难的生长条件下,竹子有可能会提前开花结果,留下种子以繁衍后代。
比如,1953年,浙江西天目山发生旱灾,当地的毛竹便在短时间内迅速开花,而在后来的短短几年内,西天目山再次出现了郁郁葱葱的竹林!
此外,竹子开花还存在一定的“神秘”现象,不仅成片竹林会同时开花,而且还会跨地域、隔海跨洲的同时开花,像“量子纠缠”一样神秘。
例如,1907年日本的淡竹开花,而远隔千里的英国皇家植物园中的淡竹也同时开花;还有,1933年我国浙江嘉兴的竹林开花,而安徽六安马头镇周围10公里的竹林也同时开了花。
对于这一神秘现象,目前还没有一个合理的解释。
总结:就像“蚂蚁搬家蛇过道,大雨不久就来到”;“蚂蚁搬家上高山,洪水将要到草原”一样,“竹子开花,赶紧搬家”是老祖宗们根据以往的事例总结出的经验教训。
而近现代以来,我们并没有听说哪里有竹子开花而导致的巨大灾难。
所以竹子开花后,要不要搬家?得看是什么原因造成的竹子开花,会造成什么样的后果,人们能否承受得了?
最后问一下各位,你见过竹子开花吗?
老话说“竹子开花,马上搬家”,竹子开花为什么要搬家?
竹子是高大乔木状禾草类植物。竹子喜欢温暖湿润的气候,种植的环境即要有充足的水分,又要排水通畅。竹子适宜种植在土层深厚,土质肥沃,富含有机质和矿物质的偏酸性土壤。
竹子大多数是无性繁殖,竹子开花是一种生理现象。竹子很少开花,在干旱缺水,营养不足,光合作用减弱,竹子体内的氮素代谢降低,含糖量增加的情况下,为竹子的花芽形成和开花创造了条件。
竹子开花有两种说法:
一、竹子开花意味着竹子的生长环境恶劣,不适合竹子生长,不适合人群居住。
二、竹子有高风亮节,荣华富贵的象征。如果竹子枝叶繁茂,苍劲挺拔,说明居住的人家财路通畅,家族兴旺。如果竹子开花,有人认为是家道衰落的征兆,自家财路会受影响。所以有“竹子开花,马上搬家”的老话。
老话说“竹子开花,马上搬家”,竹子开花为什么要搬家?
老话说“竹子开花,马上搬家”,大家都知道植物开花是一件很喜庆的好事儿,象征着福瑞吉兆。那为什么它一开花,马上就得搬家远离呢?这其中又蕴含着哪些道理呢?
朋友们,我先把答案告诉大家,然后再慢慢给大家讲解原因。
这句“竹子开花,赶快搬家”的老话已然经过无数代人的验证,并且有它一定的道理:古人认为这是不祥之兆,预示着灾难即将来临,所以就需要赶快搬家逃离此地。朋友们都知道竹与梅、兰、菊并称为“花中四君子”,又与梅、松并称为“岁寒三友”。
又因为竹子里面是空心的,还是一节一节的,所以还代表着“虚心有气节”的寓意。
古代的文人骚客都愿意用竹子来比喻高风亮节之人所具有的优秀品质。
古代的诗人也写诗赞颂竹子,比如:“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虚心亮节春常驻,能耐岁寒品自高”等佳句。
大文豪苏东坡更是喜欢竹子,曾写诗赞道: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使人俗。
意思就是说:宁可没有肉吃,也不能让自己居住的地方没有竹子。不吃肉只不过会让人瘦,但没有竹子则会让人变得庸俗无趣。
还有,竹子也是荣华富贵的象征:如果谁家种的竹子枝繁叶茂、苍劲挺拔,就说明这家的财运会非常顺畅。
在我国南方地区,许多老百姓也都十分喜爱竹子。
大家不仅认为自己的房屋旁边有竹子很吉利,而且竹子的用途还非常多。
比如:竹子可以做成很多生活用品,比如筷子、牙签、竹筐、竹篮等。
还有:在竹子根茎上长出的嫩芽叫做竹笋,它可是一种可以食用的美食。
竹子开花实属不易:据《山海经》记载:竹六十年一易根,而根必生花,生花必结实,结实必枯死,实落又复生。
很多朋友都误认为竹子是不会开花的,实际上这是不对的。
根据植物学家统计:竹子的品种共有1000多种,而且每种竹子开花的期限都不一样。
也就是说当竹子生长到几十年甚至几百年,是会开花结果的。
比如:壮竹一般30年开花一次,而毛竹大约需要70年左右。
还有些竹子需要的时间更长,甚至在一百年以上。比如:桂竹要生长到120年才能开花一次。
所以说,竹子开花十分少见,有的朋友可能这一生都没有看到过。
竹子开出的花穗是白色絮状的,还会长有一种像谷粒一样的颗粒,也就是竹子的果实,叫做“竹米”。
所以,就是因为竹子开花的频率比较少,所以就给人们留下了竹子不开花的印象。
为什么说竹子开花意味着不祥之兆——死亡:在《地方志》中就记载着:“竹生花其年必旱”、“竹有花非年饥即兵乱”等说法。
为什么说“竹子开花”是不祥之兆呢?
因为竹子是靠地下根茎来繁殖的。我们看到的竹子是一根根笔直的生长着,看上去各不相干。
其实不然,竹子的根茎叫做竹鞭,是埋在土里的,随着时间的推移,竹鞭越长越长,而且还会长出许多侧芽,向上继续生长,最后变成一根又一根的竹子,它们可都是共用一条根系的。
所以,当你在看到一大片的竹林时,它们有可能都是“一家的”。
竹子在开花以后,竹叶失去营养就会变得枯黄,整根竹子也逐渐变黑,最后全部腐烂,所以说竹子在开花之后就会枯死,
也就是说,如果当你看到一片竹子开花了,就说明这些竹子很快就会枯死了。
而且由于竹子都是成片的生长,生长时间也都差不多,所以竹子开花是一片一片地开,枯萎也是一片一片的枯萎。
因此古人认为,竹子一旦开花,就意味着它的生命走到了尽头。
大家可以想象一下:当您经过一片茂密的竹林时,突然发现大面积的竹子枯死,您心里是否会有种不祥之兆。
为什么古人认为“竹子开花,,马上搬家”?第一,古人认为竹子开花是不祥征兆。
第二,竹子是浅根性植物,竹子开花枯死后往往先从根茎处开始腐烂。
而其它的植物都是深扎在土壤里的根系,植物死亡后先从枝叶、树干处腐烂,根系因为有土壤的保护往往完好无损。
所以当竹子死亡后,先从根茎处开始腐烂,随后也一定会影响周围的竹子。
当一片竹子开始腐烂时,首先污染的是附近土壤,随后就会污染竹林周边的水源,这一片区域可能就会滋生细菌和病毒。
对于取水不易的古人来说,一旦水源遭到污染破坏,那就很容易发生传染病。
甚至人类也会感染病毒,进而引起大规模的疫情发生。
大家都知道古时候的医疗水平和医疗条件十分有限,在没有抗生素的情况下,抵抗病毒可以说是非常困难的,所以说得了瘟疫就等同于死亡。
第三,竹子开花时散发出的特殊气味,极易招来田鼠、松鼠、豪猪类等啮齿类动物。
等它们将竹米吃光后,就会对竹林附近的庄稼下手,进而引起大面积的饥荒。
为了增加“竹子开花,马上搬家”的说服力,接下来我给大家举几个实例来证明:朋友们,你们可知在“竹子开花”的同时,往往伴有各种自然灾害的发生,最常见的就是旱灾和天气异常等现象。
比如:公元1174年、1598年、1709年,都发生过竹子大面积开花的现象,最终导致旱灾大爆发。
还如:东晋时期在荆襄地区也发生了“竹子开花”的现象,当时除了发生过旱灾之外,还出现了极寒天气。
再如:1983年,在四川、甘肃、陕西三省的二十多个县,也发生了一场范围更大,灾情更严峻的“竹子开花”的现象。
据事后统计,当时百分之八十二以上的箭竹都出现了“开花”现象,结果没过多久,这些竹子就开始大面积死亡。
大家都知道,四川是大熊猫生活的区域,许多大熊猫都因缺少食物而饿死的现象。
事后经过科学家缜密的调查分析发现:熊猫的死亡是和竹子开花有直接关系的,国家还因此出台了《野生动物保护法》。
于是有的人则认为:“竹子开花”是自然灾害的提前预警。
据科学家经过大量的案例分析发现:每当某一地区在出现灾难之前,一定会有大规模的竹子开花枯萎的现象。
写在最后:所以说,“竹子开花,赶紧搬家”这句俗语看来还是有一定的科学道理的。
“竹子开花”也算是给人类一个讯号,而对于古代的老百姓来说,在经济和科学都不发达的情况下,搬家反而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这句俗语也体现出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善于总结自然现象的聪明之处,而这些经验往往也都是非常宝贵的生存之道。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