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雄嚣张叫阵,张飞为何不主动请战?
张飞“身长八尺,豹头环眼,燕颔虎须,声若巨雷,势如奔马”,感觉他和《水浒传》中的“黑旋风”李逵相差无几,都是一言不合就动手,野蛮粗俗之人。实则不然,细究之下,张飞是胆大心细,李逵则是纯粹的“混蛋”一枚。演义中第五回,面对董卓部将华雄的挑衅,性情暴躁的张飞竟然没有主动出战?依据演义分析,有下列四个原因。
其一,张飞认为华雄是一个小角色,不值得出战。华雄身高九尺,“虎体狼腰,豹头猿臂”,只是董卓手下的一员普通战将,出站前才被加封为骁骑校尉。这样的一个无名小卒,张飞不屑于出战。即使华雄斩鲍忠、败孙坚、俞涉、潘凤,张飞认为其还不是自己的对手。如下文,温侯吕布挑战,张飞毫不犹豫的出战。吕布是当世第一猛将,有万夫不当之勇。
在方悦、穆顺、武安国、公孙瓒等将或死或伤后,张飞面无惧色,拍马出战。张飞作战有一个特点,遇强则强,不喜恃强凌弱。张飞没有将“小虾米”华雄放在眼里,认为其还不值得自己出战,遇到强者吕布,明知不敌,毫无惧色,口中大喊“三姓家奴”挺身而战,五十回合不分胜负。演义中是这样描述的:
傍边一将,圆睁环眼,倒竖虎须,挺丈八蛇矛,飞马大叫:“三姓家奴休走!燕人张飞在此!”吕布见了,弃了公孙瓒,便战张飞。飞抖擞精神,酣战吕布。连斗五十余合,不分胜负。其二,张飞嘲笑十八路诸诸侯乃是一群乌合之众,不值得自己卖命。江东猛虎孙坚败于华雄之手后,十八路诸侯各怀鬼胎,欲保存实力,互相推诿。张飞和刘备、关羽三人,看在眼里,心里冷笑。这些名门之后,一方郡守,兵强马壮,竟然被一个小小的华雄给吓住了,不敢越雷池一步。
张飞是性情中人,当年偶遇刘备和关羽,甚是投缘,于是在自己的桃园结为异姓兄弟。现在,十八路诸侯看似兵强马壮,声势浩大,实则一群乌合之众。他们大都是为了自己的利益,争抢地盘,并非真心除掉董卓,匡扶汉室。张飞是不会为了这些冠冕堂皇之人征战沙场的。演义中是这样描述的:
绍举目遍视,见公孙瓒背后立着三人,容貌异常,都在那里冷笑。其三,张飞经过一系列事情后,识大体,做事有分寸。演义中,张飞浓眉大眼、虎背熊腰,一看以为是一个傻大哈,只知道一味冲杀,不懂得审时度势。实则不然,张飞胆大心细,善于运用计谋,尤其是在大场合,他识大体,懂得该怎么办。
战场上,看到华雄耀武扬威,连败联军,如果张飞按照以往的脾气,自然当这个出头鸟。如张飞等人遇到被押送回京的卢植,要斩杀护送之人;救了董卓,却被其轻视,张飞欲提刀入帐,斩杀董卓;刘备当县令期间,面对督邮颐指气使,张飞怒打。
经过了这一系列事情后,张飞已经成长起来,遇事不再冲动,多思考,听从大哥刘备的话。关羽忍耐不住,挺身而出,愿意出战华雄。盟主袁绍问其官居何职,关羽只是个马弓手。说白了,他没有品级,只是小兵一个。爱好面子袁绍感觉让小兵出战丢人,立刻就要将狂妄自大的关羽斩杀。
幸亏曹操劝阻,英雄不问出处,才使关羽免遭于难。张飞可能预料到这种结局,如果自己好心出战,反丢了卿卿性命,这多不划算。演义中是这样描述的:
绍问:“现居何职?”瓒曰:“跟随刘玄德充马弓手。”帐上袁术大喝曰:“汝欺吾众诸侯无大将耶?量一弓手,安敢乱言!与我打出!其四,张飞看到关羽出战,自然不需要自己出战。面对华雄的挑战,如果关羽没有挺身而出,张飞或许会征得刘备的同意,出战华雄。然而,二哥关羽抢先一步,出战华雄。这时,如果张飞和二哥关羽抢战,关羽面子上挂不住。华雄又不是温侯吕布这样的大将,有关羽出战足以。
张飞深知二哥之能,斩华雄手到擒来,已经不需要自己出手。他也没必要和自己的二哥抢功劳。事实果真如此,曹操为关羽壮行的酒还未凉,关羽已提华雄的首级归来。演义中是这样描述的:
正欲探听,鸾铃响处,马到中军,云长提华雄之头,掷于地上。其酒尚温。你是如何看待张飞的?
欢迎关注,讲述三国故事,了解那段鲜为人知的历史。
华雄嚣张叫阵,张飞为何不主动请战?
华雄嚣张叫阵,张飞为何不主动请战?张飞的两个小动作揭示了答案!
三国演义中,关羽温酒斩华雄乃是一场经典战役,正是因为这一经典,直接让关羽名声大噪,成为天下闻名的战将!在原著中,关羽斩杀华雄非常轻松,嘉靖版的三国演义中,甚至说关羽斩华雄只用了一个回合,由此可见,华雄和关羽的武力差距还是比较大的,就算是张飞上场,也能够轻易斩杀华雄。那么问题来了,既然张飞能够轻易战胜华雄,为何当华雄嚣张叫阵时,张飞不主动请战呢?
事实上,张飞之所以不主动请战,主要有两个原因,而这两个原因,我们通过张飞的两个小动作便可以看出!
张飞的第一个小动作
董卓祸乱朝堂,引得众诸侯不满,纷纷起兵反对董卓。刘备、关羽、张飞三人心系天下,不愿看到董卓胡来,也加入了讨伐队伍,并和公孙瓒相遇。当时的张飞其实还是比较热血的,对于参与讨伐董卓的战事还是比较主动的,他甚至抱怨,当初要是他直接一刀砍了董卓,估计情况会好很多!
原文:张飞曰:“当日若容我杀了此贼,免有今日之事。”关某曰:“事已至此,收拾前行。”玄德、关、张引数骑跟公孙瓒来。
可以看到,当时的张飞,对于参加讨董之战,还是比较主动的,所以按照常理来说,华雄嚣张叫阵时,张飞应该会主动请战,因为他就是来干这么事的,但是最终的结果却是他并没有主动请战,这是为什么呢?事实上,我们看张飞的这个小动作,可以直接发现,为啥张飞不主动请战!
原文:绍曰:“前日,鲍将军弟不遵调遣,擅自进兵,杀身丧命,折了许多军士。今者,孙文台又败于华雄,挫动锐气。” 诸侯并皆不语。绍举目遍视,见公孙瓒背后立着三人,容貌异常,都背后冷笑。
当时孙坚出兵进攻华雄,结果被华雄打得大败,于是袁绍召集众诸侯参与商讨,到底该如何对付华雄。袁绍说了一番最近的战况后,众诸侯都没有接话,因为就华雄的表现来看,他是非常强的,连最能打的孙坚部都败在了华雄手上,可见华雄并不是那么好对付,要是谁接袁绍的话,被袁绍指定去打华雄,那不是掉入了大坑?所以说,袁绍一番话后,根本无人接话,整个会场变得非常尴尬。就在这个时候,袁绍看到了刘备关羽张飞三人,被三人的小动作给吸引了。
当时张飞的小动作是“冷笑”!冷笑这个词,本身并不是什么好词,那么张飞为何会冷笑呢?原因很简单,因为张飞看穿了众诸侯的心思!袁绍起了个头,说华雄很厉害,目的肯定就是要众诸侯集思广益,看看众诸侯手下有没有高手能够击败华雄。然而众诸侯的反应让人非常尴尬,他们直接沉默不语,这就让人非常看不起了。大家之所以聚在一起,就是为了讨董,结果现在面对董卓的手下,众人却都在保存实力,不愿意出战,这如何能让张飞看得起?所以说张飞冷笑,看不上这些诸侯的作态,自己也不愿意主动请战,他要看这些诸侯的笑话!
张飞之所以冷笑,除了不满众诸侯的明哲保身,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那就是他看孙坚不爽!很多人疑惑,张飞啥时候和孙坚有了矛盾?这就要说到镇压黄巾军之战了!
黄巾起义爆发时,刘备还是个卖草鞋的,关羽还是逃犯,张飞也只是个杀猪卖酒的,三人都过着平淡的生活,都想要立功证明自己,所以最终三人联合在了一起,并结为了异姓兄弟,一同参与了平定黄巾军之战。刚开始的时候,三人率军帮助涿郡太守刘焉击败了黄巾军程远志部,之后三人又率军去投奔刘备的老师卢植,结果卢植被太监诬陷入狱,刘备离开途中拯救了董卓,想要投靠董卓,哪知道董卓嫌弃他们只是一介白身,张飞气不过,又带人离开了董卓,投入了朱隽麾下。
朱隽这个人相比于董卓,还是比较有远见的,他并没有嫌弃刘备他们的身份,而是和刘备等人合兵一处,一起进攻黄巾军。在刘备等人的配合下,朱隽成功地击败了黄巾军张宝部,之后朱隽又带人进攻黄巾军赵弘、孙仲部,双方激战良久,最后随着孙坚的加入,大伙终于打进了城池,击败了黄巾军,而且刘备还射杀了黄巾军首领孙仲!可以说,在此次作战中,刘备三兄弟是立下了大功的。不过当战事结束后评定功劳,刘备三兄弟并没有得到赏赐,而孙坚却被赏为别郡司马,这让张飞非常不爽!
原文:隽班师回京,拜车骑将军,河南尹。隽保孙坚、刘备等功。坚有人情,除别郡司马,辞玄德而去。惟玄德听候日久,不得除授。
事实上,这种事情放在任何人身上,都是不可忍受的,张飞不爽也是在情理之中的!他们是和孙坚一块作战的,而且说不定孙坚的战场表现还不如他们的,凭什么孙坚被封为了别郡司马,他们却什么都得不到?这里面肯定有猫腻!是个正常人都会这么想,更何况张飞这种莽撞之人,在张飞心目中,此时估计早已经把孙坚和那些朝中大臣都骂了一遍了,他肯定认为朝廷大臣昏庸,而孙坚这人采用了不光彩的手段得到了封赏。由此,张飞也算是和孙坚“结仇”了,在他看来,孙坚这人也是个搞小手段的人,不值得高看一眼。
镇压黄巾军,刘备三兄弟立功很大,然而他们并没有得到应有的封赏,最终那些大臣为了堵住众人的口,才勉强给了刘备一个安喜县尉的职位,而且这个职位还没搞多久,就被一撸到底了。可以说,经历过这一系列的事情后,张飞对那些朝廷大臣和孙坚是厌恶至极了。而讨董之战时,他又碰到了孙坚,此时的孙坚乃是十八路诸侯之一,名声颇大,双方地位一对比,这更让张飞不爽了。既然张飞不爽了,他就非常乐意看到孙坚战败了,你孙坚不是厉害吗?名气不是很大吗?你去打华雄啊?反正他张飞是不会出手帮忙的!
综合来看,张飞之所以不出战,从他“冷笑”的小动作便可以看出缘由!张飞本身不满孙坚,算是和孙坚“有仇”,此时见到孙坚战败,自然是不愿意相助了。而且就当时众诸侯的表现来看,他们都是各怀鬼胎,都想保存实力,这种情况下,张飞又怎么可能替这些人出战呢?张飞冷笑,实际上就是要看这些诸侯的笑话,反正天塌下来有这些诸侯先顶着,不到最后一步,张飞是肯定不愿意出战的!
张飞的第二个小动作
华雄嚣张挑衅,张飞之所以不主动出战,还有另外一个原因,那就是他前面还有个关羽,他不能直接越过这个二哥出战,这是对二哥的不尊重。这一点,其实我们从张飞的第二个小动作便可以看出!
关羽温酒斩华雄后,董卓大惊,于是他派出吕布前来作战。面对华雄,众诸侯都被打得无法还手,面对吕布,他们被虐得更惨。然而即便如此,张飞也没有出马。直到公孙瓒出现了危险,张飞才出阵帮忙。
原文:战两合,瓒拨回马,速慌而走。吕布纵赤兔马赶来。那马行千里,飞走如风。看看赶上公孙瓒,布举画戟望后心便刺。旁边一将,圆睁环眼,倒竖虎须,挺丈八矛,飞马大叫:“三姓家奴休走!燕人张飞在此!”吕布见了,弃了公孙瓒,便战张飞。
公孙瓒主动出战吕布,结果并非吕布的对手,仅仅数个回合便被吕布击败。公孙瓒逃跑,吕布追击,由于赤兔马快,所以双方的距离越拉越近,就在吕布要刺死公孙瓒的时候,张飞主动出阵挑衅了。张飞之前不愿意出战,此时却愿意挑战吕布,其实很大的原因是他想救公孙瓒,因为公孙瓒算是刘备的好朋友,跟张飞他们的关系不错!至于说为何此时关羽不上,而是张飞上,这里其实就是一个大疑点了。
本文认为,之所以此战中关羽未曾率先出手,很大原因是他之前曾出手斩杀了华雄!他和张飞应该是有默契的,关羽先动手,之后才是张飞动手。之前一战,关羽已经斩杀了华雄,此一战,吕布必须留给张飞!也正是因为这个默契存在,所以面对华雄的嚣张挑衅时,张飞才没有主动请战!
结语
华雄嚣张叫阵,张飞为何不主动请战?张飞的两个小动作揭示了答案!张飞的两个小动作分别是“冷笑”和“出阵挑衅吕布”。“冷笑”这个小动作说明张飞对孙坚不满,对当时在坐的众位诸侯不满,他不想给这些人卖命,所以他以冷笑的方式来表明自己的态度,他就想看着这些人出丑!“出阵挑衅吕布”这个小动作可以看出张飞和关羽之间存在一种默契,也就是每次作战,应该是关羽这个二哥率先出战,张飞不能去抢二哥的风头,所以说面对嚣张的华雄,张飞是不能率先请战的!
(本文主要参考《三国演义》)
华雄嚣张叫阵,张飞为何不主动请战?
刘关张桃园结义,誓同生死,张飞天不怕地不怕,他只听大哥二哥话,二位兄长没发话,张飞是不会请战的。
诛灭董卓讨叛逆,匡复汉室存大义,张飞没这觉悟,他只知道兄弟情谊重。
张飞与华雄,前日无冤,后日无仇,他懒得管闲事。
袁绍、袁术等,这些大军阀,坐在马上,颐使气指,目中无人,张飞看不惯他们。
两军阵前,刘关张三兄弟,身份是站票,没有马匹骑,张飞觉得不公平,心中有气。
十八路诸侯讨董卓,华雄应战,诸侯折了几员大将,死将军张飞不认识,事不关己,且看热闹。
两军阵前少能人,打架如儿戏,三兄弟观之,不由自主哂笑。
本来关羽,也无心出战,刘备喜怒不形于色,倒也不妨事,可是三弟张飞,在华雄逞威时,除了冷笑外,竟有手舞足蹈之态。
于是,关羽害怕张飞的失态,引起不必要的误会。为了掩饰张飞,关羽自请出战。当时事急,连大哥刘备,也顾不得打招呼了。
关公温酒斩华雄,一战留名,这里边,没有张飞的事,张飞的本意,压根就没有斗华雄的意愿呢!
华雄嚣张叫阵,张飞为何不主动请战?
董卓进了京城,很快控制住王公大臣和皇帝,十八路诸侯开始讨伐董卓。孙坚作为先锋,虽然前面小胜,但是后期却被华雄打败,且华雄斩其大将祖茂,甚至连孙坚本人都差点被捉。在汜水关前,华雄又搦战,其人凶猛异常,连杀联军俞涉和潘凤两名将领,盟主袁绍呀只能感叹大将颜良文丑未在。
这时候,关羽请求出战,他提刀上马,飞奔辕门外,很快又回到中军大帐。原来,他已经在片刻之间,杀了华雄,还提了华雄的脑袋回来。
然而我们都知道,在刘关张三兄弟中,张飞行事常常很鲁莽,他脾气最暴躁,性子也最急。既然如此,为何华雄斩将之时,张飞没有主动出战呢?按理说他最应该沉不住气啊!
其实,这个问题,原著也有答案,大家阅读时留意一下就会明白。
一方面,是因为张飞对诸侯不屑
刘备、关羽和张飞虽然后来扬名天下,无人不知,但是在十八路联军讨伐董卓时,他们仨其实还没多少名气。而且当时刘备只是个平原相,虽然职位也不低,但是跟一群太守、刺史比还是低了些。
所以,刘备当时不能算一路诸侯,而只是跟在公孙瓒后面。而关羽和张飞,则只能站在刘备后面,而且是叉手侍立。
关羽和张飞虽然当时身份低微,但是气质不差,他们有英雄气概,他们骨子里瞧不起董卓军,也不觉得诸侯军多牛。正因如此,所以当孙坚兵败,袁绍商议此事时,张飞和关羽都是冷笑,包括刘备,也是冷笑。
绍曰:“前日鲍将军之弟不遵调遣,擅自进兵,杀身丧命,折了许多军士;今者孙文台又败于华雄:挫动锐气,为之奈何?”诸侯并皆不语。绍举目遍视,见公孙瓒背后立着三人,容貌异常,都在那里冷笑。
袁绍的话,简单来说,就是败了,而且是惨败。孙坚是谁?江东猛将,号称江东猛虎,十七岁时,见到十几个海贼,就假意调兵,还杀了一个。后来跟着朱儁打仗,孙坚率先登城,而且连杀二十多人,实在是勇猛。
现在,连孙坚都打败了,接下来还有谁能打呢?诸侯没人说话,代表他们没有猛将可以派上场了。十八路诸侯军,连一个拿出手的猛将都没有,丢不丢人?张飞对此不屑一顾,所以根本不想出战。
要不是关羽出战了,张飞说不定还想看联军笑话呢!
另一方面,是因为张飞不是马军
是的,你没有看错,当时张飞不是马军。刘关张三兄弟当时跟着公孙瓒,地位低,职位也低,刘备只是县令,关羽充当马弓手,而张飞只是步弓手。
瓒指关、张而问曰:“此何人也?”玄德曰:“此关羽、张飞,备结义兄弟也。”瓒曰:“乃同破黄巾者乎?”玄德曰:“皆此二人之力。”瓒曰:“今居何职?”玄德答曰:“关羽为马弓手,张飞为步弓手。”
马弓手就是马上的弓箭手;步弓手则是步战的弓箭手,可见张飞当时虽然有坐骑,但不是马军。既然不是马军,又怎么出战去斩杀华雄呢?
别说不是马军,就是真的马军,职位低的话按照常理也不能去单挑华雄。
言未毕,阶下一人大呼出曰:“小将愿往斩华雄头,献于帐下!”……绍问现居何职。瓒曰:“跟随刘玄德充马弓手。”帐上袁术大喝曰:“汝欺吾众诸侯无大将耶?量一弓手,安敢乱言!与我打出!”
关羽要去斩杀华雄,袁绍开口就问他什么职位,而得知 关羽只是马弓手时,袁术当时就要人把关羽打出去。由此可见,当时武将单挑,职位也很重要,如果职位不匹配,会被笑话。后面曹操做了解释,也是说关羽相貌不俗,华雄不一定不知道其职位。
所以,严格来说,关羽职位也是不能与华雄交战的。张飞知道这一点,所以没有率先请战。
为什么张飞不率先出战华雄?原因就在于两点,一是张飞不屑,不肯出战;二是张飞不是马军,自知不能去单挑华雄。
华雄嚣张叫阵,张飞为何不主动请战?
也许张飞在许多朋友眼中是一个鲁莽武夫,但细读三国,我们不难发现张飞是一个胆大心细之人。话说十八路诸侯会盟讨伐董卓时,董卓手下大将华雄连败盟军数将,一时无人敢上前应战,直到最后关羽挺身而出才将这场危机化解。演义中的张飞向来好勇斗武,那么为何在面对华雄挑战时却不敢与之一战呢?在我看来,此举正体现出了张飞的“心细”,倒不是他畏惧华雄。
斩华雄之功不是人人可争我们先来看看当时出战华雄的联军将领,第一位出场的是袁术手下大将俞涉,俞涉阵亡后,紧接着是冀州太守韩馥派出了上将潘凤迎战。继两将死后,联军一时陷入了沉默,话说当时还有众多诸侯,像曹操,陶谦,袁绍等人为何都不派将上阵吗?一来也许是为了保存实力,但更重要的一点或许是不抢袁术和韩馥风头,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当时在十八路诸侯中,势力最为强大的便是袁术和韩馥了。袁术占据淮南,韩馥坐拥冀州,两地都是产粮大区,兵精粮足。时袁绍虽为盟主,不过仰仗家族威望,自身势力尚未发展,曹操当时和袁绍一样,势力薄弱。而斩华雄可是会盟后的第一件大功劳,这样的功劳可不是那个诸侯想取就能取的,至少得有个顺序,而实力便是决定拿功劳顺序的关键因素。
以张飞的武艺,不可能没有与华雄一战的勇气,以张飞的性格,若时局允许,他自然很乐意出战华雄。但当时刘关张三人的身份实在太低微了,时刘备不过依附在公孙瓒麾下为将,关张二人更只是小小的马弓手,所以像斩华雄这种功劳他们还没有资格去与各路诸侯争夺。
为何关羽出战了而张飞选择沉默话说袁术和韩馥手下大将相继败阵后,为何关羽站了出来而张飞却选择了沉默呢?其实也很好理解,这就得看看关羽和张飞的出身了。
张飞出身商贾,是富贵人家出身,所以张飞多少明白一些“规则”,自己所居的职位不适合去争这种功劳,所谓“枪打出头鸟”,搞不好会遭人忌恨。而关羽则不同,关羽出身寒门,其一心只望能为兴复汉室而建功,关羽“亲士卒而远士大夫”,各路诸侯看不起关羽,关羽同样视各路诸侯如同草芥,所以关羽不会去考虑争不争功的问题,更想去建功立业,同样也想在诸侯面前展现自己的实力,令各诸侯刮目相看。
然关羽立功后,也果然惹得袁术大怒,最后脱离联军,独自走了。
“品历史人文,悟真理人生。”专注历史文化的探索,我是灵魂的感触!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我的头条号哦!
华雄嚣张叫阵,张飞为何不主动请战?
威镇乾坤第一功,辕门画鼓响冬冬。
云长停盏施英勇,酒尚温时斩华雄。
张飞不肯出战的真正原因是张飞心眼小,比较记仇。
张飞记谁的仇呢?――孙坚的。
这话要头说起。
三兄弟桃园结义后,拉了一帮人马,正赶上黄巾起义,烽烟四起。而三人商议,决定投靠官府,建功立业。
他们在平定黄巾起义的过程中还是立下了不小功劳的。
首先他们投奔刘焉,在大兴山下,击败了黄巾军的前锋。关张二将各有斩获。奉命援救青州的战役中,设下奇谋,再建功勋,解了青州之围。刘备的老师卢植官位较高,刘备就去投奔他。结果,没过多久,卢植受到阉宦的陷害,被问罪逮捕,刘备就失去了可以晋升的依靠,只好另寻出路。而在行军途中,他们遇到了被黄巾军追杀的董卓,救下了他。当知道刘备是“白身”之后,董卓十分蔑视,这使张飞感到很气愤。他的心中就埋下怨恨的种子。兄弟三人就去投靠朱雋,在朱雋麾下又击败了张宝,收复了阳城。
他们跟随朱雋去攻打宛城,正在围攻,孙坚带着人马加入了进来。孙坚大出风头,在攻城过程中表现十分英勇,立下功劳。而这次,不擅长攻坚战的三兄弟表现差强人意,只有刘备射死了一名逃跑的敌将。到了论功行赏的时候,由于孙坚在朝廷中有关系,就获得高升,上任去了。而刘备由于老师卢植下狱,没有说话的靠山,功劳迟迟不能得到赏报。
张飞心眼小,他认为兄弟三人东征西讨,立下诸多功劳,而孙坚只在攻打宛城时出了风头,就获得提拔,这很不公正。张飞心里恼怒,就迁怒于孙坚,认为孙坚也不是好东西。
后来,刘备当了个小县尉,被上差督邮屡屡为难,张飞怒不可遏,就抽了督邮一顿鞭子。
赶上董卓在朝中跋扈专权,十八路诸侯聚义讨董,三兄弟前去助战,在路上遇到了公孙瓒。公孙瓒见关张二人器宇不凡,却身居低位,甚是不平。公孙瓒这话就更让张飞感到自己被埋没了。心里更加怨恨这不公平的社会。
十八路诸侯会齐,孙坚又出现了,这次他又自告奋勇,愿意做义军的先锋。
张飞看在眼里,见孙坚又要出风头,他心里恨很牙痒痒,恨不得孙坚出去就马失前蹄,一头栽进茅坑里,被粪水呛死。结果,孙坚出战,先胜后败,被华雄偷袭,孙坚吃了大亏,部下勇将祖茂也被华雄斩杀。
得知这个消息,张飞心里别提有多痛快了,直想仰天长笑。即使在军帐中议事,也绷不住笑脸,他内心里对华雄挑起了大拇指,爽!再干死几个才好呢!恰恰在这个关键时刻,华雄在寨外来挑战了,大家说,按张飞此时的心态,他会出战吗?他恨不得华雄把这十八路渣渣全挑了呢。
所谓的“骁将”俞涉被华雄干了,所谓的“上将”潘凤也被秒了。张飞此时的心情就像三伏天吃了冰镇的蜜汁西瓜,别提多畅快了。
此时,想让张飞出手,那是做梦!
关羽在旁边看着张飞眉飞色舞,脸上绷不住的喜悦,怕他再发展下去,会发出五百分贝的狂笑,就及时制止了张飞的手舞足蹈,向袁绍请命,出战华雄。
温酒斩华雄,关二爷一战名扬四海。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