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老先老腿,有什么方法可以延缓这种现象发生?

2020.5.21

俗话说“人老先老腿”,这句话其实不假。大部分人约35岁后骨质流失、功能退化,而膝盖结构精密复杂、承担几乎全身重量、活动范围大、在各种运动或负重情况下容易受伤,这就使得许多朋友在40多岁时就明显感觉膝盖不行了。

所以,“护膝养腿”的工作绝不能等到老了再做,以免“少年不知愁滋味,老来膝痛空流泪”。

膝盖是如何老掉的?

膝盖的正常活动需要髌骨软骨、半月板、韧带、关节囊以及邻近肌肉的协调合作。

  • 关节囊分泌粘稠水润的关节滑液,减少摩擦;促进软骨和半月板的物质代谢;
  • 关节囊与关节面形成的负压组织空间为关节腔,以增强关节稳定性;
  • 膝关节屈肌群(股二头肌)和膝关节伸肌群(股四头肌通过肌腱附着在关节两端骨头上,肌肉和肌腱的收缩完成关节活动的动作。

在30岁前,如果不是受到外伤,膝盖以及肌肉、肌腱处于发育和强健的“最佳状态”;而再往后,关节滑液分泌逐渐减少,软骨面出现轻微磨损,这个磨损可以是自然使用造成,更可能是在高强度、高负荷下意外出现的。而软骨没有神经分布,不会出现明显的痛感,只会在出现炎症反应时有酸胀感。

轻度磨损的出现,在膝关节衰老过程中可谓是一个转折点。关节本身是一个几乎0摩擦的精密轴承,而一旦轴面出现了划痕,那么在往后的正常活动中,这个划痕则会来回摩擦到另一面关节软骨,另一面关节软骨新增的划痕也会反过来磨损到开始的那一面软骨。所以关节软骨健康时,非常不容易出现问题;而一旦出现关节软骨问题,软骨自行修复非常缓慢,而行走等活动又无法停止,往往就会迅速让软骨都出现磨损,关节进入一个退行性改变的状态。

退行性改变出现时,常感觉膝盖无力、酸胀等;因为感觉异常,在不知不觉中,患者步态或者说膝关节活动方式会逐渐发生细微的变化;加之本身膝盖内侧所受压力更大,更具加剧局部的老化。

当年龄继续增大,软骨磨损继续增大到一定程度,退行性骨关节炎出现,活动受累明显。

延缓腿老怎么做?

首先得夸一夸这个问题“人老先老腿,有什么方法可以延缓这种现象发生?”

“延缓”这两个字用得很准确!膝关节退化、腿衰老是不可避免的,人人都会面对,只是有早晚之分。有些人40多岁就感觉上楼困难,也有外国老人70多岁还能跑马拉松。

1. 避免外伤,重中之重

受伤谁都不想,但降低受伤的风险是可以做到的。很多年轻人仗着身体好,冒险心强、好胜心强,对许多风险的认识不到位。

比如现在流行的机车文化,许多年轻人在骑车的过程中不仅喜欢做极限动作——“压弯”,甚至还不佩戴护具;校园里打篮球时,男同学总有个扣篮梦,喜欢尝试在队友的帮助下扣篮,而自身平衡能力不够、下落距离高、篮球框质量不高、手臂力量不够等因素造成的意外受伤屡见不鲜;而女性朋友钟爱的高跟鞋也常常让你们踩雷,在没有足够“中跟”经验时就直接尝试“恨天高”,或是对活动场地预估错误,在湿滑、泥土、凹凸场地穿高跟鞋,都会造成意外受伤。

身体要用一辈子,在心很大的年轻时,希望能听一听老人言:极限运动保证安全,运动比赛不求结果,只求养生与快乐;反人类的高跟鞋适量穿着。

2. 控制膝关节负担

不同的体位、动作,给关节带来的负担差距甚大。在平时偶尔做出跳跃、深蹲、爬楼梯、负重等膝关节高负担动作,身体是能够接受、缓解与自我修复的。但某些特定职业,需要长期保持或进行某些膝关节高负担动作。

比如搬运工、卸货工长期负重,不仅膝关节、腰椎关节负荷大,而且受伤的风险也大;外卖送餐员为了赶时间,常常等不了电梯而直接选择快速爬数层、甚至十几层楼梯;建筑工地上的钢筋工,长期蹲在不平整的钢筋网架上进行工作……这些工作方式长时间增加关节负荷,非常容易让膝关节出现不可逆转的职业病。

许多朋友无奈道:生活所迫,我也没法选择换工作啊!乔医生所强调重点不在于工作本身,任何工作都会有其职业风险,但也都可以一定程度减小或避免。

比如:卸货工为了健康可以适度降低效率,身体极限一次可以抗400斤的,咱抗300斤、200斤;如果已经出现膝关节、腰椎关节症状了,那真的需要考虑换个工作了。外卖送餐员也是一样,适度降低自己的效率,3层的楼可以爬,十几层的就千万不要爬。工地上长期蹲着的工位不妨随身带一个小木箱当凳子坐,这样可以有效转移膝关节负荷,做一段时间后站起来活动活动。

另外,肥胖、超重的朋友应积极减肥,不然连走路对膝关节都是过大的负担。

3. 敏锐察觉疾病,早治疗、早干预

许多疾病也会受累关节,比如痛风、类风湿等。痛风和类风湿的首发关节通常不是膝关节,但是如果疾病未进行控制与干预,疾病继续发展,受累关节容易增加到膝关节、踝关节。

并且膝关节许多外伤或疾病早期都只是表现出酸胀、无力、轻微不适,不易引起重视,而表现出疼痛、屈伸受限等症状时,往往疾病已经比较严重了。所以膝关节稍有不适或者存在风湿免疫、关节疾病,应及早治疗干预。

4. 合理锻炼,用肌肉保护关节

说到膝关节锻炼,不得不提靠墙静蹲。不仅平时自己可以锻炼,它也是膝关节运动损伤的康复训练手段。它可以锻炼到股四头肌力量及膝关节稳定性,预防膝关节运动损伤。

方法与技巧:

找一面空墙,背对墙而站,双足分开与肩同宽,足跟距离墙体一足长度,脚尖朝前,避免“外八”字站立,背部靠墙下蹲,膝关节屈曲成100°~130°,保持小腿与地面垂直,双上肢自然下垂于体侧或交叉抱于胸前,两目平视前方。

注意点:

①膝关节的角度应是膝上方的肌肉最紧张时的角度,且膝关节不产生疼痛;

②保持该姿势的时间以膝关节周围肌肉酸胀,甚至发抖为止,休息半分钟,再继续第二组练习,共3~4组。

5. 补钙

健康成年人,骨吸收与骨重建持平,骨钙还在持续增加,约在35~40岁前,单位体积内的骨钙含量达到峰值。此后骨重建明显减弱,骨骼中的钙质丢失加速,尤其是绝经后妇女和老年男性骨钙丢失更严重。因此这类人更要及时补钙,以维护骨骼和健康,防止骨质疏松。

优先从平常的食物中补充钙质,比如奶和奶制品、绿色蔬菜、豆类、芝麻、鱼虾;必要的情况下,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钙剂补充。

总结

膝关节以及腿部功能的衰退很常见,不同的阶段出现问题的原因不一样,预防重点不一样,出现问题后治疗方案也不一样。不过有一点是相同的,那就是“膝盖必须省着用,且用且珍惜”,稍有问题就要及时检查、保养。虽然现在的医疗技术已经可以置换关节了,但其大几万的费用也不是任何人都能承担的,其使用感受肯定也是不如原装的。希望本文能对您有所帮助,特别是对还未出现膝盖问题的年轻朋友予以警示,避免年轻人走老年人的路。

我是风湿免疫科乔方医生,原四川省人民医院全科医生。整理发布不易!如果您觉得看了有帮助,请帮忙点个关注或点个赞;如果您有不同的观点,也欢迎您在下方留言,大家共同探讨;也可以转给您身边需要的朋友;谢谢!

人老先老腿,有什么方法可以延缓这种现象发生?

老生常谈,最时髦的说法:人命在于运动。不但腿脚首先感到力不从心,而且手也同样,拿些细小的东西,明明在手上,却感觉没拿到,提个四五斤的东西,很快就会觉的累。手脚都处在血管,神经的末端,衰老的现象就比较明显,上了年纪脚干裂,泡脚后,角质比任何地方都多,有人说北方干燥引起,不完全对,年轻时在北方生活就没这现象,只是年老供血没有年轻时充足了,才会有的现象。年龄大后腿部多有发凉的感觉,也是腿部供血不足的现象,上了年纪后走路是最好的锻练方式,却又有困扰,上了年纪许多人身体重心后移,脚后跟先着地,上年纪后基本告别了有跟的鞋,小小鞋跟能起到减震的作用,多是平底鞋,加重膝盖,胯关节的震动包括大脑,极爱带来损伤,头晕。除去震动变大,走路没有弹性。加强腿脚与手部锻练,在室内就可以,踮脚尖,高抬腿,挫手握拳,除去腿脚手活动幅度变大,也促进了血液循环。还锻炼了老年后的平衡能力,根据自身情况,由少至多,由有依托到脱离依托,坚持半年就会有成效。

人老先老腿,有什么方法可以延缓这种现象发生?

世间万物,皆是生、长、盛、衰、亡的过程,人体也一样,这是大自然的规律。

大体来说,人在四十岁以后,身体机能开始走下坡路,这是一个缓慢的过程,几年过后就会明显感觉到力不如前了,尤其是腿部最为明显,这就有"人老先老腿"之说,怎么延缓这种现象呢?很简单,就是运动。

腿部的构成包括:肌肉、骨骼、骨连接、神经、血管、皮肤等,它们的有效配合就能做出蹲、起、立、走、跑、跳、踢、踹等复杂而有力的动作。这些动作,主要由肌肉和骨骼来完成,良性的运动刺激,就能保持肌肉的力量和骨骼的强壮,就是保证腿不显老的前题。

良好的运动项目应该是能够加强肌肉力量,增强骨质密度,并且不对肌肉和骨骼造成损伤,下面就一些日常锻炼项目介绍一下。

一,步行,是公认的最好锻炼方法,在这里优先推荐。锻炼时,在自己感觉良好情况下,尽量快走。

二,慢跑,在关节灵活的情况下,是不错的选择。

三,骑行,要选择舒适的运动工具。

四,奔跑,根据自身情况,量力而为。

五,跳跃、跳绳,注意要脚尖先着地。

慢跑和快跑同样要注意脚尖先着地。

六,深蹲,膝盖不要超过脚尖,以免伤到膝关节,量力而为。

七,登山、爬楼,不推荐,伤膝盖。

运动过后应该可以感觉到心跳和呼吸加快,身体有微微地出汗就可以了,避免大汗淋漓,湿透衣衫。每天锻炼至少半小时,可以一次完成,也可以累计完成,每周至少五天。

推荐一下,站桩,对调节和锻炼身心挺好的。

以上项目可以交替进行。

循序渐进,贵在坚持。

对健康不利的行为是久坐,曰常生活中,看电视、电影,玩手机、电脑,长途开车,都可能保持一个姿势,久坐不动,这很容易造成腿脚不灵便,以至于"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等全身性疾病的发生,这对身体的健康是非常不利的,要尽量避免。最多半小时以后,要改变一下体位,活动活动。

人老先老腿,是身体机能开始退化了,但是没什么大不了的,只要积极锻炼身体,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有意识的加强腿部力量的训练,保持乐观的心态,就不会感觉到腿(身体)老了。

人老先老腿,有什么方法可以延缓这种现象发生?

古人韵,狗怕冬嘴,人怕冬腿,人老先从腿上老,这个现像医学界是公认的,怎么才能延缓,我想主要是靠自已多锻炼,早起床多活动,到附近道路上,走两三公里路,天天如此,好处是血气活,上下通畅,也能吸收新鲜空气,帮助新陈代泄,吃饭香有味,睡觉甜美,消化系统顺畅,预防便秘疾病发生,对人体气管百利无害,人的生命,靠运动,心态平衡善良,不要遇事发脾气,大动干戈,人活一口气,

总之要延续长寿,是多方面因果关系,父辈的基因也是关健,生活质量,环境卫生,医疗条件,人的胸怀,性格良善,很少生气瞒怨他人,多修桥路,少插刺绝德,人在做天在看,好人定有好报。

人老先老腿,有什么方法可以延缓这种现象发生?

谢谢邀请!间答如下:世间万物都有一个由孕育、生长、兴盛、衰老到死亡的过程,人体也一样,这是大自然的规律。但我们用什么方法来延缓这种现象呢?根据有关专家们的调查考证,走路是延缓腿部衰老的最好方法,除使腿部肌肉得到锻炼,增强腿部血液循环外,还使身体的各个部位得到锻炼;其次有炼站桩,常言道:百炼不如一站嘛!再次是压腿、跑步,太极拳 ,瑜伽等等很多运动都能锻炼腿部,增强腿部肌肉的活力和血液循环。总而言之在适度的范围内多活动,勤动脑,保持平和的心态,让自己活得年轻有自信。不妥之处,请师友们赐教!

——汪芝莲——

二O二O年六月三日

人老先老腿,有什么方法可以延缓这种现象发生?

保健腿部,坐不如站,站不如走。坐易造成腿部血流受阻,久坐更不好,易形成血栓,肌肉松弛无力,站可以保持血液流畅,肌肉得到锻炼,走就更好,加速血液流动,肌肉得到锻炼,还可以保持肺活量。生活中,动静结合,坐一会,站一会,走一走,适度就好,一定不能老是坐着。

流水不腐,户枢不蠹。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