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毒症的早期在身体上反映出的征兆一般会有哪些?

尿毒症是肾脏疾病中比较严重的一种。可以是说肾脏的一个“绝症”。尿毒症是说我们人体不能够通过肾脏自然正常的产生尿液,然后通过身体的新陈代谢把体内的垃圾和多余的水分排出体外,继而就会诱发尿毒症这种疾病。根据临床医学显示,如果肾脏慢性疾病没有得到及时的治疗,就会有一定的可能转化为尿毒症。接下来我们就来看看尿毒症来临时候有些什么样的信号?

第一,尿毒症的患者每天排的尿是比较少的,正常人一天的正常尿量是一千毫升到两千五百毫升;大多数尿毒症患者的尿量是比这个量要少得多的, 但是相当一部分尿毒症患者刚发病的时候,尿量可能是正常的。

第二,患尿毒症的信号还有就是患者胃口不好,吃什么都是索然无味的,严重的时候还会产生厌食症状。这是因为尿毒症的患者排尿不正常,尿液不能正常的排出体外,毒素就在身体内堆积,然后就会影响到患者的消化系统,这样就会诱发患者胃口不好,吃什么都是索然无味以及厌食的症状。

当尿毒症再进一步发展的时候,患者还会吃得很少,有时候还会吃完东西就恶心或者是呕吐,肚子会感觉严重的不舒服。因此,由于尿毒症的发展会影响尿毒症的食欲,所以尿毒症后期的患者从视觉上看是面黄肌瘦的,营养不良,身体、四肢无力。

第三,尿毒症还会诱发高血压,如果你平时不是一个高血压患者,有一天突然出现高血压症状,那么也是值得引起注意的。

第四,会有经常头疼、困倦、疲劳的感觉,因为受到毒素的影响,人体脑神经细胞会发生病变,这样就容易导致患者出现头疼和疲倦的感觉。

指导专家:周琪,主治医生,马鞍山市人民医院肾内科。

公立三甲医院工作十年,擅长肾小球疾病、糖尿病肾病、系统性红斑狼疮肾病、血

液净化。

觉得本文有用,欢迎点赞或推荐给朋友,并关注【医联媒体】。

尿毒症的早期在身体上反映出的征兆一般会有哪些?

大家好,我是一名从业多年的肾内科医师,每天的工作内容就是为患者解决各种肾脏病问题。远的不说,就单单拿这个月举例,经我手收治并诊断为尿毒症的患者已经有10来例了。所以对于题主的疑问“当身体出现什么症状就要警惕尿毒症了?”我想我是有发言权的,因为我在临床上见过太多太多。大家有所不知,其实尿毒症患者来就诊时症状各有不同,今天我就来为大家做一期关于“尿毒症”的深度科普干货。

先来对“尿毒症”做一个分析、讲解

●尿毒症一词其实近年来热度是越来越高,原因就是它的发病率高了,所以大家听的自然而然也就多了。在全世界范围内我国现存的尿毒症患者可以说是居于前列的,就在今年的中国医师协会肾脏内科医师分会的年会上就谈到,截止到2019年12月底,从CNRDS中导出的中国血液净化数据显示(注:每一个透析患者其实都纳入了这个数据库中):血液透析患者为632653人,全国的血液透析中心为6362家,全年新增血透患者为134640人,算下来血液透析总患病率为452PMP;而腹膜透析的患者数位103348人,全国腹膜透析中心为1107家,全面新增腹的透患者为17380人,算下来腹膜透析总患病率为74PMP(数据来源:中国医师协会肾脏内科医师分会2020年学术年会)

●我们国家对于尿毒症这一疾病是纳入特殊病种的,所以几乎是全额在报销。大家计算一下,所有透析患者全部加起来国家在医保基金方面其实支出是非常之大的,所以说尿毒症的防控早已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但较为遗憾的是,我国成年人中慢性肾脏病(一共分为5期,第5期就是尿毒症)的患病率就可达到10.8%,但是这些慢性肾脏病患者中知晓率却仅仅只有12.5%.所以我作为一名肾内科医师,在业余时间其实也常在网络上做科普讲解,希望能尽上自己的一份力。

●那么言归正传,尿毒症其实还是比较通俗的讲法,目前在临床上我们对它规范的诊断名称其实叫做“慢性肾脏病5期”,这第5期也就是最晚期,所以也可称为终末期肾脏病。那么咱们是怎么定义你到底是第1期、第2期...还是第5期呢?业内作为常用的评估手段就是通过计算病人的“肾小球滤过率”来得出。依据国际公认的美国肾脏基金会制定的指南来分期:慢性肾脏病1期时肾小球滤过率≥90ml/min;慢性肾脏病2期时肾小球滤过率为89~60ml/min;慢性肾脏病3期时肾小球滤过率是59~30ml/min;慢性肾脏病4期时肾小球滤过率是29~15ml/min;慢性肾脏病5期时肾小球滤过率小于15ml/min。

●大家可能对于这个肾小球滤过率越来越小不太理解,其实这种专业的东西大家无需了解的太深入,你们只需明白,这是用来评估你的肾脏功能情况的,数值越低的话说明你的肾功能越差,等到达个位数或者达到“0”时说明你的肾脏几乎或者已经完全没有功能了,这时候它不能为你代谢各种体内的废物、毒素以及分泌各种人体必需的激素,你如果不治疗,就会慢慢进入一个少尿或者无尿、贫血、心衰、水钠潴留、全身水肿、电解质紊乱、高钾血症、营养不良、酸中毒、脑病的状态,随时可能丧失生命,这就是尿毒症!

身体出现什么症状要“警惕”尿毒症,该如何预防它?

●那么通过我上面对尿毒症进行一个通俗的翻译,大家应该能清楚,尿毒症其实就是一个慢性病。那么既然是慢性病,它就不会像心肌梗死、主动脉夹层、肺栓塞、脑出血、脑梗死等急性疾病一样症状来的那么明显。它是一个缓慢进展的过程,从慢性肾脏病1期慢慢发展到2期、3期、4期直至第5期。所以这第一点我就是想让大家明白,尿毒症的发生不是一蹴而就的,但这并不影响病人可能一来到医院就被确诊为尿毒症。究其原因就是一方面普通人对于疾病的知晓率低,另一方面肾脏具有极其强大的代偿功能,它作为一个哑巴器官,你完全有可能在肾脏已经出问题时还没有任何的不适或者临床症状。

●所以大家一定要切记,不要去想着有什么特异性症状或者身体会像你发出哪些异常信号告诉你,你马上要尿毒症了,你要提前做好准备来预防尿毒症的发生。记住,通过这种手段去评判那是不客观,不理性的。那么我会来告诉大家如何科学的预防慢性肾脏病,科学的延缓慢性肾脏病的进展,这两点非常重要。我简单举个例子,像我门诊目前就有很多肌酐升高的患者在长期的随访,虽然这种慢性疾病导致的肌酐升高很难下降或者恢复正常,但我可以通过各种治疗手段让你的肌酐稳定在这个水平或者说升高的慢一点,比如几年内就升高几十或者一百多那完全是可以接受的。

●大家不要小看这一点,其实按照指南,如果是慢性的当你肌酐达到707umol/l以上就具备透析的指征了,所以我维持你肌酐水平的稳定其实也就是在维持你肾功能的稳定,让你的肾小球滤过率下降的慢一些。没经历过的朋友可能不清楚,当尿毒症透析后其实生活是非常没有质量的,所以能晚点再透析真的不一样,像我手上也有一些病人虽然肌酐升高,但是经过积极治疗后上升的慢,到去世也没有透析,也是七八十多岁的人,那能多活一年说白了就多赚了一年,我们终归都有一天会离开这个世上。

●那么我们从尿毒症的高危人群来看,主要包括高血压病、糖尿病、65岁以上老年人、长期服用肾毒性药物者、高脂血症者、有慢性肾脏病家族史者(如多囊肾)这几大类。根据流行病学数据显示,在我国导致尿毒症的首要病因是肾小球肾炎,第二大病因是糖尿病,由于目前人们卫生观念的增强,医疗及经济条件的改善,肾小球肾炎发病率在逐渐下降,而糖尿病这个诱因占比随着糖尿病本身患病率的增加在不断增大,像欧美国家导致尿毒症的首要病因就是糖尿病。

●所以在尿毒症的预防上,业内其实也有一个“三步曲”来对慢性肾脏病进行早期的筛查。首先第一点就是测量血压,高血压是慢性肾脏病的重要病因,同时也是慢性肾脏病的主要临床表现之一,二者互为因果,形成恶性循环。其次,要检查肾功能(肌酐、尿素氮、尿酸),第三要检测尿蛋白。在这个总体框架下,积极把血压、血糖、血脂等控制好,所以对于慢性肾脏病的防与治其实就是一个综合的调理过程。今天在这里我不会过多的分析你血糖血压血脂该用点什么药、哪种更适合你、你应该多久复查、你的尿蛋白该控制到什么水平、肌酐该怎么控制等具体临床问题。因为每个人的原发病或者或者说基础疾病都不一样,即使一样那具体病情也各不相同,我不能给出标准的答案,我能做的就是引导大家去了解这个疾病,去积极就医,去配合医生的治疗。

●那么身体出现什么症状要警惕尿毒症呢?其实上面我已经告诉大家答案了,有的人是因为血压高、血压控制不好、头晕来就诊发现的;有的人是因为全身浮肿、尿量减少来就诊发现的;有的人是全身乏力、没有胃口、恶心欲吐来就诊发现的;有的是因为并发了急性左心衰竭来就诊发现的...........。所以临床表现是千变万化的,这个根本没有一个统一的模板来给大家套。况且我们不应该等到达尿毒症或者尿毒症前期再来预防,这时候已经为时已晚,我们要从源头出发,所以当你患有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或者肾小球肾炎以及其它肾脏病时就要重视,积极配合原发病的治疗,控制好原发性疾病,才可能防范于未然,才是预防慢性肾脏病/尿毒症的正确之道。

综合总结

今天讲的内容比较多,没办法,尿毒症的防与治其实知识点非常之广泛,由于篇幅有限,我已经精炼再精炼的进行总结,专业的东西我没涉及太多,我就是希望把它写成一篇从普通人的角度去看了能理解、有帮助的科普干货,专业的疾病诊治大家放心交给医生即可。本回答不构成医学治疗建议,也不具备医疗指导意见,仅为健康科普所用。本文是我花费数小时时间综合多年的临床工作总结而成。不加入专栏,无偿、免费的让大家阅读。愿对那些受到谣言误导、没有医学知识、健康保健观念群体有所帮助。如果学到了,不要吝啬,献个爱心,点个赞,转发一下帮助更多人,感谢支持。

尿毒症的早期在身体上反映出的征兆一般会有哪些?

大家好,我是公立三级医院的Lion医生,今天到透析室会诊,看着尿毒症患者们正在透析,心里很不是滋味。尿毒症患者透析时身上会有各种管路,作为旁观者看着都觉得难受,更不用说患者本人了,甚至我发现其中不乏20多岁的小姑娘,所以今天跟大家聊一聊尿毒症,身体出现哪些症状要“警惕”尿毒症了?

透析的人越来越多

什么是尿毒症

其实尿毒症并不是一种单纯的疾病,而是一系列综合征。肾脏是人体的排泄器官,当肾脏功能衰竭时,人体内的“废弃物”无法排出体外,从而出现水、电解质、酸碱代谢紊乱。

这种肾脏功能的衰竭往往是不可逆的,所以才会有人谈尿毒症色变,甚至将其与癌症放在一起比较,其实大可不必,尿毒症不是癌症,是可以治疗的。

是什么导致了尿毒症

尿毒症是肾脏功能衰竭的最终阶段,所以那些损害肾功能的行为都可以导致尿毒症

慢性病控制不佳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血压、血糖、血脂等慢性病人群越来越多,很大一部分患者并不能按照医生的要求规律用药,所以血压、血糖、血脂总是调控不稳,而这些慢性病往往会导致小血管的病变,而肾血管就是其中之一,肾血管变性、坏死,进而肾功能下降乃至衰竭,直至尿毒症的发生。

遗传因素

部分肾脏疾病具有遗传易感性,其中最典型的为多囊肾,除此之外肾脏病家族病史的人更易患慢性肾脏病。慢性肾脏病,而尿毒症就是慢性肾脏病的终末期。

泌尿系统疾病

泌尿系统疾病如不及时诊治也会损伤肾功能,其中最常见的为泌尿系结石及尿路感染。其中泌尿系统感染可以逆行至肾,从而引起肾功能受损,导致肾功能不全。

●滥用抗生素

很多抗生素都有肾毒性,如果长期使用或者大剂量使用,很容易影响肾功能,甚至出现肾衰竭。

身体出现哪些症状需要“警惕”尿毒症?

●消化道症状

食欲下降,恶心、呕吐为最典型的消化道症状。部分患者还会伴随腹泻、口腔溃疡,呼气有尿味。

●精神症状

部分尿毒症患者早期会出现精神症状,从最轻微的疲乏、失眠、注意力不集中,到严重的抑郁、嗜睡、昏迷等。

●贫血

肾脏产生促红细胞生成素,当肾功能下降乃至衰竭时,EPO的分泌受限,从而引起肾性贫血

●尿量异常

尿量异常分为多尿和少尿,肾脏作为排泄器官,尿量直接反应肾功能的状况。慢性肾功能减退往往会出现夜尿增多,而当肾功能完全丧失时会处于少尿或无尿状态。

皮肤表现

毒素不能完全排出体温,沉积在体内,容易使皮肤干燥脱屑。部分尿素从汗腺排出后,并可刺激皮肤而出现奇痒。

得了尿毒症如何治疗?

血液透析、腹膜透析、肾移植被称为尿毒症治疗的三驾马车。 

血液透析

血液透析俗称洗肾,就是利用过滤的方法,将体内的代谢废弃物、有害毒物排出体外,经过特殊的机器净化后再将血液输回体内,从而起到肾脏的作用。

腹膜透析

腹膜透析与血液透析的基本原理相似,只是腹膜透析是将一种名为“腹透液”的液体灌进腹腔,人体内的代谢废物和多余水分会渗透到腹透液里,重复几次,便起到了肾脏的作用。

肾移植

既然肾脏不工作了,那我们可以通过手术将好肾移植到患者体内,替换的肾又可以正常工作,患者便不需血液透析或者腹膜透析。

如何预防尿毒症的发生?

重视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定期复查肾功能

治病用药要规范,切忌随便用药,避免因药物的肾毒性损害肾功能;

规律生活作息,提高免疫力,避免肾炎的发生

健康饮食、营养均衡、多饮水都有利于保持较好的肾功能

我是公立三级医院的胸心外科医生Lion,感谢阅读,如果赞同我的观点帮忙点个关注或者点个赞吧!

尿毒症的早期在身体上反映出的征兆一般会有哪些?

尿毒症并非无常,尿毒症的发生不可能是你今天或者哪一天平白无故就出现的,它其实是一个疾病的发展过程,而这个疾病的发病率最近几年是越来越高,这就是我们的慢性肾病!

但是,很多人把慢性肾病以为就是我们的慢性肾炎,实际上这两者是不能划为等号的。因为慢性肾病包括很多种类型,比如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病、药物性肾损伤等等,这些都属于这个慢性肾病的范畴,其中目前以糖尿病肾病发病率最高,最为常见!

那么什么情况下,我们医生会把病人诊断为慢性肾脏病呢?

注意,只要是我们的肾脏结构或功能异常超过3个月,不管你是什么原因引起的,都可以诊断为慢性肾脏病!

其中肾脏损伤,又包括有我们肾脏损伤标志物比如血蛋白尿、尿沉渣异常、肾小管相关病变、组织学检查异常以及影像学检查异常或者有肾移植病史,伴或不伴肾小球滤过率(GFR)下降,或者不明原因的GFR下降超过3个月。当然,水肿、蛋白尿、血尿、肾功能异常是肾损伤的最常见表现。

但是不管如何,我们说慢性肾脏病的肾脏损伤都不可能是一下子就非常严重,直接到我们肾衰竭、尿毒症的,它通常是一个进展缓慢,呈渐进性发展的。但是也可能在某一些诱因下,短期内出现急剧加重、恶化。

因此,只要我们做好以下两个方面,实际上对于是没有那么容易让我们由慢性肾脏病转变为严重尿毒症的。

一方面是要积极控制那些可以引起我们慢性肾脏病渐进性发展的危险因素;

另一个方面是要特别一些可能引起我们慢性肾脏病短期内急性加重、恶化的诱因,从而争取我们肾功能有一定程度的好转。

那么到底有哪些属于引起我们慢性肾脏病渐进性发展或者恶化的危险因素?

第一,慢性肾炎;

第二,高血糖、高血压;

第三,蛋白尿;

第四,吸烟;

第五,不规范用药,比如乱用抗生素、止痛药以及抗肿瘤药物等;

第六,营养不良等。

这时候大家肯定要问,既然你医生说其实慢性肾脏病可防可控不发展到尿毒症,那为什么现在尿毒症的病人越来越多,而且越来越来越年轻?

这个疑问的非常好,而这个问题最主要是我们早期的慢性肾脏病是几乎没有任何症状的,或者仅有一些乏力、腰酸、夜尿增多、食欲不振等轻度不适,而这不做检查,不抽血化验,是很难让我们第一时间会怀疑自己肾有问题

而只有到了后期,专业上叫做进入CKD3b期以后,上述症状才会变得更加明显,比如血压升高、食欲下降到出现恶心、呕吐;全身乏力、记忆力减退、判断力下降等。严重的尿毒症病人还常会有反应淡漠、谵妄、惊厥、幻觉等“尿毒症脑病”表现。

所以,我们说通过症状来判断尿毒症没有意义以外,甚至它对于早期发现我们慢性肾脏病都不是一件靠谱的事。

因此,出现什么症状我们要警惕尿毒症,要预防尿毒症的发生,假如你生活中出现有以下几个方面就应该开始关注我们的肾了!

第一个,经常出现双下肢浮肿,这是比较多见于我们肾脏病,但注意,这浮肿往往是双下肢的,也就是两条腿都会,对称性的两边一样肿,一按一个坑。但是并不是下肢每个部位都会按这个坑都一样的,假如你是按的下肢肌肉旁边的皮肤,那可能就按不出来,只是感觉到比较柔软。

所以假如我们要按,一定要按我们胫骨前面,皮肤下边的那个骨头,你轻轻地用手按下去,然后过一会再把手放开,就会看到这个比较明显的坑,这就是我们的肾性水肿,下肢比较多见,而且基本上是从下肢开始。

当然,也不是说你一旦出现下肢水肿就一定是得了肾脏病,其他系统疾病也可能引起水肿,之前发现水肿,先来看肾脏科,查个尿常规,看尿里面有没有蛋白尿、有没有血尿,假如都没有,我们也可以比较确定这个水肿可能不是肾脏引起来的。

但是如果你只有一条腿水肿,注意了,这一般不是由肾病引起的。因为一般情况下,肾病引起水肿,两个腿应该肿得都差不多,只是有可能两个腿肿得不一样,一个重一点,一个轻一点,这个时候要注意了,很可能是已经有了并发症。

第二,高血压或者有糖尿病,已经有5年以上的病史了,每半年做一次肾功能体检是非常有必要的。因为随着高血压、糖尿病的病史加长,这类人的肾损伤程度是越来越大的,是慢性肾病容易发生进展的高危人群。我们要把肾功能检查,尤其是血肌酐、尿检等列入常规体检项目中,同时还要根据具体体检结果中血肌酐的水平,来制定下一次复检周期。

假如血肌酐异常,但是没有超过250μmol/L,一般3个月就要复查一次;假如发现血肌酐已经超过250μmol/L,那基本上要每个月就复查一次了!

第三,发现自己尿少,而且还有泡沫尿,要注意了,尤其是当我们尿量小于400ml/天,而且尿完以后不见泡沫很快就落下去,泡沫还呈比较细小的,非常有必要到医院进一步检查看看,不难,查个尿常规看看就行。

假如你的尿常规里看到蛋白尿,那基本上70%以上都是肾病引起的!

同时注意,这以下2种,反而大家平时更容易误以为是肾不好引起的,其实往往不是!

第一种,发现自己尿血,而且还伴随着腰疼,担心自己肾有问题,大多数时候是错误的!

实际上,腰疼伴血尿,以外科病比较常见,其中又以泌尿外科病最为多见,尤其是我们伴有肾结石时候,往往就会表现出现腰疼、血尿症状。而假如是肾脏病,实际上大多数时候,我们是不会感觉到疼痛的,因为肾脏病是个慢性病变过程,往往不会有肾脏器官体积的变化!

第二种,发现自己尿血,同时还伴随着尿急、尿频、尿痛,是肾病的概率更低,往往这样病人以膀胱炎比较常见。

这样病人往往表现为尿的时候,小肚子会疼,甚至疼到不想尿,怕上厕所,然后尿完,用纸擦一下,还能看到纸上有一些血,这个是比较常见的膀胱炎的表现。

当然,还有可能是尿道炎,感染累及到尿道引起的,但是就是不太可能是我们的肾病!

关于尿毒症,大家如果还有什么疑问,可以下方留言,我坚持用大家看得懂的文字,最原始的码字方式给您带来最好、最全面、最实用的健康科普。如果你觉得不错,可以关注“医学小侦探”并转发哟,让身边更多的人受益!

尿毒症的早期在身体上反映出的征兆一般会有哪些?

“尿毒症”是一个很形象的说法, 通常如果肾功能出现衰竭,人体血液中的代谢物没有了肾脏的过滤排泄作用,导致代谢产物和毒性物质在体内大量存留,从而引起一些列的身体健康问题,患者不得不通过透析才能够维持身体废弃代谢物的排泄和相对的健康。尿毒症是肾病终末期,肾脏功能衰竭出现的一种疾病问题,相信如果可以,谁都不愿意面对这样的严重“困境”,因此,与其了解已经发展成尿毒症后的具体症状,倒不如了解肾脏健康出现问题时的症状,及时地做好肾脏功能的保护和治疗,尽量的减少尿毒症的发生风险。

尿毒症发生时,会有哪些症状?

当肾脏功能逐渐衰竭,发展到终末期阶段时,肾脏的代谢功能已经基本丧失,对身体健康的影响主要是毒性物质的累积和电解质紊乱造成的危害,同时发展到尿毒症阶段,肾脏功能衰竭,尿液的产生量也会减少,因此,尿毒症患者往往伴有少尿的症状。

电解质失衡会导致尿毒症患者出现体内钠、钾、钙、镁等离子的失衡,偏高或偏低都有可能出现,还有可能导致代谢性酸中毒的问题。电解质的失衡会引起多方面的问题,如神经系统的问题,周围神经病变等,比如消化系统的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以及心率紊乱,低血压等问题,导致心血管风险大大增加,值得格外注意。

肾脏功能的丧失,还会导致内分泌失调的问题,脂质代谢,糖代谢,血压的维持,骨代谢等方面,也会受到影响。

因此,如果肾脏功能已经到了衰竭的阶段,已经成为了确诊尿毒症的患者,只有通过定期的血液透析和肾脏移植两种方式,才能维持生命。对于肾脏功能的保护来说,应该尽量的在肾脏功能开始出问题的阶段就警惕尿毒症的发生风险,尽量的保护好肾脏功能,是更重要的。

身体出现以下方面问题时,就应该警惕尿毒症风险了

肾脏发生急性损伤,病变,最终发展为肾功能衰竭的几率是非常低的,通常肾脏功能都是在慢性疾病的影响下,逐渐出现损伤,进而渐进性发展,肾脏功能逐渐衰竭,才发展成尿毒症的问题,原发性、继发性以及遗传性肾脏疾病,高血压,糖尿病,高尿酸等慢性代谢性疾病影响,肾毒性药物的影响,都是导致肾脏功能逐渐衰竭,最终发展为尿毒症的重要因素,在保护肾脏方面,都要积极地排查和调控。

肾脏功能出现损伤的标志有哪些呢?大家不妨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判断和评估。

首先是蛋白尿的问题,肾脏具有强大的过滤重吸收功能,通常蛋白质等营养物质,在过滤重吸收后,会回到血液为身体继续提供营养,但当肾脏功能出现下降,肾脏在高渗透过滤压力下时,尿液中就会检测到蛋白质,出现蛋白尿的问题,蛋白尿的出现,肾脏功能出现问题的重要标志之一,因此,当出现蛋白尿时,就应该注意排查肾功能受损的可能性了。

很多朋友关心蛋白尿会出现哪些症状,有的人说尿液出现泡沫多,就是蛋白尿,但实际上这只是一种可能性,泡沫尿也有可能是其他原因所导致,到底泡沫尿是不是蛋白尿,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的蛋白尿,是生理性还是病理性的蛋白尿,还需要通过具体的医学检查检验来确认。

出现高尿酸和高血压时,也要警惕肾脏健康受损的可能性,尿酸升高,血压升高,都是导致肾脏健康受损的重要风险因素,但反过来,也有可能是肾脏健康出现了问题,导致肾脏的尿酸排泄功能下降,血压调节功能受损,而导致出现的高尿酸和高血压问题,因此,对于有高尿酸、高血压问题的朋友,除了要注意调控好尿酸、血压水平,保护肾脏健康以外,也要注意定期监测排查肾脏功能,出现问题及时控制。

肾脏功能受损严重时,还会影响肾脏的分泌功能,而肾脏的分泌功能与身体的正常造血功能,钙质的成骨等方面又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肾功能下降严重,特别是肾脏的分泌功能受到严重影响时,可能会 表现为贫血,骨质疏松等方面的问题,当身体出现这样问题时,除了要针对疾病进行调理治疗以外,及时注意排查肾功能健康,也是值得注意的。

肌酐升高是肾脏功能受损的重要标志之一。肾脏是具有强大代偿功能的代谢排泄器官,如果肾脏功能还存有一半时,肾脏对于肌酐的过滤重吸收功能都不会受到影响,因此,当出现血肌酐升高时,如果肾脏功能受损所引起的病理性升高,说明我们的肾功能已经损伤至少一半以上了,从肾病分期来看的话,也至少应该是三期以上的水平了,因此,如果出现肌酐升高的问题,排查生理性增高可能性的同时,也要一定要关注肾脏功能。

肾脏是排泄水分的主要器官,如果肾功能出现严重问题时,肾脏对于水的正常排泄也会受到影响,水在体内发生潴留,就会造成肾性水肿的问题,如果肾功能本身就有问题的朋友,一旦出现水肿,往往是肾功能严重受损的表现,应该多加注意。

上述各种表现,都是肾脏或轻或重出现功能损伤时可能出现的症状或指标问题,如果能够尽早地发现肾脏健康问题,积极地进行排查和处理,就能够大大地减少肾脏慢性疾病问题发展为肾衰竭,持续尿毒症的风险,早识别,早干预,是预防和减少尿毒症风险的重要方面,值得我们积极注意。

对于尿毒症的发生风险,大家也要理性看待,完全不必过分担心。并不是所有的肾病患者,都一定会发展为肾衰竭尿毒症,根据流行病学调查研究数据显示,慢性肾病患者中发展为尿毒症的概率约为1.7%,而高发的年龄段在15岁~49岁之间,因此,对于出现肾脏功能问题的朋友,一定要积极的做好疾病的调理和肾脏的保护,尽量的减少尿毒症的发生风险,如果等到发展为尿毒症时,采取考虑健康生活,调理疾病,就真的太晚了。

尿毒症的早期在身体上反映出的征兆一般会有哪些?

尿毒症不会是突然出现的。到了尿毒症阶段,往往是肾脏疾病进展到了一定程度,在这之前,肯定会出现一些身体的各项指标的紊乱,和一些异常的表现。

经常出现的面部水肿。肾脏出了问题,无法正常代谢,身体出现水钠潴留的情况,就会出现水肿。肾源性水肿多出现在面部,眼睑,和小腿,脚踝等部位。

尿液异常。肾脏出了问题,会导致尿液出现异常。比如蛋白尿,就是肾脏受到损伤,导致蛋白漏出形成的。有时还会出现血尿,尿液颜色发红,泡沫增多,甚至出现酱油色的尿液。

血压异常。很多肾脏疾病的患者同时有高血压。如果血压值一直很高,降不下去,那么就需要注意了。

总之,尿毒症不会在刚开始就会出现,而是随着肾脏的损伤一点点加重,然后才进展到了尿毒症的程度。所以要是有肾脏问题,或者平时高血压的人群,一定要做好平时的复查,不要忽略了身体的变化。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