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脑梗容易二次发作,什么方法可以有效预防?

你好,我是知心蓝医生。脑梗就是各种原因导致的脑血流不通畅,脑组织缺血、缺氧,当然就会导致一些器官的功能障碍,常见的症状包括有头痛、恶心、呕吐、肢体偏瘫、口角歪斜、喝水呛咳、神志异常,甚至危及生命。而且临床上常常看到很多脑梗的患者会反复发生,发生了一次脑梗之后过不了多久,几个月或者一两年又发生脑梗塞。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脑梗是什么原因?为什么会反复发生脑梗?以及该怎么去预防脑梗的反复发生?脑梗塞什么原因?

脑动脉为什么会堵塞,无非是两个原因,一是因为脑动脉自身的血栓形成,把血流堵住了另外一方面的原因,可能是心脏、颈动脉等部位的血栓脱落,随着血液流动到达脑动脉,把脑血管堵塞。

  • 脑动脉血栓形成:脑动脉和其他动脉比如冠脉一样,也会发生动脉粥样硬化,动脉粥样硬化发生之后,动脉管腔变小,内膜变得粗糙,容易形成血栓。发生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是一样的,比如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肥胖、吸烟等,再加上有些人血液粘稠度比较高,就容易在小的脑动脉里面形成血栓,堵塞脑血流
  • 心脏、颈动脉血栓脱落:心脏是用来给全身各个器官供血的器官,当然包括脑组织,颈动脉是血液通向脑部的必经之路。如果由于房颤心肌病等原因,就会导致心脏血栓形成,随着心脏不停的跳动,血栓有可能脱落,随着血流栓塞脑动脉。颈动脉斑块是另外一个导致脑梗塞的原因,颈动脉发生粥样硬化之后,有可能逐渐管腔变小,内膜变得粗糙,而且不稳定的斑块容易发生斑块破裂,促使血栓形成,血流冲击之下,血栓就很可能脱落导致脑梗。
脑梗可怕,反复发生更可怕,原因在这

正如开头所说,脑梗的患者常常会反复发生,心脏或者颈动脉的血栓脱落,随着血流到达脑动脉有一定的随机性,这一次堵塞血管变得口角歪斜,下一次堵塞血管还不知道会发生什么后果。

  • 不稳定的颈动脉斑块:颈动脉斑块根据它的性质可以分为稳定性的和不稳定的,不稳定的斑块比较软,也叫做软斑块,软斑块比较容易在某些诱因的刺激下发生斑块破裂,从而导致再次血栓形成,脑梗发生。
  • 持续存在的房颤:房颤指的就是心房毫无规律 、小幅度的跳动,心烦的这种跳动方式会使心房血液流动缓慢,凝固性增加,形成血栓。如果第1次脑梗之后仍然没有解决心房颤动,或者进行相应的预防血栓治疗,脑梗就有可能再次发生。
  • 不健康的生活方式:脑梗发生之后,如果继续不控制血压、不控制血糖、不控制饮食,继续熬夜、吸烟等不健康生活方式,那脑动脉还要形成血栓,造成脑梗的。
病因不同,治疗和预防方法不同

脑梗发生之后,除了关注脑梗后遗症、康复治疗,另外很重要的方面就是要找出脑梗发生的原因,进行干预,预防再次脑梗。

  • 阿司匹林抗抗血栓治疗:针对脑动脉血栓形成或者颈动脉斑块原因,通常需要长期服用阿司匹林来进行抗血栓治疗。这些血栓的形成,血小板是一个始动因素,而阿司匹林正是抗血小板聚集的药物。
  • 他汀稳定斑块他汀类药物不仅能够降低坏的胆固醇,而且能够提升好的胆固醇,抗炎、稳定斑块。这样就能够让颈动脉斑块变得稳定,不容易发生破裂,当然也就减轻了脑梗发生的风险。
  • 房颤治疗方法多:房颤的治疗方法比较多,对于一些发病时间比较短的房颤,可以通过药物把房颤转为正常人的窦性心律。如果这个方法无效,还可以通过射频消融手术恢复窦性心律。对于无法恢复窦性心率的患者来说,抗凝治疗或许是必须的,抗凝药物通过对抗凝血因子,使血液凝固性下降。这些药物包括华法林、利伐沙班、达比加群酯等。
总之,脑梗是常见病,有可能发生严重的后果 ,严重危害人类的健康,更为可怕的是,脑梗常常会反复发生。很多人只注重脑梗的康复治疗,却忽略了脑梗病因的治疗和预防,包括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基础疾病,比如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颈动脉斑块和房颤是脑梗的重要原因,要通过抗血小板治疗、抗凝治疗、稳定斑块等积极控制,才能减少脑梗再次发生。

关注知心蓝医生,了解更多心脏知识。

为什么脑梗容易二次发作,什么方法可以有效预防?

  脑梗是中老年人比较常见的疾病,各种原因导致脑血管狭窄,血栓脱落后引起血管彻底阻断导致,严重的脑梗会危及生命。临床上,发生过一次脑梗死的患者,往往还会有二次发作,这是为什么呢?有什么方法可以有效预防脑梗的再复发吗?

  其实,导致脑梗患者二次发作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第一次脑梗时的病因和危险因素未能得到很好的控制。例如第一次脑梗是因为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脱落导致的,那么斑块在未来一段时间内还有可能会再次脱落而发生血栓。如果第一次脑梗是血管局部狭窄引起的血栓,那狭窄处没有得到有效处理的情况下,以后还是容易出现血流动力学变化而再度脑梗的。

  血栓源头疾病没有进行积极的治疗,例如心脏病导致的心源性血栓,经过血液循环到了脑血管内引起脑梗,没有积极治疗原发病的话,日后二次脑梗发生概率依然会很高。同样的道理,如果原来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等危险因素没得到有效控制,或吸烟、饮酒等不良生活习惯没有彻底改变,日后脑梗发病率还是很高的。

  临床数据显示,脑梗塞复发次数越多,患者的临床预后也就越差,死亡率越高。

  (1)预防脑梗的二次发作,首先应该注意积极治疗原发病,积极治疗诱发脑梗的疾病。高血压、高血脂以及糖尿病是脑梗复发的重要因素,这些基础疾病会引起血管内板块的形成,斑块脱落后引起血栓。所以药物控制血压、血脂和血糖,对预防脑血栓形成非常重要。

  (2)其次,第一次脑梗后,康复期一定要遵医嘱规律服药,这是有效防止脑梗塞复发的关键。一般情况下,医生会让脑梗病史患者长期使用拜阿司匹林抗血栓,使用银杏叶片、丹参等活血化瘀药物预防血栓。

  (3)再次,保持良好的心情,情绪上大起大落会导致血压骤然升高,可能容易发生栓子脱落,导致脑梗。所以平心静气,不要操心,不能焦虑。

  (4)最后,需要改变抽烟、酗酒、熬夜等不良习惯,养成每日运动的习惯。让自己远离肥胖,远离高血糖、高血脂,这样才会远离疾病。

点击页面下方【了解更多】可查看更多医师解答或免费向医师提问

关注“家庭医生在线”头条号,更多健康问答轻松看~~~

为什么脑梗容易二次发作,什么方法可以有效预防?

脑梗是一种脑组织的缺血性疾病,所以也叫缺血性脑卒中。说起脑梗,很多人闻风丧胆,因为这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四高”杀手——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高。在我国,每年新发脑梗多达200万例,有近50%的患者死亡,脑梗幸存者中,有近75%的患者会留下偏瘫、失语、吞咽困难、痴呆等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不仅如此,脑梗复发率也很高,脑梗后3个月内复发率约为12.9%,半年内复发率约为16%,1年的复发率约为17.7%,5年内复发率高达25%。

脑梗为什么容易复发?

脑梗不仅会二次复发,而且可以多次复发,临床上有些脑梗患者反复发作十多次,最后不幸死亡。这是因为,虽然有些脑梗患者经过抢救后转危为安,但是导致脑梗的病因还在,如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高血脂、高粘稠血症等等,如果不积极治疗这些疾病,脑梗很可能会再次发作。另外,日常生活中如果存在抽烟、酗酒、多荤少菜、久坐不动、易生气、受凉等行为,也会增加脑梗的发生风险。

如何预防脑梗再次发作?

对于脑梗幸存者来说,一定要积极预防脑梗再次发作,预防的关键在于控制危险因素。预防脑梗复发,主要包括以下这些措施:

(一)按时服药。血栓形成是脑梗发作的最主要的原因之一,对于脑梗患者来说,有两种药物需要坚持长期服用,那就是他汀类药物和抗血小板药物,前者能够稳定斑块,预防斑块破裂,防止血栓形成,如果斑块不幸破裂,后者可以抑制血小板聚集,从而达到预防血栓的目的。这两种药物,相当于身体上了双重保险。另外,他汀类药物还能够降低胆固醇水平,延缓斑块生长速度,甚至缩小斑块体积,延缓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

(二)积极治疗原发疾病。很多脑梗患者都患有高血脂、高血压、糖尿病、高粘稠血症、房颤、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等基础疾病,这些都是脑梗的危险因素,已经要积极治疗,该吃药就吃药,控制好身体的各项指标。

(三)合理饮食。不想脑梗复发,必须做好合理饮食,多吃水果蔬菜,芦笋、番茄、大蒜、黑木耳、洋葱等都是不错的食物,少吃肉和油腻煎炸的食物,烹饪时最好用植物油,少吃动物油,还要控制食用油的使用量。另外,还要做到少盐,每天盐摄入总量不超过6克,包括咸菜、午餐肉、罐头等食物中的隐形盐,当然这些食物的盐量不好计算,所以建议大家少吃这些食物。

(四)适当运动。在脑梗的恢复期,可以做些床上运动,包括上肢锻炼和下肢锻炼,最好在专业人士的指导下进行。待病情稳定且没有严重并发症的情况下,鼓励患者进行一些有氧运动,能够加速新陈代谢,促进血液循环,预防脑梗发作。注意,不要做快速、激烈、负重、对抗性等运动,以免发生意外事件。

(五)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抽烟酗酒的习惯肯定是要不得的,香烟中含三千多种有害物质,烟中的尼古丁吸入人体内,能刺激植物神经,使血管痉挛,心跳加快,血压升高,从而加速动脉硬化,长期酗酒也会加速动脉硬化,升高血压。另外,不要熬夜,规律作息,早睡早起;保持良好的心态,不要经常生气、发脾气、抑郁等。

我是王药师,致力于用朴实无华的文字解释复杂难懂的疾病知识,帮助您管理好自己的身体。您的点赞就是我最大的动力!另外,如果您的家人也存在脑梗相关的困扰,请把这篇文章转给他们吧!

为什么脑梗容易二次发作,什么方法可以有效预防?

题主的这个问题问到了一些人的心坎上,尤其是自己是脑梗病人或者家里有脑梗病人的,因为脑梗具有高致残率和高死亡率,致残会导致病人个人丧失劳动能力,甚至不能自立,所以需要家人照顾,从而连累家人,导致家庭的返贫都有可能,因此人们特别关心题主所说的这个话题。

的确脑梗存在复发率,而且复发率还不低,第一次患有脑梗死的病人再复发率为10%-20%,所以说引起脑梗的危险因素要规避,不好的习惯要改正,如果得不到有效控制,一年内出现复发的情况可以高达30%,五年内的复发可以达到50%,二次发生脑梗后的症状往往会比第一次发生脑梗的症状严重,所以一定要做好预防措施。

脑梗死是慢性病的一种急性表达,它的发生建立在脑供血不足的基础上,而脑供血不足往往与高血脂,糖尿病,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有关。脑梗死就是脑细胞死亡,脑细胞为什么死亡?因为没有饭吃!这里的饭指的是供给脑细胞的营养,也就是供血血管的血液流不过去,到不了细胞地方,为什么血液过不去?因为血管闭塞了或者血液断流了?那和哪些因素有关呢?1,血管管腔变细,突然痉挛,致使管腔闭塞,这种痉挛和情绪密切相关,比如抽烟,激动,焦虑等,还和寒冷的天气相关。

2,供血血管管腔内出现血栓,血栓堵塞导致脑细胞供血断流,这种叫脑血栓。3,供血血管管壁破裂,血液外溢,导致远处的脑细胞断食,这种情况和脑梗同时出现就叫出血性脑梗死。

第一种情况发生的基础是脑血管变细,在这个基础上出现闭塞。脑血管变细是一个慢性的过程,往往是血液粘稠,流速缓慢,血液内的物质沉淀在血管管壁上,导致血管管腔狭窄,也叫动脉硬化,可以有斑块,比如颈动脉斑块可以引起脑供血不足,所以血液的质量很重要,

如果高血糖,高血脂就容易引起这种情况。血糖高,血脂高都会引起血液粘稠,就好比在一杯水中加入糖,搅拌均匀,就会发现糖分会粘到杯壁和杯底上,这是我们能感觉到的,那么血糖高了,也一样会粘到血管壁上,只是我们肉眼看不见,高血糖状态的维持,必然导致时时刻刻血糖黏附到血管管壁上,久而久之,动脉硬化,管腔狭窄;

高血脂也一样,脂就是油脂,血脂高就像血液里漂着一层油,油脂也是会粘手,血液里的高血脂也会粘到血管管壁上,引发血管管壁硬化,

管腔狭窄,流入心脑等重要器官的血液就会减少,而身体又有自我调节功能,越是重要的器官,越是要挽救,因此就会加大压力,尽量把血液输送到这些地方,所以心脏就要使出更大的力量推动血液往前走,这就是高血压产生的原因,因此高血脂,高血糖往往伴有高血压,也就是我们俗称的“三高”了!

高血脂,糖尿病的病人越到疾病的后期也往往都伴有心脑供血不足,因此这也是脑梗的病人往往多伴有脑供血不足,在脑供血不足的基础上,抽烟,情绪一激动,或者晚上做个噩梦,或者天气一变冷,血管痉挛,在本来就细的基础上直接闭塞,引发脑梗。所以降血脂,降血糖非常必要。

对于第二种情况,血栓的形成,往往和血液粘稠和血流流速缓慢有关。“流水不腐,户枢不蠹”,血液也是一样,流的缓慢了,就是血瘀,容易形成血栓,就像缓慢的湖面上容易堆积漂浮脏东西,所以你看久坐不动的人容易形成血栓,有的人长时间坐飞机或者打麻将一打就是几个小时的等好发血栓,

“生命在于运动”,需要我们坚持运动的习惯,一运动,肌肉收缩舒张,自然挤压肌肉组织间穿行的血管收缩舒张,时血管管壁柔软,同时加速血液流动循环,所以说需要运动。同时血脂,血糖高的话,血液粘稠,就容易形成血栓,因此还是要预防高血糖,高血脂,如果本身就血糖高,血脂高的话,更应该注意了,不光要控制血糖,血脂在正常范围内,还要改变生活习惯,少吃肥甘厚腻的食物,管住嘴,对于高血糖的人来说这一点很重要,吃饭七八分饱,从源头上把血糖控制住,同时注意饮食结构的调整;

清淡饮食,少吃油,这个油包括炒菜用的各种食用油,比如花生油,大豆油,葵花籽油等等,倒油多了,饭香了,好过了嘴,缺苦了血管;(少吃油炸食品)还包括动物油,比如白肉;可以多吃点亚麻籽油,因为亚麻籽油含的亚麻酸高,有助于降解花生油,大豆油等食用油中的亚油酸,维持血脂代谢平衡。

对于第三种情况,因为高血脂,高血糖以及衰老的因素,血管管壁硬化明显,当精神紧张,兴奋,焦虑,硬化的血管收缩舒张能力差,或者是天气变冷,血管收缩,硬化的血管在高血压的情况下突然断裂,就像老化的管子容易破裂造成漏水一样,脑血管在硬化的基础上,出现血压猛的增高,就容易破裂,形成脑出血,供血血管远处断流,

也一样会有脑细胞梗死。所以说高血压的人一定要降血压,同时要预防一切引起血压升高的因素。比如熬夜也可以使血压升高,情绪激动,劳累,都可以使血压升高,这些生活习惯一定要纠正。

在纠正以上生活习惯的同时,要遵医嘱吃药控制血压血糖,血脂,而且建议脑梗的病人,高血脂高血压糖尿病病人根据自己的体质找中医调理体质,三管齐下最好。改变不合理的生活习惯是阻止体质滑坡,体质滑坡就意味着症状的从无到有,从轻到重,从小到大,而体质的调理需要借助中医,用西药控制血压是防止脑血管破裂脑出血,或者动脉夹层等急危症状的发生,用胰岛素或者西药控制血糖是为了防止酮症酸中毒等急病的发生,所以建议三管齐下!

为什么脑梗容易二次发作,什么方法可以有效预防?

一个人不会无缘无故发生脑梗死,发生脑梗死都是有原因的。脑梗死最主要的原因是在一些危险因素的长期影响下脑动脉发生粥样硬化,在动脉粥样硬化的基础上血栓形成闭塞血管,从而导致脑缺血坏死,我们姑且称之为非心源性的因素导致的脑梗死;第二常见的原因是心源性的因素,比如心脏瓣膜病、房颤等心脏疾病,这些心脏疾病容易使心腔内形成血栓,血栓脱落随着血流流到脑部就会堵塞脑血管,从而导致脑缺血坏死。既然这些因素可以导致第一次脑梗死发作,那么它们照样可以导致第二次、第三次、甚至更多,病情也一次比一次严重,据统计,我国脑梗死的年复发率高达17.7%!

很多患者第一次发作脑梗死的本来留下的后遗症很轻微,但是由于认识不足、预防不到位,最后导致脑梗死多次复发,最后遗留下严重的后遗症,甚至因此而死亡。

那么,有什么方法可以有效预防脑梗复发吗?

答案当然有,只要控制好导致脑梗死的一些因素,我们就能有效预防脑梗死的复发。接下来吴医生就从脑梗死的两个病因给大家简单解答这个问题。

一、非心源性的因素导致的脑梗死

非心源性的因素有很多,比如说高血压病、糖尿病、高血脂、吸烟等等,这些因素长期影响下会损害全身的血管,对于脑血管来说,脑动脉发生粥样硬化闭塞就会导致脑梗死的发生。无论是预防脑梗死第一次发作还是预防脑梗死第一次发作之后的再次发作,控制这些危险因素都很有必要,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医生一直强调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要长期控制平稳的原因!我们可以通过饮食、运动加以控制,如果控制不佳还可以服用药物来控制,最终目的就是要将之控制平稳!

另外,阿司匹林以及他汀类调脂药有助于降低脑梗死的复发,如果没有特殊的禁忌症,我们都建议患者长期服用!

二、心源性的因素导致的脑梗死

心脏瓣膜病、房颤等容易导致附壁血栓形成的心脏疾病,我们可以通过抗凝治疗来预防血栓的形成,常用的抗凝药物有华法林,但是抗凝药也有增加出血的风险,服用这个药物的时候要经常监测凝血功能,要将INR控制在2-3之间。当然了,我们还有更安全更方便的新型抗凝药物,比如利伐沙班、达比加群,但这些药物都很贵,长期服用普通人根本承受不起。

纯属手打,实属不易,若觉得我说的有道理就赏个赞呗。

为什么脑梗容易二次发作,什么方法可以有效预防?

谢谢您的邀请!

如果发生一次脑梗后,第二次发作的机会的确比较大。研究发现,第一次梗死后1个月复发率大约3.1%,一年内大约11.1%,五年内大约26.4%,十年内大约39.2%。(这个统计数字包括出血性卒中)

当然,这不是说复发率越来越高,而是随着时间累积比例越来越大,但实际上,脑梗后1周内是复发的高峰期,更应当重视。

那么,脑梗为什么会复发?

最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第一次脑梗时的原因和危险因素未能得到很好的控制。如,第一次脑梗是因为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脱落导致的,那么斑块还有可能再脱落;或者是由于局部狭窄,血栓形成,那狭窄处还是容易出现血流动力学变化;如果是心源性栓子,如果没有处理心脏疾病。危险因素还在,所以再发脑梗的可能性就大;

同样的道理,如果原来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等危险因素没控制,或吸烟、饮酒等不良生活习惯没有改变,同脑梗的再发率还是会高;

还有,研究发现,脑梗的类型跟复发的几率也有关。腔隙性脑梗复发几率大;

另外,伴有糖尿病或心房纤颤的病人也容易复发。

那么如何预防脑梗二次复发呢?

其实,80%的复发脑梗都是可以预防的。

1.治疗引起脑梗的原因,如颈动脉严重狭窄,可放支架或颈动脉内膜剥脱;不稳定斑块可服用他汀类药物使斑块“稳定”(当然,这需要一段时间),如果有房颤,治疗房颤,口服抗凝或抗血小板药物。如果是其他原因引起脑梗,都要及时控制这个原因;

2.控制危险因素,使血压、血糖、血脂维持在合理水平;

3.改善生活方式,戒烟,限酒;规律运动;控制体重;减少焦虑和压力;

4.药物,如果没有出血倾向等问题,服用抗血小板药物。

如果危险因素控制的好,可以减少或延缓脑梗的发生。您也可以参考我的问答:如何预防脑梗?

更多健康问题,请点击右上角“+关注”,李博士和你谈健康。如果您喜欢李博士的问答,也可以告诉您的朋友们。

(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