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吃一片阿司匹林有什么益处和风险?

每天吃一片阿司匹林有什么益处和风险?

阿司匹林问世百年以来,一直被称为“神药”,很多中老年人服用阿司匹林用来治疗或是预防疾病。每天吃一片阿司匹林有什么益处和风险呢?

阿司匹林的益处

在问世的最初,阿司匹林作为一种解热镇痛药,医治了无数人的感冒、发热、头痛、牙痛、关节痛和风湿。后来人们又发现阿司匹林可以抗血小板聚集,所以阿司匹林现在主要用于预防和治疗心、脑、血管的缺血性疾病,还有研究证实,阿司匹林在抗癌等方面也有一定的效益。

当然,除了解热镇痛、抗风湿作用外,阿司匹林最广泛的用处是抗血小板聚集,预防冠心病、脑卒中等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或再发。研究发现在心血管高危患者中长期应用阿司匹林能够使严重血管事件联合终点发生率降低约1/4,其中非致死性心肌梗死的危险减低1/3,血管事件死亡率减低1/6。所有冠心病、缺血性脑卒中等患者,如无禁忌,均应终身服用阿司匹林预防这些主要心血管事件的复发。

阿司匹林的风险

是药三分毒,既然是药物,那么就是用来治病的,对于医生明确属于阿司匹林强适应症的患者,吃药必然是获益大于风险,但是因为阿司匹林太常用,很多时候都会被患者滥用,明明不该吃但却每天坚持吃,或是明明不能吃却也坚持吃,此时可能就会导致风险大于获益,导致严重的后果。

长期服用阿司匹林后,相当一部分人群会出现一些副作用,如最常见的胃肠道反应,口服阿司匹林肠溶片的人群中,罹患消化道疾病的概率占口服阿司匹林肠溶片人的15%。轻者出现腹痛、恶心呕吐,严重的还可诱发消化道出血,特别是超过70岁的老年人或既往有消化道溃疡等消化系统疾病的患者。

除此之外,长期服用阿司匹林还可能会诱发阿司匹林哮喘、皮疹、皮炎等过敏反应,影响尿酸代谢,引起血小板减少、皮肤黏膜出血甚至脑出血,影响肝肾功能等。

阿司匹林是药物不是保健品,服用要有一定的适应症和禁忌症,并非人人都适合吃。

在“2014冠心病抗血小板治疗中国专家共识”中关于阿司匹林的描述是这样的:冠心病患者如无用药禁忌症,所有患者均应长期服用阿司匹林,最佳剂量范围为75-150mg。也就是说,你首先得是冠心病患者,并且对于阿司匹林没有其他禁忌症或是不耐受的情况,那么可以长期服用阿司匹林,这也是冠心病的二级预防

有二级预防自然就有一级预防,哪些人需要服用阿司匹林进行一级预防呢?

合并以下3项及3项以上危险因素的无明显心血管病个体,其10年以上心血管病风险≥10%,应长期服用阿司匹林进行一级预防

1.男性≥50岁或女性绝经期后;

2.高血压;

3.高胆固醇血症;

4.肥胖(体重指数≥28kg/m2);

5.早发心脑血管病家族史,男性≤55岁或女性≤65岁发病;

6.糖尿病;

7.吸烟。

8.合并慢性缺血性肾病的高血压病患者。

当然,上述人群也不是绝对要服用阿司匹林的,还是要经过医生的正确评估才能选择服用。如果本身属于健康的人群,单纯的为了口服阿司匹林预防冠心病,那么可能就适得其反了。

我是王药师,致力于用朴实无华的文字解释复杂难懂的疾病知识,帮助您管理好自己的身体。您的点赞就是我最大的动力!另外,如果您的家人也存在服用阿司匹林相关的困扰,请把这篇文章转给他们吧!

每天吃一片阿司匹林有什么益处和风险?

对于心脑血管疾病的朋友来说,阿司匹林并不陌生,我们大多数人都长期服用阿司匹林,可是我们真的了解阿司匹林吗?

每天一片阿司匹林,到底有什么好处和风险?

我们常说的阿司匹林一天一片是只100mg的阿司匹林,因为阿司匹林剂量不同效果不一样,比如大剂量阿司匹林是用来解热镇痛的,当然不能一天一片。长期服用100mg左右的阿司匹林才能预防和控住心脑血管疾病,市面上还有一种25mg的阿司匹林,一天一片也不行,因为最少需要3片,也就是75mg,这样才能起到抗血小板聚集的作用。

阿司匹林到底起到什么作用呢?

简单说就是预防血小板聚集形成血栓,预防心肌梗死和脑梗死!上学的时候,我们老师给我们举了一个例子,我们去公园赏鱼,经常会拿一把鱼食撒在鱼水里,这时候鱼儿就会都游过来吃食,于是鱼越积越多。平时没人喂食的时候,鱼就会分散在池塘中。我们的血管随着年龄增加及各种不良习惯的养成,就会形成血管垃圾,但是这些血管垃圾包裹在血管内壁。当某种条件下,这些垃圾就会穿透血管内壁,这些垃圾就好比鱼食。血小板就是鱼儿,看到鱼食的勾引,拼命聚合在一起,就会形成血栓。血栓在心脏血管就是心肌梗死,在脑血管就脑梗死。我们吃阿司匹林的目的,就是抑制阿司匹林聚集,就是别让鱼儿聚起来,即使你们看到鱼食,但我们也放了化学物质,鱼儿也不会游过来吃食,也就减少了血栓形成的风险,也就预防了心肌梗死、脑梗死。

哪些人需要服用阿司匹林呢?

1、已经明确的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死、支架术后、搭桥术后、脑梗死、严重的颈动脉狭窄等等,这些是必须吃阿司匹林,不管是20岁还是90岁。

2、如果还没有发生明确的心脑血管疾病,我们要不要吃阿司匹林预防呢?小于70岁的人,目前还是根据10年心血管疾病评分,具体评分要根据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肥胖、吸烟、家族史等等综合评估才能决定要不要吃阿司匹林。

3、70 岁以上老人如果没有明确心脑血管疾病,肯定不用吃阿司匹林,即使是高危人群,只要没有明确的心脑血管疾病,就不要吃阿司匹林。还有就是出血风险高的患者也不用阿司匹林。

为什么阿司匹林要每天一片?

血小板是有寿命的,一般血小板的寿命是七天,每天都会有新生的血小板更新换代,为了更好的一抑制血小板聚集,需要每天服用阿司匹林才能使新生血小板的聚集功能得到抑制。

大家最担心的就是阿司匹林的副作用:

阿司匹林会引起出血,没错,药物就是双刃剑,阿司匹林既然能预防血栓,那肯定会造成出血风险增加。这也是为什么不是每个人都吃阿司匹林,只有吃完阿司匹林能得到更大的好处,才有必要吃。还有就是阿司匹林的副作用并不是发生在大部分人身上,而是少数人身上。

每天一片阿司匹林的风险

胃肠道症状是阿司匹林最常见的不良反应,较常见的症状有恶心、呕吐、上腹部不适或疼痛等。口服阿司匹林可直接剌激胃黏膜引起上腹不适及恶心呕吐,甚至引起消化道出血。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如果是肠溶阿司匹林一定要空腹吃,如果是普通阿司匹林一定要餐后吃,这样会减少胃刺激。

阿司匹林除了会引起胃部症状或出血外,还可能导致尿酸升高,阿司匹林能够抑制血小板黏连,使凝血因子不易释出,因而延长出血时间。以上血液损伤可以表现为肢体瘀斑、牙龈出血、鼻出血等外在表现。千分之二左右的患者可能出现哮喘、荨麻疹、血管神经性水肿或者休克。

但对于明确的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及高危患者,阿司匹林还是能明确的明显的带来更多获益,预防心肌梗死和脑梗死。

阿司匹林该吃则吃,不该吃千万别吃,严格把握适应症;长期服用阿司匹林一定监测大便及血常规,观察是否有出血。

【受维权勇士保护,抄袭必究!】

每天吃一片阿司匹林有什么益处和风险?

阿司匹林,也叫乙酰水杨酸,诞生于1899,距今已经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它不仅具有具有良好的解热镇痛作用,大剂量阿司匹林广泛应用于用于治感冒、发热、牙痛、关节痛等疾病的治疗,而且小剂量阿司匹林还能够抑制血小板聚集,从而广泛的用于心脑血管疾病的一级预防和二级预防。

因此,每天吃一片阿司匹林(75毫克或者100毫克),能够有效的抑制血小板的聚集,从而可以有效的预防和治疗缺血性心脏病、脑梗塞等。这已经得到了临床上的广泛认可,张大夫在这里提醒大家的是,尽量选用肠溶型阿司匹林,以减少对胃黏膜的损害。

而是药都可能存在毒副作用的道理,大家都懂。阿司匹林也不能例外。如过敏、消化道出血、出血时间延长等,也可能会诱发哮喘或者肝肾功能损伤等。但阿司匹林是否使用,要衡量收益风险比,以及副作用发生的几率。

所以,有阿司匹林适应症而没有禁忌症的朋友,请按时服用。

每天吃一片阿司匹林有什么益处和风险?

首先要说的是,阿司匹林在预防心脑血管病中的心梗、脑梗等梗塞性疾病中的作用是得到临床验证的,主要是因为阿司匹林能抑制血小板的聚集,避免其聚结成团形成血栓而堵塞血管,那么为什么血小板会发生聚集呢?

举个例子,对公园里的观赏鱼,把鱼饵撒下去,就会引来大量的鱼争相抢食,很快就会形成鱼群,而且会越聚越多。其实,血栓的形成也是一样,发生动脉粥样硬化及斑块的血管就像是被包裹着的鱼饵,受到某些因素的影响,包装发生了破裂,里面像粥一样的物质暴露在血液中,血小板就会像鱼一样蜂拥而来,相互之间粘连在一起便形成了血栓。

在服用阿司匹林后,血小板上聚集因子被抑制,相互之间无法粘连在一起,也就无法聚结成团,从而避免了血栓的形成。由于发生了动脉粥样硬化及斑块的血管,随时都可能受到比如高血糖、高血压、吸烟、酗酒等因素的影响发生破裂,因此预防血栓形成最有效的方法是时刻抑制血小板的聚集功能,这也是服用阿司匹林的目的所在。

由于人体中的血小板每天进行着更新换代,有10%会死亡,同时有新的血小板生成,所以需要通过每天服用阿司匹林才能使新生血小板的聚集功能得到抑制,通常每天需要服用100mg。

那么,是不是所有人都需要服用呢?当然不是,上面说到了,血栓的形成需要有“鱼饵”,没有动脉粥样硬化及斑块的人便不存在“鱼饵”的问题,当然也就没有引起血小板聚集的因素存在,所以这样的人服用阿司匹林是无效的,只会带来阿司匹林的不良反应,常见的比如消化道出血等,虽然发生率很低,大约是0.1-0.15%,但起不到治疗作用的服用是没有必要的。

综上所述,对于阿司匹林最重要的是了解自己是否属于需要服用的人群,如果需要服用就应当长期坚持服用,不要轻易中断或停用。需要服用的人群除了已经患有心脑血管病的患者,满足以下情况中的三个及以上时就应当坚持服用:

【希望此回答能帮到您,欢迎点击关注并留言,一起学习交流更多健康知识】

每天吃一片阿司匹林有什么益处和风险?

您这一片阿司匹林是多大规格呢?

一般情况下,预防血栓,推荐阿司匹林日剂量75~100mg;若是治疗,则日剂量上升到100~300mg。

单剂量300~600mg,一日多次用药,用于解热和镇痛。

单剂量500~1000mg,一日3~4次用药,用于抗风湿的治疗。

主要的风险就是消化道不适及各种出血,还有就是阿司匹林哮喘。

每天吃一片阿司匹林有什么益处和风险?

阿司匹林有什么益处?

阿司匹林作为环氧化酶抑制剂,可抑制血小板聚集,降低急性心肌梗死发病风险,预防心梗复发、预防中风、预防大手术后深静脉血栓和肺栓塞形成。降低心血管发病风险。在临床上应用广泛。主要的不良反应是刺激胃肠道,有出血的风险。用的合适,利大于弊,那么就是“神药”。用错了,弊大于利,那么就是“毒药”。所以要不要吃阿司匹林是需要医生来综合分析,权衡利弊的。

那阿司匹林到底适合哪些人长期服用呢?

目前阿司匹林是心脑血管疾病人群二级预防的推荐药物,不推荐应用于一级预防。那什么是一级预防什么又是二级预防呢?说直白点一级预防就是目前没有病,预防得病。二级预防是已经病了,但是预防病情加重。如果已经确诊了心脑血管疾病,为防止病情进一步发展为心梗、中风等致命情况,只要是没有胃溃疡等禁忌症,必须吃阿司匹林预防。还有就是虽然未诊断为心脑血管疾病,但有多项高危因素,如年龄在50~70岁,有抽烟习惯、有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肥胖等,那么经医生评估后,可以吃阿司匹林预防疾病的发生。

哪些人不能服用阿司匹林?

1、胃溃疡患者不要用阿司匹林。如有浅表性胃炎、消化不良等其他胃病要慎用阿司匹林,由医生评估利弊后决定是否需要用。

2、血压过高,未进行治疗及控制者也不建议服用阿司匹林。因为如果血压过高,比如都180/110mmHg以上了,这种情况脑出血的风险就非常大,所以这种情况下不建议使用阿司匹林。可先将血压控制到正常范围后再考虑服用。

3、对阿司匹林过敏、有出血倾向的人禁用阿司匹林。

4、切记孩子禁用阿司匹林。孩子服用会引起一种严重一种严重的药物不良反应,叫瑞氏综合征。可导致孩子肝肾衰竭、脑损伤,甚至死亡。

5、痛风患者。阿司匹林会影响尿酸的排泄,可能诱发痛风。尿酸高的人要尽量避免使用阿司匹林。如即有血栓的风险又伴有高尿酸,这时候就要医生来定夺是否能吃阿司匹林了。建议用其它的抗血小板药来代替阿司匹林。既可以预防血栓形成又不会增加痛风的发生率。

阿司匹林吃多大剂量合适?

医学指南上推荐的阿司匹林服用剂量是75-325毫克/天。即使是服用的325毫克/天也属于低剂量的范畴。著名医学杂志《柳叶刀》发表过相关文章:“体重70公斤以下的人群:服用75-100毫克的阿司匹林是恰当的。目前方便购买的阿司匹林肠溶片剂型有25毫克/片的,也有100毫克/片。如果是从国外购买的还有81毫克/片的。总之如果体重在70公斤以下,每天吃1片100毫克的或吃3-4片25毫克的都是可以的。合适的剂量是治疗的基础。服多了过犹不及,服少了又起不到治疗作用。

阿司匹林什么时候吃?

阿司匹林确实对胃有刺激,甚至能造成胃溃疡。如果是普通片为了减少刺激建议餐后吃。但是随着医学进步,现在阿司匹林都做成了肠溶片。肠溶片就是到肠道中才溶解的剂型。空腹吃阿司匹林这样可以快速通过胃,很快就到小肠中,更好地避免对胃的刺激。所以,阿司匹林肠溶片,一定要空腹吃。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