茯苓的作用有什么?

中药茯苓为利水渗湿之要药。具有利水渗湿,健脾化痰,宁心安神之功。

1、茯苓常用于水肿尿少,脾虚食少,痰饮内停,便溏泄泻,心神不安,惊悸失眠等症。

2、茯苓药性平和,利水而不伤正气。凡小便不利、水湿停滞的证候,不论偏于寒湿,或偏于湿热,或属于脾虚湿聚,均可配伍使用。

3、茯苓的常见搭配:偏于脾气虚,湿气重者,常与党参、黄芪、白术、山药等配伍。

4、茯苓有白茯苓、赤茯苓之分,白茯苓偏于健脾宁心;赤茯苓偏于渗湿泄热。

总之,茯苓是平时比较常用的利水渗湿药,也是现代养生调理时比较常用的健脾祛湿药。

此外,白茯苓不易溶于水,平时在煮水、煲汤、煮粥时,最好是能够将其捣碎或打粉,这样才有利于提高其药用价值。

茯苓的作用有什么?

补而不峻,利而不猛!说的就是茯苓了。茯苓‬是‬真菌‬类‬药材‬,为‬药中‬上品‬,它‬在‬驱邪‬的‬同时‬也能‬扶正‬,既能‬利水‬,又可‬滋补‬,那么‬,茯苓‬这种‬中药材‬‬的‬“利”和‬“补‬”究竟‬体现‬在‬哪些‬方面‬,老邪‬来‬给您介绍‬。

茯苓这种真菌价值太高了,随便扯出一个部位都是常见的中药,茯苓菌核的外皮就是茯苓皮,茯苓皮功在利水,除掉表皮后的淡红色部分就是赤茯苓,祛湿热之功显著,此外,还有茯神和白茯苓两种药材,一般‬我们说到的‬茯苓‬指的‬就是‬“白茯苓‬”了‬。这样看来‬,茯苓‬可是‬全身‬都是‬宝‬。

白茯苓的功用结合了茯苓皮和茯神等中药的特别,故而常用。

自古就流传着茯苓的历史传说,这味的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中已经有数千年了。古时候有个叫小伏的男孩,喜欢上了一个叫小玲的女孩,奈何过不了家长这一关,二人只好相约到山区生活。

小玲患有风湿病,小伏就负责家里的一切,包括衣食住行,有一天他在树林里的松树旁见到了一种白色球状物‬,于是‬他‬采‬回家‬进食‬,这下‬赚大了‬。

小玲吃了几次以后,身体‬有所‬好转‬,这种‬白色‬的‬东西‬就‬干脆‬以‬两人‬的‬名字‬来‬命名‬好了‬,这就‬有了‬茯苓‬之‬名‬。再‬后来‬,茯苓‬身上‬每个‬角落‬也‬都‬成了‬中药‬,被人‬开发‬。

茯苓‬能‬治‬风湿病‬,它‬具体‬还有‬哪些‬价值‬,我们‬来‬一起来‬了解‬:

‬茯苓能治风湿,这个作用源于利水渗湿之功

这就是我们前面提到的“利水”了,专门针对水湿的各种病症。

茯苓的利水渗湿之功,通俗说就是疏通我们人体的“下水道”,使小便畅通,尿量增加,水湿之邪也随之排出,祛湿就能缓解风湿病的造成的疼痛了,茯苓‬还‬能‬治‬水肿和‬痰饮‬‬,带走‬水湿‬内停‬所致‬的‬水肿以及‬湿痰‬‬。

寒热虚实‬各种‬水肿‬都‬能‬用‬上‬茯苓‬,经典‬方剂‬猪苓‬汤‬就‬能‬治‬水热‬互‬结的‬病症‬,其中‬就‬包括‬水肿‬,这里‬需要‬用‬泻热‬的‬药材‬来‬配伍‬。

若是要从中药药理的角度说,那就是茯苓之中含有茯苓聚糖,三萜类化合物以及树胶各种成分,这就使得它有利尿的成分,此外,还有免疫调节‬,抗氧化‬等‬作用‬,一些人‬喜欢‬煲汤‬的‬时候‬投放‬茯苓‬,就是‬这个‬缘故了‬,但茯苓的‬价值‬可不止‬这些‬。

‬茯苓还有健脾和宁心之功,治脾虚的各种病症和心悸失眠等等

说完“利”了,我也提到了“补”,茯苓滋补的脏器就是脾,这就是健脾的功用,同样有利水之功,茯苓它还能治脾虚证,部分人体内有水湿是由脾虚造成了,脾没有办法运化掉水湿,所以光利水作用不够强,用‬茯苓‬就能‬解决‬掉‬这个‬问题‬,当然‬,‬‬脾虚‬表现出来的‬其它‬病症‬,茯苓‬也会有‬作用‬。

我们在用药过程中,也常常用白术,人参等药材来配伍治脾虚证。

茯苓还有个宁心之功,就拿归脾汤来说较为合适,归脾汤中的茯苓可不是利湿的作用,而是宁心安神,这里的妙用就是不仅能治心气虚导致的失眠,伴有脾虚的情况也适用,发挥出了宁心和健脾之功。当然,该方剂中还有别的药材,它们解决的就是补气血的问题了,足以见得茯苓的宁心安神同样用得普遍。

宁心的作用除了用于治失眠,有心悸,健忘等病症可是可用的,但配伍‬用药‬才能‬把‬这些‬功用‬给‬大大‬发挥出来‬。

我说茯苓是茯苓皮和茯神等结合体,这是有根据的,答案已经一目了然了,利水之功,茯苓皮就有,而茯神宁心安神,这不正和茯苓是一样的吗?毕竟来源于同种物质,所以功用相似,就好比车前草和车前子一样,其实都是同一植物中的不同部位。

我觉得茯苓就好比一个温柔贤惠的女人,作用温和而不峻猛,有利水渗湿,健脾以及宁心之功,这就是能利能补了,愿老邪的分享对您有帮助。觉得本文不错的话记得点赞,收藏,关注老邪,了解更多中药知识。

茯苓的作用有什么?

说到茯苓,往往大家会提起一个故事。苏轼的弟弟苏辙从小体弱多病,再加上每天只知道勤奋读书,因此病魔缠身久治不愈。

一直到了32岁,他开始服用茯苓调理,坚持了一年之后,顽疾竟然都痊愈了,此后服食不断,最后也得享高寿。

这个事件中可能有些夸大的部分,但是我们不得不承认茯苓是一种滋补佳品,并且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因此在很多老人眼中,也有了“一两茯苓一两金”的说法,那么具体都有哪些食疗作用呢?下面爆炸营养课堂的营养师给大家好好说一下。

吃茯苓的好处1:健脾

茯苓可以用来健脾,这是最常被提到的一种功效。尤其是对于那些久病瘦弱以及食欲不振的人群有很好的效果,针对气虚脾弱的腹泻患者也可以达到扶脾益气的作用。

建议大家在食用的时候可以搭配白术或者山药一起,能增加食疗功效。

吃茯苓的好处2:提高免疫力

茯苓的蛋白质和卵磷脂的含量都比较高,所以能有效地强身健体,促进人体的免疫能力,诱发干扰素和白细胞的生成。在一定程度上还有着抗肿瘤以及减轻化疗副作用的神奇功效。

另外,女性朋友们也可以适量的吃一些茯苓,不仅可以延缓衰老,还能够美容养颜。毕竟从古至今茯苓被誉为美容养颜佳品,就连慈禧太后长寿美容的方法里面都有茯苓这类中药材。

吃茯苓的好处3:缓解感冒咳嗽

秋冬季节特别容易感冒,可能会有咳嗽,痰多的症状。这个时候,我们就推荐您吃些茯苓,对于感冒有着特别的治疗效果。

当然啦,如果感冒比较严重的话,还是要去医院看看医生,采取更直接的治疗措施。

吃茯苓的好处4:养心安神

茯苓的这种功效,很多人都不知道,它对失眠多梦、心悸、心神不宁等问题有良好的辅助治疗作用,推荐常年睡眠质量差的人不妨试一试吃些茯苓,可以改善睡眠。

不过,虽然大家都知道茯苓是个好东西,但在生活中却有不少人不知道该如何去服用它。茯苓有着淡淡的药味、微甜,所以可以和大米一同熬粥喝,味道非常美。

此外还可以做成茯苓肉包子,也别有一番风味。而对于上班族来说,爆炸营养课堂建议大家用茯苓泡茶喝,方便又保健。

茯苓的作用有什么?

茯苓的作用 &用法&识别经验



1、利水消肿 茯苓粉是一种能利水消肿渗湿利尿的中药材,平时人们出现小便不利或者央体浮肿时,都能服用茯苓粉来治疗,能让症状尽快减轻。茯苓粉还能抗菌消炎它能消灭人体内的多种病菌,可以预防肠炎、咽喉炎以及肺炎等多种高发疾病发生。



2、提高心脏功能 茯苓粉中含有的微量元素可以提高人类心脏功能,也预防心悸和心律不齐,另外茯苓粉中的一些营养成分还能营养心肌,预防心肌缺血与心肌无力,平时人们食用茯苓粉可以保护心脏,也能预防心悸和心慌以及失眠多梦等不良症状发生。



一般茯苓常见用法

1、冲调 茯苓粉平时可以冲调后服用,在服用茯苓粉的时候,可以把它用温开水调成糊状直接吃,也可以把它放在热牛奶或热豆浆中调匀以后食用,都能让人体尽可能把它含有的营养成分吸收和利用。



2、煮粥 茯苓粉平时还可以用来煮粥喝,再用它煮粥的时候,需要把大米和红枣先放在锅中煮至成粥,在出国以前加入茯苓粉,煮之10到15分钟就可以。平时蒸馒头或者煎饼时,也可以加入适量茯苓粉,它能让面食的口感更好,也能让人体快把茯苓粉的营养成分吸收和利用。

如何判断茯苓好坏:真的茯苓,咬一口有粘性,因为它含有糖分,再一个,摸一下手的皮肤不会发白,它没有粉性。我知道的经验是: 白茯苓有方块和大片的,色灰白不均,有的连有未处理完的褐色皮,表面无脱粉,用牙齿刮质感粘性均一,嚼之无残渣,无特别味道。白茯苓加工角料打浆过滤,静置后取下面白浆加熟石膏再倒模而成,表面和白茯苓一样,参杂少许毛看不出,但非常重,嚼之有石膏沙。一般没有全假的。

茯苓的作用有什么?

中华九大“仙草”之茯苓

源合养生馆 2018-09-18 18:01:02

茯苓为多孔菌科真菌茯苓的干燥菌核。寄生在松科植物赤松或马尾松等树根上。野生或栽培。主产云南、安徽、湖北、河南、四川等地。产于云南的“云苓”质较优。多于7~9月采挖,挖出后除去泥沙,堆置“发汗”后,摊开晾至表面干燥,再“发汗”,反复数次至现皱纹、内部水分大部散失后,阴干,称为“茯苓个”;或将鲜茯苓按不同部位切制,阴干,分别称为“茯苓块”和“茯苓片”。取之浸润后稍蒸,及时切片晒干;或将鲜茯苓按不同的部位切制,阴干,生用。李时珍《本草纲目》谓:“茯苓”,《史记龟策传》作'茯灵'。盖松之神灵之气,伏结而成,故谓之'茯灵'……俗作'苓'者,传写之讹尔。“无臭,味淡,嚼之粘牙。

茯苓,性平淡,味甘。入心、肺、脾、肾经。有利水消肿、渗湿、健脾、宁心之功。本品味甘而淡,甘能补,淡能渗,药性平和,可祛邪,可扶正,利水而不伤正气,实为利水消肿之要药。可用于寒热虚实各种水肿。对痰饮、心悸、失眠等证多有良效。脾虚湿盛泄泻,可与山药、白术、薏苡仁同用,如参苓白术散(《和剂局方》)。茯苓含β—茯苓聚糖、占干重约93%,另含茯苓酸、蛋白质、脂肪、卵磷脂、胆碱、组氨酸、酶、果糖及无机盐等。

茯苓为寄生于松科植物赤松或马尾松等树根上,它最外面皮呈黑色,名为”茯苓皮“。性能同茯苓,长于利水消肿,擅行皮肤水湿,多治皮肤水肿。在中心近于松根部位,称为”茯神“,擅于宁心安神,多治失眠、心悸之证。

茯苓有利尿、抗胃溃疡、抗癌、提高免疫力的作用,是一味很常用的中药。但对于虚寒精滑或气虚下陷者忌用。茯苓无论药补还是食补,都有很好的疗效。清代著名的食疗方“八珍糕”,以茯苓、芡实、莲子、苡仁、山药、扁豆、麦芽、藕粉各二两,共研细粉,加白糖七两,用水调合后做成糕点。相传从乾隆皇帝、皇后、嫔妃、皇亲国戚、王公大臣一直到慈禧太后都经常食用此糕,它可以让人增加食欲,面色红润、精神矍铄,久服可以预防疾病,延年益寿。

松之灵气结茯苓,药性平和味甘淡; 利水渗湿肺脾肾,宁心安神入心经; 虚寒精滑不可用,气虚下陷亦谨慎; 药补食补功效佳,祛病延年八珍糕。

茯苓的作用有什么?

茯苓又叫玉灵、松薯,它味甘、性平,是一味很常见的中药,对人体有着很好的保健作用,也可以用来辅助治疗一些疾病。它是临床上经常使用的药物,尽管很多人在日常生活中经常吃茯苓,但是对于茯苓的功效和作用,大多数人都不了解。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认识这种中药材,下面就给大家介绍一下这种药物。

1、利尿

茯苓药性平和,利水渗湿而不伤正气,可以有效缓解小便不利、水肿、体内湿寒等病症。

2、安养心神

茯苓可以有效安养心神,临床上中医常常使用茯苓来帮助病人调理心神不安、心悸失眠、抑郁、多梦等症状。

3、调理痰湿

茯苓可以有效排解体内的湿气,对于脾虚、痰湿患者就有很好的治疗作用。

4、抗肿瘤

茯苓多糖对肿瘤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可以有效控制肿瘤患者的症状,对抗肿瘤。在治疗肿瘤的时候,可以使用茯苓作为辅助治疗。

5、促进造血

茯苓富含各茯苓多糖、各种维生素以及以硒为代表的微量元素,当茯苓中的这些成分被人体吸收之后可以有效增强人体胞和体液细胞的免疫功能,进而提高骨髓造血能力。研究表明,茯苓可以有效提高白细胞减少症患者体内的白细胞数量,也有利于稳定体内的红细胞水平。

6、促进消化,排毒清肠

茯苓中膳食纤维的含量很丰富,可以帮助肠胃蠕动,促进消化,加快体内代谢废物和毒素的排出,排毒清肠。并且茯苓中含有的一些药物成分可以有效治疗因炎症引起的一些肠胃疾病,对肠胃有很好的保健作用。

7、治疗泌尿系统疾病

茯苓经常被用于治疗生殖泌尿系统的疾病,对于人们日常生活中经常出现的小便不畅、生殖器部位的水肿都有很好的调理效果。

8、调理消化系统

茯苓对于消化系统的疾病也有很好的调理效果,像常见的胃溃疡、胃酸过多,都能通过吃茯苓的方式来进行调理。

9、提高人体免疫力

茯苓还具有提高人们机体免疫力的作用,尤其是对于癌症患者,经常吃一点茯苓,可以提高手术后的成活率。

除了以上提到的这些好处之外,茯苓在缓解咳嗽、治疗肩酸背痛方面也有着很好的效果。茯苓性质平和,没有毒性,适用于大多数人,在日常生活中适当吃一点对身体是有很多好处的。

但是大家在吃茯苓的时候也要注意一些禁忌事项,否则的话会可能会引起负面反应,给身体带来不必要的损伤。

1、糖尿病人少吃

茯苓中淀粉的含量比较高,糖尿病人服用茯苓的话可能会造成血糖升高,不利于保持血糖稳定。

2、避免和一些食物同食

茯苓会和米醋、浓茶等食物中的一些成分反应,吃茯苓的时候要避免和这些食物同食。

3、控制好服用量

茯苓虽然对身体很好,但茯苓比较也是药,大家在食用的时候一定要控制好服用量,不可长期大量摄入。

茯苓对于很多疾病都有着调理的效果,下面这几种吃法大家可以尝试一下:

1、将茯苓、莲子、麦冬等中药材打成粉,然后加入适量的蜂蜜、桂花、水和面粉,充分搅拌均匀之后,制作成莲子茯苓糕来使用,经常吃可以起到宁心安神的作用。

2、将1千克的茯苓打成粉,然后加入2千克的炼蜜,在锅中搅拌均匀,用小火熬成膏壮,等茯苓糕温度降下来之后将其装入瓶中,每次10克,用温开水送服,坚持服用,对于改善人们脾胃功能有着很好的疗效,也能极大的提高身体的免疫力。

3、将茯苓和薏米打成粉,然后用水化开加入沸水之中,煮熟之后即可食用,这种粥经常食用,能够很好的改善人体的脾胃功能,很适合体内湿气大的人日常食用。

4、将50克茯苓加入到500毫升的高度白酒之中,7天左右就可以饮用了,经常喝这种酒,能够促进体内湿气的排出,也能够很好的缓解人们肢体出现的麻木等问题。

美好生活源于健康之初,健康之初,健康科普专业媒体!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