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农村老人说再厉害的蛇也不好吃黄鳝?

一位60多岁的农村老人告诉我:“蛇吃黄鳝——是在找死”,也就是说,蛇不能轻易吃黄鳝,如果吃了,很可能把命搭上。

事实真的是这样吗?咱们一起来探讨一下。

蛇和黄鳝有交集吗?

关于蛇:

蛇,是四肢退化的爬行动物的总称,是脊索动物门、爬行纲下的一类动物,正如所有爬行类动物一样,蛇类全身布满鳞片。

蛇的栖息环境因种类的不同而各不相同,栖息的环境也多种多样,有的生活于穴洞,有的生活在地面,有的生活在树上,有的生活在水中。

蛇是一种体温随气温而变得变温动物,因为蛇本身没有完善的体温调节机制来产生和维持恒定的体温;因为其体温低于人类,所以又被称为冷血动物,当环境温度低于15度时,蛇会进入冬眠状态。

蛇是肉食性动物,所吃的动物种类很多,从无脊椎动物到各类脊椎动物。

目前,全球总共有3000多种蛇类,已知有史以来最大的蛇是泰坦巨蟒,长15米,重1吨以上;最小的是卡拉细盲蛇,仅长11厘米。

关于黄鳝:

黄鳝,又名鳝鱼。体细长呈蛇形,体长约20-70厘米,最长可达1米,头粗尾细,体表有一层光滑的粘膜保护,无鳞,色泽黄褐色,体则有不规则的暗黑斑点。

黄鳝在中国各地均有生产,以中国长江流域、辽宁和天津产量较多,产期在6-10月,以6-8月所产的最肥。

黄鳝为肉食凶猛性鱼类,多在夜间出外摄食,能捕食各种小动物,如昆虫及其幼虫,也能吞食蛙、蝌蚪以及小鱼。黄鳝的摄食方式一般为啜吸,每当感触到有小动物在其口边时,它就会张口啜吸。

黄鳝为热带及暖温带鱼类,营底栖生活的鱼类,适应能力强。生活于水体底层,主要栖息于稻田、湖泊、池塘、河流与沟渠等泥质地的水域,甚至沼泽、被水淹的田野或湿地等皆可见其踪迹。

蛇和黄鳝有交集吗?

从蛇和黄鳝的生长环境来看,这二者确实是有一些交集的,而蛇又是肉食性动物,所吃的动物种类繁多,从无脊椎动物到各类脊椎动物,这也就是说,蛇是有可能吃黄鳝的。

就比如水赤链游蛇,主要以泥鳅、黄鳝等为食,亦食蛙类及蝌蚪。

那为什么有些农村老人说,再厉害的蛇也不好吃黄鳝呢?

之所以有这样的说法,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

1、和黄鳝的身体结构有关。

上面提到过,黄鳝的长度约20至70厘米,最长的可达一米,而蛇进食一般都是整个吞下,这也就是说,如果蛇把黄鳝整个吞下,那黄鳝细长的身体就会占满蛇的消化道。

此外,黄鳝死后,身体会变得僵硬,那也就意味着,吞下黄鳝的蛇就不能正常地弯曲爬行,最后只能笔直地死掉。

2、和黄鳝的摄食方式有关。

黄鳝虽然是鱼类,但其也是一种性情凶猛的肉食性动物,而且全身黏滑,会捕食一些昆虫以及小鱼,每当感触到有小动物在其口边时,黄鳝就会以最快的速度张口啜吸。

这也就是说,如果蛇将黄鳝吞进肚子里的话,黄鳝就会在蛇的肚子里到处乱钻,并且利用自己的啜吸能力,最终会从蛇的肚子里钻出来。

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从科学的角度来看,以上的这两种说法都太过片面,有些断章取义。

为什么这么说?

1、一般只有毒蛇才会捕食黄鳝

在自然界中,黄鳝的天敌其实并不多,人类和蛇各占一席。

人类捕捉黄鳝一般都在夜晚,这主要是因为黄鳝属于昼伏夜出型鱼类,白天躲在洞穴里很少活动,夜间才会出穴觅食。

而捕食黄鳝的蛇类一般都是有毒蛇,这是为什么?

这主要是因为无毒蛇在捕食猎物时,都会先用自己的身躯缠绕猎物,然后再利用不断收紧且强大的肌肉力量将猎物活活勒死。

但在面对黄鳝时,无毒蛇的这一招就失效了,因为黄鳝的体表有一层光滑的粘膜保护,这使得无毒蛇根本没法用出它的“绝技”。

而有毒蛇就不一样了,它们在捕食猎物时,会先用牙齿咬住猎物,并将牙齿里的毒液注入到猎物身上,然后等待猎物在毒液的侵蚀下慢慢死亡后再开始进食。

(蛇可以通过身体感受到猎物的呼吸以及心跳,从而判断猎物是否已经死亡。)

因此,蛇在吞食黄鳝之前,黄鳝其实已经死了,所以黄鳝要想从蛇的肚子里再钻出来,基本是不可能的。

上面提到过,水赤链游蛇也以黄鳝为食,这种蛇类不是无毒的吗?那它们又是怎么捕食黄鳝的?

水赤链游蛇也叫水游蛇,很多人都认为这种蛇没毒,其实这是错误的观点,事实上,水游蛇是微毒蛇。

它们的毒性虽然对人类的危害不大,但对黄鳝来说却是致命的,这主要是因为它们的毒牙位于成上颌后面,在捕食黄鳝时,它们会一直咬着黄鳝不放,直到释放出最大程度的毒液致其死亡。

2、黄鳝细长的身体并不会占满蛇的消化道。

蛇在吞食猎物时,往往会将猎物整个吞下,而黄鳝的长度约20至70厘米,这也就是说,如果蛇把黄鳝整个吞下,那黄鳝细长的身体就会占满蛇的消化道。

其实这是不正确的说法,因为当蛇吞食猎物后,其长有牙齿的上颌骨、腭骨、翼骨、下颌骨能左右交替移动,并将猎物向后拖动。

猎物在被吞入蛇的食道时,由于蛇的体壁能高度地扩张,而体壁上的肌肉又能依次收缩,所以猎物不会在消化道里停留,而是直接被吞入胃内了。

3、蛇的消化能力极强

黄鳝死后,身体会变得僵硬,蛇就不能正常地弯曲爬行,最后只能笔直地死掉。

其实这个说法有点太小瞧蛇的消化能力了,蛇的消化系统主要包括消化管和消化腺两部分。

消化管分为口腔、食道、小肠、大肠和泄殖腔等器官。从食道至大肠的整个消化管上富有皱褶,可增大其表面积,利于吞食较大的猎物。

黄鳝在进入蛇的胃里后,胃会分泌大量的胃酸,再加上毒蛇的毒腺所分泌的毒液中含有多种消化酶,因此,黄鳝在蛇的胃里很快就被消化了,几乎不可能还保持僵硬状态。

综上所述,蛇在吞食黄鳝之前,其实黄鳝已经中毒身亡,而且由于蛇体内结构的特殊性以及强大的消化能力,蛇吞食黄鳝后,并不会死,所以农村老人说再厉害的蛇也不好吃黄鳝,并没有什么科学道理。

写在最后:

总的来说,“蛇吃黄鳝——是在找死”这句俗语并没有什么科学依据,虽然无毒蛇想捕食黄鳝是有些困难,但有毒蛇却可以轻易捕食黄鳝,而且还不用担心黄鳝会伤害到它们。

其实关于蛇的很多俗语都是站不住脚的,比如打蛇打七寸,咱们都知道,七寸是蛇的心脏位置,用力击打七寸就可以让蛇立刻殒命,但事实上,每条蛇的七寸都不一样,在实际操作中,很难能一下就打到。

再比如说蛇会报复人,科学研究表明,蛇的智力、视力和记忆力都非常的差,它根本看不清和记不住,何谈报复之说呢?

——洛商溪——

为什么农村老人说再厉害的蛇也不好吃黄鳝?

黄鳝是软体鱼类,生长适应性特别强,只要是潮湿阴冷的地方、那么是缺氧的环境中,也能够生存好几天。一般的蛇类即使有勇气吞食了黄鳝,也是得难受好长一阵子,所以大部分的蛇都不会捕食黄鳝。农村老人经常与自然界打交道,看得多了就总结了这个观点。

要说“再厉害的蛇也不好吃黄鳝”这是纯主观臆断的,因为我们根本不能够明白蛇的心理活动,谁都不清楚它们是不敢吃还是不喜欢吃?其实农村也有这么一句话“蛇吃黄鳝---活腻了”,非常的生动形象。黄鳝的表皮会分泌粘液,抓捕的时候一不小心就从手里划走了;它的粘液是一种自卫的武器,即使是遇上再厉害的天敌,也很容易逃走。要是蛇吞食了黄鳝,整个身体内部也应该是滑溜溜的,甚至消化酶也难以在短期内将黄鳝消化掉。

一、蛇会不会吞食黄鳝呢?

不用刻意的相信农村老人怎么说,做个简单的测试就可以的,毕竟黄鳝的成本也不是很高。以前有一次快过年的时候,村里抽干了池塘里的水,我也跟着邻居去抓了很多鱼。那个时候并不会刻意是选什么鱼,大大小小的能抓到的都抓,鱼的种类也很杂。回到家里以后才发现有2条黄鳝,其中还夹杂着1条泥蛇,第二天发现少了1条黄鳝。所以蛇也是有可能会吃黄鳝的,只是可能在野外的时候捕食渠道更广,就比较少发生这样的情况。

二、为什么蛇会怕吃黄鳝呢?

在我们农村有这样的说法,大概意思就是蛇是有灵性的动物,其实就是指的智商。很多的蛇确实有一定的智商,识别、记忆等能力可能比较好,比如眼镜蛇、五步蛇等,我们不排除其它的蛇也有一定的这种能力。但是蛇吞食黄鳝是很麻烦的,基本上消化不了,黄鳝的骨头是一节一节的个体组成,蛇将整条黄鳝吞食下去以后,也是消化不了的,过不了几天蛇可能也就只能被折磨致死。蛇只要具备一定的智商,就能够记住这样的“教训”。

三、通常情况下蛇不攻击黄鳝。

黄鳝虽然长得比较丑,既像鱼又像蛇,但是它的性情是比较温顺的;黄鳝不会主动攻击其它生物,也基本上不具备任何攻击能力,堪称鱼类当中的“隐士”。蛇在正常情况下也是不会去攻击黄鳝的,首先它们长得比较像,也只有少数的毒蛇才会吞食同类;其次蛇多在水底和陆地潮湿的地方活动,而黄鳝多生存在中上层水域,基本上不会与蛇打照面;其次蛇主要还是以蚊蝇、田鼠和青蛙等小动物为食,看到和自己体型相当的黄鳝估计也害怕。

为什么农村老人说再厉害的蛇也不好吃黄鳝?

毒蛇虽然厉害,如果盲目吃黄鳝就是找死,后果特别可怕,一般人根本想不到,太震撼了!

黄鳝的外观跟蛇有点类似,所以二者经常被拿来比较,不过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对黄鳝是非常的喜欢,看见蛇呢掉头就跑,所以这两个在老百姓心中的地位,完全不是一个级别

因为黄鳝是一种淡水鱼类,是非常名贵的,特别的好吃,蛇不但长得可怕,而且还有剧毒,因此让人望而生畏,在我们的印象中,蛇可要比黄鳝厉害多了,它们不但可以生活在陆地上,还可以在水里游来游去,黄鳝上了岸就活不了

而且蛇吃东西的时候可以说是囫乱吞枣,能吃进去比他身体粗几倍的食物,整个肚子弄得鼓鼓的

蛇跟黄鳝也是互不待见的,很多黄鳝的体型都要比蛇小,按理来说可以被轻松捕杀,为什么老人却说蛇不敢吃黄鳝呢?如果吃了,又会有什么后果?

为什么老人说蛇吃黄鳝谁找死?

虽然黄鳝的外观跟蛇差不多,都是又细又长的,但是黄鳝的背部为灰褐色,腹部为红色,不像蛇的皮肤,五花八门的,还有鳞片

黄鳝其实也是一种鱼类,因为它有一个学名叫做鳝鱼,生活习性跟蛇也不同,经常喜欢钻到泥巴和草丛中,以前还特别喜欢栖息在稻田里面,后来随着化肥农药的大量使用,黄鳝也是越来越少了

成年的黄鳝能长到五六十厘米,还有一些特别的大,甚至比一般的蛇还要大,能长到八九十厘米

1、黄鳝体型大、难以消化

永远不要小看黄鳝的体型,要是蛇把它吞到了肚子里,就会被黄鳝撑得满满的,搞不好就这样被撑死了,因为真的太难消化了

在我们这里以前黄鳝特别多,虽然现在减少了,但是池塘里面也是有的,还记得在前年的时候,我去池塘的浅水区下地笼,然后就捕到了一条大黄鳝,看上去甚至比蛇还要大

所以蛇要是强行把个头很大的黄鳝吞进去。搞不好就一命呜呼了,因为那么大的家伙在体内就是一种负担,它的肠胃无法消化

所以蛇通常都是要吃一些比较小的动物,比如鱼、老鼠、青蛙、鸟类等,也许有的青蛙比较大,吃进去也会让它的肚子鼓起来,但是这些动物的体长永远低于蛇,吃进去也是会被消化掉的,黄鳝就不同了,因为黄鳝不但长的很长,而且只要死掉了,身体就会变得非常僵硬,就像一根木棍一样,所以黄鳝在蛇的体内,能让它不能弯曲,最后就这样被顶死了

2、永远不要低估黄鳝的战斗力

别看我们抓黄鳝的时候,它不会攻击你,但你要知道,黄鳝也是一种食肉动物,它们同样会吃小鱼、小虾还有青蛙,性情十分的凶猛,只是我们没有见到它捕猎的时候罢了

黄鳝就像甲鱼一样,如果咬住了猎物,是很难松口的,而且它们捕猎的速度非常的快,转瞬之间就能把猎物吞到肚子里

黄鳝还有一个特别可怕的招式,可以说是让蛇闻风丧胆,它们相遇的时候,蛇不一定能够打败黄鳝,因为黄鳝也是有攻击能力的,除此之外,黄鳝还有一个很多的招式,就是能够利用自己的啜吸能力,在蛇的腹部撕开一个缺口,然后钻出来

所以老人才会说,蛇根本不敢吃黄鳝,就算吃了也是在作死,不过蛇的种类实在是太多了,要是黄鳝遇上了一些个头比较大的毒蛇,被吃也是很简单的事

不是所有蛇都会攻击黄鳝

蛇分为有毒和无毒的,有毒的通过分泌毒液,能够让猎物麻痹,然后再慢慢地进食,无毒可以使用缠绕的方法,但是蛇要把黄鳝勒死,恐怕也不是那么容易的

因为黄鳝的表面有一层粘液,特别的滑,所以很多蛇类都不会吃黄鳝,在水里的少数毒蛇可以通过毒液杀死黄鳝,然后再吃掉它

写在最后

其实毒蛇还是可以吃黄鳝的,不过这种情况比较少,因为水里面有很多的小鱼小虾,何必大费周章地去捕食一条攻击性很强的黄鳝

即便要捕杀黄鳝,蛇也要选择一些个头比较小的,这样吃起来比较方便,又不会有什么风险,要是在相同体型下,鹿死谁手还不一定呢

总之蛇不是不能吃黄鳝,而是不能盲目地吃,否则后果很可怕,吃个头太大的,风险也很大,就像老虎也不敢轻易的捕杀黑熊,吃一些个头比自己小的完全没事,如果体型大于自身,这会存在上述的风险

为什么农村老人说再厉害的蛇也不好吃黄鳝?

为什么农村老人说再厉害的蛇也不好吃黄鳝?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感觉到,这几年我们农村里的一些野生动物渐渐少了很多,像比较罕见的蛇吞黄鳝这种事情很难遇的到,在民间老百姓口里还有这么一句话“蛇吞黄鳝是找死”为什么这样说,难道蛇吃了黄鳝就一定会死吗?我以前看过一个相关的网络视频,蛇吞黄鳝的场景,在现实生活中确实难遇到这种现象。

这段视频也是在今日头条里看到的,相隔时间也不是很长,所以还有点印象,记得有一条水蛇把跟自己相差不大的黄鳝给活吞下肚,能遇到这种罕见现象的人,当时肯定也是想把它拍下来给我们没见过大蛇下蛋的人看,不过它这行为真让我们“开了眼”,有不少人直呼“蛇吞黄鳝 那不是找死吗?”刚开始我也很纳闷,为什么说蛇把黄鳝吃了就是找死,难道他们之间相克吗?

大家普遍认为蛇把黄鳝吃了就是自找死路,蛇吞下了黄鳝之后,因为黄鳝骨头不能弯曲,而鲠在蛇腹中不能游动,蛇不能完全把吃进肚子的黄鳝给消化掉,所以大家都认为蛇也同样会蛇,但却有专家称蛇胃里的消化液完全可以搞定区区一条黄鳝骨,还说网友们多虑了。

蛇吃黄鳝这种现象确实很罕见,平时我顶多看到被蛇咬的人,或者是蛇吃老鼠的场景,都感觉挺有意思了,如遇到蛇吃跟自己相同大小的黄鳝确实难遇到,其实蛇吃了黄鳝也不死,并不会对蛇的生命危险,所以别大惊小怪。

以上是我对本问题的个人观点,解答的不是很专业,欢迎各位更专业的人士补充你对“为什么农村老人说再厉害的蛇也不好吃黄鳝?”本问题的看法,也欢迎抬杠的朋友,分享你的观点哈!

为什么农村老人说再厉害的蛇也不好吃黄鳝?

老人说再厉害的蛇也不好吃黄鳝,确实再厉害的蛇也不好随便吃黄鳝,因为黄鳝不是一个好对付的对手。

我们也知道黄鳝长的有点像蛇,而且野生黄鳝是特别灵敏的,生命力也很强。一般生物都不能轻易吃到黄鳝。而且,黄鳝死后身体是又直又硬。所以,就算吃到黄鳝也是比较难消化的。因此,农村老人保险起见,认为再厉害的蛇也不好吃黄鳝。

同时,农村也有这样的说法。“蛇吃黄鳝,找死”,事实是这样吗?为什么他们会认为“蛇吃黄鳝是找死”呢?

最根本原因就是他们没有见过蛇吃黄鳝,而间接原因就是谣言。谣言说蛇生吞黄鳝后,因黄鳝死后在蛇肚子里是又直又硬的,蛇很难消化的了,这时候蛇再行走就会被黄鳝给撑死。说明谣言的厉害之处,所以平时没有经过实验的事情不要随便相信谣言。

因为蛇吃黄鳝并不会死,可能有人见过蛇吃黄鳝后就死亡的,当然我们也不否认,这只是概率性问题,而且这概率非常低,就像是我们人类有时候吃豆腐被呛到然后没有了呼吸一样。世界上什么事情都会有可能发生。而蛇吃黄鳝不是因为黄鳝的原因而导致蛇死亡,是因为蛇不小心把自己给弄死了,但是这发生的概率几乎为0。

蛇身经百战,生吞黄鳝后蛇身体内强大的消化液足以完全消化黄鳝,只是,黄鳝身体滑滑的,而且特别灵敏,一般蛇是很难捕捉到黄鳝的,特别是体型很小的蛇,它是很难吃到黄鳝的。所以,黄鳝是蛇类很饿的时候才挑战去吃的。我们农民以前没有大米吃的时候也去挖树皮树根吃,也一样可以消化的了。只是,有条件吃大米,我们就不会去吃树皮树根。

大家可以上网搜索一下蛇吃黄鳝的视频,不少网友拍下了蛇吃黄鳝后,蛇还是一样完好无整。

为什么农村老人说再厉害的蛇也不好吃黄鳝?

以前上学的时候,放暑假是我最欢快的日子。由于黄鳝美味且刺少,我没事就去稻田、池塘、小水沟旁边找黄鳝的洞穴,用自行车轮毂上的钢条,做的专业黄鳝钩,钓黄鳝。

欢迎点击关注按钮关注我的头条号【三农的高度】,一起探讨更多关于乡村的事儿。

我邻居大爷看到经常提醒我说,野沟边水蛇多,别钓到蛇了。我嗤之以鼻说,没事,虽然有的黄色水蛇和黄鳝模样相似,我还是可以从它们脑袋分得清楚的。由于经常看到蛇和黄鳝盘居之地相近,见到过蛇吃青蛙,蛇吃鱼,就是没有见到过蛇吃黄鳝。我好奇就问邻居大爷因由,邻居大爷叭嗒两口旱烟,语重心长的说:蛇吃黄鳝比长短――找死。我当时一听这意思,蛇不敢吃黄鳝,也没有多想,就接着去找黄鳝洞钓黄鳝去了。直到有一天,看到眼前的一幕:乖乖,一条小孩胳膊粗的大蟒蛇正在绞杀一条大黄鳝。怕惹怒蟒蛇,我躲的远远的观看,三下五去二,一条大黄鳝被菜蟒蛇给吞娶腹中,吓的我也不去钓黄鳝去了,回家找大爷理论。结果大爷死不认输,非说我骗他,苦于没有证据,我还被他数落半天……。长大后我发现村里老人们都说,蛇不敢吃黄鳝,如果吃了会被卡死。由于当初我只看到那条大蛇轻松吃下黄鳝,以后死没有谁也没看见不好说什么。但是可以肯定的是,蛇敢吃黄鳝。蛇吃黄鳝比长短。从这句形成的老话里,可以看出,以前有人看到蛇吃黄鳝后挂掉了。我认为这句话形成的原因有一定的道理。蛇和黄鳝都是这种长条形动物:其一,由于黄鳝本身粘液的光滑,蛇一般也绞杀不了黄鳝,所以鳝鱼才敢在蛇的栖息地打洞安家;其二,比长短。就是说,小的蛇想吃大的鳝鱼不现实,毕竟大的鳝鱼也有很大的咬合力。就算是小蛇可以杀死大的鳝鱼,它一下子也吞不下去整条鳝鱼,如果硬吞比自己体长的鳝鱼,对蛇有一定的危险性――吞不下去卡死它。虽然我们看动物世界,大蟒蛇可以吞噬体型大的羚角羊,但是不要忘了,羚角羊它的体长可以被大蟒蛇的体长承受,如果大蟒蛇体长不够,会被撑死。

因此看来:蛇吃黄鳝比长短,是有一定的道理。主要看蛇的长度,如果蛇的长度比鳝鱼长,刚好又抓到鳝鱼,绞杀吞食没问题,反之亦然都得死。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