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公公跟媳妇和孙子一起生活的吗?
我家就是。我家公还有两个月就到90岁生日了,他在72岁那年就开始来帮我带女儿 。我和家公的关系形同父女,家公所有的衣服鞋子都是我买给他的,连他生病住院也是我照顾他的。
我婆家是在深山里面,离我工作的地方上百公里。以前由于不通公路,我和老公结婚之后很少回去,即使回去也是来去匆匆,很少过夜。我跟公公婆婆几乎没有什么交流,一年到头都说不到10句话。
我家婆一共生了7个小孩,我老公排行第5个,上有一个哥哥、三个姐姐,下有一个弟弟、一个妹妹。在这么多个兄弟姐妹当中,只有老公一个人出来工作。婆家太穷,我和老公只能选择裸婚。
由于身体原因,我结婚了六年才有我女儿。我产假结束之后就回单位上班了,是我父亲来帮我带女儿的。本来是想让我母亲来帮我带女儿的,但母亲不愿意 ,只好叫父亲来帮我带女儿了。
女儿8个月大的时候,由于父亲的心脏病发作,没有办法继续帮我带女儿了。父亲回去之后,我只好请了一个保姆来带女儿。
刚请保姆得一个多月时间,不知道是谁把我们请保姆的事告诉给公公婆婆听,家婆就在家里哭闹,骂老公忘本,有了女儿不给自己父母来带,而是花钱给别人带。
说真心话 ,由于老公单位效益不好,老公经常被待岗在家,我们经济条件也很差,我们也舍不得花钱请保姆的。
家婆身高只有1.45米,长得非常瘦小,她从来没有上过学,大字都不识一个。我女儿出生时,家婆已经72岁了,而且我女儿长得比较壮实,家婆根本抱不动她。还有一点就是家婆的肺部有些问题,经常咳嗽,我们担心她会传染给女儿。
老公工作性质,经常下工地,有时候一个月才得回家几天,如果给家公来帮我带女儿,诸多不便。家公不但是个烟鬼还是个酒鬼,我更加不想给他来带女儿了。
家婆把事情闹大以后,老公被家里的兄弟姐妹们骂个狗血淋头,让老公左右为难。
老公跟我说如果不给他父母当中的其中一个人来带女儿,他在村里会被口水淹死的!
没办法,为了这个家的完整,我只好做出让步。我跟老公说给家公来带女儿可以,但家公必须戒烟,酒可以喝,但必须少喝。
家公时年72岁,抽烟喝酒了几十年,我以为他没办法戒掉这些坏习惯,肯定会知难而退了。谁知道家公为了能够来带孙女,竟然满口答应,硬生生就把烟戒掉了。
家公虽然已经72岁了,但他身体还很硬朗 ,而且那时候我是在单位里面住的,办公室离住宿只相隔一个球场而已,我可以经常溜回家看女儿。家公只需帮我照看好女儿,不给她磕着碰着就行了。
家公来到的那一天,老公正好去工地了。家公放好东西之后,我跟他说:“我脾气比较急,说话也很直 ,你就是把我当作女儿一样来看待,对我有什么意见要当面说开,不要闷在心里,过后也不要计较。”
家公听到我这么说时,向我点头说:“知道了。”
家公来到那时正好是星期一上午10:20分,我把女儿交给家公,交代他一些事情之后就去上班了。
中午下班回到家,我差点被家公气死了,女儿被尿湿了裤子,他也不帮换上新裤子。厕所里充满尿骚味,家公用完厕所之后,连水头不冲一下。看到家里被搞得乌七八糟,我恨不得当场叫家公马上回家。
但一想到家公在山里生活一辈子,他可能不懂得使用厕所,想到这,我就冷静下来了。我叫家公跟我进厕所,我做示范给他看我是如何冲厕所的,做完之后我就问家公懂了没有?家公知道自己没有冲厕所,感觉有些不好意思,他解释说在家里用茅厕从来不用冲厕所。听到家公这么说,我感到有些好笑。
我问家公为什么不给女儿换裤子?家公回答说,他不好意思进我房间拿女儿的裤子。那时候我们住的是两房一厅,我们一家三口住大房,家公住小房,女儿的衣服都是放在我们房间的衣柜里面,早上走得太匆忙,我忘记拿女儿衣服出来了,这个是我的失误。
我叫家公进我的房间来,打开衣柜给他看,告诉他女儿的衣服放在哪里,我跟家公说我们的房间很少关门,如果下次再碰到这样的情况,他就进房间来拿衣服换给女儿。
饭菜煮好之后,我就分一部分出来给家公,家公在饭桌那里吃饭,我和女儿则在在客厅的茶几那里吃饭。我跟家公说白天他还要照看女儿,不能喝酒,到晚上才能喝,而且也不能喝多,一天只能喝两杯,听到我这么说,家公也点头同意了。
吃完午饭之后,我就带着女儿上床铺玩耍,家公则进他的房间看报纸。
过了半个钟头左右,我听到开门关门的声音,家公可能觉得呆在家里太无聊,就出去玩了。
到下午2:30分,我起床时,并没有发现家公在家。起初我以为家公可能会在单位的大院里面溜达而已的,但我把大院里面找了一圈,都没有发现家公的影子。
有一个同事跟我说他看见家公上了开往县城的班车了,一听到同事这么说,我差点气得半死。那时候我们还在乡镇住,那个乡镇离县城有20公里远,而且家公又没有手机,没办法叫他回来。那天下午我只好请假在家照看女儿了。
当时我还担心家公一辈子生活在山里,不会搭车回来。于是我就打电话给老公,把这件事跟他说了,老公安慰我说当年他去读中专的时候,还是家公送他去报名的,叫我不用担心。
到了下午5:30分,家公才回到家。看到家公跑出去玩了几个钟头才回来,我有些生气,说话的语气有些不友好了。
“你今天跑去哪里瞎逛这么久?不在家带阿玉,让我都无法去上班,你整天东跑西跑,来帮我带小孩有什么用?”
“啊,你今天下午还要上班啊?我以为你下午不用上班,所以我就去县城逛了。”
由于自己做错了,被我责怪时,家公并没有生气。
我跟家公说以后他出门去哪里玩,一定要事先跟我说才能出去。
家公一辈子生活在深山里,什么都不懂,连家门的锁头都不会开,家电一样都不会使用,更不说要帮我煮饭菜了。幸亏家公头脑还很清醒,教他几次他就会了。
起初女儿尿中裤子时,家公帮她换下来时,他也会帮洗干净,但我跟他说女儿的这些脏衣服,他换下来之后,放在提桶那里留给我,等攒到数量多一些,我再用洗衣机洗就行了。
可能是家里太穷的原因吧,家公只带了两套比较干净一点的衣服来而已。看到家公这个样子,我觉得有些心酸,星期天不用上班时,我就带家公去县城买衣服。那天我买了6套新衣服给家公,包括内衣内裤,还买了两双新鞋子给他。
新衣服买回来之后,我用洗衣机过一遍,才拿家公穿。
家公有一个很不好的习惯,就是会随意吐口水,我说了几次之后,家公也改掉了。
既要上班又要带女儿,又而且还要做家务活,我每天都很忙,就像陀螺一样转个不停。我和女儿的衣服都是用洗衣机洗的,家公的衣服他是用手洗的,冬天大件的外套,以及他的床上用品,我才用洗衣机帮他洗。因为家里太窄,没地方放两台洗衣机,对于我这么做法,家公也没有什么意见。
我们家的碗筷都是分开用的,吃完饭之后各自洗碗。我跟家公说我很忙,叫他帮我分担一些家务活。就是让家公每天把家里的房子打扫干净,每隔两天就要拖地板,我这么安排给家公,他也很乐意。
每天早上我起来煮早餐,吃过早餐之后,家公就开始扫地、拖地板。说起来很好笑,扫地和拖地板这种简单不能再简单的活,还是我手把手教他的。
为了避免尴尬,很多时候家公都是有意回避的,下雨天不能出门时,假如我跟女儿在客厅看电视,家公就会在他的房间看报纸。
一到星期五,吃过午饭之后,家公就马上进他的房间看报纸,我则在房间陪女儿玩一会儿,如果女儿不午睡,我就叫家公带女儿到楼下玩,到2:30分才带女儿回家。
晚上吃过晚饭之后,家公就出门去溜达,我也会带女儿出门玩,每天晚上9点整,家公就按时回家洗漱。到9:20分,我才带女儿回家,那时候家公已经关门睡觉了。
早上6:30分我就起床,洗脸漱口、用卫生间,到7点钟进厨房煮早餐。我进厨房煮早餐时,家公才起床洗脸漱口、用卫生间,并顺便洗他头一天换下来的脏衣服。
早餐煮好之后,我就分一部分出来给家公。我自己吃完早餐之后,才另外煮女儿那份早餐,如果女儿还在睡觉,我把女儿的早餐就放到保温碗里面,交代给家公清楚之后,我就出门去上班了。我一出门家公就马上吃早餐,吃完早餐他就打扫家里的卫生,基本上每天都是如此。
碰上我休息在家,我就会睡懒觉。一般头一天晚上我都会多煮一些饭菜,第二天早上家公自己热一下就可以了。休息天家公不用打扫家里的卫生,也不用照看女儿,有时候连午饭他都不回来吃。头一天晚上家公就会跟我说,说如果休息天上午11:30分还没见他回来,我不用煮午饭给他。为了不让家公饿肚子,每个月我都会拿零用钱给他。
女儿上幼儿园之后,我们就搬到城里住了,早上我送女儿去学校,家公负责接回家,家公每天负责打扫家里的卫生,打理阳台的花草。
女儿6岁大的时候,家婆才搬来城里跟我们生活,但家婆适应不了城里的生活,经常跑回老家。
家公来跟我生活的那些年,有几次生病住院,正好碰上工地很忙,老公没办法请假回家,都是我负责送饭菜,照顾家公的。我也没有觉得有什么不妥,因为我一直把家公当做亲生父亲来看待。
有时候碰上假期,我还会开车拉着家公和女儿去老公的工地玩,我和老公还会带家公去我娘家那里玩。
家公跟我在城里生活了11年之后,由于家婆不愿意在城里生活,我们只好回老家建了房子,房子建好之后,家公就留在老家养老了。
自从我和老公结婚之后,公公婆婆的所有一切开支都是由我们夫妻俩全包了,那些兄弟姐妹不但不帮忙分担,还经常来揩油。但我们也不计较,我们家并没有因此而贫穷,反而生活过得比他们宽裕多了。
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同在一个屋檐下生活,互相理解,互相尊重,和气生财,家和万事兴!
有公公跟媳妇和孙子一起生活的吗?
我一老战友,主动要求儿媳带着孙子来家一起生活。谁料一年过后,相处之间发生的事,让老战友直呼苦不堪言,数次暗地里叫儿子将老婆孩子接走!
老战友叫彭是勇,今年65岁。09年老伴突发脑溢血离开他时,独生儿子正在念大学。老彭强忍悲痛,硬着头皮将儿子供养至大学毕业。
儿子很争气,一毕业就和几个同学一起,在深圳创办了一家广告装潢公司。第二年,老彭正式办理了退休手续。
儿子他们的广告公司经营得很顺利,其中有2个同学有家族商业背景,无论从经济上还是经营上,都给予了他们有力的支持,加上几个年轻人热情洋溢,富有开拓精神,能吃苦耐劳,所以生意很快盈利,并且发展势头越来越好,钱也越赚越多。
后来儿子买了车,接着谈了女朋友。女朋友是儿子大学时的恋爱对象,老彭只知道,儿子女朋友老家在邻县,具体什么乡镇什么村,并不清楚。
2013年元旦,老彭给儿子举办了一场简单的婚礼,儿子儿媳也仅仅回家待了3天,就被同学电话催促,连夜飞回深圳了。
当年年底,儿媳回娘家生孩子。当老彭得知儿媳生了个6.5斤的大胖小子时,心里那份高兴劲,就不用提了!已戒烟多年的他,竟然随身揣着一盒“软中华”,几乎见人就发,满心的喜悦,溢于言表!
然而,当他和从深圳赶回来的儿子一道,去了儿媳娘家看望小孙子回来后,他的心里涌起一阵拔凉拔凉的感觉。
原来,儿媳的娘家在邻县一个相当偏僻的小山村,四面大山围绕,树木葱郁,虽然村里有几十户人家,但除了几个留守的老人外,根本看不到多少人的影子,十分萧条。邻近家的那段公路,也不知因为什么原因,早已面目全非,因无人修缮,看上去坑坑洼洼,一逢雨天就泥泞不堪。
更主要的是,这里虽然已经通电,但山里的线路却事故不断,经常出现断电或停电;供水也得靠从后山上连接的几根竹筒引水下来,更别提现今城里家家户户普遍使用的天然气了;亲家家里烧火做饭用的是煤和木柴,用煤得亲家公用一辆破旧的摩托车去十多公里外的小镇购买,然后往回驮,一烧火,整个屋里烟雾弥漫……
老彭和儿子是5月份去的,可是小孙子的颈上和背上,已经出现了密密麻麻的痱子斑点……
看着儿媳和小孙子生活在这样的环境,老彭心里一阵酸楚。回去后,立即敦促儿子把儿媳和孙子接出来,说让他们娘俩生活在那样的环境,他心里难受!儿子面露难色地表示,自己目前正是创业阶段,还没有能力在深圳买房,没有条件把他们接到深圳。
老彭心里一激昂,拍着胸脯说,就让他娘俩住我这,正好我也想好好带带我的孙子!儿子看着充满期待的父亲,默默地点点头。
小孙子半岁时,儿媳带着孩子进驻老彭家。一开始,老彭热情洋溢,想方设法从生活的方方面面上,给母子俩以最无微不至的关怀。老彭下岗期间开过餐馆,做得一手好菜,经常给儿媳做她最喜欢的糖醋排骨和清烩肚条,给小孙子熬蔬菜粥喝,而且几乎把所有的家务活全包,一有空余时间,就用小推车带着外孙到楼下玩耍。开始阶段,老彭和儿媳相处还算和谐。
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老彭发现,自己与儿媳和孙子一起的生活中,存在着太多的不便和“隔阂”。老彭自我安慰,年龄的悬殊、经历的不同、各人对事物看法的立足点不同,形成的代沟是客观存在的,只要自己克制一点,忍让一点,将就一点,就能够和儿媳妇和谐相处,共同维护家庭生活的安宁和稳定。
然而很快,老彭就发觉在和儿媳共处的生活中,不仅存在诸多的不便,而且不管自己怎样委曲求全,也不会合儿媳的心意。
比如老彭长期以来已经养成了早睡早起的习惯,每天早上6点多起床下楼,沿着小区背后的环城路走一圈,再回家做面条吃早餐。而儿媳因为带着孩子,孩子又不定时地哭闹,每天都是9、10点钟起来,这就很难为了老彭。老彭曾经多次三番询问儿媳早餐吃什么,他好为她准备。
可是儿媳的回答总是没有一个准数,模棱两可。许多次老彭为儿媳从楼下的小吃店买回的稀饭包子、油条豆浆,或者为儿媳煮的鸡蛋面条,都被她视若无睹遭受冷落,反而当着公公老彭的面,亲点外卖。
这让老彭很是心寒,不是心疼钱,老彭有4300元退休金,花在儿子一家身上,他一点不心痛,甚至以此为荣。只是他的一片心意,没有得到儿媳的理解和接受,他感到心里闷得慌。
老彭饭后喜欢抽烟,可是儿媳却闻不得烟味,虽然明面上没说什么,但老彭知道,她从心里十分厌恶他;老彭喜欢吃辣,重口味,但儿媳却一见辣椒就皱眉,有时一口不吃,放下筷子就离桌。看着儿媳怏怏不乐的样子,老彭心里五味杂陈。
在和儿媳和孙子相处的一年中,老彭说他在生活中有太多的不便和无奈。像夏天洗澡的问题,就令他十分无奈和烦恼。老彭居住的是从原来单位买下的老房子,就70个平米,单浴室。有时晚饭后,人闷热得心慌,依他之前的习惯,会冲个凉,再出去散散步。但为了让儿媳先洗浴,也为了避嫌,他只得忍着酷热,带着孙子到楼下溜达。可每次回来,儿媳还总会责备他,要么怪他给孩子穿少了容易受凉,要么又说穿多了容易捂出痱子,要么又没给孩子遮挡好被蚊子咬了……总之,无论他怎么做,似乎都不合儿媳的意。
时间一长,老彭感到心力交瘁。终于意识到唯恐哪一天心里支撑不住,控制不了情绪,很可能跟儿媳闹起来。于是产生了趁现在还没闹僵,叫儿子把他媳妇和儿子带走的想法。
这时,他已经开始后悔自己当初让儿媳和孙子来家住的决定了。想当初,儿媳来家之前,自己一个人生活自由自在,睡觉睡到自然醒,想吃什么做什么,想去哪去哪,跟几个老友想去外地住个三二夜,也无所牵挂,无所顾虑 。
而现在,为了儿媳和孙子的一日三餐,每天得早早起来,每天忙得个不亦乐乎,牺牲了午饭后的午休时间,连下午的打牌也全部推辞了,脑子里每天想的都是如何把儿媳和孙子的生活照料好,可就是这样,仍然不尽儿媳的人意,也没落下什么好,老彭为此懊恼万分。
记得当初我曾安慰老战友道,我们这个年龄的人,本来和现在的年轻人就存在代沟,各自的经历不同,接受的教育也不一样,无论从生活观念、生活方式上,都存在很大的差异,所以想要在各方面都融洽,很难!长此下去,可能还会出现新的矛盾纠葛,不然会搞得双方不愉快,还会给以后的相处埋下不好的伏笔!
老彭说,这道理我也懂,原来想着将就将就她娘俩也就行了,可是实在搞得自己憋闷得很,心里不愉快,有时心里憋不住,直想骂人,但想想看在儿子的份上,忍住了。关键是儿子不在家,很多话又不可能直接跟儿媳说,一说怕点燃矛盾。不说吧,心里憋得慌。要是有儿子在家作为中间缓冲带,这些小事处理起来也容易。
但儿子的公司才起步不久,不可能现在回归家庭。所以,万般无奈之下,老彭跟儿子诉说了自己的烦恼,让他一旦条件成熟,就把老婆孩子接走。
儿子经过一番考虑,最终采纳了父亲的意见,在孩子一岁半时,将老婆孩子接走了。老彭又恢复了自己以前的生活,天天下午来到滨江茶园闲聊、打牌,逢人就说自己从苦难中解放了!
后面老彭也去过深圳看孙子,那时儿子已买的商品房还未交房,暂时租住在一个二居室,让老彭没有预料的是,儿媳此时对他的态度有了大转变,一改以前在他家时的冷漠,变得热情大方。虽然儿子再三挽留他就在深市住下,但待上几天后老彭仍然执意回家。
“我去儿子家不会待上超过7天,必须回来!儿子成天忙于生意白天不在家,每天单独面对儿媳,生活上有太多的不便!”老彭说。
所以,个人认为,作为公公,如果儿子不在家,在有条件的情况下,最好不要单独与儿媳孙子一起住。因为思想观念、行为方式不一样,就会给生活中带来诸多的不便,让相互之间难以融洽相处:
一、行为习惯不同。现代年轻人,思想前卫、开放,而老一辈思想保守、僵化,像这位老战友老彭,很多次在我面前絮叨见不惯儿媳的超短裙、破洞裤,说看着就心烦,只是又无权干涉,只有心里怄气。
二、生活习惯不同。年轻人自有他们的生活习惯,饿了吃,吃了玩,什么时间饿,什么时间吃;老一辈呢,总想有规律,准时吃饭,准时休息,按部就班;年轻人爱吃烧烤、夜宵、外卖,老一辈对这些不感兴趣。在一起生活,除了尴尬,哪有融洽?
三、没有血缘关系难以沟通。公公与儿媳,本是没有血缘关系的陌生人,原本有儿子作为媒介可以传达双方的诉求,可儿子不在,等于没有了中间人,直接面对,很多想说的话也难以启齿。它不像母女、父子关系一样,可以敞开心怀畅所欲言。即使有怨言、意见,也不好直截了当说出来,只好咽进肚里,久而久之,积怨太深,家庭矛盾就会凸显出来。
四、男女有别,生活中有许多不便的地方。公公与儿媳孙子在一起生活,朝夕相处,性别的差异,存在着诸多的不方便。比如上厕所、洗澡、洗内衣内裤等等,方方面面难免会出现一些尴尬的时候。
五、如果孙子已上学,对于孩子的教育和培养上,也会因为教育观念、教育理念上的不同,容易产生分歧甚至争执,反而对孩子的教育成长不利。
综上,在儿子不能居家的情况下,最好尽量避免单独和儿媳孙子一起生活。实际生活中,也很难看到这种情况下能和睦相处的范例,多数都是相处不久,便纠纷不断,弄得鸡飞狗跳一团糟,使原有的亲情消失殆尽,严重的甚至反目成仇。所以,作为儿子,在作出让媳妇儿子和老父亲一起居住生活的决定时,一定要三思,并且随时做好发挥双面胶作用的准备,切不可放任不管。当然,如果能亲自回家,同媳妇儿子、老父亲一起生活,是最好不过的理想状态。
有公公跟媳妇和孙子一起生活的吗?
有,以前我租住的小区就有一个,公公在医院伺候儿媳妇坐月子。他每天会去我们门口肉摊买2两猪肝,2两瘦肉为儿媳妇煲汤,时间长了,肉摊老板就提前给他留好,嘴碎的李阿姨喜欢开玩笑,说老王又去医院送饭啊?
儿媳妇小叶和他老公小王是同学。
小王学了土木工程,小叶结婚后就在家照顾公公和小王的奶奶。
小叶的婆婆在小叶15岁那年就走了,家里就三个人相依为命,老王也没有再娶,他说不想拖累别人,自己有个母亲,还有一个未成年的儿子,谁愿意嫁过来伺候这一家老小呢?
小叶和小王搞对象的时候,小王也没有瞒她,小叶没有嫌弃,可是小叶妈妈不干了,她不允许自己的女儿嫁进这样的人家,到时候有吃不完的苦,一辈子伺候一家老小就结束了。
小叶不听妈妈的劝阻,执意嫁给了小王,没有彩礼没有婚礼,两人偷偷扯了证就结婚了。
小叶姐姐出嫁的时候,她妈妈收了姐夫彩礼的,轮到她啥也没有,她妈妈一气之下说和她老死不相往来。
小叶生老大的时候,小王挣得还不多,就4、5千一个月,一家人就靠着那点钱过日子。
她儿子3岁上幼儿园了,小叶就出来工作了,她公公在家照顾奶奶和儿子。晚上散步的时候,背上背一个,手里牵一个,那个奶奶90多岁了,除了走得慢,能吃能动还看得见。
这中间小叶回去看娘家妈妈,她把自己挣来的工资给妈妈买了一套一千多的衣服,还给妈妈包了红包,她妈妈不要她的,把衣服和红包扔出来了。说除非小王像大女婿一样给彩礼。
小叶哭着回来了!从此再也没有去过她妈妈家,中间找她姑姑带过几次东西回去,她妈妈都如数退回来了!
一晃大宝10岁了,有次晚上在江边玩,老大晕倒了,
一向活蹦乱跳的大宝,病了,病得很严重,小叶决定生二宝救大宝。
小王不得不在工地拼命挣钱,救大宝需要好大一笔钱。
好在小叶公司领导人还不错,没有继续安排小叶加班,都让她做些简单的事情。
老王背个背篼到处捡饮料瓶子,我们小区的人自发地给他家留着,凑满一袋了就送到他家楼下。
小叶妈妈听说小叶生二宝是为了救大宝,打电话把小叶骂得睁不开眼。说小叶糊涂,骂小叶为什么不离婚,再生个孩子不好的话一辈子就毁了。说她自己选择的路,不要去拖累娘家,娘家就当没生她这个女儿。以后就老死不相往来了。
约定剖腹的日子到了,小王只能回来2天,家里老奶奶也需要人照顾。
我们楼下阿姨就组织舞蹈队的姐妹们,每天2个人一组去老王家照顾老人,帮他洗衣做饭打扫卫生。
另外一个人和老王搭伴去医院照顾小叶。
阿姨们自己也有家,只能照顾白天,白天老王见缝插针地回家休息,晚上去医院照顾小叶。
这样坚持了10来天,小叶可以自己做一些事情了,阿姨们就没有去了。
好在医院离我们小区就3、4分钟的路程。
小叶出院后,老王既要去医院照顾老大,又要照顾母亲和儿媳。
老王在小区门口买肉的时候,坐在地上就睡着了。
大家就心疼他,肉老板每天把肉和猪肝洗干净切好装好,这样节约他的时间。
小区李阿姨出了名的嘴碎,笑话老王照顾儿媳妇坐月子,说是触眉头的,叫人家烧火老头,意思就是占儿媳妇便宜,人家都已经苦成那样了,那些心里阴暗的人,还要欺负人家。
我们楼组长是个大嗓门,骂李阿姨不要缺德,笑人就是笑己,谁敢保证自己家一辈子没病没灾的,她警告李阿姨,再这样胡说八道,全小区的吐沫星子都得淹了她。
我租住在他们小区的时候,二宝1岁半了,老王背着2宝去买菜,背着2宝接大宝放学。
晚饭后我带我爸爸妈妈乘凉的时候,老王带着二宝出来玩,小叶照顾好大宝出来带二宝,老王就回家洗漱睡觉。
32岁的小叶面对现实生活,选择乐观接受,
大家都被她的平和心态折服。
去年小叶公公病倒了,小叶给公公换尿布洗澡,她说请不起护理人员。
小叶和公公同一屋檐下,大家不仅没有乱传八卦绯闻。
而是真心祈祷上苍能眷顾小叶,让她后半生一定要幸福!
有公公跟媳妇和孙子一起生活的吗?
这个很正常吧!我们小区二号楼的一个老爷子就是这样,跟着儿媳妇和孙子生活。他家的情况是这样的:
老爷子的儿子是一名军人,在部队里,每年只有那么一个月的探亲假。他家老太太在儿子结婚的那一年因病去世,儿媳妇要工作,生只能是老爷子来看孙子。所以就有了公公和儿媳妇孙子一起生活的情况
说起来,老爷子一辈子也不容易,老实巴交的农民,一个闺女一个儿子,和老伴儿辛苦半辈子供养了两个大学生,儿子还是军校。
看着孩子上学,毕业,成家,好日子马上到了,老太太却查出了胰腺癌,没过久就去世了,那一年刚好是儿子结婚。老太太很不舍,但终究没能战胜病魔
儿媳妇婚后怀孕的整个孕期,都是自己照顾自己,临近生的时候,老爷子的儿子才从部队请假回来。在家陪了她们母子二人一个多月,因为任务在身就回了部队,剩下她们母子在家。
老爷子的儿媳妇因为娘家家里有80多岁的爷爷奶奶要照顾,也就生孩子的时候她的母亲过来看了几天。老爷子的儿子回部队后,就一直是老爷子的儿媳妇自己照顾孩子。
眼看产假结束,要回去上班了,老爷子过来接下了这个艰巨的任务,看孙子。
对于一个有着丰富经验的阿姨来说看几个月大的孩子都不容易,何况是一个老爷子?虽说是个新手,但老爷子特别好学,爱动,一点也不懒惰
每天儿媳妇交代的喂养孩子的方法,次数,注意事项,他都拿小本本记下来。该喂奶喂奶,该喂水喂水,该换尿布换尿布。把孩子喂的白白胖胖的
平时里喂完孩子推孩子下楼玩儿,小区里的老太太都夸这老爷子厉害,推着婴儿车,带着水杯,拿着玩具,无论是抱孩子哄孩子,都做的特别好,那熟练的操作真像是专业训练过一样。
老爷子不光看孩子,下午的时候还去菜市场买菜,比有些老太太都能干。每天看孩子的时候都乐呵呵的,从来没听他说过累:他自己还说:能干的就多干,儿子儿媳妇太不容易了,我不能添乱!
这几年下来,老爷子跟儿媳妇和孙子一起生活的特别好,从没听他说过有什么矛盾,儿媳妇对他也好,给他买衣服,带他出去吃饭,旅游,当亲爹的伺候!
当然了,公公和儿媳妇生活在一起,有时候多少有点不方便。尤其夏天的时候,所以,基本上每天晚上七八点的时候都能看到老爷子一个人坐在楼下的长凳上抽烟,也是为了错开洗漱的时间
每次看到老爷子一个人坐那抽烟,我都莫名有点感动,一个老父亲,为了孩子离开家乡,为了孙子一把年纪了又开始学习喂养孩子,为了不尴尬,无论春夏秋冬晚饭后都下楼在长凳上待个把小时,以错开儿媳妇的洗漱时间。
老人做到这个份儿的,真的太不容易,想的也太周到了。
所以老公公和儿媳妇孙子生活在一起的有,生活的很好的也有。一个屋檐下,相互理解相互尊重,家才会越来越好!
有公公跟媳妇和孙子一起生活的吗?
恰好我身边就有一个这样的案例,公公和儿媳妇和孙子一起生活,儿子在外地工作,结果怎样呢?儿子和儿媳妇离婚了,孙子被儿媳妇带走了,那个死活不愿意看孙子的婆婆欲哭无泪,后悔也晚了!
张婶有一儿一女,都已经成家,并且都有了孩子,女儿就嫁在了邻村,离娘家近,对张婶和老伴颇有照顾,不管是不是过年过节,有空就回家看看父母,给父母买衣服,买吃的,一点也不吝啬。张婶的新衣服一件接着一件,不用问,都是女儿给她买的,张婶本来就爱美,又会打扮,看起来比同龄人显得年轻好几岁。
张婶的儿子小强和儿媳妇是在读大学的时候搞的对象,两人感情好,毕业后就在县城买房结了婚。
买房时出现了一些小插曲,有点儿不合张婶的意。
按理说,买房的钱应该由男方出,即使不全出的话,怎么着也得出绝大部分吧,可张婶家的条件很一般,家里那有限的几万块钱存款,在买房面前不值一提,连个首付都不够。
可张婶不这么想,她的想法是:有钱就多出点,没钱也就只能这么着,让他们小两口自己想办法呗!反正我不去借钱,这么大岁数了,借一大笔钱,拿啥还啊?才不呢!
另外张婶还有自己的小心思,她吃定了儿媳妇和儿子黄不了,儿子长得模样周正,又会说话会来事儿,深受女方父母的喜爱,女方家只有这么一个女儿,早就把张婶的儿子当做亲生儿子一样看待了,张婶沾沾自喜,觉得自己儿子很有本事。
女方条件很好,对女儿从小娇生惯养,自然是看不得女儿受一点委屈的,男方实在拿不出钱来买房,也没有办法,总不能让女儿受苦吧。
所以,最后在买房的事情上,张婶只拿出3万块钱,其余的二十几万全部是女方付的,当然房产证上写的是女方的名字。
因为房产证上没有写自己儿子的名字,所以张婶有点儿愤愤不平,她认为虽然少,但是自己也是拿钱了的,而且自己儿子这么出色,是你女儿上赶着要嫁给我们的,而且你家就一个女儿,家产不还都是女儿的吗?早点拿出来和晚点拿出来没有区别!
所以在张婶的心底有一个想法,她认为女方家出钱买房子是理所应当的,她并不需要多么感恩戴德。
反而她认为自己儿子受了委屈,经常去老丈人家,受他们使唤,总觉得儿子在媳妇面前矮了一头,在一些事情上没有话语权。
事实上也是这样的,虽然儿媳妇的父母面上并没有说什么,但儿媳妇对公婆颇有怨言,背地里没少跟小强唠叨这点事,本来依着儿媳妇的想法,想让公婆给她凑10万块钱的,但是公婆并没有努力去做这件事,只是甩出3万块钱了事,拿就拿,不拿拉倒!
所以,小强的媳妇和张婶之间。从一开始就没有建立起良好和谐的婆媳关系。
结婚后,只有逢年过节时,儿媳妇才到张婶家待两天,平时只有小强自己回来。
也难怪,儿媳妇从小生活在优越的环境中,不愿意住在婆家的三间小瓦房里,尤其是上厕所,让儿媳妇难以接受,农村的厕所打扫得再干净,在夏天里也会有浓浓的臭味。到了冬天,厕所里虽然没有了臭味,但上一次厕所如果时间稍微长点儿,屁股会冻得发麻,腿也直不起来。
刚开始,张婶有点儿不乐意,觉得儿子儿媳一起回来才像样,只有儿子自己回来了,会被别人看笑话的。
但后来她也慢慢习惯了,不回来就不回来吧,还省着伺候她了呢!儿媳妇回来一趟,张婶买菜,做饭,收拾屋子,还真不轻松呢!只有儿子自己回来,张婶也乐得清闲自在。
如果一直这样互不打扰,保持适当的距离也可以,但是在儿媳妇生了孩子之后,这相对和谐的局面被打破了。
张婶终于有了孙子,自然是高兴得不得了!拎着自己养的老母鸡,提着攒下来的一篮子鸡蛋,屁颠儿屁颠儿地来伺候儿媳妇坐月子。
可是刚过了半个月,张婶就待不住了,偷偷地跟儿子商量了好几回要回老家,因为张婶是自由惯了的人,在家里说一不二,儿子女儿从小到大一直特别听话,从来不惹张婶生气,张婶还从来没有这么尽心尽力的伺候过一个人呢!
在老家多好啊,除了在家里做做饭,就是跟邻居们聊聊天,自己想吃什么就做什么,想躺着就躺着,想出去溜达就出去溜达,在这里要一切听从人家指挥,得看人家脸色行事,张婶可没受过这样的委屈。
可是儿子坚决不同意,女人坐月子是一生中的大事,当婆婆的怎么能刚半个月就不管了呢?在儿子的强烈要求下,张婶捱过了一个月。
后来,孩子一直是姥姥照看着,张婶偶尔来看看,当天就赶回去,从来不在儿子家过夜。
孩子一岁多的时候,姥姥突然生了病,没法再看孩子了,但儿媳妇得上班,小强只好向张婶求救,希望张婶能来帮忙看孩子。
张婶这回答应得倒是挺痛快,可是出现在儿子儿媳妇眼前的人却不是张婶,而是张婶的丈夫,儿媳妇的公公。
公公的到来着实让儿媳妇吃了一惊,她明显接受不了,因为小强在外地上班,十天半个月才回来一趟,家里只有儿媳妇孩子和公公三人,多不方便啊!
这事任谁也接受不了!
从这以后,小强和媳妇有了矛盾,开始发生争吵和冷战,小强也很无奈,做过自己亲妈的工作,但行不通。
亲妈说了,如果硬让她来看孩子的话,她会憋出毛病来的,她受不了束缚,也不能过寄人篱下的生活。
无奈,小强只好劝自己媳妇,让她忍一忍,熬到孩子上幼儿园了就省心了,儿媳妇怪婆婆不体谅,怪小强是妈宝男,怪公公愣头愣脑,总之心里一百个不舒坦。
那能怎么办?只能忍着,像小强说得那样,熬到孩子上幼儿园吧!想请个保姆,条件不允许,娘家本来有点实力,但又帮他们买房,这次母亲生病又花了一大笔钱,不能再指着娘家了,而且保姆终归不放心,自己公公看着,只是相处起来别扭点,但还是可靠的。
可是事情又发生了变化,一天儿媳妇不小心扭了腰,还挺严重的,坐都坐不起来,上个厕所,都需要别人抱着肩膀扶起来,再搀着去厕所,平时要多躺在床上休息静养。
这就更加不方便了,总不能让公公天天抱着儿媳妇扶起来又躺下吧!双方该有多别扭多难受啊!
可是张婶依然不来照顾儿媳妇,她让小强请假照顾媳妇,本来小强工资就不高,再加上请假钱就更少了。
种种不顺心叠加在一起,让儿媳妇的怨气越来越大,时不时地和小强吵上一架,刚开始小强还能隐忍,毕竟自己做不了亲妈的工作,自己多付出点多忍耐点吧。
可是媳妇变本加厉,愈吵愈烈,小强渐渐地忍受不了了,有时候上来脾气也会不管不顾地顶几句,放几句臭话狠话,一点点凉了媳妇的心。
后来,小强索性去上班了,这样,儿媳妇只能让公公伺候了。
儿媳妇渐渐地不再吵架了,变得越来越沉默,难道她是默默接受了这一切?
张婶和小强并没有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觉得儿媳妇转了性,想通了,公公伺候也是可以的。
儿媳妇后来让自己的一个女性亲戚来照顾自己,适当地给些辛苦钱,让公公回去了。
等儿媳妇腰好了之后,第一件事就是和小强离婚,坚决离婚!
这下,小强和张婶慌了,好好的怎么就要离婚了呢?他们还是没有意识到自己的问题。
无论谁来劝,儿媳妇打定主意要离婚,坚决要同这个家庭脱离关系。
终于离婚了,孩子还小,归母亲抚养,小强每月付孩子的生活费。
张婶哭啊,整日以泪洗面,见人就说自己命苦,家里怎么偏偏遭遇如此大的变故,想看孙子也难了!
如果公公年纪很大了,生活不能自理,跟儿媳妇和孙子一起生活,本无可厚非,别人还会称赞媳妇贤惠孝顺。
可是像张婶这种情况就不同了,这样和公公在一起生活,让儿媳妇心里多郁闷,多难过!
有公公跟媳妇和孙子一起生活的吗?
这有什么稀奇?几年去过一个朋友的朋友家,他的家庭就这样的家庭。他家三口人:爷爷,妈妈和这帅哥自己,他们住在边远的山区里,帅哥外出打工时,家里就仅剩退休的爷爷和帅哥的妈妈在家。
这家的爷爷已80多岁了,他的妈妈年近50岁,帅哥自己快30岁了,还是光棍一条。这么说,帅哥的爸爸在他三岁时就因病去世了。那时他的妈妈还青年,外公外婆不准她再婚,守寡在这家带大这儿子。
他的外公外婆说他妈妈尅夫,再结婚也是害人,不如在这与公公共同生活还比再嫁人好。那时公公是个吃皇粮的干部,有固定的工资收入,公公并答应她每月给她大半工资,假如孩子上学,费用一切由他负责。
帅哥的奶奶去世20多年了,爷爷也沒有再找老伴。爷爷退休后回到家中住在一起。三人平安无事又过了20多年至今,井水不犯河水,各自独立,共煮一锅饭,共吃二碟菜,共住在一栋小楼里,自由自在在过日子。
有人担心帅哥的爷爷和妈妈不了情,这些人仅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而已。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