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无人机远销世界各国,为何中国人不担心无人机技术泄露?

武器系统和普通的设备不同,他的技术是非常先进的,所涉及的学科之多超乎想象,绝非是一般的国家可以仿制的,也不是那么容易就能泄露的,何况出口武器往往带有政治影响,购买国也必须要小心维护,防止泄露技术资料,毕竟购买国买武器也是为了自己用的,泄露了对他也不好。

无人机涉及的学科有多少?比如无人机的发动机,先进一些的无人机都用上涡喷或者涡扇发动机了,比如我国的大型双机头无人侦察机“神雕”,他的发动机就是一台中等推力涡扇发动机,据悉可能是WS13发动机。且先不说这架无人机的技术难度是多高,就光说这个WS13发动机,世界上能制造出来的也超不过5个。

我国出口的无人机,多是一些察打一体无人机,也就是长航时的,集攻击和侦察功能为一体的大型无人机,他们类似于美国的捕食者无人机,都可以挂载一些小直径的精确制导弹药作战。这些无人机的技术难度一点也不比战斗机低,要知道他们光是控制中心及其通讯设备的建设,就已经可以难倒大多数国家了。

无人机的材料要求有一定的耐高温、耐低温和耐腐蚀特征,还要有轻便、高强度的特征,毕竟无人机的动力小,挂载的武器还想更多,只能减重,就这个碳纤维材料的技术一般国家就无法掌握。无人机还需要雷达,尤其是现在高度智能化的军事网络作战技术,无人机必须有一定的目标识别和判断能力,自己决定目标的威胁次序。

无人机还需要使用弹药,这些弹药也不是那么容易制造,无人机本身就需要指令控制,结果无人机自己使用的弹药还需要指令来控制,那这就对整个作战系统的电子灵敏度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还要防止电磁干扰。无人机还需要进行敌我识别,防止敌人诱骗或者截获无人机,防止别人入侵他的控制系统。

无人机上最简单的侦察镜头就不是好造的,世界上能够制造高分辨率镜头的可没有几个国家。说白了,这个世界上能够制造出先进的大型长航时察打一体无人机的,只有中美俄三家,目前连英法都没有同类的产品,还需要购买美国的捕食者,由此可见,那些购买我国无人机的中东及欧洲国家,是没有机会仿制出一样的产品的。

中国无人机远销世界各国,为何中国人不担心无人机技术泄露?

敢出口武器军备,就不会害怕技术泄漏,因为里面的门道,远比你想的要复杂N倍,就算其他发达国家拿去研究,也是一件非常吃力不讨好的事情。

如果是中小国家,可能举全国之力,都破解不了核心技术,反而国民经济会白白被拖垮,大国核心技术岂能如此简单!

中国无人机的两款“明星产品”

1974年,以色列成功研发出了两款具备实时影像传输功能的无人机,即“巡逻兵”和“獒犬”。

1982年,“巡逻兵”和“獒犬”在贝卡谷地战役中大放异彩,展现出了惊人的侦察能力,这也引起了全球多国的高度重视。

1986年,美国与以色列合力研发了RQ-2“先锋”战术无人机,此款无人机同样在海湾战争中展现出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全球多国把军用无人机的研发提上日程,而美国这边随着“捕食者”的MQ-1无人机、“全球鹰”RQ-4无人机和MQ-9“死神”无人机的相继问世,美国军用无人机的实力早已将其他国家远远抛在身后。

我国在了解到无人机的重要战略意义后,同样加快脚步开始研发,尽管“起跑时间”落后一些,但在不断努力下,我国成功研发出了多款功能强大的战术无人机,例如翼龙系列、彩虹系列,下面着重说下远销海外的翼龙-2和彩虹-4无人机。

2005年,我国开始研发翼龙系列无人机,最初由于缺乏经验,采用的是滑翔机机翼和摩托发动机,试飞成功后我国继续加大研究。

2007年,长约9米的翼龙-1首飞成功。

翼龙-1在外形上酷似美军MQ--9型无人机,采用大功率涡轮螺旋桨发动机,具有全自主起飞降落和巡航能力,最大起飞重量为1200公斤,最大飞行高度为6000米。

2018年,翼龙-2完成首飞,采用国产500马力的涡桨-9涡轮发动机为动力,最大起飞重量提升至4200公斤,翼展增加至20米,最大飞行速度提高至370km/h,武器挂点数量高达6个,可挂12枚导弹,大幅度提高侦察、搜索、打击能力。

1999年,我国就开始研发彩虹系列。

其中销量最好的是彩虹-3,此款无人机长5.5米,起飞重量650公斤,可搭载2枚AR-1激光半主动制导空地导弹,由于价格比其他国家同类型无人机要便宜许多,所以彩虹-3成为了多国购买的明星产品。

不过彩虹-3可携带的导弹数量较少,大量时间都浪费在往返战场的过程中,所以我国又研发出了彩虹-4无人机。

彩虹-4B无人机最大飞行速度约300千米/小时,巡航高度9000米,可挂载6枚导弹。

为什么我国无人机热销海外,却从不担心泄漏技术?

1.出口军备并非大国真正的军事水平,即便如此,小国也没有实力破解

目前我国对外出口的无人机主要为翼龙-1、翼龙-2和彩虹-4B,相比于我国最先进的彩虹-7来讲,出口版无人机并不是我国最先进的技术。

而且很多国家在出口军火技术时,都会将核心技术给隐去,用不影响大局的其他技术来代替,这在国际社会上是公开的秘密,即便买入国去破解,也偷不来最先进的技术。

其次,别看无人机就这么点,背后却涉及到了卫星导航系统、航电系统、智能控制系统、制作材料、动力系统、专属弹药等等。

以无人机的碳纤维以及其他轻便类合金材料来讲,买入国除非有深厚的工业、化学基础,否则连材料都制造不出来。

再例如某些发动机,全球掌握的国家都不超过5个,既然要靠买入无人机来扩充军事实力,想必国家综合实力也不怎么样,想逆向破解发动机无疑天方夜谭。

我国在售卖无人机时,还会配备定制的制导导弹,买入国打完导弹还得向我国购买,即便山寨出无人机,也解决不了导弹的问题,除非全部破解个遍,要真有这实力,他们都能自己造一架无人机出来了,用不着持续进口我国无人机。

2.向我国购买无人机的国家就是图个方便

2015年,伊拉克军队遭到恐袭,伊拉克本想购买美国“捕食者”无人机,结果吃了个闭门羹,由于我国彩虹-4B新研发不久,伊拉克抱着尝试的想法,先购买了3架彩虹-4B。

彩虹-4B的实战效果让伊拉克大为惊喜,在260多次实战中,导弹命中率近乎100%,于是伊拉克开始持续向我国购买无人机。

真正豪气的是沙特,沙特的军备完全是靠钱堆出来的,沙特本想购买美国“捕食者”,但同样遭到了拒绝。

当时我国翼龙-1售价100万美元,翼龙-2售价200万美元,相比于美国“捕食者”,我国性能卓越的翼龙简直是太便宜了,在2016年,豪气的沙特直接向我国购买了300架翼龙系列无人机。

翼龙无人机在实战中的表现也颇受沙特满意,后续更是向我国购买大量彩虹-4B无人机。

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便宜,据悉,美国MQ9捕食者无人机的售价为5000万美元,而性能超过捕食者的彩虹-4B,售价只有200~400万美元,之前沙特向我国购买的翼龙-2,售价也只有200万美元,这笔钱对于沙特等石油富裕的国家来讲,简直就像玩具一样。

200~300万美元只有喷气式战机的5%左右,就算损失6~8架翼龙-2,也只有F-16的一半,况且还要搭上一个飞行员。

目前向我国购买无人机的主要为中东国家,例如沙特、伊拉克、阿联酋、约旦等等,他们背靠石油,但苦于工业、科技、化学、电子等多领域发展水平不高,再加上本国军队人员数量较少,向我国购买成品无人机是不错的选择,直接用钱去狂轰滥炸,这样方便省事还安全。

3.出口的无人机有专利保护

首先出口的武器军备,买卖双方都会签订相关协议,特别是涉及到技术转让、生产线转让等方面,没有得到售卖国的同意,买入国偷偷拆解或向第三国泄漏的做法,都会受到惩罚。

可能有些罚金不算什么,但口碑搞坏了就特别严重,假设沙特拆解我国彩虹-4B,试图偷学我国无人机核心技术,一旦泄漏,沙特在国际上的名声就烂掉了,到时候没人愿意卖给沙特武器军备,可就真的严重了,靠他们自己发展,不知道要猴年马月。

而且有的技术也不是闹着玩的,举个例子,为什么日本的汽车发动机,中国工程师不会修?

因为日本发动机的核心技术,一直都在日本人手里,从外部拆解后可能会破坏发动机,或者拆完了装不回去,为什么不行?

可能有的部件需要在零下51.29℃组装,而且零件之间还有正负误差,这种数据只要出售国不说,靠逆向破解出来,几乎是不可能的事。

——END——

中国无人机远销世界各国,为何中国人不担心无人机技术泄露?

无人机说难也难,说容易也很容易,主要差别是能不能在移动中置敌人于死地。

大疆无人机之所以垄断了世界民用无人机市场,就靠其无似伦比的操作系统,可以精准的操控,相当于苹果iOS的江湖地位,没人可以超越,才垄断了世界民用无人机市场。

中国军用无人机也是靠操作系统才能与美国军用无人机平分天下,做到实时指那打那,而这是欧州,日本,俄罗斯做不到的。

这个系统集合了北斗导航,定位,移动互联长距传输技术,实时大数据处理,导弹火控系统,所有都综合到一起,才开发出来的。

欧州伽利略导航系统还没成军,利用美国导航系统,又怕被下毒,所以欧洲国家无法在军用无人机上有作为。

俄罗斯有导航系统,可缺少先进的芯片,远程移动互联通信技术,大数据实时传输技术,也就无法让军用无人机实时指那打那。

所以中国不怕军用无人机泄密,不给无人机安上操作系统,无人机就无法起飞,无法寻找目标,无法做到实时攻击目标。

中国无人机远销世界各国,为何中国人不担心无人机技术泄露?

开门见山的说吧,凡是中国能出口的,都不是最先进的,而且技术研发和更新换代的速度,也不怕技术外泄。

远销世界各国的中国无人机有两类,一类是以面向大众的民用消费级无人机,另一类是军用无人机。中国的大疆无人机以其优异的性能和喜闻乐见的价格,不但让其他国家的同类型制造商无利可图,纷纷退出竞争,而且广泛占据了全世界90%以上的军用和民用市场,可以说已经做到了真正的产业垄断。

2017年曾经有一个新闻报道,美国以中国大疆无人机“涉嫌泄密美国重要数据给中国”为由,开始制裁大疆,而且不允许美国军队采购大疆无人机。然而在2018年,大疆的产品不降反升,不但占据了美国近80%的市场份额,而且让美国头疼的是,在全球无人机市场上一直都找不到替代品,无奈之下,不得不再次采购35架中国的大疆无人机。

以美国的高科技实力,难道不能破解中国的无人机技术,进行逆向仿制吗?可以说没有大疆的专利技术,在同样的技术参数下,美国自己制造的无人机无法满足军方的需求,而且如果想制造出与大疆相同性能的产品,他的材料成本也要高出大疆好几倍。

中国民用消费级无人机之所以能够全球领先,不止有重要的专利技术和高投入的研发,最关键的就是在中国工业化能力为背景下,以规模化的制造能力,让高端技术能够做到白菜价,也就是高科技加低成本,从而在国际市场上所向披靡,这就是无人机技术不怕泄露的主要原因。

对于军事大国来说,军用无人机只是现代化体系战争中的一个点,所谓的技术泄露只是作用于有研发制造能力的同级别国家。

最为明显的例子,伊朗虽然在2012年用电子干扰技术,成功迫降了美国的一架MQ-170“坎大哈野兽”无人机,并且让一架美军MQ-9“死神”无人机失控坠毁,2019年6月更是捅下了美国号称世界无人军用机最高水平的RQ-4“全球鹰”无人机。

虽然这对于双方的综合军事力量来说,并不会有什么改变,但是细思极恐的是,局座认为伊朗之所以能够准确击落全球鹰无人机,其背后有高人出手相助只要让中国捕获到美军的无人机,按照摸着鹰酱过河的性子,那意义就大不相同了......

可以说在国际军用无人机市场上,有需求购买无人机的国家不具备研发和制造能力,但是可以用来欺负周边没有防空能力的弱小对手,在没有自己的导航卫星、航电侦测、智能长距传输控制,以及研发无人机专用弹药、维修保养等等综合性技术的情况下,中国出口的翼龙、彩虹系列无人机,不存在所谓技术泄露的问题。

而且现在最多购买的也就是无人侦察机、察打一体无人机,能够制造这类无人机的国家都拥有各自独立的研发思路,最多只能做到参考和借鉴,进而推测对方的无人机战斗力,并且研发相关应对技术。而像战略级的无人机、单兵战术无人机则没有一个国家对外出口。

新型无人机与新定义下的无人机作战模式

在国庆70周年阅兵上惊艳亮相的攻击11,这才是领先世界的新型隐身攻击型无人机,据说啊,据说可以携带两吨空地、空空、反辐射导弹,不但能够对敌方的纵深目标发起攻击,执行战役战术突防任务,而且有襟翼可折叠机翼上舰的型号。

攻击11隐身无人机在空中巡飞时,可以全程由人工智能系统控制,并且进行数据链系统组网,与有人战斗机、轰炸机、预警机、电子侦察机、电子战机等混编协同作战,在形成机群编队后,成为有人机的僚机,在空中进行偷袭、伏击作战,或者突袭敌方雷达和防空阵地。

同时还有一款三角飞翼布局的无侦-8无人机,不但没有进气道,而且两台液体火箭发动机也融入机身,全身没有任何突出物,完全又是一种高亚音速战略侦察隐身无人机,在深入敌后侦察时,无侦-8可以做到来去自由,而且如果能够像DF-17一样高超音速滑翔,最先进的防空系统也无法拦截。

经过美阿战争,各国都在研究无人机的作战效能,而具有戏剧性的是,中国已经实用化的无人机集群作战,是由美国提出理念、中国技术实现的无人机协同蜂群技术。可以想象在未来战争模式下,将出现无人机以集群的方式,协同作业,共同完成作战任务。

中国无人机远销世界各国,为何中国人不担心无人机技术泄露?

根据航空分析咨询公司Teal Group在2019年发布的数据显示,中国的大疆、零度智控、亿航智能等企业生产的商用无人机占据了全球85%的市场份额。

中国的军用无人机这几年发展迅猛,技术和规模已经居于世界领先水平,翼龙、彩虹系列无人机是目前国际军火市场上相当炙手可热的产品,在中东各热点区域、亚阿冲突中表现优异,沙特用翼龙无人机来对付神出鬼没的胡塞武装,收效良好,伊拉克用彩虹系列无人机对IS武装前后进行了几百次空中打击,成功率近100%,在亚阿冲突中,亚美尼亚的军队在阿塞拜疆无人机无所不在的攻击下,伤亡相当惨重。

综合来说,中国现在的无人机,技术水准全球前列(相对美国的高端无人机还有一定差距),市场占有率绝冠全球,考虑到每年几十万架次的出口规模,就有很多人会忧心忡忡的顾虑:我们的无人机技术是否会出现泄漏,这些年,美国为了防止“技术被窃取”,几乎禁绝了一切高科技产品对中国的出口,不过这个“效果”是相当好的,反而促进了我们自力更生,加速加快了各个领域的快速发展。

当然,我们出口这么多无人机,不管是军用还是民用的,其实大可不必太过担心技术的泄密,毕竟,相关的技术安全是有保障的。

首先:我们顶尖的无人机,想要的人搞不了,不想要的人不愿搞。

现在的无人机不是以前的那种传统观念的航模了,而是全技术产业链和全指挥控制体系的整合,尤其是大型的军用商用无人机,除了硬件本身,还有一整套的卫星导航、指挥通信、智能控制、航电动力、武器装备等等一整套体系,类似于彩虹系列的高端察打一体无人机,全世界能完全自主生产的国家不会超过5个,其他中小国家,再厉害的,也只能掌握一部分技术,而像美国这样的无人机技术高度发达的国家(除了成本不占优势),压根就看不上中国的无人机,也不会想办法去获取里面的技术,况且就算获取了,无人机里的系统和美国的一整套体系也不兼容,没多少价值。

所以,就研究水平而言,美国之类的国家看不上我们的无人机技术,而一般中小发达国家即使看上了也搞不了全套的。

其次,中国的无人机是真的便宜,为了对付武装分子,沙特可劲了买中国的高端无人机,一架几十万到上百万美金也不心疼,这些无人机在也门等地追着武装分子打,被打坏了也不心疼,这总比飞行员开着上亿美金的战机去炸武装分子划算多了,对于这些中小国家来说,买无人机就是派上用场的,但是体量有限,买一部分就行了,也没必要专门去研究一下生产流程来自己搞,毕竟成本不划算,就算搞到了一些核心技术,但其他的相关领域呢?那搞着搞着就成了一个系统研发的大工程,那就太不划算了。

第三:正常情况下,五常卖出去的中高端军工产品,都是减配版,核心的技术、指标、规格都是取消或者递减的,比如射程、精度等等指标,买了无人机的国家,即使深入研究,也只能得到一些老的成熟的技术。

第四:这就涉及到专利的保护了,中国的这些无人机都是有专利保护的,出售出去的产品也是签有详尽的专利保护条款的,如果购买方肆意拆解我们的技术或者泄露我们的技术,那么他就要要面临天价索赔、国际声誉受损,毕竟国际卖家都不喜欢这样的客户,当然,他可以选择耍赖,那他可能以后在国际市场上就买不到无人机了,甚至成为国际军火市场里的黑户,这种后果和损失是任何人都承担不起的,这名声臭了,在国际社会就很难立足了。

第五:技术爆炸的时代,技术进步实在太快了,所谓的技术泄露意义不大了。

现在的无人机技术,几乎一年一个台阶,2020年的技术,可能明年也就过时了,始终保持自己强大的研发能力和投入,这才是立于激烈市场而不倒的关键,与其担心自己的技术被泄露,不如多抓紧时间研发更好的技术,不断推进无人机的技术进步才是真正的核心竞争力。

中国无人机远销世界各国,为何中国人不担心无人机技术泄露?

大家都知道大疆无人机是一家非常牛逼的企业,这家成立于深圳的无人机企业发展至今只有13年左右的时间,但已经成为了全球最大的消费无人机供应商。

目前全球有近50个国家和地区研制了几百种型号的无人机,商用无人机的市场规模达到了100亿美元以上,这里面大疆无人机是绝对的市场霸主,从2014年开始,大疆无人机占全世界小型消费类无人机的市场份额基本上都保持在70%以上,因此大疆无人机也成为了代表中国制造走向世界的一个重要代表。

对于这样一家强悍的中国企业,很多网友都会有疑问,大疆无人机远销世界各地,难道他不怕核心技术泄露吗?要知道目前大疆掌握了很多无人机的核心技术,比如飞控智能化和低功耗,高度的整合度,而且大疆自己生产的无人机每一个零部件都是大疆自己研发和设计的,连底层代码都是自己的。如果这些核心技术泄露出去被其他国家掌握,那岂不是会对大疆造成很大的挑战和威胁?

其实大家的这种疑虑是多余的,大疆花很大的力气去研发技术,其目的就是为了在市场上有更多的竞争优势,然后占领更大的市场份额,所以大疆敢于向世界各国售卖无人机说明他就不怕核心技术泄露,而且这些核心技术反而成为保护大疆无人机的一个重要砝码,至于大疆无人机为什么不怕核心技术泄露,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

第一、申请的专利技术是受到保护的。

专利作为一个企业核心的竞争力之一,是企业维护自身利益的重要手段,有很多企业不生产东西光卖专利就可以赚很多钱,比如2018年高通专利授权收入就达到了51亿美元,光专利授权收入就占到了高通2018年收入的23%,而这里面大部分收入都是由中国企业贡献的,这个钱可以说是躺着赚。

所以企业的核心技术并不是说谁想用就可以用,谁想模仿就可以模仿,大家可以使用别人的专利,但是必须交一定的授权费,如果但没有获得专利拥有者的授权之下擅自使用,受专利那就会面临巨额的罚款,甚至有可能把企业罚到破产,类似的案例全球各国都经常发生的。

比如最著名的就是苹果跟高通的专利大战事件,从2017年开始,苹果指责高通专利费用过高,而高通则指责苹果侵犯其专利权。最终在2019年3月份高通赢得了一场对苹果公司的司法胜利,当地联邦法院裁定苹果侵犯了高通的三项专利,并判处苹果向高通支付3100万美元的赔偿金。

由此可见专利侵权的代价是非常高昂的,所以很多企业就算掌握了其他人的核心技术,也不敢直接进行商用,而必须获得对方的授权之后才能进行商用,否则会面临巨额的罚款。

正因为专利受到很严格的保护,所以很多企业都敢把核心技术用在最新的产品上,而不怕被竞争对手获知。对于大疆来说也是一样的道理,大疆成立至今已经产生了很多专利,而且从2008年开始,大疆就申请与无人机技术相关的专利,截止2017年大疆公司的专利公开数达到916项,拥有国家专利3206项,软件著作权49项,作品著作权46项,此外大疆科技还在美国申请了70多组专利,其中17组已经获得授权。另外,根据世界知识产权所公布的2018年全球国际专利申请(PTC)排名情况,大疆科技以656项申请专利排名全球第29位,这些PTC主要集中在B64类,飞行器,航空,宇宙飞行领域等专利。

正因为有广大的专利,所以大疆并不怕核心技术泄露,如果谁敢在没有获得大疆授权的情况下使用大疆的专利技术,那就会面临巨额的罚款。

第二、大疆的核心技术每年都在不断的更新换代。

目前不只是中国在研究无人机,包括美国,英国,以色列等国家的无人机技术也是很牛逼的,大家的技术都在不断的进步,可能某个技术在2018年是核心技术,但是到了2019年或者2020年可能就会过时了,所以要真正的保持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就必须持续不断的加大研发投入,不断的推进技术进步才能掌握真正的核心技术。

目前大疆无人机的研发实力是非常雄厚的,在大疆8000多名员工当中,其中25%以上是从事研发,工程,再加上每年巨额的资金投入,大疆的核心技术每年都在不断的更新换代,所以就算以前的一些核心技术被一些企业掌握并进行改进,这也不影响大疆在消费无人机市场上的霸主地位,只要大疆的科研实力领先其他企业,他就不怕被别人超越,也不怕核心技术泄露。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