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航员返回地球为什么要隔离?

事实上,宇航员返回地球后的隔离与一般意义上的隔离并不一样。宇航员返回地球后要对他们进行隔离,主要原因是为了让他们能很好地恢复健康,免受其它因素干扰。这种隔离并不是真正医学意义上的隔离,而更准确的理解应该是休养。

随着我国航天事业的飞速发展,我国已成功地将几批宇航员送入太空。他们在太空站生活几个月,完成各种工作任务后就要返回地球。相信大家都在电视直播上看到过,宇航员们从返回舱出来后,会马上有工作人员将他们接出来,迅速抬到椅子上坐好,然后抬着他们走到车上。

看到这里,可能很多人会认为这是国家对凯旋归来的航天英雄的一种待遇,祝贺他们胜利归来!也有一些人会认为这是宇航员耍大牌,自己不走,非要别人抬着走!

上面这些看法其实都不对。之所以把刚从太空返回地面的宇航员们用椅子抬着走,如果你们知道这背后的原因,肯定会对这些航天英雄肃然起敬!他们是真正的英雄,而不是什么耍大牌的明星!

很多年轻人都非常羡慕宇航员在太空的生活,不少人梦想自己有朝一日也会成为一名宇航员,实现自己飞天的梦想。但是,你知道成为一名宇航员要过多少道关吗?很多人可能连一关也过不了。

如何才能成为一名宇航员

无论是哪个国家的宇航员,他们都背负着全人类探索未知宇宙星空的重任,面对人类尚有许多未知因素的领域,宇航员的每一次升空其实都会面临各种极端复杂危险的困境,因此对宇航员的身体素质,反应能力,心理素质等都会有了巨大的考验,能够成为宇航员的人无异于人中龙凤,他们的身体综合素质在当前人类中都是佼佼者。

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宇航员,对许多人来说是难以实现的梦想。我国的宇航员同样是优中选优,精中挑精,他们无一不是经过了重重磨难,付出了艰辛的努力和汗水,最终脱颖而出,成为众人仰慕的航天英雄。据负责我国宇航员训练的专家介绍,我国的宇航员选拔基本上都是在空军部队中进行,因为飞行员的身体素质要求本来就高,而且宇航员面临的一些情况飞行员也遇到过,比如失重,缺氧,高空等等各种特殊环境,因此从飞行员中选拔出宇航员可以极大的节省时间和训练资源。

也就是说,如果你想成为一名宇航员的话,首先得成为一名空军飞行员。就是这第一关,相信也有非常多的人不可能达得到。成为空军飞行员后,还需要经过淘汰率高达70%的严苛训练,最少要有600个小时以上的飞行时间,而且还要具备在三个不同气象条件下的飞行的能力。

过了上面这一关以后,就是对身体条件的严格选拔。作为宇航员,身高要求在1.6至1.72米之间,不能太高,同时也不能太胖。此外,身体必须健康,不能有任何疾病,对身体的检查甚至连小小龋齿也不能有。另外要求身体表面不能有畸形,就连家族遗传病也会被调查。光是身体检查这一关已会有很多人被刷掉。

通过了上面这些选拔后,你就有可能正式进入到宇航员的训练队伍中来了,开始接受系统的宇航员训练。宇航员的训练总共分为八大类和百余项其他训练科目,包括心理素质,身体素质,航天技术训练,生存训练等等各种特殊训练项目。

除了上面这些训练外,针对宇航员还有一项特殊训练,就是连续三天不睡觉,在狭小空间内进行高强度训练,不断挑战宇航员生理和心理的极限。通过这些训练来发现宇航员自身的问题,然后后期再制定针对性的训练项目。通过这些训练让宇航员即便是在太空中遇到危险也能自主应对。上述训练并不是几个月或一年半载,一般会持续三到五年时间。

此外还有专门的心理训练,因为在太空环境生活和工作环境有其特殊性,很容易让人产生焦虑和不安等心理负担,所以必须通过心理训练让宇航员能够消除这种负面情绪带来的不利影响。

最后就是科学知识的学习。毕竟航天领域涉及众多高科技和尖端技术,一个没有扎实的理论知识水平的人,哪怕你有再过硬的身体素质和强大的心理素质,也是不可能胜任这项工作的。这些知识包括英语、地理、高等数学、计算机等等总共60门基本学科,以及各种航天理论知识的学习。所以说每一位宇航员的诞生都是德智体兼优的高级人才。

上面所有这些训练都合格以后,你就正式成为一名宇航员了。剩下的就是等待,有合适的机会,你就可以遨游太空了。

宇航员们在空间站都干些什么

很多人都非常想知道宇航员们在空间站都会干什么。一般说来,每次将宇航员送上太空,都会有不同的工作任务。但是这些很多都是国家秘密,不能对外公开。作为普通人,我们也不要去刻意打听。根据可以公开的信息,归纳一下,宇航员们在空间站都会做些什么工作。

一是对空间站核心舱组合体的日常管理工作。具体工作内容主要是对空间站的日常运行进行监测、维护、保养等。

二是根据需要,可能会进行出舱活动及舱外作业,以完成既定的科研项目。

三是空间站在轨飞行期间,航天员们会开展大量空间科学实验和技术试验,这应该是太空生活当中最重要的工作内容了。

四是航天员需要在空间站进行自身健康管理,这件事情关系到航天员们的身体健康。

宇航员在太空经历了什么,为何从太空返回后要坐在椅子上抬着走

空间站是运行在距离地面396千米的外太空,与地球环境相比,这里的环境非常恶劣。虽然宇航员们是生活在空间站里,即使出舱时也有宇航服保护,但即使如此,他们也不可避免地受到影响,而且这些影响对身体产生的负面作用不可忽视。

那么,宇航员们在空间站生活一段时间后,身体会受到哪些方面的影响呢?

一、肌肉萎缩骨质疏松

宇航员们长期生活和工作在太空失重环境下,由于没有地球引力的作用,时间一长,他们的身体肌肉会萎缩,同时钙质会流失导致骨质疏松。

由于宇航员们生活的空间站没有地球引力,当然也就失去了重力作用。我们生活的地球,无时无刻不在对我们的身体施加重力影响,而我们不管做任何事,首先都得克服地球重力,这样我们才能正常活动,因此我们的肌体的组织和器官时时都在得到有效锻炼,从而保证我们的健康。

但是在空间站生活的环境就与地面上不一样了。因为这时没有地球引力,因此宇航员的骨骼和肌肉在失重环境中就没有受到任何重力影响,从而时时都处于放松的状态,时间一长就会导致肌肉和骨骼因长期得不到锻炼,也就没有了营养来源,肌肉会退化,骨骼萎缩骨量流失,对身体伤害很大。

在这样的身体状况之下,如果刚回到地球的宇航员自己站立行走,他们自身的重量加上航天服的重量对本已萎缩的肌肉和松脆的骨骼来说是一个非常大的负担,如果贸然站立,轻则会引起骨折,重则会对宇航员的生命带来威胁。

二、血液循环发生改变

在地球上生活时,因为地球引力的原因,我们身体里的血液会向下半身集中。如果不能将这些血液有效地进行全身循环的话,那么人的心脏,大脑就会出现供血不足,血压升高的现象。不过人类已经进化出了一套完整的身体循环系统,来适应地球表面的环境。

但是在太空失重环境之下,因为没有引力的作用,人身体内部的血液会向身体的上半部分,尤其是向胸部及以上集中,此时宇航员就会感觉头重脚轻,还会出现“头大”的现象。

所以,当宇航员们重返地球之后的短时间内,身体的循环系统无法一下子适应地球的重力环境,此时的他们感觉好像身体在“倒立”,会出现头晕眼花的现象,站立不稳。

三、大脑前庭系统出现紊乱

人类大脑前庭系统的主要功能就是用来感受空间位置的存在,但必须要依靠地球重力才能感知空间和方位。

宇航员在空间站在太空上处于失重状态,是不能感知空间位置的。当然那个时候他们可以依靠空间站内的参照物来判断。

而当他们再次回到地球之后,大脑前庭系统又重新感应到了重力的存在,在调整感知的过程中,大脑前庭系统出现紊乱,这个时候如果站立行走,他们就会晕头转向,不能正确感知方向,甚至难以保持站立。

四、免疫力下降身体虚弱

虽然我们从新闻报道上看到胜利归来的宇航员们,个个都是一幅精神饱满、十分轻松的画面,但事实上,此时的他们,身体是非常虚弱的。

由于宇航员们长期在轨生活,身体会发生很多变化。上面已经详细介绍了。除此之外,他们长期处于压力、睡眠不足、孤独、辐射以及饮食不良等情况下,免疫力会大大下降,身体非常虚弱。

由于上面的原因,宇航员从太空返回地球后是不能马上站立行走的,必须坐在椅子上由其他人抬着走。特别说明一下,他们坐的并不是轮椅。

总之,作为一名宇航员,他们的付出是无比巨大的,他们在没有飞行任务的时候要坚持日常训练;在执行在轨飞行任务时,身体又得承受很大的变化;而返回地球后又要经过长时间的疗养,才能恢复到之前的水平。

宇航员返回地球后,需要进行至少三个阶段的疗养恢复。即为期两周的医学隔离期阶段、为期一个月的医学疗养阶段和为期至少三个月的恢复疗养阶段。所以说,对宇航员们采取的隔离措施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医学隔离。这种隔离其实应该理解为休养。

待整个恢复过程结束后,他们的身体状况才会完全恢复到执行任务之前的状态,才能回到正常的生活、工作和日常训练中去。最后,向伟大的航天英雄们致敬!

宇航员返回地球为什么要隔离?

需要的。7天左右,不能回去过中秋。

宇航员返回地球为什么要隔离?

航天员成功返回地面后,并不能马上与家人团聚,而是要隔离一到两个星期。这样的规定看似不近人情,其实是非常必要的。

一、太空复杂的环境,包括失重和宇宙射线等,可能会对宇航员的身体造成改变,所以在返回之后,除了在着陆现场对宇航员进行医学检查外,还要回到训练中心对他们进行更详细全面的医学检查和健康评估,包括心肺脑等各个方面,尤其是在特殊条件对人体功能的影响,比如立位耐力下降、平衡功能、肌肉萎缩等问题。

二、航天员在返回地面时体质一般都比较虚弱,地面常见的病毒可能对他们产生巨大的危害,因此必须对他们实行严格的医学隔离进行消毒。

三、航天员在密闭狭小的座舱、静寂无声、失重的太空环境下工作和生活,与地面的联系有限,容易产生一系列心理问题,如思乡症、恐惧症和人际关系紧张等。 所以在完成任务从太空归来后,要对他们进行适当的心理疏导。

在隔离期间,航天员将在航天员公寓内逐渐适应地球重力环境,通过各种医疗手段及自身锻炼来提高心血管系统和运动器官功能,提高立位耐力,消除疲劳。之后还会进入疗养院休息疗养,最后才能恢复正常生活。

宇航员返回地球为什么要隔离?

宇航员返回地球之后,都要接受为期14天的医学隔离,这不禁让人疑惑,难道太空中也有疫情吗?

太空中没有疫情,这一点是可以肯定的!

要知道,我国空间站位于400公里外的太空中,那里不仅没有空气,而且时时刻刻都受到宇宙射线和太阳离子的攻击,病毒不可能在这样的环境中生存下来,所以,太空中没有病毒,更加不会有疫情。

既然如此,那宇航员返回地球之后,为什么还要接受为期14天的医学隔离呢?下面我就来说一下原因,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继续往下看。

宇航员返回地球后隔离的3个原因:

1,防止太空细菌入侵地球

宇宙中蕴含着各种射线辐射,这种辐射对宇航员的危害极大,在太空生活6个月,受到的辐射大约是500mSv,相当于做了25000次胸片,如果宇航员出舱活动,受到的辐射更大,对身体的危害也更大。

承受了过量的辐射之后,细胞的分裂会出现异常,很容易患上癌症,此外还容易造成细胞变异,甚至是生物变异,比如说普通的种子,带到太空飞一圈之后就变成了太空种子,产量出现了大幅度提升,这就是变异的结果。

同理,宇航员身上有很多微生物和细菌,一旦这些细菌变异成了太空细菌,危害力将会大大增加,万一在地球上扩散开来,后果不堪设想,所以宇航员返回之后要进行隔离,防止此类情况出现。

不过,这个问题我们现在也不需要担心了,因为我国科技十分先进,无论是空间站还是载人飞船,舱内环境都控制得极好,保证宇航员不会感染任何病毒。

可是,美国苏联在早期发展航天事业的时候,的确存在这样的顾虑,所以宇航员返回之后,都被隔离起来,领导接见他们的时候,也是隔着玻璃墙见一面,并不会亲身触碰,就是为了发生意外。

2,保护宇航员的身心健康

受太空微重力影响,宇航员一直处于失重状态,全身肌肉得不到合理运用,会出现肌肉萎缩问题,在太空生活的时间越长,肌肉萎缩就越厉害,同时还伴随着骨质疏松,所以,宇航员返回地球之后,不能站立,不能走路,防止骨折等意外情况发生,必须要隔离静养。

受微重力影响,宇航员还会出现心脏萎缩、脑袋变大、视力下降、免疫力下降等各种问题。

此外,宇航员在执行任务期间,始终处于一个幽闭狭小的环境中,白天忙于工作,晚上整个人飘在空中,睡觉也不踏实,短时间没有问题,时间一长,就容易出现心理问题,回到地球之后,需要进行心理辅导。

3,帮助宇航员逐渐适应地球的微生物环境

无论是载人飞船,还是中国空间站,里面全都有高级的净化消毒系统,用机器制造空气,保证环境的绝对洁净,宇航员生活在一个无任何污染的环境中,空气极为清新,没有尘土,也没有地球上的各种微生物。

久而久之,宇航员的身体就会适应洁净的环境,免疫力会降低,突然返回地球之后,宇航员便从无菌环境进入了有菌环境,身体很难适应,更容易生病,也更容易被感染,所以,他们需要被隔离在一个干净卫生的环境中,慢慢适应地球环境。

知道了宇航员被隔离的原因,那你知道宇航员是怎么隔离的吗?

其实,宇航员从上天之前就已经开始隔离了……

①:上天前隔离训练

宇航员在太空中执行任务,一去就是6个月,这6个月里面,他们每天都生活在一个狭小幽静的环境当中,如果心理不够强大,很容易出现心理问题,轻则暴躁,重则发疯。

为了训练宇航员的耐受能力,各国航天局都会安排一些隔离训练,训练期间,宇航员会被关在一个狭小的训练室里,按照规定的时间表工作休息,期间不仅要进行写作,还要进行体育训练,吃饭的时候,有人从小窗口送饭,总之,吃喝拉撒都在训练室里面。

训练时间一般是14天,宇航员都能轻松完成,并没有任何不良反应,如果连这一关都过不去,显然不具备上天执行任务的资格。

②:上天前的医学隔离

航天器和空间站上面都非常干净,没有灰尘,也没有细菌,几乎算是无菌环境,可是,宇航员身上可能携带各种细菌和病毒,如果他们没有经过检查,不小心把一些病毒带到了空间站里面,那可就麻烦了,耽误工作事小,危害生命事大。

为了避免这种乌龙事件发生,宇航员每次执行任务之前,都要进行至少7天的医学隔离,期间要进行各种医学检查,保证宇航员的身体健康,且不会携带任何病毒,如此,方能上天。

航天任务完成,落地后依然要隔离……

宇航员返回地球之后,无论是身体还是心理,或多或少都受到了一定的伤害,隔离的主要目的就是要确保宇航员的身体健康,对宇航员的身体进行专业评估,制定详细的恢复计划,帮助宇航员恢复到健康状态。

①:医学隔离期

一般来说,医学隔离期通常为14天,特殊情况为22天。

隔离的第一周,参照执行Ⅲ级传染病预防隔离制度,隔离的第二周,参照执行Ⅱ级传染病预防隔离制度,如果有第三周,就调整为Ⅰ级传染病预防隔离制度。

这段时间主要是为了保护宇航员,将他们安置在一个干净卫生的环境中,控制微生物数量,帮助宇航员渐渐适应地球的微生物环境,万一宇航员身上有太空细菌,也不会扩散出来。

这段时间,宇航员虽然没有自由,但是家人还是可以到场看望的,毕竟好几个月不见面,家人肯定极为想念,宇航员是英雄,要照顾他们的感受,要照顾他们亲人的感受。

期间,宇航员需要保证足够的休息,稍微进行一些简单的活动,比如走路。

②:医学疗养期

经过14天医学隔离期之后,宇航员已经适应了地球的环境,身体状态也得到了一些恢复,宇航员会进入为期30天左右的医学疗养期,一般会进入开放状态的疗养院中,适当进行运动,恢复身体状态的同时,尽可能适应地球的生活环境。

食物方面,会为宇航员配备易消化、高营养、微量元素丰富的食物,进一步帮助宇航员恢复身体状态。

③:恢复疗养期

这一阶段,宇航员将进行3-6个月的恢复阶段,活动强度会大大提升,宇航员将会在这一阶段,把身体状态恢复到上天前的巅峰状态,并以更加饱满的精神状态投入工作当中,随时准备重返太空。

这一阶段需要完成的项目有很多,比如下肢肌力训练、起立训练、平衡训练、仰卧位功率自行车训练、核心稳定肌功能锻炼等。

写在最后:

从第一代航天员杨利伟开始,到第二代航天员王亚平,再到正在训练的第三代航天员,一代又一代航天员前赴后继,为中国航天事业奉献了自己的青春。

在他们的生命中,没有金钱地位,也不管训练有多艰苦,唯有一份走向太空的胆略和为国奉献的精神!

最后,祝中国航天人精神永存,再创辉煌!

宇航员返回地球为什么要隔离?

身体需要恢复调整,为了防干扰

宇航员返回地球为什么要隔离?

我认为要隔离,就是康复,恢复体力的过程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