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潜艇中生活是怎样一种体验?
对许多人来说,潜艇和潜艇兵的生活是非常神秘的。我曾经在大连参观过潜艇,下去呆了有个把小时左右时间吧。刚开始时非常好奇和兴奋,这里瞅瞅哪里看看,也没有觉得有什么不舒服。可是渐渐地就会发现,整个人会感觉到越来越压抑,会明显感觉到一种莫名的烦躁。出来后在外面起码有一个多小时整个人的感觉才基本恢复正常。
如果有机会的话,不妨去体验一下。相对于其他兵种来说,潜艇兵的日常生活真的非常不容易,哪怕是他们不需要进行下潜,就是平时在海面航行,那滋味也不好受。可以说,很多人在潜艇里面可能呆不过三天就得出问题。这并不是危言耸听。想知道在潜艇中生活是什么样的一种体验?那就请仔细阅读下面的文字。
一、封闭狭窄的空间
对于潜艇来说,下潜时的抗压程度、航行时的前进速度以及出海时的隐蔽水平等是优先考虑的问题。因此潜艇的体积不可能造得和水面舰艇那样大。通常情况下,潜艇的排水量就是几千吨,这样的个头的话,换算过来就是一个长不过百米,宽不过十来米的样子。
除掉它的外壳后,其内部空间可能就没多大了。在几米宽的内部空间里,一眼望去,全是密密麻麻的机械设备,甚至在楼梯、过道、床边都是各种管道和阀门。所以人在船舱内的活动空间非常有限,就连走路许多地方都要弯腰才能过得去。
在这样狭小的空间内生活,产生压抑情绪是很正常的事。时间长了,如果不会自我调理,很多人可能都产生严重的心理疾病。
二、永不间断的噪音
除非潜艇关机停止工作,否则只要它一启动进入工作状态,马上就会产生噪音,而且这些噪音不会间断。
潜艇噪音主要来自于水动艇噪音主要分为流体噪声、机械噪声、螺旋桨噪声。
流体噪声:潜艇在航行中所产生的噪音,航速越高,流体噪音越大。
机械噪声:即潜艇内部各种机械设备运作时产生的噪音。
螺旋桨噪声:来源于潜艇螺旋桨,是主要噪声源。
尽管如今新型潜艇采用浮筏减震等技术,尽量减少噪音,但有时候噪音仍然高达几十分贝以上。试想一下,长时间处在这种高噪音的环境中,你能受得了多久。
三、混浊难闻的空气
潜艇是一个密闭性非常好的狭小空间,里面的空气是无法与外界进行交换的,只能是内循环。潜艇工作时,由于它的机械设备运转和维护,会产生大量有毒性、刺激性、腐蚀性的气体,即使有空气过滤系统,也只能是把对人体有害的气体过滤掉。而且舱室内还有些许漂浮颗粒,比如灰尘、纤维、有机污染物等等,再加上很多潜艇兵的体味、厨余垃圾的臭味等。船舱内各种难闻的气味是随处可闻,久久不散。
四、严格控制使用的淡水
随着潜艇技术的发展,虽然现在已经有了专供潜艇使用的海水淡化装置,但那是给核潜艇准备的,常规潜艇目前依然没有办法装配,主要是由于它们的内部空间实在是太过于狭小,找不到地方来安装海水淡化装置。
因此,对常规潜艇来说,它上面的所有淡水都是出发前准备的。数量是很有限的,淡水资源对潜艇来说显得非常宝贵,这使得艇员在淡水的使用上有着非常严格的控制,洗脸、刷牙、饮用等等,都不能有半点浪费。想在潜艇上面洗个澡?想什么呢。
五、无法感受的时间
潜艇一旦下潜进入海中,不论什么时候,潜艇外面看起来都是漆黑一片,人在潜艇之中,根本不可能像在外面一样可以分清白天黑夜。刚开始的几个小时还可以,时间一长,根本感觉不到时间的流逝,觉得时间就象“静止”了一样。
可能有人会说这有什么可怕的,感觉不到就算了吧,反正艇内是有照明的,无所谓。但是如果人体长期不能正确感知“时间”的话,就会导致人体自身生物钟的紊乱,打乱人体正常的作息时间。同时如果长期处于这种类似时间“静止”的状态,对人的精神方面会有一定程度的影响。
六、难以下咽的食物
正常来说,潜艇兵的伙食是最好的,与空军持平,属于部队最高的四类灶。不过那是他们在岸上的时候才能享受得到。
真正在潜艇上的伙食,一般人是难以下咽的,考虑到潜艇对空气质量的要求,食品一般都是以蒸煮为主,主要是采用“浅盘食品”配给。即在岸上把食品做成半成品,再真空包装起来,食用时稍微加热就能吃,说白了就是类似罐头,种类虽多,但并不新鲜美味。开始时都能将就,时间一长,天天都吃这些,一般人真受不了,但不吃也不行,所以每次都是硬着头皮吞下去。
再说了由于潜艇内部空间有限,所以每次执行任务时所能携带的新鲜蔬果极其有限,基本只能维持15~20天,而一般任务周期为2个月左右,这就意味着消耗完新鲜蔬果后,潜艇兵需要吃罐头、脱水冷冻食品。而且潜艇上带的新鲜蔬果也是有讲究的,不是想带什么就带什么,比如葱姜蒜韭这类有异味的不能带。
七、痛苦的睡眠
由于潜艇空间的限制,艇员们睡觉的地方肯定是不宽裕的。潜艇上的床铺,其宽度一般仅能刚好容纳一个成年人平躺,没有更多的空间。
而且这些床还是立体式的,至少分三层,就像火车硬卧车厢的上中下三层铺位一样。区别在于潜艇上的床是用铁链吊着的。
想想看,劳累了一天,躺在这些仅能容下一个人的床上,想要翻个身都困难,再加上潜艇内部过高的温度,混浊的空气以及无时无刻,无处不在的噪音影响,要想睡一个好觉是有多么的不容易。
八、枯燥的娱乐
要说潜艇上一点娱乐活动都没有吗,也是不切实际的。但是,由于潜艇的特殊性,艇员所有通讯都是禁止的,实际上他们一旦出海也就是与世隔绝的,断绝了与外界的一切联系。
艇员们休息时候的娱乐活动,大多也就是战友之间玩玩掰手腕、下棋、打牌、健身,除此之外,还可以看看在岸上提前下载好的电影或小说。其他的,别想了,没这条件。
就是这些有限的娱乐活动,也不是你想玩就玩得起的。比如你想找个战友下盘棋,刚好到他值班;你想找人打打牌,要想凑足三个人斗几盘地主,也不是件容易的事。
九、无时不在的心理压力
潜艇兵长时间生活在封闭、狭窄、阴暗、不见天日的环境中,同时还要忍受混浊难闻的空气、无处不在的噪音,这样的生活环境实在谈不上舒适二字。时间久了,人自然就会产生烦躁的心理和情绪。
此外由于潜艇所处环境的特殊性,在潜艇工作期间,艇员的神经经常是出于高度紧张状态,面对复杂的海清、敌情都要时刻保持警惕,这就要求潜艇兵需要强大的心理抗压能力。
所以,艇员在潜艇上生活期间,可以说除了睡觉以外的时间,其余时间都在承受着来自各个方面的心理压力。如果不能及时化解,或者不具备强大的抗压能力,很容易导致心理出现问题,从而影响艇员的健康和潜艇的安全。
十、繁杂的如厕程序
上厕所是每个人天天都得进行的事情。平时大家如厕也没有什么特殊的程序性要求。但是在潜艇上上厕所,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说来你别不信,在潜艇上哪怕就是上个厕所事先也得经过训练。
在潜艇中上厕所十分麻烦,必须严格执行一套固定程度,否则就有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第一步要先检查要储存器内是否存在残留气体,如果有那就必须先排除。上完厕所需要打开冲洗阀,接着打开船舷外的前盖,再拧开压气阀。这一套程序走下来,光是拧阀门的动作都得好几次,而且顺序不能搞乱。如果乱了,可能会导致非常难以收拾的局面。
看完了上面这些,你对潜艇中艇员的日常生活的了解,只能是初步的。有些东西出入保密的需要不可能公开,这也是各国通行的做法。但不管如何,从这些可以公开的信息来看,在潜艇中生活几个月这种事情,一般人真的是无法承受的。所以,在此要对那些为保卫国家安宁的潜艇兵们致以崇高的敬意!正是因为他们的努力和付出才有我们幸福安宁的生活。
在潜艇中生活是怎样一种体验?
我在青岛参观过老式潜艇。印像最深的是空间狭小,隔舱与隔舱之间要从直径大约一米的圆洞钻过去。特别是艇员的床,分为上下三层,一人一层。上面两层其实就是个帆布兜兜,人只能侧身爬进爬出,在床上没有坐起来的空间,"床"只起到上面的人不直接压在下面的人身上的作用。当时我在艇员床前待了很长时间。
现在的潜艇肯定大多了,各方面条件也好多了。但由于潜艇搭载的先进武器装备也大大增多了,因此艇员睡觉的条件不会有太大改善。
设身处地想一想,在潜艇上服役,一旦执行任务,在艇上一待就是几十天,而且不能大声喧哗,动作必须轻拿轻放,以防敌人声呐侦测。特别是睡在如此狭小的空间中,我估计连手机也不能玩。当真是太辛苦这些潜艇官兵了。
其实,异常辛苦的军兵种和驻扎地,又何止潜艇兵呢?不是说不打仗,解放军的日子就会好过些。他们也是人,也是父亲、丈夫,他们也是父母的宝宝,家里的顶梁柱。他们也有七情六欲。但是为了军人的荣誉和使命,他们在和平时期也经受着常人无法想象的磨难。至此,我作为一个老人,已经无话可说,只想重复魏巍的一句老话:他们才是最可爱的人!
在潜艇中生活是怎样一种体验?
现代科技发展很快,已经注意到有人以为现代潜艇发展也已经脱离过去那种局促布局的时代了,居然那航母上才有的超市也套到潜艇上讲。
据公开信息,我国目前潜艇外壳最大加工尺寸是八米!—— 为了装载潜射导弹,那个一直被诟病的“龟背”,都仍旧要继续存在,那么艇员的生活环境,恐怕不会有本质上的改善。那么潜艇生活环境到底有多局促?美国洛杉矶级的攻击核潜艇,床位与艇员配置比例为2:3,啥意思?三个人只有两张床!注意 这是七千吨的潜艇。我国潜艇方面保密工作比较严密,想来公开数据是排水万吨的094会比这个好些,排水八千吨的093,就算好也好的有限。至于还在服役的常规柴电039,那就恐怕连二战时潜艇兵著名的“热铺”都还需要保留。
潜艇生活的一切状态,几乎都是彻底的反人类状态。
首先是空间局促,人类有一种远古就从基因里留下来的疾病,叫“幽闭恐惧症”,这是人类从生物进化中,自然形成对危险环境的本能自保机制,类似的还有诸如恐高症,密集恐惧症等,人人都有,程度不同而已,普通人平时感觉可能不明显,不过前些年,很多不良房产商,弄出一种层高不足的楼房后,住上这种房间的人,没有不体会深刻的,而这只是屋顶多降了十几二十公分的效果而已,拿到潜艇里,跟潜艇内许多地方动不动就撞头,空间挤压来自四面八方的逼窄比,真不叫事。
潜艇空间当中已经无法保持什么私密空间,那些看着勉强还可以的空间,还需要优先保障操作工作空间,这些密闭的空间,在潜艇正常运行时,还需要严格执行水密舱门分割,很多舱室连气压都不同,过一道舱门,不注意因气压差,被撞伤,撞成气胸的,在潜艇兵里,觉不在少数。同理,应为密封原理,潜艇兵上个厕所,也不是上好了一冲了事,需要专门培训,各种气压,水压门阀得走七八道甚至十来道程序,不能弄错,否则连储粪池的内容都能倒喷出来,还没水供你打扫清理。
潜艇密闭环境下,空气循环是重中之重,可是潜艇空气循环基本工作中优先要处理的,是行驶过程中产生的有毒有害气体,各种生活产生的异味,目前也没有太好方法去除,密闭环境下,普通十天半个月的巡航,还能勉强接受,那种三个月的战略巡航演练,往往靠岸时,大批艇员都是给抬出来的,所以现在包括美国,俄罗斯的大型核潜艇,里面游乐室,桑拿房都给安排上了,核动力也能保证潜艇以年为单位正常巡航,但是仍然不会安排超出三个月的巡航任务,就是因为潜艇受得了,里面的人也受不了。
许多人津津乐道的是潜艇兵吃的是最高标准的四类灶,但是却不能设身处地的想一想,潜艇兵与空军飞行员不一样,飞行员战略巡航大飞机,最多才能飞多少时间?所以他们吃四类灶是真吃四类灶,最多特殊情况会耽误一顿两顿,几率也绝不会多。潜艇兵不一样,在岸时间四类灶你敞开了吃,可是一开始巡航任务,下水了你还想池四类灶?美不死你!新鲜食材水果,能保证头一个星期,就谢天谢地,往后的日子,全是罐头真空包装食品顶着,这类食物,偶尔吃个一顿两顿肯定没事,要是连吃三天,不骂娘的那都不是普通人!
出海执行任务的潜艇兵,最幸福的莫过于莫过于某个好天气,潜艇可以上浮,有机会轮班从舰桥出去放风,这种机会,每个人都试图用自己珍藏的好东西,或者靠岸后多少时间的薪水,来跟同伴交换,不过鲜有能成功的。
潜艇军官管理上谁没点心理学专业素质?没有也不行啊,潜艇上吃不好,睡不好,动辄撞头碰腿伤胳膊,潮湿闷热不能洗澡,说话都得耳语,拿任何东西都得用拿国宝古董的态度轻拿轻放,到东到西都是汗臭脚丫子味……水面舰船随时能放风,出海时间一长,海员们还特别暴躁易怒呢,潜艇这环境下,能熬过十天半个月,还能继续工作的,那神经真是铁打的!
另外潜艇本身,会被敌人在无声无息中给阴了,海水不同洋流的密度差,某个部分的工作失误……都会导致潜艇连信号都没机会发出去就“没了”,这种心理压力,也需要艇员长期保持工作时的精神强度,大有每一轮工作,不够一百分就会死的那种压力,普通人一次两次可以顶住,每一次出任务,需要全程顶住,说真的,哪怕最后是从艇里给抬出来的,那也个个是英雄好汉!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