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认识的几个高考的孩子都是花钱让分析师给报志愿,这靠谱吗?
谢邀。
我来回答这个问题比较合适,去年我家孩子高考,一开始考虑请人填报志愿,后来决定自已填,结果非常好,第一志愿差1分,第二志愿超3分,第三志愿超9分,第四志愿超14分,第五志愿超20分,被第2志愿第一专业录取,211院校中比较好的专业。
我个人认为,一是父母如果文化水平不高,学习能力有限,为了孩子的前途,可以考虑请所谓的专家填报。二是父母工作非常忙,一天半小时的学习时间也保证不了,也可以考虑请专家填报。除此之外,自已帮孩子填报是最好的选择。理由如下:
一是填报知识不难,首先学习游戏的规则,什么是平行志愿,填报志愿的数量,分数清还是专业清,等等,也就是说,我们参加的这个游戏有哪些规矩,是按什么规则来玩的。
二是了解学校。中国大学有3000多家,理科专业有200多个,文科有近百个专业,要全部掌握,根本做不到,但我们给孩子填志愿没必要学习那么多,根据自己孩子的成绩,对一定范围内30到60个大学进行研究就可以了。
三是研究数据,把近三年来本省的招生录取分数线进行深入分析,主要研究分数、位次、分差、线差、逆线差、逆分差、等进行统计分析,找出一个规律,把这个规律用到填报中去,就成功了一大半。
四是结合孩子的特长和兴趣、以及当前就业形势,扬长避短,筛选学校和专业,然后把冲、稳、保、垫的大学依次填报,设置好梯度。这样一通操作,怎么可能会不好?想不好都难。
如果请专家填,优点是省事儿,缺点也是显而易见的,没有谁会比父母更用心,我填报时,改了6稿,先后调整过20多个大学,这一点,草案本就用了几十页,这种不计成本的努力,除了父母,别人是做不到的,别人不会为了几千块钱这么拼命,这么精益求精。另外,没有谁比父母更了解孩子,这是报专业的前提和根本。
综上所述,如果可能,建议自己给孩子填报,不仅仅是省钱这么简单。
如果对您有帮助,请点赞支持。欢迎关注。
今年认识的几个高考的孩子都是花钱让分析师给报志愿,这靠谱吗?
关于这个问题,我认为:作为一个2019年高考生的家长,我经历了高考的所有环节。不谦虚的讲,也曾帮助过(注意是帮助)很多家长的志愿填报。我觉得我对这个问题还是有一些发言权的,我的看法是:靠谱但不应该采用这种方法。文章有点长,出于十年寒窗不易,希望各位家长能够耐心看完。
填报志愿,无非是要解决这三个问题:选哪些专业、选哪些高校、尽最大可能保证能被心仪的高校、专业录取。
首先说说选哪些专业专业大概率会决定孩子的职业,关于这一点可能很多人会说工作和所学专业不一致的非常多,但其实你静下进来统计下会发现:热门且专业性强的工作,往往与大学专业一致;与大学专业不一致的,一般都是要么冷门、要么偏“软”的专业(如:行政管理)。还有一个论点,只要肯努力转行不是问题。但问题是,如果能够避免这种情况为什么不去避免呢?
选专业实际上就是选行业。选行业应该基于对它全面、客观的认识。因为我是IT从业人士,2018~2019年有无数的家长和我讨论IT行业,但绝大多数认识都非常偏颇,要么就是说赚钱多、要么就是说996,诸如此类。那么,谁能够对一个行业做出全面客观评价、提供准确的信息?分析师可以吗?不可以。只有这个行业的资深从业人士才能做到,并且能够说清楚诸如这个行业的职业发展路径等一系列问题。
所以,对于选专业,家长们应该采取这样的方法:对于孩子感兴趣的专业,去寻找对应行业的资深从业人员,让TA能够给予全面的讲解、对相关问题进行解答。不要告诉我你没有途径,每个人都有,只取决于你是否用心、是否肯花精力!
其次说说选哪些高校专业能选哪些高校取决于孩子的高考成绩,就这么简单的一个规则。当然,你不知道孩子的高考成绩,但可以知道各个高校历年每个专业的录取分数。每年高考学校都会发一本名为《XX省XXXX年普通高等学校报考及志愿填报指南》的一本书,里面有每个高校前一年的录取分数。通过学长获取前两年、前三年的书(成绩出来后再加上学校发的前一年的书),把学校录取分数一排布,你就知道在孩子分数范围内,到底有哪些学校、专业可选了。
最后说说如何保证被录取首先得对高考录取的规则有清晰的认识。很多家长说听到诸如“平行志愿”、“提前批、综合评价”之类的词汇晕,搞不懂规则。搞不懂源于不想搞懂。我一直没有搞懂麻将的规则、特别是那种算翻的,我认为高考录取规则的复杂肯定是要小于这个规则的:D
明确了规则、明确了专业、手里有前三年的历史分数(当然要结合分数和排位的对应关系),其实最终你会发现能选的高校已经非常少了。我个人认为不会超过3所(我孩子当时只填报了两所,勿喷不争论)。填就是了!
总结:家长们应该采用的方法先说底线方法吧:至少对于专业确定这个事情,不要去找所谓的分析师,按照我说的做,不会错。然后如果你实在是搞不懂、不想搞,专业确定好交流给他们,让他们来做其他的事情。
再说正确的方法吧:高考是一家人的事情,家长必须要投入,每天平均花费10~30分钟就可以:1)可以先从某些培训机构所举办的高考志愿填报介绍公开课出发,进行扫盲;2)扫盲完成后,加入一些家长群。家长群里一定有一些精通人士(不才在下当年就是:D)会给你答疑等等,同时也会获取一些有帮助的网站等信息。;3)了解的差不多了,开始进行历史数据的整理,做好准备。若你走到了这一步,其实已经不用我教你方法了,一切都迎刃而解!
最后,衷心祝愿各位家长心想事成!
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希望你能关注下我!
今年认识的几个高考的孩子都是花钱让分析师给报志愿,这靠谱吗?
作为一名规划师,我来说一下我对这个问题的看法:
我是研究山东新高考的老师,我从来不说自己是专家,只是我比家长懂的多一些,对这块做了几年有些经验而已,找我咨询的家长有几百个,但是平时我也会给家长去讲课,我的想法就是,家长如果有时间去学习,去了解,那么完全可以自己来报,在我的群里,政策,方法,思路我都会不定时分享,但是你学不会,最后自己办不了,找我给你报,我肯定收费,最起码专业度上比你自己报专业。这本来就是个你情我愿的事情,没人逼你,再说一年我就服务二三十个学生。说一下家长自己报考的大体思路:
1.了解你们当地的报考政策。政策必须了解,报多少个志愿,需不需要服从调剂,有哪些注意事项等等,只能自己去考试院相关网站去查询。
2.选择孩子兴趣相关专业,不要总拿孩子不知道选哪个当借口,因为报考系统开放后你早晚得去选,早选比晚选更有用。
3.手头必须有往年参考数据。考试院出的报考指南,也就是所谓的大本,必须有,近三年的数据电子版能有可以提高报考效率,或者一些报考查询系统,只要靠谱可以花个几百买个,别被坑了,参差不齐,要了解清楚。
4.提前做好方案,比如山东今年96个志愿,一定要在报考系统开放前来把96个志愿准备好,系统开放后就直接抄上。
总之,思路说起来很简单,具体实施耗费精力很大,想省钱就得费功夫,不可能既不想费功夫,又想省钱,那么只能说对孩子的前途不负责,一切都交给运气是要承担很大风险的。祝你好运,金榜题名!!
今年认识的几个高考的孩子都是花钱让分析师给报志愿,这靠谱吗?
个人感觉,没必要花这个冤枉钱。
我家孩子当年就是孩子和我俩个人自己填的志愿。结果第二志愿被录取了,高出该校投档线一分。第一志愿因为差一分未被录取。
可能有些家长感觉面对那么多的学校,不知道怎么选择?其实家长只要用点心一点都不难!
现在请那些所谓的分析师报个志愿,少则7-800元,多则上千元,这个钱个人认为其实花的特别不值。当年我家孩子高考,我朋友的孩子也是高考,她们是请了一位远房表哥帮忙填的志愿,虽说没给现金,但是一桌表示谢意的饭也花了7-800元,可是,辛辛苦苦选择的专业,到大一下学期却被孩子自己偷偷的给调了。
其实填志愿没你想象中的那么难,每年的分数出来后,就可以查到自家孩子的分数在全省的排名,然后结合两门选修的等级,结合孩子自己的兴趣选择确定下专业的大致方向。
选学校还是选择专业,全看个人的取舍。当年孩子学校的老师建议,如果孩子的分数考得不错,建议首选学校,这个是什么意思呢?就是如果分数能冲985、211类学校,那尽量首选985、211类的大学;如果分数不是那么高,就选择专业,也就是结合孩子的兴趣选择将来就业比较好的专业。
现在网上都可以查到目标学校近三年录取的全省排名,再对照下自己成绩在全省的排名,基本上就心里有数了,能不能录取。
前两个志愿可以冲一冲,中间的志愿就填选那种有很大希望的,最后的几个志愿就是确保能录取的。
从高到低的填完所有的志愿,基本上就没什么问题了。
当年我家根据孩子的分数在全省的排名以及两门选修课的成绩,我们的目标就是冲211类大学,填志愿时前4所大学都是211,最后一所大学是保底的,也就是说最后一所大学肯定能录取的。
说到底,填志愿其实并不难,只要家长稍用点心思,完全可以自己填报。无非就是选学校和选专业俩种选择,如果你选学校,那专业可能就不能如愿以偿;如果你选专业,那学校也许就不能如愿以偿。
今年认识的几个高考的孩子都是花钱让分析师给报志愿,这靠谱吗?
高考志愿填报一般是高考以后困扰学生和家长的大问题,总是担心报错了影响孩子一生。填报志愿确实是一件大事,但是也不必太过焦虑,影响正常判断。
分数目前是决定上什么类型学校的主要因素,家长首先根据分数选出报考大范围。在根据以下几点进行筛选,考量。
首先,要了解孩子的喜好,成功的人往往是因为喜好,变成执着,最后努力,进而成功。爱好作为动力可以驱动孩子不断去探究学习。
再次,了解孩子的性格,因为有时候性格也是影响一个人未来职业的只要因素,根据孩子的性格选择合适的专业,会事半功倍。比如安静喜欢独立思考研究的,可以选一些研究类专业,性格活泼思想灵活,喜欢交际的,可以选营销、公共关系等专业。
最后,看未来发展趋势,对未来社会发展做一个初步的判断,大概列出有发展方向的行业,从中选择自己喜欢的。
如果孩子有自己明确的目标,我们应该首先尊重孩子。如果没有,家长可以协助一起先找到兴趣爱好,再找未来发展方向,做出选择。
个人认为如果家长和孩子自己对自己有足够的了解无需花钱找专家。如果家长和孩子处于完全迷茫的状态,可以考虑找一些专业人士协助。
今年认识的几个高考的孩子都是花钱让分析师给报志愿,这靠谱吗?
我就上了一当,孩子考的分比录取分数线高了将近二百分,是重本分,很纠结,发挥失常,想进华中科技大学,得要冲,不敢,就通过亲戚找了个说是一个报考指南上很有权威的一个老师,去见面先拿了一条软中华作为敲门砖,一见面,云里雾里一通侃,还说他们有一个协同作战的团队,如果一个老师名下的学生报了这个学校,要保证其他老师名下的孩子不会染指这个学校,就是有点垄断性质,正是这句话引起了我的反感和警惕,合着你们是团伙作案呢?话没说两句,人家的手机铃声不停,匆匆离开之前报价两千元,保证你的孩子录取到满意学校,前提是让我们先弄个大概范围目标,他来定夺。好么,过来几天又在酒店见面,我们将拟好的学校及专业递给他看,人家摇头晃脑一番,说是我们将志愿没填满,我们只填报了六个学校,要求是十二个,而且要求我们考虑一下北京工商大学,这个意见,直接让我失望至极,感觉遇到了一个大骗子,这个分报北京工商大学,你让我们情以何堪,我们的分进不了前十的985,但中间的985都没问题,你让我们报一个……,原来家长的两千块钱是这样进了你的腰包的,心疼死了,我的那条软中华,过后,就没联系他了,自己在网上苦战了一个星期,最后孩子录到了一个满意的学校,而且分数一点没浪费,在录取的中间段位,所以说,学校报考不要迷信别人,自己掂量好自己的段数,多翻翻书,结合实际,最起码在孩子高二时期就要留意这方面的信息,别到时候就像我们一样,焦头烂额,无处下手,原以为孩子学习好,没想过有意外的,所以说要做好多重准备,不打无准备的仗。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