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司马懿的晋朝没能像刘邦大汉一样繁荣昌盛?
巍巍中华,刘邦建立汉朝,江山流传四百年。司马懿穷三代之力一统天下建立西晋,却不过甲子之年。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这种结果呢?无敌为你慢慢说来。
汉朝自立国以来,传世四百余年,如今我们也以汉人自居。但是西晋立国,短短数十载,华夏蒙尘汉人死伤殆尽!在我看来无非是以下几个方面。
立国之路刘邦区区亭长,任人唯贤,历经艰难建立大汉王朝!刘邦,出生不过乡野村民,仅仅只是一个亭长。但是刘邦知人识人更会用人。军事方面任用兵仙韩信,一举出汉中争霸天下。谋略方面,任用张良,收天下万民之心。内政方面,任用萧何,井井有条循序渐进。此三人,皆为刘邦所用。刘邦使三人相辅相成,最终一统天下,建立大汉王朝!
刘邦
司马懿祖孙三代,阴谋诡计无所不用其极,才成就大业。司马懿,出生门阀世家,但是曹操曾说其人“鹰顾狼视”之像不能相信。后来司马懿趁曹爽带皇帝祭祖之时,发动高平陵政变,夺取了曹魏政权。他死后,儿子司马昭完全清除曹魏宗室,甚至做出了弑君的行为,无疑于乱臣贼子。到司马炎,终于篡位称帝,建立西晋。祖孙三代,累三世之力,弑君篡位,才建立西晋。
司马炎
可以看出,刘邦立国完全是真刀真枪凭借自己的努力打下来的。反观司马懿家族,鸠占鹊巢篡君夺位,只会用阴谋诡计。这一点就看出西晋得国不正,焉能长久!
政令不和刘邦建立汉朝之后,殚精竭虑稳定天下之心!刘邦自从汉朝建立,就开始为了大汉王朝的稳定南征北战。首先的威胁就是异姓王,刘邦自己攻英布杀韩信终于剿除异姓王。然后分封刘姓宗亲,稳定各地局势。之后的汉文帝汉景帝二人,十不税一,让天下百姓安居乐业,史书美称“文景之治”。这些政令,使得新生的大汉王朝政权越来越稳定,天下人心所向。也为后来的汉武帝北逐匈奴,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大汉铁骑
司马懿三代,用尽手段建立西晋,却骄奢淫逸,鱼肉百姓。司马懿三代,建立王朝之后,完全不管立业之艰辛。司马炎上位以后,重用奸臣只管吃喝玩乐,最出名的莫过于羊车之说。对外也大肆分封司马氏宗亲,还不限制兵权,于是有了后来的“八王之乱”。司马炎最昏庸的莫过于传位于傻子司马衷,朝政被贾南风把持。最后皇室争权夺利,将汉族的有生军事力量消耗殆尽,导致汉人最黑暗的时代来临,“五胡乱华”发生了!
傻子皇帝司马衷
社会风气汉朝自刘邦建立,天下疲弊。刘邦身为皇帝,甚至找不到八匹同样颜色的马拉车。有鉴于此,汉朝初期几位皇帝都实行黄老之学无为之治。天下万民上行下效,朴素简单,社会风气良好。 再看西晋,司马炎登基之后骄奢淫逸。自己建立一座后宫,收纳天下奇珍异宝,美女异兽。自己则乘坐羊车,羊车走到哪里停,他就在哪里享乐。下面的大臣,平民纷纷学习,有甚者用几十米的帛当作踏脚布。社会风气放浪不羁,浪费奢侈!
西晋舞女
从无敌上面的介绍可以看出,西晋王朝从立国之路开始,统治者骄奢淫逸,皇室宗亲争权夺利,大臣百姓放浪形骸。最终引来八王之乱,五胡乱华,不但导致西晋三世而亡也给汉民族带来了深重的灾难!为什么司马懿的晋朝没能像刘邦大汉一样繁荣昌盛?
晋朝立国之初,的确与西汉有高度相似之处,同样出现了太子软弱、后宫干政、诸侯王叛乱等情况。西汉幸运的是很快控制了局势,通过削藩,中央集权得到了加强,而西晋却没有控制住局势,诸侯王的叛乱进一步削弱了中央集权,最终导致了灭亡。
01
一统天下,司马氏其功堪比刘邦
刘邦通过灭秦战争、楚汉战争、消灭异姓诸侯王的战争,建立和稳固了西汉政权;司马氏也是通过辅佐曹操、曹丕、曹叡、曹芳几代帝王,南征北战、东讨西伐,逐步确立了独掌曹魏政权的地位。这一切也并不是凭空得来的,建立功勋的同时,也培植了自己的势力。
这个过程也不单单是依靠谋权篡位,就可以实现的。曹魏几代人都没有平定蜀吴,司马昭父子平定蜀吴,也都是经典之战。
不要跟豹眼说啥子,平定蜀汉是邓艾的功劳,那么,没有韩信刘邦能得天下吗?
司马昭父子平定蜀、吴,一统天下,结束了汉末三国时期近百年的混乱分裂局势,其功堪比刘邦建立汉朝。
02
太子软弱,后宫乱政,导致诸侯王势力太大,严重削弱了中央集权的统治。
刘邦在世时,就认为太子刘盈太软弱,担心吕后会干政。但太子、吕后的势力已经培育起来,刘邦已经无能为力改变。
司马炎在建立西晋之初还是很有作为的,灭掉东吴,提倡节俭、杜绝奢侈,但在后期就是自己也腐败堕落啦。太子司马衷过于软弱,甚至是有些痴呆。太子妃贾南风心狠手辣,跟吕雉有得一拼。
贾南风妒忌成性,看见其他妃嫔怀有身孕,就戟打她们腹部,致使她们流产。司马炎得知后大怒,打算废掉她。由于皇后杨芷、大臣杨珧等为之求情才得以幸免。
司马炎驾崩后,司马衷继位,皇后贾南风开始干政,把持政权。贾南风利用司马氏的势力诛杀外戚杨氏集团,随后开始培植自己的外戚势力。
贾南风自己没有儿子,其母郭槐常劝她疼爱太子司马遹,但贾南风不听,还是同其妹妹贾午一起谋害了太子司马遹。赵王司马伦以此为借口,讨伐贾南风。
公元300年,司马伦假诏废贾南风为庶人,并将其党羽全部处死。司马伦独揽大权,不久又把贾南风毒死,完全控制了朝政。
司马伦控制了朝政,政权回到了司马氏家族手中,却没有还给晋惠帝司马衷。这为司马氏诸侯王争权夺利埋下了祸根。
03
诸侯王叛乱
刘邦建立汉朝,大量分封刘氏子弟为诸侯王。吕后专制后,大肆分封吕姓诸侯王,但刘姓诸侯王却借机扩大势力,与之对抗。
吕雉死后,朝中大臣利用刘氏诸侯王的势力,联手平定吕氏诸王,迎立代王刘恒为帝,是为汉文帝。此时,中央政权的权威削弱,诸侯王势力已经逐步强大起来。等到汉景帝继位后,中央集权与诸侯王的矛盾日益激化。景帝采纳御史大夫晁错建议削藩,引起了七王之乱。
景帝诛杀了晁错,但诸侯王依然不肯罢兵。景帝下令讨伐,仅用不到三个月的时间就平定了叛乱,成功收回了诸侯王的权力,加强了中央集权统治。
但晋朝的情况却没有如此好的结局,由于晋惠帝司马衷实在是过于软弱无能,司马伦控制朝政后,引起了司马氏诸侯王的反叛,史称“八王之乱”。
301年,赵王司马伦自立为帝,晋惠帝退位太上皇。从此开始,诸侯王开始了争权夺利的相互征伐。
到306年为止,赵王司马伦、齐王司马冏、长沙王司马乂、成都王司马颍、河间王司马颙等先后主政,继而被杀。直到306年,豫章王司马炽继位,是为晋怀帝,东海王司马越摄政,八王之乱才宣告结束。
但经过这一折腾,司马氏中央皇权的权威彻底丧失,已经无法控制地方势力。
04
“五胡乱华”,西晋灭亡,无法重塑西汉的繁荣昌盛
西汉景帝平定七国之乱后,重新把权力集中到中央,坚持休养生息的政策,西汉逐步走向了繁荣昌盛。
但是,西晋恰恰相反,“八王之乱”彻底断送了中央集权的权威。趁此机会,南迁的北方游牧民族,匈奴、羯、羌、鲜卑、氐等势力迅速壮大,开始独自建立政权。
此时,司马氏集团不是团结起来,一起加强中央集权,而是继续勾心斗角。
311年,晋怀帝与司马越的矛盾最终爆发,晋怀帝密诏苟晞讨伐。随后司马越病逝,王衍率军归葬封国。但遭到石勒袭击,晋军精锐全部被屠杀。此时洛阳空虚,刘聪、王弥攻破洛阳,杀害官员、百姓三万余人,掳走了晋怀帝,史称”永嘉之乱“。
313年,晋怀帝被杀,晋愍帝于长安继位。316年,晋愍帝投降刘聪,最后被杀,西晋灭亡。
因此,西晋与西汉最大的区别就在于,西汉趁机平定了“七国之乱”,加强了中央集权,走向了繁荣昌盛;而西晋在“八王之乱”中,中央集权却一步步减弱,最终丧失,直至灭亡。
没有一个强大、统一的中央集权不要说走向繁荣昌盛,就是维持统一的局面也是相当困难,这是西晋留给后世的教训。
为什么司马懿的晋朝没能像刘邦大汉一样繁荣昌盛?
第一,西晋王朝来路不正,是真正篡逆而来的;第二,经过东汉、三国时代中原的内战,中原无瑕及外,少数民族的人口和兵力空前增长,致使西晋时,大举入侵;第三,西晋王朝的内乱,更给与少数民族入侵以千载难逢的机会。
为什么司马懿的晋朝没能像刘邦大汉一样繁荣昌盛?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经过一段时间的相互攻伐,形成了魏、蜀、吴三足鼎立的局面,可惜魏国的君主都不怎么长寿,经曹操一手打下魏国的江山,被司马懿家族给掏空了,司马家族采用曹操控制汉室的手法控制曹魏帝国,最终司马炎登基称帝灭亡东吴,建立了一个强大而统一的晋政权,可是晋何以立国37年,便不得不衣冠南渡江南,成了一个偏安于一隅的王朝,那为什么司马懿子孙建立的晋朝没能像刘邦的大汉一样繁荣昌盛?
第一个是建国、治国的方式我们都知道刘邦建立汉朝,是通过反抗暴秦起家,最终凭借强大的人才团队打败项羽,建立了一个强大而统一的汉王朝。可以看出刘邦建立汉朝是自己打出来的,在汉朝建立后从刘邦开始到汉武帝时期,朝政一直以孝道治国实施仁政,出现了我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盛世“文景之治”,到汉武帝时期的文治武功更是了得,将大汉国土翻了一番,让百姓们有作为大汉子民的自豪感,因而使得汉王朝的统治得以延续。
而晋王朝虽然是通过权谋获得,但也没有什么不合适,毕竟在那个乱世谁主宰天下,对百姓来说只是换个皇帝而已,并没有多少实际上利于百姓的好事,虽然晋武帝司马炎登基后也有“太康之治”,这样被称为盛世的时代,但是在他平定东吴之后,更多则是生活奢靡,怠惰政事,并没有为刚经历战乱的百姓,创造好的生产耕种的环境,他的后继之君更是个昏晕无能的白痴,导致了后宫乱政,八王争权直接缩短了晋王朝的生命。
第二个是帝位继承人交接与藩王作乱汉朝在刘邦去世后,经历了吕后掌权,但是政治依旧清明物阜民丰,中途虽有过权力争夺战,但好在有开国元勋的刘氏诸王的争夺,皇权又重新回到了刘氏手中,大臣拥护代王刘恒继位为新君,后来皇位传给了汉景帝刘启,可这时候刘邦的“非刘氏而不能王”的后遗症出现,这个些诸侯王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有了对抗中央政府的实力,而此时汉景帝准备削藩引起了七王之乱,但他没有让这个态势扩大,迅速在三个月内平定内乱,直到后来的汉武帝的“推恩令”才彻底解决藩王问题。
三国后期整个司马氏家族可以说是人才辈出,司马炎也是个有能力的人,不然也不会让曹奂禅让建立晋朝,消灭东吴统一天下。司马炎吸取了司马家族在夺权时,曹氏藩王没有兵权的经验,而大肆分封司马氏族人为王,司马炎去世后继位的是个昏晕无能的司马衷,朝政大权落在了贾南风上,虽说汉朝大权也有在吕后手中,但吕后时代朝政清明物阜民丰,那像贾南风时代朝政乌烟瘴气,乱举屠刀杀有实力的司马氏诸王,引起了15年的八王之乱,汉朝的藩王叛乱三月平定,晋朝的藩王叛乱持续时间长,直接动摇了晋王朝的统治根基。
第三个就是胡人盘踞边境经过汉朝的四百年对匈奴的打击,北匈奴被赶往远方,而南匈奴人投降汉朝, 在边境和汉人融合在一起从事农耕劳作,以及羌族、鲜卑族、氐族等少数民族在汉地从事生产。由于中原地区的连年征战,汉族人口所占比例很低,到是少数民族人口居多,当时晋朝官员已有察觉,于是向当时的掌权者贾南风建议,为防湖人作乱,将少数民族的人口迁离中原地区,
但是这个贾南风哪里肯听大臣的建议,于是八王之乱爆发后,有个叫刘渊的匈奴人乘机起事,在山西地区建立起了以“汉”为国号的割据政权,西晋永嘉四年,刘渊的儿子刘聪率兵攻入洛阳,汉人衣冠南渡在江南重新复立晋国,而从这时起到杨坚建立隋朝,四百多年里中原、西北、华北、东北都在,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统治之下,可见贾南风这个疯女人对汉族的贻害有多深。
总结晋朝不是不能像汉朝一样,建立长久而统一的大国,主要是这些司马炎选择继承没有选对,司马氏有那么对智商健全,又才能的人司马炎不远,偏偏选了个傻子司马衷,又出了贾南风这么个残暴的疯女人,不听谏言扰乱朝纲,这让那些有兵权的诸侯王看到了机会,你来我往为了权力相互内斗,最终,消耗了晋王朝的有生力量,让匈奴人给赶跑了。司马炎要是多少选个智商正常的人继位,怎么着晋朝也不至于150多年。
为什么司马懿的晋朝没能像刘邦大汉一样繁荣昌盛?
江山,只有靠堂堂正正真刀真枪打下来的才能坐的稳。靠阴谋篡位,即使得到了江山,就算坐得住,要么内乱不断,要么外患不断。司马家族的晋朝是篡下来的,刘氏江山是打下来的。
1.江山得位不正,必反受其乱。王莽的新朝,是篡了刘汉的政权。所以十几年而亡。
曹丕的魏国,是篡了人家刘协的政权,所以四代而亡。
司马懿的晋朝,是篡了曹芳的政权,所以内乱外患不断。
赵匡胤的宋朝,篡了人周柴荣的后周,所以是弱宋。
2.江山堂堂正正,必有盛世出。汉高祖刘邦斩白蛇起义,诛暴秦,平项羽,堂堂正正打下来了江山,这才有了文景之治与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
唐太宗李世民虽有玄武门之变,但他还是秦王的时候,就带兵与隋朝打,这才有了贞观之治,以后面的开元盛世。
明太祖朱元璋带领红巾军打败元朝,这才有了洪武大帝,永乐大帝,弘治中兴。
清朝摄政王多尔衮自入关,从北方一直打到了南方。这才有了后面的康乾盛世。
3.为什么会这样?能打下江山的人,内心都是自信的,一切阴谋诡计在他们眼中与打江山时的血雨腥风相比,都不值一提。
这就像毛主席曾经说过的一句话一样:不要怕打破这些瓶瓶罐罐,打破了我们再建。
这是开国领袖们的自信与胸襟。
而靠阴谋篡下江山的人,从第1代皇帝一直到他的子孙们,每天小心翼翼如履薄冰,唯恐自己的江山也被别人篡夺。
心中有鬼必将导致言行有亏,
言行有亏必将导致君臣离心,
君臣离心必将导致祸乱大起,
祸乱大气必将导致国破人亡
为什么司马懿的晋朝没能像刘邦大汉一样繁荣昌盛?
汉起龙兴,晋始篡逆。一正一邪,盛衰立判,天道可知也!
龙兴之主率天下英雄,扫强秦苛政,剪除霸楚暴残,开汉四百载之基。间有王莽篡逆,光武振臂,汉室复兴,绍辉前绪,繁播正统。龙族光耀,烁古及今。华夏文明,传承得宜。礼仪风化,渐植人心;忠义节孝,慑服肖小。正教化民,乾坤朗朗;仁德绥靖,天地悠悠。
夫司马懿恩养于曹魏,鹰扬虎视,抛弃忠义,滋儿狼子野心,齐总八荒之志。鹰隼凌云,偏藉邪辟之风;燕雀唱晚,祸伏帏帐之间。
窃闻人臣风骨为忠义,贾充本侍曹魏,倡禅让绝人臣礼,逐富贵为虎作伥。司马炎即位竟引为肱股,结为亲家。奸邪之种,生淫悍南风;虎狼之嗣,续蠢彘愚儿。炎欲去愚痴而立明敏,为充势左右而不能。果报如斯,始于邪辟。
一朝愚憨背北,宫庭淫乱南风。去忠正,折柱石,八王乱始,兄弟相杀。兄疑弟猜,有才略者,污其叛、除其争、犹昭大义灭亲;父子不容,唯愚弱者,给其财、予其贵、欺天下以孝悌。去强存弱,晋传二世而衰;邪不侵正,五胡乱华兹始。
西晋消亡,东晋苟安一隅。夫晋与汉焉能同日而语!
所谓魏晋风流,清谈误国,激扬文字;玄道害民,难驱虎狼。文当兴社稷,武卫家国。道玄禅释,修身正己;三教合一,造化万民。焉可偏执一论,标清物议。盛衰汉晋,正邪有差,读史有思,不胜唏嘘!
开篇必有益
掩卷岂无思
读史言余感
复述难作识
扬扬几千字
洒洒何自欺
冗长皆废论
谁人把金惜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