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其靠养儿女防老,不如靠养身体缓老,靠养老伴同老,您怎么看?
有道理!
与其靠养儿女防老,不如靠养身体缓老,靠养老伴同老,您怎么看?
你好,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
你的这个观点,我非常赞同。
据统计,我国2015年60岁及以上人口达到2.22亿,占总人口的16.15%,(严重超过国际人口老龄化10%的标准)。预计今年(2020年)老年人口将达到2.48亿,老龄化水平达到17.17%,其中80岁以上老年人口将达到3067万人;2025年,六十岁以上人口将达到3亿,成为超老年型国家。
从以上,我们不难看出,政府思考如何养老的问题十分紧迫,对我们每个家庭来说更是无法回避、迫在眉急的大事情。
然而,当前依靠政府养老,基本不太现实。有媒体做过统计,北京市属于政府提供的养老服务机构,远远不能满足老龄人养老的需要,如果按照条件排队,有的人需要排到100年以后。北京市如此,其他地方也不可能好到哪儿去。
依靠子女养老吧,同样问题多多不能奢望。一方面,由于生活的需要,多数子女不得不舍下父母妻儿、背井离乡外出谋生、养家糊口,难有时间和精力孝敬父母。我觉得自己勉强称得上孝子,却也有心无力、分身乏术。去年6月,我母亲在广西南宁住院手术,我赶过去陪伴照顾。可是,这边母亲刚出院,父亲就在老家情况告急。我立刻风风火火、马不停蹄,赶回老家。试想,如果是独生子女,或者遇到工作紧急。这将如何是好?
另一方面,由于文化、性格、习惯、年龄等的较大差异,父母不容易和子女长期生活在一起。我的父母就是这样,本来想接他们来城里,好好享受生活,可是每次来了住不上一个月,必定打道回府。我保证,绝对不是我和老婆照顾不周、待他们不好,实在是他们放不下我弟弟妹妹(在外打工)的孩子,还有那一亩三分地,当然也有对城市生活的不习惯。
再者,少数个别的不孝之子,让老人无法依靠。去年陪我父亲在昆明云大医院住院16天,刚好邻床一位80多岁的老人,高血压、糖尿病、心梗、痛风……,各种重病应有尽有,就是不见他的子女亲人。很多时候,都是我帮着倒倒水、叫叫医生啥的,特别让人心酸。我们熟悉的一个老人,光儿子就有5个,个个家财万贯,别墅豪车,可是老人却只能长期住在过道上,整天以泪洗面。迫不得己,最后在其女儿帮助下与几个儿子对簿公堂。我们不想把人心想得有多坏,但是又不得不承认,这绝对不是个别,新闻媒体也屡有报道。还有的人不学无术、好吃懒做、游手好闲,把养老变成了“啃老”。
现实充分证明,关于养老问题,政府暂时解决不了,养儿防老不可靠。保持乐观心态,锻炼强健身体,老伴恩爱和谐,增加兴趣爱好,自己照顾好自己,才是真正的王道。
祝愿您和全天下的老人开心快乐、健康平安、长命百岁!
与其靠养儿女防老,不如靠养身体缓老,靠养老伴同老,您怎么看?
求人不如求自己,靠任何人都不如靠自己,包括自己的亲生儿子。
养儿防老是有风险的,这得在儿子有能力给你养老,并且有意愿给你养老时,才靠谱。
如果儿子自己没本事,还得啃老呢,怎么给你养老?或者你教子不肖,到你老了他虽然有能力,但是就是不愿意养你,怎么办?
当然,并不是说养儿防老没用,几千年来绝大多数中国人都是靠养儿防老的,作为最传统也最普遍的养老方式,它还是比较靠谱的。
只靠自己的养老金,或者以房养老之类,也是不靠谱的。即使你养老金丰厚,等老了失能了,或许都没力气拿着钱去买东西,这钱不也就事一张废纸了么?
或者有人想老了雇保姆、住养老院。对老人来说,儿女就是靠山。没有儿女帮忙,保姆虐待你你都没地方哭,养老院排挤你,你又能怎么样?
现在社会,最合适的养老方式是,既靠儿子,也靠自己,鸡蛋不要放在一个篮子里。这也是多数人的选择。
与其靠养儿女防老,不如靠养身体缓老,靠养老伴同老,您怎么看?
人生岁月里,每一个人把自己的孩子,抚养成人,成家立业,自己却一天天老去,也就是大家都关心的话题,到底怎么养老更让自己的,晚年生活平安稳定,或者说幸福快乐和美满。这是每一个人,未来人生面临的问题,和人生生活中必须经历的事情,所有的朋友们都各有各的想法,我说一下自己的观点。首先赞成题主的第一个提议,在人生变老的时候,每一个人都要保重身体,让自己身体处在,最佳的健康状态中,这本身就是延缓衰老的过程,也让自己健康的生活和活着。
如果,一个人单纯的把自己的晚年,都交给孩子们,一是,孩子们压力太大,而且我数次回答问题,坚决不赞成晚年和孩子们在一起生活。人生,不能让自己晚年,那种感觉或者说让自己孩子看到,自己老去的速度。也是给自己留一个,完整自由自在的空间,有尊严的变老。
所以,人生岁月里,健康状态是每一个人必须注意的,有了健康身体,不管你是工作还是旅游,还是在慢慢变老的路上。你才有了最起码的资本,如果没有健康,孩子们再孝顺父母,也不可能代替父母的身体健康,这是大家都知道,所以,日常生活中的时候,健康无小事,健康才是王道!
每一个人在漫长岁月中,和自己的爱人在一起,经历了风风雨雨,相濡以沫,当然是二个人,互相照顾,互相体贴入微。相约一起慢慢变老。这里要说的是,有的单身老人,如果遇到一个彼此彼此,互相心灵沟通,能携手到老的伴侣,当然是,比把自己晚年全交给孩子们要好。
人生三万天,到了变老的路上,每一个人都希望自己,健康活着,健康状态良好下的变老,这才是最重要的,有了健康,才能享受生活和人生,这是最重要的事情。最后说,不管什么方式方法养老,首先保重身体,然后才有资格选择,自己养老的方式方法,才能让自己晚年,活得有尊严,幸福美满,祝所有变老的路上上的长辈们,平安快乐,健康美满!
与其靠养儿女防老,不如靠养身体缓老,靠养老伴同老,您怎么看?
我很同意上述的提法,在当今社会缺少道德教育的前提下,靠养儿女防老不一定靠得住。
儿女们有的在外地工作,有家有孩子,忙于工作和家庭,最多平时打个电话,向父母问个好表示关心,或者节假日来看望父母,这应该称得上是孝顺儿女了。
就算在附近的儿女也差不多,仅区别在回家次数多一点,有事可随叫随到。
我认为老了靠自己养身体缓老,靠养老伴同老,双双在一起互相关心,相互扶持这个办法最最好,俩位老人健健康康,在一起慢慢一起老去最可靠。
凡遇到重大事端发生,再通知儿女们为佳,中国人有句老话称:”人老了要老得知趣“,尽量不找或少找儿女们的麻烦,也许就是这个道理吧!
与其靠养儿女防老,不如靠养身体缓老,靠养老伴同老,您怎么看?
高度认同。
▲ 养儿不防老,养钱才防老。
先从孩子的角度来说,现在都是独生子女,即使不是独生子女,顶多两个孩子。他们要结婚,要生孩子养孩子,还要工作。一个人的时间和精力都是有限的,陪伴自己家人的时间多了,陪伴父母的时间就会少。
再从父母的角度说,你身体好的时候,到孩子家里帮他们的时候,还会有许许多多的麻烦事,当你需要孩子们照顾时,可以想象会有多少鸡飞狗跳的事情发生。爱的端口是向下的,这是人性。
俗话说:娘想孩儿一辈子,孩儿想娘一阵子。所以,久病床前无孝子,是对的,人的耐性是有一定限度的。
你把一辈子的积蓄给了孩子,他们并不感恩,他觉得这是应该的,是理所当然天经地义的。你给了他们钱,他们照样会嫌弃你。
如果你把钱给了保姆或养老院,人家是“看钱下菜碟”,公平正义,两不亏欠。
讲个真实的故事,这是上个世纪90年代的事儿。
我有一个同事,她婆婆去世后,留下了20多万。公公把20多万给了同事,想让同事照顾他养老。结果呢,同事天天在办公室骂他的公公。从穿衣吃饭,到上街购物;从客厅到厨房,点点滴滴,骂个没够。
记得孔子说过:“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既欲其生,又欲其死,其为惑也!”这句话翻译过来就是:稀罕你了,又是秧歌又是戏;不稀罕你了,又是包子又是气。儿媳妇看不上公公,太正常了,当然会天天说你不好。
有一天,同事又和我说他公公的种种坏话,我说:“你公公是做得不对,咋那死心眼呢?给你那么多钱,跑你们家来给你添这么多麻烦。如果是我,我去请一个保姆,我一个月给她2000块钱,照顾得和皇上似的。”
那时候我们的工资还不到1000。她一听,说:“是我做得不对吗”?我说:“你做的对,就是这老头没有想开”。
两年不到,老头就去世了。假设他让保姆去照顾,会是这样的结局吗?当然了,金一南先生说了,历史不能假设,但是我们可以从中得到教训啊。
▲“靠养身体缓老,靠养老伴儿同老”,这句话非常正确。我们这个年纪怎么保养,也不会像年轻人那样了。
人的一生就像一个抛物线,40岁之前是从抛物线的左边由低到高,你怎么折腾怎么胡吃海塞,它也是上升的趋势。40岁之后就成了抛物线的右边,你怎么保养也是下降的趋势,保养只是让下降的速度放缓。
那么如何养身体,一是靠体育锻炼,二是靠做经络疏通。当然了,做经络疏通是要花钱的,老年人都舍不得花钱,这个观念要改变。
“人生有酒须当醉,一滴何曾到九泉?” 你自己的身体好了,也是帮助孩子们。换一种思维方式爱孩子们,孩子们会更尊重你。
和老伴儿一块去锻炼身体,保卫自己,一块去做经络疏通,老两口比翼齐飞,这才是王道。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