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开篇不读《红楼梦》,读尽诗书也枉然"?
我是凌烟阁中一书生,我试着回答一下这个问题,请大家指点。
《红楼梦》是一本奇书,这部皇皇巨著是曹公的呕心沥血之作,简直堪称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百科全书,书中可以说无所不包,涉及诸如政治、经济、美食、建筑、园林、音乐、宗教、司法、习俗、节气、灯迷、对联、诗词、田庄、买卖、兵丁、名胜、市井、人情事故等方方面面,可谓包罗万象,应有尽有!
曹公在小说开篇写道:
满纸荒唐言,
一把辛酸泪。
都言作者痴,
谁解其中味?
曹公用草蛇灰线、伏脉千里的春秋笔法,用近乎隐喻的手法写岀了贾、王、史、薛四大家族盘根错节、一损俱损、一荣俱荣、相互依存的关系。并通过描写四大家族的兴衰,展开宏大叙事的描写,给我们展现了一个清朝时期勋族和士井平民阶层的日常生活画面。
《红楼梦》围绕红楼女子正册、副册、又副册谶语、判词的展开,给读者以充分的想像空间和研究内容,催生了有清以来专门研究《红楼梦》一书的文学形式——红学,且分为不同的流派,包括考证派、评论派、评点派、索隐派、题咏派等等,这也是世界文学史的奇观!
鲁迅先生曾评价说:《红楼梦》单就命意,就因读者的眼光而有种种,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
这也说明《红楼梦》一书适合各类人等学习研读!无论《红楼梦》的内容、形式和深度,就其可读性而言,配得上这句话——开篇不读《红楼梦》,读尽诗书也枉然!
此言是也!
为什么说"开篇不读《红楼梦》,读尽诗书也枉然"?
此话欠妥!
《红楼梦》不是科普读物,更不是什么手册。《红楼梦》是中国文学史上空前至今仍然绝后的伟大作品。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言作者痴,谁解其中味?”“谁解”,说明有难度,不是谁都能读懂的,也不是“开篇”就可读的。它不是《三字经》《百家姓》这类启蒙教材儿童读物。
《红楼梦》通篇看似写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实则言近旨远,以小见大,没有一定的文学基础,恐怕真读不下来。
《红楼梦》被誉为“百科全书”,没有一定的生活阅历和知识积累,恐怕也真读不下来。
《红楼梦》全书采用白描的写法,不事雕琢,“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鉴赏起来颇有难度。更不要说《红楼梦》庞大的历史背景,深邃的人性思考了。
所以,要读《红楼梦》,应该有一定的基础才行,而且最好先读一些“导读”类文章或书籍。“开篇即读《红楼梦》,读完全书也枉然”吧!
(图片来自网络)
为什么说"开篇不读《红楼梦》,读尽诗书也枉然"?
这是中国四大名著其中一部写作最真实的文学巨著!它的内容蕴含了,天地人,日月星,真善美,假恶丑,爱别离,恨情愁,等世间的一切景物,描述的是淋漓尽致,包罗万象,是一部醒世的传世佳作。就是诺贝尔奖也不配给《红楼梦》颁奖!此生不读红楼梦枉然也?(个人见解)。
为什么说"开篇不读《红楼梦》,读尽诗书也枉然"?
因为曹雪芹所著之《红楼梦》是诗、辞、歌、赋、诔、谜语及楹联之集大成者,读来余香满口,思来回味无穷,且警世修身,扬善祛恶,饱含中华文化之底蕴,是一部难得的好书,亦是一本令人神游物外的“无字之书”。
为什么说"开篇不读《红楼梦》,读尽诗书也枉然"?
《红楼梦》乃开天辟地、从古到今第一部好小说,当与日月争光,万古不磨者。
这是近代诗人黄遵宪对《红楼梦》的评价。此话当真不假,《红楼梦》,举世公认是我国古典小说巅峰之作,也是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传统文化的集大成者。
而王国维的评价则是,
《红楼梦》,哲学的也,宇宙的也,文学的也。此《红楼梦》之所以大背于吾国人之精神,而其价值亦即存乎此。……《红楼梦》一书与一切喜剧相反,彻头彻尾之悲剧也!
《红楼梦》,一部奇书。它在十八世纪五十年代出现的时候,当时是手抄本的形式流传,价格可想而知昂贵得多,喜欢它的读者们还是争先购阅,手抄本形式流传了三十年左右。“当时好事者每传抄一部,置庙市中,昂其价,得金数十,可谓不胫而走者矣!”除了价格贵,这部当时叫《石头记》的书,还有个问题,就是它只有八十回,不像我们现在看的一百二十回,这是一部未完成的作品,可是读者们还是争相购买。
开谈不说红楼梦,读尽诗书也枉然!无论是“开谈不说《红楼梦》,读尽诗书也枉然”,还是题目问的“开篇不读《红楼梦》,读尽诗书也枉然”,开谈也好,开篇也好,重点都是《红楼梦》。
从乾隆时期的手抄本,到了清朝嘉庆年间,随着活字版印刷的普及,《红楼梦》已经从之前的手抄本的文人雅士、上流社会的读者群扩展到民间的普通百姓,也有了“开谈不说《红楼梦》,读尽诗书也枉然”的说法。据一些文人笔记记载,《红楼梦》当时成了人们谈论的中心。甚至在谈论时,有时因双方争执不下,“遂相龃龉,几挥老拳”。民间戏曲、弹词演出《红楼梦》时,观众为之“感叹欷,声泪俱下”。《红楼梦》里面刻画的人物都很形象,有人读了小说,酷爱书中人物以至痴狂。
一部小说创造了一门学问。二十世纪以来,学术界因《红楼梦》异常出色的艺术成就和丰富深刻的思想底蕴,产生了以《红楼梦》为研究对象的专门学问——红学。我想,这世界上再没有哪一部小说或作品能享受这样的殊荣了吧。
浮生着甚苦奔忙,盛席华筵终散场。悲喜千般同幻渺,古今一梦尽荒唐。谩言红袖啼痕重,更有情痴抱恨长。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
“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这是对曹雪芹创作《红楼梦》的极大肯定。如此良心作品,“开谈不说《红楼梦》,读尽诗书也枉然”,当之无愧!
为什么说"开篇不读《红楼梦》,读尽诗书也枉然"?
应作"开口不谈《红楼梦》,读尽诗书也枉然″。红楼梦是一部伟大的作品,我极喜爱。除收藏有好的文本外,还搜求有红楼梦人物关系图,大观园平面布局图及高清绘本,续本有三种以上,各行各业专家学者红学爱好者红学专著三十册以上,可以讲应收尽收,互有联系,已成一大系列。我醉了醉了,我美啦美啦,我高兴,我骄傲。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