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江只不过是一个小县城的小吏,为什么那么多人认识他并崇拜他?
宋江文武双全,江湖人称及时雨,可贝其人乐善好施,视金钱如粪土,时常散施药物棺材于贫苦亡人。为人仗义。其中初见李逵赠送十两白银,以致李逵终生相随。怒杀阎、婆惜是为了维护他和晁盖之间的兄弟情谊。征讨方腊,每死一名兄弟都悲伤欲绝,这就是人在江湖,义字当先,在宋江身上表现的沐漓尽致。以上表现赢得江湖人士和梁山好汉的一致拥戴。
宋江只不过是一个小县城的小吏,为什么那么多人认识他并崇拜他?
宋江作为宋朝的「大网红」,水浒的男一号,自然有他的成名绝技。就如同歌词所说,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
纵观水浒中宋江的成名之路,这几个原因怕是少不了。
(一)江湖人里的文化人很多人说宋江「不文不武」,这有些想当然的黑了。宋江武艺虽不精,但也是水浒中为数不多带过徒弟的人,而且一带就是俩,孔明孔亮,水浒独一份儿。
再说文,可以说宋江是梁山中文化素养最高的之一。最起码吟诗作赋来说,梁山第一!宋江在水浒中亲自作诗好多首,下面我们分享一首宋江浔阳楼所做的「西江月」,看看宋江的吟诗作赋水平。
自小曾攻经史,长成亦有权谋。恰如猛虎卧荒丘,潜伏爪牙忍受。不幸刺纹双颊,那堪配在江州。他年若得报冤仇,血染浔阳江口。从这首「西江月」可以看出,宋江从小苦读诗书,是个地道的读书人。
在古代,大家对知识分子天生一种崇拜心理。对于打打杀杀的江湖人来说,读书人更是一种稀缺资源,越稀缺,越稀罕!(二)县政府里的老好人这个书中也着重提到,宋江作为押司,负责处理一些诉讼文案等,一向周全人。
这些犯罪的人得到帮助,要么流落江湖,要么刺配到其他,他们走到哪里,宋江的好名声就传到哪里。
为什么戴宗这种大牢头之所以认识宋江,除了有公文往来,这些犯罪者怕是功不可没。
武松李逵这些常年走江湖的之所以知道宋江的好处,也是这些人的口口相传。
毕竟江湖再大,也是一个圈子。(三)郓城县里的活雷锋宋江在家乡名声极好。乐善好施,仗义疏财。县城里没一个不说他好的。比如郓城县的小混混唐牛儿,卖早点的老汉,甚至后期之所以娶了阎婆惜就是例证。大家有事儿第一选项就是宋江,不服不行。
这样走出去的人说他好,外乡人来到郓城县,家乡人也说他好。里里外外,老宋的名声能不好么?(四)打铁还需自身硬有人宣传有人炒作,有一大群粉丝是远远不够的。这就好比有些头条号粉丝一大把,发的文赞评转没几个是一样的。
宋江人称「及时雨,呼保义」,「孝义黑三郎」,在很多方面确实有过人之处,起码对得起这些绰号,对得起江湖粉丝们的追捧,人设没有崩。最终坐上了梁山的第一把交椅。
宋江只不过是一个小县城的小吏,为什么那么多人认识他并崇拜他?
这个问题我来回答
关于宋江这个人
《水浒传》里面是这样描述的:
坐定时浑如虎相,走动时有若狼形。年及三旬,有养济万人之度量;身躯六尺,怀扫除四海之心机。
就是说宋江这个小伙子,一表人才,站有站相,坐有坐相。三十多岁,年富力强,正是个干大事的年龄,虽然个子不高,但是器宇轩昂,胸怀大志,简单一点说,是一个有上进心的人。或者说,是一个有野心的人。是个城府比较深的人。
刀笔精通,吏道纯熟,更兼爱习枪棒,学得武艺多般。
宋江这个人不仅有野心,还有本事,文章写得好,工作能力还强,业务精通,会办事情。并且还学习了多种武艺,能文能武,才华横溢,在县城里面也算是优秀人才了,虽然在县政府做押司,是一个小吏,但是好歹也是公务员。要是别人早就满足了,可是宋江不行。因为他觉得自己的能力可以和萧何相比,哪里是一个小小的押司可以让他意足的。更别说一个小小的郓城县,怎么可以装下他这个大鹏鸟了?
可是,要怎么样才可以实现更高的人生追求,混的更好,飞得更高呢?
宋江暗暗沉思:自己上面没有人,最多也就认识县长,自己家也不是富裕人家,老爸也只是农村的一个小地主,如何才能出人头地呢?
思考再三:决定首先要设计好自己的人设
第一、要有好的名声,百善孝为先,孝敬好老爸,做个大孝子。
第二、为人低调,把野心藏好
第三、广交天下朋友。
所以宋江拼命做好人好事,攒好名声
济人贫苦,周人之急,扶人之困。
平生只好结识江湖上好汉:但有人来投奔他的,若高若低,无有不纳,便留在庄上馆谷,终日追陪,并无厌倦;若要起身,尽力资助。端的是挥霍,视金似土。
在郓城县,宋江是个出了名的好人。不管是谁,有求必应。“有困难,找宋江”,成了宋江的个人品牌。在宋江工作的县城,树立了良好的个人形象。让人感觉宋江讲义气,够朋友,所以人称外号“及时雨宋江”。
书中这样评价宋江:
刀笔敢欺萧相国,声名不让孟尝君。
由于宋江的个人形象:
- 是个孝子名声比较好
- 工作能力强,会办事情,情商又比较高,会做人,还低调,领导喜欢。
- 热心肠,喜欢帮贫扶困,深得同事、邻里的喜欢。
- 能文能武,结交了大量江湖的英雄好汉,舍得花银子,好吃好喝好招待,有求必应,显得非常仗义。
- 别人受了宋江的恩惠的人,口口相传把宋江的为人仗义、热心肠、够朋友的良好形象,传播的沸沸扬扬。
所以,为什么宋江只不过是一个小县城的小吏,却有那么多人认识他,并崇拜他。
宋江只不过是一个小县城的小吏,为什么那么多人认识他并崇拜他?
《水浒传》中宋江本是山东郓城县的一个押司。押司在古代並不入官,称为吏,没有品级,相当现在的参公人员吧。小吏宋江为什么神通广大,受人敬幕而祟拜呢?
首先宋江是个大孝子,古代祟尚孝道,以百善孝为先,宋江是地方上驰名的大孝子,人称孝义黑三郎。自然就得到了人们的尊重。
其二,宋江善交朋友,乐于助人,尤其愿结识江湖好汉。但有投奔来的无论高低贫贱,无不热情接待,而从无厌倦。如有来求钱物者无不尽力资助,端的是挥金如土,济人之急,扶人之困。河北,山东地面人们皆称之为“及时雨”。
其三,宋江虽为地方小吏,但本人刀笔精通,吏道纯熟。在处理诉讼案中,每每排解纠纷,只是周全人性命。不做损人营私勾当。
宋江以自身的良好行为嬴得了人们的广泛认可与崇敬,再加之他黑白两道娴熟如故,手眼通天。
才得到了江湖上的认可与崇拜。
宋江只不过是一个小县城的小吏,为什么那么多人认识他并崇拜他?
宋江只不过是一个县城的小吏,为什么那么多人认识他并崇拜他?一个人受不受到人们的崇拜,不在于他身居何方,官居何职,而在于其日常为人,在于其人格魅力。宋江在日常生活中乐于助人,为朋友更是两筋插刀。人们愿意结交他,争相赞美他,自然成了很多人愿意认识的人,自然成了很多人真心崇拜的人。
宋江讲义气,乐善好施,扶弱济贫……宋江犯事,被逼上梁山,也是为了朋友……不管怎么说,宋江是个舍己为人的人,是一个好人!人们喊他“呼保义,及时雨”,都是对他的褒奖。一个小小的县吏,没有什么过人之处,怎么能受到社会的如此好评?这时候的宋江确实是好宋江,人们想方设法找他的缺点去攻击他、诋毁他,是不应该的。在《水浒传》中,在京城朝庭做高官的蔡京、高俅等人,权高位重,也没有受到人们的尊崇,追捧他们的,只不过是些势力小人罢了。
宋江接受招安,是《水浒传》这部书的大转折。也是故事内容的一个大起伏。在当时,农民起义也好,绿林结伙也好,其最终的结果只有两个,一个是被招安,一个是被剿灭,想长期占山为王、呼啸山林是不可能的。作者为宋江选择的是招安,这是大剧情的需要。在这里,作者写书的原形人物可能已经转换了。只有这样写,故事才更曲折、更动人。
小时候看《水浒传》,没感到宋江有什么不好的地方,每一个好汉都让人敬佩。自从电视剧《水浒传》热播后,社会上传满了对宋江的责骂声,这与社会舆论导向,演员的刻画表演是有密切关系的。
不管怎么说,宋江这样的小人物,能受到当时人们的崇拜,肯定有他积极的一面。
宋江只不过是一个小县城的小吏,为什么那么多人认识他并崇拜他?
宋江实乃县城刀笔小吏,能包揽诉讼,有一定文才,在县城也算有头有脸,有一定影响力的人。其次,家境殷实,有财力。更主要的是他仗义疏财,善于结交各阶层人士,乐意助人于危难之中。所以被称为'及时雨'!有一定的抗上造反精神,也感怀才不遇,其骨子里还是效忠宋朝皇帝的,所以多次同意招安!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