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现婴儿喝假奶粉成“大头娃娃”,是谁的错,你怎么看?

大头娃娃和三聚氰胺事件才过去十几年,近日,在湖南郴州市永兴县,竟又出现了新的“大头娃娃”。

先来让我们看到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吧!

5月12日,有新闻爆料:近几天,湖南郴州永兴县多位家长发现自己孩子头骨畸形酷似“大头娃娃”、身体出现湿疹、体重严重下降、还有不停拍头等异常情况。

据医生检查发现,这些孩子普遍存在缺乏维生素D、发育迟缓等现象,并依此诊断为佝偻病。

好好的孩子,怎么会突然患上营养不良呢?

通过调查,这些家长都曾经给孩子食用过一种名叫倍氨敏的“奶粉”,而这些“奶粉”都是在当地一家名叫“爱婴坊母婴店”里购买的。这种“奶粉”一小罐四百克,售价近三百元,比一些品牌进口奶粉都高。

随着调查的深入,我们发现这种“奶粉”盒子上印有“蛋白固体饮料”几个字,这说明它并不是真正的奶粉,而是“假奶粉”!

正是这种“假奶粉”,才造成了湖南郴州永兴县的多名婴儿成了“新的大头娃娃”。

有家长也曾问过该母婴店的导购员这罐子上的几个字是什么意思,但导购员却说这是牛奶的另一种称呼,家长也就没有再怀疑。

必须依法追究无良商家的刑事责任

无良商家将蛋白质固体饮料当成小孩的奶粉来卖,这无疑是虚假宣传,是一种商业欺诈行为。

而这种行为造成的小孩发育不良、影响小孩的身体健康不仅是伤天害理的,而且还是违法犯罪行为,必须依法追究无良商家的刑事责任。

奶粉的生产销售是一条完整的产业链,相关部门应当顺藤摸瓜,摧毁这条产业链,以免更多的婴儿受到伤害。

政府应加强对市场的监管作用

时隔十几年,“大头娃娃”事件再次发生,这个相关部门对市场的监管不力是分不开的。

政府应加强对市场的监管,对流入市场上的产品严格把关,整治市场乱象,让不法分子没有可乘之机。

家长应擦亮眼睛、注意甄别

由于市场上鱼龙混杂,作为家长,我们要做到的就是擦亮眼睛,注意甄别,提高自身育儿相关的知识。一旦有疑惑,可以向书籍、网络寻求帮助。

如若遇到不法商家和不良产品,应保存好证据,及时向有关部门举报。

结语

孩子是祖国的花朵,不法商家的这种行为应该受到严厉地谴责和惩罚。整顿市场乱象,给孩子一个健康的成长关键。

(文/若木 图/网络)

再现婴儿喝假奶粉成“大头娃娃”,是谁的错,你怎么看?

可恨于违法的商家,必须要受到法律的惩罚,应该受到刑事问责。

同时痛心的是,父母的不细心,最终造成了孩子难以挽回的损伤。

天下谁人不为人父母,但是就有利欲熏心的会对去触及法律的底线。

湖南母婴店将固体饮料宣传成“奶粉”,让幼儿去喝,这事压根就不是个人人能干出来的!

曝光一下,这个将:固体饮料,偷换概念包装成“奶粉”的到底是什么品牌?

这其实就是一款固体饮料,饮料!他压根不是什么奶粉!

抛开那些花里胡哨的配方,固体饮料的主要成分就是“糖”,对于幼儿来说,幼儿对于糖代谢的能力非常低。并且这种固体饮料说白了,对于幼儿来说,营养价值类似于白开水。

对于幼儿来说,尤其是1-2岁的幼儿,吃辅食的量本身就不大,如果全部错误的长期食用这种固体饮料。那最终会造成佝偻病,展现出来的症状例如:大头,抵抗力低下等状态。

虽然,博主确实不是一个健康领域的专家。但是我是一个孩子的爸爸!

任哪一个父母遇到这种事情,没有掀桌子的冲动!

还有两起固体饮料假冒“奶粉”的事件,你应该要知道!

2019年7月,同样是湖南郴州,一个叫“舒儿呔”的“奶粉”,被确认是固体饮料假冒“奶粉”。并且这还是医生给推荐的一款“奶粉”。这是山东梵和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一款奶粉。

最终也造成了几个儿童不良的身体反应。

2019年,山东金大洋公司生产的“特能舒安”,也是固体饮料假冒“奶粉”的情况。

对于,受到伤害的孩子而言,这些企业,从事非法奶粉的人,必须要受到严厉的惩罚。

但是,作为一个父母,我们更应当去思考,怎么去提防这个问题出现在你的身边,未来不单单是奶粉的问题,还有更多的食品安全的问题。

1、大部分的推荐去看食品,奶粉的配方。实话说,这个真的要去潜心研究。因为大部分人,理解不了,各类氨基酸,DHA的含义。

2、有不少人,推荐去看各类国家表示,例如带有“YT标准”的就是饮料。(可以看看,我担心对方啥都能作假的化,标准说不定也可以)

说一下,个人感觉最具实操的办法:

1、向有经验的人请教。

作为一个孩子的爸爸,我一个理工科的人,刚有孩子的时候,我都天天盯着女同事问:孩子要吃什么,有什么习惯,什么动作代表着什么反应。

这种实际操作过得经验,最具有价值,比网上百度的内容,各类教材上面的内容都适用。多问几个。不要闲烦,我一个糙老爷们都能拉下来脸去请教,你怎么不能?

这种情况下,对于孩子吃什么,以及在吃的时候,有一些怎么样的反应,还是要多关注。

例如睡眠,活动,眼神,对于声音的反应,一旦有特殊的表现,就要去问问医生。(是不是感觉,我好想是一个假冒的老爷们。实话说,你费心的养孩子,你就跟我差不多了)

不说了,问医生,我的心得也是一大堆。总之,医生不耐烦,也要问。

2、多跟其他父母交流。

想我一个老爷们,也会跟其他孩子的父母,站在马路上,像一个妇女一样,站着聊半天。

交流在孩子同龄阶段的一些表现。例如体重,身高,行动反应,特殊的症状,例如湿疹,哪家医院的医生靠谱等等。

这真的是一门学问。(理论上这应该是孩子妈妈更懂)

3、如果首次尝试,尽量选大牌子。

不管你怎么不情愿。如果真的首次尝试。还是去京东,天猫,找大牌子,有大量的人尝试过的产品。

这类产品,再不济,也有验证。

不管是乳糖不耐受,还是无法水解乳糖,这并不是一个个例。一定有与你同样的,多找找各种处置的方案。

说一个个人的经历:我儿子小腿上一个血管瘤,我跑了南京大大小小的医院就去问,各种处置办法。最后自己考虑斟酌了一下,等长大了再处理,避免太小受罪。如今在没有任何处理的状态下,被吸收了。(备注:这个个案,不代表所有的都有借鉴意义,以医生说的为主要参考)

这倒不是说我处置就一定对,而是你需要多方的去问。毕竟都是新手父母,大家都不专业。

4、最后说一句:没办法,你生活在这里,只能自己小心。

当然,一旦受到伤害,肯定是要维权,这不容置疑!但是平常的时刻,全靠自己谨慎。

对于一个已经为人父母的来说,怨别人,没有任何用,只有自己谨慎。因为有些结果,我们承受不起啊!

(这应该是我除了科技领域之外,最认真的一篇想法表述了。不煽情,愿天下孩子都健健康康!)

再现婴儿喝假奶粉成“大头娃娃”,是谁的错,你怎么看?

今天在网上看了很多关于婴儿喝奶粉变成大头娃娃的信息,而在这里我感觉到很心痛,因为毕竟孩子是一个家庭的精神柱,也是加一个家庭的未来,在这里我想说的是嗯,这些厂家经营商心太黑了,怎么会有?怎么可能会做出这些丧心病狂的事情?这些经营商为了自己的利益,害了多少千千万万的家庭,在这里我希望社会以及我们政府一定要关注这件事情,查出事情的主要原因,以免这些劣质奶粉再次出现在市面上

再现婴儿喝假奶粉成“大头娃娃”,是谁的错,你怎么看?

假奶粉不是个案,别忘了还有假疫苗、毒玩具等等,黑心商人有错,法律和监管也存在问题。

2008年全国发生河北三鹿毒奶粉事件,起因是很多食用三鹿集团生产的奶粉的婴儿被发现患有肾结石,随后在其奶粉中被发现化工原料三聚氰胺。三聚氰胺事件过去已经10多年了,最近湖南又出现假奶粉事件,加上前两年的假疫苗,这些赚黑心钱,坑害祖国的花朵,行为令人发指!

2018年7月15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通告指出,长春长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冻干人用狂犬病疫苗生产存在记录造假等行为。随后又被查出其旗下25万支儿童疫苗也都是不合格的。

湖南假奶粉不是这几天才出现。早在2020年3月30日,就有十几位家长发表《郴州“大头娃娃”父母们联名请求政府处理郴州假奶粉事件》的“联名信”,称2019年郴州发生一起“大头娃娃”奶粉事件,“全因郴州儿童医院医生向患儿推销奶粉所致”。这次事件的主角是一款名为“舒儿呔”的固体饮料。不过这件事还没有敲响警钟。

而这两天媒体曝光:郴州一地又出现多名“大头娃娃”!原因是一母婴店以蛋白固体饮料冒充婴幼儿奶粉,导致孩子身体出现湿疹,体重严重下降,头骨畸形酷似“大头娃娃”,还有不停拍头等异常情况。这些患儿被医院确诊为“佝偻病”,且都食用了一款名为“倍氨敏”的“特医奶粉”。实际上,这款“奶粉”是一种固体饮料,并不具有特医奶粉资质。

一个月之后再次出现,而且还不是同一个产品,可想而知这是已经不是特例,而且普遍的问题,当地的食品药品的监管,还有制裁存在一定得漏洞。可能市面上还存在其他名称的假奶粉,应该尽快彻查。并且进行长期有限的监管,真正将法规落实到位,坑害孩子的事情不能再出现呢!你觉得是谁的错,应该如何避免呢?

再现婴儿喝假奶粉成“大头娃娃”,是谁的错,你怎么看?

“大头娃娃事件”从最开始发生至今已有十多年,本以为有了前车之鉴,这种情况以后都不会再发生,然而就在近日,“大头娃娃事件”又再次出现在我们面前。

“湖南彬州爱婴坊假奶粉”事件引起广泛关注,起因是因为宝宝体质有些过敏,医生建议宝宝吃深度水解的配方奶粉,家长去“爱婴坊”母婴店购买奶粉,销售员推荐了一款名为“倍氨敏”的奶粉,说是专门为过敏体质的宝宝设计的,有的家长看到上面写着固体饮料字样的时候,特地问了售货员,售货员告知这款奶粉没有问题,很多过敏的宝宝都吃这款奶粉,而且是店里最好的奶粉。

销售人员的一番话彻底打消了家长的顾虑,很多家长购买了这款奶粉,买回家让宝宝喝了一段时间后,宝宝身上开始长湿疹,经常怕打头部,身高体重无明显增加,生长发育缓慢,严重不达标,经医生诊断后才知道宝宝得了佝偻病。

经调查发现“爱婴坊”售卖的“倍氨敏”配方奶实则是固体饮料,并非配方奶。有的宝宝一直都是吃这款“奶粉”,当妈妈听到这个消息时感到难以置信,自己给宝宝喝了2年多的奶粉一直是饮料,不是配方奶粉。母婴店以及销售员的错误引导使孩子发生严重的健康问题。一时间孩子的家长无法接受。

下面一段内容来自其中一位受害者家长

目前相关部门已经组成小组对此次“假奶粉”事件进行调查,相信结果很快就会出来,同时对于受害的宝宝,医院提供免费体检以及健康指导,但愿宝宝们都能健健康康。

现在无良商家越来越多,对自己的产品夸大其词、虚假宣传,完全无视孩子们的健康,每个宝宝都是家庭的希望,这些商家为了赚钱,真是什么都能做出来。

从之前的“三鹿奶粉”事件到前期的“假疫苗”事件,现在又出现“假奶粉”事件,危害婴幼儿健康问题不断上演,幼小的宝宝不断面临各种各样的风险,无论家长怎么认真呵护,这些意外总是让人猝不及防。

个人建议家长在购买宝宝用品的时候一定要选择大型超市及母婴店,尤其是奶粉,要看品牌历史、口碑、配方、产地等等,综合考虑后再做选择,不要轻易听信商家的虚假宣传。

孩子是祖国的花朵,名族的未来,希望政府相关部门加大监管力度,对婴幼儿食品及用品严格审查,将危害降到最低,保护好这些花朵,让这些花朵能够安全的盛开。

我是@串串铃铛育宝贝,专注研究各类育儿知识,每天都会更新,欢迎大家点赞和关注,也可以在评论区留言,一起分享育儿经验 。

再现婴儿喝假奶粉成“大头娃娃”,是谁的错,你怎么看?

原因如何?

严格来说并不是“假奶粉”,因为根本不是奶粉,而是蛋白固体饮料,执行的也是相关标准,并非婴幼儿奶粉的国标。由此带来的就是其中的蛋白质以及各类维生素均无法满足婴儿生长发育,带来营养不良的问题。

这和当年的假奶粉造成阜阳“大头娃娃”事件的原因基本类似,主要就是营养摄入不足引起。

蛋白固体饮料是什么?

所谓固体饮料,就是比如喝的速冻咖啡等等这种,做成颗粒或者粉末然后冲泡的固体饮料。

根据现在的国标,蛋白固体饮料是指以乳和(或)乳制品或其他动物来源的可食用蛋白,或含有一定蛋白质含量的植物果实、种子或果仁或其制品等为原料,添加或不添加其他食品原辅料和食品添加剂,经加工制成的固体饮料。

其中的蛋白质含量要求≥1%,很明显这是远远无法达到婴儿生长发育所需要的的。

大头娃娃,怎么办?

促销员本身可能就没搞明白蛋白固体饮料是不能代替婴幼儿奶粉的,这是店内培训不到位的结果导致。资质方面,其实母婴店只要有食品经营许可证,经营范围有预包装食品的话,销售固体饮料是没有问题的。

另一方面,作为消费者本身,尤其有孩子的父母们,还是要学一学看食品的配料表,还有营养成分表。如果购买婴幼儿食用的,再看执行标准。《GB 10765-201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婴儿配方食品》,这个才是乳粉的强制标准,其他饮料之类的都是绝不可代替的。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