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军的谢尔曼坦克,可以轻松摧毁日军坦克,为啥还遭到德军的嘲笑?
电影《拯救大兵瑞恩》中有个情节,米勒上尉在奥马哈海滩向上级汇报:“没有看到DD坦克!”
这个临时翘班的“DD坦克”到底是个什么东东呢?
所谓“DD”其实就是M4谢尔曼坦克子型的一种——Duplex Drive,双重驱动,这意味着坦克有一个驱动机制来推动它们在水中和陆地上行驶。DD坦克还配备了一个充气裙,以提供浮力。
SO,关于DD,你可以理解为套着救生圈浮游在海面上的谢尔曼坦克!
对于魔改五十余种型号的谢尔曼来说这并非什么难事儿。然而,这些浮式坦克的干舷很低,在汹涌的波涛中很容易被淹没,导致许多驾驶员葬身大海。这正是诺曼底登陆D日发生的事情。
谢尔曼“关键时刻掉链子”的特性再次显灵。
当时有位柯克上校命令运载DD坦克的LCT自驳船直接冲上沙滩,可惜五百艘LCT中,只有两艘成功到达。
那么,米勒上尉心心念及的这辆DD谢尔曼是什么时间出现的呢?
话说1960年福克斯影业跑去法国拍摄《最长的一天》,剧组人员在沙滩上起出了一辆完整的谢尔曼坦克,拾掇拾掇还能用,简直如获至宝。要知道那时候同期拍摄的《埃及艳后》特别占用资金,口挪肚攒、牙缝里挤出来1000万美元开拍《最长的一天》,白捡了个道具是多么令人兴奋的事情。
一、M4-谢尔曼坦克——在太平洋是神,在西线是狗M4-谢尔曼坦克自打面世那天起就一直褒贬不一,德军称之为“死亡收割机”,盟军自家人又称之为“移动棺材”,至今还被中国网友嘲笑为“屑而慢”。
每当一群M4谢尔曼坦克出现在地平线上,就会被前方遭遇的德国坦克兵嘲笑——“你看,又送上门来一堆打火机。”
因为谢尔曼有个绰号就叫“郎森打火机”。
二战中,雪茄、口香糖,斯帕姆午餐肉、郎森打火机是美国大兵们的标配。
话说当时美国名牌打火机郎森有句家喻户晓脍炙人口的广告语——“一打就着,每打必着!”
这句话借来形容谢尔曼恰如其分,因为这就是它的宿命。
在小编看来,这款坦克首先名字就不吉利,五行属火。
先来说说“谢尔曼”为什么叫谢尔曼?
谢尔曼坦克虽说是老美的国货之光,但这个名字却是英国人起的,源自美国南北战争中的北方名将威廉·特库赛·谢尔曼将军。
话说我一直没想明白这位老哥有什么好致敬的,我们在电影《乱世佳人》里看到的那把亚特兰大城大火就是这老哥放的。除了成就了白瑞德船长英雄救美,余下制造冤魂无数,烧死无数妇孺。
再有,那句著名的“一个好的印第安人就是一个死了的印第安人!”即出自此君之口。
但老美偏偏喜欢拿这位老哥说事儿,比如我们在希区柯克电影《迷魂记》中看到的那棵号称全世界最大生物的参天大树,就被命名为“谢尔曼将军树”。
不过,话说回来,谢尔曼坦克刚面世那会儿,还是威风了一阵子的。
二、有了谢尔曼坦克,女人都能打赢隆美尔1939年9月1日德国进攻波兰,这场由斯图卡俯冲轰炸机+3型坦克组成的闪电战,令老美震碎三观。
仿佛如梦初醒,老美突然意识到,轴心国对自己放大招也就是个旦夕而至的事情,亟需增强自身国防力量、研发一批中型坦克。“M4-谢尔曼坦克”便在此等情势下应运而生。
1940年8月19日,美国开始了新型坦克的研发工作。仅仅一年之后,1941年9月,第一辆谢尔曼坦克便下线投入使用。
英国人戏称之“谢尔曼”,大概源自上一代M3格兰特坦克,因为现实生活中格兰特将军是谢尔曼将军的师傅,所谓传承有续嘛。
(【注】1937年发行的3分钱邮票,左起——谢尔曼、尤利西斯·S·格兰特、菲利普·谢里丹)
M4-谢尔曼的主要武器是一门M3型75mm火炮,足可以击穿当时德军3型、4型坦克正面装甲。除主炮之外,谢尔曼还有一挺12.7毫米勃朗宁M2重机枪、两挺7.62毫米勃朗宁M1919机枪,正面装甲厚度76毫米。全车没有使用老套的铆接技术,而是采用整体铸造和焊接技术,这大大提升了M4-谢尔曼坦克的防御能力。
M4-谢尔曼坦克于1941年被投放到北非战场,一经面世便大放异彩!
在1942年10月的阿拉曼战役中,更是尽领风骚,德军过气的3型、4型、38型,根本就不是谢尔曼的对手,一时间被打得落花流水,一举粉碎了“隆美尔不可战胜”的神话!
这一仗打得隆美尔心有余悸,醍醐灌顶——没有制空权、没有先进的重型坦克,这仗还打个毛啊?简直就是白白送人头!
很快,在半年之后的1943年3月突尼斯战役中,德国虎式坦克闪亮登场!又将谢尔曼坦克生生虐成狗。
我们在电影《巴顿将军》第二场戏里,看到一片狼藉的战场上,到处都是盟军大兵尸体,一个当地的小男孩在撸尸体上的金戒指,便是描述的这场“谢尔曼走麦城之战”——突尼斯凯瑟琳要塞战役。
诺曼底登陆成功后,巴顿指挥着他的第四装甲师,挥师东进,许多幸存的二战老坦克兵回忆道,平生接受过许多命令,唯有这道巴顿将军的命令印象最深——“往东走,杀个痛快!”
巴顿当时的家当是什么?16万精锐步兵、1500门火炮、外加930辆M4-谢尔曼坦克。
那么,巴顿有何底气同德国豹式坦克、虎式坦克叫板呢?
三、没有什么君子之争,谢尔曼打的就是人海战术要知道,虎式坦克刚猛无比,100mm的前甲坚不可摧,80mm主炮可将两公里之外的谢尔曼坦克打成一堆废铁!
虎式坦克声名远播,余威至今犹存,深入人心。比如许多年轻人看到《拯救大兵瑞恩》结尾处霍瓦特中士扛着迫击炮射向虎式坦克,感觉不可思议。认为这是徒劳的,霍瓦特是不是被炮弹震糊涂了?
其实霍瓦特没糊涂,整个剧组也没糊涂,霍瓦特瞄准、最终击中的是炮塔,只要虎式炮塔受损,无法自如旋转也算是有效进攻。
这是当时美国普通大兵对虎式坦克的认知,第四装甲师师长巴顿不可能不知道,他当时清醒得很,他不打算玩命,他只打算玩钱!
虽然巴顿自称是来自十六世纪的人,不过他可不想跟德军装甲师展开什么一对一的骑士式决斗,他要的是打群架!凭借着谢尔曼坦克的巨大数量和制空权优势,对德国装甲师进行群殴!
所谓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谢尔曼坦克设计之初便已估计到日后的情势,它的一个主要特征或曰优势就是方便大量生产和远洋运输。
M4-谢尔曼坦克的生产零件全部采用制式,生产难度不高,任何一家工厂拿到图纸即可进行量产!这可以使得一整辆谢尔曼坦克可以分包到不同工厂以“福特流水线式作业”同时加工,大大提升了生产效率。在二战后期,美国本土每个月可生产2000辆谢尔曼坦克,这个数量是德国中型坦克豹式的七倍!
现代战争打的是各自工业化的成熟水平!可以说,我没出家门口就已经打赢了你!
谢尔曼坦克与德国豹式、虎式,展开了七比一对决,加之绝对优势的制空权,长驱直入,最后兵临城下,1944年9月29日在柏林家门口“阿拉尔库战役”中一举获胜!
许多二战幸存的德国坦克兵对此表示不服,至今仍在嘲笑谢尔曼坦克——“那玩意像黄油一样不经打,可是我们刚刚摧毁了一百辆,又爬上来一百二十辆,盟军赢了,赢在物资上。”
话虽如此,可毕竟是盟军赢得了最后的胜利。这个世上没有任何事情可以取代结果!
(全文完)
美军的谢尔曼坦克,可以轻松摧毁日军坦克,为啥还遭到德军的嘲笑?
实际上谢尔曼坦克并不差,只不过当时德国的坦克都比他强。
谢尔曼坦克在欧洲战场上还是比较尴尬的存在,同时期德国人用的已经是虎式和豹式了,而苏联人用的也是T34。虎式豹式T34名满天下,而谢尔曼坦克只留下一连串笑话,比如“打火机”“烧烤机”“谢馒头”等称呼。
其实并不是谢尔曼差,其实就是因为谢尔曼坦克是个中型坦克,打不过虎式,甚至对付不了升级后的四号坦克。
谢尔曼坦克作为一个中型坦克,正面装甲63mm,侧面装甲38mm,装甲厚度还算可以。但这和虎式就没法比了,虎式前方装甲102mm,炮盾装甲135mm,侧面背面装甲也都达到了82mm,使用的镍合金刚装甲,装甲安装上也是非常讲究。
而谢尔曼的76mm口径的火炮和虎式的88mm根本就不在一个水平线上。原因其实很简单,虎式是重型坦克,而谢尔曼不过一个中型坦克。
至于打火机这个问题,也是因为装甲的问题,装甲保护不好汽油机,所以一打就着。德军其实也容易着火,只不过防火比较给力,装甲比较给力,坦克手比较给力,所以德国佬的坦克没被叫打火机。后期的德军坦克质量下降,坦克手一般般,也没少起火。
其实除了装甲厚度之外,谢尔曼坦克还是不错,性能非常可靠,动力系统非常不错,故障率非常低。只要不挨打,谢尔曼坦克只需要简单的维护,而德军的虎式跑1000公里就要大修一次。
谢尔曼坦克对付日军坦克足够用,除了苏联,他能打遍远东。而德国人的坦克,质量太好,根本不是一个中型坦克能对付的。
美军的谢尔曼坦克,可以轻松摧毁日军坦克,为啥还遭到德军的嘲笑?
这当然是有原因的!日本是一个刚从农业国家转化过来的国家,它虽然侵略并占领了许多亚洲国家,但它的军事工业只能在亚洲称雄,但比起工业化几十年的美国,军事工业一定比日本强大许多,所以跟日军坦克对杀,一定能够轻松获胜。
但德军为什么会嘲笑美军坦克?这也与二战中欧洲战场上德军与美军作战对比中显现的。德军装备的大量的虎式重型坦克(德国名:Panzerkampfwagen Tiger Ausführung E ,德国代号:Sd.Kfz. 181),具有当时年代最先进的动力和火炮,自动化程度很高,如果与美军的谢尔曼坦克一对一的对决,那真的不在一个层面上。但是由于德军这种坦克的后续生产数量有限,如果被几辆或十几辆美军坦克围攻的话,德军虎式坦克也会被群狼围剿,最后落败。不管德军怎么嘲笑,失败的是嚣张的侵略。
美军的谢尔曼坦克,可以轻松摧毁日军坦克,为啥还遭到德军的嘲笑?
美国的M4谢尔曼坦克是二战一款经典的中型坦克,但是从其水管长度来看,基本也就是支援步兵而设计的坦克,至于反坦克能力压根就不怎么样。可要与日本的那一堆坦克比起来,称谢尔曼为重型坦克也不为过,由于日本本土缺少钢材,而大量的钢材又被分配给海军发展大型军舰,日本陆军能够发展出的92式、95式、95式、97式,还有1式~4式坦克等等,基本都是薄皮轻坦克,而且炮塔的水管也很小,76mm左右的大炮管着实不多,因此遇上正儿八经的M4坦克根本无可奈何,炮管太小正面装甲击不穿,自己薄皮还没M4一发入魂,在这种情况下,M4谢尔曼在一堆日本坦克中横着走也就不足为奇了。
与在亚洲战场横着走不一样,M4谢尔曼坦克在与德军坦克交锋中就各种受委屈了。首先M4的早期型号配的是一门M3型75毫米L/40加农炮,炮管较短,这款坦克的设计定位也主要是用来支援步兵作战,因此其穿甲能力较弱,发射早期的M72穿甲弹能够在900米距离上击穿60mm匀质装甲,也就比早期T34略强。可是早期T34的火力只有在接近德国虎式和豹式坦克500米范围,还要从侧面攻击才能击穿,这也是库尔斯克战役中T34采用无脑乌拉冲锋的原因所在,远距离打不穿,只能集体冲锋寻求近距离与德国坦克决战,结果自然是伤亡无比惨重。
同样早期投放非常战场的M4,遭遇的是隆美尔装甲师的3号、4号坦克,M4对付薄皮的3号坦克还是绰绰有余,可是遭遇加厚装甲版的4号坦克H版80mm正面装甲则毫无办法,只有靠近到100米范围才能保证有效击穿,而德国4号坦克H型的75毫米L/48主炮则可以在1000米开外对M4发动攻击,因此一旦遭遇德军4号坦克美军就只能招呼反坦克歼击车了,因此M4在加入非洲战场开始就处于弱势地位。
战争是武器发展的最强动力,在遭受挫折后,美军也对M4坦克进行了改进,首先炮管加长以获得更大弹丸初速度,美军为开发了一款新的M61型被帽穿甲弹,改良后的炮弹对付倾斜装甲和表面硬化装甲表现都非常良好,并且500米距离能够有效击穿94mm30°倾斜钢板。焕然一新的M4坦克终于在诺曼底登陆过程中可以和德国4号坦克H型硬钢正面了。
但诺曼底登陆成功后,M4迎来了新的对手,也就是从苏联战场撤回来防御的德国主力装甲师,德国绝对主力虎式和黑豹坦克,这些德军坦克可以在1000~2000米距离上对美军M4坦克轻易击穿,但M4必须靠近到500米距离内也无法保证有效击穿,差距太大,M4面对德国主力坦克基本就等于歇菜!
当然盟军依靠绝对兵力优势还是一路平推到德国境内,M4虽然在面对德国主力坦克时败了,可盟军反攻简直就是摧古拉朽一般顺利,德国人早已经意识到失败只是迟早的事情,哪里还有心思去嘲笑美国坦克不给力的说法。
美军的谢尔曼坦克,可以轻松摧毁日军坦克,为啥还遭到德军的嘲笑?
因为日军的坦克太烂了,日本的各种豆战车面对谢馒头,就像谢馒头面对老虎一样(而且谢馒头还有数量优势)
德军的四号可以力抗谢馒头,除了简8,都不在话下;动物园系列可以把谢馒头打出屎来。然而在盟军的绝对空优下,这些装甲优势都变的不值得一提
美军的谢尔曼坦克,可以轻松摧毁日军坦克,为啥还遭到德军的嘲笑?
单田芳的评书说的好,人比人的死,货比货的扔!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