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江家到底多有钱?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宋江的外号叫做及时雨,最大的特点就是出手大方。
比如刚刚遇到武松,还没说几句话,就给了十多两银子。
遇到流浪汉一样的李逵,宋江也是上来就给了十两银子。
后来李逵碰伤了那个唱歌的女人玉莲,宋江直接给了二十两银子。
至于宋江施舍给阎婆惜他妈阎婆,也是出手就是十两银子加一副棺材。
更夸张的是,宋江看了一场街头表演,就赏给薛永二十多两银子。
那么,十两银子相当于什么呢?
吴用取出一两银子,付与阮小七,就问主人家沽了一瓮酒,借个大瓮盛了,买了二十斤生熟牛肉,一对大鸡。
可见,书中一两银子差不多相当于今天的七八百元。
宋江给的十两银子就是七八千元。
就算今天的大款,也不可能见人第一面就随便撒一二万元现金吧(贫穷限制了萨沙的想象力)。
然而宋江就是这么随意。
那么,宋江家里有矿?
当然不是了。
宋江的家在今天的山东菏泽,并不是什么富裕的地方。宋江的家也只是普通的地主,谈不上什么大地主,同柴进、卢俊义之流根本无法相提并论。
有意思的是,宋江的父亲宋太公还是非常节省的人。
可见,宋江家里并不怎么样。
那么,宋江的钱从哪里来的?
贪污?区区一个押司,也就是县委秘书哪里有什么资格贪污。就算捞得到一些小钱,也不够一次撒掉的。
做生意?可以看到宋江的押司工作是很忙的,而且很少离开县城,不可能做什么生意。
唯一的可能,宋江其实是一个坐地分赃的大盗。
为什么晁盖犯事以后,宋江不顾性命去通风报信?
你说讲义气,从开始到最后,宋江几乎没干过讲义气的事。
最后可能的是,宋江本来就是晁盖匪帮的一份子,主要负责在官府打探情报,通风报信,事后分赃。
如果晁盖匪帮完了,宋江也逃不掉,所以他才豁出性命告密。
而生辰纲也绝非是晁盖第一次抢劫。如果晁盖之前没干过这种事,为什么江湖上会有这么多人来找他?
大家注意,晁盖后来让刘唐送给宋江100两黄金的谢礼。按照当时的汇率,100两金子相当于500到1000两白银。
看看,这样分赃一次,就能做多少所谓的仗义疏财的事情?
大家别以为宋江是凯子?人家鬼精鬼精的。
宋江家到底多有钱?
宋江不仅为人仗义,而且出手确实阔绰,银子花的象淌海水似的,称得上挥金如土。不过,他大把花钱并非为自己享乐,而是扶危济困,替人解难,仗义疏财。
施耐庵在《水浒传》中描述他仗义疏财、花钱如流水的时候至少不下20处,夸他“平生只好结识江湖上好汉......尽力资助,端的是挥金如土。人问他求钱物,亦不推脱;……
……济人贫苦,周人之急,扶人之困,以此山东、河北闻名,都称他做及时雨......能救万物 ”。施耐庵忍不住说他“济弱扶倾心慷慨,高名水月双清”、“端的是挥霍”,“及时甘雨四方称,山东呼保义,豪杰宋公明” 。
宋江视金钱如粪土,你若有求于他,无论亲疏,他必出手相助。怒杀阎婆惜后在柴进庄上躲难时,偶遇正患疟疾(打摆子)的武松,宋江早闻其名,二话不说,又是“将出些银两来与武松做衣裳”,又是掏钱整治酒席,日日与武松畅饮。武松要回清河看兄长,二人依依惜别时宋江又吩咐兄弟宋清拿出一锭十两大银相送。刺配江州时,宋江正走背字,也算虎落平阳了吧,可他却无一丝晦气,依旧挥霍无度,豪气冲天。在揭阳镇上,他先是掏出五两纹银资助二流拳师病大虫薛永,后几句寒暄,感到话语投机,又赠送“一二十两与他”。宋江的牛气与大方,恐怕比他更有钱的柴进、卢俊义都自愧不如吧?
到江州牢城营后,狱卒李逵的几句忽悠就轻易从他那“骗”了十两大银,站在一旁的戴宗提醒宋江这小子嗜赌如命,恐怕又去赌了,而宋江根本没当回事,只轻描淡写地说了句:“由他耍去”,丝毫没有责怪李逵用低劣伎俩侮辱其智商的意思。后来,李逵输掉了十两大银,急眼了,居然出手伤人,宋江不仅不怪罪他,还掏钱替其平事。三人把酒言欢时,李逵又动粗伤了唱曲的玉莲,宋江又替他出钱赔给金家父女医药费、误工费、精神损失费、安家费二十两纹银。有学者算过,北宋的二十两银子,其购买力相当于今天的八千至一万人民币。一个和自己从无瓜葛、只算萍水相逢的人一出手就替你拿出这么多钱,李逵这条天不怕地不怕、就连赵官家都不放在眼里的粗鲁汉子,一下就被貌不惊人的黑宋江给征服了,他扑翻身便拜,从此跟定了他,并成为其最忠实、也最驯服的奴才与打手。
不但对江湖豪杰,就是对唐牛儿、阎婆这等社会底层人物,宋江也一视同仁,出钱出力,只求奉献,不求回报,“急人之急,扶人之困”。俗话说:一文钱难倒英雄汉。闯江湖的人,吃肉、喝酒、住店、交际、泡妞、打尖,哪一样不得花钱?而大多数江湖好汉恰恰没有稳定收入,这些人虽然武艺绝伦、义胆包身,但因没有固定职业,大多又没受过教育,不通文墨,因此经常在经济上陷入窘迫,囊中羞涩,吃上顿没下顿,于是就很容易对慷慨解囊对其相助之人产生好感。宋江显然深谙此道。他犹如一场及时春雨,总能在恰当的时机出现在最需要帮助的人面前,这种花钱如流水的慷慨貌似赔本买卖,却给他带来了难以估价的响亮名头。他慷慨好义,把钱不当钱,却把人当人,他花出去的无数银两买到的是价值翻了几倍、且无以伦比的软实力。
“及时雨”成了宋江行走江湖无往而不利的金字招牌,上梁山后又成为令众人顶礼膜拜并衷心拥戴的无敌资本。鱼龙混杂的梁山泊,三教九流、五行七作甚至杀人如麻的强盗刽子,无不是冲着这块金字招牌而来。宋江似乎天生知道金钱的威力,当初在郓城县做小吏时,因为肯替人花钱消灾,上至县太爷,下至贩夫走卒,没有一个不稀罕、不爱戴他的。到他知法犯法、私放晁天王、捅下天大的娄子时,更是人人庇护,极力为他开脱,使他总能逢凶化吉。就连发配江州沦为阶下囚后,从监狱长到没有编制的“协警”李逵,都被他的金钱“板砖”砸晕,“满营里无一个不喜欢他”。在牢里还能像个黑老大似的呼风唤雨,自由出入,吃香喝辣,古往今来,宋江恐怕是最牛的囚犯了。
那么,宋江为什么如此有钱?他是官、富二代吗?抑或是家里有矿?
《水浒传》说宋江是郓城县宋家村人氏。其父宋太公在村中务农,守些田园过活。宋江的职业是郓城县押司。押司是县衙里的刀笔小吏,协助县官做些文案工作。宋家似乎有些田地,有几间瓦房,雇几个长工,养一些鸡鸭牛羊,最多只能算稍微宽裕、衣食无忧的小康之家。这样的家庭背景,肯定无法支撑宋江“千金散尽还复来”的花钱豪气 。身为押司的宋江,是宋朝衙门里的最基层公务员,地位低,无升迁机会,乃一介舞文弄墨的书吏,工资待遇想必也高不到哪去,他虽然掌管县衙里的公文往来、有些小权力,但收入不可能很丰厚,因为级别不够,待遇不高,“吃了原告吃被告”的美差轮也轮不到他。那么,他褡裢里似乎总也花不完的钱财到底从何而来呢?
都说宋朝“为官容易,做吏最难”。小吏社会地位不高, 又没有太多生财之道的门路,有时还要替长官顶缸,宋江到底从哪里划拉来那么多的钱财供他挥霍?
宋江虽是一介小吏,但他见识广 、性狡黠 、善权谋、朋友多,加上为人大方,喜欢帮助人,因此来钱的路子肯定比一般人多。
宋朝文运昌隆,贸易繁盛, 商品经济异常发达,象宋江这样的基层官员虽然品级不高,但在当地交游广泛,人脉熟络,就连县官也得依靠他,权力寻租的机会一定是有的,比如可以包揽词讼、敲诈商民,或将手中的公权力私有化,从而保护家族利益不受侵犯,或做保护伞帮助他人经营特种行业(比如张都监、张团练参股蒋门神从施恩手中抢来的快活林酒店,并为其保驾护航)从中牟利。
宋时的小吏并非科举出身,地位虽然卑微,但“流水的县官铁打的吏”,押司们在当地深耕日久,来钱的门道应该很多。
从《水浒传》的描述看,宋江义薄云天,仗义疏财,并不是那等见钱眼开、四处盘剥渔利之人。那么,他从哪弄那么多钱呢?有人说:宋江的钱财来历可疑。宋江虽只是一小吏,但他胆大心细、谙熟法律、多权谋、结交广。他可以利用自己的职位替人打官司,帮人消灾脱难,用特殊身份广交天下英雄,拿大宋律令与政策送人情因而博取大名声,自然不愁无钱可进。比如他在晁盖智取生辰纲后,冒着杀头的风险通风报信,私放晁天王,事后逃出生天上梁山的晁盖为报宋江救命之恩,特地派刘唐携带一百两黄金下山酬谢宋江......宋江慷慨好义,乐善好施,急人之所急, 帮助过那么多人,这些人后来有落草为寇的、也有转运发迹的,感于宋江恩德,大都投桃报李,以金钱财宝馈赠恩人,日积月累,郓城小吏宋江也就成了富甲一方的隐身阔佬了。
【写作不易 严禁搬运】
【插图源自网络】
宋江家到底多有钱?
宋江家道殷实,但并非特别有钱。
一、宋江家道殷实,小有资财。宋江家宅、花园占地20余亩。宋家曾在灾年买了80亩义地,埋葬死去的灾民。
宋江本人更是乐善好施,扶危济困,仗义疏财,人称“及时雨”,名动江湖。
有数十亩家宅、花园,可见宋家是乡绅之家,宋江的父亲宋太公,近似于官而异于官,近似于民又在民之上。
义地,是旧时掩埋穷人的公共墓地。宋家有条件购买义地80亩,说明其家道殷实。
宋江的乐善好施,同样说明他并不缺钱。否则,他无法资助别人。
宋江虽然并不缺钱,但也只能说是小有资财。请看下文。
二、宋江并非特别有钱。有钱与否,是相对而言的。宋江虽然家道殷实,但与水泊梁山上的柴进、李应、卢俊义相比,就是小巫见大巫了。
柴进,是后周柴世宗嫡派子孙,持有宋太祖御赐的丹书铁券。
皇族后裔柴进,人称当世孟尝君。
战国四公子之一的孟尝君田文,招贤纳士,家中食客数千人,富有至极。
人们把柴进与孟尝君田文相提并论,说他喜好结纳四方豪杰,如同田文一般。
招贤纳士离不开钱财。那么,柴进的家财必然非宋江可比。
李应,是李家庄庄主。
宋江甫上梁山,就设法赚李应入伙。宋江看中的不是李应的武功,而是看中了李应的家财。
梁山泊破了祝家庄后,宋江“派了四个都头,带领三百来土兵,抄扎李应家私” ;李应上山后在山寨里掌管钱粮;“石碣天文”上说李应上应“天富星”……都足以证明李应的富有。
宋江肯定没有李应有钱。
卢俊义,号称“河北三绝”。所谓“三绝”,指的是卢俊义长相俊绝、武功高绝、家境富绝。
卢俊义是否真的长相俊绝,武功高绝,姑且不去说它。但卢俊义的富绝却是实实在在的。
卢家历代经商,到了卢俊义这一代,家里到底有多少钱,他自己也无法计数。
《水浒传》里说,卢府管家李固手下管理着四五十个“行财管干”。这行财管干,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卢府分布全国各地企业的经理。
仅此一点,就能说明柴进、李应也远远没有卢俊义富裕。宋江就更无法与卢俊义比较了。
所以说,宋江并非特别有钱。
三、只是小有资财,并非特别有钱的宋江,是如何赚来了“及时雨”的名声的。不少人认为,宋江必然是巨富之家,否则他无法仗义疏财,无法成为名动江湖的“及时雨”!
其实不然。
宋江说自己“自幼曾攻经史,长成亦有权谋。”他的“及时雨”名声,是与他的“权谋”紧密相连的!或者说,宋江的“及时雨”名声,是通过他的“权谋”得来的。
且看《水浒传》里宋江四个有代表性的“乐善好施” “仗义疏财”的事例:
1、宋江资助阎婆。
阎婆何许人也?小说里称阎婆为虔婆。所谓虔婆,就是开设秦楼楚院,媒介色情交易的妇人。她的女儿阎婆惜其实并不是她的亲生,而是她做青楼交易或人口贩卖生意收养的女子。
虔婆这种人,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虽然生活在社会底层,但是人脉关系极广。
宋江资助了一个阎婆,通过阎婆之口,他乐善好施、仗义疏财的名声就会不胫而走!
至于宋江与落草梁山的晁盖的关系被阎婆惜发现,宋江杀了阎婆惜,阎婆成了告发他的人。那是他始料未及的。
说白了,阎婆这种人要的是钱!宋江就是用钱买阎婆那张嘴!
2、宋江资助武松。
宋江避难到了柴进庄上,踩翻了武松向火的火盆。武松一把揪住宋江便打。庄客说:“不得无礼!这位是大官人的亲戚客官。”武松道:“客官,客官!我初来时也是客官,也曾相待的厚。如今却听人搬口,便疏慢了我。正是人无千日好,花无摘下红。”
原来武松在清河县殴伤人命,到柴进家里住了一年有余。吃醉了酒便打人,庄客们没人喜欢他。更何况家无常礼,一年有余,主人哪能日日客气?
宋江情商极高,见缝插针,抓住“升米恩,斗米仇”的人性的弱点。又是“将出些银两来,与武松做衣裳“,又是“取出一锭十两银子送与武松”。
武松离开柴进庄子回家,对宋江“堕泪而去”。反倒是对柴进怀恨在心。
宋江收买人心何等厉害!
3、宋江资助薛永。
薛永何许人也?他是使枪棒卖狗皮膏药的江湖汉子。
薛永在揭阳镇使枪棒卖药,因为没有按照揭阳镇的规矩,去拜谒恶霸穆弘、穆春兄弟。所以镇子上无人敢于打赏。路过揭阳镇的宋江便出手送了薛永五两银子。
宋江送薛永银子,并不是不耻于穆氏兄弟的恶霸做派。当他知道穆弘、穆春的规矩后,吓得屁滚尿流,拔腿就逃。可见,宋江打赏薛永,也纯粹是为了收买人心!
宋江用五两银子买通一个行走江湖,行踪不定,卖狗皮膏药的薛永,能让他乐善好施、仗义疏财的声名远播!
4、宋江资助李逵。
宋江刺配江州,初见李逵,便看中了这头死心眼的“铁牛”!
书中写道:宋江“借十两银子给李逵拿去赌,李逵对其慷慨极为拜服!” 说此后“我铁牛这颗头就是为宋江哥哥长的,宋江哥哥随时要,随时可以取了去!”
十两银子买一个愿意为他殉葬的“兄弟”,何其划算!
综上,宋江的“及时雨”名声,是他用银子买来的。但是宋江资助阎婆、武松、薛永、李逵,一共仅仅花了不足一百两银子!远远抵不上武松在柴进庄上一年有余的花销!
可见,宋江的乐善好施、仗义疏财的“及时雨”名声,源于他的权谋,而并不是因为他花了很多钱!宋江也并不是特别有钱。
宋江家到底多有钱?
谢邀!你问宋江家到底有多少钱,这个问题难住俺了,抱歉你只有问写书的作者了。[大笑][大笑][大笑]
宋江家到底多有钱?
《水浒传》原著中,宋江长得又黑又矮,一副屌丝形象,外号“黑宋江”,完全不符合大英雄的形象,但他孝敬父母,为人仗义疏财,又得了“孝义黑三郎”的名号。
宋江的仗义疏财宋江在《水浒传》中初次出场,原文就大段描述他的仗义疏财:
这宋江自在郓城县做押司……平生只好结识江湖上好汉:但有人来投奔他的,若高若低,无有不纳,便留在庄士馆谷,终日追陪,并无厌倦;若要起身,尽力资助。端的是挥金似土!人问他求钱物,亦不推托;且好做方便,每每排难解纷,只是周全人性命。时常散施棺材药饵,济人贫苦,赒人之急,扶人之困。以此,山东,河北闻名,都称他做及时雨;却把他比做天上下的及时雨一般,能救万物。再说第二十一回中,宋江和武松相遇,武松仰慕宋江为人,宋江爱惜武松武艺,两人结拜为兄弟。临分别时,宋江叫宋清取出一锭十两银子送给武松做盘缠。
在北宋,主流货币是铜钱,银子尤其是整锭银子基本上很少流通,更多是作为财富收藏或者大宗交易使用,宋江只是给武松个盘缠,就拿出十两银子,相当于当时一个是市民家庭一年的生活费。出手如此阔绰,让人不禁想象,宋江到底多有钱。
宋江的收入分析宋江是郓城县宋家村人,他在郓城县做的这个“押司”听起来风光,实际上是一个吏职,没有正式编制,不是公务员,更不是领导干部,只是县衙雇佣的一个临时工,平时负责衙门里的一些文书、杂务等工作,这种吏职工资很低,若是不贪钱,仅能糊口而已。
但宋江却“挥金似土”,乐善好施,赢得“及时雨”的美称,他的钱哪里来?
有些人分析说,宋江表面忠孝,实则暗中做着“没本钱的买卖”,在结识晁盖之前便已干着打家劫舍的勾当,积累了很多财富,甚至说这些不义之财都被他藏在宋家庄那个秘密地窖里,这种说法纯属脱离原著,个人胡思乱想,瞎编乱造。我们再看《水浒传》的记载:
下有一个兄弟,唤做铁扇子宋清,自和他父亲宋太公在村中务农,守些田园过活。文章中多次提到,宋江的父亲在宋家村种地,人称“宋太公”。
宋太公可不是亲自下田种地的农民,而是拥有不少田产的地主。
宋江杀了阎婆惜后,被阎婆告上公堂,衙门里两次差人到宋家庄搜寻宋江下落,宋太公每次都拿出20两银子打发县衙的人,可见宋太公确实家产不菲。
知县情知有理,只得押了一纸公文,便差朱同,雷横二都头当厅发落:“你等可带多人去宋家村大户庄上搜捉犯人宋江来。”原著中没有提到宋太公有多少土地,但提到“宋家庄”是个大户庄园,少说也有上百亩地,而在古代,土地是最大最重要的财富来源,有大量土地在手,自然收入不愁。
事实上,宋朝吏职虽贱,却不是寻常人能干的,对应募人的家产、背景、关系都有一定要求。没有田地家产的人想干吏职,衙门不要,因为这样的人不稳定;没有关系背景的人想干吏职,衙门也不要,因为县太爷们要依靠“地头蛇”帮助自己治理县事。
所以说,宋江家有大量田产,收入稳定可观,才能支撑他在外疏财仗义。当然,比起柴大官人这种有免死金牌护身的前朝皇室之后,宋江的财富和阔绰程度差的很远,只是相对他交往的江湖人士收入水平,宋江绝对是大款。我是专注历史文化的狄飞惊,欢迎关注我!
宋江家到底多有钱?
宋江作为一个公务员,他的钱财无非有三个来源。
一是工资收入。
二是家庭帮助。
三是额外渠道。
先看工资收入。宋江的工作是郓城县衙里的押司。
押司就是县衙里掌管文案的角色,工资肯定不高,各种津贴也不会太多。再加上没啥实权,即便有贪污索贿受贿之心,也没有那个方便条件。
但如果仅凭他的工资收入,想博得仗义疏财及时雨的美名,无疑是天方夜谭。
再看家庭状况。宋江在家里排行老大,身下只有一个弟弟,不知为何却叫他黑三郎。
宋江家并不是豪门巨富,和柴进李应卢俊义等大户人家相比,在资财上有着天壤之别。
父亲宋太公和二儿子宋清守着几亩薄田讨生活,充其量算是个小地主。
所以,宋江如果依靠家境帮助来实现及时雨的美名,也是不现实的。
最后是额外渠道作为公务人员,额外收入的渠道无非在三方面:
一是经商。北宋年间的公务人员,经商肯定不受限制。
二是兼职。利用自身的专长,业余时间兼职增加收入。
三是非法敛财。或坑蒙拐骗,或抢劫盗窃,或敲诈勒索,或充当黑社会保护伞。
总结:按照以上梳理,情况就比较明朗了。
首先,工资收入肯定无法满足及时雨的名望。
其次,家庭的经济条件也没有能力对他有所帮助。
再有,除了押司的本职工作以外,宋江并没有经商和兼职做其它事情。
显然,唯一的选项,就剩下非法敛财这最后一条道了。
但是,没有证据显示宋江曾坑蒙拐骗,更没有抢劫盗窃敲诈勒索。最后只有黑社会保护伞这一条。
当然,宋江作为一个押司,并没有能力利用手中的权力保护黑社会。但是,他可以利用押司能接触到国家机密这个方便条件,暗中行使保护。
证据是,他先行得到官府要抓捕劫取生辰纲的晁盖等人的信息,先把抓捕人员稳住,趁此机会跑去给晁盖报信,使晁盖事先有所准备,逃过了官府的抓捕。
事后,晁盖专门派刘唐送来一封感谢信,并附带一百两黄金。是黄金,不是银元,如同不是现在的人民币,而是美元一样。
鉴此可以认定,宋江大把大把仗义疏财的钱财,均来自额外渠道,也就是私通贼寇,从中得利。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