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买苹果手机时,应该注意些什么?
1、看看是不是正品iPhone,可以电脑下载爱思助手,将iPhone连接电脑,一目了然。
2、如很多人所说一样,用的只要是正版iPhone,一定一定要注册属于自己的Apple ID,建议自己掌握方法自己注册,让别人注册的话如果遇到无良商家可能会在一段时间后修改密码并且把你的iPhone进入丢失模式,如果你不能解开,那就成砖头了,如果是商家注册的,建议修改密码。
3、如果是5S以上版本的iPhone一拿到手机登录完ID就紧接着扫描指纹。
4、打开查找iPhone,开启定位功能。
5、设置相应的权限,数据权限好像就是苹果开的头,禁止某些APP的数据使用权限或许会更省流量。
6、所有的APP最好在APP store里面下载,避免出现卡机闪退。iPhone本身的浏览器输入法已经是很好用的了,没必要再下载,输入键盘可以在设置里面选择,或者在激活iPhone是选择。
7、清理掉用完的APP,结束后台(连按两次home键),如果内存小,定期清理软件缓存,尤其是微信QQ。
8、iPhone自身有清理功能,没必要安装杀毒软件,用两三天关一次机就行了。
9、无聊的时候长按home键,可以和Siri聊天哟。
10、买个套,贴个膜,出门看好了。
11、当iPhone出现不进电情况时注意当时环境温度,或者就是看看尾插里面有没有杂物,长期装口袋会有挺多的,再排除充电器故障的话就送修吧,尽量使用原装配件,对手机的保护更好。
12、购买iPhone是最好索要发票,一定要是正规发票,在大陆用最好用国行的,一般情况下最好不要拆机或人为损坏,这些都关联到iPhone的售后。
当然,最好是支持国产!!!
第一次买苹果手机时,应该注意些什么?
以下所有,想到啥就答啥…
第一,一定要注册属于你的Apple ID并牢记密码!想要体验到苹果手机的优良性能及连带服务,注册ID是非常必要的。
第二,一定要记得开启“查找我的iPhone”的功能!一定要记得!一定!
第三,苹果手机在保修期内坏了据说可以换新机。
第四,使用苹果的IOS系统,那么就没有什么必要下载手机管家一类的管理手机的APP了,因为苹果会告诉这些APP你压根用不上。
第五,对于6s以上的苹果手机来说,3D Touch功能的运用十分亮眼也十分实用。
第六,苹果自身的输入法以及浏览器就已经非常好用了,为了能够增强对苹果产品的使用体验,不建议下载其他的输入法以及浏览器。
第七,没有必要频繁打开后台关闭程序,这样会加快耗电速度,而且即使你同时使用很多个程序手机也不会卡。
第八,拍照后查看相片,只要将照片往下拉就可以马上回到拍摄洁界面了。
第九,home键联系触碰两次可以开启单手模式。
第十,出门在外,请一定握紧你的iPhone…
第一次买苹果手机时,应该注意些什么?
1、买个好拆的套子。到了办公室或者家里,把套子拆了。手感真的非常好。
2、苹果手机的iOS系统让它没必要清缓存。不要学怎么杀进程。
3、想省电的话,可以把定位关了。在隐私里面。或者至少把那些紫色箭头(最近使用定位服务)的全设置了。
4、下拉菜单里面的通知如果觉得烦,可以在通知里面设置关闭。
5、电量、流量、存储手机都有统计显示。没必要下那些各种助手。
6、在iCloud里打开“查找我的iPhone”。
7、自带浏览器Safari已经足够优秀。
8、传文件可以用网盘或者QQ转。直接用数据线连电脑只能传照片。安装iTunes以后还可以传歌和pdf书籍。
9、觉得最下面那一栏不够用,可以拖个文件夹进去。
10、听歌可以下载音乐app。
11、最后,上公交或者地铁,请用手握住你的手机。不要塞裤兜里听歌。血泪教训。
12、照片流不是照片库。只是同步同一个Apple ID下的照片。会没的。(照片流最多存1000张,如果超过1000张,最旧那张会被删掉)不会掉的照片在“照片”或者“相簿”的相机胶卷里面。
13、“照片”共**,左上角是图片变小,想回去随便点个照片就可以了。
14、Siri个人常用的是“给xxx打电话”以及“提醒我xxx点做xxx”。Siri的声音可以设置为男声,在通用里面。
15、苹果耳机线控按一下是暂停/播放,按两下是下一首歌,按三下是上一首。听歌知道这仨基本就够了。快进快退是按着不放。
16、平时线控长按一下就是呼叫Siri,结合之前的打电话口令,很方便。
17、有时候明明有网,手机抽了连不上,可以先打开再关闭飞行模式试试。
18、俩苹果之间传照片、通讯录什么的,AirDrop很好用。
19、刚用iPhone,原安卓手机上的通讯录可以用网盘或者各种iFunbox或者iTools同步过来。
20、平时iPhone用iTunes备份到电脑上。包括手机上的app安装程序。这样换苹果手机时可以直接连上电脑同步。速度快、可靠。
第一次买苹果手机时,应该注意些什么?
- 首先要注册一个apple id,否则无法激活以及下载app,注册时的邮箱和密保问题一定要记住,便于将来万一忘记了密码找回时用。
如果用销售商的apple id激活的,注意一定在icloud注销,用你自己id登录,否则将来升级还需要找销售商要密码。而且用自己的id登录icloud,并且打开“查找我的iPhone”,那别人捡到你的iPhone也无法刷机,刷机后无法激活。
iPhone与电脑的同步必须要在电脑安装itunes,否则无法与电脑连接。
苹果与安卓系统不同,不能直接用电脑自带的资源管理器管理文件,而itunes的同步略有些复杂,建议安装PP助手或iTools等同步软件,能够比较方便的同步文件。
5.第一次冲电,尽量把电池用完到剩下百分之5时候就进行一次完整的充电。直接手机电池充满。一般冲一个小时这样子就满电的了。苹果iPhone6充电时,出现提示充满就可以了,还有最好是提示满了,再继续充个10—15分钟,不需要冲太长时间,对电池也没啥好处,充满了的时候,手机会自动切断充电的。
第一次买苹果手机时,应该注意些什么?
专业玩机数年的果师兄,给大家做一个详细的解说。
【注】本文参考机型iPhone 7, iOS12.2系统。
iPhone 有很多版本,如国行、港版、美版,日版,怎么分辨呢?
在手机上【设置】-【通用】-【关于本机】里,找到【型号号码】,如下图:
其中,CH/A为国行、ZP/A为港行、LL/A为美版、TA/A为台湾。那怎么查看这个手机有没有拆机使用过呢?
我们就需要查询您的保障服务和支持期限,在apple官网上,输入手机序列号(上图),上面会有生产日期、生产地址、激活时间等信息,这是用来辨别手机真假的一个凭证。
手机购买好了,第一时间注册自己的Apple ID,因部分App需要付费,所以绑定支付宝,这样就可以下载APP了。
如果一个手玩不转,可以开启Assistive Touch,在【设置】-【通用】-【辅助功能】-【辅助触控】。
接下来说的就是一些简单实用的小技巧。
1.如果经济允许,不要买16G版本
2.别手机一到手就装什么XX电池管理,XX卫士,XX助手,XX内存管理,真的用不着
3.不要自己越狱
4.老老实实贴个膜,买个硅胶套。
5.截图是home+电源键
6.一些无关紧要的APP软件通知关了,既省电又省心。
7.指纹解锁很酷,可以一只手指多录几次,增加灵敏度。
8.一个人无聊的时候,可以跟Siri聊天,特别逗
9.打开“查找我的iPhone”,丢了手机也不慌,就算找不到,也能玉石俱焚。
10.测距仪是个好东西……想量哪里就量哪里,emmm~你懂的
11.接电话的时候,食指不要挡住水果标
12.apple ID必须要由大写字母、小写字母和数字组成的,一定要区分。最后开启双重认证。
……
我是果师兄,关于iPhone的使用技巧,大家随时在评论区提问。
第一次买苹果手机时,应该注意些什么?
苹果iPhone算是比较简单的智能手机了,基本上人人都能很快上手使用,但第一次买苹果手机的时候,至少要注意以下几点:
1、尽量选择实体店或者有发票的电商平台。实体店买苹果手机的好处是有导购接待,手机有没有问题当时就能发现,而且你花了钱,导购一般也会教你怎么用手机。如果觉得实体店的苹果手机太贵,则可以选择京东、天猫等提供正式发票的电商平台。因为国行苹果手机虽然是全国联保的,但网上购买的手机在需要售后的时候,一般会要求出示发票。
2、先看好了再激活。很多网友买到了苹果手机,就在第一时间兴冲冲地插卡、开机,一连网就激活了。结果用了一段时间才发现手机可能存在瑕疵,或者发现手机不适合自己用,想要退货。但一般电商平台购买的iPhone手机在激活之后是没有办法“七天无理由退货”的。只有苹果官方直营实体店、苹果官网、苹果官方天猫旗舰店购买的iPhone手机支持“七天无理由退货”。
3、输入并牢记自己的AppleID。和国产手不同,苹果手机在第一次使用的时候必须输入或者创建一个AppleID。有的网友嫌麻烦,就直接找卖手机的人要一个ID输入。虽然这样在短时间内是没问题的,但是拥有AppleID的人可以通过远程网络把手机锁定,甚至远程清楚你手机中的数据。所以在开机输入AppleID的时候,一定不要嫌麻烦,必须输入或者自己申请一个AppleID。
4、开启两步认证。由于AppleID非常重要,所以一些不法分子就专门窃取他人的AppleID,锁定手机勒索钱财。这个时候“两步认证”就显得尤为重要了,由于“两步认证”是跟密码问题和用户自己的手机号码绑定的,所以即使AppleID被他人窃取了,也可以通过密码问题和手机号码找回。
经过上述几个步骤之后,你的iPhone手机应该就处于比较理想的状态,可以正常使用了。如果在使用过程中遇到了什么问题,也可以在“悟空问答”中提出来,会有很多热心网友帮助解答的。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