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很多人特别喜欢买苹果手机,而不买国产手机?
主要是穷,一个iPhone,3年基本没啥问题,老手机换第三方电池、屏幕也都还便宜,随随便便折腾3年,然后丢给老爸老妈又可以用2年。我16年入手的二手在保iPhone6sP,4500元,用到2020年初,期间换了3块屏幕,第二块电池,完好的交给我爸,对他而言刷刷抖音真的太好使了(不会用手机的老人,用iPhone相对轻松),我自己换成了二手iPhone xs Max,4700元,目前一切良好,应该可以用到2~3年,那时候5G成熟了,再换个隔代的老款iPhone。
没办法,穷就是这样,买二手、买打折的用用就可以了。再说说我为啥不用安卓。
2013年买的iPhone5,用到2015年,然后2015年~2016年期间,使用手机: 小米4c,2台、小米5,不到1年我用了3台手机,花了5000元吧,16年当然时候,小米5实在太卡,运存不够用,日常使用极为不好用,最终不在使用安卓手机,哪怕是现在安卓手机看上去极为惊艳,配置各种高大上,运存10GB➕,当我操作的时候,还是能明显感觉出的不顺畅。
除非换一个系统,否则安卓我不考虑。
为什么很多人特别喜欢买苹果手机,而不买国产手机?
我认为质量,耐用度,品牌效应,使用生态体验好,还有一个就贵,越贵越撑面子!
为什么很多人特别喜欢买苹果手机,而不买国产手机?
使用习惯已经固定了、觉得用起来更方便一些、而且整个生态系统已经用了很久了、你会发现有手机的也会有ipad 和耳机这些
为什么很多人特别喜欢买苹果手机,而不买国产手机?
非常感谢您的邀请!大家好我是海州青年,正在新手考核期,如果你喜欢我的回答,可以点个赞支持一下哦,谢谢大家了!
包括我自己,身边长期使用苹果手机的人真的太多了!
总结起来无外乎以下几点:
1,确实好用,苹果苦心经营的行业壁垒,很长一段时间ios 要比安卓好用很多,基本是形成全面碾压。
- 硬件及生产工艺,苹果的供应链是地表最强。
- 系统可以保持长期稳定流畅,用户体验好。
- 生态好,用起来方便省心。
- 安全性高,美国FBI都解不开。
- 拍照摄像好,有发烧友可以用iphone拍微电影。
- 也有个别用户因为游戏账号不通用。
2,懒,就是懒得换,苹果id一登录,真真正正的无缝傻瓜式换机。这一点搞定了大部分女生!换了安卓,肯定有一定的学习期和适应期,懒得学习,懒得适应就是理由。
3,一直以来,苹果营造的点就是:华丽的外观与天生高贵。虽然外观这个东西,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是说苹果漂亮人真的太多太多了,好胜心,虚荣心绑架的大多数的果粉,给了他们一种天生的优越感。
懒惰和好胜心是人类的天性,懒是科技发展的动力!好胜心是人类进步的基石!苹果能做到今天这个地步,确实是教科书级别品牌打造。
事实上,2020的当下安卓10已经更新完成,马上安卓11即将发布,其系统用户体验将会不
输苹果,而且近几年国产手机的溢价能力越来越强!高端手机已经足够冲击苹果的市场份额了,况且越来越多的人都开始慢慢尝试国产手机。
无论是从工业设计,还是供应链,还是生产工艺都已经走在了业内的前沿,而且某些硬件参数指标已经开始渐渐超越苹果了。苹果的市场份额正在被国产手机的机海战术慢慢吞噬,前有安卓群狼围堵,后有我大华为鸿蒙虎视眈眈,巨人一般的苹果是否能守住江山呢?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ps:祝各位朋友都能用上心仪的的手机。点赞的年年都换新手机!也祝愿我们国产手机越来越好!希望华为早日从美国的制裁里走出来!期待鸿蒙os好好给美国大金毛上一课!
为什么很多人特别喜欢买苹果手机,而不买国产手机?
iphone采用的ios系统拥有50万款应用程序,android是25万ios系统由于严格的软件审核制度,所以它的安全性要远远高于android。
一、流畅性碾压性优势——由于Android系统采用了虚拟机的运行机制,这就需要消耗更多的系统资源了运行App,即便升级到Android 4.X,甚至Android 5.X,系统流畅性还。
苹果搭载的IOS系统与其他系统相比的优势有以下几点:
1、软件与硬件整合度高 iOS系统的软件与硬件的整合度相当高,使其分化大大降低,在这方面要远胜于碎片化严重。
2、首先苹果系统是封闭的,对于外来的软件都必须经过苹果公司的审核,才能够通过应用商店下载使用,这样一定程序上保证了系统的安全性,让木马、***软件、广告等等无法再苹果手机上出现。但是不好的就是一些软件需要收费。
3、95约吧直播专家讲,苹果系统也可以越狱,但越狱以后各种软件也可以随意使用,但是对于手机安全性就降低了很多。
4、苹果手机的好,其实还有很大的一部分是因为其硬件设计,硬件能够更好的保证手机使用的效果。
为什么很多人特别喜欢买苹果手机,而不买国产手机?
并不是说崇洋媚外国外的东西是真的好用国产的手机我个人认为除非了vivo小米就没有好用物美价廉的手机了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