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蝗援巴”,把蝗虫消灭在巴基斯坦境内。这个可以吗?

这个当然可以了!我们和巴铁的友谊是铁打的,只要是巴基斯坦需要,我们就可以把我们的治理蝗虫的经验拿到巴基斯坦境内去,而且帮助巴基斯坦也是人道主义救援。

我们和巴基斯坦关系非常好

我们跟巴基斯坦关系一直很铁。在我们抗击疫情的关键时刻,巴基斯坦在我们抗击疫情的关键时刻,在第一时间无偿向中国捐赠了30万只口罩、6500套防护服和8000副医用手套,可谓是患难见真情。

而现在巴基斯坦现在遭遇了蝗灾,而且现在巴基斯坦已经宣布进入了紧急状态,动用了数百架飞机进行喷洒农药和驱赶,而其中1架飞机在作业时不幸在拉希姆亚尔汗坠毁。现在巴基斯坦可以说真的是面临这一个危机,因此,我们现在当然是要对巴基斯坦进行一些援助了。

杀灭蝗虫的办法

杀灭蝗虫的办法有很多,我们可以在多个方面援助巴基斯坦。首先,我们可以援助巴基斯坦杀灭蝗虫的药物。想杀灭蝗虫,首先就是可以采取灭蝗虫的药物,可以采用高效低毒的药品采用飞机播撒的方法尽可能的杀死蝗虫。

还有就是采取天敌法,我们在2000年的时候曾经采用鸭子法杀灭蝗虫,取得了很好的经验,这些经验也可以用于帮助杀灭巴基斯坦蝗虫,也就是说可以向巴基斯坦援助一些鸭子过去帮着杀灭蝗虫。也可以采用招引粉红掠鸟等方法去帮助巴基斯坦杀死蝗虫。

不过最关键的还是要对遭灾地区加强管控,消灭适宜蝗虫生存的环境,这样才能够从根本上消灭蝗虫。

结论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对巴基斯坦进行援助,可以向巴基斯坦援助我们的杀灭蝗虫的好办法,甚至可以向巴基斯坦援助一些鸭子大军去帮忙杀灭蝗虫。

“抗蝗援巴”,把蝗虫消灭在巴基斯坦境内。这个可以吗?

这个完全可以做得到,鉴于两国间的深厚友谊,中国以前曾经有过灭蝗的经验可以提供参考,只要巴基斯坦兄弟张口,我们能做的援助会尽量提供。

第一,可以提供喷洒农药用的飞机。中国目前暂时没有受到蝗虫袭击,可以把一些农用飞机运过去,顺便满载有针对性的杀虫药剂,中国是个农业大国,筹集杀虫药和农用飞机,还是能够办到的。

第二,中国地大物博,人口众多,数不清的养殖场遍布全国各地,养鸡场和养鸭场那里都是,这些家禽是蝗虫天敌,可以紧急征用各100万只,通过中巴铁路把这些东西用铁笼子运过去,放在巴基斯坦的重灾区,可以起到任何办法都起不到的作用。目前,巴基斯坦受灾最严重的两个省份信德和旁遮普,一个用飞机喷撒农药,另一个用动物吞食,应该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第三,可以调动军队的武器装置,利用“炮弹灭蝗”的方式进行操作。将炮弹中的弹药换成化学药品,利用小口径无后坐力炮,向蝗虫密集的地方发射,毒药经风散布,也不失为一个有效的办法,这个方法要比飞机喷洒简便、容易的多。

第四,中国养殖场众多,每天需要海量饲料供应,可以向巴基斯坦大量收购蝗虫粉末,充当养殖场内的动物饲料,同时鼓舞边境普通中国民众,进入巴基斯坦境内帮助兄弟国家灭蝗,既体现了两国情谊,又增加了收入,何乐而不为?如果有收入,相信不少内地的平民百姓也会远赴巴基斯坦提供助力。现在中国唯一的困难是冠状肺炎肆虐横行,有些地方封城封路,不便动用全国之力,帮助兄弟国家,不过,这并不妨碍边境省份向巴方提供支援,鉴于两国深厚情谊,只要国家一声令下,肯定有不少热血民众踊跃报名,积极提供方便。帮助巴基斯坦,就是帮助我们自己。

“抗蝗援巴”,把蝗虫消灭在巴基斯坦境内。这个可以吗?

想要消灭很难,毕竟太多了。但是想要这场蝗灾过去并不是特别困难,正如前段时间所说,没有一个冬天不会过去,没有一个春天不会到来。蝗灾也是的,终究都会过去。

如何才能消灭巴基斯坦地区的蝗虫呢?

想要消灭蝗灾,最好的办法就是趁着蝗虫还处于虫卵期或者是若虫期。对于虫卵期,可谓是一杀一大片,一抓一个准。问题却出在虫卵不好找。对于若虫期的蝗虫来说,尚且不具备飞行能力,相对好抓。

然而,如今在巴基斯坦地区肆虐的蝗虫,基本上都是从东非地区一路飞过来的,早就到了成虫期,也到了产卵期。对于这个时期的蝗虫来说,处理方式有难有易。

一只成年的蝗虫,一天可以飞行100~150公里之间,这就造成捕捉蝗虫困难。另外一边,成虫期的蝗虫也很快就到产卵期。雄性蝗虫会在交配之后死去,雌性蝗虫会在产卵之后死去。

而蝗虫普遍寿命在两三个月之间,从东非地区跋山涉水来到印巴地区,基本上成为了秋后的蚂蚱,也蹦达不了多久了。不出意外的话,这次蝗灾将会在不久后结束。

从上面的叙述可以看出来,消灭成虫期蝗虫困难。实际上也确实如此,目前常见方法其实是药械。但是也会造成农药残留超标等问题,还有没有其他好的办法?

希望巴基斯坦赶紧养殖鸡和鸭!

没有!面对成虫期的蝗虫来说,基本上没有特别好的办法。有人提出建议,为什么不用鸭子或者鸡来消灭蝗虫呢?其实,这种方法不是不可以,只是不适合如今在印巴地区的蝗虫。

对于鸡灭蝗虫来说,一只优秀的成年鸡,一天能吃下70多只蝗虫。一般情况下,用来治理蝗虫的都是精选的60~150天左右的鸡,而且还要配备专门的训练。

从60天开始,就要把鸡群散养在受灾区,好让鸡群适应环境。75天左右,就要训练鸡群。90天左右,就要真正地投入到重灾区。

一般情况下,留给鸡群的时间大概有两个月左右,这两个月时间,也是用鸡群治理蝗虫的关键时间。之后由于种种原因,这些鸡已经不适合治理蝗虫了,需要卖到市场上去。

为什么这么说?正如我上文所说,治理蝗虫有三个时期:虫卵、若虫和成虫。对于虫卵期来说,由于寻找虫卵困难,基本上排除这个阶段。

为何不选在成虫期?一般情况下,发育到了成虫期的虫灾,已经到了一定规模。而随着蝗虫规模的扩大,他们本身会释放一种叫苯乙腈的气体,这种气体很难闻。

当鸡闻到这种气体之后,会造成鸡群食欲下降,进食数量减少。不仅如此,成虫期蝗虫受到攻击,会将苯乙腈转化成氢氰酸,而氢氰酸有毒。

尽管毒性不会特别强,也会造成鸡群出现不适症状。根据以往经验,经历过一轮虫灾治理,会造成10%的损失。所以,用鸡群的方式不适合治理成虫期的蝗虫。

那就只剩下了若虫期,若虫期一般是在孵化后的两星期左右,此时的蝗虫还不会飞,可谓是一抓一个准。再加上刚孵化不久,若虫期的蝗虫体内有大量蛋白质,很适合喂养鸡群。

由于若虫期只有两周左右,所以要抓紧时间,在两周内尽可能多的消灭蝗虫。然而,也正如我上文所说,一只鸡一天只能吃下六七十只蝗虫,食量不是特别大。

经过实验发现,鸭子的食量比鸡要大,一天能吃下100多只蝗虫。相对于鸡来说,即使不经过训练,鸭子的纪律性也更强,比鸡更好管理。

所以到了后来,大多都是采用喂养鸭子的方式消灭若虫期的蝗虫。不过想用喂养鸡鸭的方式消灭巴基斯坦地区的蝗灾,实际上有点杯水车薪了。

首先,飞临到巴基斯坦地区的蝗虫太多了,而且都是成虫期的蝗虫。对于鸡和鸭子这样不会飞的家禽来说,捕捉起来太困难了。好在数量足够大,总有一些飞累了的蝗虫。

然而,这并不是好事。正如上文所说,蝗虫在受到攻击之后会释放有毒气体,也会导致鸡和鸭子身体不适。所以靠鸡鸭消灭如今的蝗虫,实在是杯水车薪。

那是不是意味着鸡和鸭子没有用了?并不是的,截止到2月17号,印度方面宣布,已经消灭了入侵印度的蝗虫。但是印度又警惕说,蝗虫可能在6月份卷土重来。

不过,这个时候再出现的蝗虫,其实就是若虫期的蝗虫,如果印度可以把握机会消灭这些蝗虫,就可以彻底的制止住下次的蝗灾。同样的,这句话放在巴基斯坦身上也合理。

因此,当前巴基斯坦的任务就是养鸡、养鸭子,因为上文也都解释了,60天栏和45天栏的鸭子比较适合治理蝗虫。如果能在这之前养好一批鸭子,到时候正好可以赶上灭蝗期。

“抗蝗援巴”,把蝗虫消灭在巴基斯坦境内。这个可以吗?

蝗群一旦起飞、迁徙,就很难消灭了,只能任其自然死亡。

派鸡鸭鸟兽去吃,也不靠谱,蝗虫体内有毒,味道难吃,难得吃吃还好,多一点鸡鸭未必肯吃。

沙蝗聚集成群演化之后,会挥发苯乙腈,鸟闻了就不爱吃,鸡鸭也未必爱吃。而如果鸡鸭非要吃,继续攻击,蝗虫会迅速把苯乙腈变成氢氰酸,这样不仅难闻,还有毒,鸡鸭吃了会难受。

蝗虫的生命比较短暂,一般也就3个多月,沙漠热带地区的蝗虫一年可以繁殖4代,扣掉成长和繁殖以及等死的时间,每一代蝗虫泛滥成灾的时间也就1个多月。

这段时间里,每只蝗虫每天的食量相当于自己体重的1-3倍,它们往往花上几个小时啃食完一片区域后再密密麻麻地飞向下一个目标地,1个多月的时间,它们就从非洲一路奔袭到了西亚、南亚,堪比当年的亚历山大远征。

民众初期遇到它们的反应:惊恐、大喊大叫、开枪射击、放火喷烟、捕捉,当然没啥效果,民众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蝗虫飞来、啃食完自己的庄稼,然后飞走,留下一地鸡毛和心理的绝望……

政府介入之后,就往往出动飞机进行药物喷洒,但面对几千亿蝗虫的规模,实在是杯水车薪,难以抑制。

根据各方信息来看:印度已经宣布“消灭”了蝗灾,巴基斯坦也初步控制住了蝗灾,不过个人觉得这主要还是这批沙蝗已经进入了产卵期,它们已经在印巴之间的塔尔沙漠等地开始产卵了(西亚地区的蝗灾也是),产卵之后,它们的活性大幅下降,不管雄虫还是雌虫,都会陆续死亡。

估计再过半个多月,这波蝗灾应该也差不多就缓解了,蝗虫的数量会大大减少,大多数都会陆续死去。

根据印巴之间目前的交流情况来看,他们已经在紧密合作,为五六月份有可能的更大规模的蝗灾做准备。

当前这一批蝗虫对巴基斯坦造成的灾难已经形成,也就那样了,现在要做的是未雨绸缪,预防下一阶段的蝗灾。

在100多年前的美国西部,曾经出现过人类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蝗灾,数量预计高达12.5万亿只,密密麻麻遮天蔽日,给美国造成了巨大的损失(折算今天的美元高达1100亿美元)

不过,没几年,美国的蝗虫忽然消失的无影无踪。

后来经过生物学家长年研究,发现这是因为西部的淘金热,导致美国西部人口大量聚集,人们拿着各种工具到处寻找金子,但也有很多很多的农民赶来到处开垦土地,种植农作物来养活这些淘金者……

结果,蝗虫们的产卵地被这波人群给彻底破坏了。

要彻底消灭一个区域内的蝗虫,只能在虫卵时期预防,等到蝗虫形成规模了,再抑制也难了,但是相对于天文数字般的蝗虫产卵数量以及广袤的产卵地,这个其实很难做到。

而且,印巴这次蝗灾,本身即是外来的蝗灾,他们只是被动应战,接下来他们还需要面对旷日持久的斗争。

我们能帮巴基斯坦的,还是结合我们多年的防治蝗虫的经验,对蝗虫进行早期的预防控制,蝗群在初期聚集时还是可控的,就像星星之火,看到一处就扑灭一处,尽可能地抑制,只是非洲国家根本没有能力进行扑杀,只能任由这波蝗灾越聚越大,越聚越多,最后一发不可收拾,形成大规模蝗灾,那就基本上无计可施了。

“抗蝗援巴”,把蝗虫消灭在巴基斯坦境内。这个可以吗?

抗蝗援巴?帮助巴基斯塔抗击蝗虫的提案确实诱人,但剿灭蝗虫已经“来不及了”。

蝗虫灾害到底是什么?蝗灾其实是一种阶段性伤害,大致可以分成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就是目前正在印度和巴基斯坦肆虐的蝗虫,第二阶段则要再过几个月,是非洲蝗虫在印度和巴基斯坦播下的蝗虫卵。蝗灾最让人痛苦的不仅是从非洲迁移过来的蝗虫群,更在于它们恐怖的繁殖能力,这才是真正让人头疼的地方。

目前,现存的蝗虫群已经被印度和巴基斯坦消灭殆尽了。

印度政府二月十七号表示,肆虐印度的蝗虫灾害已经基本结束,大部分蝗虫已经被人为剿灭,只有拉贾斯坦邦境内还存在部分蝗虫,但也难以威胁印度农业。印度政府昨天的报道显示,印度已经彻底解决蝗灾了。

巴基斯坦的蝗灾也已经差不多了。二月十四日,联合国粮农组织派遣官员分别到达印度和巴基斯坦,调查后显示,巴基斯坦政府已经控制住了境内蝗灾。巴基斯坦政府的报告显示,巴基斯坦启动了抗击蝗灾的紧急应对措施,通过飞机喷洒杀虫剂等方式消灭了百分之九十的蝗虫。

总体来说,印巴两国目前都控制住了境内的蝗虫灾害,抗蝗援巴来不及了,巴方“抗完了”。

不过,巴基斯坦和印度依然面临着蝗灾威胁,也就是老编一开始强调的蝗灾第二阶段,由繁殖能力引发的第二阶段灾害。迁移而来的非洲蝗虫在印巴的土地上产下了大量的蝗虫卵,这给印度和巴基斯坦政府极大的紧迫感,蝗虫数量可能再次大幅上升,已经控制住的蝗灾很可能再次失控。巴基斯坦和印度需要继续努力,进一步削减蝗虫数量,并且做好防治工作,严防蝗虫灾害再次爆发。

联合国粮农组织已经和巴基斯坦签署合作协议,双方将在蝗虫防治领域进行合作,联合国将帮助巴基斯坦做好防治工作,谨防蝗虫大规模繁殖。

从防治的角度来说,消灭蝗虫虽然来不及了,但抗蝗援巴还是有意义的。我国可以从技术和资金的层面上,为巴基斯坦提供有关防治蝗虫的援助,帮助巴基斯坦避过未来的灾害。抗蝗援巴将不再是人力的援助,而是科技和资金的援助。

希望巴基斯坦做好防治工作,顺利解决蝗灾。

“抗蝗援巴”,把蝗虫消灭在巴基斯坦境内。这个可以吗?

这几天,各大网站排名第一的关注是疫情,排名第二的就是蝗灾了。

东非那边的蝗灾,中国人不太关心,对于印度和巴基斯坦的蝗灾,中国人非常关注。原因有两个,一是离我们近,有人担心会不会跑我们这边来。如果来了,我们应该如何解决。二是,巴基斯坦是我们可爱的邻居,在我们疫情最难的时候,人家举国之力送来了口罩和防护服,这情不得不记。

对于巴基斯坦的蝗灾,很多中国人发出了各种声音,有喊着捐钱的,有喊着去巴基斯坦帮忙的。

问题来了,如果真的启动“抗蝗援巴”这样的活动,把蝗虫消灭在巴基斯坦境内,可以吗?

可以。

巴铁的蝗灾,已经在控制之中了,援助只能第二波

(粮农组织在巴基斯坦)

2月17日,印度官方已经发布了消息:灭蝗任务基本完成。

与此同时,国际粮农组织有人已经去了巴基斯坦,对外已经宣称巴基斯坦的蝗灾已经控制住了,不久的将来,也能结束灭蝗任务了。

也就是说,印巴双方,都把蝗灾干趴下了,当然,靠的主要方法就是飞机喷洒农药,效果还算不错。

如果要援助,那就是协助巴基斯坦把蝗灾控制死,不要在6月份,让蝗虫翻身了。因为6月前后,可能会有一波蝗虫的反弹,数量有可能比现在多很多倍。

协助提前控制,巴基斯坦需要的是资金,需要的是技术。如果能在资金上给予帮忙,那最好不过了。另外,也可以派治蝗专家前去,这可能更靠谱,因为中国治理蝗虫历史悠久,经验超多。

当然,有人说既然是预防性控制,肯定需要鸡鸭,多运些鸡鸭过去。方法不错,但是路途太远,不方便运输。另外,巴铁国内的鸡鸭,做预防还是够用。

巴铁对于蝗灾,还是有实力控制住,实在顶不住,捐助无人机是个好主意

如果说,印巴开战了,给予大量物资和设备的支持,那绝对是靠谱的。对于蝗灾的治理而言,一般情况下,巴基斯坦还是有实力控制住的。

巴铁用的较多的是飞机喷药,这一块,从这第一波的控制来看,巴铁是没多大问题的。

作为我们的友好邻邦,巴铁做事低调务实,一般不开口。如果,下一阶段出意外了,巴铁顶不住蝗虫的第二波攻击了,那我们得好好帮一帮,有钱出钱,有鸡出鸡。

当然,巴铁是需要无人机的,这种神器,对于巴铁治理蝗虫作用极大。如果,顶住第二波有点费劲,中国最需要做的是捐助一批喷药无人机,带上低毒高效的药,那样会给巴铁带来实实在在的帮助。

其实,巴铁最难的可能不是今年,而是明年,到时极有可能缺粮

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的干事屈冬玉说,巴吉斯坦的第一波考验已经过去,下一波考验会在六月左右,到时如果控制不住,危害比较大。

鉴于目前巴基斯坦灭蝗的情况,农田已经受损超过35万公顷,不管第二波能不能控制住蝗灾,对于巴基斯坦这个粮食并不丰富的国家来说,缺粮大概率会发生,时间可能在2020年年底到2021秋季以前。

可以这样说,国人真想帮助巴基斯坦,最重要的不是现在灭蝗,因为人家已经灭得差不多了。重要的是,看第二波蝗灾发生前,需要不需要适当帮助。

最重要的是,巴铁缺粮的时候,国人能不能齐心帮人家把坎迈过去,不要让饿死人,大饥荒的事情发生,这才是国人到时要做的。

整体上来说,“抗蝗援巴”是可以的,只是,巴基斯坦第一波蝗灾已经控制住了,第二波发生前,根据情况可以给予合适的帮助。最关键的是,巴铁的农田已经受了很大影响,今年年底到明年全年,巴铁缺粮的时候,能不能给予帮助,就看国人表现了。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