蝗灾已经到了印度和巴基斯坦会不会蔓延到我国?解决蝗灾问题有什么好办法?

从理论上讲,蝗灾暂时还不会蔓延到我国境内,一看世界地形图就能看出,从非洲来的这股蝗虫一路向东,能飞越大海,却只能绕着高山飞。它们的飞行路径都是在海拔低的地方,温度高的地方,所以现在这股蝗虫在巴基斯坦和印度肆虐。喜马拉雅山脉是蝗虫无法飞越的,来这个地区等于自己找死,而且,即使能飞越这里,冬季的严寒也会要了它们的命。

蝗虫肆虐

从客观情况来讲,防蝗之心不可无,我国的防蝗灾相关部门要密切注意这股蝗灾的行动路径,如果这股蝗灾有预兆进入缅甸和越南等国家,我们就要严防死守了,如果蝗灾进入我国云南广西等地那就麻烦大了。

蝗虫成灾

解决蝗灾的办法除了常规的撒农药、机械灭虫、人工灭虫以外,应该提前研制一些高科技治蝗的办法,必要时候应该动用飞机,甚至可以考虑武力治蝗。要知道非洲来到这股蝗灾规模之大,一旦进入我国,损失将不可估量。

也同时鼓励社会和民间喜欢吃蝗虫的那些吃客,开动脑筋想想办法,在蝗虫还没有为害我国农作物之前就把它们都收入囊中,变成舌尖上的美食。笔者记得,小龙虾是有些国家很害怕的生物,因为它的繁殖能力超强。在我国它却变成了美食,都供不上吃了,竟然需要人工繁殖才供得上吃。

蝗灾已经到了印度和巴基斯坦会不会蔓延到我国?解决蝗灾问题有什么好办法?

我们这代人没有见识过蝗灾危害,都觉得蝗虫到了国内,都是有来无回。

因为蝗虫由于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脂肪、钙、磷、铁、铜、锰、维生素A、B等成分,在世界很多地方以及国内,都是难得的美味。

但是目前发源于东非的沙漠蝗虫,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称数量已达约3600亿只。遮天蔽日地已经从非东部,每天以300多公里的速度,向洞迁徙,飞跃海洋,在南亚次大陆印度和巴基斯坦开辟了根据地。并且已经在印度完成了产卵。

这些沙漠蝗虫可以直接把卵生在沙漠的沙子上,拥有恐怖的繁衍能力和传播能力。所过之地,寸草不留。一天糟蹋的粮食相当于3.5万人口的口粮。破坏力相当惊人。

很多人非常乐观,因为有喜马拉雅山脉的阻隔,蝗群迁入我国的可能性不大。而且我国历史上遭受蝗灾的历史比较悠久,已经在上世纪60、70年代形成了一套比较完善的防治蝗灾的机制。

但是“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对于蝗虫的进展,仍然两个方向令人隐忧。

一个是飞蝗向东进入南亚,从缅甸进入云南、广西。这种可能性其实还真蛮大的。蝗群往北走不通,继续往东,然后由南往北,进入华南、华中、华东;

一个是从瓦罕走廊进入新疆。这种可能性非常小,但对于沙漠蝗虫还真未必。到了4、5月份,新一批的蝗虫适应高原气候,通过全长400公里的瓦罕走廊,对于蝗群也就是1天多点的时间。

这两个方向的省份必须要做好预案,严防死守。另外应该尽快帮助印度和巴铁,御“蝗”于境外,绝对不能寄希望它群迁的可能性不大。等事情发生了再补救,教训深刻。

另外蝗灾造成的粮食危机,才是破坏力巨大,影响深远的。2020年开年的很多“自然灾害”,告诫我们不单单要善待大自然,更要“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炒米原创首发,欢迎关注或吐槽——

蝗灾已经到了印度和巴基斯坦会不会蔓延到我国?解决蝗灾问题有什么好办法?

以前老人说庚子年必有大乱,这话对不对我不敢说,但是照今年的情况来看,不仅是中国,就连是世界范围之内也算不上一个好年。到目前为止,世界上发生了多少大事呢?进入2020年,先是美国刺杀了伊朗的将军苏莱曼尼,导致伊朗举国沸腾,中东局势剑拔弩张,伊朗接二连三对美军驻中东军事基地发动导弹袭击,撕毁伊核协议,重新启动核武器建设;紧接着澳大利亚烧了几个月没有灭的大火这个消息越过了大洋飘到了我们的耳中,超过5亿只动物在这次火灾中丧生,整个澳大利亚笼罩在一片火海之中,一些人们不得不抛弃自己活了大半辈子的家,痛心地让烈火将其吞噬,浓烈的烟尘甚至随着风漂洋过海直到上万公里之外的巴西。1月20日,钟南山院士公开发声告知国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一定存在人传人的情况,并且已经有14名医护人员被感染,短短几天之内,武汉封城,全国各省市各自治区纷纷启动一级响应,截止目前,感染人数逼近7万,死亡人数突破1400,且疫情的拐点尚未来到,中国正在经受大难。而大洋彼岸的美国,日子同样不好过,几十年以来最严重的流感正在美国肆虐,目前已经导致超过1300万人感染,死亡人数超过6600人。就在这两天,又一则世界性新闻传来,数十年一遇的世纪蝗灾正在席卷亚非多国,对于埃塞俄比亚来说,这是25年一遇,对于巴基斯坦来说,这是40年一遇,对于肯尼亚来说,这是70年一遇。漫天的蝗虫遮天蔽日,它们所到之处一切可以吃的粮食都被它们啃食殆尽,一个地方的粮食吃完了,它们就去吃下一个地方的粮食,蝗虫一天可以飞行300公里,它们由非洲之角诞生,一路向东蔓延,现在已经侵略到了巴基斯坦和印度边界。有人会说,既然蝗虫都已经迁徙到了印度,如果进一步向东迁徙的话,不就来到了我国的边境吗?其实蝗虫迁徙到我国内的可能性比较小,受限于我国与印度接壤处的特殊地形,蝗虫想要飞跃高海拔的高寒地区几乎是不可能的。总的来说,我国已经很多年没有发生大规模的蝗灾了,古人有一句古话,说的是:“旱极而蝗”,的确,蝗虫产卵需要水分含量低的土壤,而非洲的干旱正好适合蝗虫的繁衍。我国自古以来因为蝗虫所遭受的损失是不尽其数的,中国有很长久的治蝗经验。总的来说,治理蝗虫很考验一个国家的治理能力。拿我国来说,因为对蝗灾的深刻历史记忆以及综合国力的增强,中国现在对于预防和治理蝗灾都是很重视的,从治理规划、机构设置到防治措施,有一套完整的治理体系。我国还在山东、河北、新疆等地设有治理蝗虫的专用机场,一旦蝗灾爆发,能够迅速通过飞机喷洒杀虫剂来对其进行消杀。再者得益于我国水利设施的不断完善,目前全国性的干旱对于我国来说是不可能发生的了,所以蝗灾爆发的可能性很小。

本文来自镜像科普

蝗灾已经到了印度和巴基斯坦会不会蔓延到我国?解决蝗灾问题有什么好办法?

其实早在去年11月,巴基斯坦就已经出现了蝗灾。

不过那个时候巴基斯坦的蝗灾并不是特别严重,受到影响的只是他们东部的少部分地区,虽然说这些蝗虫吃掉了他们东部的很多小麦、玉米、棉花,但是人们还是保持了比较乐观的态度。

一直到大半个月之前,随着那些铺天盖地的蝗虫如同洪水一般席卷了整个巴基斯坦,巴基斯坦人才对这些蝗虫的存在极度紧张起来,当时直接就宣布启动了全国紧急状态以抵御那些蝗虫对农作物的伤害。

说实话,这些蝗虫对于巴基斯坦农业的损害非常严重,在蝗灾发展到巅峰期的时候,整个巴基斯坦都陷入到了蝗虫的恐怖乌云笼罩之中,很多百姓们种植的农作物在那所过之处寸草不留的蝗虫洗礼下,均遭受到了难以挽回的损失。

就连巴基斯坦的新闻部长都称这次蝗灾是巴基斯坦近20年来最严重的一次蝗灾。

可见这次蝗灾对巴基斯坦的影响之大。

被蝗虫灾难笼罩的印度等国家

而在洗劫过巴基斯坦之后,那些蝗虫们并没有停下自己的步伐,接下来,它们的庞大军团继续前行,最近又来到了印度和巴基斯坦接壤的地区,开始对印度这些地区中的农作物进行了新一轮洗劫。

由于这些蝗灾虫的数量非常庞大,多达几千亿只,所以印度的地方长官在实在没有办法的情况下,最后也只能选择了向总理莫迪求援,想让莫迪想办法解决这些蝗虫。

莫迪有没有办法我们不知道,单纯按照我们现如今所看到的新闻资料来看,印度暂时对这些蝗虫也是束手无策的。

不过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毕竟不仅仅是印度和巴基斯坦,就连非洲、中东的许多国家都对这场蝗灾没有任何好办法。

现如今印度和巴基斯坦这些蝗虫的源头就来自于非洲和中东地区。

在那些国家中,中东国家倒是还好,但是那些非洲国家的状况就不太好了。

面对着这场蝗灾,肯尼亚、索马里、埃塞俄比亚等非洲国家直接遭受到了巨大打击,无数的农田被蝗虫毁坏、无数的百姓进入到了饥荒中。

相比于这些饱受蝗虫茶毒已久、但始终没有什么有效解决方法的非洲国家来说,印度、巴基斯坦已经算是还可以了,不至于因为这场蝗灾而陷入到什么无法挽回的地步中。

蝗虫基本不可能来到我们国内

而看到这里的时候,大家想必也产生了一些担忧,那就是担忧这些蝗灾到底会不会蔓延到我们国内。

从正常的角度上来说,这些蝗虫其实是蔓延不到我们国内的。

毕竟在我国和印度之间,可直接阻隔着一条平均海拔6000多米高的喜马拉雅山脉,这条山脉就如同一道高耸入云天的冰雪长城一般死死堵住了这些蝗虫的去路,在这条山脉的阻拦下,那些蝗虫根本不可能来到我们的国内,除非它们能进化出天鹅那般强悍的飞行能力。

当然凡事都有个万一,虽然这些蝗虫不可能跨越喜马拉雅山直接来到我们国内,但是谁也说不准它们不会跨越印度、缅甸,然后从我们的云南登陆,有着它们从中东地区一路跨越到印度的前车之鉴,这样的可能性实在值得我们提防。

解决蝗虫的方法

而如果这样的状况真地发生的话,其实大家也不用担心。

毕竟对于蝗虫,我们可是有着不少的经验。

在严重的时候,可以直接动用飞机抛洒农药对这些蝗虫进行灭杀。

在一般的情况下,也可以对那些被蝗虫产卵的土壤进行农药喷洒,从根本上灭绝蝗虫。

当然了,因为云南人喜欢吃虫、偏爱吃蝗虫,所以如果真是在云南登陆的话,那么可能还没等其繁衍起来,就被喜爱吃蝗虫的人们给捕捉起来油炸吃了。

同样的状况我们可以参考小龙虾,在很多国家,小龙虾是最令人厌恶的生态入侵者,但是在我们国家却直接被吃到了人工养殖。

不过在这里还是有必要提醒大家一句,特殊情况之下最好还是要管住自己的嘴,能不吃野物就不吃野物,毕竟谁也说不准会不会有问题。

蝗灾已经到了印度和巴基斯坦会不会蔓延到我国?解决蝗灾问题有什么好办法?

蝗群可能进入我国的两条线路

  • 第一条线路:喜马拉雅山脉。但是,该山脉甚至鸟都不能穿越。所以,蝗虫是无法通过这条线路进入我国的。

  • 第二条线路:蝗虫经过孟加拉国、缅甸,即可进入我国的云南。虽说,这条线路距离较远,但是缅甸和云南的地形和山脉却较为适宜蝗虫穿越迁徙。

那么,为何至今蝗虫都没有蔓延到我国呢?

蝗虫难以蔓延我国的三大因素

因素一:风向

蝗群的迁徙主要靠“借风上天”。也就是说,风向决定蝗群迁徙的方向。所以,东非蝗群能够跨过红海,穿越叙利亚、伊拉克、沙特、也门、伊朗等国,进而抵达巴基斯坦和印度,主要还是受季风风向引导的结果。

但是,2019年5月,蝗群到达巴基斯坦和印度后,正处印度的西南季风时期。而且,到了6月后,西南风会更大。因此,蝗群就没有了蔓延到我国的风向条件了。

因素二:气温

到了6月份,也就进入了印度的雨季。这时,就算在印度,蝗群想要蔓延也变得较为困难,当然更加无法蔓延到我国了。同时,如果温度、湿度等气候条件不具备的话,蝗虫的孵化也会变得很是困难。

此外,若是细观古今中外的灭蝗过程,则不难发现,历史上的蝗灾大都是自然消失的。因此,人们经常会有一个疑惑,蝗灾来临时有那么多的蝗虫,为何蝗灾消失时,那么多的蝗虫又突然随之消失呢。

所以,也是在这样的有利条件下,印度才取得了消灭蝗灾的胜利。对此,目前也多有媒体公布。

因素三:灭蝗

据巴基斯坦《黎明报》和印度相关媒体报道,自从蝗群进入巴基斯坦和印度后,就共同应对蝗灾侵害的问题,两国举行了五次会议,并一致达成了共同应对灾情的方案。如:双方在军事要地卡尔塔普尔走廊不设关卡;巴基斯坦派出空军教练机播撒杀虫剂,覆盖土地面积20000公顷;印度农业部采购化学药剂60多个品种,也派出了飞机进行空中喷洒农药等。

虽说,这些举措的效果并不明显,但加上因素一和因素二,则成为了蝗群蔓延我国的一道难以逾越的屏障。

解决蝗灾问题的三大举措

举措一:深耕深埋

虽然蝗虫的寿命很短,仅有几个月,但其繁殖能力却特别强。雌蝗虫每次可轻松产卵80至120颗,约3个月左右,新的蝗群便会出现。不过,蝗虫繁殖时的最大特点就是会将肚子插入松软的泥土中进行产卵。

所以,只需将蝗群停留的土地进行深耕深埋,即可阻断新蝗群的周期性繁殖。

举措二:保护环境

关于蝗灾的起因,世界气象学家认为:“2019年,以东非大旱开始,又以水灾结束,让当地自然环境极度退化,成为蝗的温床。”

显然,全球气候的极端变化,是自然灾害出现的根本原因之一。

因此,兴修水利,旱涝无灾;植树造林,减少荒芜等环境保护措施,才是杜绝蝗灾的根本原因。

举措三:应急预案

蝗灾来临前,无论是农药的储备、还是抗灾的组织体系等方面,都应有一个完善的应急实施预案,一旦出现蝗灾,即可有计划、有组织、有条不紊地实施抗灾,进而将灾害降到最低。

总之,无论是澳洲大火和30万蝙蝠入侵,还是美国流感、武汉“新冠”,或是东非蝗灾、波多黎地震、马尼拉火山喷发等灾害,无不给我们人类敲响警钟:“环境保护迫在眉睫、环境保护刻不容缓!”

图片来源网络

蝗灾已经到了印度和巴基斯坦会不会蔓延到我国?解决蝗灾问题有什么好办法?

2020年初,受“厄尔尼诺现象”影响,全球气候异常,我国的“暖冬”、澳大利亚的火灾、美国的暴雪、非洲的干旱等,而引发一系列的自然灾害。首先我们了解一下什么是蝗灾?蝗灾,就是指由成千上万的蝗虫聚集在一起大量的吐食植物而引起的灾变。蝗灾所过之处,农产品完全遭到破坏,树木等绿色植物尽光,而导致这些国家严重的经济损失以致因粮食短缺而发生饥荒的问题。

俗话说“旱极而蝗”、“久旱必有蝗”。去年年底,在我国出现“暖冬”的同时,而在非洲大陆东部地区正面临近25年来最严重的蝗灾,此次蝗灾于去年8月底开始“酝酿”,今年1月份开始报发,形成了一个长60公里宽40公里的蝗虫群,对当地农业出现毁灭性打击。蝗灾出现的原因是,受极端天气影响,非洲地区东部地区冬去春来,本应该降水增多,但是降水没有如期而至,导致大面积地区出现干旱,地下水位下降,土壤比较结实,植被稀松,给蝗虫提供了最佳繁殖的机会。南半球进入夏季,适当的温度、水份、土壤等条件,加上蝗虫繁殖能力极强,周期短,一般从产卵到孵化只需20多天,每次产卵50~100颗,经过几代繁殖,便出现了我们所说的,一个长60公里宽40公里的蝗虫群。

据多年数据显示,在平静期,蝗灾持续时间一般从去年八九月份到来年的五六月份。蝗灾范围仅限于一个始于非洲以北撒哈拉沙漠、跨越阿拉伯半岛然后延伸到印度北部的广阔地带;但条件允许时,庞大的蝗虫群就会侵扰该区域外的其它国家,这些国家北至西班牙和俄罗斯,东至印度和西南亚,有时也殃及我国南方地区。

而此次蝗灾,开始于非洲东部地区,受印度洋洋流影响,随风掠过阿拉伯半岛和波斯湾,蔓延到巴基斯坦和印度地区,我们不要过度恐慌,这是大自然的规律,每几年发生一次,在平常不过的事情,这跟“厄尔尼诺现象”频率发生几乎是同步的。可能这次蝗灾规模比往年要大,数量要多,有些人会想:“蝗灾会不会蔓延到我国呢?”这个顾虑大家不必过得担心,起码蝗灾不会从新疆、西藏地区进入我国,虽然巴基斯坦和印度都是我国邻国,但是我们的国境线上有世界最高的山脉——喜马拉雅山山脉和帕米尔高原,像屏障一样阻挡了蝗灾向我国前进的路线。喜马拉雅山山脉,平均海拔6000多米,气温每升高100米,温度下降0.6℃,因此山顶温度肯定在0℃以下,终年积雪,就是有蝗虫侥幸逾越喜马拉雅山山脉,我国的西藏高原地区,冬季平均气温是-12至-16℃左右,夏季平均气温是4到14℃左右,而蝗虫生存的温度一般在平14℃~32℃之间,也很难存活。因此,蝗虫虽然蔓延到了我国邻国巴基斯坦和印度,但从目前情况来看,不会影响到我国,更何况我国还处于冬末春初的寒冷季节呢。

此次蝗灾,规模有点大,出现了一个长60公里宽40公里的蝗虫群,现在印度才是最头疼的国家,而东南亚国家也面临较大威胁。那么,解决蝗灾问题有什么好办法吗?蝗虫生长发育温度一般为相对湿度为85%~92%,土壤含水量15%~18%左右,气温低于14℃或高于40℃时,蚂蚱会逐渐停食死亡。虽然大自然的气温是很好的“消灭蝗虫”的武器,但是我们人类也不能只依靠大自然的力量,还需要我们人为干预、控制、消灭。首先,喷洒农药,是杀死蝗虫成虫最直接有效的办法,但是农药对耕地具有较大破坏性,影响庄稼肥力。其次、印度地区,属热带季风气候,降水丰沛。而此时受西伯利亚寒流及印度洋洋流影流,降水较少。印度政府可以抓住有利时机,增加人工降雨,“斩草要除根”,从蝗虫的卵开始下手,蝗虫的卵比较喜欢干旱、湿度小的环境,我们人类通过降水增加土壤湿度,杀手蝗虫的卵,使其难以孵化出来。第三、通过军用武器消灭蝗虫,可能成本有点高,但对于威胁人类生存来说,就不算什么了。第四,或者像电影中演的一样,拉起长长电网,通上电,把蝗虫都电死,消灭蝗灾。

个人观点,谢谢阅读。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