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要求伊朗必须从乌客机空难中吸取教训,到底有何深意?
我们认为,大家都说旁观者清,确实很有道理。俄罗斯在旁边焦急地观察美伊冲突态势的发展,普京甚至不顾危险,亲临叙利亚,要亲口品尝战争的气息。所以当普京认为伊朗人应该要吸取这次乌克兰客机空难的处理教训时,一定是发现了一些不可告人的秘密。
我们要说,普京批评的初衷是好的,是希望伊朗兄弟能发现和弥补自己的不足,继续顽强地活下去。
其实,从另外一个角度看,俄罗斯也曾是一次飞机空难的受害者,至今还背负着马航MH17几百条人命的压力。即使按照之前错误的结论,即使不是俄罗斯军队亲自打下来的,但因为是乌东反叛者打下来的,而且使用的是俄罗斯制式的导弹,而俄罗斯又是公认的乌东叛乱分子支持者,所以板子还是打在俄罗斯人身上,美国牵头的经济制裁至今还在有效期。
而在俄罗斯和马来西亚的坚持和努力下,现在新发掘出来的证据已经开始指向乌克兰,证明是他们的军人在军事演习中,误将MH17当作俄罗斯战机。
所以,俄罗斯对误解和误击更有感触,对被冤枉和被制裁更身有体会。
俄罗斯对于伊朗是恨铁不成钢:普京不认为伊朗人有隐瞒事故原因的故意,而是担心一旦立即承认是自己误击,一定会遭受来自美国英国和加拿大的压力,会让本已紧张的形势更加雪上加霜。所以确实有蒙混过关的意思。但也正是俄罗斯生气的地方,因为除了伊朗人,地球人都知道美国的卫星监控无处不在,尤其擅长监视一切有关导弹发射的秘密。伊朗是战区,更在美国严密监视之下,别说是发射导弹,就是深夜里鲁哈尼办公室点燃一棵蜡烛,美国人也能看得一清二楚的。
写到这里,我们要引出另一个话题,但这里不做回答,希望感兴趣的观众可以寻找答案:由于美国对伊朗火箭发射情况给予严密监控,那么所谓伊朗对美军驻伊拉克基地的偷袭就应该完全不成立,在伊朗导弹发射的同时,美军就应该立即接到自己系统的报警,所以真的在袭击中造成损失,一定是美国故意而为。
抛开此问题不讲,再接说俄罗斯的“恨铁不成钢”,俄罗斯一直认为伊朗人应该知道自己的一举一动根本逃不出美国人的监视,但却没有想到波斯人如此自信。
此外,俄罗斯还生气在于,在美国人决定拿出卫星监控证据前,曾经发出风来,质疑不是乌克兰客机发动机出现问题,而是有更可怕的灾难造成的。在普京看来,美国人当时就已经把话挑明了,绝不认可是发动机引发的空难,这本应引起伊朗人的警觉。如果那时伊朗人承认是自己误击的结果,仍然还有可挽回的余地。可没有想到,伊朗总统和外长再次给予反驳,说是美国的阴谋,等于再次把伊朗往火坑里推。
有朋友说,俄罗斯肯定担心全世界人都知道,是俄产道尔导弹把乌克兰飞机打下来的。其实,这有点小看俄罗斯人了,一方面连美国人都不会相信这事会与俄罗斯人有关联,更何况,包括伊朗叙利亚和也门胡赛等在内,很多国家研制导弹的血统都是俄罗斯的,这在俄罗斯看来是荣誉,不是累赘。
俄罗斯希望伊朗吸取教训,就是不要让伊斯兰革命卫队不受任何约束,我行我素,犯了错没人敢管,完全靠他们自行解决。伊朗对海外施加影响,完全依靠革命卫队及其下属组织,在一些地区制造的混乱,有时让俄罗斯也感到头疼。大家是否还记得,在以色列不断袭击伊朗在叙利亚建立的军事基地时,就有媒体问俄罗斯与伊朗是否为盟友关系。当时俄罗斯重要领导人的回答是:俄罗斯与叙利亚是盟友关系,而与伊朗不是。
我们知道,盟友关系是心心相印的,是要随时准备付出的,而对于一个政教合一的国家,对于神秘的革命卫队组织,俄罗斯不敢对伊朗有任何承诺,因为俄罗斯根本不能掌握伊朗人的脾气和秉性。所以我们才会看到,尽管以色列一而再再而三地在叙利亚打击伊朗的存在,俄罗斯的表现永远是既不支持伊朗,也不反对以色列,但绝不准以色列伤害巴沙尔及其政权利益。
我们认为,俄罗斯希望伊朗人痛定思痛,以这次事件为教训,重新认识世界,重新界定敌人,重新看待朋友,重新审视自己。
俄要求伊朗必须从乌客机空难中吸取教训,到底有何深意?
美军掌握了客机飞行参数,无人机编队进入客机航线,诱使伊朗军方打开火控雷达跟踪,防空部队上当,发射导弹击中客机。当伊朗人发现上当的时候,通知客机拉高,不过已经来不及了。
俄要求伊朗必须从乌客机空难中吸取教训,到底有何深意?
俄罗斯批判伊朗只是表面功夫,真实立场是支持伊朗。俄罗斯对于此次伊朗导弹击中乌克兰客机事件,发出最严厉的声音,也就是这句“伊朗必须吸取教训”。事实上,从俄罗斯的立场根本不愿意批判伊朗,两国关系处于蜜月期。但伊朗这一次确实非常不争气,不仅仅是军事上的不争气,还有外交层面的不争气。作为世界大国,俄罗斯也不得不做出姿态。但从普京在1月7日访问叙利亚的行程来看,俄罗斯还是站在伊朗的一方面。俄罗斯总统普京与伊朗最高领袖哈梅内伊
1.俄罗斯不得不批评伊朗,但这是“表面功夫”。伊朗导弹部队在1月8日上午6点12分,“人为误击”了乌克兰波音737型号客机。然而,伊朗最开始却称乌克兰客机是技术故障,拒不承认错误。最终,伊朗承受不住各方的压力,承认了事实真相。在国际舆论战场上,伊朗这一次是完败于美国。即使伊朗没有错误,美国也要找出错误。更何况,这一次伊朗确实犯了大错。
俄罗斯是一个世界大国,在重大国际事务上必须要做出评论。更何况,伊朗使用的防空系统很可能是俄罗斯的S-200或S-300。所以,对于伊朗误击乌克兰民航客机,俄罗斯更需要评价。但俄罗斯高官给出的“伊朗必须从乌客机空难中吸取教训”评论,并没有过于严厉指责伊朗。伊朗这一次栽了这么大一个跟头,必须要吸取教训。
2.俄罗斯真实立场是在支持伊朗。1月3日,美国暗杀了伊朗将领苏莱曼尼;1月7日晚,伊朗导弹袭击了美国的阿萨德军事基地。就在同一天,俄罗斯总统普京访问了叙利亚。2011年叙利亚内战爆发以后,普京第一次访问叙利亚首都大马士革。普遍认为,普京选择如此敏感时期访问叙利亚,就是在表明支持伊朗的态度。客观的分析,坠毁的是乌克兰客机,遇难的多数是伊朗人与伊朗裔加拿大人,俄罗斯根本不可能改变支持伊朗的立场。
3.伊朗确实需要吸取教训,做出彻底的改变。从乌克兰客机被击毁这一灾难性事件上,伊朗当然应该吸取教训,至少要做出两方面的改变。第一,伊朗应该加强对防空系统与军事训练的军事。此次,如果伊朗的防空系统够先进,负责的士兵与指挥官军事素养够强,也不至于发生这样的悲剧。第二,伊朗不应该选择隐瞒真相,而应该在第一时间承认错误,不然也不会这样的被动。可见,伊朗外事部门的危机公关能力需要加强。
欢迎大家讨论,你认为俄罗斯对伊朗的支持态度会有所改变吗?
俄要求伊朗必须从乌客机空难中吸取教训,到底有何深意?
据法新社1月11日报道,俄罗斯联邦委员会(相当于美国的参议院,即上议院)国际事务委员会主席康斯坦丁•约瑟夫耶维奇•科萨切夫(Константин Иосифович Косачев)就乌克兰客机坠毁一事,向伊朗喊话,最后要求伊朗从空难中吸取教训。
▲俄罗斯联邦委员会国际事务委员会主席科萨切夫
科萨切夫详细的发言见下方:
若(客机)黑匣子的解密、空难的调查,不能证明伊朗军方有意为之,又没有任何逻辑上的理由,那么这起事件必须到此为止。福垊认为呀,要想理解这句话有什么深意,咱们得先看看什么是俄国的国际事务委员会。
俄国的国际事务委员会。看到这个国际事务委员会,福垊相信,大家会一下子能想到,前乌克兰克里米亚自治共和国美女总检察长娜塔莉娅·弗拉基米罗夫娜·波克隆斯卡娅,她现在所担任国际事务委员会副主席,正是杜马(众议院,即下院)国际事务委员会副主席。其实俄国的国际事务委员会,包括三个单位:
第一、俄罗斯国际事务委员会【Российский совет по международным делам (РСМД) 】。它是集政、经、学、研、媒于一体的智库,相当于普京的外交顾问团。政:外交部,经:企业家协会,学:教育部,研:科学院,媒:国际文传电讯共同创建。由俄前外交部长负责。
第二、杜马国际事务委员会【Комитет 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ой Думы по Международным делам】审议俄罗斯外交政策、批准国际协定、强化议会(下院)对外流合作等,由杜马副主席担任该委员会主席。
第三、俄罗斯联邦委员会国际事务委员会【Комитета Совета Федерации по международным делам】批准、退出国际条约;驻军、大使的审议;帮助侨胞的建议;促进独联体一体化;移民政策审议;上院对外的交流与合作,组建国际合作小组等。
俄上院国际事务委员会的长官说话有何深意?福垊认为表面来看是“海燕(伊朗)呐,你可长点心吧!”甚至是林妹妹的“你(伊朗)可都改了吧”。很明显,批评中有护短的味道。福垊认为还是有更深的意思,遂将一孔之见以其抛砖引玉。
- 第一、可能是看乌克兰的笑话。
乌克兰的国际航班采用的是波音737,乌克兰航班出此事,乌克兰即悲痛又尴尬。俄国对乌克兰没慰问,反而是挺伊朗,免除伊朗责任。可以理解为看乌克兰笑话吧。
- 第二、可能是漠视对加拿大的伤害,挺伊朗抑欧美
除伊朗外,空难罹(li)难人数最多的加拿大。加拿大首先发难、欧美声援,使伊朗陷入了被动。到此为止论,不仅是为难乌克兰更是漠视空难对加拿大、乌克兰、英国、德国、阿富汗等国的乘客损害的漠视,也是对欧美对伊朗“苦苦相逼”的一种声援。
- 第三、可能“指桑骂槐”诿过于人,适度甩锅
俄罗斯说伊朗其实就是让美国听的,如果美国不懂大动作,让伊朗陷入愤怒、悲痛、恐惧之中,伊朗怎么会犯下惊弓之鸟的错误?“海燕(老美)呐,你可长得心吧。”
至于其他答友说,俄国此举证明自己卖给伊朗的军火没毛病,福垊没看出来。因为“不能证明伊军有意为之”就存在俄国卖给伊朗的军火有问题的漏洞,当然伊朗已经明确表示自己就是被美国吓到了,才会疑心疑鬼酿成大祸的。
俄国上院长官的话没有逻辑,不是故意就到此为止是什么逻辑?还没说赔偿和惩罚的问题呢?欧美怎么能到此为止呢?科萨切夫讲话漏洞太大,如果欧美不说,伊朗感觉自己身后有大哥,心中有底气;如果欧美把科萨切夫批得体无完肤,普京就会说立法机构中的外交单位不是行政中的外交单位,是不能代表俄国正式意见的,当真你就输了。
俄要求伊朗必须从乌客机空难中吸取教训,到底有何深意?
落后就要挨打,自己还转着圈丢人。
伊朗政府的“灾难级”危机公关水平,让普京看的也很郁闷,郁闷到无话可说,也就剩“要求伊朗汲取教训”的话了。
可以说,伊朗和美国斗了几十年,即使是苏莱曼尼被炸死之后的回应,包括向美军基地发射导弹,也算是有力的反击,但偏偏把民航客机打了下来。
其实,这也不能完全怪伊朗政府,不受控制的革命卫队从伊朗政权的守护者成了最大的不确定和不稳定因素,好事归卫队,坏事政府还得在国际和外交场合背锅。
美国本来在苏莱曼尼死后有些被动,毕竟突然在其他国家领土上炸死第三国领导人,这事儿,如果可以随便发生在每一个有美国驻军的国家,那得多招人怕和恨,所以,美国军事上虽然胜利,但是舆论场上很不利,革命卫队击落了乌克兰客机后,美国人恰到好处地抓住了这个时机。
一开始,美国人没有直接说是伊朗人打下来的,而是“各种可能”,虽然美国其实已经知道了是被导弹击落的,但是国际舆论在美国的每一步操控下,一点一点对伊朗“摊牌”,最终伊朗扛不住国际压力和内部纷争,从死咬着“技术故障”,到最后终于把革命卫队就主动“供出来”了,革命卫队的指挥官公开道歉,最终,伊朗政府相当地灰头土脸,事情搞的一地鸡毛,伊朗内部的剧烈矛盾也昭然若揭,虽然伊朗也算是中东地区的地区强国、大国,在中东地区还培养了很多的小弟,还能打代理人战争,比沙特牛的多了,但是在美国的强大阴影之下,一路都显得慌乱无力,非常生动、非常全面地展示了弱小民族在强权面前的无奈和无力。
实力不济尚可理解,但任由强硬派的革命卫队肆意滋长,不受政府和法律的控制和约束,这给伊朗带来极大的不确定性和伤害,接下来,革命卫队的好日子差不多也到头了,所有的反对它和眼红它的势力都会群起而清算之。
普京恨铁不成钢,这阵子,普京和伊朗搞军演、亲自去叙利亚访问,各种外交场合,力挺伊朗,但是伊朗的危机公关能力实在太差,打了一通嘴炮之后只能自扇耳光,把一场灾难的公关操作演变成了公关操作的灾难。
美国依然很强,纵然俄罗斯,与美国的博弈还是得小心翼翼,尽量滴水不漏,互有攻守,普京也算是玩战略的高手了,硬是在一盘烂棋的基础上,夺回了乌克兰、叙利亚等冲突地区的主导权。
美国人对伊朗,能玩的牌更多,光一个经济制裁就能把伊朗折腾死,伊朗,还是少搞一些没有用的宗教、民族热情,多积蓄一些实力,先稳住内部再说,不然,光有一腔热血,却没有足够的实力,还没等你举起菜刀,就被别人家的无人机导弹炸的一地鸡毛,伊朗,还是得跟大国们多学习学习点。
俄要求伊朗必须从乌客机空难中吸取教训,到底有何深意?
在美国、加拿大、英国、乌克兰、荷兰等国家的领导人或高级官员纷纷表态称伊朗无意发射导弹击落了乌克兰波音737—800客机后,伊朗在扛了三天后改口,1月11日正式承认伊朗革命卫队人为失误地击落了乌克兰波音737客机,致使机上的176人全部遇难。
伊朗这样做让俄罗斯颇感不快或担忧,俄罗斯高级官员要求伊朗必须这起坠机事件中汲取教训。这个要求,更像是俄罗斯对伊朗的警告。
1月8日早晨,伊朗为了给被美国暗杀的伊朗革命卫队圣城旅指挥官苏莱曼尼报仇,从本土的三个地点向伊拉克的两处美军基地发射了16枚导弹,但美国表示导弹袭击给美军基地的损害微乎其微,并且是零伤亡。
四五个小时候后,搭载这167名乘客与9名机组人员的一架乌克兰波音737—800客机从伊朗首都德黑兰的霍梅尼国际机场起飞,飞往乌首都基辅,几分钟后便坠毁了,机毁人亡。伊朗官方一口咬定是技术故障导致坠机。俄罗斯力挺伊朗,也坚信是技术故障问题而坠机的。
俄罗斯力挺伊朗,也声称是技术故障原因导致坠机的,俄罗斯《观点报》1月10日报道,俄罗斯功勋军事飞行员弗拉基米尔•波波夫少将对乌克兰波音737客机在德黑兰坠毁的原因进行分析,称坠机的最大可能性是包括飞机引擎出问题等的技术故障。
但是,加拿大总理特鲁多表示,客机是被伊朗军方的导弹击落的,但可能是无意的。英国首相约翰逊、荷兰首相吕特、美国国务卿蓬佩奥都公开声称是伊朗军方的导弹击落了客机。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表示,乌克兰波音737客机遭伊朗导弹击中的可能性不能排除,但也尚未证实。
这么国家的政要,以及许多国际媒体相关导弹击落客机的报道,给伊朗造成了空前的压力,扛了三天后,伊朗外交部长、总统鲁哈尼、最高领袖哈梅内伊、伊朗革命卫队指挥官在1月11日上午相继发声,推翻了之前的结论,正式承认是伊朗的军方人为失误地击落了乌克兰波音737客机,并进行了道歉,以及作出赔偿,承诺进行彻查,追究相关责任人。
伊朗对坠机结论的大反转,让力挺他的俄罗斯大吃一惊,颇为尴尬、恼火。环球网援引法新社当天的一则短消息称,俄罗斯高级官员表示,德黑兰必须从乌克兰客机空难中吸取教训。
这是一条模凌两可的新闻,是哪一位俄罗斯高级官员发出了这样的警告?俄罗斯要求伊朗汲取什么样的教训?对于这些重要信息,法新社的报道都没有给出答案。
既然是高级官员,至少是部长级别或议会相关委员会主任或副主任级别的高官,他/她对伊朗的这个警告是有分量的。
从伊朗革命卫队指挥官介绍了人为失误地击落乌克兰波音737客机来看,当天,伊朗革命卫队空军把这架客机当作敌对目标,使用俄罗斯出口给伊朗的道尔M1防空导弹将其击落。
伊朗军方使用俄制的道尔M1防空导弹击落乌克兰波音737客机,跟马来西亚航空公司MH17航班2014年7月17日在俄罗斯的代理人武装乌克兰东部顿巴斯分离武装控制区(靠近俄罗斯边境)坠毁的模式一样:都是被俄制导弹击落的。
马航MH17从荷兰阿姆斯特丹起飞,飞往马来西亚首都吉隆坡,飞经乌克兰东部顿涅茨克州的沙赫乔尔斯克(靠近俄罗斯边境)坠毁,机上298人全部遇难。
联合调查组2016年9月28日发布的中期调查报告认为,击落马航MH17客机的山毛榉地对空导弹来自俄罗斯。但是,报告没有指明是乌克兰政府军,还是俄罗斯的乌东代理人武装击落了马航MH17客机。
但是,许多西方国家、媒体都指责是俄罗斯所为,给俄罗斯造成了巨大的麻烦。但俄罗斯从始至终都坚决否认马航MH17坠机与自己有关。
当伊朗在隐瞒了真相三天后就招认了真正的乌克兰波音737客机坠毁德黑兰的原因后,俄罗斯对此应该是感到很不开心,大概是认为伊朗这样的做法——先否认,再承认,对伊朗会造成很不利的后果,才会有高级官员及时出来警告伊朗,必须从乌克兰波音737客机的空难中吸取教训——要么一开始就承认,要么否认到底。
马航MH17坠机的真凶至今没有查找出来,但西方利用这个空难几年来频频向俄罗斯发难,使俄罗斯很愤怒,也很狼狈,而乌克兰波音737客机与马航MH17航班机毁人亡的模式是一样的——都是被俄制导弹击落的。
俄罗斯人对此很敏感,重新勾起了俄罗斯人的痛苦回忆,或许还担心伊朗这样处理乌克兰波音737客机事故,会是西方掉转枪口,重新对准俄罗斯,又使马航MH17航班机毁人亡事件变成套在俄罗斯脖子上的一条绳索。所以,警告伊朗必须汲取教训:做人得放聪明一点,别傻乎乎的。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