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经济,由三年前的9%急降到现在的4.5%,发生了什么?

为了更好地说明印度的经济都是泪,福垊特地编辑了下图。福垊为您简单分析一下这张印度经济增速形势图。福垊发现,印度GDP季度增速,在2016年第二季度,达到了最历史最高点9.4%,到了2017年第二季度时,GDP增速急降到6%。虽然之后GDP季度增速有所提升,但更悲剧的是,从2018年至今印度GDP季度增速,竟然连续七个季度一降再降。印度的季度增速也从8.1%降到第三季度的4.5%,其增速到下降到了2013年第二季度以来的新低,马上要跌破2013年第一季度4.2%的新低。

印度这个世界第六,亚洲第三的经济大国,统计出GDP增速只有4.5%时,其朝野慌了,印度总理莫迪(英语 Narendra Damodardas Modi,印地语:नरेन्द्र दामोदरदास मोदी)惊呆了。说好的莫迪老仙法力无边的,说好的莫迪经济学,怎么法力无边变成一筹莫展,莫迪经济学变得不经济了呢?福垊认为,这并非是印度经济的下滑,而是印度经济增长率降低,换句话来说,印度的GDP涨得幅度小了,但还是在涨。只是涨得有些差强人意而已。

印度的季度增长率从9.4%降低到4.5%,再差0.1%就降了5个点,这个5点跑哪里去了,印度到底发生了什么?
  • 莫迪无力与议员睡觉。

印度人的印度梦就是取代日本,成为全球第三大经济体,可涨速让印度的专家都坐不住了。《环球时报》报道的是来自印度的经济、贸易、税务等领域的五名专家,福垊推断这五名专家可能来自外贸、财政、税务、金融、工商等领域,印度的专家经过在电台的研究、讨论,达成一个共识,莫迪经济学不经济,都是莫迪的错!莫迪虽然没有表示甩锅,但他手下的财政女部长尼尔玛拉.西塔拉曼很认真地为莫迪洗地,鼓励大家振奋精神。她滔滔不绝、大声疾呼,的确是洗了一屋好地!

对此,遭到反对党的强烈抨击,他们认为印度的经济增速如此之低,都怪莫迪。让福垊忍俊不禁的是在财政女部长和反对党献计献策时,他们身后的听众都在做白日梦,真的是在做白日梦啊,大部分都睡着了。福垊惊呆了,事关印度经济大业,议员(官员)们怎么就那么麻木那么困?这也太尸位素餐了,比滥竽充数可怕多了。这大概就是印度经济涨速降低的原因之一吧。

  • 前总理曼莫汉.辛格的高见

印度前总理曼莫汉.辛格认为,印度经济之所以涨得不过瘾,是因为莫迪的出台的政策不给力,而印度国民又认为不靠谱,缺乏对政策的信任和充满希望。看看辛格这刀补得多有水平,辛格还强调,莫迪的政策出台又不讲真话,缺乏可行性。辛格复苏经济的妙招是,印度政府应该取得人民的信任,尤其是要增进官与民,民与民之间的信任,激发人民的热情。不然,再这样下去的话,人口比例很大的年轻人、农民还有穷人将是致命的打击。

  • 印度媒体《今日印度》分析的原因

《今日印度》认为:消费疲软、投资放缓、出口紧缩、信贷增长、市场低迷。他们的分析有些专业,而且福垊也没搜到相关的具体信息,怕说多露怯。这个出口紧缩,福垊倒了解一点儿,因为美国搞地方保护主义,玩逆全球化的政策。不是经济制裁就是提高关税,而且还“传染”给其他国家。印度的对外贸易也是一大收益,摊上这样的局势,印度到是想提高增长率,可莫迪也只能大呼:同胞们,老仙做不到啊。

  • 莫迪的老仙发力了,不知道能不能走出困境。

我们是基建狂魔,印度直接拿来主义,在未来五年通过大力发展基建,来增加就业,扩大内需,提高消费,加大投资。从而,刺激经济的增长率走出低迷,再创佳绩。印度的财长部长尼尔玛拉.西塔拉曼表示要用100万亿卢比(约合1.39万亿美元,约折合人民币9.8万亿)广泛加大对基建的投资。这么多钱,印度怎么拿出来呢?估计又要超发货币了,到时候GDP是加油了,可CPI那就要火上浇油了,您信不信?莫迪老仙,您可知道印度人均GDP只有锡金、不丹的三分之二啊。

印度经济,由三年前的9%急降到现在的4.5%,发生了什么?

以前可以把牛粪和柴棚加上,现在没有可以加的了,自然就下滑了。要不然把灶火堂灰再加上或许还能提高一点

印度经济,由三年前的9%急降到现在的4.5%,发生了什么?

被腰斩的感觉一定很难受,但这也许不是印度GDP真实数字的被腰斩,而是在真实国民总产值下降两个多百分点的基础上,那个国家统计局的官僚,别有用心的剔除了牛粪等GDP数字,他这是在有意的摧残政府的业绩,不知道他是那个党派的斗争抢手,印度人民不应该听信这种数字的蛊惑,而继续坚定的支持政府,带领他们向更高的GDP目标跳跃。

印度经济的高速发展已经坚持了20多年,前几年还曾一度达到两位数。同时也应该承认这两年的印度,发展也遇到了一些瓶颈卡脖子伸不开腰的问题,为了保持GDP数字不下降的过快,政府还把农民作为燃料捡的牛粪,还有建成了一万多套厕所等产品项目计入了GDP数字,但是是无论怎么说这些也都是实际存在的产品,远比经济总量第一的美国,用债务堆砌GDP真实的多,那位统计官僚的这种手段确实有失公允,值得怀疑。

政府的的政绩不容置疑,在印度的那种国情条件下,带领13.5亿多人民,让印度的国民生产总值有如此快速的增长,已经实属不易,如果那位统计官僚,确实有意用这种数据去诋毁政府的政绩,好像就有点站着说话不腰疼了。印度的人口基数是足够庞大,而且还有平均不到30岁的年龄结构的,庞大年轻劳动力资源的巨大优势,低薪酬的成本优势,这也确实是个支撑经济发展的巨大优势。

但这个庞大的劳动大军,绝大部分从事人畜结合模式的农业产业,绝大部分只能用官方文字书写自己名字,就不算文盲的知识水平,依靠这种水平支撑的劳动力素质,生产效率,能够创造出人均两千美元的GDP数字,有多么难能可贵就可想而知了。如果在加上种姓等级,性别等级,民族等级,宗教等级秩序;民族矛盾,宗教矛盾,地区间的利益矛盾中央与地方的矛盾,造成的对政府领导力执行力,国民行动力发挥的制约,政府能够做到如此的难度可想而知,换谁来又当如何?

因此印度人民不应该被这种统计数据而迷惑,坚定的支持服从政府领导国家更快的发展,实现政府在2023年把印度人送上月球,10年内把GDP数字发展世界第三,让印度成为世界响当当一级,登上超级大国的宝座,光彩照全球。

印度经济,由三年前的9%急降到现在的4.5%,发生了什么?

近期印度一个数字火了,这个数字就是4.5%。据印度中央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印度第三季度的经济增长速度降到了4.5%,这已经是印度GDP连续第7个月下滑,接近6年来的最低水平,由此引发印度国会的广泛讨论,在民间也议论纷纷,在印度民众看来,印度的经济疲软将会持续很长时间。对此,印度整个社会都充满了不信任,很多人认为莫迪经济学已经失灵了。

根据今日印度的报道,印度经济之所以出现这种现象,主要是因为消费疲软,出口和投资不利,导致了市场需求不足,当然更重要的是信贷市场的高度增长。前段时间莫迪政府推出了很多的经济刺激政策,但是从目前来看,还没有见到什么结果,当然很多人认为印度也需要供给侧改革,主要是需求一端没有任何增长,传统经济也发展不利。当然这可能牵扯到印度贫富分化的问题,印度这个国家是一个贫富分化非常严重的国家,财富集中在少数富人手里,而这些富人大多是购买国外的产品,而大多数的穷人没有购买力,导致印度的制造业得不到发展。同时国外的先进电子产品都具有着无可比拟的优势,比如说我国小米今年在印度的销量居然超过了国内,更不用说日本和韩国的产品在印度就更有竞争力了。

最近印度财政部长西塔拉曼表示将推出一系列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主要目的是为了刺激一组经济继续发展,大概是在5年之内投资100亿卢布,大概就是在9.8万亿人民币左右。现在印度各个电视台还对印度的经济形势进行辩论,各各方面的专家都为国家献言,来自经济,税务,贸易等各方面的专家认为,这次印度经济下滑的主要原因是政府决策不力。当然印度的反对派国大党也开始指责莫迪政府的经济政策非常差,所以建议莫迪政府听听经济学专家的意见。

与此同时印度的富豪阶层对印度总理莫迪也非常不满,印度的亿万富翁拉胡尔巴哈杰表示印度企业家批评莫迪政府会产生不好的结果,导致印度企业部门都不敢谈论这件事,也就是说印度企业部门受到了莫迪的限制,莫迪政府还限制了言论自由。印度经济的快速减弱,会给农民青年还有低收入群体带来毁灭性后果,整个社会出现了很不信任的气氛,主要的原因是从业者对政府的政策不敢讲真话,反对党认为印度总理莫迪缺乏开明的社会引导政策。

印度经济,由三年前的9%急降到现在的4.5%,发生了什么?

谢谢邀请!

经济增长率为4.5%,是全球多各国梦寐以求的经济增长率,这个数据放在美国、日本、韩国或者大部分欧洲国家,都是几十年都不曾见过的高增长率,但这个数据如今在印度,却被很多人耿耿于怀!或许我们已经习惯了十位数的增长率!

不过从去年的9%,到今年第三季度的4.5%,印度的经济增长率的确陷入了腰斩,为什么印度经济增长率会有如此大幅度下滑呢?

印度经济前几年以较高的速度快速扩张,但印度经济结构存在问题,难以实现持续的高速增长,因此出现经济增速下滑的情况,符合预期。

印度经济难以持续高速增长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第一,自2018年美国挑起了全球贸易争端,让国际贸易增长陷入停滞甚至倒退的区间,印度这类刚刚开始进入国际贸易的新兴经济体,难免会首当其冲的受影响。

第二,印度的基础设施相对较差,曾经预期的承接劳动产业并未青睐印度,而是涌入东盟基础设施相对较好的国家,印度的相关配套政策也极不健全,对外资投资限制比较多,很难形成大规模的产业。

第三,印度从去年开始,就主动挑起平息已久的印巴关系,让印度的安全环境受到影响,而全球格局的深度调整,让国际投资者趋向于将资金投入美国避险,让印度吸引国际资本投资的能力更是雪上加霜。

印度经济,由三年前的9%急降到现在的4.5%,发生了什么?

一种错觉:中国行,我也行?

近些年,中国的成功,给了全球很多发展中国家一个错觉:中国行,我也行。

当年被八国列强胖揍,穷的当裤子的中国,以改革开放就发展起来了,我凭啥发展不起来?

而事实上,中国改革开放的时候,经过三十年的洪流奠基,已经是一个实打实的工业国。

1980年,中国工业增加值占GDP比例为48%,其他工业强国德意志的比例为40%,日本为38.35%,而印度只有25.36%。

可能你要说,美国也才25.7%呀,我印度也不差呀,可是美国工业产值占比较小,是建立在三大因素上:①GDP冠绝全球,领先德日英一个数量级,美国工业增加值虽然占GDP比例较少,但绝对值仍然是全球前三;②美国工业增加值占GDP较少,是建立在全球贸易霸权的基础上,美国掌握品牌、研发、设计,而将利润低的代工制造部分转移给了当时的亚洲四小龙,美国仍然获取了工业生产中最大部分的利润;③美国曾经是工业化的,工业增加值曾经占GDP的60%-70%。

而印度,是GDP数额大,还是有能力只做工业顶端,把代工转交给发展中国家呀?还想依靠软件外包和医药等服务业实现弯道崛起,只能说没有美国的命,得了美国的病。

事实上,一个国家经济想要崛起,必先工业化,后商业化,用工业化建立完善的基础设施,充沛的能源供给,大量高素质的工程师、职业工人以及足够有支撑力的农业。

工业化结束后,才可以在夯实工业基础上,进行商业化和市场化,创新出高科技产业,生产出海量的商品,发展出高度繁荣的服务业,毕竟高科技和服务业,都是加速财富流动、分割和交换,而不直接创造财富,直接创造财富的只有农业和工业。

所以,工业基础不牢,经济发展就地动山摇。

一个内伤:没有完成工业化,机遇来了抓不住

印度呢,工业增加值占GDP比例,长期徘徊在30%,即使给予印度了市场,给了它外国投资,它也不能利用本身强大的工业能力,快速转化为有竞争力的商品。

印度在1995年就加入了世贸,比中国早6年加入全球分工系统,为什么它没有成为世界工厂,反而让中国捷足先登?

原因就在于印度空有繁多的人口,它没有强大的工业,或者说没有庞大的工业基础,面对全球商品需求,它内有余而力不足,更可怕的是,加入世贸,反而被欧美日韩攻占了内需市场;而中国一旦加入全球市场,就把自己本身强大的工业基础转化为海量的商品,加入世贸,释放了中国本身已存在的工业生产力。

一个事实:印度从没有真正的高增长时代

事实上,如果我们去看印度历年GDP增长率,会发现印度增长率高一段,低一段很正常,这是印度经济的正常周期,并没有因为莫迪大仙的改革而发生本质改变。

事实上,由于印度没有完成工业化,无论是它加入全球市场,还是西方增加对印投资,印度均未出现过真正的高速增长,像中日韩那样的,年均复合增长率可以高达15%以上的黄金年代,对印度来说,增长个8%以上,就能把牛皮吹破了。

一个迷思:为什么印度没有工业化?

这个原因很多了,如种姓制度、土地私有化、分散民主制、没有统一的市场等等,但无论是何种原因,印度想要进入10%以上的高速增长,真正的崛起,至少缺少了两个关键步骤-土地革命和工业革命。

日本、韩国、中国台湾、中国大陆的崛起都经历了这个过程,印度想要直接越过,难度不是一般的高。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