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势刚有好转时,伊朗却发生了内乱,内忧外患的伊朗,何时能走出困境呢?

伊朗现在面临的局势可以用内忧外患来形容,在外部是与美国关系的持续恶化,刚刚有所缓和的美伊关系随着特朗普的上台戛然而止,而且这种关系随着美国杀害苏莱马尼而极度恶化,两国甚至已经到了战争的边缘。可以预见,接下来美国对伊朗的制裁强度和广度会进一步加大。未来伊朗经济将面临更多的封锁和制裁,经济状况进一步恶化是肯定的。伊朗自伊斯兰革命以来,与美国的关系急转直下,至今已经经受了美国和西方几十年的持续制裁,做为一个中东地区大国,伊朗经济面对西方的制裁和封锁,发展缓慢。经济的停滞和衰退让伊朗民众的生活水平急剧下降,国内民众的不满情绪也与日俱增。与此同时,伊朗自伊斯兰革命以来的神权体制下,国内贫富分化严重,腐败丛生,这些都导致伊朗民众对现行体制的不满。

要想解决目前的伊朗困局,从国际层面,伊朗需要放弃与自己国力不相匹配的地区野心,放弃对其它国内局势的干预,避免与美国进行对抗,缓和与美国的关系。在国内层面,需要改革国内的分配体制,活跃经济。当然,这一切的核心都离不开缓和与美国的关系。从最近一段时间的形势看,如果没有美伊关系的真正缓和,无论伊朗如何努力突破封锁和制裁,都无法获得经济发展的必要环境,国内的经济发展措施都难以取得成效。

局势刚有好转时,伊朗却发生了内乱,内忧外患的伊朗,何时能走出困境呢?

最新消息就是,伊朗因汽油涨价而爆发了大规模民众抗议行动,已经出现了内乱。昨天在伊朗境内,有50多座城市爆发了激烈的抗议运动,抗议汽油价格的上涨。为了压下抗议浪潮,遏制出现的内乱情况,伊朗当局采取了镇压行动。目前已知多人丧生。此举更加刺激了抗议者的情绪,致使他们烧毁了伊朗领导人画像,并对政府大楼及各加油站实施了袭击。抗议活动波及的地域日益扩大,当前已席卷德黑兰等多个大城市,成千上万的市民走上街头,以表达他们对政府的愤怒。在伊朗首都德黑兰,人们纷纷将汽车停在街道正中,表达对政府的不满,严重破坏了交通秩序。还有一些城市的油库、银行机构等,遭到了暴力袭击。

动乱起因于15日,政府宣布提高汽油价格。从16日起,燃油价格上涨。从10,000里亚尔提高到15,000里亚尔,约合12.7美分。当然,是美国对伊朗实施了越来越严厉的禁运制裁,导致伊朗石油出口下降到了过去的十分之一。而伊朗政府的财政收入主要来自石油出口,这导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计2019年伊朗GDP将下降6%,更有的国际组织给出了下降更多的预期。

如果说伊朗的这次内乱是三分美国造成,那么七分则是自己的原因了。就在前段时间,伊朗最高领袖哈梅内伊在那次集会上,还再次谴责要求和美国谈判的声音。在伊朗国内,释放着十分乐观的空气,什么美国的制裁没有得到 什么,伊朗自身经济稳固,货币金融稳定,似乎伊朗已经渡过了经济危险期。其实,这涨了一把汽油费,几毛钱的程度,就看出原形毕露了。也说明,伊朗根本经不起实实在在的折腾。这就说明,伊朗不仅不存在经济危局已过,恰恰说明,很可能自身的乱刚刚开始。

伊朗的经济也是建立在能源输出方面,当然,为了自保,也大力开展、开发了不少国内需要的产业,提升了制造业的能力。但是,基本上都用于重工业、武器制造方面,而对于改善民生的产业,以及用于其他贸易发展的产品,则投入的很少。象这么一个石油大国生产合格的汽油,也是捉襟见肘,一副穷酸样子,让人都感觉到不可思议。毕竟政治号召和宗教理念、教义,当不了东西用。真正需要安身立命的,还是切实的基础物质。 这方面伊朗应该谋求一个好的国际外部环境,而不是自己捆住自己,只是为了自己的政教合一的自己体制。底下民众首先是要解决吃饭穿衣和日常消费,如果简单的生存消费也得不到满足,即便有认为的外敌打进来,也没有精神和体力去打击敌人啊!从这个观点为看,伊朗目前的政策是需要改进和纠正的。

美国的制裁,在伊朗上下努力下趋于失败。但如果自命不凡,以为自己是无敌天下,那么最后杠下去的结果,伊朗不会有好果子吃。应该做的还是双方进行谈判,否则没有办法解决问题。至于哈梅内依所说的谈判条件,要取消一切制裁,并要求美国回到伊核协议中去。那其实就是让美国承认自己的失败,宣布投降,他们会干 吗?有的时候,宗教的力量是强大,但也要明白自己的分量,要不,当然要闹出很多笑话和愚昧的行动。所以,先踏实去谈一谈,看看可以如何好方法,才是对大家都有利的。

局势刚有好转时,伊朗却发生了内乱,内忧外患的伊朗,何时能走出困境呢?

感谢兄弟邀请!

奇迹!不可思议的奇迹,伊朗人竟能在一年多的时间内,制造出让政府感到内忧规模的,具有颠覆性价值观的人类,他们的这种能力旷古绝今!

一年多以前,伊朗就曾经爆发了一轮,抗议政府支援叙利亚反恐平叛战争政策,在美国对伊朗石油出口封锁的条件下,让国民生活无法改善提高的示威浪潮,虽经鲁哈尼政府磨破嘴皮子千百遍的解释,仍收效甚微,但白宫只用了一句支持抗议的政治动员,就把那些抗议的民众都动员回家了。很显然至少到去年夏天,伊朗人还没能造出这批,拥有颠覆性价值观的波斯民族异类,却在仅仅十几个月后的今天,这批新“造”出来的新生代力量,就能让伊朗都不感到内忧了,真是奇迹。

很难想象四年前的伊朗人,还可以为了让国家有能力对抗美国霸权,勒紧裤腰带,忍受安理会的那种远强于今天美国封锁威力的制裁,而支持国家研发核武政治霸权的政策,在这么短的时间内,伊朗人就能制造出如此规模的反对政府,要求政府屈服于美国霸权,接受美国困死伊朗的条件重谈《伊核协议》,甘愿从此做霸权的奴隶,做任人宰割的肥羊,被那个“自由”“民主”普世价值观改造灵魂反政府群体。

当然不得不承认,在任何国家都会有那种价值观叛逆,为了一己既得或者期待的私利,接受西方的政治操纵,而背叛自己国家和民族的整体利益,甚至为此不惜祸国殃民的败类。他们在委内瑞拉,可以让坚决捍卫国家人民利益的,马杜罗政府风雨飘摇,在叙利亚,他们为了替美国推翻合法的民选阿萨德政府,也可以让自己的1000多万同胞流离失所,600多万人沦为国际难民,30多万人无辜丧命。

但是在这个8000万人口,至少在去年还有7000万人虔诚忠于领袖反美的伊朗,可以断定会有4000万波斯族人更反美,也可以出现被西方操纵的,对伊朗体制发动恐怖袭击的一小撮反叛势力,却无法想象会出现能让政府感到内忧的,归顺霸权而反对或者有可能推翻政府那种规模的势力,毫无疑问这是不可能的。

任何一个政府的某项政策都可能会有人反对,出现的示威抗议也并不稀奇,伊朗也不例外,这个已经实现了真正自由民主的国家,曾经出现过反正在家得的示威游行,也出现过反对鲁哈尼的集会抗议。但不容置疑的是,反对美国霸权压迫伊朗的意识形态,还是这个国家的主流民意,目前的这种抗议,不外乎是像去年一样的,对政府的某项政策不满,却不可能出现颠覆政府的趋势。

局势刚有好转时,伊朗却发生了内乱,内忧外患的伊朗,何时能走出困境呢?

“卖盐佬喝淡汤”?伊朗因为燃油价格上调而引发的全国性大规模抗议活动颇具讽刺意味。一个石油储量世界第四,天然气储量世界第二的资源大国,却沦落为靠国内“提价”来度日的境地,实在是令人唏嘘。伊朗政府号召民众“勒紧裤腰带”的方式居然是要“卖盐佬喝淡汤”。可以想象,伊朗已经到了怎样的“窘境”?更具讽刺意味的是,这次提价是伊朗总统鲁哈尼刚刚高调宣布又发现了“大油田”的背景下进行的。因此,伊朗民众愤怒了!

据俄罗斯卫星通讯社的报道,11月15日,伊朗政府宣布将燃油价格提高了50%,理由是弥补伊朗日益严重的财政亏空。然而,这次提价却引起了“轩然大波”。伊朗人民已经不愿意再“无止境”的勒紧裤腰带了。于是,一场空前规模的全国性抗议活动爆发了。

伊朗的这次大规模抗议活动首先于15日晚间在中部城市锡尔詹爆发。抗议民众设置了路障,攻击了石油设施。他们高喊着“自己产油却烧不起油,油田要有何用?”当地政府和警方对此了进行“适度”的打压,但却造成了一名平民死亡。这更加激化了矛盾。导致抗议活动愈演愈烈,并向伊朗全国蔓延。据环球网报道,11月16日,在伊朗伊斯法罕省的冲突中,一名警察(少校)被抗议者打死。在这次抗议中还出现了“烧画像”的极端事件。这在伊朗以往的抗议活动中极为罕见。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抗议的性质有“改变”的趋势。

燃油“提价”引起了大规模抗议活动后(伊朗已经有50多个城市同时爆发了抗议活动),伊朗最高领袖哈梅内伊发表了措辞强硬的讲话。哈梅内伊说“提价决定是根据‘专家们’的意见作出的。”哈梅内伊还指出,此次抗议活动是“外部敌人”鼓动和挑唆的。是试图在伊朗制造不安和混乱。伊朗内政部长也发出警告称: 如果抗议者破坏公共财物,安全部队将采取行动,维护政治安全是我们的第一要务。据法新社报道,伊朗政府和强力部门已经采取了“行动”,具体情况不详。因为,伊朗政府已经掐断了通往外界的“资讯”。

伊朗是欧佩克的创始成员国,拥有着世界第四的石油储量。所以,一直采取的是低油价“配给”制。但在11月15日却突然提价了!据伊朗政府官员表示,这次提价可以给伊朗政府带来每年300兆里亚尔的收入。用处就是“弥补”伊朗的财政亏空。直白的说,就是伊朗政府没钱再支撑开支庞大的叙利亚战争,没钱再支持哈马斯,真主党,胡赛武装这些组织了!当然,伊朗政府在明面上说是用于帮扶1800万个贫困家庭。然而,伊朗民众却“不买账”了!

11月10日,伊朗总统鲁哈尼“高调”宣布在伊朗西南部的胡泽斯坦省又发现了一个高达530亿桶原油储量的油田。并称,这是“伊朗政府给伊朗人民的一份‘小礼物’。”鲁哈尼在宣布这则振奋人心的消息时,还号召伊朗民众为了反对霸权主义再“勒紧裤腰带”,坚持一下,未来的前景一定是光明的。于是,伊朗政府就在15日宣布了燃油“提价”决定。可是,伊朗政府没有料到是,民众不仅没能“理解”政府的“良苦用心”,而是还爆发了大规模的抗议活动。事实证明,民生问题才是国家政治安全的根基。

因为民生问题引发抗议活动,在伊朗已经不是第一次了!2018年元旦前后的那段时间里,也曾因为“鸡蛋”问题引发了大规模的民众抗议集会活动。今年5月份,在伊朗还曾因“店铺倒闭潮”引发过抗议。连同这次燃油“提价”引发的抗议和冲突,原因“一目了然”。皆是“民生问题”引发。这直接反应出伊朗的经济和财政状况已经到了“崩溃”的边缘。即便是伊朗民众“团结一心”,但也必须要能解决温饱问题。否则,“众志成城”便失去了意义。

对于这次大规模抗议活动的性质,伊朗最高领袖哈梅内伊将其定性为外部势力的“挑动和支持”。并暗指伊朗国内也有“发动势力”。对于这次“提价”的原因,哈梅内伊只是轻描淡写的以“专家建议”而一笔带过。可是,也有专家解读认为,以伊朗现在的经济状况,民众的基本生活已经越加困难,而此时通过“提价”的方式来缓解财政压力的做法,未必明知。不过,哈梅内伊以“专家建议”来“搪塞”,似乎也有预留“后手”的意味。以备必要之需时“撤销”提价的决定。因为,哈梅内伊也很清楚,即便是将抗议活动“打压”下去了,那也可能是暂时的。更大的风暴还可能会“卷土重来”。

哈梅内伊还是很有统治“艺术”的。在伊朗的国内“治理”中,哈梅内伊颇似电视剧里乾隆的“领导方式”。在电视剧中,乾隆既使用纪晓岚,也使用和坤,以达到让他们“互相牵制”的目的。而哈梅内伊也是以“温和派”和“强硬派”交替使用的方式在“控制”着伊朗的大局。之前,哈梅内伊使用了代表强硬派的内贾德,现在使用的是温和派的鲁哈尼。这种使用的“基础”主要是根据国内外的局势确定的。但是,像这些民生问题引起的抗议活动却与“强硬或温和”无关。所以,哈梅内伊在应对这样的抗议活动就显得吃力了!

这次因“提价”引起的轩然大波足以证明,在白宫极限施压下,伊朗的经济,金融和财政领域确实已经到了“十字路口”。摆在哈梅内伊和伊朗政府面前的道路只有三种可能。一是缓和国内矛盾,争取民众的理解,撑过困难时期。二是在核问题及对真主党,哈马斯,胡赛武装的支持问题上作出妥协。三是对内对外都强硬到底。不过,不管选择那条道路,伊朗局势都注定了其“不可预测性”。

局势刚有好转时,伊朗却发生了内乱,内忧外患的伊朗,何时能走出困境呢?

伊朗的局势并没有得到好转,只不过一直没有爆发出来。而在昨天也就是10月17日民众以反对油价上涨为由,骚乱突然的在伊朗全面爆发。据报道,伊朗在本月15日决定对私人用车汽油实行限量,规定每个月不得超过60升,同时将油价提高50%,上涨至15000里亚尔/升。但是超过限量的汽油价格为30000伊朗里亚尔升,约0.26美元。正是这一决定引发了伊朗多个城市的大规模抗议示威,并且在第二天由和平示威活动升级为骚乱事件,一些加油站和银行遭到洗劫和焚烧。军警与示威者在冲突中造成2人死亡,(其中一名警察),数十人受伤。

发生在伊朗的这次民众大规模抗议示威和骚乱,伊朗当局应该是有所预料。在伊朗作出上涨油价决定之后,伊朗安全委员会由于“安全原因”,从16日晚上起,紧急掐断了伊朗全境互联网24小时。尽管伊朗政府做了预防,但是17日的暴力事件还是无法避免的发生了。产生骚乱的原因很简单, 那就是伊朗经过美国一年多的经济制裁,特别是禁止伊朗石油出口,伊朗经济陷入特别的困境。伊朗政府没有经济能力,以目前的油价来满足民众的需求,在伊朗石油出口被美国封锁的情况,伊朗调整上涨油价是必然的。

这是因为,伊朗国内汽油价格是因为政府原来的大幅度补贴,价格与生产成本是倒挂的。 1979年伊朗宗教革命成功后,面对美欧西方长期的制裁,伊朗经济发展面临多方面困难。但是因为伊朗是油气资源极为丰富的国家,储量在全世界排名第三。为了安抚人心,伊朗制定了国内汽油的补贴政策。伊朗的汽油补贴政策,也是民众生活的大福利,虽然比不上当年的委内瑞拉的汽油价格(委内瑞拉当年汽油价格比矿泉水还便宜),但是伊朗的汽油价格也是优惠到家的。

在伊朗市场上的汽油售价是1万里亚尔/升,而一升汽油的成本就在2.3万里亚尔左右,换句话说伊朗民众每加一升汽油,政府要补贴1.3万里亚尔。伊朗政府11月15日宣布份额内油价上调50%至1.5万里亚尔/升,等于是每升汽油价格从人民币0.6元,调整上涨到0.9元。这种政府倒贴的汽油价格,使得尽管经济不发达的伊朗,户均汽车保有量非常大。因为油价便宜,一般的伊朗家庭都会有一辆汽车,富人家庭人人有车,普通人家庭也能够拥有一辆破旧汽车。伊朗民众上下班和出行都是自己开车、不管车辆的好坏和耗油量如何,只要能上路就行。

这应该是伊朗目前最看得见摸得着的福利了,因此油价对于普通民众来说非常的敏感,汽油价格上涨提高了本来就拘结的生活成本。 如果伊朗没有受到美国的经济制裁,以伊朗的油气资源财富,这种“非理性”补贴倒也没关系,但是对于目前的经济形势伊朗有不可承受之重。从伊朗政教合一政权建立以来,伊朗民众原以为推翻亲美的巴列维政权,将在伊朗的英美石油公司收回国有,不仅提高民族自尊心也能够快速改善生活水平。

但因为伊朗与美英反目为仇,美欧借口指责伊朗进行核开发,使得伊朗一直处于美国西方的制裁之中。2013年伊朗务实派领导人鲁哈尼上台,积极缓和与美欧西方的矛盾,力主停止开发核项目,与奥巴马政府达成伊核协议。这才使得伊朗经济从谷底走出,伊朗经济迅速得到恢复发展。没想到因为美国政府政权的更叠变化,伊核协议带来的好景不长,美国当局不顾国际法退出撕毁了伊核协议。而且还对伊朗提出了,更为严厉和苛刻的条件,企图利用一切手段极限施压,推翻伊朗现政权。

应该说,美国经济制裁伊朗的效应正在逐步体现。伊朗在一年之前正常的石油日出口量达250万~300万/桶,而如今伊朗的石油日出口量据媒体报道只有50万桶,甚至不到50万桶。可以想象,石油出口是伊朗的支柱产业,是经济的主要来源。今年以来,伊朗经济因为外部制裁受到重创,每天50万桶的石油出口,不能满足和维持基本的民生需求。特别是因为伊朗被制裁后,出现了严重的通货膨胀和物价上涨现象,民众因生活水平大幅度倒退早已存在不满。

15日的这次汽油涨价,正好成为民众积压怒火的发泄由头,同时伊朗社会的其它矛盾也被激化出来。伊朗这次的大规模骚乱暴露出社会问题,让美国看到伊朗民众对当局执政的不满,今后对于伊朗的制裁必将还要加码,企图成为压垮伊朗的最有效手段。去年伊朗经济倒退了3.9%,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计今年伊朗进一步萎缩9.5%。 伊朗政府面对经济下滑,应对方法十分有限。如果伊朗的石油出口量没有新的突破,哪即使这次骚乱危机平息,新的社会危机又将来临。

在伊朗骚乱事件之后,伊朗精神领袖哈梅内伊说,“上调油价是根据专家意见做出的决定,一些人可能会感到担忧。但是,抗议示威中的一些蓄意破坏行为是街头流氓所为。反对改革派和伊朗的敌人一直支持这种破坏行径。”伊朗因为是基本单一的什叶派民众,国内政治一直相对稳定,大多数民众持反对美欧西方的立场。但是在接下去的时间里,伊朗政府如果不能制止经济继续下滑,则将是非常头疼的问题。

因为发生骚乱事件,伊朗对内改善民生需求和对外经济援助,都将受到严峻的考验。美国认为对于伊朗的经济制裁,在一定程度上已经得逞。从这个角度来看,至少在短期内,伊朗的内忧外患仍然存在。

局势刚有好转时,伊朗却发生了内乱,内忧外患的伊朗,何时能走出困境呢?

伊朗因为提高油价,引发民众抗议导致骚乱发生。这是美国的长期制裁,由量变引发质变的结果。虽然伊朗抗住了美国的长期制裁,但伊朗民众生活确实如王小二过年,一年不如一年。

说实话伊朗作为世界第四大石油储量国家,应该说先天条件得天独厚,就算卖石油也不至揭不开锅,关键是被美国长期针对。在伊朗建国的40年里,除了《伊核协议》达成后的两年,伊朗宽松了两年,此外伊朗一直处于被制裁的状态,这导致了伊朗虽然天生禀赋高,但后天受到的限制太大无法发挥其优势。

伊朗问题的根源其实就是美伊问题。伊朗被美国40年针对,从伊朗伊斯兰革命胜利建国开始,伊朗和美国就因为人质事件而分道扬镳,任何国家被美国整治40年都讨不了好,伊朗也不例外。特别是特朗普上任以后,对伊朗是软硬兼施实行极限施压。一方面大兵压境武力威慑,另一方面进行经济制裁,全方位的压缩伊朗的收入,伊朗是有石油卖不出去,守着金山挨饿。

伊朗在美国制裁下虽然还能部分出口石油,但这有限的收入已经满足不了伊朗政府的开支,只能通过提高伊朗国内民众的石油消费价格来提高收入。伊朗民众在美国的长期制裁下,就已经生活拮据了,再提高石油价格,这就成了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所以民众集会抗议政府的石油加价行为引发骚乱。

伊朗如果不能背水一战,或者以破釜沉舟的决心理顺国内关系,伊朗恐怕在美国的持续施压下久则生变。所以伊朗如果想摆脱困境,只有靠自己争取和美国达成协议,重新融入国际社会,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伊朗的发展问题,走出困境。

我是点力,喜欢就来个关注。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