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绑了!日本决定部分解禁半导体材料对韩出口。日本先紧后松峰回路转,认怂还是戏谑?

世间之事变幻莫测,真是迷离了人们的双眼啊!日韩贸易战,真的把看客们都弄晕了。

日本“手下留情”,韩国松了一口气。

就在昨天,韩国三星集团正式宣布将替换220多种日本半导体材料供应,这大涨了韩国的民粹主义士气,都在高呼“三星万岁”!

可呼音还没落,今天日本经济产业省就宣布部分解禁半导体生产材料对韩国的出口。其解释的理由是:日本从未禁止向韩国出口半导体材料,只是多了一道审批手续而已。

看看,反过来倒过去,话怎么说都是理。

日本这是松绑了吗?日韩贸易战峰回路转了吗?是日本先认怂了吗?或者是美国在背后施加了压力?或者是韩国的反报复行动让日本有所顾忌而主动让步?

一连串的疑问,谁来作答?不管怎么说,部分解禁也是解禁,这对于韩国芯片制造商来说将是一种莫大的解脱。

道理很简单:三星高喊口号的所谓寻求替代日本关键材料的过程中,自己也将陷入死胡同。日本此举,起码让三星这些大企业不至于关门歇业!不至于真的跳下崖去。

仔细分析日本的诡异举动,部分解禁是个啥意思?在220多种供应给韩国的半导体材料中,这个“部分”所占的比例到底是多大?有没有50%?比如最关键性的材料——氟化氢,在不在解禁之列?

日本这种想捏就捏、想放就放的节奏,到底图的是个什么呢?可能有三个层面上的考虑:

首先,日本人也不想把事情做绝,也想给自己留条后路。正所谓合则两立利,战则两伤。

这次抡起贸易大棒——疯狂乱舞的是日本安倍政府,当然更多的是出于政治层面的考虑:就是要修理一番文在寅总统——出尔反尔在二战劳工案上的反复无常,让他知道韩国电子企业的命运密码掌握在日本人手里,让他知道马王爷有几只眼,让他知道兔子急了也咬人。

但最终,这些半导体材料是由日本的大企业生产的,也就是说,如果韩国三星真的下定决心用休克疗法彻底更替日本的半导体材料供应,那日本这些企业的损失也是非常巨大,甚至超过了三星的损损失。这就是卖家和买家的辩证关系。

从韩国最近的“反日举国运动”态势看,从文在寅政府到企业决策层,再到广大的民间,几乎是一致反日的,即便三星壮士断腕,也是全民拥护。

韩国这次做出要玩命的架式,要来真格的。日本很聪明,点到为止,“戏”演过头就会适得其反。于是不失时机地来了一个“部分解禁”,给火热的日韩贸易战降了温。

其次,日本的目的已基本达到。再不收敛将反伤自己。这也叫游刃有余,尺度捏拿很到位。

与其说这次日本对韩国发动的是贸易战,还不如说是试探战。

果不其然,日本小试牛刀,韩国就得瑟发抖,几乎毫无还手之力。其实日本发起贸易战真正目的是两个:

一是安倍晋三为了参议院的大选,如今大选早已落幕,安倍晋三和他的自民党大获全胜,虽然离绝对的2/3优势还差4票,但安倍晋三成功的收割了民意。民粹主义是把双刃剑,把控不好会反伤自己;

二是敲打韩国,尤其是文在寅总统,让他以后收敛些,别太张狂忘了自己姓啥,摆正自己的位置,不要老是纠缠着历史问题不放,不要把整朴槿惠那一套用给日本,那没啥鸟用。要学会与人方便与己方便。

日本这一招叫见好就收,分寸捏拿的也十分到位,安倍晋三不愧为老江湖。相比之下文在寅总统就相形见绌了!不比不知道,一比吓一跳。两人根本不是一个量级上的政客。

最后,这或许是日本的又一个陷阱,或叫欲擒故纵。而真正的战略目的并未改变。

日本经济产业省的这个松绑的决定,是在韩国三星集团宣布重大决定之后。算作是正面的回应。

其实三星集团的决定——更换220多种日本半导体材料的供应,也不是真心话,也有将日本一军的意思——这是以“死”而逼迫日本改变策略。

三星都被逼到这个份上了——要跳崖了,如果日本再不做些积极让步,那双方就都把话和事做绝了,其实是都被逼上了绝路。

所以日本假装答应——先把韩国三星稳住,接下来门上一步一步的盘算。因为“部分解禁”要做的文章很多很大,但毕竟让三星和韩国看到了希望,不至于彻底决裂。这为下一步外交斡旋提供了空间。

但绝不要天真的以为:日本心善了就此收手了。日本绝不是善茬儿。

日韩这番贸易战,可能是一次长期性的战略较量,边打边谈,边谈边干或是常态。日本到底憋着什么坏?虽然现在不好猜测,但绝不是为了寻求刺激而与韩国闹着玩的,既然是与日本的国家战略有关,那这里面的水还深黑着呢。

也只有这样,这出日韩贸易战的大戏,才跌宕起伏,大有嚼头!否则草草收场,让观众觉得索然无味。

松绑了!日本决定部分解禁半导体材料对韩出口。日本先紧后松峰回路转,认怂还是戏谑?

松绑了?恐怕未必见得,日本对待韩国的态度显然是要达到一定的目的,自从8月2日日本将韩国从出口管制白名单当中删除,就已经标志着日韩贸易战上升一个新台阶。就在8月6日,安倍晋三还表示不会与韩国政府进行和谈,随后的8月7日,韩国三星集团就正式宣布将替换220多种采购自日本半导体材料。显然韩国是真在针锋相对,这也让韩国的民粹主义士气高涨。

然而,令大家非常纳闷的是日本经济产业省却在今天(8月8日)宣布部分解禁半导体生产材料对韩国的出口。这的确令人意外,正在对韩国喊打喊杀的日本怎么突然间松口了呢?然而日本经济产业省给出的理由是:日本从未禁止向韩国出口半导体材料,只是多了一道审批手续而已。显然这就是在自圆其说,明明日本就是要收拾韩国,却又突然解禁部分商品。这背后定有问题,那么日本可能是出于什么考虑呢?

其一,日本有可能又在欲擒故纵,设计一个新的圈套。现在的日韩贸易战正在进入2.0的阶段,显然双方之间的领导人都已经表现出强硬的姿态,而且都获得了国内民粹主义的支持。显然现在的民粹主义已经绑架了两国领导人,这对于他们来说,缓和局势并不是很容易的事情。而日本方面在此时突然抛出部分解禁商品,大有要再勾引韩国企业加紧购买日本原材料。

一旦日本能够确认韩国企业大量购买日本原材料,就能证明一系列问题。就是韩国企业根本就没有存货,同样韩国企业所宣称的增加220种替代材料也只是一句空话。尤其是韩国企业所抢购的日本原材料,必然是韩国企业短期内无法替代。一旦日本方面确认了韩国企业所需要的主要原材料,那么日本方面只要控制住韩国企业所需的重要原材料,那么就可以做到限制韩国,打击韩国政府的目的。也许这只是日本的一个试水石,也许这背后就是这样一个圈套。

其二,日本不想把事情做绝,不想逼迫韩国到绝境,也算是给自己留一条后路。毕竟从7月1日日本开始,针对出口韩国的商品作出限制以后,导致韩国众多企业,尤其是电子企业陷入了空前的灾难。而在8月2日日本又将韩国剔除到出口管制白名单,显然这对于韩国的经济打击是更为严重的。目前的韩国已经被日本打得毫无无还手之力,日本突然对韩国企业进行部分产品的解禁措施,很有可能是不想让韩国走入绝境,以免跟日本对抗到底。

毕竟合则两利,战则两伤。日本方面也担心韩国可能对日本采取意想不到的报复措施,尤其是在双方可能涉及到争议问题上。同时日本也担心韩国真的在历史问题上一直纠结不放,甚至会纠集其他亚洲国家对日本进行更多的声讨。毕竟1965年的日本与韩国签订的《日韩请求权协定》,是在美国的撮合下签订。而对于这样的结果显然是美国偏袒于日本,而对于韩国方面显然是有些不公平。正因为如此文在寅政府也想要利用民族主义牌,来不承认这一协定的效力。日本也有可能是心里担忧,因此才有所放手。

其三,日本制裁韩国的的目的已基本达到。毕竟现在的韩国已经毫无还手之力,文在寅政府在8月5日提出的将投资7.8万亿韩元(约65亿美元)用以支持高技术材料研发,意在减少对日本产品的依赖。可是,这样的计划根本就不是在短期内能够立竿见影的,而且所谓的科技材料研发是需要绝对的时间积累和产品积累。而日本对于韩国的限制显然已经让韩国的众多企业陷入了空前的灾难,如果不得到及时解决,韩国的企业已经无力继续运转。让韩国知道了疼痛,显然日本的目的应该是达到了。要么让日本解禁部分对韩出口商品,就应该是在给韩国一个台阶,如果文在寅能够下来低头认错,显然日本就会竭尽所有的商品出口禁令。

因此,对于日本部分解禁对韩出口商品,虽然日本方面并没有公布产品的具体名录,或者说是我们并没有得到具体的相关信息。那么对于我们来说,我们就不知道日本可能葫芦里卖的什么药?日本解禁部分商品的最终目的是什么?毕竟解禁的商品是否为韩国可替代商品,这些都是我们目前所无法获知的。因此,现在也只能说是日本很有可能是采取多种手段,采取欲擒故纵,张弛有度的方式,让韩国备受日本的折磨,最终让文在寅政府低头认错,达到安倍政府的目的。(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欢迎大家留言评论!)

松绑了!日本决定部分解禁半导体材料对韩出口。日本先紧后松峰回路转,认怂还是戏谑?

日本宣布解禁部分电子产品原材料,可以让韩国购买。绝不是日本安倍,心慈手软,佛念出世。而是代表韩国文在寅政府沉着应对得体,抵制日货行动,给日本的打击,打在了日本的痛处。

日本没有大的战略家,只能搞一下下三滥,歪门邪道的战术。从贼喊捉贼,发动“七七事变”,到偷袭美国珍珠港。以至今天发动对韩贸易战,虽然日本设计“精准打击”韩国电子行业,到“全面进攻”韩国经济。看似出其不意,攻其不备。仿佛出手完美,实则早就露出败像。

安倍高估了日本的经济实力,低估了韩国民族反日的决心。

安倍出手打击韩国,有四个没想到。

第一。高估了韩国亲日派的实力。低估了韩国大多数民众,积压已久的反日情绪。说白了,安倍被中式朴粉小编们彻底给忽悠了!中式朴粉小编们,一会说韩国亲日派代表朴槿惠,有上百万支持者,而且都是铁粉,钢粉,死忠粉。黄教安作为自由韩国党党首,要给朴槿惠报仇雪恨。安倍闻听此言,就对韩国下手。情报有误,操之过急。

第二。安倍低估了韩国政府和企业联手抗衡的决心和意志。安倍认为,韩国的财阀大佬们,大多数都是和日本方面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在日本发力打压下,韩国财阀企业,还不首先向韩国叫板?结果是韩国企业没开闹,民众老百姓,首先自发发起抵制日货活动。那些财阀企业的老板们,面对民众的民族主义高涨,只好暗气暗憋,加入到政府应对行列。纷纷表示,配合政府反制措施。

第三。文在寅面对日本制裁,没有表现出来哀嚎,也没有表现出来有病乱投医,向美国摇尾乞怜。文在寅甚至连个电话都没有给特朗普打。而且,博尔顿作为美国总统特使,打着调解韩日贸易纠纷的名义,来到韩国时,文在寅连个照面都没打。博尔顿灰溜溜的回去,直接让安倍失去下台阶的机会。

第四。韩国政府拿出几十个亿美元,支持韩国企业自主研发,三星,海力士也都纷纷表示,公司拿出上百亿美元,大搞“去日化”。一旦这些韩国公司,掌握了日本所谓的尖端技术,日本那些企业只有吃屎的份。三星电子就是以低价供给给日本厂商芯片,让日本企业打消了自己研发生产之路。所以,三星电子,在世界电子行业一大独强。

安倍成为战后执政最长的首相,不免有些飘飘然。大力发展军事装备的同时,磨刀霍霍,把和邻国所有有争端的岛屿,在日本中小学教科书里,全部写在日本领土名下,连个有争议的字样,都取消了!

安倍通过制裁韩国,向世界展示日本绝不会再就二战法西斯罪行,公开道歉。并为二战时期的罪恶涂脂抹粉。韩国民众表示不接受日本走狗,卖国贼朴正熙和日本右翼政府签订的协议,日本就来个先下手为上。

安倍政府对韩国发动贸易战,真的应该引起其他国家的重视。日本在没有真心反省自己罪行的前提下,日本不可信。即使是日本取消对韩贸易制裁,韩国也应该独立自主的发展本国经济。

好了伤疤忘了疼,就还会挨打。这就是国际社会的现实。和日本做邻居,就是上帝在惩罚韩国。不给日本第二次出手的机会,韩国才能保持国家独立。

松绑了!日本决定部分解禁半导体材料对韩出口。日本先紧后松峰回路转,认怂还是戏谑?

7月1日,日本突然取消对韩国进口半导体材料后,日韩贸易关系就愈发恶化。8月2日,日本把韩国从日本的贸易白名单中除名,双方贸易关系直接降到了冰点。在8月6日的广岛采访中,日本首相安倍晋三也表示出没有与韩国谈判的欲望,可是8月8日,日本突然宣布要解禁部分对韩国半导体材料的出口是怎么回事呢?是日本认怂了吗?

日韩“半导体”之争

此次对韩国半导体材料的解禁是7月1日后日本首次对韩国做出让步,但这并不是向韩国认怂,而是“亮肌肉后的温柔”,相当于打韩国一下,然后再喂一口糖。日本政府曾经明确表示,日本对韩国的贸易制裁绝对不是为了限制韩国的发展,那样只会让日韩同时陷入窘境。这句话的意思很明确:日本就是想让韩国知道不要试图与日本作对,不要再纠结历史问题,大家就能相安无事。

8月6日,安倍在接受采访时曾经提到日韩贸易摩擦,安倍表示韩国需要承认历史协定,很明显,安倍已经在向韩国“抛包袱”了,下一步就是等着韩国的回应,安倍甚至在“抛包袱”后,还给出了一些诚意,就是此次对半导体材料出口的部分解禁。

韩国电子产品企业

日本之所以在此时略显退让,是因为日本觉得“让韩国意识到惹怒日本的严重性”的目的已经达到了,如果继续进行贸易战,日韩双方都会产生损失。

韩国对日本半导体材料十分依赖,使得日本的制裁对韩国支柱产业的负面影响非常大,包括三星和LG等多家电子产品的企业都面临停产的危机。由于原材料不足,生产节奏被打乱,韩国出口业也受到了冲击,尽管韩国部分电子企业准备替换从日本那里进口的220种原材料,可是韩国能够替换原材料的企业十分有限,不过就是些像三星那样的大公司,可是韩国能有几家“三星”呢?所以,如果日韩贸易战继续下去,韩国经济必定遭到冲击。

日韩之间进出口的贸易逆差几乎不存在,双方都是如此。日本向韩国出口量非常大,除了半导体材料之外,汽车、啤酒等也是主要出口产品,可是受日韩贸易战的影响,韩国民众对日本产品的抵制超乎了日本政府的想象。7月份韩国进口日本汽车的比例比6月份降低了30%,进口啤酒的比例降低了45%,按照如此节奏下去,日本的这两项出口产品根本不需要日本政府管控,甚至都能达到零出口,这对日本产品的出口是个相当严重的打击。

韩国民众抵制日本车

日韩本是盟友,贸易战只不过是历史问题谈判无果而引发的争端,问题在于韩国政府的无礼,如果韩国政府可以做出让步或者放弃纠结历史问题,日本就会停止对韩国的制裁。

日本对韩国的制裁不过是在警告韩国,它根本不是日本的对手,和日本保持友好的关系才是韩国的最佳选择,在经历了对韩国的一番敲打后,日本觉得时机合适了,再对峙下去就会存在损失,所以就开始主动退让一步,给韩国一个台阶下,也可以尽快结束日韩对撕的状态。

松绑了!日本决定部分解禁半导体材料对韩出口。日本先紧后松峰回路转,认怂还是戏谑?

韩国总统文在寅将日本对韩国的出口管制措施形容为日本对韩国的经济制裁,是在历史问题上对韩国的报复,韩国面临着史无前例的危机!8月7日,韩国收到了好消息:日本决定部分解禁管制措施,并首次批准了相关半导体原材料对韩国的出口,这是日本7月4日对出口韩国的产品实施管制后的首次,对于韩国可谓久旱遇甘露。日本这是向韩国认怂或者展现友好的姿态了吗?都不是。日本此举是诱使韩国政府与产业界双双向日本认怂、投降的灵活性策略。

7月4日,日本对向韩国出口的光刻胶、氟化聚酰亚胺、高纯度氟化氢3种半导体的核心原材料实施管制措施,正式开启了日韩的贸易战。韩国的半导体产业对日本生产的光刻胶、氟化聚酰亚胺、高纯度氟化氢的依赖度分别是91.9%、93.7%、43.9%,韩国的半导体产业立即陷入了生死存亡的危机。

在贸易争端的过程中,韩国一边跪求,一边闹腾,加剧了日本狠狠地修理这只东北亚的“金丝猴”的决心,8月2日上午,日本内阁通过了《出口贸易管理令》修订法案,不仅将韩国踢出贸易优惠的“白名单”,还扩大对韩国的出口产品的管制品类,韩国人极为担心日本会从3种产品扩大到1120种。在这1120种的出口产品中,韩国只有食品、木材等产品不用依赖日本,可谓韩国经济的七寸捏在日本的手上——韩国经济面临着生死存亡关键时刻。

为此,韩国人忧心忡忡、惴惴不安地等待8月7日的到来,因为这一天是日本政府出台《出口管制实施细则》的日子,并于8月28日正式实施。韩国政府与产业界为何极度关注日本的《出口管制实施细则》?是因为关心日本对韩国出口的哪些产品被列为“个别许可”,哪些品类仍然属于“特别一般一揽子许可”。

“特别一般一揽子许可”的出口品类获得为期3年的“全面许可”待遇,就不属于日本的对韩出口管制的范畴,对韩出口仍然畅通无阻;“个别许可”属于出口管制措施,被列入“个别许可”的出口品类必须向日本经济产业省申请出口许可证,同时,审批的时间长达90天,日本政府可以以材料不齐或者其他的什么理由,故意拖延审批时间,或者审批不通过。7月4日对韩国出口光刻胶(抗蚀剂)、氟化聚酰亚胺、高纯度氟化氢的3种原材料就属于“个别许可”的品类,韩国被日本卡了脖子。

8月7日,日本公布了《出口管制实施细则》,解禁了对韩出口的部分产品,《日经亚洲评论》8日报道称,日本经济产业省经审查后判定,部分对韩出口的产品不会存在被使用于军事装备的风险,批准对韩国的出口。

在多大1120种的对韩出口产品中,是哪些品类获得了解禁,或者是不用出口管制,继续出口?8月8日,韩国总理李洛渊证实,日本8月7日批准的对韩出口的产品是抗蚀剂(光刻胶)。抗蚀剂(光刻胶)是日本7月4日起对韩国出口管制的3种半导体核心原材料之一,韩国对日本的依赖度高达91.9%。

日本解禁了韩国急需的半导体核心原材料抗蚀剂(光刻胶),是韩国这一个多月以来获得了最大的最振奋人心的好消息,也表明日本没打算一棒子就把韩国经济打死。日本借贸易战整治韩国的决心很大,为何在关键时刻高抬贵手,开闸放水,给韩国经济一条生路?日本的这个友善的姿态暴露了日本的两大战略企图:诱使韩国政府与韩国产业界向日本认怂、投降。

其一,诱使韩国政府向日本认怂、投降。8月6日,安倍晋三首次就日韩贸易战发声,他指责韩国长期违反日韩的国与国之间的协定,破坏了两国关系正常化基础。对此,他向韩国提出了要求,即日韩对话的前提条件——韩国先采取合适的应对措施,切实遵守以《日韩请求权协定》为首的国际条约。也就是要求韩国政府切实遵守日韩签署的关于二战劳工赔偿、慰安妇问题等等的涉及历史问题的协定。

文在寅为了转移自身的执政矛盾与危机,才去操纵二战劳工赔偿、慰安妇问题等历史问题,引爆了日韩贸易战,安倍晋三要求他切实遵守这些国家之间的协定,给文在寅出了一道天大的难题:继续不遵守这些日韩的协定,韩国的经济将遭到毁灭性的打击;如果回归诚实守信的轨道,切实遵守这些国家间的协定,文在寅政府就不能再操纵日韩的历史问题,煽动民粹主义,化解自身政权的危机。

维护国家利益,还是维护自身的政权?安倍晋三给文在寅出了一道无比艰难的选择题。日本解禁了韩国高度依赖的抗蚀剂(光刻胶)的出口管制,面对安倍晋三抛过来的这个天大的“诱饵”,文在寅是接受,向日本认怂、投降,还是继续无谓的折腾,抵抗?这将体现文在寅究竟是以国家利益为先,还是个人私利优先的品格。

其二,诱使韩国产业界向日本认怂、投降,继续深度捆绑于日本。日本解禁了韩国高度依赖的抗蚀剂(光刻胶)的出口管制,就是明确告诉韩国的产业界,尤其是三星、海力士等大企业,去日本化,寻找替代的供应链,比登天还难,即便三五年之后又能替代掉多少呢?就能完全摆脱对日本的依赖?与其做一些不靠谱的事情,还不如务实一点,继续与日本合作——只要韩国政府不再做背信弃义,破坏日韩间的国际条约,日本不会对你们断供的。

日本此举,对韩国的产业界有一石二鸟的企图:打掉韩国企业界脱离日本,寻找替代的供应链,特别是韩国100种核心产品的国产化的设想与努力,继续把韩国的产业界、经济拴在裤腰带上。同时,促使韩国产业界将矛头从日本转移到韩国政府身上,向文在寅政权施压:别再干破坏国家信誉的蠢事了,别再瞎折腾了,服个软吧,为了宇宙天团的经济与国民利益。

松绑了!日本决定部分解禁半导体材料对韩出口。日本先紧后松峰回路转,认怂还是戏谑?

这出人意料的消息,应该是日本受到韩国可能包括美国的强大压力,不得已而为之。安倍8月6日以最后通牒式讲话表示,要求韩国必须回到1965年的《韩日请求权协定》上来,才有可能举行双边会谈。没想到,日本对于韩国的转圜这么快,这其中一定是有内幕。以日本的意图,是想趁机以半导体芯片材料断供,来打击迟滞韩国经济。

没有想到,韩国还在铺天盖地的抵制日货,强硬的全方位反击报复日本,而日本自己首先服软。据新浪财经8日报道,日本政府将允许向韩国出口部分半导体制造材料,这是自7月份收紧对这些产品的出口管制以来,日本首次批准出口。报道称,日本经济产业省最早可能于周四宣布这一决定。这对于韩国芯片制造商来说将是一种解脱。在寻求替代日本关键材料的过程中,韩国芯片制造商正陷入死胡同。

韩日贸易纠纷源自于历史上韩国的劳工问题,虽然日本给予了韩国3亿美元的赔偿金,以及5亿美元的有偿经济援助。但是,这是日本趁人之危和投机取巧。在准备与韩国恢复外交之时,在韩国战后困难之时,日本与韩国签定了这个密约式的《日韩请求权协定》。并且以此了断日韩之间所有历史赔偿问题,这是不公道的是带有胁迫性的。而且哪个年代,慰安妇丑闻还没有爆发出来。

日本利用这种手法不仅与韩国,在与其它的国家恢复邦交关系时,也是这样。拿出3亿美元的赔偿金,就抵过了在韩国的30多年殖民掠夺统治,代价太小了。这一次如日本还是因为技术产品领先于韩国,处于产业链的上游,又掐住了韩国的软肋,试图严厉打击迟滞韩国经济。 尽管日本对于韩国的半导体芯片材料禁止出口,等于是一剑封喉掐住了韩国。但是从韩国的反应来看,并没有丝毫屈服,而是群情激愤的反怼日本。

日本对于历史上侵略邻国问题,从来就没有公开正视过,而是采取避重就轻,尽可能抵赖的态度。70多年过去了,日本并没有对于在亚洲的侵略历史有过真正的反醒,从而表示真诚的道歉。劳工问题不过是其中之一,是一个令人痛心的历史遗留问题。在二战甚至更早时期,日本政府曾强征数十万占领国的劳工,到三菱和新日铁等日企,从事非人待遇的强迫劳动。 韩国对于《韩日请求权协定》的不满,并不是从文在寅担任总统时才开始的。

在韩日请求权协定》公开之后,就遭到了大多数韩国民众的反对,不愿承认密约式的《日韩请求权协定》。2013年,首尔高等法院就判决,要求被告方日本新日铁住金公司向二战韩国劳工重新赔偿。2018年10月底,韩国大法院再次判决,要求日本企业向还在世的每名韩国劳工赔偿1亿韩元。目前的文在寅总统在2017年5月上台,也是持要求对日本索赔的立场,但是在文在寅担任总统之前,已经发生了向日本索赔法律诉讼程序。

看上去日本对于韩国的经济制裁,盘算拿捏得非常的精准,击中了韩国产业链要害。但是韩国的产业链后面是也还有下游,特别是美国十分依赖韩国的半导体产品和显示屏。日本断供打击了韩国,必然要影响到美国市场的供货,三星集团是苹果公司的主要供货方。日本直接打击韩国,间接打击了美国苹果公司。由于韩国对于日本采取了全面对抗的立场,军事上在独岛进行演习,声称要废除《韩日情报保护条约》;以及停止赴日旅游和所有与日人文交流。

韩国的这些措施对于日本也具有不小的影响和损失,而经济制裁本身就是双刃剑。 有最新消息称,韩国对于美国的50亿美元分摊费,一改默认立场,向美国明确提出了拒绝支付的立场。韩国的这一系列动作,起到了一定的作用,日本也有伤不起。而且日本从经济上卡脖子打击韩国,韩国迁怒于美国,美国无法回避。日本决定解禁部分半导体材料对韩国的出口,这是日本吃到美韩压力无奈的选择,当然这也是有利于整个东亚和世界经济的。

特别是在中日韩自由经济贸易区谈判取得进展的关键阶段,日韩关系缓解是非常有利的。 这一次,应该是日本服软韩国胜出。不过两国是不是有内部的交易,还待于继续观察。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