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江总督吃了3年白菜,雍正在得知真相后为何却将其满门抄斩?你怎么看?

两江总督在清朝属于从一品,比太傅、太保、殿阁大学士等一品大员要低一级,但任然是朝廷大员,位高权重。康熙时期,吏治腐败,产生了许多罪大恶极的贪官。但也有一些名声很好的清官,例如两江总督唐文尧。他生活简朴,两袖清风,平时生活只吃大白菜,那么后来的雍正帝为什么要将他满门抄斩呢?

首先解释一下两江总督这个官职为什么这么厉害。两江总督顾名思义指的是江南省、江西省两省的都督,二省之内的军民政务都归他管辖,所以说赋税、漕运、盐利等等都把控在两江总督手中。当时的江南省其实分两块,一块是江苏省、一块是安徽省。换句话说,两江总督实际管了三个省,而这三个省是当时最富饶的江南之乡。

当时除了两江总督,清朝还设置了其他八个封疆大吏,分别是 直隶总督、 闽浙总督、云贵总督 、 湖广总督 、 两广总督、 东三省总督、陕甘总督和 四川总督。这九个总督,两江总督财权最大,有钱。直隶总督官权最大,有权。

按照正常情况,两江总督身居高职,应该不会太穷,但是唐文尧却很“穷”。为什么呢?其实都是雍正惹得祸。雍正登基后,整治贪腐,提倡廉洁,于是聪明的唐文尧便开始动起了歪主意。

他为了骗过朝廷的耳目,故意整天穿着破烂的官服,生活上也只吃白菜、萝卜这些普通蔬菜。因此一开始还真的骗过了朝廷,获得了清官的美誉,很可惜,事出反常必有妖,是演技迟早会穿帮。

后来,有大臣弹劾两江总督唐文尧贪腐。雍正不信,于是派精明强干的李卫前去查看。李卫仔细一查,还真的存在问题,而且问题很严重。什么情况呢?

李卫经过摸索排查发现,唐文尧身上有很大的问题。首先生活作风不正,居然娶了36房姨太太。这么多姨太太天天争宠,无法平衡。唐文尧为了雨露均沾,想了一个方法。什么方法呢?

皇帝宠幸后宫,往往翻牌子。唐文尧另辟跷径,想了另外一个办法。他让下人将铜钱穿成串,然后挂到树上。让这些姨太太们用自己的鞋子去扔,谁砸下来的铜钱多,今晚就去谁的房间。于是每到昏黄,总督府中总是传出摔鞋喊叫的声音。

唐文尧除了生活作风有问题,经济上也存在很大问题。外边疯传唐文尧生活简朴,顿顿只吃白菜。谁知道经过李卫调查,情况完全相反。唐文尧顿顿吃白菜不假,但是他吃的不是白菜叶,而是白菜芯。每颗白菜只取中间那一小朵芯,可谓是去除糟粕取其精华。

而且烧制白菜芯也很有讲究,唐文尧觉得用木柴烧菜不滋补,于是改用上等的长白山人参来烧火。当时一根上等的长白山人参够普通人家生活一年,而他烧个白菜芯,每次都要用掉两斤人参。真是暴殄天物,天理难容!

最后,李卫将知道的情况报告了雍正,请求查抄总督府。雍正很生气,御笔一挥,下了一道圣旨,令李卫为钦差大臣,亲自带人去抄家。抄家抄出的结果是惊人的,怎么惊人呢?

当时在两江总督府,只长白山人参一项就抄出2000多斤,更别提什么珍珠玛瑙、玉石翡翠了。金银钱财更是论车往外拉。

李卫抄完家后,将所有的东西运回了京城。雍正亲自前来查看,正巧瞄到一直做工精美的玉壶。这只玉壶用整块和田玉雕刻而成,通体青色,微微泛白,晶莹剔透,琉璃泛光。看起来让人不禁产生喜爱之情,于是雍正便带了回去。没事的时候就把玩一会,还让太监们给他用此壶装茶,谁知道壶中装水后,连水都隐隐泛出一股清香。

雍正在几天后召见李卫,询问此次抄家的结果和审讯唐文尧的详情,顺便问了一句:朕上次拿走的玉壶叫什么名字?平时是干什么用的?谁知道李卫听后满脸泛红,额头上直冒汗。

李卫没有敢声张,而是写了一张便条递了上去。雍正见便条上写了两个字:溺器。原来唐文尧平时竟拿这么精美的器物来当尿壶,雍正还傻傻的拿它当茶壶喝茶呢。雍正顿时大怒,说道“不用审了,即刻满门抄斩,一个不留”。

就这样,演技高超的两江总督因为姨太太争宠而事发,后被精明的李卫将情况摸了一个底朝天。最后因为一只玉壶而惹怒雍正,落了一个满门抄斩的悲惨下场。你说他冤不冤?

本回答独发于悟空问答,觉得写得好请随手点赞,谢谢!

喜欢请随手关注我的头条号,谢谢!

两江总督吃了3年白菜,雍正在得知真相后为何却将其满门抄斩?你怎么看?

自始皇以来,细数历朝历代各位皇帝,生活上奢靡成风的屡屡有之,但勤俭节约的其实也有不少,其中以雍正皇帝的勤政节俭尤甚。

这是因为康熙帝在位时因国库空虚的问题便一直提倡节俭,在雍正还是皇子时便耳濡目染了父亲种种节约行为,他在位勤政节俭12年,铁腕反腐,查抄贪官家产养廉,才勉强使国库稍微丰盈,但他的儿子乾隆继位后在日常上则较之其父奢侈得多,毕竟世间都是这样,儿子败老子积攒下的家业总是不心疼的,也因为乾隆用度的大手大脚,致使国库空虚,其后几位皇帝不得不勒紧裤腰带,捡起先人风范,节俭度日,此为后话,暂且不提。

而题目中提到的两江总督名叫唐文尧,唐文尧是雍正时期的封疆大吏,辖下治理着自古以来便颇为富庶的江南和江西,此时正是雍正大兴勤俭廉政的时期,各地的贪官们纷纷收敛尾巴开始装清廉,唐文尧便是这群装清廉贪官中的佼佼者。

要说这唐文尧也很聪明,很懂得利用舆论为自己造势,想了一个万全之策,对外放出风声说自己三年顿顿都是吃的水煮大白菜,日常出行也极为简朴,穿的衣服都是补丁打补丁的,借此种种行为向上表达出自己两袖清风,响应节俭号召的态度。但若他真是这样瞒得严实也不会有后来的事了,也不知道是哪里露了马脚,有人把他贪污腐败的事情直接直接一纸奏折,上达天听了。

雍正听闻后,寻思这毕竟是两江总督,堂堂的封疆大吏,于是按兵不动,只说派人去查实情况,绝不会偏听偏信冤枉任何一人,摆出一副朕不信,定还爱卿清白的样子,而派去江南的这个人便是天子近臣李卫。

李卫抵达江南后,唐文尧为其接风洗尘,依旧是穿着打满补丁的衣服,当着李卫的面吩咐下人准备宴席,还特地嘱咐下人,只水煮白菜即可,而且事必躬亲,一副受人爱戴的清官模样。这唐文尧也是个人才,面子功夫是做得滴水不漏,却不想李卫一边不动声色的和他应酬,一边暗地里却派人四处查探。果然,不论面子工程做得多好,这里子也是经不起任何查验的。

不多时,下人便来报,唐文尧不仅不是外面传闻里的清廉好官,反而是个巨贪!下人在他厨房角落里发现了大量人参,约有两千斤,这么多的人参吃也吃不完,也没有顿顿人参这么个补法,唐文尧另辟蹊径,他早就腻味了那些山珍海味,便用人参当柴火来煮白菜,说这样煮出来的白菜格外香甜可口,白菜也不是普通的白菜,唐文尧只爱吃白菜里最嫩的菜心,其余都扔了,虽说是顿顿大白菜,但他的一顿大白菜,寻常人家一年也吃不起。

而后李卫还在唐文尧府里查抄出大量金银财宝,琳琅满目的玉石珍玩以及数名供他寻欢作乐的美妾,还查出唐文尧买卖官爵等数罪,消息传回京城,雍正勃然大怒,对其判下满门抄斩,家产尽数充公。

但关于唐文尧被斩这里其实还有个小故事,是说李卫自唐文尧府里带回一个精致的玉壶,上面嵌满各色宝物,流光溢彩,美不胜收,李卫对此价值连城的宝贝不敢藏私,便进献给了雍正。雍正对其爱不释手,但不解其用,遂上朝堂询问众人,众人也皆不解其用途,最后是唐文尧房里的一个贴身侍女说此为唐文尧的夜壶,雍正听闻后大为光火,一是觉得自己竟然把玩了一个夜壶如此之久,很有点羞耻,二是一个夜壶便如此精美,从中进一步感受到了唐文尧的奢靡,故而大怒,判下斩立决。

当然,上面这都是话本里杜撰的故事,事实上,雍正在位期间,并未有个两江总督叫唐文尧,更别说贪污腐败至此,但这个故事的广为流传也说明了自古以来广大人民群众对贪官的痛恨与厌恶,对廉政的向往和推崇。

两江总督吃了3年白菜,雍正在得知真相后为何却将其满门抄斩?你怎么看?

夜,二江总督唐文尧府邸,郁闷的总督正为自己无数小老婆发愁。

作为清朝仅次一品大员的从一品官,那是妥妥副国级。因此他很爱惜羽毛。有着无数小老婆也不敢胡搞,怕被说聚众淫乱,除此外啊,他还有个爱好就是喜欢穿有洞的衣服。

这爱好,在现在有个特殊定义叫杀马特。但在那时代却是廉洁代名词,为何咧上行下效呗,雍正爷是出了名勤俭持家,因此搞的自己做啥事都不敢放开,捞钱,这恒久话题,让他发愁,但和小老婆还有衣服比够不上啥级别。在他看来破衣服没啥不好,看破哪。

因此小老婆穿破衣服,破洞就有讲究。

唐总督因此特别喜欢看老婆们穿破衣服,因为方便啊,做起事来这一扯拉就够,脱衣服块,他自己穿破衣服道理同上。

只是小老婆太多让他无从选择,这个时候师爷说,总督大人,要不学皇上翻牌子。我们也弄牌子,看那个顺眼就翻那个。

唐大人细想觉得,办法不错。可是,有点忌讳啊。于是他别出心裁用了另一个办法。这群老婆,不都喜欢上我床吗,他就弄了个类似圣诞树的东东,在上面布满铜钱,对所有老婆说,以后大家记得多练用鞋丢树。那个鞋丢树,掉钱最多,我就去那个房间撕破衣服。

顿时36个老婆都疯了,都在家练丢鞋,开始丢鞋比赛,只见唐总督在哪笑嘻嘻的看,最后让丢铜钱最多婆娘跟自己同房。有时兴致来了,还取前三名一起羞羞!好不快活。

可老婆们都是虎狼之年,狼多肉少,一个人不好分。于是在日复一日为民操劳后,唐大人感觉渐渐不支。身体不好如何为民服务。这问题太严重了。

这时师爷又给他进偏方。

唐大人,你这身体不好是老婆太多了。为能更好满足老婆们,我觉得您要食补,这食补不是吃大鱼大肉,而是要吃的够精细,您一直喜欢白菜,可知白菜最精华是什么?就是菜心哦,一颗就一点,但却格外鲜美补人。

唐文尧一听,有道理有道理。

于是就开始每日吃白菜的日子,不仅如此,为了增加进补功效,他还特别招呼厨房,必须给我用人参做柴火,要不白菜心就浪费了。我滴个乖乖,市场一颗人参,可以买几千颗白菜,然后这白菜是菜,人参是柴,就这样唐文尧大人就开始了自己不停进补的日子。这不断进补下,他身体倍棒,吃嘛嘛香,睡谁谁有,连带小老婆都不迭的大呼满意,丢鞋也越发积极,深怕没机会和唐总督睡觉。身体好,后院稳,让唐文尧开始想着,自己还有啥追求。

为了让皇帝陛下不忘自己。他开始不停给雍正上表。今儿说雍正爷,我好想你,明儿说雍正爷,我每天吃白菜穿破衣,我廉洁啊!

雍正一看,不错,不错,每天给我请安,地方治理的也不错,还非常廉洁,这小子有发展前途,于是对亲信李卫说。

小卫子:唐文尧不错,值得培养,你要不考察下,看这家伙到底如何,如果真好,给他挪挪位置,反贪局还差个一把手。李卫一听,顿时明白意思,感情这爷是看中唐文尧清廉了。

于是马不停蹄跑二江总督驻地,一见面,那是分外动人啊。

只见唐文尧,穿着一破衣服就出来,那衣服,下面裤裆有个大洞,李卫就有点犯迷糊,这大人了还穿开裆裤,就问唐大人。

唐总督你这裤子上大洞啥意思,有伤风化啊。

唐大人得意说,小卫卫,这是我们府衙特色,每人如此,我们穷啊,二江虽富,但做父母官要清廉。于是几年不添衣服人太多,衣服使用频率最高地方就是胯裆。为保证服役期。我们就想了个办法,那就是开裆裤。

李卫一听,是个道理,没想到二江这么清廉这么穷,顿时害臊的不行,对唐文尧说,你们辛苦了。出京时雍正爷说过,给你们买新衣服。这不就派上用处了。

来来来,穿上。

第二天,李卫又看到穿开裆裤的唐文尧,不由问。兄台为何不穿新衣,唐文尧振振有词说,那是皇帝陛下赏赐,要供奉起来。哪能瞎穿,李卫不由在心里点头,真是清官啊。自己老脸一红,也不好说啥,横下一条心,吧自己裤子也弄一开裆裤,并发誓,这五年不换裤子。

随后任务完成的李卫准备告辞,临走对唐文尧说:你啊,等着高升,反贪局长位置雍正爷给你留着在。

唐文尧一听心花怒放,不迭对李卫说,谢大人美言。然后目送李卫回京。

谁曾想,这李卫回京是真,但没走那快,他还想做进一步考察,就走上大街小巷,希望能有新收获。肚子饿了的他,走进客栈吃饭,只听隔壁有几人在小声谈论唐大人,于是在好奇心驱使下李卫开始认真倾听。

那几人对话如下:

路人甲:听说吗?听说吗?唐大人小妾又创纪录,这次24房姨太太胜出,据说丢了800枚铜钱下来。后来唐大人一开心,说只要过800枚不管多少房,全侍寝。

路人乙:听说了,话说这800枚铜钱都够我过一月,居然为争陪睡名额,想死的心都有啊。

路人丙:你去死吧,下面事情更想死,唐大人家又卖废柴了,价格便宜多了,一个才十两,最近老娘身体不好,我准备找门路看能不能买点废柴给老娘补补,哎十两都够用一年的。路人甲:那是便宜好多,以前好像15一个,最近唐大人肯定有好事,不知是啥好事。

路人乙:你不知吧,京城来人了。据说要提拔唐大人做反贪局长,又是送衣服又是给鼓励看来,这唐大人要高升啦。

路人甲:走好快走,马上走,别再这霍霍我们,吧人参当柴火,丢鞋子选侍寝,这日子哎不能说不敢说,人比人得死。

隔壁李卫一听,顿时好奇,啥啥啥,人参做柴火,于是命下人套近乎。

这一套不打紧,让李卫再次认识了,这人人说清廉的唐文尧。

下人回复:

卫哥啊,打听清楚了,这唐大人穿破衣是为方便白日宣淫,因为他喜欢破衣服,造成二江总督府都以破衣服为荣,不仅如此,他还有36房小妾,每天为了和他睡觉,不停比赛丢鞋,还有更劲爆的你要听吗?

李卫顿觉二眼发黑,镇定后说继续。

下人又说:唐大人喜欢吃白菜不假,不过这白菜有讲究,只吃菜心,其他全丢,不仅如此,他还用人参煮白菜,美其名曰“参财白心”。

李卫一听,暗中有了计较,白心还是黑心啊,于是一出客栈就走到廉政公署。

对里面大大小小人等说,我是皇帝陛下任命特别调查员。现在我命令你们一起和我去总督府,双规唐文尧。

下人一听,核对之后,吓的不说话,弱弱顺,唐大人哪我们不敢去。李卫也霸气,直接说,出问题我一人担。于是就这样一起去往总督府,准备双规唐文尧。

走进总督府,正看下人在煮白菜,气不打一处来的李卫,不顾烟火直接看柴火,真是人参。于是审查加抄家开始,李卫查抄唐文尧家时,发现2000斤人参,伙夫说,这是唐大人一月的柴火,每月2000斤人参,白菜更多要8000斤。

李卫一看,证据确凿,也不客气了。

开始一个房间一个房间看,就见每个房间都有一破衣美女,在哪乐此不疲丢鞋,而那洞全在三点上,李卫看到这,那有不明白的道理。

他一边骂自己糊涂,一边说,贫穷真限制我想象力。

之后结局大家都知道,被贫穷限制想象力的李卫,突击审查,抄了唐文尧家,那琳琅满目珠宝金银和无数财宝,再次闪瞎李卫眼睛。

两江总督吃了3年白菜,雍正在得知真相后为何却将其满门抄斩?你怎么看?

这个故事出自电视剧《李卫当官》,当年很火的一部剧,两江总督唐文尧穷奢极恶,贪婪成性,人前一套人后一套,最终被李卫抓了个现形,被雍正皇帝满门抄斩。

这个唐文尧可生厉害,三年都在吃白菜,不晓得的人还真以为他是难得的好清官。清朝的两江总督为八大封疆大吏之一,地位仅次于直录总督,管理的苏、皖、赣三省人口众多经济发达,历来是清朝的大粮仓、财赋重地。两江总督就是一个大肥差,油水多的很,但像唐文尧这样三年吃白菜的“清官”实属罕见。雍正平生最恨官员贪污腐败,早就想整治官场贪腐问题,两江总督唐文尧三年吃白菜的清官形象让雍正帝大为高兴,但光听别人说没用,还得找一个亲近之人去核实下,于是李卫,这个雍正身边的大红人就担当起了暗访唐文尧的任务。

只是这一查,竟抽丝剥茧查出了唐文尧很多秘密,原来这个冠冕堂皇作秀的一品大员,背地里居然是一个奢靡无度,贪婪成性的大贪官。

首先,唐文尧所吃这白菜,吃的是其最精华的白菜心,一颗白菜就那么丁点白菜心,为了点白菜心却要浪费几乎整颗白菜,这唐文尧可真会装啊。当然,光吃白菜心淡的就跟清汤寡水似的,怎么样才能让白菜心变成人间美味?唐文尧自有办法,他把名贵的东北野山参当柴火烧,你没听错,用人参煨炖白菜心,这样就可以既享受到白菜心的美味,又有人参的精华素渗入汤锅,真可谓是两全其美也。

唐文尧为了享用这道白菜心,是疯狂的囤积野山参,李卫奉旨抄他家的时候,竟抄出了整整两千斤名贵的野山参。

随着暗访的深入,大贪官唐文尧的许多不为人知的真相都被一一揭露:

一生风流的韦小宝也不过才娶了7个老婆,可疯狂的唐文尧却娶了36六房老婆,虽然清朝规定允许纳妾,可唐文尧这纳的妾也忒多了吧,老婆这么多,每晚该安排谁伺候也是个挺为难的事,可这难不倒他。准备一棵摇钱树,让36个老婆轮流去砸,谁砸下来的钱多就安排谁侍寝,大家公平竞争不伤和气,多好。

李卫查抄唐文尧家的时候,发现了一件精美的玉器,像壶不像壶像罐不像罐,玉是上好的玉,里外还镶嵌了许多翡翠、宝石、夜明珠之类,连雍正对这玩意都看不出个眉头,以为这就是个茶壶,而且泡出来的茶居然香溢满屋,为了证实自己的判断,就叫来群臣问,大家叽叽喳喳也说不上来。雍正是个倔脾气,非要刨根问底,就叫来唐文尧的家奴来问,这不说还好,一说立马给雍正气的恨不得马上杀了他,原来这玩意儿是唐文尧和他老婆用的夜壶。

清朝出的贪官不少,但像唐文尧这样贪腐、奢靡到这般地步的实属罕见,难怪雍正帝毫不犹豫的下令将唐文尧满门抄斩。清朝的吏治,总的来说要好于明朝,雍正帝以铁腕治国,最痛恨官员腐败堕落,像唐文尧这样的封疆大吏,手握地方大权,贪的肯定更多,他的死可谓是咎由自取。

不过,历史上并无唐文尧这个人,笔者翻看资料,发现整个雍正一朝,两江总督共历八任,但并未出现唐文尧这个名字,虽然是艺术虚构人物,但在《李卫当官》这部剧里面,这一段演的也是相当精彩的。

两江总督吃了3年白菜,雍正在得知真相后为何却将其满门抄斩?你怎么看?

雍正时期有一个两江总督在任期内吃了三年的白菜,如此节俭的行为,本该受到勤政节俭的雍正帝得看重,但事实却截然相反,因为雍正帝下令对这个两江总督满门抄斩,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原来这个两江总督名为唐文尧,积极响应雍正帝节俭的生活作风,平时看起来很是俭朴,传言唐文尧只喜欢吃大白菜,这太容易让人产生好感了,还有什么样的好官能百姓一样爱吃大白菜呢?

不过有说他节俭的,也有说他是贪官的,有人就上折子说唐文尧是一个大贪官,雍正帝觉得这件事又蹊跷,就让李卫去拜访一下这位节俭能干的两江总督,看看他是不是真的有两面。

李卫到了唐文尧的地盘,见到了传说中的唐文尧,他表现出来的确实是很节俭,无论是吃的、穿的都很节俭,但李卫却觉得这件事并不简单,他的直接告诉自己,这个唐文尧绝不像他表现出来的那样节俭,经过他的调查发现,唐文尧是一个大贪官。他的贪可以从他的奢靡生活中窥见一二。

唐文尧喜欢吃大白菜是真,但却不是普通百姓想的那样,因为唐文尧只吃白菜心,一颗大白菜剥到最后,剩下几叶最嫩的菜心,而做出一盘白菜来需要用几十棵甚至上百棵大白菜,这还不是最讲究的。最讲究的是为了烧成这样一盘白菜,需要用人参来做柴火,因为一般的柴火烧出来的菜影响菜的味道,让菜不够纯正。

而唐文尧的厨师经过长久的实验,发现用人参当柴火烧出来的白菜格外为唐文尧青睐,因此厨房中就经常备下人参,经过李卫的查证,厨房中现存的人参就有两千斤,这是这样的一个数量,相信谁都明白。人参这种东西原本是药中极品,价格昂贵,一般人一辈子就见不了一棵人参,而唐文尧竟然拿来烧白菜吃,这确实是奢侈无比了。

不仅如此,唐文尧的后宅堪比后宫,居然有妻妾三十六人,三十六个女人,这样的配置真的不敢想象,况且要养得起三十六个女人,需要怎样的财力呢?光宅院就能想象得到会是怎样的大。而在这样大的宅院里,又藏着多少金银财宝呢?

李卫将自己调查的一切写了一个折子快马加鞭呈给了雍正帝,雍正帝一看火冒三丈,他没想到这个唐文尧如此胆大包天,奢侈无度到这种程度,居然还有脸装成很节俭的样子,这可不就是戏耍皇帝吗?

雍正帝下令将唐文尧满门抄斩,家被抄的时候,李卫让人查出了无数的财宝器物,其中有一个水壶看起来非常的精美,至少李卫从来没有见过如此精美贵重的水壶,就是皇宫中都没有。

所以李卫特意将它拿出来呈献给雍正帝,雍正帝也是从未见过如此的好东西,但经过他的调查和询问,才知道这居然是唐文尧的溺器,也就是夜壶,气得雍正帝将溺器狠狠摔在了地上。

白菜、人参、三十六个妻妾以及精美溺器串成了一个大贪官的故事,但这个故事并不在正史中,甚至两江总督唐文尧这个人,在诸如《清史稿》这样的正史中也是查无此人,即便是野史,也同样不存在唐文尧这个人。

不过在网上只要输入“唐文尧”这三个字,就能看到上面这个故事,虽然细节不甚相同,但大体故事都是一样的,而且那些文章中言之凿凿说唐文尧这个两江总督是《李卫当官》中的人物,为了将这件事情搞清楚,四姑娘我又将《李卫当官》第一部和第二部看了一遍,甚至又看完了《雍正王朝》,但依旧查无此人。

《李卫当官》两部只有五个小故事,第一部中李卫做过假钦差、小县令和扬州知府,第二部则是江苏织造和年羹尧的军前襄办,其中涉及到的案子压根就没有两江总督唐文尧。第二部中福桐的官职似乎是两江总督,但他并没有留下上面的故事,《雍正王朝》中也是没有的。

所以说唐文尧的故事出自《李卫当官》是虚构的,很可能有人编造了这样一个人物,给他安上了这个故事,然后说这个故事出自《李卫当官》,而后来写这个故事的人也都跟着说是出自《李卫当官》。

那么,为什么会有这样一个故事呢?这些故事元素又是怎么来的呢?我们都知道,康熙晚年国库亏空严重,康熙帝给雍正留下了一个巨大的烂摊子,为了填补这个烂摊子,雍正帝下大力气整顿吏治、清理财政,打击贪污,倡导节俭,因此将这个故事放在雍正帝身上确实是合适的,而李卫作为雍正帝的心腹之一,来调查这件事也很有说服力。

至于故事元素的来源也很好查,比如说这个唐文尧吃这个白菜心的故事,在《雍正王朝》中就有,只不过吃白菜心的是年羹尧,年羹尧在西北的时候,专门是几十亩地为年羹尧种菜,他喜欢吃那种很嫩的白菜心,一棵大白菜,只吃最里面的那几叶白菜心,而且这还是年羹尧的家常菜,还有一道菜也很有意思,那就是小炒肉。

小炒肉的制作也很麻烦,需要的材料是活肉,就是将一头猪活活打死,在猪死的一瞬间,将猪的脊背上的一块肉割下来,这就是所谓的活肉,然后用这块活肉炒一盘小炒肉。白菜也好,小炒肉也好,就真的特别美味吗?还真未必。

对于年羹尧这样的在战场上拼杀的糙汉子,未必懂得什么样的美食好吃,他之所以好这两口,并不是说这样做出来的菜有多美味,而是享受这个过程,这是权力带来的一种认同感。他自认战功赫赫,在西北立下战功,就应该享受权力到来的一切,当然他在享受的过程中,也送了自己的性命。

唐文尧吃白菜的故事很可能就脱胎于这里,而那所谓的36个妻妾则很好理解,似乎所有的昏君贪官身边都少不了女人。再说那个精致的溺器,这个也能在历史上找到影子,五代十国时期的后蜀后主孟昶就有一个很著名的溺器,《新五代史》中记载:“君臣务为奢侈以自娱,至於溺器,皆以七宝装之。”

溺器用宝石做装饰,这得多么精美啊,所以当赵匡胤灭掉后蜀得到这件精美的器物,并被告知是溺器的时候,气着说:“自奉如此,欲无亡,得乎?”

唐文尧的溺器被雍正帝得到的故事应该就出自这里,所以说,唐文尧这个人压根就不存在,无论是正史、野史还是影视剧,都没有这个人,他只存在于网络上,而他的故事也都是嫁接的,当然也可能我查找的资料还不够全面,如果有朋友查到网络之外的出处,烦请告知,不胜感激。

两江总督吃了3年白菜,雍正在得知真相后为何却将其满门抄斩?你怎么看?

清朝一位两江总督顿顿吃大白菜,很简朴,雍正却把他满门抄斩,这个两江总督叫常文尧。他是穷孩子出身,长大以后经过寒窗苦读,考中了进士,步入了官场,官至两江总督。

唐文尧在官场上的名声很好,日常生活也特别的勤俭节约,一日三餐舍不得吃肉,就是煮一锅白菜当作菜肴。消息一传十十传百,很快就传到了雍正皇帝那里。雍正呢生性多疑,便让户部郎中李卫去查看实情。李卫没用多久就掌握了唐尧贪污、腐败等,为了不打草惊蛇就索性,把唐文尧家给抄了,然后把抄 家的珍奇异宝通通打包运回了京城。

李卫回到京城以后,向雍正皇帝报告说唐文尧确实有贪腐行为。原来唐文尧所吃的白菜是整颗白菜里面最嫩的那一种,这一盘菜心下来,不知要用多少个白菜才能够凑齐。另外唐文尧府上烧的柴火是上好的人参,于是雍正一怒之下,直接下令将唐文尧满门抄斩。

不过我要跟大家说明一点,那就是这位吃三年白菜的两江总督唐文尧只存在于电视剧中,在历史上其实是不存在的。雍正王朝的两江总督换得很快。一共有八人是没有唐文尧的,按史料记载有七个人跟唐文尧一点儿边都不沾,唯一可能是唐文尧原型的可能就是范时译,他与李卫确实有过节,不过他的下场并不是满门抄斩那么严重。

形成了这样一个故事呢,是为了说明雍正在惩治腐败,打杀贪官事情上是有很强硬的态度和手段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