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松能一枪挑开李元霸和罗士信,但是打得过罗成吗?
当然打得过了,别看罗成厉害,但在罗松面前,就跟白给一样。罗松是谁啊?
罗松,字永年,北平王罗艺罗燕超和第一位妻子姜桂芝所生之子。
罗艺少年之时,穷困潦倒,有一次在南阳府姜家集落了难,举目无亲,抬头无故,连饭都吃不上了。
幸好被当地一位好心的员外所收留,管他吃,管他住。
这位员外爷姓姜名洪字永泰,据说是三国名将姜维姜伯约的后人,不仅人品好,武艺更好。尤其是掌中一条大枪,精湛无比,奥妙无穷,敢说是冠绝天下。
罗艺生性好武,见这位姜老员外如此本领,非要拜师学艺不可。
姜洪本不想教,但见罗艺苦苦哀求,一时心软,就答应下来。
罗艺这一拜姜洪为师,可了不得了。他人既聪明,又肯下苦功,短短三年光景,便学会了姜家的三十六路梅花千蕊枪和七十二路五虎断魂枪。
与此同时,他还收获了一份爱情。
原来这姜洪膝下无子,只有一个女儿,名叫姜桂芝。这姜桂芝自幼随父习武,学会了满身的能耐,一身本领甚至不在她爹之下。
罗艺学艺这三年里,不仅姜洪教他,有时候姜桂芝也教他,代父传艺。
俗话说得好,哪个少女不怀春,哪个少年不多情?
这少年少女整天在一起,时间一长,罗艺和姜桂芝有了感情了。
后来在姜洪的主持下,姜桂芝嫁给了罗艺。
婚后,小两口恩恩爱爱,着实过了一段幸福快乐的日子。但时间长了,罗艺受不了了。
他告诉妻子,他不想过这种平平淡淡的日子,他要出去闯荡,他要建功立业,他要称王称霸。
姜桂芝是个贤惠的女人,她虽然不舍得丈夫离开,但她更不想看着自己的丈夫整天闷闷不乐,于是便答应丈夫的要求。
此时的姜桂芝已然身怀有孕,罗艺临走之前告诉妻子,生下男孩就叫罗松,生下女孩就叫罗燕。
罗艺走后没多久,姜桂芝生了一个儿子,取名罗松,字表永年。
自罗松降生的这一天起,姜桂芝就盼着丈夫有一天能回来。她盼着父子相见,她盼着夫妻重逢……
哪知这一盼就是十八年。这十八年里,罗艺是音讯全无,别说回家了,连一封书信都没有寄回来过。
这十八年里,姜桂芝虽然没有等回来丈夫,却培养出来一个非常了不起的儿子。
罗松自三岁起,就开始跟着外公和母亲学武。他十二岁那年,外公姜洪去世,他跟着母亲相依为命。好在姜家家境殷实,母子俩并不愁吃穿。
这十八年来,罗松已然出落成一个英挺的少年郎,不仅学全了姜家枪所有的招数,而且还和母亲共同创作出了一套枪法,叫做十八路子母问心枪。
为什么叫子母问心枪呢?子母自然就是指罗松母子,问心就是问一问父亲罗艺的心,十八年来你音讯全无,心里还有老婆孩子吗?
这套枪法可太厉害了,几乎融入了姜家枪所有的精髓,可以血脉压制罗艺所学的三十六路梅花千蕊枪和六十四路五虎断魂枪。
罗成是谁啊?罗成,字公然,北平王罗艺罗燕超和第二位妻子秦胜珠所生之子。
罗艺离开南阳府姜家集之后,就去参了军。
那时候天下混乱,到处招兵买马,投军太容易了。
罗艺投身到南陈,开始的时候在南陈太宰秦旭秦东鼎的门下做了一个传令兵。
由于他学会了姜家的三十六路梅花千蕊枪和六十四路五虎断魂枪,那一身本领可就大了去了,很快就受到了秦旭的重用。
先是传令兵,接着是旗牌官,后来是旗牌长,最后升到了中军官。
罗艺不仅武艺超群,而且模样还十分英俊。他做了中军官以后,经常和秦旭的家人接触,凭着过人的武艺和英俊的相貌,很快就得到了秦旭女儿的爱慕。
南陈太宰秦旭秦东鼎有一儿一女,儿子叫秦懿秦子厚,是马鸣关的大帅,女儿叫秦胜珠,待字闺中。
秦懿就是秦琼秦叔宝的父亲,秦胜珠就是秦琼秦叔宝的姑姑。
罗艺见秦旭的秦胜珠看上了自己,心中大喜,他知道自己的机会来了。
此时的罗艺只为了自己的前途着想,只顾着自己能飞黄腾达,哪里还记得南阳府姜家集自己的结发妻子?
他把良心抛到了脑后,隐瞒了自己的婚史,在秦旭的主持下,又娶了秦胜珠为妻。
这下儿罗艺可算是一脚迈进豪门了,南陈太宰秦旭的女婿,马鸣关大帅秦懿的妹夫,那还了得吗?
罗艺本身能耐就大,再加上老岳父秦旭的大力栽培,很快就成了一位手握重兵的高级将领。
在一次和北齐的交战中,罗艺统帅十万大军沿途北上,一举攻占了北平府。
占领了北平府以后,罗艺就算正式有了自己的地盘。
数年间,他又吞并四方,一步一步称霸了燕云十六州。
在这期间,二任妻子秦胜珠也给他生了一个儿子,取名罗成,字表公然。
罗成聪明过人,罗艺不仅教他兵书战策,而且还把自己从姜家学来的枪法尽数相传。
罗成的枪法怎么来的,就是他爹罗艺教的。
罗艺的枪法怎么来的,就是从姜家学来的。
故此有“罗家枪,姜家传”之说。
我们知道,在隋唐演义小说里面,有个大名鼎鼎的“四猛、四绝、十三杰”,其中罗松名列四绝之首,罗成名列十三杰第七。可以说这哥俩儿都是人中龙凤,都是人中俊杰!四猛
第一猛:今世孟贲罗士信;
第二猛:铁枪大将来护儿;
第三猛:四宝大将尚师徒;
第四猛:八马将军新文礼。
四绝
第一绝:罗松的枪法;
第二绝:程咬金的斧子;
第三绝:侯君集的轻功;
第四绝:尚师徒的呼雷豹。
十三杰
第一杰:西府赵王李元霸;
第二杰:天宝大将宇文成都;
第三杰:银锤太保裴元庆;
第四杰:紫面天王雄阔海;
第五杰:南阳候伍云召;
第六杰:双镗大将伍天锡;
第七杰:神枪少保罗成;
第八杰:靠山王杨林;
第九杰:花刀大帅魏文通;
第十杰:银面韦陀秦用;
第十一杰:铁锤大将梁士泰;
第十二杰:武王杨芳杨义臣;
第十三杰并列两位:神拳太保秦琼;皂袍大将尉迟恭。
罗松最辉煌的战绩就是“一猛一杰会一绝”!想当初四平山下一场大战,第一猛的罗士信和第一杰的李元霸斗在了一起。
浑铁无缨枪对战擂鼓瓮金锤!
两人都是力大无穷的好汉,因此谁也不服谁,只打了个天昏地暗,日月无光。
后来打着打着,罗士信的大铁枪和李元霸的双锤锁在了一起,两人拼尽全力,却怎么也分不开。
正在这个时候,罗松来了。
再看罗永年,一催胯下千里银河驹,一晃掌中素白亮银枪,催马摇枪来到二人近前。
他大喝一声如虎啸,银枪一挥鬼神惊,只用一招,便替二人解了围。
就这一下子,罗松威震全场,两军阵前数百员战将没有一个不服的。
好家伙,能一枪分开罗士信和李元霸,这得多大的本领?
罗成最辉煌的战绩就是“扬州夺魁大会上一举夺魁”!扬州城夺魁大会上,几乎云集了天下所有的英雄好汉。
十八家反王,三十六路烟尘,七十二条好汉,哪个不想人前显圣,哪个不想鳌里夺尊?
结果还是罗成技压群雄,夺取了头名武状元。
当然了,罗成此次夺魁也有运气的成分在内,因为比他厉害的那些好汉有的已然丧命,有的没有参战。
但不管怎么说,罗成做了武状元,成了扬州城夺魁大会上最亮的那颗星。
那么问题来了,罗松、罗成都是罗艺的儿子,虽然同父异母,但毕竟是一个爹生的,他俩要是交交手的话,谁能打过谁呢?毫无疑问,肯定是罗松能打过罗成!
罗成的枪法来自于他爹罗艺,罗艺的枪法来自于姜家。但罗艺所学的只是姜家枪的一部分,并不是全部。
而罗松就不一样了。罗松不仅学会了全部的姜家枪,而且还和母亲创造出了专门压制罗艺的子母问心枪。
这么说吧,罗成会的枪法,罗松基本上都会,而罗松会的枪法,罗成有的都没见过。罗松能一枪挑开李元霸和罗士信,但是打得过罗成吗?
罗松、罗成等人使用的枪法是三国名将姜维的嫡传后人,姜维根据赵云、马超等人的枪法以及自身的枪法综合所创姜家枪法一百单八路传于后世。
罗艺生于乱世,只身闯荡江湖,无意当中来到姜家,被姜员外收留,之后和姜佩芝互生情愫,便和姜佩芝结为夫妇。姜佩芝将家传授给了罗艺,罗艺经过悉心练习,终有所成,学会了姜家枪法的七十七路,但是姜佩芝的哥哥却不喜欢罗艺,将罗艺撵出家门,然而此时的姜佩芝已经怀有身孕,就是后来的罗松。后来罗艺用所学的枪法在北齐崭露头角,并且深得北齐皇帝的信任和赏识,命令罗艺镇守幽州。当时的北齐大将秦旭欣赏罗艺少年英雄,将自己的爱女秦胜珠嫁与罗艺,并且和罗艺生了一个儿子便是罗成。罗艺便将自己所会的枪法悉数教给了罗成,罗成全心练习,将七十七路枪法练就的炉火纯青,便是所谓的罗家枪法,罗成凭借此套枪法行走江湖,挑了许多的英雄好汉,更是以其精湛的枪法在扬州力夺天下武状元,也是凭借一杆枪而成为十三杰的中的第七条好汉。
罗松自从出生之后一直和母亲、外公等人住在一起,所以外公及其喜欢罗松,便将家传姜家一百单八路枪法全部传授给了罗松,罗松自由便和外公练习,将一百单八路的罗家枪法练得出神入化。等到罗松长大成人之后,母亲将父亲罗艺之事全部告诉了罗松,所以罗松便下山寻找自己的父亲。当罗松路过东岭关时由于东方伯的父亲热情招待,罗松便将自己的枪法传授给了东方伯,但是要求东方伯不得将此枪法传与外人。后来罗松无意当中见到李元霸和罗士信在比武,但是两个人均属于力大无穷之辈,兵器搅在一起不能分开,就会导致力竭身亡而死,所以罗松出手用其精妙枪法将两人分开,也就是流传于后的“一猛一杰会一绝”,罗松被世人称之为“四绝之首”。
瓦岗军马为破杨义臣所布下的铜旗阵,和东方伯交手,但是罗成所用的招式均被东方伯所看穿,罗成不服气便一路追赶东方伯,东方伯便将罗成引到罗松面前,兄弟二人相认。罗成曾答应东方伯不杀杨义臣,但是罗成出尔反尔,东方伯也背弃了当初的誓言,将姜家枪法传授给自己的好友王不超、李天长等人,导致罗通扫北过程中被王不超所杀。
罗松原想将全部的姜家枪法都传授给罗成,只可惜罗松亲眼见到罗成的阴险毒辣,所以就没有将剩余的枪法传授给罗成。直到后来罗通在扫北过程中遇到麻烦,罗松才让自己的儿子罗焕下山帮助,并且将全部枪法传授给罗通的后人,从此以后的罗家枪法才算完整。
综上所述罗松轻松打败罗成,而且罗松的徒弟东方伯已经将罗成打败,罗家枪法就是源于姜家枪法,再加上罗艺的战场经验。然而学了全部的姜家枪法就可以看到罗家枪的破绽。
罗松能一枪挑开李元霸和罗士信,但是打得过罗成吗?
对单田芳版隋唐演义熟悉的各位读者应该都知道,罗松和罗成确实是同父异母的兄弟,但似乎罗松的地位历来不被承认,这一切只是因为罗松罗成的父亲,也就是靖边侯罗艺,在罗松没有出生的那一年,便就早早的离开罗松和母亲了,这也就导致后来“罗松寻父”故事情节的引出。
罗松和罗成在新版隋唐演义当中确实有过交手,而且基本上两兄弟交手不过十个回合,就已经胜负分明了。虽然罗少保罗成的一手罗家枪法使得出奇,但他也丝毫不是罗松姜家枪法的对手,这一切的根本缘由就是,靖边侯罗艺传授给儿子罗成的罗家枪法,本来就是从姜家枪法中分离出来的,不过也不能单独说是分离。
虽然罗艺在他所学到的姜家枪法中融入了自己的一些技巧,但基本上他传授给罗成的罗家枪法也全部都是姜家枪法当中的招式。罗成不是罗松的对手,这是天经地义的,如果当时罗艺把姜家枪法的招式都学会的话,就凭借罗成的武学天赋,那也不至于几个回合之内就被罗松几枪击败。
探寻靖边候罗艺和姜嘉枪法的渊源罗艺在不是朝廷命官之前,只是民间的一个普通杂耍艺人,虽然也懂得一些武功招式的技巧,而且自幼武学天赋极高,但在没有名师的传授和点拨之下,罗艺也只是学会了一些基本招式的皮毛罢了。但一次沿街卖艺当中,罗艺无意之间走到了姜家村,为了维持生活,罗艺便开始在姜家村卖艺讨口饭吃,等到罗艺的一套杂耍完毕。
姜家村围观的老人小孩们只是摇摇头,笑着便离开了,一枚铜钱也没有施舍给罗艺。令人感到奇怪的是,罗艺并没有为此而感到生气,他只是上前追问住了一个小孩,问他围观的所有人,为什么都在摇头大笑着,难道是他表演的不好吗?看起来那小孩儿只有五六岁般年纪,但他随后说出来的话,却让罗艺感到震惊。
小孩直接脱口而出“我们这里随便挑出来一个人,都比你厉害的多,哪怕挑出来一位白翁老人,也比你枪耍的漂亮。”
小孩说的话让罗艺感到疑惑,普天之下,怎么会有如此奇怪村庄的存在!如果是村里的一个人、两个人比自己强,也就罢了。没想到这小孩竟然口出狂言,全村人都比自己强,这怎么可能?但罗艺仔细回想了一下当时的场景,确实围观的所有人在看完他的表演之后都在摇头大笑着,罗艺越想越不对。
正在罗艺疑惑不解的时候,一位白发老翁走了过来,虽然满头白发,但精神却显得十分健硕,没等罗艺开口询问。那老翁便主动搭话,“把你的枪借给我使使”。听到这话的罗艺下意识的便把那杆木枪递给了老翁,接下来老翁在罗艺面前表演的枪法着实让罗艺感到吃惊。看到老翁的这套枪法表演,那小孩儿说的话应该是属实的,毕竟罗艺十几年来走南闯北,还是头一次碰到枪法如此出奇的人。
拜师学艺,娶妻生子没等罗艺反应过来,那老翁便把木枪塞到了他的手里,转身就要离开,心想着这套枪法如今已经使了出来,这年轻人也应该心知肚明了吧?却万万没有想到的是,罗艺竟然追上前去,下跪在了老翁面前,他恳求老翁,想要拜师学艺,不会贪婪老翁的这套枪法,只教他学十几个招式便够了。老翁起初并不答应,但罗艺长跪不起,老翁见罗艺求学心切,便答应暂时收他为徒弟。
因为罗艺是个外乡人,又是一个走南闯北的卖艺人,所以说罗艺身上所带的盘缠并不多,想要在姜家村内租一间茅草屋都不够。正当罗艺为自己的温饱问题和居住问题犯愁的时候,老翁发话了,他可以让罗艺留在自己家里,但要每天干一些粗活累活。一些脏活累活对于罗艺来说,这又有何难?只要能让他有个住处,能吃上一顿饱饭,能好好的学习一套拿的出手的枪法,让他当牛做马又有何妨呢?
果不其然,几个月的拜师学艺,罗艺所学的这套姜家枪法便有了质的飞跃,就连老翁也赞叹罗艺具备天生的武学天赋,既然能够在这么短的时间之内,就能将姜家枪法当中的精髓学到。但美中不足的是,罗艺并没有学完整套姜家枪法,他也只是学习了前几式。值得一提的是,在老翁家中学习枪法的过程中,他和老翁的女儿从相识到相知,两个人之间互相对对方产生了情愫。
可以说二人真的是情投意合,这对罗艺来说,也算得上是上天赐予他的福气了吧?不仅让他偶然间遇到师父,而且还让他遇到了人生当中的第一段婚姻,在老翁的主持之下,罗艺最终迎娶了老翁的女儿。两人婚后生活一年之后,姜家女的肚子里便有了罗松的存在。但是罗艺却没有等到罗松的出生,当时正值天下大乱,全国都在征兵抽调,而罗毅又有拯救天下苍生的胸襟。
既然罗艺一心想要投军从戎,那妻子又怎么可能会执意阻拦呢?在罗艺临走之前,他和妻子共同给还没有出生的儿子起的名字,那个时候窗户外边长着一颗参天的松树,罗艺和妻子便共同商量给儿子取单字为“松”,即“罗松”。打点好家里之后,罗艺和妻子做了告别,便踏上了投军从戎的军旅生涯。没想到后来到达军队的罗艺,竟然真的凭借着一手姜家枪法,让他一步一个脚印地走上人生巅峰,直至靖边侯。
四平山枪挑李元霸和罗士信罗艺并不是一个忘恩负义之徒,在罗艺成为靖边侯之后,他一直都在利用自己的力量,到处寻访着姜桂芝母子二人,但可惜的是,因为年代久远,再加上对姜家村地理位置的模糊,几十年都没有在民间寻觅到姜桂芝母子的身影。同样地,罗松出生以来,母亲就一直告诉他,父亲是征战沙场的大英雄,在外公和母亲的传授下,武学天赋极高的罗松,在成年之时便已经学会了108式姜家枪法。
等到外公去世之后,罗松便带着母亲将桂枝一直在寻觅着父亲的踪影,但他们不知道的是,当时的罗艺已经成为了镇守北方边疆的靖边侯。同样是十多年的遍访和四处打探,好在皇天不负有心人,最终罗松和母亲姜桂芝终于打探到了父亲的消息。
关于罗松枪挑李元霸和罗士信的情景,我们确实值得一提,因为这一情景可以算得上是整部隋唐演义当中最为精彩的一个环节了。当时李元霸在十八路反王面前叫阵,前前后后没有人能够抵挡住他的一双鎏金大锤,别看李元霸生的面黄肌瘦,但他却有天生蛮力,就连天下第二的宇文成都也不是李元霸的对手,众所周知,宇文成都就是活活被李元霸用那双大锤锤死的。
如果说李元霸在隋唐演义当中是无敌的存在,那多多少少也有一些瑕疵,毕竟我们不能忽略罗士信的存在。罗士信同样是一个天生神力的人,他和李元霸能够在几十个回合之内不分胜负,而且能和李元霸僵持好长一段时间。虽然从综合较量上来看,罗士信可能要比李元霸差一些,但是二人在四平山的那一次战斗,读者和观众丝毫看不出来谁胜谁负?
正当李元霸和罗士信打的难解难分的时候,两个人相互便僵持住了,李元霸那双大锤夹持住了向他胸膛刺过来的那杆铁枪,罗士信丝毫不敢动弹,李元霸也是如此。只要李元霸一松手,那么罗氏性手里的枪头便会插进自己的胸脯,到时候在胸上透出几个窟窿眼儿来,这就不好了。同样对于罗士信来说。他的力气也丝毫不敢放松,如果一旦放松,那么李元霸顶在他头上的一双大锤便会无情地砸下来。
如此僵持下去,恐怕二人都会暴毙当场,这个时候突然一杆长枪将二人挑开了,两个人分别闪出去十好几米的距离,都摔倒在地,顿时便不省人事。而使出这一枪的人,正是姜家枪法的罗松。通过这个细节,便能够看出来,罗松此人,不仅枪法惊奇独特,而且也有一身神力,单从力气大这一方面来看,罗松的气力丝毫不比李元霸和罗士信差到哪里去!
在此之前的罗松,他可是亲自以一人的力量,破了靠山王杨林的一字长蛇阵,而且那套姜家枪法使得出奇,竟然在靠山王杨林身上戳出了百八十个小孔,更为神奇的是,百八十个小孔都毫不例外的戳在了杨林的铠甲上,杨林铠甲里面的衣服却丝毫未伤。由此便可看出,罗松枪法的出奇和精准。
靠山王杨林是何等人物,当初靠山王杨林凭借着他那把囚龙棒,可是在几十个回合之内就击败了罗松的父亲靖边候罗艺。罗士信是何等人物,李元霸又是何等人物?却照样还不是只被罗松用一枪便把二人挑出去十多米远。枪法的惊奇和气力的巨大,所以让罗松担负得起隋唐英雄当中天下第一的称号。
罗成远远不是罗松的对手罗艺虽然学会了姜家枪法,但是姜家枪法共108式,罗艺只学会了前72式,便离开姜家村走上了军旅生涯,后边的36式才是最厉害,但罗艺却没有学会。罗成学会的罗家枪法,其实正是姜家枪法的前72式,虽然罗成逢人并未败过,也因此突出了前72式姜家枪法的厉害,但这只是在没有遇到学会108式姜家枪法的人来说的。
所以当学会72式姜家枪法的罗成,遇到自己同父异母的哥哥,也就是学会108式姜家枪法的罗松的时候,罗成根本不是罗松的对手。在《说唐传》中,罗成和罗松未成年的儿子比试枪法的时候,也是拼尽了全力才略胜一筹,由此可见罗松儿子的厉害,既然罗松未成年的儿子都如此厉害,那就不要再提罗松有多厉害了。
罗松能一枪挑开李元霸和罗士信,但是打得过罗成吗?
这段故事在《隋唐演义》中虽有交待,但真正传播民间又具有影响的应该是豫剧《对花枪》,后来被移植到京剧。豫剧《对花枪》的唱词通俗易懂,诙谐幽默,好象有:“头顶一头白毛尾,南里北里找女婿,让别人知道是啥道理”。京剧《对花枪》有一段姜桂芝自述,是一大段反二黄,共有一百多句,创下京剧老旦唱词之最,恐怕在所有行当里面也是最长的了。其中更有一段姜桂芝唱的反二黄高拨子,更是高亢嘹亮,气冲牛斗。戏剧《对花枪》把罗艺和罗成塑造的自私、阴险,忘恩负义,一对势利小人。而姜桂芝教子有方,通晓大义,且家传花枪通天彻地,神奇无敌。《对花枪》歌颂了忠厚持家,一诺千金的民间女子姜桂芝。且民间藏龙卧虎,高手隐逸。罗松才是罗家枪的顶级人物,罗成自然不是其对手。
罗松能一枪挑开李元霸和罗士信,但是打得过罗成吗?
罗松和罗成是同父异母兄弟,二人都是燕山王罗艺之子,罗松(又称姜松)年长罗成八岁。
当初罗艺落难饿昏在道旁,幸被河南南阳的大善人姜员外救下。姜员外有个女儿叫姜桂芝,虽是女子却不爱红妆爱武装,深得其父姜家枪的真传。
▲罗艺
原来姜员外之前是武林中人士,他的祖上分别是姜子牙和三国时期的姜维,姜家枪法就是祖上传下来的。
姜员外凭一杆枪行走江湖,打抱不平行侠仗义。姜员外没有儿子,于是就把枪法传给了女儿姜桂芝。
话说过了一段时间,罗艺身体渐渐复原,员外看到两个年轻人挺般配,就把女儿许配给了罗艺,婚后夫妻恩爱,次年生下了儿子罗松罗永年。
罗艺除了到地里劳作外,平时就跟着老婆姜桂芝学枪法,枪法大有长进。到后来朝廷招兵,罗艺为了出人头地就辞别了妻子和儿子当兵去了。
一去5年之久,期间罗艺和妻儿断了消息,到后来罗艺做了燕山王,娶了秦琼的姑姑秦夫人为妻,然后生下了罗成。
罗成是《隋唐演义》中第七条好汉,人送绰号“冷面寒枪俏罗成”,人长得潇洒漂亮,枪法更是神出鬼没。
▲罗松
罗成的罗家枪法其实源于姜家枪法,罗成的枪法是父亲罗艺教的,罗艺的枪法是姜桂芝教的,罗松却从小跟着母亲学枪法,学完了姜家枪法,因此罗松在隋唐英雄“四猛、四绝、十三杰”中占四绝之首(四绝:罗松的枪,尚师徒的马,侯君集后的轻功,王伯当的箭)。
罗松的枪法有多神?他曾和靠山王杨林交过手,当时秦琼叮嘱罗松枪下留情。靠山王杨林是一个忠臣,秦琼英雄惜英雄。
在和杨林过招的时候,杨林根本躲不开罗松眼花缭乱的枪尖,“噗噗噗”在他的铠甲上扎了108个眼儿。
关键是每一个枪都用力恰到好处,既穿透了铠甲还不能伤到杨林的皮肉,只在杨林的内衣上留下了108个洞,皮肤毫发无损,这就叫做“寸功寸劲”,枪法能练到这种境界隋唐再无第二人。
在四明山一战,“四猛”之首罗士信和“十三杰”之首李元霸交手,二人脑筋不好使还都是力拔山兮的人物。不大功夫,李元霸的双锤就夹住了罗士信的大铁枪。
▲李元霸
一个使劲夹,一个使劲往回拉,就这样二人缠在了一起。不相上下的高手过招就是这样,谁也赢不了谁,谁也不认输,如果长此下去二人就会力竭而死。
就在这危急关头,罗松跃马挺枪上前挑开了二人的缠斗。罗松的“寸功寸劲”拿捏的恰到好处,李元霸和罗士信分别摔出一丈开外。
《隋唐演义》上说论技巧和功夫,罗松能和李元霸能打个平手。
罗成和李元霸第一次交手唬住了李元霸,罗成的枪尖儿抖动起来虚虚实实让李元霸不知真假,稍不留神李元霸大腿上中了一枪。到后来罗成还用这一招不好使了,李元霸一锤把罗成震懵了,论功夫和力气罗成都不是李元霸的对手。从这件事来说,罗松打败罗成不成问题。
另外罗成的罗家枪源于姜家枪法,罗艺只学了八成的姜家枪,而罗松尽得母亲真传,是姜家枪法的真正传人。
▲罗成
按照单田芳老师讲的《隋唐演义》来说,罗成还打不过罗松的儿子罗焕,顶多和罗焕打个平手。
罗焕的功夫是父亲罗松教的,大家想一想,徒弟都能打得过罗成,师傅(罗松)打罗成更不在话下。
文/秉烛读春秋
罗松能一枪挑开李元霸和罗士信,但是打得过罗成吗?
罗松和罗成的枪法都是五虎断魂枪,罗成是第七条好汉,罗松是回绝的第一,他们在150个回合是没有胜败的,打李元霸估计不行,李元霸是第一条好汉,天下第一连培元庆都接不了三锤,但打罗士信没有问题,罗士信除了力气大,他不会武功,都是乱打一气,单老在李元霸锤阵四平山介绍过一猛斗一杰都说的很清楚了。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