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演义》里面的四猛、四绝、十三杰都是怎样的下场?

先说四猛第一猛:今世孟贲罗士信

罗士信,河北河间府人氏,自幼父母双亡,被九省绿林道的北路瓢把子大刀王宣王君可收留在身边。

他身高体壮,天生神力,就是脑袋不好使,有点儿缺心眼儿。用单田芳老爷子的话说,吃饭不知道饥饱,睡觉不知道颠倒。

有一次秦琼路过王君可的五柳庄,见到了罗士信。他爱惜罗士信的天真烂漫,便和王君可一商量,将这傻小子带回到山东济南府历城县自己的家中。

罗士信自从跟了秦琼以后,拿秦琼就当自己的亲哥哥一样尊敬。秦琼也十分疼爱这个傻兄弟。

秦琼在济南节度使唐璧帐下做中军官之时,曾受到过监军大人来护儿的欺负。

罗士信知道以后,大闹监军府,把来护儿给狠狠地胖揍了一顿。

聚义瓦岗山之后,罗士信更是屡立战功,成了瓦岗军的一张王牌。

大战四平山之时,罗士信曾和西府赵王李元霸打了个势均力敌。他也是整套书中唯一能和李元霸比力气之人。

罗士信的下场:

大破铜旗阵之时,罗士信在大阵之中横冲直撞,如入无人之境。

由于他过于兴奋,结果却身陷落马坑,被乱箭射死。

第二猛:铁枪大将来护儿

来护儿,济南节度使唐璧的监军官,生性彪悍,勇猛过人。

他胯下一匹乌龙赛墨驹,掌中一条镔铁无缨枪,力猛枪沉,号称济南府第一猛将。

秦琼在唐璧帐下任旗牌官之时,曾和来护儿交过手,当时两人比的是拳脚。

秦琼号称“神拳太保”,拳脚功夫最是厉害不过,但却不是来护儿的对手。

两人交手不到二十个回合,秦琼便抵挡不住。眼看就要落败之际,幸亏傻兄弟罗士信的到来,才替秦琼解了围。

来护儿的下场:

“筷子令反山东”之后,秦琼的家人落在了来护儿的手里,其中就有今世孟贲罗士信。

由于来护儿不断地折磨罗士信,最终把傻小子激怒了。罗士信一怒之下,打死了来护儿,夺了他的大铁枪。

第三猛:银面韦陀秦用

秦用,秦琼秦叔宝的义子,胯下一匹金毛火焰驹,掌中一对人面赤铜锤,千斤神力,猛不可当。

想当初瓦口关一场大战,秦琼被突厥大都督红海打得落荒而逃。而秦用一出手,三锤就解决了红海,威震瓦口关。

锤震瓦口关之后,秦用一举成名,被北平王罗艺封为瓦口关守将。

后来北平府被苏烈苏定方攻破,瓦口关也相继失守,秦用率一部分人马到了瓦岗山。

大破铜旗阵之时,秦用作为四猛八大锤之一的铜锤将,勇闯大阵,颇有战功。

秦用的下场:

十八路反王打进扬州城之后,宇文化及献出了装着金镶玉玺的盒子。秦用代替义父秦琼上前去接。

令人万万没想到的是,那盒子里面装的竟然不是玉玺,而是十几支毒箭。秦用毫无防备,盒子打开的一瞬间,十几支毒箭全部射在他的脸上,可叹秦用就此一命呜呼。

第四猛:八马将军新文礼

新文礼,虹霓关的总兵,胯下一匹金睛白毛骆驼,掌中一条四棱铁方槊,十分骁勇。

据说他双膀一晃,有横推八马倒、倒拽九牛回之神力,故此人称“八马将军”。

他最露脸的一战就是计杀裴元庆。

瓦岗军伐五关之时,新文礼把裴元庆引入了庆坠山烈火阵,那么骁勇无敌的银锤太保被活活烧死在里面。

新文礼的下场:

裴元庆遇难之后,瓦岗群雄恨透了新文礼。最终在裴元庆英灵的相助之下,新文礼被瓦岗群雄乱刃分尸。

再说四绝:第一绝:天下第一枪罗松

罗松,字永年,北平王罗艺罗燕超的长子,神枪少保罗成罗公然同父异母的哥哥。

他胯下一匹千里银河驹,掌中一条素白亮银枪,枪法精绝,神勇盖世,有“天下第一枪”之美誉。

想当初四平山下一场大战,四猛之首的今世孟贲罗士信和十三杰之首的西府赵王李元霸打了个难分难解。罗士信的大铁枪被李元霸的擂鼓翁金锤紧紧锁住,两人拼尽全力也挣脱不开。

危机时刻,正巧罗松打此经过。

再看罗松,跃马挺枪来到二人面前,断喝一声如虎啸,银枪一挥鬼神惊,只一招就替二人解了围。

就这一下子,不仅震惊了罗士信和李元霸,两军阵前上千员大将也无不骇然失色。这一招简直太绝了!

这就是隋唐演义里面著名的“一猛一杰会一绝”的故事。

罗松的下场:

父亲罗艺兵败身亡之后,罗松护送生母姜贵芝回到了南阳府姜家集,后来他就一直没有露面,应该是隐居不出了。

第二绝:混世魔王程咬金

程咬金,字知节,大唐朝开国名将,凌烟阁二十四名臣之一。

老程可是一位充满传奇色彩的人物。

他胯下一匹卷毛狮子兽(又名大肚子蝈蝈红),掌中一柄八卦宣花开山斧,虽然只会三斧子,却硬是风光了一辈子。

六月二十三,他和铁面判官尤俊达在长夜林小孤山劫皇杠,一举成名。

给秦琼的母亲祝寿之时,他结交了文武众豪杰,大家在贾柳楼大结拜,号称贾柳楼四十六友。

“筷子令反山东”之后,他和秦琼、徐茂公等人走马取金堤,上了瓦岗山。

到了瓦岗山之后,程咬金探地穴、拜蠹旗,做了“混世魔王,大德天子”。

十八路反王在四平山截杀杨广之时,程咬金被众人推举为十八国的督盟主。

让位给西魏王李密之后,程咬金做了瓦岗军的前部正印先锋官。

在扬州城,他用五花棒打死杨广,夺得了传国之宝——金镶玉玺。

后来因为李密昏庸,用金镶玉玺换了萧妃,众弟兄一怒之下,下了瓦岗山,离开了金墉城。

瓦岗山散将之后,程咬金另投明主,加入了李唐的阵营。

程咬金的下场:

程咬金的下场可太好了。

大唐建国以后,他被封为二十四位国公之一的鲁国公。

再往后,随着程咬金的岁数越来越大,功劳也越来越大。先是鲁国公,后来成了鲁王,最后又升成了福寿鲁王。

一直到中宗李显继位,程咬金才走完了他这光辉灿烂的一生。据说活了一百三十六岁。

第三绝:四宝大将尚师徒

尚师徒,虎牢关总兵,人品端正,忠肝义胆,是靠山王杨林的心腹爱将。

他之所以号称四宝大将,就是因为他有四件令人羡慕的宝贝。

第一件:夜明盔。

头盔之上镶有一颗鸡蛋大的夜明珠,夜晚行军,亮如白昼,别说道路照的见,就连虫蚁之物也能看的清清楚楚。相当于现在的探照灯。

第二件:七星甲。

又叫唐猊铠。据说是用一种罕见的动物皮所制,不仅刀枪难入,而且这铠甲上还有七个鱼鳞一样的铜片,一遇危险,铜片就自动竖起。相当于现在的警报器。

第三件:提炉枪。

全名叫做八宝吸水提炉枪。这条枪重达一百二十斤,锋利无比,而且枪杆上还拴有一个铜砣,关键时刻顺手一甩,这铜砣能当暗器使用。最令人称奇的是这枪杆的末端有一个小孔,只要将枪头插入水中,小孔内就有水流喷出。相当于现在的抽水泵。

第四件:呼雷豹。

一说虎类豹。这也是尚师徒四件宝贝中最心爱的一件。这匹马不仅是日行千里不黑,夜走八百不明,更重要的是它还有特异功能,只要它一嘶鸣,别的马当时就吓得瘫软在地。这可太厉害了,马上作战,战马至关重要,还没动手,你的战马先瘫软了,这仗还怎么打?

尚师徒本身能耐就大,再加上这套现代化的装备,真如同猛虎生翼一般。

秦琼与他数次交手,每次都是以失败而告终。

秦琼的黄骠马怎么死的,虎头枪怎么折的?

就是在大战虎牢关之时,秦琼被尚师徒一路追杀到红泥涧,最终累死了黄骠马,折断了虎头枪。

尚师徒的下场:

虎牢关前一场大战,秦琼把尚师徒引出数十里地之外,并设计盗走了他的呼雷豹。

待他再返回去时,不仅虎牢关被攻破,母亲也自尽身亡。尚师徒仰天长叹,拔剑自刎。

尚师徒临死之时,阵前托孤,把幼子尚山交给了秦琼扶养,同时也把四宝赠与秦琼。

第四绝:小白猿侯君集

侯君集,大唐开国名将,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

他身材矮小,机警过人,小巧功夫,堪称一绝。

“横跳黄河竖跳海,万丈高楼脚下踩。”这两句话用在侯君集的身上太合适不过了。

这么说吧,在这套书中要论轻功,侯君集堪称第一。

要讲两军阵前长枪大刀的拼杀,侯君集不行。但要是打探军情,获取情报这一类的人物,没有人比侯君集再合适了。

大破长蛇阵,大破铜旗阵,侯君集智盗阵图,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侯君集的下场:

瓦岗山散将之后,侯君集也加入李唐阵营。

大唐建国以后,侯君集被封为二十四家国公之一的潞国公。后来由于卷入了太子李承乾的谋反事件,被处死。

最后说十三杰第一杰:西府赵王李元霸

李元霸,唐国公李渊的四儿子,虽然长得尖嘴猴腮,面黄肌瘦,却是天生异禀,力大无穷。双臂一晃,据说有四象不过之力。

好家伙,四头大象都没有他的力气大。

他胯下一匹万里烟云照神,掌中一对擂鼓瓮金锤,神勇盖世,天下无敌,那是公认的隋唐第一条好汉。

李元霸自出世以来,几乎就没遇到过对手,除了对战罗士信的时候斗了个旗鼓相当之外,对别人都是碾压性的胜利。

他最露面之战有两处,一处是大战四平山,一处是大战紫金山。

四平山之战,他把十八国的百万联军打得落花流水,千百员的战将无不胆颤心惊。

紫金山之战,他逼着十八家反王递上降书顺表,为大唐朝的建立立下不世之功。

这么说吧,纵观隋唐时期所有的英雄好汉,也只有李元霸能真正当得起“天下无敌”这四个字!

李元霸的下场:

锤震紫金山之后,李元霸夺取了金镶玉玺,心中十分高兴。

哪知在返回晋阳宫的路上,忽然天降大雨,并且轰轰隆隆,雷声不断。

李元霸这个人天不怕地不怕,就怕打雷。雷声越来越响,他是越来越怕。

他忍无可忍之下,指锤骂天,准备锤震老天爷,结果被雷给劈死了。

第二杰:天宝大将宇文成都

宇文成都,隋朝丞相宇文化及之子,官拜镇国将军之职,隋文帝杨坚御口亲封的“天宝大将”。

此人身高过丈,金面长须,威风凛凛,相貌堂堂。

他胯下一匹赤炭火龙驹,掌中一条凤翅鎏金镗,再佩戴上一身金盔金甲金罩袍,真如金甲天神一般。

李元霸未出世之前,宇文成都打遍天下无敌手,号称是大隋朝的“擎天白玉柱,架海紫金梁”。

直到后来出了个李元霸,成了他一生的痛。

当然了,宇文成都所惧者,也仅李元霸一人而已。除此之外,他再无所惧。

四平山下一场大战,排名第四杰的雄阔海,排名第五杰的伍云召,排名第六杰的伍天锡,三人合力也打不过他。

虽然他曾先后两次输给过银锤太保裴元庆,但每次都是有原因的。若论真实本领,裴元庆不是他的敌手。

宇文成都的下场:

十八路反王打破扬州城之时,宇文成都保护着他爹宇文化及打算弃城而逃,结果却在半路之上遇到了李元霸。

宇文成都明知不敌,也只好硬着头皮上前交战,最终死在了李元霸的手里。

第三杰:银锤太保裴元庆

裴元庆,山马关总兵裴仁基的三儿子。

他胯下一匹一字墨角癞麒麟,掌中一对八棱梅花亮银锤,年纪虽幼,却是骁勇异常。

三打瓦岗山之时,他敢匹马双锤,一人独斗瓦岗山群雄。

大战四平山之时,十八路反王的上千员大将,哪个见了李元霸不是吓得腿肚子都哆嗦?

唯有裴元庆,毫不畏惧,抡锤就干。打不过也照样打,宁可被李元霸打死也不能被吓死。连李元霸都称赞他是一条好汉子。

加入瓦岗山之后,裴元庆更是屡立战功。

他最辉煌的战绩,就是两次把宇文成都打得抱鞍吐血。虽然每一次都是在宇文成都身疲力竭的时候交的手,有点儿胜之不武,但毕竟是赢了。故此才有了“银锤两战鎏金镗,三杰反打第二杰”之说。

裴元庆的下场:

瓦岗军伐五关的时候,裴元庆中了八马将军新文礼的计,被引入庆坠山,死在了烈火阵。

第四杰:紫面天王雄阔海

雄阔海,身材魁梧,紫面虬髯,为人豪爽,极其仗义。

他胯下一匹落日黄风兽,掌中一条丈二熟铜棍,有万夫不当之勇。

他本是金顶太行山的总辖大寨主,与南阳关的大帅伍云召、红螺寨的寨主伍天锡交情莫逆。

后来他打死了那个吃小孩儿的麻叔谋,追随了十八路反王之一的白御王高谈圣。

十八路反王截杀杨广之时,他曾和伍云召、伍天锡合力斗过宇文成都。虽然没有取胜,但也消耗了宇文成都大半的体力,为银锤太保裴元庆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雄阔海的下场:

扬州城夺魁大会上,雄阔海晚到了一步。其时大会刚刚结束,靠山王杨林下令落下千斤闸,准备将与会群雄一举歼灭。

为了救众人脱困,雄阔海力举千斤闸。

由于连日来的奔波劳累,再加上一日一夜水米未尽,他苦苦撑了半日,终因体力不支而惨死在千斤闸下。

生死关头,雄阔海敢于挺身而出,就凭这个舍己救人的精神,雄阔海就是条顶天立地的汉子,是个真真正正的英雄!

第五杰:南阳侯伍云召

伍云召,开隋九老之首忠孝王伍建章之子,面如紫玉,相貌俊朗。

他胯下一匹照夜玉狮子,掌中一条九曲亮银枪,杀伐果敢,勇冠三军。

他本是镇守南阳关的大帅,是隋文帝杨坚御口亲封的南阳侯。只因父亲伍建章被杨广所杀,他一怒之下,起兵反隋,自立南阳王。

南阳关大战之时,因堂弟伍天锡救援来迟,伍云召孤立无援,最终兵败。他在平南王韩擒虎的暗助下,怀抱幼子杀出一条血路,逃出南阳。

之后,伍云召投靠了十八路反王之一的河北凤鸣王李子通,受其重用,官拜兵马大元帅之职。

十八路反王截杀杨广之时,他任十八国联军的前部正印先锋官。两军阵前,他先是十几个回合生擒了靠山王杨林,后来又和雄阔海、伍天锡合力大战过宇文成都。

伍云召的下场:

扬州武科场夺魁大会上,伍云召代表凤鸣王李子通出战。

他先是枪挑了突厥国第一猛将铁木金,接着又对战高丽国的大将左雄。

本来以左雄的本领,绝不是伍云召的对手,但他的战马没尾驹却十分厉害。

那匹没尾驹虽然表面上看没有尾巴,但实际上一条尾巴又粗又长,而且坚硬如铁。只是平时隐藏在马肚子之下,不被人发现而已。关键时刻,只要主人一拍马背,那条尾巴就会猛的甩出,中者立毙。

伍云召哪知道这匹马的古怪?因此他跟左雄打着打着,一个没留神,中了左雄的暗算,被没尾驹的尾巴击中头部,不幸丧命。

可叹那么大的一个伍云召,居然被一匹马给打死了。

第六杰:双镗无敌伍天锡

伍天锡,忠孝王伍建章的侄儿,南阳侯伍云召的堂弟。

此人身高过丈,虎背熊腰,而且黄发红眼,相貌十分凶恶。

他胯下一匹赤血红云兽,掌中一对半月浑金镗,打起仗来,势如疯虎,悍勇绝伦。

他是红螺寨的寨主,伍云召南阳关被困之时,曾派人向他求援。他在去救援的路上遇到金顶太行山的大寨主紫面天王雄阔海,两人因为误会,连战数日,后与雄阔海结为兄弟,却因此耽误了救援堂兄的最佳时机。

十八路反王截杀杨广之时,他曾和雄阔海、伍云召三人合力大战宇文成都。

伍天锡的下场:

扬州城夺魁大会之时,他奉靠山王杨林之命,镇守天昌关。

铁锤大将梁师泰经过天昌关之时,与伍天锡发生了冲突。

伍天锡因看梁师泰不顺眼,动手将其打死了。如此一来,他可就惹了大祸。

那梁师泰乃是西府赵王李元霸的开路先锋官,李元霸随后赶来一看,见自己的先锋官被打死,不由勃然大怒,盛怒之下,将伍天锡活活撕为两半。

第七杰:神枪少保罗成

罗成,字公然,北平王罗艺罗燕超之子。

罗成的名气可太大了,素袍白马无敌将,一杆银枪天下传。

他面如冠玉,相貌十分俊美,有“隋唐第一美男子”之称。

他胯下一匹追风小白龙,掌中一条五钩神飞亮银枪,马快枪急,神鬼莫测。

罗成不仅武艺超群,而且熟读兵书战册,通晓排兵布阵,可说是智勇兼备,文武双全。

大破长蛇阵,大破铜旗阵,都是由他坐镇指挥的,瓦岗众将无不对他心服口服。

扬州城夺魁大会上,罗成艺压群雄,夺得了头名武状元。

瓦岗山散将后,他投入了李唐阵营,跟随李世民屡立战功,“日锁五龙”更是名扬天下。

罗成的下场:

罗成的下场挺惨。

大唐建国后的某一日,周西坡传来一通鼓响,后汉王刘黑挞反唐。

唐高祖李渊闻讯大怒,任命太子李建成为元帅,任命齐王李元吉为监军,任命越国公罗成为先锋,起大兵二十万,前去抗敌。

结果罗成遭到了李建成、李元吉二人的陷害,单枪匹马陷入了淤泥河,被乱箭穿身而死。

第八杰:靠山王杨林

杨林,字虎臣,兴隋九老之一。隋文帝杨坚的弟弟,隋炀帝杨广的叔叔。

《说唐》里面他是隋文帝杨坚的叔叔,是隋炀帝杨广的爷爷。

咱们不管他是谁的叔叔吧,总之是皇室宗亲,隋朝重臣。

想当初,他跟随隋文帝杨坚平南陈,灭北齐,立下赫赫战功。

隋炀帝杨广继位后,身为天下兵马大元帅的他,更是操碎了心,磨碎了嘴,身体差点儿没累毁。

别看此时的杨林上了几岁年纪,但胯下一匹独角青鬃兽,掌中一对水火囚龙棒,依然是骁勇善战,不减当年。

整日里,这老头子不是东荡西杀,就是南征北战,哪里有战乱哪里就有他的身影。为了大隋朝的江山,真可谓抛头颅洒热血,把老命都豁出去了。

杨林的下场:

杨林虽然忠心耿耿,虽然能征惯战,但是,大厦将倾,一木难支。

此时的大隋朝已然是千疮百孔,非人力所能扭转。

最终,戎马一生的杨林战死沙场,死在了罗成手中。

第九杰:花刀大帅魏文通

魏文通,潼关总兵。

此人胯下一匹九点桃花兽,掌中一口佝偻古月象鼻子大刀,刀法精湛,勇武过人,被誉为隋朝第一口大刀,人称“九省花刀帅”。

他不仅本领高强,而且对大隋朝忠心耿耿,深受靠山王杨林的器重。

他自称生平只有三跪,一跪隋炀帝杨广,二跪靠山王杨林,三跪越王杨素。

当初潼关城外一场大战,秦琼与他九战九逃。若不是关键时刻傻兄弟罗士信的到来,秦琼非死在他的刀下不可。

魏文通跟着杨林一打瓦岗山之时,他凭着胯下马掌中刀,一连打败了秦叔宝、单雄信、王君可、王伯当、谢映登、尤俊达等人,瓦岗众将无不叹服。

魏文通的下场:

杨林大摆一字长蛇阵之时,魏文通率一万精兵充当蛇头,结果遇到了今世孟贲罗士信。

魏文通再厉害跟罗士信也没法儿比,最后被罗士信一铁枪给打死了。

第十杰:四宝大将尚师徒

尚师徒即是四绝之一,又是十三杰之一,前面咱们已经介绍过了,就不再重复了。

第十一杰:八马将军新文礼

新文礼即是四猛之一,又是十三杰之一,前面咱们已经介绍过了,就不再重复了。

第十二杰:铁锤大将梁师泰

梁师泰,原本是挂锤庄的庄主,胯下一匹铁蹄黑风兽,掌中一对镔铁压油锤,力猛锤沉,孔武有力。曾两锤打败赤发灵官单雄信。

后来被李元霸降服,做了李元霸的前部先锋官。

梁师泰的下场:

扬州夺魁大会之时,梁师泰在天昌关遇到了伍天锡。伍天锡不由分说,只因见梁师泰不像好人,便动手将其打死。

随后赶来的李元霸见状大怒,于是才有了后来的李元霸双锤震双镗,手撕伍天锡。

第十三杰并列两人:一位是兵马大元帅秦琼

秦琼,字叔宝,大唐开国名将,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

提起秦琼秦二爷来,可谓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他家住山东济南府历城县太平街专诸巷,侍母至孝,人称“孝母似专诸”,交友至诚,人称“交友赛孟尝”。

他胯下一匹黄骠马,马踏黄河两岸,掌中一对熟铜锏,锏打三州六府。那真是艺压一百单八县,威震山东半边天!

他原本是历城县的一个捕快,贾柳楼四十六友结义之后,他率领众人反出山东,和程咬金、徐茂公等人占据河南瓦岗山,成立大魔国,任兵马大元帅之职。

混世魔王程咬金让位给李密之后,因为西魏王李密的金镶玉玺换萧妃事件,最终导致了岗山散将,瓦岗势力土崩瓦解。

再后来,五骑投唐,秦琼、徐茂公等人保了李渊父子。

由于秦琼能战善战,深受李世民重用,照样任兵马大元帅之职。征战多年,为大唐朝立下不世之功,故此有“双锏撑起唐天下”之说。

秦琼的下场:

大唐建国以后,秦琼被封为二十四家国公之一的胡国公。由于他连年征战,身患多出伤病,最后病死了。

第十三杰并列两人:另一位是皂袍大将尉迟恭

尉迟恭,字敬德,大唐开国名将,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

他原本是铁匠出身,参军入伍后,加入了定阳王刘武周的队伍。

刘武周反唐之时,宋金刚挂帅,尉迟恭为前部正印先锋官。

尉迟恭凭着胯下一匹抱月乌骓马,掌中一条十三节水磨钢鞭,战无不胜,攻无不克,曾创下日抢三关,夜夺八寨的辉煌战绩。

后来秦琼出马,和他三鞭换两锏,尉迟恭被秦琼折服,归顺了大唐。

降唐以后,尉迟恭更加卖力,打起仗来勇猛直前,悍不畏死,深受李世民喜爱,故有“单鞭打出李江山”之说。

尉迟恭的下场:

大唐建国以后,尉迟恭被封为二十四家国公之一的鄂国公。

后来他收了个义子,就是日后大名鼎鼎的的平辽王薛礼薛仁贵。

由于薛仁贵屡次遭人陷害,曾三次下天牢,两次上法场。

最后一次,尉迟恭为了救义子薛仁贵,一命换一命,一头撞死在金殿之上。

《隋唐演义》里面的四猛、四绝、十三杰都是怎样的下场?

金银铜铁八大锤,四猛四绝十三杰。这个是隋唐演义评书中的说法,都是隋唐时期一些名扬天下的人物。隋唐演义系列故事主要有《隋唐演义》、《说唐》、《兴唐传》、《混唐后传》等小说,不同版本人物也不同,结局也有很大差异。

四猛

四猛一般指的是罗士信、来护儿、尚师徒、新文礼,在《兴唐传》中则为罗士信、秦用、新文礼、来护儿。

1、罗士信

隋唐演义系列,无论哪个版本罗士信都是隋唐第一猛。

在单田芳版本的中,罗士信是王君可捡来的,天生神力,可以力分双牛。不过,罗士信是个傻子并不会武功,但是天生一对飞毛腿,登山越岭如履平地,水性也特别好,能在水里空手抓鱼。自跟随秦琼后,罗士信屡次大显神威,大战徕乎尔,火烧济南城,打死魏文通,更是曾会战李元霸不分胜负。不过,实际上四平山那一战罗士信输了,罗士信只是力气大,而李元霸不仅力气大,还是袁天罡、李淳风的徒弟,招式精妙,要不是罗松赶来,李元霸的锁骨分筋绝命锤就要废了罗士信的两条胳膊。后来,扬州城破后,秦琼带人进攻皇宫捉拿杨广。罗士信几枪砸开宫门,第一个就冲进去了,却正好踩中陷阱,当场被乱箭射死。

在《兴唐传》中,罗士信是王君可的表弟,号称当世孟贲。这里的罗士信依然是力分双牛,还打会石子,不过在这里罗士信逊色了不少,最强战绩是两退新文礼,最终在攻打虹霓关时被新月娥设计掉进陷坑,被尖刀、竹桩扎死。

2、来护儿

来护儿虽然是四猛之一,实际上并不出色,没有给他太多描述。

在单田芳的评书《隋唐演义》中,来护儿是第二猛。只是倒霉的是,来护儿总是遇见罗士信,第一次被打翻差点用石锁砸死,第二次是群雄反山东时终究被罗士信打死了。在《兴唐传》中,来护儿更不出色了,攻打打瓦岗时被王君可两刀给劈死了。

3、尚师徒

尚师徒是虎牢关主将,外号四宝大将尚师徒。四宝将的绰号是因为尚师徒有天王盔、太岁甲、金攥提龙枪和宝马呼雷豹四样宝贝,最厉害的要数呼雷豹,吼叫可以震慑万马。

在不同版本中,尚师徒的都是自刎而亡。在单田芳版本中,尚师徒追赶秦琼时,被程咬金偷走枪、马,不愿意被活捉,拔剑自刎。在《说唐》之中,尚师徒失去关隘后,拔剑自刎。《兴唐传》中关隘被瓦岗所夺后,尚师徒将儿子托付给秦琼,举起钢鞭砸死了自己。总之,在那个版本中,尚师徒也不愿意投顺瓦岗,还有就是他的枪马都归了秦琼。

4、新文礼

新文礼是红霓关总兵,绰号八马将,有横推八马的力气。

在不同版本中,新文礼下场都不一样。在单田芳版本中,新文礼与王伯当交战时,被他一箭射中左眼,回去就疼死了,而且他的老婆东方玉梅还嫁给了王伯当。在《说唐》之中,新文礼因为在火雷阵害死了裴元庆引发了瓦岗之怒,最终一战被瓦岗众人围攻剁成肉酱。在《兴唐传》中,新文礼两次被罗士信砸退,伤势一直没好,瓦岗攻打红霓关时他的妹妹喜欢上王伯当而献出了关,他不愿投降撞柱自杀。

5、秦用

秦用是秦琼的义子,使用一对大锤,力气很大,武艺超群。

虽然在《兴唐传》中秦用是第二猛,但表现却不多。在单田芳版本中,秦用出场更多一些,初次出场,秦用就接连打死突厥大都督红海手下的胡雷、沙托明,就是红海也被他砸落马下。可惜的是,扬州之战时,秦用替秦琼上前接玉玺,却被里面暗藏的九支毒箭射在脸上,当场惨死。

四绝

四绝的版本是最多的,在单田芳版本甚至有着十绝。十绝分别是秦琼交友、程咬金头三斧、徐茂公足智多谋、罗成花枪和狠毒、姜松的神枪、王伯当忠于李密、单雄信忠君不变节、谢映登神射、尚师徒的四宝、侯君基的轻身功夫。一般来说,杨广昏庸无道也是四绝之一。

四绝中的第一绝必然是姜松的神枪,《兴唐传》中的第一人,单田芳版本中曾一枪砸开罗士信和李元霸对战。不过,姜松无意于功名,最终回老家去了。程咬金的三斧子半吃一生也是四绝之一,他是一员福将,一生福禄双全,在隋唐后续作品都是说媒请人的重要人物,最终含笑而逝。再说杨广,也是比较认可的四绝之一,最终死在了宇文化及之手。至于其他人,秦琼、徐茂公、侯君集都是大唐的开国功臣,谢映登出家成了仙,罗成、王伯当被乱箭穿身而死,单雄信被斩了头。

十三杰

隋唐十三杰是隋唐的十四条好汉,分别是李元霸、宇文成都 、裴元庆、雄阔海、伍云召、伍天锡、罗成 、杨林、魏文通、秦用、尚师徒、梁师泰、秦琼/尉迟恭

1、李元霸

李元霸是隋唐第一条好汉,单枪匹马威震十八国。不过,真正无敌的李元霸还是要数《说唐》中的李元霸,天下没有一个敌手。在其他版本中,李元霸第一的名头很虚,单田芳版本有罗士信、罗松这样的敌手的,称不上无敌;《兴唐传》中李元霸别说第一了,前五都进不去,上面还有着好几位,更是连罗成一枪都过不了。

在这三个版本中,李元霸的下场也是不同的。《说唐》之中的李元霸在返回长安时,遇上雷雨天,雷声只在他头上轰。愤怒的李元霸举锤骂天,把一只四百斤重的铁锤扔到天上,却正好掉落砸在脸上,其后一阵怪风刮来,李元霸、双锤、马都不见了,只剩下金盔金甲。单田芳版本的下场差不多,也是往天上扔了一只锤,砸到头顶上,砸了个脑浆迸裂。《兴唐传》则不一样,李元霸打死宇文成都后,鱼俱罗二出世为徒弟报仇,用一手转马刀劈下了他的脑袋。

2、宇文成都

李元霸未出世前,宇文成都是天下第一好汉,有御赐的“天下第一横勇无敌”金牌。不过,自李元霸出世,宇文成都屡屡被压制,还两次被裴元庆捡漏打败。

无论哪个版本宇文成都都是死在李元霸的手中,只是死法略有不同。在《说唐》之中,宇文成都在紫金山下第三次遇见李元霸,硬着头皮杀了上来,李元霸一锤荡开鎏金镗,又将他捉拿过来扔到空中,赶上接住将两脚一撕分为两片。单田芳版本中,宇文成都表现较好,扬州之败后,他保着宇文化及逃跑,正遇上李元霸。虽然是败军之将,又要保着宇文化及,宇文成都依然战到六十余回合才被震飞鎏金镋,拨马要跑时被李元霸赶上一锤打在后背上,打了个骨断筋折。在《兴唐传》中就比较简单了,李元霸一锤震飞鎏金镗,又是双锤并举轰在宇文成都头上,人马俱碎。

3、裴元庆

李元霸是独一档的好汉,宇文成都和裴元庆为同一档。虽然裴元庆两次击败宇文成都,却没有一次是光彩的,单挑不见得是对手。

裴元庆是瓦岗第一猛将,但命不好。在《说唐》之中,新文礼设计把裴元庆引入到了庆坠山,被埋伏的地雷火炮活活烧死,其实徐茂公早就劝说过他不要去,奈何年轻气盛不听劝。在《兴唐传》中裴元庆不输于李元霸,而且还曾二次学艺,但却是个倒霉鬼,几番要对战李元霸出气,最后却死在了无名草贼聂世雄的手中。聂世雄自然不是裴元庆的对手,但他有飞刀绝技,没交手先甩出两把飞刀,裴元庆直接懵了,被两刀射死。

4、雄阔海 5、伍云召 6、伍天锡

雄阔海、伍云召、伍天锡三个是兄弟,也是同一档的高手。

在不同版本中,雄阔海三兄弟的结局差异很大。在单田芳版本中,扬州之战罗士信砸开宫门,却掉入陷阱而死。伍云召看见后,手持大枪向前冲,却被守宫门的主将洪蛮从暗处打来一流星锤打在头上,摔落马下而死。雄阔海和伍天锡看见后,上前报仇,结果一人中箭而死,一人掉进陷阱而死。顷刻间,三杰已然毙命。

在《说唐》和《兴唐》中,与单田芳的版本很不一样。在这两个版本中,雄阔海都是手托千斤闸而死,也是最为人熟知的版本。伍云召在《说唐》中是被没尾驹的尾巴砸碎脑袋,在《兴唐》中则是被刘黑闼挑死,结局都不好。伍天锡也是一样的悲惨命运,《说唐》之中因为打死梁师泰被李元霸撕成两半,《兴唐》之中在伍云召死后上台为他报仇,却被苏烈两箭射死。

7、罗成

冷面寒枪俏罗成,枪法和狠毒是一绝。当初罗成和秦琼传枪递锏之时,两人互相发誓绝不藏私,结果罗成留了回马枪,秦琼藏了杀手锏。罗成的誓言就是,如果瞒了一路,不逢好死,万箭攒身而亡。

罗成的结局就是,乱箭穿身而死。在单田芳版本到锁五龙一统归唐就结束了,最终罗被封为越国公。在《说唐》和《兴唐》之中却还有被封为越国公后继续对抗刘黑闼的战争,罗成的结局都是乱箭穿身而死。

8、杨林

杨林是隋朝的靠山王,掌中一对水火虬龙棒,为隋朝立下了赫赫战功。同时,杨林也是隋朝最大的支柱。

在不同版本中,杨林的结局都是一样的,被罗成逼死。《说唐》和《兴唐》中,杨林都是被罗成挑死。单田芳版本杨林也是遇见了罗成,还哭着求罗成饶他一条老命。杨林是罗艺的结拜兄弟,也算罗成的义父,在罗成小时候对他也是百般疼爱,只是罗成是铁石心肠,给了他两条路,一是拔剑自刎,二是被他挑死。杨林知道再求也没用,一举虬龙棒就和他战在一起,罗成大骂“老匹夫!你还叫我费事吗?” 杨林根本不是罗成的对手,无奈之下只能拔剑自刎。

9、魏文通

魏文通是潼关大帅,刀法极为出众。无论是十三杰,还是十八好汉,魏文通都是个倒霉鬼,出场就是被人戏耍的。

在三个版本中,魏文通分别被三人打死。在单田芳版本中,魏文通与罗士信交战被磕飞大刀又被几拳打死,还被拧下了脑袋。在《说唐》之中,魏文通是被王伯当暗箭射死的。在《兴唐》中,魏文通是被罗成用枪钩开了肚子。这还不算,魏文通各种被人耍,秦琼骗他,罗士信活捉他,徐茂公、程咬金把他扮成女人送给杨林,王伯当两次用箭射他,总之各种倒霉。

10、秦用 11、尚师徒 12、梁师泰

秦用和尚师徒的下场上面已经说过了,直接说梁师泰。梁师泰是隋唐八大锤之一,使用的是一对铁锤。

在《说唐》之中,梁师泰是李元霸的开路先锋。扬州夺魁之时,梁师泰跟随李元霸前去。在天昌关遇见伍天锡时,梁师泰先上前会他。伍天锡看梁师泰的样子不是善良之相,先下手为强,接连三四镗打死了他。在《兴唐》之中,梁师泰是个官迷,曾联合李元霸、裴元庆、秦用八锤捣铜旗阵,但是砸南方旗杆时一铁锤没砸倒,李元霸性急,抢过去替他砸,却被李元霸砸倒旗杆上的吊斗砸死。

13、秦琼/尉迟恭

秦琼、尉迟恭两人算是第十三杰,两人武艺同一个档次。秦琼是贯穿全书的主人公,故事都是围绕他来写的;尉迟恭却是直到最后才出场,但事迹也足够出彩,有三鞭换两锏、御果园单鞭夺槊救主的故事。

在隋唐故事的最后,秦琼和尉迟恭都是开国功臣,被封为国公。到了后续故事中,两人才去世,秦琼是因为东辽进犯是在金殿举金狮争帅印脱力而死,尉迟恭是因为救薛仁贵双鞭折断撞死在了李世民所待的宫门之前。

这些人的下场可以说大多都是不好的,只有程咬金、罗松少数几人结局算是不错,其余人大多凄惨。

《隋唐演义》里面的四猛、四绝、十三杰都是怎样的下场?

正史里的民族英雄,军神苏定方被歪曲成了奸恶小人,武力值一流的薛万韧薛万彻谢书方根本没往里写,凌烟阁排名靠前的张公瑾打了酱油排名末尾的秦琼成了书胆,凡此种种……这帮评书艺人为嘛胡编乱造!

《隋唐演义》里面的四猛、四绝、十三杰都是怎样的下场?

四猛、四绝、十三杰是单田芳老师评书《隋唐演义》中的设定。但是单老自己给出的这种排名或者说组合,每一次说起时都不一样,这就很尴尬了。

四猛

四猛中的头两位“今世孟贲”罗士信和“铁枪大将”来护儿是固定的,其余两位每次提到都有不同,秦用、尚师徒、新文礼、翟让都曾被称作四猛之一。

罗士信天生呆傻,但力大无穷,被王君可收留,后被秦琼收为义弟,表面上他不为将,只守着干娘,实际上瓦岗每次有搞不定的对手都是罗士信出头。

在最终的扬州之战,罗士信落入陷坑,惨遭乱箭穿身而亡。

来护儿是山东大将,也算秦琼的上司,其人武艺高强,曾十余合就击败了号称“神拳太保”的秦琼。

秦琼大反山东后,来护儿捉拿秦琼家眷,罗士信一同被捉。后因来护儿对罗士信施加酷刑,忍耐不住的罗士信打破囚车而出,将来护儿杀死。

秦用是秦琼义子,在秦琼发配北平府时从军,一出场就打死了番军大帅红海,要知道红海可是能轻松击败秦琼的人物(说起来秦琼在哪部书都是名声挺大,谁也打不过)。

扬州之战,宇文化及让瓦岗代表上台领取传国玉玺,原本应该是身为元帅的秦琼登台,但是秦用小孩儿心性,一心见见玉玺什么样,于是代替父亲打开了装玉玺的盒子。不想这一切都是诡计,盒子中瞬息间射出带毒的弩箭,秦用躲闪不及,当场惨死。

尚师徒在单老的作品中成了虎牢关大帅,四宝中的盔、甲也变成了平平无奇的天王盔和太岁甲,人物的整体境界拉低了很多,最后结局倒是和《说唐》一样,自刎而亡。

新文礼纯粹是个龙套,没表现出任何特点就被王伯当一箭射死。呃……倒是他死后老婆改嫁仇人还被家暴占了不小篇幅。

至于翟让,程咬金“三斧定瓦岗”之后基本就没什么笔墨了。

四绝

四绝同样不止四绝,印象中单老提到的有程咬金的三板斧、杨广的昏庸、罗成的花枪和狠毒、罗松的枪法、侯君基的轻功、尚师徒的四宝、谢映登的神射,不排除还有遗漏。

程咬金自不必说,天字第一号福将,可以说遇难成祥,一直到隋唐系列延续了好几部依旧健在。

杨广在杨林死后失去了屏障,被狼子野心的宇文化及派人所杀。

罗成在这部书结束时并没有阵亡,因为《隋唐演义》到“五龙会”后就结束了,他应该是在《大唐惊雷》中被乱箭穿身而亡。

罗松无心官场,他要的只是一家人幸福平安,所以在罗艺死后,他与妻子一起赡养罗成的母亲(二人是异母兄弟),推测善终。

侯君基这个名字并没有写错,尽管历史上的那个人物应该叫侯君集,但单老说书时最后一个字发的是一声。评书没有专门交代侯君基的结局,应该是归顺了李唐。

谢映登的人设最搞笑。因为在这部评书的蓝本《说唐全传》中,神射应该是王伯当,单老将这个技能转给谢映登,却通篇没见谢映登展现过箭术上的过人之处,可以说是个失败的改编。《说唐》中谢映登后来随叔父修道,羽化成仙。不过《隋唐》没有这样的设定。

尚师徒刚才说过了,不再重复。

十三杰

十三杰的前九和第十三一直是固定的,但十到十二有变化,杨芳、秦用、尚师徒、梁师泰都出现过。

第一杰:李元霸

李元霸虽然依旧是天下第一,但优势不再那么大,技术上罗松胜过他,力量上罗士信与之不相伯仲。最后被自己落下的大锤打中面门而死。

第二杰:宇文成都

虽然依旧两次败给李元霸,但是最后一战拼死与之大战了八十回合才支持不住被杀,差距照《说唐》缩短不少。

第三杰:裴元庆

我们都知道,在《说唐》中裴元庆在庆坠山被火雷炸死了。单老在《隋唐演义》中取消了这一设定,裴元庆直到全书结束都没死,这原本无可厚非。但恶心的是后面《薛仁贵征东》里为了捧新出来的薛仁贵,裴元庆被牺牲了。

当时番将行猩猩胆连杀唐军数将,隐居多年的裴元庆赶到,众人以为找到了主心骨,结果裴元庆却中了拖刀计被杀。而后白袍薛仁贵闪亮登场,将猩猩胆杀死。

这让我不由想起《连环套》里的蒋伯芳,居然在比武时输给了窦尔敦,然而窦尔敦只不过和黄三泰伯仲之间的水平,单老这喜新厌旧的劲真是让人喜欢不起来。

四——六杰:雄阔海、伍天锡、伍云召

扬州大战,在冲城门时,三兄弟遇上了一个叫洪蛮的隋将,而就是这么一个名字起的都很随意的龙套却让三兄弟栽了跟斗,伍云召被洪蛮用流星锤打死,另外两个见了拼命向前,结果一个被射死,一个掉进陷坑。和《白眉大侠》中的卢方、韩彰、徐庆、艾虎、卢珍他们一样,感觉就是为了死而死的,特别的草率和简单。

总体来说,云海锡三个人物改编得相当糟糕,特别是取消了雄阔海力托千斤闸、舍己为人力竭而死的设定,整体上下滑了一个档次。

第八杰:杨林

铜旗阵大决战,罗成临阵倒戈,杨林在突围时被罗成阻拦。杨林和罗成的父亲罗艺是八拜之交,此刻性命攸关,于是想沾亲求饶,于是张嘴就是“罗成我儿”,结果被罗成一顿臭骂,杨林见攀关系不管用,执双棒要交战,又被罗成怒喝“老匹夫还让我费事不成?”

杨林一生铁胆忠心,其人品武艺即便是敌人都竖大拇指称赞,秦琼和他有杀父之仇却感念杨林的恩德和人品,对其尊敬有加。再加上靠山王位高权重,在大隋几乎就是太上皇一样的存在,所以一辈子都没受过屈,没想到临了竟惨遭罗成羞辱。想到罗成武艺确实强过自己,老王爷不得已下只得拉出宝剑,自尽身亡。

第九杰:魏文通

比较悲催的一个人物,奉命征讨瓦岗,结果出战的是罗士信。此前魏文通就在罗士信手中吃过亏,这次见了这个傻大个更倒霉,不仅被痛打一顿,最后脑袋还被生生拽掉。

第十三杰:秦琼/尉迟恭

用单老的话说,十三杰是秦琼、尉迟恭算一个,这二位都是李世民的股肱之臣,后期高手陆续陨落,他们基本成了近乎无敌的存在。最终成了大唐的开国元勋。

除此之外,第七杰罗成以及秦用、尚师徒刚才已经介绍过,五王杨芳杨义臣战死铜旗阵,而梁师泰从头到尾没有出场,就像《白眉大侠》中的彭海彭公良

隋唐类的文学作品很多,每部书人物的人设、经历、结局不尽相同,上述内容出自单田芳老师的《隋唐演义》,与其他文学作品无关,切勿混淆。

《隋唐演义》里面的四猛、四绝、十三杰都是怎样的下场?

隋唐四猛是《隋唐演义》、《说唐》书中的四个牛人,分别是罗士信、来护儿、尚师徒、新文礼。

罗士信是四猛之首,身壮如牛力大无穷,两膀一晃有千斤之力。他是《隋唐演义》书中虚构的人物。

历史上确实有一个叫罗士信的猛人,原本是隋朝大帅张须陀的部将,和秦琼是好朋友,后来二人投降了李世民。

武德五年(622年),罗士信在洺水之战中城破被俘,被河北反王刘黑闼杀害,死时年仅22岁。

《隋唐演义》书中的罗士信和少年英雄罗士信的死法有所不同。

书中手持大枪的罗士信死在了十八路反王打扬州大会上,当时罗士信第一个冲进了宫门,他只顾往前冲,不小心落入陷坑被隋军士兵乱箭射死了。

来护儿是隋朝名将,历史上确有其人,官拜左武卫大将军,和唐朝名将程咬金的官职不相上下,深受隋文帝的器重。

仁寿四年(604年),隋炀帝继位,来护儿再次被征召入朝,历任右骁卫大将军、左骁卫大将军、右翊卫大将军,改授光禄大夫,封荣国公。隋炀帝对来护儿的器重,满朝文武无人能及。

大业十四年(618年),宇文化及发动兵变,弑杀隋炀帝,来护儿为保护隋炀帝被叛军乱刀砍死了。

尚师徒是《说唐》、《兴唐传》等小说中的虚构人物,他是大隋虎牢关总兵,人称“四宝大将”。虽战绩卓著,最终却被秦琼用计活擒,因不愿降唐自刎而死。其四件宝物均被秦琼所得。

新文礼是隋朝名将,书中虚构的人物,官拜虹霓关总兵,因有横推八匹马之力,故人称“八马将”。

《隋唐演义》上说,他用计在庆坠山用火雷阵害死了裴元庆,后来他被瓦岗军围攻而死。《说唐》书中说他不愿降唐撞柱而死。

四绝分别是罗松的枪,程咬金的斧,侯君集的轻功,尚师徒的呼雷豹。

罗松最后好像出家了,程咬金寿终正寝,侯君集最后被李世民杀了,尚师徒被瓦岗军打死了。

十三杰分别是:第一杰李元霸、第二杰宇文成都、第三杰裴元庆,第四杰雄阔海,第五杰伍云召,第六杰伍天锡,第七杰罗成,第八杰杨林,第九杰魏文通,第十杰秦用,第十一杰梁士泰,第十二杰魏文通,第十三杰上半截秦琼,下半截尉迟恭。

1、李元霸怕雷声,一次打雷,他把双锤扔向天空,然后他被自己的双锤落下砸死了。

2、宇文成都被李元霸活劈成两半死了。

3、裴元庆被隋朝四宝将新文礼用计害死在了庆坠山里。

4、雄阔海被李元霸砸死了。

5、伍云召力举千斤闸被活活累死了。

6、伍天锡被苏烈用箭射死了。

7、罗成被苏定方用计乱箭穿身而死。

8、杨林被罗成一枪捅死了。

9、魏文通被神射手王伯当射杀而死。

10、秦用被暗箭射杀了。

11、梁师泰在天昌关被伍天锡用镗打死了。

12、魏文通被毒箭所伤而死。

13、秦琼病死了。

《隋唐演义》里面的四猛、四绝、十三杰都是怎样的下场?

o

第一部分 四 猛

第一猛、今世孟贲罗士信;

罗士信是王君可收养的孤儿,有徒手分双牛之神力,后来被秦琼收为义弟。后在攻打扬州皇宫时掉进陷阱,被乱箭射死;

第二猛、铜锤太保秦用;

秦用深山练锤,遇秦琼惊马,伸手拽住马缰绳。听说秦琼救过其父,便拜为义父。后来由于骄傲自负,被北国大帅左车轮劈于马下;

第三猛、八马将新文礼;

红泥关总兵,身高过丈,使一条二百斤的大铁槊,坐下一匹千里独角金睛兽,打遍天下没对手。在防守关城时,被神箭王伯当射瞎眼睛大败而回。不听劝阻拔箭疼痛而死;

第四猛、铁枪将来护尔;

来护儿武功高强,但生不逢时,偏偏让他遇到罗士信,第一次在将军府差点被砸死。但他躲过了初一,却没躲过十五,最后还是被傻小子给弄死了;

第二部分 四 绝

第一绝、天下第一枪罗松;

罗松最为人称道的是,一出世就银枪分双雄,震惊了天下英雄豪杰。可惜的是,在保护罗艺夫人时,被宇文成都背后袭击不幸身亡;

第二绝、长寿星程咬金;

这是个神奇的存在,论武艺,只会三斧子半,可就凭这却唬住过无数名将。劫皇杠,使其一举成名。巧探地穴竟然成了大德天子混世魔王,后又被推举为十八国盟主。瓦岗内讧后投奔李渊父子,成为开国元勋。

因为他没心没肺,所以最为长寿,一直活到中宗时代。当他听说圣上为薛氏满门平反昭雪时,大笑而终,享年一百零八岁,他的儿子程铁牛则大哭而亡;

第三绝、四宝大将尚师徒;

尚师徒是虎牢关总兵,因有夜明珍珠盔、七星连环甲、金杆提炉枪和千里虎雷豹而被喻为四宝将。而且他还是大英雄秦琼的克星。后被秦琼用计攻破关城,羞愧难当拔剑自杀;

第四绝、小白猿侯君集;

侯君集是步下战将,轻功卓绝。他的作用是偷解药、偷阵图和深入虎穴探听消息。后来参与党争被抄家处死;

第三部分 十三杰

第一杰、赵王李元霸;

李元霸是隋唐里绝对的王者,单打独斗无人能敌。但智商堪忧,又桀骜不驯。忘记师傅遇见鎏金镋的要放他一马的谆谆教诲,将宇文成都锤死,结果激怒上天遭到雷劈。这小子不服将锤扔向半空,落下将自己砸成肉泥;

第二杰、无敌大将宇文成都;

宇文成都武力过人,仪表堂堂,本是天下无敌大将军,结果却被个雷公崽子李元霸锤死,终结了他的英雄梦;

第三杰、银锤太保裴元庆;

本来是保杨广的,但不堪奸臣欺凌,转投瓦岗山。他的战绩也算辉煌,硬接过李元霸三锤,被震吐血。后又两次大战宇文成都,虽然胜之不武,但总算是胜过。但结局不太好,被新文礼设计诱进烈焰阵,被炸成碎片;

第四杰、紫面阎罗雄阔海;

此人英雄侠义为人豪爽,不但武艺精湛,而且力大绝伦。他与双伍大战宇文成都是他的高光时刻,毕竟与天下第二的英雄过招的机会是不多的。可惜他的下场同样不好,为了救各位英雄好汉,力举千斤闸,结果筋疲力尽被压死;

第五杰、美男伍云召;

伍云召最为人称道的是走马活捉老杨林,与雄阔海和伍天锡合力大战宇文成都。在扬州武科场比武大会上,遇到名不见经传的左雄。结果遭遇马尾驹暗算,不幸身亡;

第六杰、双镋无敌伍天锡;

南阳侯伍云召的堂兄弟,是个山大王。虽然面相凶恶,但武艺高超,与第四杰雄阔海大战三天三夜不分胜负。也曾联合伍云召和雄阔海力战过宇文成都。后来,因为打死了赵王李元霸的手下,结果被撕成两半;

第七杰、神枪俏罗成;

罗成虽然不是武功最厉害的,但却是最传奇的。大破一字长蛇阵和铜旗阵,他居功至伟,由此在众将中树立起仅次于秦二哥的威信。后投李渊父子麾下,为大唐立下不世之功。令人唏嘘不已的是,这样一个盖世英雄,却被李建成李元吉兄弟二人陷害,结果马踏淤泥河被乱箭射成了刺猬;

第八杰、靠山王杨林;

对于岌岌可危的隋朝来说,他是守护神,是杨广的重要靠山。可惜,朽木不可雕,十个杨林也无法挽回败局,最终被罗成所杀;

第九杰、花刀将魏文通;

他是隋朝的坚强卫道者,对杨广忠心不二。他刀马纯熟,有天下第一刀的美称。秦琼在他面前简直不堪一击,差点死在其刀下。攻打瓦岗寨时,曾连战六七员有名的上将。就是这么厉害的魏将军,在遇到罗士信时还是弱爆了,一枪就扎了个透心凉;

第十杰、铁锤将梁士泰;

为人凶猛无比,单雄信牛吧?一锤就给打哭了。后来与李元霸相遇,结果不是对手,倒地归顺。说来也倒霉,老天偏偏让他遇到了伍天锡,就因为看不顺眼,不由分说给打死了;

第十一杰、四宝将尚师徒;(略)

第十二杰、新闻礼;(略)

第十三杰、秦琼秦叔宝;

秦琼是《隋唐演义》的书胆,自带主角光环,光名号就是一大串。原是个小捕快,后来成了兵马大元帅,为唐朝开国重臣。后来病死;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