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松为什么不在十八好汉排名?
罗松,字永年,北平王罗艺罗燕超的长子,神枪少保罗成罗公然同父异母的哥哥。
很多人都认为罗松是罗艺的私生子,那纯粹是瞎说。人家罗松的母亲是罗艺的第一房正妻,两口子那是拜过天地的,罗松怎么可能是私生子呢?
那么这具体是怎么一回事呢?咱们先简单的说一说罗松的身世。罗艺未发迹之前,只是一个穷小子,有一次在南阳府姜家集落了难。
当时的罗艺贫困潦倒,身无分文,他仗着自己会几趟枪法,决定卖艺挣几个钱花。
哪只罗艺练完之后,围观的人倒是不少,但却没有一个给钱的。不仅没人给钱,连个叫好的也没有。
罗艺以为是大家伙儿是嫌自己不够卖力气,于是又练了一遍,只练得鼻洼鬓角热汗直流。
哪知这回更惨,围观的群众不仅没人给钱叫好,还一个个都晃着脑袋走开了。
这下可把罗艺气坏了,心说这当地人也太不明事理了,哪有白看人家卖艺不给钱的?没多有少,哪怕是扔下几个铜板让我买两个烧饼也好啊。
就在罗艺闷闷不乐之际,一个老头儿笑眯眯地来到了他的面前,说道:“年轻人,练了两趟把式没换来一个铜板,是不是觉得挺委屈啊?”
罗艺苦笑道:“老人家,我就不明白了,怎么你们当地人这么不通人情世故呢?刚才那么多人,愣是没有一个好财买脸儿的。”
老头儿听完哈哈一笑,说道:“小伙子,你误会了,不是我们当地人不通情达理,而是错就错在你不该在此地练枪,哪怕你练练刀练练棍啥的,你也能得个三五钱银子。”
罗艺更纳闷了,问道:“老爷子,这是因为啥呀,我为什么不能在此地练枪啊?”
老头儿说道:“小伙子,实话告诉你吧,在我们这姜家集,人人都会练枪,说句不太好听的话,你练那两下子,连我们这儿的三岁孩子都不如,谁能给你赏钱?”
罗艺半信半疑,说道:“不会吧老爷子,你要说你们这儿有个三五位的会练枪,那不稀罕,可要说全村成百成千的人都会练,我有点儿不相信。”
老头儿见罗艺不相信,便不再多说。他微微一笑,从罗艺手里接过枪来,随手练了几招。
这几招一练不要紧,可把罗艺惊呆了。但见招数精绝,奥妙无穷。人家随手一抖,就是十八个枪尖。自己那两下子跟人家一比,连个屁都算不上。
哎呀!可把罗艺馋坏了,跪在地上就给老头儿磕头,非要拜师学艺不可。
老头儿本来不想收,但架不住罗艺苦苦哀求,于是就答应了。
师徒二人一交谈,罗艺得知,自己这位师父姓姜名洪字永泰,乃是姜家枪的继承人。
罗艺这一拜姜洪为师就算遇到贵人了。他学艺三年,学会了姜家三十六路梅花千蕊枪和六十四路五虎断魂枪。也该着罗艺走桃花运,在这三年期间不仅学会了盖世枪法,还成就了一段姻缘。
原来这姜洪有个女儿,名叫姜桂芝,这姑娘跟着她爹学得浑身本领,枪法甚至不在她爹之下。姜洪有时候出门办事,姜桂芝就代父传艺,她教罗艺练枪。
常言道:哪个少女不怀春,哪个少年不多情?
这大姑娘小伙子一起呆时间长了,自然而然就产生感情了。
后来在姜洪的主持下,姜桂芝就嫁给了罗艺。
成亲以后,小两口相敬如宾,小日子过得倒也挺美。
但是罗艺这个人可不是池中之物,时间一长,他不愿意过这种日子了。他想出去闯荡,他要建功立业。他向妻子承诺:等功成名就之后,就来接妻子一家去享受荣华富贵。
姜桂芝是个贤惠的妻子,她见丈夫心意已决,只得同意了。
此时的姜桂芝已经怀有身孕,罗艺临走之前,给腹中的孩儿起了名字,生男孩就叫罗松,生女孩儿就叫罗燕。
罗艺走了三个多月以后,姜桂芝生下一子,就是罗松。
姜桂芝生下罗松以后,就一直盼着丈夫回来,期待着夫妻重逢,父子相见。
可哪知那罗艺一走就不回头,一晃好几年过去了,再也没有回来过。
姜桂芝一气之下就让儿子随了母姓,改为姜松。
那么罗艺干啥去了,他为什么不回家看望妻儿?嘿嘿,闹了半天罗艺坏良心了。罗艺离开姜家集之后,就去参了军,投靠到南陈太宰秦旭秦东鼎的门下。
由于他学会了姜家的枪法,一身武艺十分厉害,很快就受到了秦旭的重用。
再加上他模样英俊,很快就得到了秦旭女儿的爱慕。
秦旭有一儿一女,儿子叫秦懿,女儿叫秦胜珠。秦懿就是秦琼秦叔宝的父亲,秦胜珠就是秦琼的姑姑。
罗艺为了自己的前途,便隐瞒了自己的婚史,又娶了秦胜珠为妻。后来秦胜珠也生下一子,就是罗成。
罗艺这个人本来就能力出众,再加上岳父老泰山的提携,他越闹越大,终于称雄燕云十六州,成了独霸一方的北平王。
罗艺功成名就之后,把当初对妻子姜桂芝的承诺完全抛到了脑后,好像忘了他在姜家集还有一个家。
罗艺不要妻儿,可罗松总得寻父啊。罗松长大成人以后,母亲姜桂芝就把他的身世如实相告,说你爹姓罗名艺字燕超,就是如今的北平王,他不要娘行,总不会不要你这个儿子吧,你终究是他的亲生骨肉,你的去认亲啊。
罗松听从了母亲的话,这才千里寻父,到北平府与罗艺父子相见。
咱们说完罗松的身世以后,再来回答问题。罗松的武艺怎么样?太厉害了!
他胯下一匹千里银龙驹,掌中一条素白亮银枪,枪法绝伦,神勇盖世,一身武艺远在弟弟罗成之上。
他最耀眼的战绩就是“一猛一杰会一绝”。
想当初四平山下一场大战,身为第一杰的西府赵王李元霸和身为第一猛的今世孟贲罗士信交了手,两人都是力大无穷,因此打了个难分难解,不分胜负。
后来也不知怎么的,李元霸的双锤和罗士信的大铁枪锁在了一起,两人各自用力往回夺,却怎么也分不开。
两军阵前的观战众将无不大惊失色,众人都看出来了,时间长了这二人非得出危险不可。可众将虽然着急,却都干瞪眼没办法,因为谁也没有把握替二人解围,都不敢贸然出手。
就在这个关键时刻,罗松来了。
再看罗松,催马摇枪来到二人近前,大喝一声如虎啸,银枪一挥鬼神惊,只用了一招,就把李元霸和罗士信分开了。
就这一下子震惊全场,哪个不对罗松大声喝采?
那么问题来了,罗松如此本领为什么不排在十八条好汉之列呢?大名鼎鼎的隋唐十八条好汉(又叫十八杰)都是谁啊?他们是:
第一条:西府赵王李元霸;
第二条:天保将军宇文成都;
第三条:银锤太保裴元庆;
第四条:紫面天王雄阔海;
第五条:南阳侯伍云召;
第六条:双镗无敌伍天锡;
第七条:神枪少保罗成;
第八条:靠山王杨林;
第九条:花刀大帅魏文通;
第十条:四宝大将尚师徒;
第十一条:八马将军新文礼;
第十二条;双枪大将定彦平;
第十三条:金刀殿帅左天成;
第十四条:铁枪大将来护儿;
第十五条:铁锤大将梁师泰;
第十六条:神拳太保秦琼;
第十七条:皂袍大将尉迟恭;
第十八条:赤发灵官单雄信。
罗成的武艺远不如他哥哥,他都能名列第七位,那这十八条好汉里面为什么没有罗松呢?
其实很简单,因为“十八条好汉”这个说法源自《说唐》,而《说唐》里面根本就没有罗松这个人。罗松罗永年是单田芳老爷子的评书《隋唐演义》里面的人物。在单老的《隋唐演义》里面,并没有“十八条好汉”之说,而是有个“四猛四绝十三杰”。他们分别是:
四猛
第一猛:今世孟贲罗士信;
第二猛:四宝大将尚师徒;
第三猛:八马将军新文礼;
第四猛:铁枪大将来护儿。
四绝
第一绝:罗松的枪法;
第二绝:程咬金的斧子;
第三绝:侯君集的轻功;
第四绝:尚师徒的呼雷豹。
十三杰
第一杰:西府赵王李元霸;
第二杰:天宝大将宇文成都;
第三杰:银锤太保裴元庆;
第四杰:紫面天王雄阔海;
第五杰:南阳候伍云召;
第六杰:双镗大将伍天锡;
第七杰:神枪少保罗成;
第八杰:靠山王杨林;
第九杰:花刀大帅魏文通;
第十杰:金面韦陀秦用;
第十一杰:铁锤大将梁士泰;
第十二杰:武王杨芳杨义臣;
第十三杰,并列两位:神拳太保秦琼;皂袍大将尉迟恭。
看到这里,大家明白了,罗松虽然不是十八条好汉之一,但他是四绝之首。罗松为什么不在十八好汉排名?
大家好,我是吴子玖。
感谢邀请回答。
先介绍一下罗松,隋唐人,又名姜松(随母性),儿子罗焕,父亲罗艺,弟弟罗成,枪法一绝,武力卓越(演义小说人物)。
隋唐18好汉最早出现在《说唐演义全传》中,里面说有18好汉,但是只提到13个,第十二,十三,十四,十五都没有提到。其余人员分别是:
第一条好汉李元霸,第二条好汉宇文成都,第三条好汉裴元庆,第四条好汉雄阔海,第五条好汉伍云召,第六条好汉伍天锡,第七条好汉罗成,第八条好汉杨林,第九条好汉魏文通,第十条好汉尚师徒,第十一条好汉新文礼,第十六条好汉秦琼,第十七条好汉尉迟恭,第十八条好汉单雄信。
但就武力来说,排名之间相差太大,第二宇文成都和第一李元霸之间是天壤之别。
后来在《隋唐演义》、《兴唐传》中又出现了四猛四绝十六杰。然后在文化传播过程中评书人就评比出现了四猛四绝十三杰。也就是现在认可的版本。这里面罗松的枪是一绝。
四猛分别是:罗士信,来护儿,新文礼,秦用。
四绝分别是:罗松的枪,程咬金的三板斧,杨广的昏庸,秦琼的忠义。
十三杰就是隋唐十八好汉。
可以看出来在最开始的《说唐演义全传》中根本就没有罗松这个人,这是后来评书过程中加上去的。所以隋唐十八好汉里面根本就没有他(历史上也没有这个人)。
并不是说罗松的武力值不够排名,实际上罗松的武力值要比他同父异母的弟弟罗成还要高一些,甚至不弱于排名第一的李元霸。(罗松分开李元霸和罗士信时候书中描写的,一枪下去力量“何止千斤”,砸开李元霸和罗士信的力道纠缠,可见力量至少不比两人差,枪法更是一绝,无人能及,当之无愧第一)。
罗松为什么不在十八好汉排名?
隋唐版本众多,有的版本把各路豪杰分为十八杰,也有的版本把各路豪杰分为四猛十三杰,外加四绝,其中四绝之首就是以枪法绝伦著称的罗松!
隋唐四猛四绝十三杰!隋唐四猛分别为:一猛:今世孟贲罗士信;二猛:铜锤小太保秦用;三猛:八马将新文礼;四猛:铁枪将徕乎儿;
十三杰分别为:一杰:西府赵王李元霸;二杰:天宝将宇文成都;三杰:银锤太保裴元庆;四杰:紫面天王雄阔海;五杰:南阳侯伍云召;六杰:双镗无敌伍天锡;七杰:寒面银枪俏罗成;八杰:靠山王杨林;九杰:花刀大帅魏文通;十杰:四宝将尚师徒;十一杰:铁锤太岁梁士泰;十二杰:金刀左天成;十三杰有两个,分别是秦琼和尉迟恭!
四绝分别为:罗松的枪法一绝;秦琼的交朋友一绝;杨广的昏庸无道一绝;程咬金的三板斧也是一绝;
四绝之首罗松!罗松本名叫姜松,因为他从小是跟母亲姜桂枝一起生活,所以小时候大家都叫他姜松,等到他跟罗艺父子相认时才改名为罗松。
小时候罗松跟随母亲姜桂枝学习姜家枪,之后他又在姜家枪的基础上还自创了“五分枪”和“枪母子”两种枪法(这两种枪法都是罗家枪的克星),并且罗松对十八般兵器也都非常精通。
按理说罗松那么大能耐应该投身疆场,建功立业。但是罗松最孝顺,为了照顾自己的母亲他就跟随母亲隐居在了东岭关外,并在这里娶妻生子,后来他还在这里收了个徒弟叫三手将东方伯。
罗成帮办东岭关时摆下铜旗阵,最后却害得东岭关守将红袍大帅杨义臣家破人亡,东方伯看不下去罗成的所作所为,于是就挑战罗成。结果只一回合罗成就被东方伯打败,此时的罗成灰心丧气,而东方伯凭着罗成的枪法也知道了他跟罗松的关系,于是就带罗成去见了罗松,后来就是兄弟相认,然后就是姜桂枝和罗艺“对花枪”夫妻相认。当然后来罗松并没有去帮罗艺镇守北平关,他还是跟随母亲回到了东岭关外隐居,并直到终老!
当然有的版本隋唐,为了突显罗松本领,编出了“一猛一绝会一杰”的场景,也就是罗士信大战李元霸并用兵器较轻,这时路过的罗松为将他们分开,硬是用枪挑开了他们,由此可见罗松是多么厉害!
当然罗松更多的时候都是处于隐居状态,属于是世外高人级别,他并没有出山征战过沙场,而其它的豪杰们都是经历过战场厮杀的,所以罗松并不在十八杰(十三杰)之列,但时那么厉害的人又不能把它埋没了,所以就把罗松放在了四绝里面!
喜欢请关注点赞,共同探讨!
罗松为什么不在十八好汉排名?
罗松又名姜松,是单老评书《隋唐演义》中的人物,一杆五钩神飞亮银枪神出鬼没,是三国时期姜维的后人,姜家枪传人。曾在李元霸与罗士信较力陷入危机时,一枪挑开二人的兵器,是为“一杰一猛会一绝”。
罗松之所以没有进入大排行,主要有两个原因。
文学作品之间的混淆隋唐类的文学作品很多,比较大众化的有三部,一部是古白话小说《说唐全传》,一部是单老的评书《隋唐演义》,一部是评书《兴唐传》。
三部书中都有武艺排名,但是设定为十八好汉的只有《说唐全传》,评书《隋唐演义》是十三杰,《兴唐传》是十六杰。
《说唐》中的十八好汉实际只点明了十三位:
- 李元霸
- 宇文成都
- 裴元庆
- 雄阔海
- 伍云召
- 伍天锡
- 罗成
- 杨林
- 魏文通
- 尚师徒
- 新文礼
- 缺失
- 缺失
- 缺失
- 缺失
- 秦琼
- 缺失
- 单雄信
之所以武艺高强,远在罗成之上的罗松没有出现在这部书的榜单中,原因只有一个,《说唐》并没有罗松这个人物。
《说唐》是清代的古白话小说,现在的评书多以其为蓝本进行改编,书中,罗艺有一义子叫做罗春,但其表现出来的身份更像是一个家仆,罗艺死后,一直留在罗成身边伺候,直到罗成战死。
《兴唐传》直接将罗春这个人物上升到罗成同父异母的兄长,武艺碾压罗成,同时根据一些民间故事记载,加入了罗艺娶妻学艺的往事,指明罗家枪本是源自姜维创下的姜家枪。
到了单老《隋唐演义》中同样使用了罗艺往事、罗家枪源自姜家枪的设定,不过将罗春更名为罗松。
所以说,《隋唐演义》中的罗松不出现在《说唐全传》十八好汉并不奇怪。
落选《隋唐演义》十三杰因为罗松与《说唐》有共存矛盾,随意未能入选排行榜,那么在评书《隋唐演义》中,实力超群的罗松为何也没有进入十三杰的排名呢?
很多人会认为,罗松是四绝之一,四绝和四猛是不进入排名的,其实这不过是一种假象,如果说四猛不进入排名还有情可原,毕竟四猛都是以武见长,但四绝不同,只要占着绝,可以无关武艺。
单老嗓音独特,说的书精彩是众所周知的,但前后矛盾的bug也多不胜数,十三杰的排名他说过就不止一个版本,四绝同样如此。
我印象中单老提到过的四绝有罗成的枪法和狠毒、程咬金的三板斧、尚师徒的四宝、侯君集的轻功、谢映登的神射、杨广的昏庸和罗松的枪法,几乎超过将近一半了。单老的评书作品都是没有原稿,看了小说自己随心一改,想到哪说到哪,前面说完后面也就忘了。
罗松之所以没有进入十三杰,个人认为和《白眉大侠》中的金昌情况很相似,单老向来喜欢越往后高人越多,武侠如此,战争同样也有这样的影子,罗松出场之后,排名已经固定,没法再插入,所以欲盖弥彰的顶替了罗成,成为四绝之一。
朋友们觉得罗松的硬实力如果排名能排到什么位置呢?
罗松为什么不在十八好汉排名?
一
有关隋唐故事的作品很多,比较有影响力的就是《说唐传》,《兴唐传》,《隋唐演义》以及后世诸多评书作品。而在《说唐》中,没有提到罗松这个人,在《兴唐传》中有罗春枪法无敌,在后来评书作品中,姜松又是“四绝”之首。
也就是说,罗松这个人物在不同作品中名字也是不同的,比较公认的就是罗松和姜松,因为他跟随母亲姜氏长大,所以随母姓姜,而他所修炼的枪法也正是“姜家枪法”。
作为罗艺之子,罗成同父异母之兄,他却没有罗成幸运,因为早年罗艺在姜家学到了部分“姜家枪法”,随后从军,凭借英勇善战他也赢得燕公之位,而因为战乱,他与姜氏就分开,后来罗艺找寻无果,最终才娶了秦氏,也就是秦琼的姑姑。而与姜氏,从此再未相见。而在罗艺从军以后,姜氏却生下一子,正是后来的罗松,这也是罗艺所不知的。
“姜家枪法”高深莫测,总共有七套,分别是“五勾枪”,“五分枪”,“子母枪”,“霸王望帝枪”,“抽屉枪”,“梨花鬼乱枪”和“五虎断魂枪”。罗松将七套枪法中前五套都学会,而后两套适合女子修炼,故而他也未曾修炼。即便只修炼了“姜家枪法”中的五套,罗松的实力已然是天下无敌,完全秒杀罗成,甚至李元霸都不是他的对手。
二
其实,“隋唐十八杰”的排名是《说唐》中的排名,其中没有罗松,也没有罗士信,“四猛”“四绝”的排名也是没有的,故而罗松不可能在十八杰当中。
在《说唐》中,李元霸是最强的,而这种最强是完全秒杀其他好汉的存在,也是诸多版本中最强的李元霸,他完全是毁天灭地,力大无穷,恨天无把恨地无环。其他版本中李元霸虽然强,但是没有像《说唐》中这么恐怖。在《兴唐传》中,虽然李元霸也很强,但是与罗成交手,竟然被罗成刺伤,这在《说唐》中是不可想象的,在《说唐》中,李元霸随便一锤,就足以让罗成的枪被震断。
也正是因为在其他版本中,实力的差距不是太过明显,所以才导致有人敢与李元霸交手,进而也才会出现有人实力胜过李元霸,这也是版本逐渐演变的过程。
当然,版本的变化结果是让内容越来越精彩,也增添了更多的人物和故事,但是最初的排名基本上是定下来的,如果再增添更多的高手,再重新排就会出现引发排名的混乱,于是后来的作者在保证以前排名大致不变的情况下进行整理,于是就保证了前面九位高手基本不变,而又增添了“四绝”“四猛”以及“金银铜铁八大锤”之类的排名。
其中,罗松枪法凌厉无双,威震天下,排入“四绝”之首;罗士信力大无穷,不弱于李元霸,排入“四猛”之首,而“八大锤”也是威猛之极,以李元霸为首。这样排下来就让故事更精彩,尽管也有一些不合理之处。
三
可见,罗松未列入“十八杰”不是实力不够,而是他根本就没有出现在《说唐》中。
而在后来评书中出现“四猛四绝十三杰”中,他的实力更是在首杰之上,所以他才排在“四绝”之首。为此,创作者为他更是专门设置一个精彩情节“一猛一杰会一绝”,因为遇到罗士信和李元霸比拼力气,二人僵持不下,不分胜负之时,罗松出现,使出精妙枪法,猛砸二人兵器,最终二人分开,却也被震晕向后倒。可见,罗松的力量以及枪法都算是顶级的,这也是他叫板李元霸的资本。
当然,如果罗松真是出现在《说唐》中,依照他的实力估计能够挤入前五。必须强调一点,《说唐》中没有人可以挑战李元霸,即便加入高强人物,也不可能挑战李元霸的实力,因为他力量无敌,又堪称永动机,没有人能招架住他的双锤。
而面对宇文成都和裴元庆,估计强劲的罗松应该是可以招架的,即便不及第二档的人物,那么面对第三档的伍氏三雄,秒杀罗成的罗松肯定是有优势的。
当然,罗松虽然武功极高,却是出场不多,可能他就是一个神龙见首不见尾的人物,在经历种种变故以后,他远离了战场,保全自我,也算是他高明之处。
在《兴唐传》中,罗松就将枪法传给东方伯,后来东方伯枪法之强也是远胜罗成之子罗通。当然,不同的版本也有不同的说法,只是罗松的实力之强是毋庸置疑的。
坚持原创,我是忠肝义胆岳老三,欢迎关注!
罗松为什么不在十八好汉排名?
罗松随母成人,后随母亲姜桂枝寻夫,才有幸与异母弟罗成交手。
后来罗士信与李元霸一决高下,二分打得难解难分之时罗松路遇,用枪将二人挑开。
其实,罗松并没有真正卷入隋末风云际会的争雄之战,不入十八好汉之列也就很正常了。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