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隋朝开国九老的结局如何?为什么杨坚父子杀谁也不敢杀杨林?

开隋九老:忠孝王伍建章、大元帅高颎、靠山王杨林、上柱国贺若弼、越王杨素、大都督鱼俱罗、昌平王邱瑞、下柱国韩擒虎、双枪将定彦平

开隋九老是《兴唐传》中隋朝开国的九位功臣,其中伍建章、杨林、邱瑞、定彦平是虚构人物,高颎、贺若弼、鱼俱罗、韩擒虎、杨素是历史上的真实人物,隋朝开国功臣。

开隋九老

1、忠孝王伍建章

伍建章是开隋九老中的第一名,在攻打南陈时曾经连挑南陈十几员上将,隋朝开国后被封为忠孝王。

隋炀帝杨广杨广杀父弑兄即位,伍建章在杨广登基的时候,披麻戴孝,手持哭丧棒大骂杨广犯下的罪行。大怒的杨广下令将伍建章敲牙割舌,伍建章仍旧痛骂不止,杨广命令宇文成都将伍建章抄家灭门。

伍建章的儿子就是隋唐第五条好汉南阳侯伍云召,在伍家被满门抄斩后,南阳关的伍云召起兵反隋,最后在扬州争夺武状元时被没尾驹暗算而死。伍建章的侄子是隋唐第六条好汉伍天锡,曾经和与伍云召、雄阔海大战宇文成都,在天昌关因为打死李元霸的开路将梁师泰,被愤怒的李元霸撕为两半。

2、大元帅高颎

高颎是隋朝的开国功臣,辅佐隋文帝杨坚,深受信任,在南平陈国的时候,高颎不顾晋王杨广的要求斩杀陈叔宝的贵妃张丽华,让杨广很不高兴。

在隋文帝时期,高颎被封为上柱国,位极人臣,还曾大破突厥。在后来,隋文帝打算废掉太子杨勇,问高颎的意见,高颎坚决不同意,这一下得罪了独孤皇后,多次说他的坏话陷害他,隋文帝渐渐疏远了他,到最后被免官。

隋文帝杨坚去世后,杨广即位,高颎重新被拜为掌管宗庙礼仪的太常。因为杨广的奢侈,高颎上奏劝谏,让杨广很不高兴。后来,高颎和别人私下讨论杨广的奢侈,被人告发,杨广以诽谤朝政的罪名将他斩杀。

3、靠山王杨林

杨林是隋炀帝杨广的叔父,隋唐第八条好汉,手持一对虬龙棒,有万夫不当之勇。

杨林对隋朝忠心耿耿,曾摆下一字长蛇阵攻打瓦岗寨,率军四明山保驾,最后在隋朝即将灭亡时,仍然放手一搏,在扬州举办夺魁大会,伍云召、雄阔海、伍天锡等人先后被杀,杨林也被罗成用回马枪刺死。

4、上柱国贺若弼

贺若弼在北周时就是一员猛将,曾跟随韦孝宽攻克淮南数十城。杨坚建立隋朝后,任用贺若弼攻打南陈,灭陈之后因功被封为上柱国。

灭陈以后,贺若弼生活奢侈,为人骄傲自满,放言高颎、杨素两人都是酒囊饭袋,惹得朝中大臣不满。贺若弼因此先是被罢官,后来下狱并且被朝中大臣奏请处死,隋文帝考虑到他的功劳,只是把他贬为平民。几年后,隋文帝又恢复了他的爵位,对他赏赐很多,但是却不重用他。

隋炀帝杨广即位后,贺若弼更不受待见了,因为与与高颎私下议论,被人告发,以诽谤朝政的罪名被杀。

5、越王杨素

杨素是隋朝的开国功臣,在北周时就曾受到北周武帝宇文邕的重用,参与攻伐北齐立下功劳。周静帝宇文阐即位后,大权都掌握在了左丞相杨坚的手中,杨素就投靠了杨坚。尉迟迥反对杨坚的时候,杨素率军讨伐尉迟迥立下大功。

隋朝建立后,杨素被封为上柱国,因为与老婆吵架乱说话被老婆告发,杨素被免官。在随后讨伐陈朝的时候,杨素再次被任用率领水军大破陈军,被封为越国公。随后,杨素率军平南方,剿匪患,大破突厥,立下诸多战功,一时宠遇无比。

隋文帝生病的时候,贵妃说杨广对她无礼,大怒的隋文帝要召见杨勇,打算废黜杨广重新立杨勇。杨素立即与杨广商议,假传圣旨让杨广东宫的士兵入宫守卫,随后隋文帝在这夜离奇去世。

杨广即位后,杨素率军讨平叛乱的杨谅,深受杨广重用,赏赐无数。虽然杨素对杨广的功劳很大,却也因此被杨广所忌,表面赏赐无数,在杨素生病时派人探望,却总是担心他不死。杨素也深知自己功高震主,也不肯吃药,就这么去世了。

6、大都督鱼俱罗

鱼俱罗是隋朝名将,曾经跟随杨广征讨南陈,又随杨素大败突厥军,他也因此被封为柱国。

鱼俱罗的相貌特殊,眼睛里各有两个瞳孔,在古代重瞳是帝王的象征,他也因为这被隋炀帝杨广猜忌,后来被人诬告被斩首。

在小说《兴唐传》中,鱼俱罗是宇文成都的师父,因为宇文成都被李元霸杀死,鱼俱罗出山报仇,使用拖刀计斩杀李元霸,随后他也被李世民一箭射死。

7、昌平王邱瑞

邱瑞是秦琼的姨夫,隋唐第十条好汉尚师徒的义父。在杨林讨伐瓦岗的时候,前来助阵的邱瑞投降瓦岗。后来,邱瑞劝降尚师徒,尚师徒却不愿归降瓦岗,年老的邱瑞被气死在两军阵前。

8、下柱国韩擒虎

韩擒虎是隋朝名将,早期跟随北周武帝宇文邕攻打北齐时履立战功。隋文帝杨坚建立隋朝后,想要一举攻取江南,重任文武全才的韩擒虎。灭亡南陈,功劳最大的两个人就是韩擒虎和贺若弼,韩擒虎更是活捉了陈后主陈叔宝,韩擒虎因功被封为上柱国。

韩擒虎在隋文帝时期待遇很厚,他去世也比较早,开皇十二年就去世了。在正史《隋书》中有记载韩擒虎生为上柱国,死作阎罗王的事迹。

9、枪将定彦平

定彦平是罗艺、杨林的拜把子兄弟,罗成的义父,使用绿沉四尖枪,是隋唐中的双枪将。

杨林攻打瓦岗寨时,摆下一字长蛇阵,并邀请定彦平助阵担任一字长蛇阵的阵胆。定彦平碰到被瓦岗寨邀请前来破阵的义子罗成,还被骗取单枪破双枪的秘诀。在随后,就被破阵的罗成以单枪破双枪刺伤。

定彦平的结局不同的书也是不同,一是被罗成刺伤后意冷心灰出家,另一个就是又碰见罗成并且被罗成逼迫自尽而死。

杨坚父子杀谁也不敢杀杨林

杨林一生为隋朝征战,帮杨坚建立隋朝,又为隋朝平定四方。杨广即位后,杨林又追捕响马盗贼,率军征讨瓦岗,四处征讨叛乱,所以靠山王杨林就是是隋朝的靠山。对于这样一个自家人,忠心耿耿保卫大隋的江山,还没有异心,杨广也不会傻到杀了他。

杨林和《封神演义》中的闻太师闻仲是一样的人,都是忠心耿耿,至死都还在保卫守护效力的王朝。

大隋朝开国九老的结局如何?为什么杨坚父子杀谁也不敢杀杨林?

开隋九老一说出自评书《兴唐传》,具体指伍建章、高颎、杨林、贺若弼、鱼俱罗、邱瑞、韩擒虎、定延平和杨素九位为大隋建立浴血奋战,立下汗马功劳的大将。

开隋九老各自结局

忠孝王伍建章

因突围搬请杨林的老师高颎救驾而立下不世之功,位居开隋九老之首,受封忠孝王。其子伍云召受封南阳侯,镇守南阳,侄子伍天锡因嗜赌如命,不思进取,被其赶出武家,上山落草。

杨广弑父杀兄,篡位登基,伍建章披麻戴孝,手执哭丧棒,金殿骂君,被盛怒的杨广敲碎牙齿,割掉舌头,同时满门抄斩。其子伍云召因坐镇南阳幸免于难。

大元帅高颎

高颎堪称大隋建国第一功臣,与杨坚合作无间,堪比刘备和诸葛亮。小说中地位很高,是杨林的老师。

共患难易,同富贵难,由于高颎在废立太子的问题上立场过于鲜明,杨勇被废大力反对而被杨坚疏远,后遭到诬告罢官。

杨广继位后为了铲除异己,重新启用高颎,之后不久以毁谤朝政之罪将其诛杀。

靠山王杨林

杨坚胞弟,杨广的亲叔叔,堪称大隋擎天白玉柱,架海紫金梁,正气凛然,忠心耿耿。

由于杨广无道,天下反王四起,大隋江河日下,江山岌岌可危。杨林孤注一掷,欲扶大厦之将倾,在扬州设下三条绝户计,试图将天下反王一网打尽,可惜功败垂成,自己也在龙鳞山死于罗成的回马枪下。

上柱国贺若弼

贺若弼能力出色,知兵善战,为大隋的建立立功颇多。可是为人倨傲,在其眼中,隋朝名将都不如他。同时重名逐利,曾在平陈之战中与韩擒虎争功,差点发生火并。

其父因口不则言被杀,死前用锥子刺贺若弼的舌头,告诫其谨言慎行,结果最终贺若弼还是因为毁谤朝政之罪,与高颎一同被杀。

大都督鱼俱罗

小说中鱼俱罗是天保将军宇文成都的老师,因杨广来位不正,所以在杨广登基后辞官归隐。

宇文成都被李元霸所杀后,年过九十的鱼俱罗出山为弟子报仇,与李元霸展开激战。可惜拳怕少壮,加上李元霸力大无穷,鱼俱罗战其不过,于是诈败使用拖刀计,趁李元霸眼看追上之机,回马一刀将其斩杀。

观阵的李世民见弟弟战死,悲愤交加,抽弓搭箭,一箭将鱼俱罗射死。

历史上因天生重瞳,为皇帝所忌,被杀。

昌平王邱瑞

邱瑞奉旨讨伐瓦岗,宇文化及想让没用的次子宇文成龙立些战功。宇文成龙不学无术,连盔甲穿起来都嫌沉走不动,于是上寿衣店做了一身纸的(这个逗比)。

后来宇文成龙被杀,宇文化及诬告邱瑞谋反,邱瑞带家眷归顺了瓦岗。瓦岗众将与尚师徒交战时,邱瑞自觉是尚师徒老师,于是胸有成竹的去劝降,结果尚师徒誓死不降,并责怪老师,气得邱瑞用头去撞尚师徒,结果不慎撞到柱子上,脑浆迸裂而死。

上柱国韩擒虎

奉旨讨伐南阳时,有意放走伍云召,伍云召不肯,后宇文成都杀败伍云召,伍云召突围而走。

历史上这个时间段韩擒虎已经病逝,不过与小说相同,都是善终。

双枪将定延平

人称双枪将,论武艺是九老中最强的一个,收服罗艺时,只有定延平可以应付罗艺的罗家枪。

受杨林之请助阵一字长蛇阵围困瓦岗,却被义子罗成骗去单枪破双枪之法,将其刺伤,从此看透世态炎凉,出家为僧。之后还传授过裴元庆龙头锤之法。

有的版本中被罗成逼迫,自刎而死。

越王杨素

不同小说结局不同,与历史也不同。说一个最传奇可笑的吧,出自《说唐全传》。

李密被通缉后去投奔杨素,杨素说中堂闹鬼,一坐上去就有五只鬼打他。李密自告奋勇为杨素捉鬼,杨素坐到中堂,果然有五只鬼缠绕在他身上,李密拔剑去砍,结果把杨素砍死在地。

原来杨素乃是披头五鬼星转世,因寿元将近,所以真魂出窍,结果被李密误杀。

杨家父子为何不杀杨林

这话确实不是空穴来风,杨广不仅不敢杀杨林,而且对杨林十分畏惧,甚至杨林在金銮殿痛打宇文化及,杨广也不敢出言制止。

究其原因,小说中的杨广虽然是昏君,但不是傻子,知道杨林一心为国,是大隋朝的顶梁柱,再加上杨林是他亲叔叔,他哪里会杀杨林。

杨林的人物形象和《封神》中的闻仲如出一辙,无论杨广和纣王多么暴虐嗜杀,但是面对杨林和闻仲的时候,就好像霜打的茄子,顿时就蔫了。这不仅仅是怕,还有敬。的确,无论杨林还是闻仲,也值得两个昏君如此。

而杨坚是杨林的亲哥哥,大隋的天下一半都是靠弟弟打下的,开隋九老中杨坚最信任的就是弟弟杨林,又有什么理由杀杨林呢?

借用比干的一句话——杨林在大隋在,杨林亡则大隋亡。事实上杨林死后不久,杨广就被宇文化及所杀。

大隋朝开国九老的结局如何?为什么杨坚父子杀谁也不敢杀杨林?

隋朝开国九老,是小说《说唐演义》里面的文学性人物,当不得真。

具体就是,

一,伍建章(实此人)。

二,高颎(真其人)。

三,杨林(真此人)。

四,贺若弼(真此人)

五,鱼俱罗(真此人)

六,邱瑞(实此人)

七,韩擒虎(真此人)

八,定彦平(实此人)

九,杨素(真此人)

九老中,有六个是真有此人,三个是虚构人物,并无原型。

九个人物要一一介绍的话,篇幅太长。

既然只问结局,这里就介绍他们的结局。

先说六个原型人物吧。

高颎、贺若弼,大业三年,同日被隋炀帝以诽谤朝政的罪名诛杀。

鱼俱罗,因私做买卖获取暴利,被隋炀帝怀疑他有异志,诛杀。

韩擒虎,病死。

杨林,人物原型为杨爽,隋文帝杨坚的异母弟,文帝开皇七年(587年),杨爽病,文帝派巫师为其驱鬼,不料鬼没赶走,巫师倒被吓死。当夜杨爽病死,年二十五。

杨素,病死。

再说三个虚构人物。

伍建章,杨广杀父弑兄,谋国篡位。忠孝王伍建章得知之后,在庭上大骂杨广,被敲牙割舌,满门抄斩!

邱瑞秦琼邱瑞的义子尚师徒追赶,马坠枪折退到小庙正遇邱瑞邱瑞劝说尚师徒归降不成,一怒之下向他撞去,不慎触柱而死。

定彦平,在罗成破阵时被罗成用自己教罗成的破双枪的方法刺伤,落荒而逃,后来在北平出家,法号自然,外号云龙僧。

为什么杨坚父子杀谁,也不敢杀杨林(原型杨爽)

很显然,这是文学作品的剧情需要。

实际上,真正的人物原型,在历史上没有起到多大的作用,只是,他与杨坚父子关系密切,受到杨坚父子的特别关照而已。

所以,读文学作品,千万不要当真。

即便是看真正的历史,也要保持一个清醒的头脑,要看司马迁、司马光,或者其他的著史者,他们本人是个什么来路,是个什么样的立场,是个什么样的价值观。

不然,你就读不到真正的历史,只是被人带着游魂而已。

魂灵被别人带着跑的人,就不是活人,而是僵尸。

大隋朝开国九老的结局如何?为什么杨坚父子杀谁也不敢杀杨林?

在说唐系列小说中,比如其中一部评书《兴唐传》中,有大隋朝开国九位功臣,被称为是开隋九老。开隋九老分别是:伍建章、高颎、杨林、贺若弼、鱼俱罗、邱瑞、韩擒虎、定彦平、杨素

那大隋朝开国九老的结局如何?为什么杨坚、杨广父子杀谁也不杀杨林?

先来回来后面一个问题,杨坚、杨广父子之所以不杀父子,主要是他们都知道杨林不仅武艺高强,战功赫赫,重要的是他们知道杨林对隋朝忠心耿耿,要不然也不会被称为是靠山王。如此忠心、有能力的人,杨氏父子有何必杀他呢!毕竟大隋朝还是需要靠山王杨林来守护的。

当然在开隋九老中,有的历史上却有其人,又都则是文学作品中虚构的人物,比如杨林就是。

下面简单的看下开隋九老的结局。

伍建章,是开隋九老之一,其功高盖世,被封为忠孝王,为开隋九老之一。不过却因为触怒隋炀帝杨广,而被满门抄斩,还好的是其子伍云召幸免于难。这伍云召就是后来的说的天下第五条好汉。

高颎,历史上却有其人。是隋朝著名的军事谋臣、宰相。在隋朝灭南陈时立下战功,但后来因反对废太子杨勇,而得罪了独孤皇后,从而遭到了隋文帝的猜忌。结果被免官为民,免去齐国公爵位。后来虽然被隋炀帝起用。但后来在隋炀帝时,见其荒淫,而颇为忧虑有所议论而被人告发。结果隋炀帝发怒,他就被人杀死了,其诸子被流放。

杨林,是隋唐第八条好汉,总管隋朝兵马,也是隋朝靠山王,对隋朝忠心耿耿,后来在隋朝将要灭亡之际,他想力缆狂澜救隋朝而设下比武,结果却被第七条好汉罗成杀死。

贺若弼,是隋朝名将,历史上却有其人,因灭陈有功被封为宋国公,但后来因被人告发诽谤朝政,和高颎一起被杀。

鱼俱罗,隋朝功臣、将领,后来被隋炀帝猜忌而遭到被杀。

邱瑞,隋朝开国功臣,是尚师徒义父、秦琼的姨父。尚师徒是隋朝军官,秦琼则是反隋,后来尚师徒追赶秦琼,正好遇到邱瑞,一个叫邱瑞姨父,一个叫邱瑞义父,邱瑞本想劝说尚师徒放过秦琼,并想劝降尚师徒,但却招到拒绝,结果邱瑞一怒之下就向尚师徒撞去,但却撞到柱子上而死。

韩擒虎,是隋朝名将,历史上却又其人,他在灭陈中也立下赫赫功劳。他的结局还是不错的,是因病去世的。而在民间传说中,他还是民间四大阎罗之一。

定彦平,人称双枪将,可谓是隋朝一绝,不过他却是虚构的人物。他和杨林、罗艺关系不错,其曾收罗成为义子,并教罗成单枪破双枪的招数。结果在之后瓦岗破杨林一字长蛇阵的时候,罗成就用定彦平教的单枪破双枪招数刺伤定彦平。

杨素,隋朝权臣、军事家。曾被封为越国公、楚国公。其虽然也曾一度受到隋炀帝的猜忌,但他并不是被杀的。他去世后,隋炀帝追赠他退位光禄大夫、太尉公以及弘农、河东、绛东、临汾、文城、河内、汲郡、长平、上党、西河十郡太守。并追谥号也是景武,可谓是死后哀荣了。

大隋朝开国九老的结局如何?为什么杨坚父子杀谁也不敢杀杨林?

大隋的开隋九老是评书《兴唐传》中的虚构组合,其中好几个人物都是虚构的,历史上没有其人,这九人分别是忠孝王伍建章,昌平王邱瑞,靠山王杨林,越王杨素,上柱国韩擒虎,上柱国贺弱弼,双枪将定彦平,大都督鱼俱罗,大元帅高颎。其中忠孝王伍建章,靠山王杨林,昌平王邱瑞,双枪将定彦平都是虚构角色,历史让并没有其人,所以我只说评书中九人的结局,跟历史无关。忠孝王伍建章

听伍建章这王号就可以知道这人对大隋朝有多忠心了,可是伍建章的忠心却并没有为自己博得一个好下场,反而落了个满门抄斩的下场。

在大隋开朝,隋文帝杨坚在位期间,伍建章忠心耿耿,又为大隋开国立下了汗马功劳,所以被隋文帝杨坚封为忠孝王。可是隋文帝驾崩以后,隋炀帝杨广登基,伍建章还是保持着自己对隋文帝杨坚的那份忠心,知道隋文帝杨坚是被新皇帝杨广所害,于是披麻戴孝,拿着哭丧棒就在杨广登基的当天,跑到大殿上大骂杨广是昏君,弑父杀兄,奸母淫嫂,把杨广做的丑事全部给斗出来了,这可把杨广气坏了,派人把伍建章的牙齿全部给敲掉了,没想到伍建章还是狂骂不止,又被杨广下令割了舌头,伍建章继续嘴张着骂着,于是杨广就直接下令把伍建章一家全部斩首于市,只有一个马夫和远在南阳关守关的儿子伍云召逃过一劫。

昌平王邱瑞

昌平王邱瑞虽然对大隋也是忠心耿耿,可是却没有伍建章那么耿直,所以在新皇帝杨广登基以后,邱瑞还是昌平王,并且邱瑞为人正直,不与宇文化及这种奸臣所来往,而且邱瑞还是秦叔宝的姨夫,所以在秦叔宝等人大闹花灯,打死宇文化及的时候,邱瑞还把秦叔宝等人藏在了家里,而且邱瑞的儿子邱福还是贾家楼四十六友之一,排在四十四位。

不过邱福的结局也不是很好,在攻打瓦岗寨的时候,邱瑞觉得杨广荒淫无度,于是就投了瓦岗寨,在投了瓦岗寨以后,邱瑞的义子尚师徒来攻打瓦岗寨,在尚师徒与瓦岗寨的对阵中,秦叔宝对阵尚师徒不敌,逃跑的时候跑到了一间破庙,刚好遇见了邱瑞,一个义子,一个外甥,于是邱瑞就对尚师徒讲起了大道理,想让尚师徒投降瓦岗,结果尚师徒不从,气的邱瑞想不开一头撞死在了破庙的柱子上身亡。

越王杨素

越王杨素可是历史上大隋时期的一个著名大臣,出身于有名的弘农杨氏,杨广能搬到太子杨勇,绝对少不了杨素的帮助,而杨素也在杨广一朝一直位极人臣,位列三公,绝对是历史长权臣的榜样。

杨素早在北周时期,就跟当时的杨坚交好,而且杨素本人也已是北周的车骑将军,大将军,清河郡公,早已经位极人臣。在杨坚取代北周建立大隋以后,杨素又被任命为御使大夫,然后带领军队灭忘了陈朝,被杨坚封为越国公,杨素也在隋文帝一朝备受宠幸,所以当时还是晋王的杨广就勾结杨素夺取皇位,可以说杨广能登上皇位杨素功不可没,在杨广登基以后,杨素的权利也是越来越大,杨广任命他为司徒,至此可以说三公的官职被杨素挨个坐了一遍,最终杨素病死于人任上。然而杨素死的很体面,可是杨素的儿子杨玄感却在杨广期间造反了,杨玄感造反失败,最后杨家被杨广给全部诛杀了。

上柱国韩擒虎

韩擒虎的父亲是北周的骠骑将军,作为将军之子,韩擒虎从在北周时期,就开始镇守一方,领兵作战。

在杨坚建立大隋以后,杨坚就觉得韩擒虎这人能文能武,于是就把韩擒虎派到了陈朝的边界庐州,随时等待灭陈的命令。果然没等多少年,隋文帝杨坚就让韩擒虎作为先锋攻打陈国,开始了灭陈计划,韩擒虎也确实没辜负先锋的名号,只用了几百人就攻下了苏州,一直势如破竹,攻下了陈国好几座城池,一直逼到了陈朝首都,最终隋朝大军攻灭陈朝,隋文帝授韩擒虎上柱国称号,最终韩擒虎于隋文帝朝去世,也算是善终了。

上柱国贺弱弼

贺弱弼跟韩擒虎一样,都是在北周就开始为官,在大隋建立以后,灭陈的时候,也和韩擒虎都是主力,可是两人的下场却截然不同。

在隋朝建立,灭陈的时候,韩擒虎是先锋,而贺弱弼绝对是主力,陈国的主力部队,都是被贺弱弼灭掉的,可是贺弱弼这人却属于那种军事才能很强,政治手段确是文盲,所以在隋文帝时期,贺弱弼就经常抱怨这个,说那个不好,就被隋文帝不喜欢,最惨的时候都被下大狱了,但是隋文帝杨坚惜才,还是没有把贺弱弼怎么样。可是这家伙不知道悔改,在隋文帝杨坚死了,隋炀帝杨广登基以后,他还是死性不改,说隋炀帝怎么怎么不好,结果被隋炀帝以诽谤乱议朝政为名给杀了。你说你一个武将,干嘛非要讨论文官所干的事情呢。

双枪将定彦平

定彦平跟靠山王杨林,北平王罗艺是拜把子的哥们,但是定彦平的下场却凄惨多了,被自己的干儿子罗成活活逼死了。

定彦平好使双枪,一手双枪使的就是隋唐第七条好汉罗成也不是其对手,所以在大隋开国的时候,定彦平也立下了汗马功劳,然而定彦平跟其他人不一样,在大隋建立以后,就自己找地方归隐了。然而,隋炀帝登基,天下各地造反的反王众多,于是靠山王杨林围攻瓦岗,摆下一字长蛇阵,准备剿灭瓦岗寨,并且请定彦平来给自己助阵。然而,瓦岗寨这边没有人能破的了杨林的一字长蛇阵,陈咬金只能派人去请罗成,于是罗成和定彦平同时赶往瓦岗寨,于是两个异性父子相遇了,两人相遇以后,就开始聊了起来,一聊定彦平就把杨林请自己去助阵破瓦岗寨的事情给罗成说了,罗成马上表示自己也愿意去助一臂之力,并且好言好语的哄着让定彦平把单枪破双枪的方法教给了自己。于是几天之后,在杨林的一字长蛇阵内,罗成用定彦平教给自己的单枪破双枪之法,打的定彦平落荒而逃,逃了性命的定彦平又是伤心难过,又是羞愧不已,准备从此隐居,谁曾想又碰到了罗成,而罗成继续羞辱定彦平,定彦平最后不得已自杀了。

大都督鱼俱罗

在正史中,鱼俱罗的结果也不好,在隋朝建立功业,但是因为鱼俱罗生有重瞳,被人说有帝王之相,最后被隋文帝猜忌而斩杀于市。

但是在《兴唐传》评书里,鱼俱罗就牛逼了,在评书中的鱼俱罗,因为隋炀帝称帝以后,受不了隋炀帝的荒淫无度,而辞官回乡,过起了隐居生活,但是却收了一个徒弟宇文成都,然而最终自己心爱的徒弟宇文成都被李元霸给杀了。当时的鱼俱罗已经八九十岁的高龄了,为了给徒弟报仇,在一次出山,在潼关两军对阵,鱼俱罗使用拖刀计把李元霸给杀死了,可想而知这鱼俱罗有多厉害。然而可惜的事,因为刚斩杀李元霸给徒弟报仇,鱼俱罗就被秦王李世民一件射死。

大元帅高颎

高颎从进入仕途开始,就跟着隋文帝杨坚了,所以在隋朝初期,高颎战时就是大元帅,回到朝堂上就是宰相,可以说绝对的宠臣天花板。

然而高颎最终的结局也是不好,在隋文帝晚年,隋文帝想立晋王杨广为太子,就问高颎的意思,高颎耿直的回答应该立长而非立幼。说这话的时候隋文帝的老婆独孤皇后也在身边,独孤皇后跟一般的母亲一样,喜欢小儿子,不喜欢大儿子,所以在听了高颎的话以后,就对他心存不满,于是成天给隋文帝吹耳旁风,吹的时间久了,高颎就被隋文帝疏远了,最后又被隋文帝罢官免职,差点丢了性命,好不容易在一帮老臣的求情下才捡了一条命。等到隋炀帝登基以后,又把他官复原职了,可是他跟贺弱弼等人一起在朝堂上议论隋炀帝的过错,被隋炀帝一气之下以毁谤乱议朝政的罪名给杀了,跟贺弱弼一个死法。

靠山王杨林

杨林这听名字就知道跟皇帝是一家,隋文帝杨坚的弟弟,隋炀帝杨广的叔叔,同时还是隋唐主角秦叔宝的杀父仇人。

杨林一生都在为大隋的天下所奔波,在大隋建立初期,杨林攻打济南城,杀死了秦叔宝的父亲秦彝,之后又平定了北平王罗艺的叛乱。然而就一直安安稳稳的坐着大隋靠山王的位置,雷打不动,一直到自己的侄子杨广登基,修运河,建龙舟,下扬州,把大隋的天下弄的民不聊生,于是到处反王要推翻大隋朝廷,这时候作为靠山王的杨林坐不住了,于是开始为大隋天下又开始奔波了,然而打了个瓦岗寨没打下来,就跑到扬州设计了一个武状元大会,准备让各路反王厮杀然后自己在坐收渔翁之利,然而武状元大会准备的千斤闸被熊阔海抗了下来,没有坑死各路反王,反而让各路反王逃了出来,杨林带领兵马堵在半路劫杀各路反王,结果被罗成用回马枪给杀死了。

而杨坚父子不是不敢杀杨林,而是没必要杀,杨林对杨家父子忠心耿耿,从来都是为大隋朝廷着想,哪怕全国人都说杨广是昏君,作为叔叔的杨林还是为杨广拼到了最后,杨广父子为啥要杀杨林呢。

大隋朝开国九老的结局如何?为什么杨坚父子杀谁也不敢杀杨林?

隋朝的开国将帅,都是老家伙,所以在评书和传说中,他们被称为开隋九老。这九老分别由5个真实人物,和4个虚构人物组成。

其中5个真实人物分别是:高颎、贺若弼、鱼俱罗、韩擒虎、杨素。

4个虚假人物分别是:忠孝王伍建章、靠山王杨林、昌平王邱瑞、海州大帅定彦平。

我们对5个真实人物可能还真的没有虚构的那4个熟悉,为什么?因为虚构的那几个人的故事实在是太精彩,甚至盖过了5个真实的人物,这就是历史,历史远没有我们想象中那么精彩,都是前人一笔一划脚踏实地打造而成的。

一、先看4个虚构人物的结局。1、忠孝王伍建章被隋炀帝满门抄斩。

伍建章是大隋朝开国元勋,和罗成的父亲罗艺是结拜兄弟。大隋朝南下攻打陈朝的时候,伍建章勇武过人,一己之力单挑十多名陈朝大将,并把他们一一击败。

因为南征有功,所以伍建章被隋文帝杨坚册封为忠孝王。他有两个很著名的子侄,儿子叫伍云召,侄子叫伍天锡。伍云召被册封为南阳侯,坐镇南阳关。伍天锡则落草为寇。

此后,伍建章得罪了隋炀帝杨广,全家180多口人满门被斩,只有镇守在南阳关的伍云召躲过一劫。伍云召因此起兵反隋。

2、靠山王杨林被罗成一枪刺死。

靠山王杨林我们就再熟悉不过了,他在小说里,那是秦叔宝的义父,囚龙棒用得出神入化,堪称神人,排名隋唐英雄第八位。

同时杨林还是隋炀帝杨广的叔叔,是大隋朝的靠山王,手下十三太保个个武艺高强,身经百战。这个人了不起,是他撑起了大隋朝后期的半边天。

可这样的人,却不受杨广的待见,为什么?因为你太牛了,太牛的人,不太好控制,很显然杨广不喜欢大隋朝有这么牛掰的人。

杨林看杨广坐龙舟下江南玩,所以他就在扬州举办了一场夺魁大会。结果各路英雄自相残杀,中了杨林的圈套。而他本人,却在麒麟山被罗成一枪刺死。

3、昌平王邱瑞,自己把自己给撞死了。

邱瑞是秦叔宝的姨父,同时也是尚师徒的义父,是开隋九老之一,排行老七,被封为昌平王。早年秦叔宝失手打死了宇文成祥,邱瑞将他们藏在了自己的府中。

结果宇文成都前来追查此事,无计可施之下,邱瑞只好投奔了瓦岗寨。这种老来投诚的案例还真不多。被瓦岗寨封为福寿王。

尚师徒是邱瑞的徒弟,在瓦岗寨出兵攻打的时候,邱瑞负责劝降尚师徒。结果没能成功,这哥们虎啊,觉得脸丢大发了,朝着尚师徒就撞了过去,结果人家一闪,邱瑞砰的一声撞死在了柱子上。

4、海州大帅定彦平,被义子罗成逼死。

定彦平也是罗艺那帮人的结拜兄弟,最早给大隋朝立下了汗马功劳,是开国功臣,被封为海州大帅。可这个时候他选择归隐山林。

杨林前去攻打瓦岗寨的时候,邀请定彦平助阵。可没想到定彦平的义子罗成就在瓦岗寨,定彦平甚至将单枪破双枪的本事交给了罗成。结果罗成在战场上用他教的这个本事击败了定彦平。

定彦平的结局比较开放式,他被罗成击败以后,心灰意冷,出家为僧,后来还曾教授过裴元庆武艺。还有些版本就比较惨了,比如说他被罗成给逼死了,又或者是被杨林给击杀了。

二、5位真实人物的结局,也好不到哪儿去。1、齐国公高颎,被杨广赐死。

高颎是非常著名的人物,在小说里他是杨林的老师,在历史上他是做了20年隋朝宰相的重臣。所以说研究隋唐史,这个人千万不能忽略。

他们家一直就是北周士族,高颎本人也为灭亡北齐做出了贡献,在北周因功开府仪同三司。周静帝时期,高颎投靠了杨坚,隋朝建立的时候,高颎就已经担任宰相了。

灭亡南陈的时候,这哥们出力很多,杨广挂个名,统帅其实是他。可惜他站错了队,支持太子杨勇,所以被独孤皇后给罢免了官职和爵位。

等到隋炀帝时期,高颎随便被安插了一个罪名,就被隋炀帝杨广抓了赐死了。这一年高颎66岁。

2、宋国公贺若弼,被隋炀帝所杀。

贺若弼复姓贺若,是鲜卑族人,同时也是隋朝的开国名将。他们家也一直都是北周官员,他老爹是北周金州刺史贺若敦。

贺若弼早年跟随韦孝宽平定淮南,立下战功,所以在北周时期就被封为襄邑郡公。后来站队站到了杨坚这边,参加了南征南陈的战役,立下了大功,所以被封为宋国公。

可是这哥们对隋文帝并没有那么恭敬,有点功高盖主的意思,所以隋文帝也不喜欢这家伙。到了隋炀帝时期,也被杨广找了个借口给宰了。

3、高唐县公鱼俱罗,被隋炀帝斩首。

鱼俱罗大家应该不怎么熟悉,这哥们居然是个重瞳子,在封建时代,这种人估计会被定性为造反的对象,毕竟有异于常人。

曾经跟着隋炀帝一起南下灭亡陈国,后来被封为高唐县公。守孝期间夺情跟随杨素一起攻打突厥人,立下战功。

这种人本来应该很潇洒,因为立下了不少战功,可是他坏就坏在了自己的重瞳子上,御史们总是抓住不放,告诉隋炀帝这货可能要做天子,吓得隋炀帝立刻把鱼俱罗给杀了。

4、寿光县公韩擒虎,英年早逝。

韩擒虎是北周骠骑大将军韩雄的儿子,早年就在北周做到了新义郡公,后来也投靠了杨坚。隋朝建立以后,韩擒虎是灭亡南陈的先锋大将。

他是第一个攻占建康城,抓住陈后主的人,所以被隋文帝加封为上柱国。可惜他55岁就去世了,隋文帝那时候还在呢!所以没等到隋炀帝收拾他。

5、越国公杨素,荣华富贵了一辈子。

站队站得好,绝对是一门艺术。杨素不仅很有本事,而且很擅长站队。在开隋九老里,唯独杨素站队没错,北周时期,战功赫赫的杨素就站在了杨坚身边。

等到隋朝开建以后,他又坚定地支持晋王杨广做太子。所以两次站队都对了,他的人生自然就不会太差了。

再加上他作战能力很强,无论是灭亡北齐,还是后来灭亡南陈,他都有很重要的作用。因此杨素被封为越国公,在隋炀帝大业二年安然去世。靠山王杨林的原型就是这位大哥。

参考资料:《说唐》、《隋唐演义》、《隋书》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