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有没有可能吃透美国f14战斗机的全套技术?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没有可能。

历史告诉我们,高精密的战机是无法靠逆向技术进行仿制的。

以我国的飞豹战机为例。

由于当年我国发动机水平低下,在1976年花费高达5亿英镑巨资,购买了英国RB.168 MK202发动机的全套技术。

英国人向西安航空发动机公司提供全套零件,让工程师指导安全。即便如此,我们花费长达3年时间,才完成了组装测试工作,在1980年通过英国的验收。

整体组装完成了以后,我国立足于自产,认为整个发动机都摸熟了,自产零件应该也不困难。

谁知道,现代化发动机的对于材料和制造技术有着极高的要求。

最终结果就是,明明对发动机结构了解的细致入微,但就是无法仿造。

折腾了长达8年之久,1988年中国才完成了铸造发动机压气机叶片段等工艺开发。

无奈之下,只能还是依赖进行零件组装发动机,暂时放弃了自产。

直到1999年,MK202发动机全国产化项目正式启动,WS-9在2000年首次点火成功,并命名为“秦岭”。装备秦岭发动机的歼轰七则在2002年首飞。

也就是说,我们仿造一个并不算先进的发动机,前后花费了24年之久。

说起来,中国的航空航天技术当然远远强于伊朗。

我们尚且如此吃力,伊朗就更别说了。

以F14的惠普TF30发动机为例,至今全世界只有5个航空强国可以生产,当然不包括伊朗。

TF30发动机到今天也属于相当厉害的发动机,即便它已经停产多年。

制造这台发动机,首先要解决本国各种相关技术,就像我们仿造秦岭发动机一样。

目前中国对掌握这些技术尚且磕磕绊绊,在外部指导下算是勉强达到,伊朗哪里能够达到这种水平。

甚至我们可以这么说,如果伊朗能够成功自产TF30–P–100发动机,以它的军工实力就根本不可能遭遇美国制裁和美国的军士压制,好歹它也算是世界军事强国了。

对于F14的AN/AWG–9型多普勒雷达,可以探测320千米内的大型轰炸机和210千米内的小型战斗机,对巡航导弹的作用距离据称也可达 112千米。这个指标放在今天也是很牛逼的,F22的AN/APG77有源相控阵雷达探测距离也不过300公里。

今天的绝大部分第三世界国家,根本无法掌握这种雷达技术。

当年我国研究类似的雷达,也是脱了几层皮,花费10年时间才勉强完成的。

一种说法是,在八九十年代,我们在两伊战争中出口了大量武器给伊朗,从此两国保持友好关系。

伊朗将自己装备的美式武器,比如CH47、CH53、F4等等都暗中交给中国研究。

中国当时最为重视的,就是AWG-9火控雷达系统。

当时中国机载雷达技术非常落后,连单脉冲雷达尚且不能做好。

通过对AWG-9火控雷达系统的研究,我国雷达的技术有很大的提高。

其实在90年代,中国一些雷达领域是强于俄罗斯的。这主要就是研究美制雷达的丰硕成果。

俄罗斯的技术已经够高了,当年研究的类似雷达同F14的还有很大差距。

空军顶级战斗机,可以说是检验一个国家军工水平的最好东西。

因为这个设计国家的综合工业能力和尖端工业能力,丝毫做不了假。哪怕这是一个工业强国,却有一些领域较烂,

目前全世界可以完全独立制造一流现代化战机的国家,只有4个或者3个,伊朗当然不符合。

其实伊朗尚且没有完全掌握落后的F5战斗机的技术。

它宣布根据F5的技术,仿造“考萨尔”战斗机成功。但这种最多相当于米格23水平的战斗机,伊朗是在2018年才完成仿造的,后面也没有大规模生产。

伊朗有没有可能吃透美国f14战斗机的全套技术?

伊朗空军最早服役的F–14A“雄猫”是在1976年,有两架从美国“格鲁曼公司”制造工厂发往伊朗,随后陆续抵达伊朗的有79架和285枚AIM–54“不死鸟”导弹,但是1979年伊朗爆发革命之后,美国与伊朗关系冻结!从那之后伊朗的F–14战斗机就开始处于零件短缺的境地,好在伊朗使用美制战机的时间很长,算是有比较完善的后勤保障体系,使包括“雄猫”在内的大批美制飞机得到了比较系统化的维护保养,直到现在还能进行日常巡逻,已经实属不易了。F–14战斗机所用的“普惠”TF30–P–100型发动机,目前可以制造这种发动机的国家只有5个,伊朗不在其中。

那么,伊朗使用“雄猫”战斗机已经40多年了,有没有吃透它的全套技术?答案是:伊朗并没有吃透!

摆在伊朗面前的第一个难题就是F–14战斗机的发动机,TF30涡轮风扇发动机虽然已经停产多时了,可是它的技术等级还在,它属于较大推力发动机最大直径1293毫米、长度5987毫米、重量1905公斤...要将这样大型而极其复杂的机械设备制造出来需要有最高等级的:有色金属冶金,铸造能力、机械加工能力...总之,都是最高等级、最先进、最精密,目前伊朗的工业能力是有一点的,但是距离制造TF30等级航空发动机还非常遥远,也就是说伊朗现在没有可能将FT30仿制出来。第二只“拦路虎”就是F–14“雄猫”战斗机所用的AN/AWG–9型多普勒雷达,这也是“两伊战争”雄猫战斗机几乎是无敌的根本!

当年美国在研制AN/AWG–9雷达的目的就是要让F–14战斗机在没有预警机的配合下,自行使用机载雷达去拦截500公里外的苏联超音速轰炸机,AWG–9雷达直径几乎到了一米、重量半吨多,是大型远程火控雷达,可在320公里处发现“逆火式”轰炸机、在210公里处发现米格–21战斗机,这在1970年代机载雷达当中是极其先进的,F–14战斗机使用它再配合AIM–54“不死鸟”远程导弹可以迎击任何苏联战机,同时伊朗进口F–14和AIM–54之后在“两伊战争”当中也利用AN/AWG–9超远程的能力秒杀伊拉克的战机。AN/AWG–9雷达可以前视探测270°方位角的目标,大型雷达制造要求的技术等级非常高,不但要求电子元器件制造等级高,还需要使用性能稳定、再稳定,上千小时无故障!

伊朗的电子工业也刚刚处于起步阶段,不具备制造雷达的能力,而研制雷达需要对电磁波的研究到极致,要有极高的理论水平的,这都需要长期的科学技术积累和电子工业积累,但这些都是伊朗不能企及的技术。

仅F–14战斗机的发动机和雷达这两项伊朗就难以突破,F–14的所有技术吃透也就无从谈起了!虽然F–14战斗机是1970年代的技术,但迄今为止也只有三个国家能制造这个等级的大型战斗机,可见大型战斗机技术等级之高!没有全套的航空工业能力、行业本身和其它配套工业高深理论科学技术基础根本没法制造出来。

伊朗有没有可能吃透美国f14战斗机的全套技术?

这个绝对不可能。伊朗虽然是现今唯一拥有F14战斗机的国家,然而距离造出F14还远着呢!

当年伊朗趁着和美国的蜜月时期,引进战斗机的时候,直接选择了F14。实际上,伊朗没有航空母舰,引进的F14是作为空军飞机来使用的。而在F14的故乡美国,F14是海军航母用的重型战斗机,美国的空军使用的重型战斗机是F15。

伊朗空军依靠买来的这批F14,直接一跃成为中东地区最强的空中力量。F14的AN/AWG9脉冲多普勒雷达,性能非常优秀,可以在200公里处发现目标,不死鸟导弹最大射程可达150公里。事实上,伊朗后来一直是依靠F14的高性能雷达,拿这玩意当半个预警机来用。

当初伊朗共获得了80架F14,都是F14A型。另外还一口气订购了700多枚不死鸟导弹,但是只交货284枚,美国和伊朗就闹翻了。双方外交关系的戏剧性变化,也让美国对于销售给伊朗的这批精英武器非常后悔,恨得牙根痒痒。

伊朗空军的F14

F14特殊的挂载方式,机翼根部两枚,机腹下四枚,一共六枚不死鸟导弹

所以,后来伊朗的这些F14战斗机,也就不可能获得美国的零部件,以及售后维护。只能省着用,维修也是拼凑型,拆掉三架状态不好的飞机,把有用的零部件再拼成两架可用的飞机,这样子来搞。

伊朗是在70年代获得的这批F14,算一下,到今天,已经将近50年了。在这50年里,伊朗不断利用故障飞机的零件来勉强维修堪用的F14,对于维修工程师来说,也是非常不容易的。

在2006年之前,美国也还装备着F14,伊朗可以通过一些特工渠道,从美国获得一些F14零件,然后再偷偷运回伊朗,用于维护自己的F14机队。然而后来美国发现了伊朗的这种干法,美国人也挺绝,使出了釜底抽薪之策,把自己的F14全部退役,然后把国内所有储存的F14全部物理性销毁,使用的工具是挖掘机,电锯,把自家的F14全部拆成破烂状态,看你伊朗还怎么从美国搞零件!

山姆把自家的F14全拆了

所以,以前的阿汤哥拍的《壮志凌云》,以后拍不出来了。除非美国剧组去伊朗租一架F14回来,再刷上美国海军的标志!

那么,F14这么好用,美国自己毁版了,伊朗有着目前全球唯一的F14机队,可否通过逆向工程,自我修炼内功,依靠伊朗自己的工业能力,实现重新生产F14的能力呢?

答案是,非常艰难,难度无限大,可能性无限趋近零!原因如下:

设计,制造一架飞机,需要的是具有完整的工业加工体系。具体到生产一架F14战斗机,那么,咱们首先看看材料。

F14机体结构中有25%的钛合金、15%的钢、36%的铝合金、还有4%的非金属材料和20%的复合材料。

仅仅是第一样,钛合金的制造加工技术,就足以把全世界百分之九十五的国家给淘汰掉了。钛合金主要就是用于军事工业,最主要的应用就是做飞机。然而这个钛合金,物理性能虽然卓越,但是冶炼,加工都很麻烦。

为了搞定这个钛合金,需要成立一个钛金属研究所,一个钛冶炼厂,一个钛加工厂,购进大量专业机械设备,就为了造一点钛合金零件?你算算一下这个投入产出比!

钢,铝材料的制造加工难度比钛要低,然而,仅仅是做个起落架的钢材,就需要至少4万吨的锻机来锻造!这个硬件,伊朗有没有?而且,上面提到的钛材料,也是需要大吨位锻机锻造,然后再加工的!

事实上,这个级别的锻机,只有美,俄,中,法四家拥有。都是五常国家,都是能独立制造三代机的国家。都是可以自己独立造航空发动机的国家。

另外,复合材料也是一道难关。你想用高性能碳纤维?对不起,不卖!伊朗能否依靠自己的力量,搞出高性能复合材料?没有高性能碳纤维,可能美国的原装复合材料零部件重量只有1公斤,而伊朗自己做出来同样物理性能的零部件,需要的重量就成了2公斤了。

光是把这些造机体的材料和加工工艺搞定,就已经需要花费一个中等强国若干年的经济投入和人才积累了。

然后,飞机上的各种传感器,各种液压件,各种航空仪表,雷达火控,飞行计算机等等,这些玩意,再研究若干年。这些我假定伊朗也能造出来。毕竟朝鲜都有自己造个智能手机的能力。

然后,三代机都开始玩电传操纵,飞控软件这块,伊朗能否凭借自己的力量搞定?搞不定这块,原型机造出来也飞不出来。那就继续攻关吧。我们假设经过德黑兰理工大学XX系XX班的少年大学生XXX的虎躯一震灵光一闪,弹指如飞一气呵成,搞定了飞控软件代码。

那么,发动机咋办?还是拆老F14的发动机来用吗?毕竟当初买来就是80架,160个发动机,虽然一般会多买一些发动机当备件,但是考虑当时的环境,估计还没来得及买备用的发动机(因为此时伊朗F14都是新机,发动机出故障的概率不大),双方关系就断了。

所以,伊朗能否凭借自身力量,搞出现代战斗机用的涡喷或者涡扇?这个,难度实在是太大。以伊朗的工业实力和所能获得的外部资源,搞定高水平航发的可能,为零。

事实上,伊朗这么多年在航空工业上所做出的成果,就是把F14的维修自己搞定了,维持了F14机队若干飞机的堪用状态。

伊朗空军的F14和米格29结伴飞行

至于伊朗自己研制的科萨尔战斗机,实质上就是装了个美国的J85发动机为动力,机身主要结构还是美国的F5战斗机。其技术水平,比起印度的光辉,都差了一大截。

伊朗自己制造的科萨尔战斗机

所以,即使F14是一种美国70年代生产装备的战斗机,被伊朗用了几十年,以伊朗的工业实力,依然无法达到逆向工程全机仿制的水平。随着时间的推移,再过几十年,这批老旧不堪的F14退役,雄猫终于会成为一个传说。

现代航空工业的复杂性,是需要多个学科一起发力,许多年形成的人才厚度和工业积累,方才能够成功攀登这个高峰。迄今为止,也只有五常在这方面能够开花结果。至于日本,瑞典,以色列,韩国,意大利,巴西这些工业小强来说,其航空工业的自产机型是高度依赖国际协作的,没有完整的航空工业。而伊朗的航空工业水兵,比起日本,瑞典这些国家更弱,所以,答案显而易见。

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国际形势很好,当时我们获得了24架黑鹰,此外老美还准备提供24架F14和CH47支奴干给我们,只是因为当时我们的外汇缺乏,后来这笔生意没有谈成。如果那时候我们引进了F14,以我们的工业能力,能够仿出来这个F14吗?欢迎大家谈谈看法。

好了,就写到这里吧。

文字原创,配图来自公共网络,侵删。

伊朗有没有可能吃透美国f14战斗机的全套技术?

我大沈飞都不敢说吃透苏27,伊朗怎么可能吃透F14?!

美国的F14“雄猫”战斗机在全球范围内拥有无数粉丝,自2006年从美国海军退役之后,仅存的F14就是伊朗空军的了。

当年巴列维时代的伊朗帝国空军花费巨资买下80架F14以及数百枚配套的AIM54“不死鸟”远程导弹,使得伊朗成为除了美国海军外唯二的F14用户。国际关系的风云变幻使得美伊反目成仇,谁料想,在自家的F14早早退役后,反倒仍旧保卫着敌人的领空。而且,F14的赫赫威名是伊朗空军在两伊战争中打出来的。

顺便一提,中国差点成为F14的第三个用户......

用于F14强大的作战性能以及伊朗遭受国际制裁的困境,目前已经使用了40年的F14仍旧是伊朗的主力战机,伊朗方面在极端艰苦的情况下仍能保持一定数量的F14处于适航状态。而且,伊朗利用自身的航空工业能力可以对F14进行维护、大修的能力。

正在伊朗航空工业公司(IACI)进行维护的F14。实事求是的将,伊朗能在如此困难的情况下仍能对40岁高龄的F14进行不断的维护、大修,使其仍能保持战斗力,算是一个奇迹。

由于AIM54“不死鸟”远程导弹已经库存无几,为了维持F14强大的超视距空战能力,伊朗甚至用哪个“霍克”防空导弹的技术研制出可由F14挂载的“法克儿”90远程导弹。

虽然伊朗在维持F14方面的能力和成绩有目共睹,但是说它吃透了F14的全套技术,那就言过其实了。虽然很难明确定义“吃透”这俩字的概念,但是笔者认为起码应该包含以下3点内容:

1、掌握飞机的气动布局特性,包括飞控;

2、掌握飞机的结构特性,包括机体的制造方法和工艺流程;

3、掌握飞机各子系统的性能特性,包括发动机、航电以及武器系统。

做到以上3点,才能算是“吃透”了一型战机。而吃透一型战机最直观的表现,就是能自主对这型战机进行仿制甚至进行合理的升级。

对于购买、引进的飞机,“吃透”是件很难的事情,尤其是技术水平相对较低的国家。对于伊朗来说,除了本身工业水平弱,还有一个障碍就是美国方面的技术封锁,两者结合,伊朗方面吃透F14的难度如登天。

F14虽然是1970年首飞的老旧飞机,以今天的眼光来看已经过时,但是其采用的一些先进技术、先进子系统以及设计、制造方法,仍然不是现在的伊朗能够掌握的,例如用于变后掠翼控制的钛合金翼盒的制造,为了制造F14机体上最核心的部件,格鲁曼公司当年研发了一种全新的焊接技术,直到现在也是顶尖的。

F14的机体结构相当复杂,伊朗目前仅具备制造某些非承力结构的部件。除了机体,比如TF30发动机、AWG-9火控雷达等子系统,仅具备维护的能力。

伊朗方面没有吃透F14有一个非常明显的证据,那就是伊朗的所谓国产战机项目。伊朗目前的主力战机F4、F14、幻影F1、米格29、歼7、F-5等都已经非常老迈不堪,急需新战机进行替换。但是由于伊朗方面遭受国际制裁,很难买到心仪的战机。于是,伊朗本国航空工业就对本国的战机进行仿制。对于这些可以仿制的对象,F14无疑是伊朗最理想的选择,但是伊朗最终仿制出来的战机却是这款:

懂行的军迷都知道,这款名叫“Kowsar”的战机其实就是F-5,这说明伊朗吃透了F-5的技术,而不是F14。

前文说过,对于引进的战机能够吃透是件不容易的事情,即便想我国这种在航空工业领域段位较高的选手,对引进的战机进行吃透也非常不易。在“吃透”引进战机方面,中国有正、反两方面的例子。

正面的例子是对米格21的“吃透”。中国的相关厂商耗费30年才算吃透了米格21的全套技术,而且在这个基础上研制了全面升级的歼7G,战斗力大幅上升。除了歼7系列,还有FTG-2000这样的“终极米格21”,可谓是改的连米格设计局都不认识了。

反面的例子就是对苏27的吃透,相关厂家不思进取、得过且过,在俄方转让全套技术的情况下仍为完全掌握苏27的相关特性,尤其是气动和结构。最明显的例子就是歼16机背上的减速板仍未取消,机体寿命还是局限于苏30的4500小时。而人家的苏35已经在全面升级飞控的基础上取消了减速板,而且机体寿命达到了6000小时。

伊朗有没有可能吃透美国f14战斗机的全套技术?

大家应该都知道:当年美、伊关系不错的时候,美国人卖给了伊朗79架的F-14“熊猫”战机。那么这么多年以来,伊朗有没有可能全面吃透F14的全套技术呢?我首先把事实告诉大家:伊朗一直到现在都没有吃透F14战机的全套技术,在可见的未来想吃透也是几乎不可能的。

历史告诉我们,高精密的现代战机是无法靠逆向技术进行仿制的——当然了,这也跟一个国家的军工实力、基础科技能力密切相关。黑鹰直升机都四十年了,不也还是没有仿制出来;高端发动机领域其实也一样。

如果靠仿制完全可行的话,那么隔壁的印度还用每年花大把的银子去进口军事装备吗?当然也就不需要了。我还是那句话:有些东西弯道超车是可以的,有些东西还是需要一步一个脚印地去追赶、去研究的。

一直到现在为止:当年的F14战斗机依然是伊朗空军的绝对主力战机,不过唯一的问题就是数量已经越来越少了。现在伊朗空军约有25架F-14仍处于可运作状态,当初买回来的F-14多达79架,估计要么由于缺少配件而退役了,要么就成为了“器官捐献者”。

美国的F4战斗机

我们先来看看:F14战斗机有啥厉害之处以及伊朗的F14的现状如何了呢?

从1962年起,第二代战斗机F-4鬼怪成为美国海军标准舰队防空战斗机。可是后来,苏联海军部署了相当数量的陆基远程轰炸机,其配备的反舰导弹对美航母编队构成很大威胁。

美国人服役的F-4难以担负起拦截苏联远程轰炸机的重任,另外F-4没有安装传统的机炮,缺乏最后的攻击手段。于是乎,美国人就开始研制下一代的战斗机来应对苏联方面的威胁了。

美国人向国内的各大军工企业发出了招标公告,最终格鲁门公司的方案获得了美军的认可。1970年12月的时候,第一架XF-14原型机被生产出来并进行了试飞测试,总体上还是比较满意的。

1972年的时候,美军的舰队已经开始装备这种战机了。同年,尼克松对伊朗进行了友好的访问。当时伊朗还是处于巴列维王朝时期,伊朗还是美国在中东地区的铁杆小兄弟。

米格25

伊朗人向尼克松提出:苏联的米格-25侦察机经常侵犯伊朗北部领空,而自己原有的F-4战斗机根本无法拦截这种速度达到两马赫以上的入侵者。美国人当时需要积极的介入中东地区、需要遏制苏联,于是乎就提出让伊朗购买自己最新、最先进的F-14战机了。

按照原计划,伊朗一共是从美国订购了80架的F-14战斗机。可是后来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1979年的时候,伊朗发生了伊斯兰革命、霍梅尼上台了,有一架战机直接被美国人在交货的时候扣下来了——伊朗人一共实际上只获得了79架的F-14战机。

尽管离F14研发、装备已经过去了快50年的时间了,但是谁也不能否认就是放到现在:F14战斗机依然是一款非常强大的战斗机。

早期生产的F-14战斗机,装备的是两台普惠公司的TF30-P-412加力涡轮风扇发动机,单台加力推力9490公斤。

后来美国人又不断的进行了改进,到了1986年的时候,已经采用F110-GE-400发动机,单台加力推力12700公斤。

F14战斗机的总体性能应该用优秀两个字来形容比较贴切,例如:航程2500公里左右、速度达到了2.3马赫、载弹量可以达到6吨以上,机载雷达为先进的AN/AWG9脉冲多普勒雷达等等。这款战机在F18没有装备之前,是美军航母舰载机的绝对主力。

F14在实战中也创造过比较辉煌的战绩。1981年的时候,伊朗人用F14战斗机发射“响尾蛇”导弹直接干掉了利比亚的两架苏22战斗机;另外F14战斗机还参加了海湾战争、格林纳达冲突以及后来的科索沃战争等等,都有着非常优异的表现。

我还是那句话,不管什么武器,只有在实战中经过论证和检验以后才知道其到底是个啥状态。F14战斗机就是充分经过了实战的检验,所以我们可以说这款战斗机还是相当不错的。

我们再来分析一下:为什么说伊朗一直到现在也没有完全吃透F14战斗机的全盘技术呢?

前面说过了,到1979年伊朗国内变天为止,伊朗人一共获得了79架的F14战斗机。往后日子里面,伊朗开始遭受美国的制裁和封锁,几乎没有机会获得F14的相关零部件供应了。

伊朗人在往后的日子里面把F14战斗机当成宝贝一样的供着,例如:两伊战争中,伊朗让F14当指挥机使用,一般都远远地躲在后头,绝不轻身涉险。

伊朗由于在正规的途径得不到F14的关键零部件以及武器、航电系统,所以不得不开各种伪装的贸易公司来走私零部件。

虽然伊朗也能搞到一点零部件并且不遗余力的对F14进行维护保养,可是现如今能飞的F14还是越来越少了,据传能达到运行状态的F14不超过25架,其余的都歇菜了。

那么伊朗为什么拥有F14都四十多年了,还是吃不透F14的全套技术、还是仿制不出来呢?我觉得有三个核心原因。

第一个原因当然还是发动机的原因了。

出口伊朗的F14装备的是普惠公司生产的TF30发动机,即便它已经停产多年,可是TF30发动机到今天也属于相当厉害的发动机。

按照这款发动机的指标来看的话,目前全世界能够生产同性能发动机的国家不超过5个,这里面当然没有伊朗了。关于制造一款优秀的航空发动机有多难,我想绝大部分人都是知道的。

我个人认为:如果伊朗能够成功自产TF30–P–100发动机的话,那么他就应该算是世界军事一流强国了。

举个例子:我们家的歼-20一开始就不得不使用俄制的AL-31发动机,后来经过了多年的努力才改进出了涡扇-10发动机。可是真正匹配五代机歼-20的涡扇-15发动机,一直到现在也没有一个准确的装备时间。

第二个原因:F14的机身材料伊朗根本就搞不出来。

F-14在机身结构上采用广泛使用的钛合金,部分采用了硼复合材料,获得较高的强度重量比。机体结构中有25%的钛合金、15%的钢、36%的铝合金、还有4%的非金属材料和20%的其他复合材料。

我无数次地说过:材料学是一门基础科学、是一门无法进行弯道超车的科学。新材料的研制是需要长期的科技积累、不断的试错、不断的进行基础研究才可以的。

说句大家不爱听的话,别说伊朗的材料学不过关了,就是我们自己的材料学都是有待商榷的。

第三个原因:F14的航电系统、软件系统、甚至连武器配套系统,伊朗人也还是搞不定。

一款优秀战斗机的航电系统包括了,通讯系统、导航系统、自卫系统、机载雷达、火控系统、数据传输系统等等。

目前世界上能把先进战机所有的航电系统搞明白、搞透彻的国家同样不超过五个,这里面当然也不会有伊朗了。

举个例子:F-14的机载雷达使用了休斯公司的AN/AWG9脉冲多普勒雷达。这款雷达可截获120到315千米内的空中目标,可以同时跟踪24个目标,并且攻击其中的6个目标。这样的机载雷达技术,别说伊朗了就是一些号称军事强国的国家也是在最近几年才研究透的。

据传:当年伊朗人把这些F14的机载雷达拿给了我们来研究。当时我们机载雷达技术非常落后,连单脉冲雷达尚且不能做好。通过对AWG-9火控雷达系统的研究,我们雷达的技术才有了很大的提高。

总之一句话,伊朗人一直到目前还没有完全吃透F14战斗机的技术这是个无可争议的事实。话说回来,如果伊朗人已经完全吃透了F14战斗机的技术了,那么也不会越吃透反而能飞的F14越少了。

最后我想说,空军顶级战斗机的研制和生产,考验的是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和军工实力,有时候行就是行、不行就是不行。有军事专家说过:即使把一些先进战斗机的图纸、材料以及所有的资料都给你,可是你依然是研制不出来的。没办法,科技这个东西最实在,靠的完全是实事求是、靠的是长年累月的积累才行。

伊朗有没有可能吃透美国f14战斗机的全套技术?

伊朗永远也没有可能吃透美国F-14战斗机的全套技术,请注意是永远,forever,不是现在。原因非常简单,F-14是诺思罗普·格鲁曼公司研发的舰载战斗机,诺思罗普·格鲁曼自己都无力掌握发动机技术,它采用的是普拉特·惠特尼和通用电气公司发动机,无论是早期的TF30-P-412加力涡轮风扇发动机,还是1983年之后的TF30-P-414A发动机,还是1986年之后的F110-GE-400发动机,他自己都造不出发动机。诺思罗普·格鲁曼公司自己都造不出发动机,伊朗上呢掌握全套技术去呢?偷都偷不来,我从来没听说伊朗出过什么神偷,神偷都是香港和美国、英国的。

F-14战斗机的机载雷达用的是休斯公司的AN/AWG9脉冲多普勒雷达,可截获120到315千米内的空中目标,可以同时跟踪从超低空到30000米高空及不同距离之内的24个目标,攻击其中的6个目标。这雷达技术,诺思罗普·格鲁曼公司也没有,伊朗上哪吃透去呢?他们吃羊肉就差不多了。

其实的部件,伊朗也无法吃透。我没听说伊朗能生产任何F-14的关键部件。于是,伊朗的F-14,要通过走私的方式,从美国飞机坟场获得一部分部件。当然,这种方式是美国人去飞机坟场偷,再通过黑市卖给伊朗。现在,这种方式也行不通了,美国空军加强了飞机坟场的管理,美军退役飞行员想偷他开过的战斗机的驾驶仪上的钟表,都不可能了,游客进入飞机坟场停机区之前全部下车,有美国空军的安检人员“监督”游玩。要偷偷部件,已经不可能了。

于是,伊朗的F-14只能采取拆飞机获得部件的方式,来维持机队的运行,据悉,目前好像是只有两三架、四五架堪用了,离全部趴窝不远了,他们上哪吃透美国f14战斗机的全套技术去呢?

最后,伊朗为什么要吃透美国f14战斗机的全套技术呢?诺思罗普·格鲁曼公司都没想过吃透自己生产的战斗机的全部技术,这是一个供应链时代,飞机制造商总体设计,所有关键部件都是供应商提供,飞机造好了,飞机制造公司也不是全包员地负责维修支持服务,大部队供应商负责自己的部件维修,提供备件,飞机公司也就是个统筹协调的大管家的作用。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