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溪2号是哪个国家投资建设的?

是俄罗斯投资建设的。欧洲有大资本投资参与。本来已经建设完工,等着剪彩开通了。因为俄乌战争,美国逼着德国停止开通。导致了参与的欧洲资本家巨额负债已经破产了。

北溪2号是哪个国家投资建设的?

投资建设北溪二号的原因是北溪一号已经不能满足欧洲各国所需,于是由俄罗斯天然气巨头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有限公司(相当于俄罗斯的央企)牵头,最终联合了五家欧洲公司一起合作投资建设了北溪二号。接下来给大家扒一扒“北溪二号”的前世今生。

北溪二号都是哪些公司一起投资的

既然“北溪二号”是一个项目,必须是成立一家公司,而这家公司就注册在有永久中立国之称的瑞士。

投资建设“北溪二号”的六家企业分别来自俄罗斯、荷兰、奥地利、法国和德国两家公司。

具体这六家公司分别是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有限公司出资50%,另外50%由德国尤尼珀公司、德国温特斯哈尔-迪亚公司、荷兰皇家壳牌集团、奥地利国家石油公司,以及法国昂吉集团共同出资。

北溪二号的前世今生

因为有了“北溪一号”的建设经验,“北溪二号”的建设工期相对就比较短了。

“北溪二号”是从2018年开始动工,预计会在2020年就可以完工。但在建设过程中出现了很多意外的问题,主要来源于美国给制造的,所以,到今年才算正式完工,且还没有通过验收。

2019年底,完成了俄罗斯、芬兰和瑞典水域的全部工程,以及德国和丹麦水域的部分工程。

随后美国实施对俄罗斯制裁,参与北溪2号天然气管道工程的公司多数属于被制裁对象,管道铺设于2019年12月暂停,此后断断续续推进,直至2021年9月最终收尾。

2022年“北溪二号”已经充气,但并没有通过验收,于是一直也没有正式启用。

如果不出意外,“北溪二号”正式投入使用之后,每年将向欧盟国家输送550亿立方米的天然气

2022年1月26日,“北溪-2”项目正式在德国注册成立运营公司。

但随着俄乌战争的爆发,德国暂停审批手续,美国又实施了多次针对性的制裁政策,

2022年9月26日,瑞典测量站在“北溪-1”和“北溪-2”天然气管道发生泄漏的同一水域探测到两次强烈的水下爆炸。两次爆炸分别发生在格林尼治时间26日零时03分和17时04分。

北溪2号是哪个国家投资建设的?

这两天北溪天然管道被破坏这个事成为了国际焦点问题。现在全世界都在发出一个灵魂之问——到底是哪个国家或者组织破坏了俄罗斯输往欧洲的北溪天然气管道呢?我看到很多人都在说是美国人干的,我个人觉得有可能、但是也不能完全确定。毕竟想干这件事的国家有很多,例如:乌克兰、波兰、波罗的海三国等等。

其实欧洲人在没有进口俄罗斯天然气以前,过冬的时候主要是靠烧煤发电来抵御严寒了。这些年大家都在搞碳减排活动,于是乎——欧洲就开始积极跟俄罗斯对接天然气的输送业务了。

北溪天然气管道是一个离岸天然气管道,起始位置大家应该都知道的——是由俄罗斯输往德国的天然气管道。

北溪天然气管道项目包含1号、2号两条平行管道,也就是大家所说的“北溪1号”和“北溪2号”线了。其中德国的能源供应中,严重依赖从俄罗斯进口的天然气,例如:2017年德国从俄罗斯进口了530亿立方米天然气,占德国天然气消费总量的40%。

“北溪1号”管道是从2011年5月开始铺设,并与同年11月8日正式投入使用。这条俄罗斯输往欧洲的天然气管道总体上在俄乌冲突以前运行的还是不错的、还是比较正常的。

可是在俄乌冲突发生以后,各种问题就出现了,其实本质原因只有一个:俄罗斯开始打能源牌、欧洲国家也不想再被俄罗斯在能源供应上卡脖子了。

俄罗斯的目的很简单:通过“断气”让欧洲人屈服或者给各国高层施压,从而让自己在俄乌冲突中解困。其实在俄乌冲突一开始的时候,俄罗斯跟欧洲之间关于能源供应问题就开始进行各种博弈了。

俄罗斯今年6月中减供60%的“北溪-1”号天然气,每天供气量不超过6700万立方米。7月底又降至20%约3300万立方米,8月31日,基本上完全关闭了该管道。

这一下算是切切实实地给欧洲“断气了”、管道被破坏了——不断也不行了。

我们再来看看:北溪2号的那些故事。我想告诉大家的是:“北溪2号”的故事可比“北溪1号”复杂得太多了,其中的曲折程度可以写成一本书了。

投资建设“北溪2号”的原因是:“北溪1号”已经不能满足欧洲各国的所需了。“北溪2号”管道是由俄罗斯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与五家欧洲公司一起建设完成的。其中俄罗斯占一半的股份、欧洲的五家公司加在一起占一半的股份。

“北溪2号”管道的总长度约1222千米,是目前世界上最长的海底管道。“北溪2号”管道设计时候的输气能力为550亿立方米/年。这条管道的走向与北溪一号差不多,也是从俄罗斯到达德国的。

这条管道同样穿越了波罗的海,这就是说:“北溪1号”和“北溪2号”基本上是两条并行的输气管道。“北溪2号”开工建设的日期是2018年,按照计划在2020年可以全部完工并进行运营。

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北溪2号”在一开始建设的时候就遇到了麻烦。美国与部分东欧国家在“北溪2号”建设之初就强烈反对这条输气管道的修建。

美国和东欧国家反对北溪2号建设的理由很简单、很直接:

一是,当时克里米亚问题已经爆发了,美国和东欧国家认为:“北溪2号”的修建将使俄罗斯获得更多的外汇和资金。这样一来,乌克兰和东欧国家的安全就会存在很大的问题。

二是,美国和东欧国家几乎一致认为:当欧洲对俄罗斯的天然气产生极度依赖以后,那么就会在制裁俄罗斯的立场上产生松动,甚至会出现被俄罗斯能源绑架的问题。

这主要是因为在“北溪2号”开工建设的时候,欧美已经因为克里米亚的问题对俄罗斯进行制裁了。

往后的日子里面,德国、俄罗斯、美国、东欧国家围绕着“北溪2号”的建设进行了长期的博弈。这里面的各种过程、各种事情比较复杂了,总之就是:德国人坚决地要修建北溪2号管道、美国人坚决不让德国人修建。

2019年底的时候,由于美国人的制裁和强烈的反对,最终导致“北溪2号”项目不得不停工了。这一下算是彻底地激怒了德国人,德国对此强烈谴责美国干涉北溪2号的举措,敦促美国不要干预欧洲的能源政策。

德国人甚至还说出了跟当年戴高乐一样的名言——欧洲是欧洲人的欧洲,不是美国人的欧洲。德国明确表示:拒绝任何外部干预和区域外的制裁。

在德国人强烈的坚持甚至是不顾和美国人翻脸的情况下,北溪2号项目的德国段于2020年12月29日宣布如期完工,并开始申请运营执照。

2021年9月6日,北溪2号管道完成全部的铺设工作和运行手续。同年10月5日,“北溪2号”开始注气进行测试和试运行。

可是仅仅过了一个月的时间,同年11月6日德国监管机构就宣布暂停批准“北溪2号”管道的许可证。随后欧盟出来表态了,他们认为“北溪2号”不符合能源认证规范,估计是美国人的压力起到了作用而已。

往后的事情大家都很了解了,俄乌冲突爆发了——“北溪2号”项目又被制裁了。总体上来说,“北溪2号”输气管道从开建的时候就在扯皮、一直到建好也没有正经地输过气。

如今的故事大家应该都知道:北溪1号、北溪2号管道发生了破坏性的事故了。按照专家的意见:要想彻底修好这两条输气管道的话,起码要一年的时间才行。

那么这两条北溪管道到底是哪个国家破坏的呢?我来简单地分析一下。

首先德国、法国、奥地利、荷兰和俄罗斯是出资方、是修建方。我个人认为:这几个国家是完全可以排除的。毕竟当年这几个国家是顶着美国人的制裁才修建完成输气管道的。

美国人会不会是破坏北溪管道的凶手呢?说句良心话,这种可能性比较大。破坏北溪管道对美国人有两个巨大的好处或者说美国人有强烈的作案动机:

一是,美国人一开始就是坚决反对这条管道的修建的,美国人非常害怕欧洲因为天然气供应的问题与俄罗斯妥协了。

二是,这条北溪管道被破坏了以后,欧洲与俄罗斯藕断丝连的能源关系算是完全没有了。

这样一来,欧洲就会全心全意跟着美国人一起去围攻俄罗斯了。另外欧洲缺少能源供应渠道了,美国人还可以从中赚钱,毕竟冬天快要到了。

那么除了美国人以外还有哪些国家有作案动机呢?我认为起码还有五个国家有作案动机:波兰、波罗的海三国以及乌克兰。

至于原因就很简单了:他们都希望这一次彻底的打败俄罗斯,一旦管道被破坏以后不但可以消减俄罗斯手中的能源牌,还能逼着欧洲国家彻底的与他们站在一起。

不过一切都还没有确定,到底是谁破坏了北溪管道目前还没有一个定论。以上只是我个人的一点分析而已,大家可以自己分析自己的。

最后我来回答一下题主的问题:北溪2号是哪个国家投资建设的?

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是“北溪2号线”股份公司的俄方持股者,负责执行此耗资95亿欧元的计划,并且承担一半的费用(47.5亿欧元)。

那么剩下的50%股份由5家欧洲国家的公司出资,其分别是法国的一家公司、奥地利的一家公司、荷兰的一家公司、德国的一家公司。这条北溪二号管道全长1,222千米,是从俄罗斯往德国输送天然气的管道。

北溪2号是哪个国家投资建设的?

北溪二号连接着俄罗斯与德国,这两个国家自然是参与了北溪二号的投资建设,但实际上参与其中的可不止俄罗斯与德国这两个国家。

为建设北溪二号,当年在瑞士成立了一家公司,这个公司是俄罗斯、德国、法国、荷兰与奥地利五个国家的六家企业共同出资成立的,著名的俄气占据67%的股份。

参与建设北溪的企业,除了全球能源巨头俄罗斯天然气工业公司之外,还有荷兰壳牌石油公司、奥利达石油天然气集团、法国ENGIE集团、德国的Uniper、Wintershall公司。

北溪建设的相关费用,俄气占一半,其他五家公司各占一成。

不过虽然是六家企业一起出资建设,但北溪的股权完全掌握在俄气的手里,其他五家公司出资但并不占股,但能够从北溪二号的建设当中获得足够的好处。

德国是欧洲最大的工业实体与经济体,因为其本土的能源资源匮乏,所以需要大规模进口,而天然气储量全球第一的俄罗斯,成为德国的最优选择。

原本俄罗斯对西欧的天然气出口,从苏联时代就已经开始了。

俄罗斯天然气对德国的出口,过去在陆地方向有两条主要的管线,一条经过波兰,一条经过乌克兰,而这两个国家,跟俄罗斯的关系一向不是很好,甚至很不好。

不管是俄罗斯还是德国,都非常清楚这一点,这对于俄德能源合作非常不利。

对于俄罗斯来说,能源出口管线经过对自己不友好的国家,每年要给过路费是小事,可关键时刻很容易被人拿捏,这是很危险的。

而对于德国来说,自己本身对于能源进口十分依赖,而进口管道需要途径不可靠的第三方,不仅增加的成本费用,而且不利于能源安全,自然还是要另辟蹊径比较好。

于是,俄罗斯与德国建设了北溪一号,这条从俄罗斯铺设,经过波罗的海直达德国本土,不经过第三方的海底管线,成为了后来德国最重要的能源进口命脉。

随着德国经济的发展,还有环保运动的进行,德国对于天然气的需求量越来越大。

从前的北溪一号已经无法再满足德国的需要,尤其是日本地震福岛事故发生后,德国国内此起彼伏的去核电化运动,导致德国能源结构升级加速。

在这样的情况下,德国与俄罗斯联手,进行了北溪二号的建设。

对于德国来说,北溪二号能够让德国获得更多稳定而且廉价的天然气,而对于俄罗斯来说,更多的天然气出口不仅带来了巨额利润,也让俄罗斯在欧洲能源领域影响力上升。

不仅是德国,欧洲大部分国家都是能源进口国,所以像是法国、奥地利等国,也都纷纷参与到北溪二号的建设当中,毕竟这的确能够带来好处,让自己也能分一杯羹。

当然,北溪二号的建设也触动了某些国家的利益,它们非常反对北溪二号。

比方说波兰与乌克兰,因为这会影响它们作为天然气中转站的枢纽地位,减少过境费收入,并且也可能导致这两个国家在欧洲能源领域的话语权降低。

而美国则担心这样的能源合作,会让俄罗斯增加影响力,并且让欧洲与俄罗斯关系亲近,万一欧洲与俄罗斯亲厚起来,那么美国就无法完全掌控欧洲,这会妨碍自己的利益。

但是,即便美国一再泼脏水抹黑,北溪二号还是排除万难成功建成。

默克尔时代的德国,一切以切实利益为重,德国非常清醒,知道北溪二号的建设意味着什么,所以根本不理睬美国的聒声,北溪二号建成后,德国能源相当安全。

凭借着大量供应稳定而且廉价的天然气,德国的制造业竞争力越来越强,即便欧洲乃至于西方都大规模去工业化的时代,德国仍旧保持着非常强大的制造业实力。

只可惜,如今北溪二号莫名其妙被炸了,西方各种欲盖弥彰此地无银三百两,但不管怎么样,德国乃至于整个欧洲又陷入能源危机,还被美国拿捏得毫无办法。

北溪2号是哪个国家投资建设的?

直接参与北溪2号建设的一共有5个国家、6家公司,不过股权全部归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这家公司所有,也就是狭义上北溪2号的所有者。

前两天,北溪管道发生3处爆燃,其中就涉及北溪2号。一时间,北溪2号再度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很多人只知道北溪2号是俄罗斯向欧洲输送天然气的管道,对北溪2号的细节却知之甚少。

下面我们就来介绍下北溪2号的“前世今生”,重点介绍参与北溪2号管道建设的国家、公司、投资比例等:

01,北溪2号概况:

北溪2号是与北溪1号大致平行的一条输气管道,北溪1号建成于2011年,早已投入使用,是俄罗斯向欧洲供气的重要通道。

北溪1号全长1224公里,东起俄罗斯的维堡,西至德国的格赖夫斯瓦尔德,日均向欧洲供气6700万m³。

在北溪项目之前,乌克兰是俄罗斯向欧洲输送天然气的重要路径,天然气需要过境乌克兰,乌克兰收取“过路费”,躺赚了不少收益。

但2014年俄乌之间出现关系紧张之后,俄罗斯不想平白无故地付出了,又加上北溪1号供气效果良好,于是加建一条平行于北溪1号的输气管道就逐步提上了日程,这条输气管道就是北溪2号。

如果北溪2号建成并投入使用,那么之前通过过境乌克兰陆上管道向欧洲输送的天然气将进一步减少,乌克兰的收益也会逐渐成为历史,不仅降低了欧洲的用气成本,俄罗斯也能达到惩罚乌克兰的目的。

北溪2号的起点是俄罗斯乌斯季卢,管道经过波罗的海海底,终点位于德国卢布明,天然气输送到德国之后,再靠支线管道输送到欧洲各国,预计北溪2号每年能向欧洲输送天然气550亿m³。建成后,俄罗斯向欧洲输送的天然气可翻倍。

02,参与北溪2号建设的国家、公司,以及出资情况:

2015年,为了建设北溪2号管道,一家合作公司在瑞士成立,这家公司由5个国家的6家公司共同组建,即俄罗斯为主导,德国、法国、荷兰和奥地利参与。

具体到参与建设的公司,无一例外都是欧洲大公司,主导者自然是俄罗斯的天然气工业公司,这家公司67%的股权属于俄联邦国资,性质类似于我们的“央企”;其余5家公司分别是荷兰的壳牌、奥地利的石油天然气集团、法国的ENGIE集团以及德国的Uniper公司、Wintershall公司。

北溪2号耗资95亿欧元,这可不是一笔小数目,6家公司在出资上是这样划分的:俄罗斯天然气工业公司出资50%,其余各家各负责10%,以融资和担保的形式承担。

不过,虽然6家公司共同出资建设,但是俄罗斯天然气集团拥有北溪2号100%的股权,也就是唯一的股东。

有人可能会纳闷,其他5家公司出了资金却不占股,为什么能心甘情愿地出资建设呢?其实道理很简单,俄罗斯天然气工业公司只是狭义上的所有者,使用权却是归所有参与建设的国家和公司的,参与建设的国家和其他5家欧洲公司都能从中获得优待和好处,并不吃亏。

以上就是参与北溪2号投资建设的国家和公司名单。不过,虽然北溪2号的建设早就提上了日程,但过程中却遭遇了很多曲折,原因就在于美国对该项目的制裁:

03,北溪2号的建设极为曲折:

原计划北溪2号能于2019年年底建成,但直到2021年1月19日,北溪2号才完成了90%管道的铺设。

之所以建设缓慢,最大阻碍来自于美国的制裁,美国认为北溪2号有利于欧洲向俄罗斯靠近,不符合美国遏制俄罗斯的战略,于是一再设置障碍,曾三番五次表示要对参与北溪2号建设的欧洲公司和主要负责人实施制裁。

受制于制裁威胁,过程虽然曲折,但好事多磨,北溪2号2021年正式完工。

当然,现在北溪2号还未正式投入使用,除了还差批文之外,最大的“黑天鹅”无异于年初爆发了俄乌冲突,欧洲对俄罗斯实施数轮制裁,俄罗斯以天然气为突破口反制裁,减少了对欧洲的天然气供给,就连北溪1号的供气量都削减了,更不用说北溪2号投入使用了。

从北溪2号立项、筹资、建设到建成,5个国家耗费了巨大的心血,如今尚未正式投入使用的北溪2号却遭遇了破坏,不禁让人愕然和心疼。

对此,大家怎么看?欢迎留言交流;

码字不易,给点个赞、点个关注吧。

北溪2号是哪个国家投资建设的?

北溪2号是俄罗斯的天然气巨头公司-俄罗斯天然气公司icon出资一半,和另外五家的欧洲公司一起合作建造的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