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北约不是比中立更容易卷入战争吗,芬兰人怎么想的?

与其整天生活在恐惧不安中,不如奋力一搏,在芬兰人眼里,北约无论从实力还是信誉,都是俄罗斯无法相比的,芬兰人也从来没有想信过俄罗斯。

加入北约不是比中立更容易卷入战争吗,芬兰人怎么想的?

他们所看到的事实,北约不需要直接出兵,仅武器支援,利用其强大的信息化优势,令不堪一击的乌克兰军队,拖住了俄罗斯强大的钢铁洪流,个个击破,损兵折将,占不到任何便宜,为求自保,只有加入北约。

加入北约不是比中立更容易卷入战争吗,芬兰人怎么想的?

当年它好像没有参加什么团体,更没有过什么组织生活,都是自己过自己的小日子。结果被别人看上了卡累利阿地峡,不给还要被挨揍。所以,也许他现在想明白了。

加入北约不是比中立更容易卷入战争吗,芬兰人怎么想的?

这次俄、乌冲突打出来了一个后遗症,那就是欧洲小国们更加坚定了自己加入北约的步伐。芬兰和瑞典已经在加入北约的路上了,这就是最好的例子。很多人会说:保持中立不是挺好的吗?为啥要选择加入北约呢?——搞不好还会跟乌克兰一样引火上身。很多人还会说:乌克兰就是要加入北约,所以才发生了俄罗斯对乌克兰的特别军事行动。我想告诉大家的是:住在俄罗斯旁边,还是找个“安全保护伞”比较靠谱。如果大家把历史书一翻开,估计那是瑟瑟发抖的存在,几乎周边国家全部被俄国人扩张了一遍,例如:波兰、瑞典、大清朝、奥斯曼土耳其、芬兰等等,都深受俄国人的扩张之苦。

这次俄罗斯发动特别军事行动到底是不是因为乌克兰要加入北约引起的,这还是存在着一定的争议的。

但是有一个事情基本上是没啥争议的,那就是:如果乌克兰已经加入北约了,俄罗斯还敢不敢开启特别军事行动呢?不好意思了,多半是不太敢的。

北约的全称叫做: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是美国人当年为了美苏争霸而组织起来的一个军事联盟。一旦加入了这个联盟以后,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保障,那就是:联盟里面只要有一个国家被别国攻击了,那么大家就会一起上。这就是所谓的——集体防卫原则。

很多人觉得:芬兰就在俄罗斯的旁边,一边是北约、另外一边是俄罗斯,那么保持中立不就没事了。不好意思了,芬兰在历史上就吃过苏联的亏了。

1939年10月5日,苏联突然紧急邀请芬兰政府代表赴苏谈判。苏联提出了割让和调整芬兰部分领土的要求,即要求芬兰把一部分领土割让给苏联;还要求把汉科半岛以每年800万芬兰马克的代价租借给苏联,为期30年。

苏联这边表示自己愿意拿两块偏远的土地跟芬兰换。芬兰方面的答复很简单、很直接,也很果断——不行。

于是乎,1939年11月30日,苏联方面23个师共45万军队攻入芬兰。这场苏芬战争,虽然芬兰的表现很勇敢,自身的伤亡也比苏联小,可是由于实力差距过大还是战败了。

我就问大家一句话:如果当年有北约的话,芬兰又加入了北约的话,苏联人还敢不敢直接跑去攻占芬兰的领土了。

俄国人在历史上对领土的扩张一直是非常执着的,无论是沙俄还是后来的苏联、俄罗斯都是一样的。

苏联刚解体那会儿,俄罗斯由于实力有限,所以选择了低调行事。可是一旦俄罗斯觉得自己实力可以了之后,又要开始新一轮的领土扩张计划了。

例如:2008年的南奥塞梯问题、2014年的克里米亚问题以及今天的乌东问题等等。如果这一次又成功了的话,不知道下一次又会是哪里了。

芬兰就住在俄罗斯的旁边,历史上被占领过、现在又有乌克兰的例子在。试问一下,你是芬兰人你怎么想、你怎么来保护自己。另外一个关键的问题是:如果俄罗斯对芬兰展开特别军事行动的话,芬兰根本是扛不住的。

芬兰的人口大约在550万左右,芬兰现役兵力只有2.3万人,另外还有预备役28万人,准军事人员有1.4万人等等。这样的军事实力,完全不可能是俄罗斯的对手。

即使芬兰宣布中立,又有什么用呢?万一有一天,俄罗斯人随便找个理由,例如:资助乌克兰、建立缓冲区、领土有纠纷、威胁俄安全等等,而直接攻击芬兰的话,靠着芬兰的一己之力根本就抵抗不了多久的。

很多人搞错了一个概念,中立国也是要有实力才能中立的。中立国的意思是:我不打别人、别人也不要来欺负我。可是凭什么保证别人不欺负你呢?说白了,还是要有一个强大的军事实力作为保障的,可是目前芬兰就完全没有。

如今对于芬兰、对于瑞典来说已经是看透了,与其在北约和俄罗斯之间走钢丝,还不如彻底加入北约划算。一旦芬兰和瑞典加入了北约,那么俄罗斯也就不敢轻举妄动了,如果对芬兰动手的话——按照条约规定,北约必然会出手的。

再来举个最简单的例子:目前波兰跳得很高,又是援助乌克兰、又是成为了北约援助乌克兰的通道,现在居然还搞了“泼油漆”的事情。

可是大家有没有发现一个问题:俄罗斯有没有去动波兰呢?显然是没有的,没办法——波兰是北约国家。

另外还有一个最简单的逻辑:现在北约都在援助乌克兰、军事装备天天往乌克兰送,为啥俄罗斯不去打这些送武器的北约国家呢?说白了还是不太敢动手而已。

另外按照道理来说:乌克兰只是要加入北约,但是威胁俄罗斯安全的应该是北约本身才对。按照逻辑来说:俄罗斯应该直接攻打北约才能消除对自己的威胁呀?为啥跑去打乌克兰呢?

其实原因很简单:北约太猛了,俄罗斯目前还不敢碰而已。

最后我想说,站在芬兰的立场来看的话,现在正是加入北约的最好时机和机会了。万一哪一天,俄罗斯一不高兴,又对芬兰发起特别军事行动的话,芬兰背后没有强大的组织撑着,该如何是好。说白了,住在一个天天喜欢打人的邻居旁边,还是直接背靠警察局才能保证自己的安全。

加入北约不是比中立更容易卷入战争吗,芬兰人怎么想的?

今天解封了我的评论,我来回答问题吧。一句话,芬兰无非是感受到俄罗斯的威胁,想加入北约后,寻求美国及北约的保护。

加入北约不是比中立更容易卷入战争吗,芬兰人怎么想的?

中立国,只是一种“意识”与“态度”。

一个国家能否保持中立国地位,取决于国际社会是否认可。尤其是大国是否认可。

国际社会如果不认可,一个国家单方面宣布中立,没有任何意义。

也就是说,中立也要是讲实力的。没有实力的中立,等于假中立。

真正的中立国,并不是说我宣布中立,你就不能打我了。而是我有中立的实力,你有胆儿你就来打我一个试试!

那么,芬兰有没有“真中立”的实力呢?

很明显,并没有。

俄罗斯是什么体量?芬兰是什么体量?

如果俄罗斯不顾后果的对付芬兰,仅有五百万人口的芬兰拿什么抵抗?

我知道,这里肯定有人要拿苏芬战争说事。

拜托,战争看的是结果,不是过程。

苏芬战争期间,虽然芬兰人民表现优秀,凭借战场上的优秀表现令苏军死伤惨重,挫败了苏联吞并芬兰的企图,保住了国家主权。

但是,由于双方实力过于悬殊,芬兰在苏芬战争结束后,还是签署了不平等条约,最终被迫割让了近四万平方公里的土地给苏联。

也正是因为芬兰被迫割让了土地,所以当苏德战争爆发后,芬兰就选择站队德国,出兵帮德国打苏联,试图借德国之手夺回失地。

然而,芬兰的这次站队明显是失策了。

苏德战争后期,随着苏军全面反攻,德军尚且自顾不暇,哪里还顾得着芬兰?

截止至苏联与芬兰政府签署停战协议前,芬兰不仅失去了刚夺回的土地,反而在苏军的重压之下,被迫又割让了一块土地。

大概位置见下图。

经过这次割地后,芬兰丧失了在北冰洋的出海口。

另外,芬兰在割地之余,还被迫将波卡拉租给苏联海军当基地,租期为50年。

这个波卡拉,位于芬兰首都赫尔辛基西南方向30公里处。

苏军在此建立海军基地,基本就相当于在芬兰的脖子处,架了一把刀。

芬兰政府敢有什么异动,苏联的海军随时都能找上门。

所以,不要总是说芬兰曾经打败过苏联。

实际上,芬兰和苏联(俄罗斯)打仗,一直都是吃亏的一方,一直都在割地。

而且在苏德战争后期,芬兰军队还被苏军吊打了。经历了苏德战争的苏军,已经不是芬兰能应付的对象了。

可以说,如果不是当年英国出面调解。加之芬兰政府认怂,主动“芬兰化”。芬兰可能直接就被苏联吞了。

啥叫“芬兰化”呢?

一言以概之,就是芬兰在政治制度、经济制度方面,可以与西方国家完全一样。但是在芬兰国内不允许有反苏言论和反苏势力。芬兰在国际场合要保持中立,不许倾向西方。

这实际上是很屈辱的妥协。

想当初,为了保家卫国,一批年轻人上战场与苏军搏命。结果等到二战结束后,迫于现实压力,这些年轻人中的相当一部分,却被本国政府逮捕了。而且逮捕他们的政府还是由民选产生的,并非是由苏联扶持的亲苏傀儡政权。

等于说,人民群众迫于现实压力,把自己的英雄卖了。

可笑吗?很可笑。但这就是现实。国家之间哪有什么礼义廉耻、仁义道德?有的只是弱肉强食、利益至上的丛林法则。一个小国如果没实力,连选择要不要中立的权力都没有。

想中立,大国不允许,结果就是不能中立。

不想中立,大国不许,结果就是必须中立。

回看历史,可以发现芬兰当年拒绝加入北约的决策,现在又想加入北约的动机,都是比较合理的。

当年迫于现实压力,芬兰在处理对俄罗斯的关系上,只能是小心翼翼,极力避免做出刺激俄罗斯的举动。

而现如今,机会来了。现在加入北约,时机可谓刚刚好。

为什么说现在的时机刚刚好呢?

首先,西方与俄罗斯的关系,现在已经是水火不容。芬兰此时申请加入北约,北约不仅不会设置障碍,反而还会大开绿灯。

其二,目前北约在俄罗斯边境部署了大量武装部队。如果俄罗斯动武,威逼芬兰,北约可以第一时间派出部队给芬兰撑腰。

其三,目前世界的焦点在乌克兰,芬兰加入北约的影响会被俄乌战争的风头掩盖。不至于造成太大的世界舆论风波。

第四,也是最关键的一点。在北约的围剿之下,俄罗斯目前自顾不暇。除了口头威胁警告芬兰外,俄罗斯目前并没有阻止芬兰(也包括瑞典)加入北约的筹码。

要说有顾忌,芬兰现在唯一的顾忌就是旁边的瑞典。

如果芬兰议会表决通过,加入北约。而瑞典议会却表决不通过,不加入北约。那芬兰就变成了瑞典与俄罗斯之间的缓冲区。这个结果太尴尬了。

不过大体来看,芬兰此时加入北约,确实是个机遇,是利用了局势的顺势之举。并非是很糟糕的选择。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