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临北海道,面对不堪一击的日本,强势的斯大林为何心慈手软了?
心慈手软?不存在的,若非迫不得已,俄人从来都不可能轻易放弃能够嘴边的肉,千百年来对于土地的贪欲,使得俄人从东欧的内陆,将势力范围延展成了全球最大的国家。二战进入尾声时,苏联有意吞下北海道,却因美国的缘故而没有成功,计划失败后的斯大林恼羞成怒。
苏联在雅尔塔会议上获益颇丰,斯大林的目光已对准日本二战进入后期,欧洲的德国败局已定,然而亚洲战场的日本依旧在负隅顽抗,当时的美国对于需要花费多大的代价才能真正降服日本,心里并没什么底,惜命的美国人,将寄望放在了实力强悍的苏联身上。
在英美两国的游说之下,雅尔塔会议上,苏联同意在结束对德战争后的三个月内对日作战,然而苏联也并非白白答应,在其应允的同时狮子大开口,提出了一系列条件,比如拿回日俄战争期间让给日本的所有权益,包括在中国东北的利益,以及库页岛南部和千岛群岛。
在近代的日俄征战之中,俄方失败,使得南库页岛、千岛群岛与中国东北等地悉数落入了日本手中,对于这些,俄人一向耿耿于怀,现下这么好的机会,自然不能放过,而苏联还有个重要目标,那就是日本本土的北海道。
北海道是鄂霍次克海的南端大门,一旦拿下北海道,那么整个鄂霍次克海就会真正成为苏联的内湖,而且相对来说,北海道是直接面向太平洋的,这样的港口区位条件比当年俄人从清朝手里抢到的日本海沿岸地区更加优越。
对于是否出兵北海道,苏联本身也拿不定雅尔塔会议刚刚结束,苏联就开始制定对于日本的作战计划,然而对于到底要不要出兵占领北海道,苏联内部的意见却并不统一。
有些将领认为,北海道的条件优越位置重要,若是拿下对于确保对宗谷海峡、千岛群岛乃至远东的拥有权有很大的强化作用,支持者中,也包括赫鲁晓夫。
不过也有很多人反对,因为苏联若单方面出兵北海道的话,就意味着违背了雅尔塔密约的相关协议,这对于战后苏联的利益是不利的,反对者中,包括了名将朱可夫,还有当时的苏联外长莫洛托夫。而斯大林本人,也并没有表明态度。
日本以为苏联不会出兵,结果想错了原本在1941年时,日本与苏联签订了《日苏中立条约》其中规定,如若不续签条约,那么需要提前一年告知对方,1945年4月,苏联单方面宣布将不再续签条约,这让日本误以为至少接下来一年内,苏联不会对付自己。
德国举白旗之后,日本的心也动摇了,为了争取“有条件投降”,日本派人前去莫斯科对苏联虚与委蛇,希望苏联作为中间人进行调停。结果斯大林一边嘴上答应,一边继续加速对日作战准备,不久后,苏联150万大军出兵东北,把实力已大不如前的关东军打残。
而在对日作战前夕,苏联的远东总司令华西列夫斯基就接到了斯大林的明确指示,要求其不仅要夺回萨哈林岛南部与千岛群岛,同时还要占据北海道北部。
在苏联出兵东北后的几天后,苏军对南萨哈林岛与千岛群岛的日军发起猛烈进攻,华西列夫斯基下令,接下来的半个月之内要拿下南萨哈林与千岛群岛,为拿下北海道做准备。
苏联出兵北海道,被美国强势拦住日本投降第二天,斯大林直接向美国提出要占领北海道的留萌钏路以北区域,但杜鲁门直接拒绝,杜鲁门表示,千岛群岛与南萨哈林岛苏联可以按照雅尔塔会议上的协定占领,但是北海道不允许苏联染指。
与此同时,杜鲁门称盟军对于日本的占领完全由麦克阿瑟全权负责,同盟国可以在其指挥下象征性占领日本区域。无奈之下,斯大林派人去与麦克阿瑟交涉,结果更加强势的麦克阿瑟直接道:如果苏军胆敢踏足日本本土,我就将他们一一消灭,包括阁下您。
虽然如此,但是按照后来的揭秘档案来看,当年被麦克阿瑟强势拒绝之后,斯大林依旧对苏军下达了登陆北海道的指令。计划由当时的太平洋舰队司令尤马舍夫制定,并且还真的在现实中进行了实施。
然而,苏军蓄势待发准备好了一切在北海道登陆时,美军的空军突然现身北海道周围,杜鲁门也亲自回电斯大林,权衡之下,箭在弦上依旧没有发出去,苏联准备出兵北海道告吹。
结语:斯大林放弃北海道,实属被迫而已无论是俄国还是苏联,对于土地的执念向来近乎成狂,之所以放弃北海道,自然也是实在没有办法。当时的日本毕竟已经投降,苏联再出兵名不正言不顺,再者苏军在远东的实力本身就不咋地,要想强攻北海道还真的没什么把握。
最重要的是,还有美国的强力反对,当时的美国是全球唯一拥有he武器的国家,苏联并不是其对手,再者,苏联的经略中心长期都是在欧洲,花太多工夫在远东并不合算,夺下北海道难度太大,而且会造成什么后果实在难料,权衡轻重,斯大林只能放弃。
兵临北海道,面对不堪一击的日本,强势的斯大林为何心慈手软了?
二战结束后,同盟国开始刮分战利品,战争发起者德国被四国分区占领,就连柏林,也被一分为二,东柏林和西柏林,同为战争策源的的日本,按理说也应该被刮分才对,但是却没有,这里面其实是有隐情的。
当初苏联远征军以迅雷不及掩耳盗铃之势击败了关东军,斯大林明确提议将远征军司令华西列夫斯基派往日本,担任驻扎日本占领军的司令。可是当时美国已经将麦克阿瑟派往日本,并且担任驻扎日本占领军的司令了,苏联此举无疑是要制衡美国在日本的发展,美国也不是傻瓜,自己辛辛苦苦打下来的日本让苏联染指捡便宜,肯定不能同意,杜鲁门明言:不建议盟军对日本进行分区占领,美国应当对日本担负主要责任。
这一看美国就是想独吞击败日本的成果,按理说以斯大林的个性肯定是不能同意的,然而斯大林却默许了杜鲁门的这个建议。因为杜鲁门所说的是“美国应当对日本担负主要责任”,就是说别国可以派兵驻扎日本,但是到了日本之后要一切听从美国的,斯大林肯定不愿居于人下,所以也就不再将华西列夫斯基派往日本了。
其实斯大林完全可以不承认杜鲁门的提议,执意去挤兑美国,但苏联却在最后时刻认怂,这里边有着复杂的背景和深刻的原因。
一、苏联国力不如美国,不愿与美国全力对抗。
美苏虽然是盟国,但在欧洲战事结束后,已经隐隐露出双雄对峙的未来景象,雅尔塔会议可以看做是美苏双方对战后世界格局的一次约定,双方都在提前布局,为将来做准备,对比美国强大的军事经济实力,苏联的综合实力远远不及,且美国本土并未在战争中受害,而苏联本土遭受战争涂炭,需要很长时间来恢复,短期内无力与美国全面对抗。这点在欧洲战事中得到了明显体现,二战后期,希腊GCD运动快速崛起,如果苏联稍加支援,就能建立一个全新的SHZY国家,但在西方国家的反对下,苏联选择退却。
具体到日本,苏联更加不敢强硬对抗美国,美国在广岛长崎投下的原子弹极大震撼了斯大林,让他明白,就当时的军事实力而言,美国依然占据绝对优势。一旦撕破脸,苏联将直接面对美国的核威胁,在苏联核武器诞生以前,斯大林选择隐忍。
二、道义上不占优
美国虽然没有登陆日本本土,但几乎是凭借一己之力,击溃日本海空军,其所遭受的损失和伤亡都远远大于苏联,战胜日本既是美国军事上的需要,也是政治上的诉求。况且说到战胜日本的贡献,就是中国都强于苏联,苏联与1945年8月8日对日宣战,此时日本已经遭受到了原子弹的轰炸,本就离投降不远了,而且当时远征军攻打的关东军虽然没有投降,但威胁程度已经是微乎其微,即便苏联不宣战,投降也只是时间问题,英国首相丘吉尔就十分看不起苏联,认为苏联就是在“摘桃子”,事实也是如此,在苏联对日宣战的一周之后日本就无条件投降了。仅仅靠有限的贡献,就想和美国均分日本,从道义上来说,是站不住脚的。
第三、苏联缺乏登陆日本本土的两栖力量。
苏联虽然在远东地区大获全胜,并趁机抢占了库页岛和北方四岛,以及中国东北地区,但要想登陆日本本土,需要大量的登陆舰和两栖战舰,当时的苏联并不具备这些条件,且军舰的建造周期远远超过战机坦克,苏联短期内无法将陆军投送到日本本土,也就不具备占领日本的实力。而美国的海军是当时世界上最为强大的海上力量,无论数量还是质量都占据绝对优势,即便没有原子弹加持,占领日本本土也只是时间问题,日本投降后,美国登陆可谓易如反掌。
第四、美国不愿意苏联介入日本事务。
CX半岛的分治,让美国大为后悔,杜鲁门就扬言:在日本问题上,不会给俄国人任何机会。杜鲁门的宣言代表了美国在亚太问题上的态度,希望借太平洋战争彻底占据东亚,不给其他任何力量染指的机会。这可以看作是美国为战后做准备,也可以看做是美国力量的体现,面对美国决绝的态度,军事实力弱于对手的苏联选择屈服。
相传日本天皇曾打算邀请苏联派军队进入日本,以形成美苏相互制衡的局面,火中取栗,更有传闻说美国在日本本土投下三颗原子弹,其中一颗没有爆炸,被日本政府交给苏联,以换取苏联对日本的支持,这些说法缺乏证据,却也从侧面反映出一个问题,那就是日本政府对未来局势发展的担心,作为战败国,人为刀俎我为鱼肉,日本只能在有限的空间内做些小动作,其命运完全不能自我掌控。
但这一做法随着美国的全面进驻而破产,好在美国政府并没有打算终结日本皇室,让天皇制度得以苟延残喘,得到美国承诺的日本马上调转方向,一心向着美国政府,拒绝与苏联做进一步协商,这也为苏联出兵制造了不小的难度。
客观的说,美国单一占领对战后日本经济的腾飞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一边倒的外交政策,让日本不用为国防问题操心,也不需要为意识形态问题焦虑,可以将精力和财力全部放在发展经济上,50年代的CX战争更是让日本工业获得了大量订单,乘势起飞,搭上美国,等于有了经济发展的保障。如果日本如CX一般,两国分治,很大可能会陷入国内意识形态斗争的泥潭,不仅经济发展受到影响,能够维持一个统一的国家都是问题,那时候,不仅日本人是受害者,就是整个东北亚局势都将变得面目全非。
我是历史达人日慕乡关,欢迎关注!
兵临北海道,面对不堪一击的日本,强势的斯大林为何心慈手软了?
首先我想说的是:心慈手软这四个字不属于俄国人、心狠手辣才是他们的标配。历史上沙俄从巴掌大的一个莫斯科公国发展到后来的超级大帝国,其实已经说明了一个无可争议的事实:俄国人对领土的扩张有着近乎痴狂的热爱,从不会放弃任何一次对外扩张的机会。
第二次世界大战给苏联人带来了巨大的损失,几千万人命丧战场、经济损失不计其数。可是同样给了苏联人一个机会,一个成为世界超级大国的机会。
二战刚爆发的时候,苏联对日本的态度其实很简单:井水不犯河水的存在。
虽然前面双方虽然在张鼓峰以及诺门坎打了两仗,可是并没有出现两国之间的大战。苏联人当时为了稳住日本人,在1941年的时候与日本签订了《互不侵犯条约》。
其实苏联也是迫于现实压力才这么做的,因为在德国人进攻自己的时候,如果不稳住日本的话有可能就会被夹击了。
大家别忘了,在苏德战争的初期苏联人是处于被德国人吊打的局面的。
可是局势是在不断地变化的,时间来到了1945年2月份。这个时候欧洲战场几乎没有什么悬念了,德国人的投降只是一个时间问题了。盟国的各位大佬们开了一个会议——雅尔塔会议。
在这个会议上,美国人为了促使苏联尽快地对日作战,给苏联人提出了优厚的占领日本的条件,例如:库页岛和北方四岛归日本、美苏南北占领分区日本等等。
这个时候的美国人面对的局面并不乐观:硫磺岛战役让美军付出了重大的伤亡。
美国人感觉到了一个问题:越往日本本土进攻,日本人的反抗就越激烈、美军自己的伤亡也就越大。
此后发生的冲绳战役更是如此,此战之中美国人付出了伤亡7.5万人的代价。
那么这个时候的苏联在干什么呢?
苏联人在等待、苏联人在观察,他们的打算很直接:让美国人与日本人血战去吧,打得越惨、美军的伤亡越大,苏联的筹码就越多。
其实按照雅尔塔会议的精神:苏联应该在5月份德国投降以后就对日宣战的,可是苏联人那是一拖再拖。
按照苏联人的想法,自己出兵日本不光要拿到千岛群岛、库页岛、也必然会与美国人一起瓜分日本实现南北占领日本的目的——北海道当然就是自己的囊中之物了。
苏联与日本历史上的故事大家应该都知道,日俄之战中,俄方失败,使得南库页岛、千岛群岛与东北等地悉数落入了日本手中。
对于这些,俄国人一向耿耿于怀,眼下这么好的机会,自然不能放过,而苏联还有个重要目标,那就是日本本土的北海道。
此后的苏联人一直在观望,找到一个合适的机会拿走自己想拿走的一切。可是后来的事情出现了苏联预料之外的重大变化。
1945年8月6日,美国人在日本的广岛投下了人类第一颗用于实战的原子弹。这颗原子弹的爆炸威力震撼了全世界,对苏联人的震撼更是无以复加。
苏联人此时出现了巨大的恐慌,他们非常害怕一件事情的发生:万一日本人在原子弹的打击下,直接对美国人投降了的话,那岂不是没有苏联人啥事情了。
雅尔塔会议上面给苏联人的利益也就成了泡影了。于是乎,苏联在美国投下原子弹的第二天,宣布全面对日开战——出兵东北打击关东军。
其实美国人在日本投下第二颗原子弹的时间与苏军出兵东北的时间差不多,都是在1945年的8月9日的时候。
此时苏联出兵的目的很简单、也很直接:赶快抢占胜利果实,要不然一切都晚了、黄花菜都凉了。
那么苏联既然出兵开打了,为啥不连日本的北海道一起收入囊中呢?其实不是不想而是办不到苏联出兵东北的时候,此时的关东军已经是强弩之末了,大部分只是临时拉来凑数的军队而已。苏联人凭着强大的火力以及军事优势仅仅用了一个礼拜就让盘踞在东北的关东军投降了。
苏联在搞定了东北的关东军以后并没有闲着,而是立即出兵进占了北方四岛、库页岛、以及朝鲜的北部地区。正在苏联人准备高歌猛进完成雅尔塔协定内容的时候,美国人发话了。
1945年8月16日,当日本投降以后的第二天,斯大林就致信杜鲁门,提出苏联应占领日本的北海道地区。
可是杜鲁门回信称“我打算要日本本土各岛——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的日本部队向麦克阿瑟投降,并且已经为此做出安排”。
美国人此时已经清晰地告诉了苏联方面:北海道并不在苏联的进占范围,那是属于美国人的。
这个时候苏联内部也出现了争论,苏联内部有很多人反对占领北海道。他们认为苏联若单方面出兵北海道的话,就意味着与美国人彻底翻脸了,这对于战后苏联的利益是不利的。
反对者中,包括了名将朱可夫,莫洛托夫等重量级人物。斯大林本人并没有表明自己的态度。
后来斯大林又派特使去找麦克阿瑟讨论苏联出兵北海道的问题,可是麦克阿瑟的回答很坚决:如果苏军胆敢踏足日本本土,我就将他们一一消灭,包括阁下您。
后来苏联依然没有放弃占领北海道的企图,他们依旧下达了登陆北海道的命令。可是此时,美国人的空军、海军已经在北海道周边虎视眈眈了、杜鲁门也再次致电给斯大林表面了美国人坚决的态度。
苏联人权衡之下,箭在弦上依旧没有发出去,苏联准备出兵北海道的事情终于告吹了。
很多人会有一个疑问:为啥苏联人就如此在意美国人的态度呢?其实原因很简单:一切都是以背后的实力说话的,苏联人当时的实力并没有美国人强大。
我简单地说一下:
1、美国人当时有原子弹在手,苏联人没有这个大杀器,说话、做事自然要低调一点了。
2、整个二战期间,美国人援助了苏联无数的物资。按照当时苏联的想法,战后重建估计还想靠美国人帮点忙,所以没有彻底翻脸的必要。
3、苏联最强大的是陆军,美国人最厉害的是海空军。万一苏联真的进行登陆北海道作战的话,其实并没有把握能战胜强悍的美海空军。
总之一句话,无论是俄国还是苏联,他们对于土地的执念向来近乎成狂。苏联之所以放弃北海道,本质上是没有办法、实力不够、不敢彻底地与美国人翻脸的缘故罢了。
随着二战的彻底结束、随着美、苏争霸的全面拉开,日本摇身一变成为了:美国人在亚洲冷战的桥头堡了。苏联也就彻底失去占领北海道的机会了。
最后我想顺便说一句,苏联人没有占领北海道对于日本人、对于北海道人来说的话绝对是一个好事情。兵临北海道,面对不堪一击的日本,强势的斯大林为何心慈手软了?
首先,谢谢邀请!
在二战,火与血中锻造出来的斯大林在1945年,也就是日本节节败退时期,苏联远东百万集团军横扫日本关东军,在即将登录日本本土北海道,不是强势的斯大林心慈手软,而是此时的苏联整体实力不允许,否则强势的斯大林肯定会下令苏军登陆日本北海道。下面小姐姐给大家盘点为何斯大林没有率军进入北海道?
事情还要追溯到1945年5月,第三帝国覆灭,欧洲战场结束,雅尔塔会议召开,美英苏三国确定对日宣战时间,1945年8月8日,苏联远东百万集团军越过中苏边界,横扫盘踞在东北的日本关东军,很快苏军就推进到朝鲜半岛,在海军方面,占领库页岛、南千岛群岛,苏军即将在日本本土北海道登陆。
斯大林没有下令苏军兵临北海道,是多重原因导致雅尔塔会议确定,在德国战败之后,美苏英三国首脑在雅尔塔会议召开,实际是确立战后世界新格局,重新划分世界新的势力范围,在远东问题内容上:苏联在欧洲战场结束后3个月之内参加对日作战,条件是维持外蒙古现状、库页岛南部及邻近岛屿、南千岛群岛交还苏联。日本本土由美军占领管理。
1、经济因素,二战
苏联本土遭受重创,经济凋零,虽然苏军锻造一支强大无比军队,但是在经济上,损失巨大,急需战后经济复苏、恢复,苏联国内在苏德战争时期,百姓口粮都是按标准分配一天多少口粮,苏联国内经济已经支撑不了苏联再继续战争。
(苏联百姓领救济粮)
2、对比美国
反观美国,虽然参加二战,但美国本土没有受到战火洗礼,美国反而成为各国军国供应商,大发军火财富,美国经济更加强大,世界黄金储备一半以上都在美国二战后,由此可见美国经济实力强大。
3、军事实力不给力
二战,苏军虽然锻造一支上千万军队,但是主力基本是陆军,海空军相对薄弱,尤其是海军,苏军在战后海军也一直相对美国是短板,相反,美国在二战战争机器全部打开,海军独霸全球,美国海军、空军实力在全球都一枝独秀,苏军要登陆日本,势必需要强大海军,此时,苏军海军很弱小。苏军假如登陆日本北海道,必然付出极大代价,这一点在美国登陆日本冲绳时候,已经深有体会。
(苏联海军)
4、美国因素
雅尔塔体系之后,确立世界新的格局,虽然美苏冷战局面没有开始,但是在二战后期,从诺曼底登录时间就可以看出,1944年开辟欧洲第二战场,当时美英就有一方面想更多削弱苏联实力,在战后确立新的世界格局,将来与苏联争霸。美国自然不想苏军插手干涉日本本土,美军自己完全占领日本本土,可以阻挠苏联势力范围拓展,也可以在西太平洋出海口遏制苏联海军。
(诺曼底登录)
斯大林看到自己实力弱小,加上本国急需战后经济恢复,加之美国原子弹轰炸日本,苏军没有兵临北海道,不是斯大林心慈手软,而是实力不允许。
兵临北海道,面对不堪一击的日本,强势的斯大林为何心慈手软了?
三眼看天下,洞察天地人,大奇兄出山!
历史让我们重新认识斯大林的死对头杜鲁门。我们从杜鲁门回忆录里看到,他是这样描述的:斯大林曾希望占领北海道。我拒绝了他的请求。因为,我们美国军队已基本打赢了太平洋战争,可以说整个日本地盘将由我们主宰。你们苏联已打赢欧洲战争。同样你们已占领了德国。假如你(斯大林)强行占领北海道的话,我必将在北海道扔掷原子弹。
是的,杜鲁门为何要扔掷广岛原子弹,其用意就是恐吓苏联和斯大林。当杜鲁门写信给斯大林。用词特别强硬:你领导的苏联在日本北海道问题上,绝不要有任何幻想!斯大林接到信后进入沉默!当然,按斯大林的性格绝不会屈服。确实,他用苦衷。
我们从宋子文回记录里找到细节!斯大林是这样说的:苏联在欧洲战场已耗尽国力,我希望苏美能够合作下去,尤其在欧洲。如在日本北海道上,并发生直接冲突。将会是灾难重现。同样我们已占领北方四岛,远东仍将在我们手里……这就是当时斯大林心情!
兵临北海道,面对不堪一击的日本,强势的斯大林为何心慈手软了?
对于当年斯大林的苏军,为何没有攻占日本领土?这主要是基于两方面的原因:一是日本并无入侵过苏联本土,不管是日俄战争也好,还是关东军在中苏边境,陈兵百万也罢。对以前的沙俄或苏联,都没有越雷池半步。日俄战争是在中国境内发生的一场战役,而诺门坎之战更不在苏联的国土之上。因此来说,苏联根本没有强占日本国土的理由。有人认为是苏联怕美国,更有甚者说苏联海军不行。不可能登上日本的领土。所有这些都是无稽之谈。四五年一百五十万苏军挥师东进,直取中国东北的关东军,其凶猛的势头不可阻挡。别说日本的关东军瞬间崩塌,既使美军接手也会被吊打。有人说美国的原子弹如何利害,日本投降也并非美国投下二颗原子弹才使然,只是缘于苏军大兵压境的一种结果。假如当时日本死硬顽抗不投降,那么苏军就会毫不客气直取日本的老巢。日本人并不傻,既使国土被占,也会选择美国而非苏联。苏联为什么会不计代价,直取德国的首都柏林?因为德国给了苏联太大的伤害。谁能阻挡住苏军这种进攻态势?没人没势力可为。如果当年日本也和德国一样强取苏联,对苏构成伤害。那么苏联反手就没日本的好果子吃,美国美军为此也无可奈何。从另一方面讲,二战时期,苏联主要战场是西线与德国交战。而在亚太与日本交战的是中国和美国,所以占领日本理应是这二个国家才是。再者四五年的苏军攻占北朝鲜时,日本就宣告了无条件投降。苏军也只能是止步于朝鲜的三八线以北,没理由再取南朝鲜和日本。这也是日本人最聪明的一次委曲求全,否则南朝鲜也会收入到北朝鲜囊中,而日本则会被美苏二国瓜分。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