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拿破仑和希特勒非要打苏联,先统一其他地方不可取吗?

这个问题老梁来回答。

非要打苏联?不打不行吗?老实告诉你,还真就不行。

这么说吧,欧洲这块就想一块架在烤火架上的烤肉,这香气惹的两个国家那叫个眼馋不止啊!

是那两个国家?一个是英国,另一个就是沙俄,也就是以后的苏联。

这俩个国家就像这烤火架上的把手,时不时的给你翻腾两下,没别的,他们就怕欧洲好过。一旦有那个苗头,不是英国跳出来搅局,就是沙俄跳出来搅局。

大家伙也知道,这无利不起早,这俩国家盯着欧洲大陆,这是为嘛呀?

首先这英国

他是游离于欧洲大陆的岛国,他是没心思占领欧洲大陆的土地,对于他来说欧洲大陆的土地这就是个累赘,因为只要他把英吉利海峡一掐死,谁都上不了他那破岛。而一旦占领了欧洲的土地,不但会惹怒欧洲人,这防御也是个让人操心的事。

而英国人呢?他不喜欢看到一个统一的欧洲,因为欧洲一旦统一了,就他这破岛,欧洲一准会想着拨弄拨弄,这是其一。

其二欧洲一旦统一了,英国在欧洲这块的话语权就会少很多,人家就不会听他的了,这让他很失落。卧榻之旁岂容他人鼾睡吗?

所以您就看吧,那一次欧洲大陆要发生点啥大战,英国人一准会参与进去,他的目的就是不让你有那么一丝丝统一的可能,谁强大了,他就揍谁,这都不带商量的。

因为英国不贪恋土地,所以欧洲知道英国心怀鬼胎,但还是愿意接纳这个总是给他们找事的家伙。

那么沙俄呢?

这就更加的简单了,您要知道在最开始的沙俄,搁到地图上,他也就指头大一个地方,好死不死的还是一个内陆公国。

您瞅瞅现在,整个一北极熊,就那屁股走那都晃三晃,地盘何值是大呀,最后感觉太多了,他把阿拉斯加那么大一块地皮,按照七百二十万美元的价格丢给了美国人。

当然咱都知道沙皇这买卖算是亏大发了,但问题不在这里,问题是他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土地?

这还用问,当然是吞并的了。而俄罗斯人一直认为自己是欧洲人,所以他总是喜欢向欧洲扩展土地。

您就瞅吧但凡挨着他近的都到了霉了,不是没有了,就是变小了。

那么欧洲一旦统一,您感觉沙皇还能占上这便宜,不能够啊!所以您就看吧,历史上但凡有点啥事,这沙皇比欧洲人还积极。

因为积极过后,您就瞅吧,他那地盘悄摸兮的就变大了,还乐呵呵的坐那装好人。

这也就是为什么?欧洲人很痛恨俄罗斯,俄罗斯到是想和欧洲走的近一点,但苏联解体到现在,欧洲就一直没有接受俄罗斯,不管他们怎么做都不接受,这不,俄罗斯现在也认清了事实,所以双方时不时的还在纠缠。

总的来,欧洲这块有啥大事发生,这都会有沙皇和英国人的影子。

那么拿破仑和希特勒,这二位那都是差那么一丢丢就要统一欧洲的人。

你让他们打英国,首先英国靠着英吉利海峡这个天险,你就不好打,这也是为什么英国人的海军在历史很牛叉的原因,你费劲揍他,沙皇可还在后边盯着,你能放心?不能够啊!你让北极熊踏踏实实的做那吃瓜?这不异想天开,他不吃肉都不可能。

所以这二位,一准就去揍沙皇,毕竟欧洲和沙皇这都连着呢?用不着啥海军,而英国这块呢?只要派一些部队防守就可以了。

毕竟英吉利海峡这块即是英国的防御线,反过来说也同样是欧洲的防御线。

咱别的不说,其实二战的时候,就算是希特勒不打苏联,苏联也打算对希特勒动手了,大雷雨计划已经制作完成,只是希特勒的巴巴罗萨计划,比大雷雨计划要实施的早了一点而已。

话说回来,如果英国的英吉利海峡一旦失去了防御作用,那么欧洲一旦想要统一,一准就会揍英国。

好了,今天就写到这里,喜欢的朋友加个关注,顺手点个赞呦!

为什么拿破仑和希特勒非要打苏联,先统一其他地方不可取吗?

拿破仑和希特勒

这是个非常有意思的问题,为啥不管是拿破仑还是希特勒总是喜欢先攻打苏联(沙俄)呢?难道统一欧洲先去攻打别的地方,不去攻打苏联(沙俄)不行吗?我很负责任地告诉大家三个字——真不行!其实一直到今天来说:欧洲大陆也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最近这场战争大家也看到了,说白了还是历史的重演而已——欧洲国家的内耗,俄罗斯VS欧盟。

欧洲历史上一直处于极度的动荡之中,不是今天这个打那个、就是明天那个打这个。不过打来打去,有几个国家一直是欧洲战场的主力:苏联(沙俄)、法国、英国、德国。说来说去也就这四个国家而已。

前面的拿破仑以及后面的希特勒,这两位都是赫赫有名的人物,他们的主要目标也差不多——统一整个欧洲大陆。

可是要统一欧洲的话有两个国家就一定要搞定,那就是苏联(沙俄)和英国了。这两个国家也不是简单的角色。

沙俄那可是对土地有着执着的热爱的,曾经从一个巴掌大的莫斯科公国,变成了横跨亚非的领土超级大国。每一次欧洲乱局,沙俄总能从中取利——欧洲越乱,沙俄越高兴。

英国人那就更没啥好说的了,曾经的日不落帝国,整个世界到处都有英国人的身影了。

一个沙俄,也就是后来的苏联;一个英国;这两个国家那都是欧洲大陆上的极不稳定的因素。

这两个国家就像欧洲的两根搅合棍子一样,没别的,他们就怕欧洲过于团结、过于好过了。一旦有那个苗头,不是英国跳出来搅局,就是沙俄跳出来搅局。

沙俄由于地理位置的原因,总认为自己的主场在欧洲。后来不管是一战还是二战,沙俄或者苏联的工作重点也在欧洲。

英国人自己是一个标准的岛国,反正是进可攻、退可守的存在。欧洲大陆乱七八糟最符合英国人的利益,万一欧洲给统一了,英国人也就会“困死”在那几个破岛上了。

说了这么多只是想告诉大家一个事实:无论是拿破仑还是后来的希特勒,要想完全搞定欧洲的话,必然要先搞定英国和苏联(沙俄)。

我们一起来分析一下:为什么拿破仑与希特勒一定要进攻苏联呢?

其实如果大家看过这段历史的就会发现一个问题:拿破仑几乎与希特勒面临着一样的局面。这两位那都是差一丢丢就完全统一欧洲大陆之人了。

首先来看看:为什么拿破仑要跑去攻打沙俄呢?

拿破仑当年的任务和目标很清楚、很明白:完全的统一欧洲。当年欧洲大陆上就剩下两个国家没有搞定了——沙俄以及英国。

当时拿破仑的打算是彻底地封锁住英国人,让英国人不战而败。

其实这也是一种无奈的办法了,拿破仑的陆军很强大,可是海军实力严重一般般。英国人当时的海军很强悍,外加上有英吉利海峡的天堑在,拿破仑打不过去而已。

当时沙俄一看情况不妙:英国人被搞定了,下一步就会是自己了。于是乎,沙皇的亚历山大一世,虽然知道当时俄国和法国在军事实力上存在差距,但他也只能被迫站出来为英国“伸张正义”了。

拿破仑当时面临的局面是:英国实在是打不下来,要想真正的统一欧洲那就只能先打沙俄了。万一沙俄人与英国人遥相呼应的话,拿破仑的日子也不好过。于是乎,拿破仑就浩浩荡荡地杀向沙俄了。

看完了拿破仑攻打沙俄的原因之后,我们再来瞅瞅后来的希特勒为啥也一定要跑去攻打苏联呢?

1939年9月1日德国闪击波兰以后,二战宣布正式爆发了。希特勒的目标与拿破仑其实也差不多——统一整个欧洲。

此后德国人靠着“闪电战”横扫了大半个欧洲。

1940年4月9日,德国入侵挪威和丹麦;5月,迫使英、法敦刻尔克大撤退;6月,德军占领法国巴黎;

时间到了1940年底的时候,欧洲大陆上只有两个大国没有被德国人搞定了——苏联和英国。

大家都知道,当时的英国还在抵抗之中,可是德国人为什么又要跑去进攻苏联呢?

说白了就是:希特勒在没有彻底摆平英国的情况下,又义无反顾跑去进攻苏联了。其实其中主要有四个核心原因:

原因一:英国实在是打不下来

希特勒纵横欧洲大陆的“闪电战”碰到了英国就不太好使了,没办法中间隔了一个长长的英吉利海峡。

希特勒碰到了一个和拿破仑差不多的问题——海军实力有限,搞不定英国。希特勒虽然开启了对英国史无前例的狂轰乱炸模式,可是英国人在丘吉尔的带领下那是坚决抵抗、誓死都不投降。

坚决抵抗德国人的丘吉尔

这样一来德国人也就没有什么好办法了,每天的空战德国的损失也很大,关键是看不到完全让英国人诚服地希望。

希特勒认为:既然英国打不下,那么也只有去进攻另外一个欧洲大国苏联了。

原因二:希特勒的自信害了自己

当年希特勒的陆军可谓是欧洲大陆的最强军队。按照苏德战争之前的打算:希特勒认为三个月就可以迫使苏联人投降的,等苏联人被搞定以后再反过来征服英国。

不过说句良心话,希特勒的判断其实也有点道理。通过后来苏德战争前期的战绩来看的话,德国人几乎是吊打苏联军队的。

德国人在开战仅仅四个多月的时间里。也就是在战争开打到10月的时候,苏军损失高达280万人以上。

可是希特勒碰到了拿破仑当年一样的问题:

一是,苏联实在是太大了,虽然打不过可是能耗死你;

二是,苏联人有一个秘密武器——严寒。希特勒和拿破仑都让这个武器伤了元气。

原因三:苏联也不是什么好鸟,希特勒认为苏德之前迟早有一战

很多人也许并不知道的是,德国在横扫欧洲大陆的时候苏联人也没有闲着。1939年9月17日,就在德国人闪击波兰的半个月后,苏联也出兵参与了瓜分波兰的行动。

按照事实来说的话,苏联和德国一起侵略了波兰。

往后在1939年11月苏联又发动苏芬战争;1940年6月,30万苏军进入爱沙尼亚、拉脱维亚和立陶宛,

1940年6月30日,苏联出兵占领了原属于罗马尼亚的比萨拉比亚和北布科维纳地区。这一行为直接导致后来罗马尼亚加入轴心国。

说句心里话,当年苏德之间虽然签订了《互不侵犯条约》其实和废纸也差不多。希特勒觉得:互不侵犯很快就会变成:互相伤害的。

大家的心里都跟明镜一样,这个道理希特勒知道,苏联人心里也知道,他们之间发生战争那是一件迟早的事情。于是乎,希特勒一不做 、二不休直接进攻还能占领个先机。

我认为:以上这就是希特勒要义无反顾进攻苏联的根本原因了。

最后总结一下:为什么希特勒和拿破仑一定要去攻打苏联(沙俄)呢?1、要想统一整个欧洲必须要搞定两个国家:苏联和英国。可是英国有英吉利海峡的阻挡,希特勒和拿破仑在实在搞不定英国的前提下,只有先去进攻苏联了。2、苏联(沙俄)也不是什么好鸟,你不打他的话,估计要不了多久他会率先进攻的。这样一来,拿破仑和希特勒都觉得要先下手为强。3、无论是希特勒还是拿破仑都觉得:苏联(沙俄)的实力也就那样,完全有可能搞定的。4、拿破仑和希特勒认为只要把苏联(沙俄)打下来了,那么英国就会被直接锁死,那么就能不战而胜。他们自己统一欧洲的梦想也就完全可以实现了。最后我只想说一句话,无论是拿破仑还是希特勒,他们攻打苏联(沙俄)都逃不过命运的安排——苏联(沙俄)的秘密武器实在是太厉害了,严寒让这两位狂人都折戟此地。

为什么拿破仑和希特勒非要打苏联,先统一其他地方不可取吗?

这么给你说吧,比如你准备出远门经商挣钱养家,但是你家隔壁却住着一个姓王的高富帅,家住豪华别墅,天天虎视眈眈地盯着你家房门,这你能放心得下?

你是不是得先想办法把隔壁那老王给摆平了,再顺便把他家里财物征用了做路费,然后才能放心出门?所以,就是这么简单的一个道理咯!

住在隔壁,兵强马壮,虎视眈眈的斯大林

并且不管是拿破仑攻打的俄罗斯帝国还是希特勒攻打的苏联,它们当时在欧洲是什么概念呢?可以说是占了全欧洲一半以上的面积。剩下的法德荷西等四五十个国家共同拥有另外的一半。

整个欧洲面积合起来一共就1016万平方公里,而你看当时的俄罗斯帝国和后来的苏联,一人就独占了500多万平方公里。

对于拿破仑希特勒来说,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欧洲。而不以拿下俄国(苏联)为前提就谈征服欧洲,那就是耍流氓!

所以,拿破仑和希特勒在荡平欧洲的另外一半之后,肯定就会选择先进攻俄国,把全欧占领了,把大后方稳固了,然后才能放心踏出欧洲那块土地,出来征服世界。

俄罗斯帝国疆域图

当然,不管是被誉为西方历史上著名四大军事统帅之一的拿破仑大帝,还是打遍西欧无敌手的希特勒,都在莫斯科铩羽而归,倒在了战斗民族的脚下。也因此,当时的俄国被称为“欧洲救星”

那么,为啥俄国(苏联)就这么吸引仇恨呢?为啥拿破仑和希特勒在征服世界前非要先摆平他不可?当时俄国以一己之力拯救了全欧洲又是怎么回事?

带着这些问题,接下来便跟随我一起,走进这段俄国与西欧的恩怨情仇。

拿破仑攻打俄罗斯帝国的始末。

1、先从拿破仑“大陆封锁”英国开始说起。

19世纪初,拿破仑通过十几年的南征北战,在欧洲大陆取得了空前的军事胜利。整个欧洲除了在海岛上的英国以及旁边那个庞大的俄罗斯帝国,都在拿破仑统治之下。

而英法两国早在几十年前就为争夺殖民地,进行了大大小小各种战争,积累了多年的仇恨。所以拿破仑当政后无时无刻不想着灭了英国,一为复仇,二为掌握欧洲霸权。

而英国本是个岛国,有海洋作为天然屏障,还有一支强大的海军。拿破仑的陆军虽然天下无敌,却也只能望洋兴叹。于是拿破仑就想了个办法,联合了几个国家一起,欲在大陆上封锁英国,孤立英国,拖垮它的经济。

海洋上的岛国,英国

2、关键时刻俄国撂了挑子。

本来俄国是加入了对英国实行“大陆封锁”的阵营的,但后来他们还是觉得不妥。因为按照拿破仑这个节奏,在征服英国之后,接下来肯定就是对俄国动手以掌握全欧霸权了。所以,俄国参加“大陆封锁”一段时间后,就退出了和法国的联盟。

这下就让拿破仑火冒三丈,很明显的,俄国已经成为了他称霸欧洲然后称霸世界的最大绊脚石。为迫使俄国投降,1812年6月,拿破仑便征集了60万大军,浩浩荡荡开进俄国,对俄国不宣而战。

当时的俄国沙皇亚历山大一世

3、60万大军倒在了莫斯科。

拿破仑大军开进俄国后,一路向前挺进,而俄国军队节节败退。1812年9月,拿破仑的大军占领了俄国首都莫斯科

但准确地说这个是俄军的战略性放弃,他们在退出莫斯科的时候,大部分居民都随军一同撤出,并把莫斯科城变成一片火海,物资全被焚毁。拿破仑最终占领的只是一片废墟。

这时,俄国寒冷的冬季来临,莫斯科大雪纷飞。而拿破仑的军队由于太过深入,补给线太长,举步维艰。不得已之下,拿破仑只得要求全军后撤,南下寻找粮食和温暖的住所。

在拿破仑大军后撤的途中,俄军利用主场之利,一路进行骚扰战和游击战,让法军损失惨重。最后狼狈逃回巴黎时,拿破仑的60万大军仅剩下3万人,几乎全军覆没。

4、俄国成为伟大的“欧洲救星”。

因为这场战争的失败,使拿破仑的帝国分崩离析。其建立的欧洲秩序也很快就发生了根本性的逆转,遭到了毁灭性的打击,很多法国占领的领土纷纷发生民族独立运动。拿破仑本人也因为战败而退位,被放逐到意大利沿海的一个小岛上。

而俄国在这场战争中取得了辉煌的胜利,并趁着大胜之势,一路西进攻陷了法国首都巴黎。此时整个欧洲的命运都掌握在了俄国沙皇亚历山大一世的手中,俄国成为了一支举足轻重的力量。

在当时整个欧洲都在拿破仑的兵威下瑟瑟发抖,被打得服服帖帖的时候,俄国一举扭转乾坤,彻底改变了欧洲各国的命运。所以,俄国在当时也被许多欧洲人称为“欧洲救星”。

希特勒攻打苏联的始末。

1、希特勒要争取“生存空间”。

希特勒认为,国家就是一种有生命的机体,必须要有足够大的“生存空间”去满足它的生长和发育,而这个生存空间,便是不断扩大的领土和殖民地。

按照希特勒的这个理论,德国就应该向外扩张,让德国的生存空间越大越好。所以从他上台后便开始积极进行扩军备战。

德国要向外扩张生存空间,当然首当其冲的便是同处西欧大陆上的波兰、法国等国家。1938年,希特勒在奥地利纳粹分子的帮助下,兵不血刃地占吞并了奥地利,从此走出了侵略扩张的第一步。

德国当时的地缘形势

2、横扫西欧,统治了除苏联外的另一半欧洲。

在吞并奥地利之后,希特勒扩张的脚步便一发不可收拾。先是趁势占领捷克斯诺伐克,随后闪击波兰。在此后的一两间,希特勒创造出了一个堪称神话的战绩——

27天征服波兰、1天征服丹麦、23天征服挪威、5天征服荷兰、18天征服比利时、39天征服法国、55天征服希腊。

至此,除在苏联领土外的欧洲另外半块土地都处于希特勒的统治之下。当然,孤悬海外的英国也要除外。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就像拿破仑时一样,因为英国有着天然的海洋屏障和强大的海空实力,使得希特勒没有能够实现对英国的占领。

意气风发的希特勒

3、希特勒和拿破仑的相同选择。

本来希特勒的国策就指定了,德国人民的生存空间应该向东欧去找寻。俄国和东欧土地上的斯拉夫民族应该让出一定土地给德国人民居住,并且这些地方的人口、土地和资源都应该接受德国人的管理,否则就应受到驱逐。所以,按照希特勒的这个国策,和苏联一定迟早会开战。

再加上当时希特勒已经横扫西欧,除了英国孤悬海外,西欧已经找不到敌人。为了获取大量的奴隶劳动力和战略资源,同时也为了进一步孤立英国,希特勒也和拿破仑一样,做了相同的选择——马上进攻苏联(俄国)!

但比拿破仑不同的是,希特勒对自己非常自信,他认为:三个月内必将灭亡苏联结束战斗!然后再迫使英国投降。

希特勒

4、希特勒和拿破仑的相同命运。

为了使三个月灭亡苏联的计划顺利实施,希特勒提前一年就酝酿了一个庞大的“巴巴罗萨计划”。计划用三个集团军,分上中下三个方向同时对苏联发起进攻,迅速消灭苏联一线反击兵力,火速攻占莫斯科。

这个计划一开始,实施得相当顺利。斯大林对苏德前两年签署的《苏德互不侵犯条约》有盲目信心,根本不认为德国会进攻苏联,据称斯大林在听闻德军入侵的时候直接吓呆了

在苏军仓促应战的情况下,基本就是一触即溃,德军只用了短短18天,就向苏联腹地突进了600多公里。整个苏联的防御完全瘫痪。

但人数不如天算,巴巴罗萨计划从实施开始就有一个致命缺陷。计划原定的是1941年5月15日向苏联发动袭击,但最后展开突袭的时间却是6月22日比原计划晚了一个多月。

为什么会晚一个多月呢?因为当时意大利在希腊战争中失利,希特勒要先发动战争去救援意大利。虽然最终征服了希腊,但却耽误了入侵苏联的时间。而正是这耽误的一个多月,使德军后来的种种计划都跟不上变化。

首先是在德军还没有推进到莫斯科时,已经到了秋季了,秋季大雨造成的泥沼极大延缓了德军的攻势;然后等德军推进到了莫斯科郊外时,又到了冬季了。

而希特勒对自己的军队过于自信,根本就没有准备过冬装备和物资。在莫斯科零下二三十度的低温里,德军被成片的冻死,于是当苏联顶住了德军前进的步伐之后,很快就开始了反攻

1945年4月,苏军围攻德国首都柏林,几日后军队突入柏林市中心,于4月30日将苏维埃红旗插上了柏林国会大厦的楼顶,同一天,希特勒自杀。

被冻僵的士兵

为什么他们非打俄罗斯不可?

1、如果把把这看成打游戏,那就非常好理解。

如果把拿破仑和希特勒征服世界的战争看成打游戏的话,那么欧洲就是游戏的第一关,俄罗斯就是第一关的boss,英国就是一个隐藏怪,其他国家就是许多的小怪

首先你要把这一关的所有小怪全部清理了,然后你必须要清理掉隐藏怪和boss才能通关。但是隐藏怪你根本就看不见摸不着,所以就要先把boss打了,逼隐藏怪现身。

所以,俄罗斯始终是他们二人怎么都迈不过去的坎。

2、进攻俄罗斯,难度小,回报高。

俄罗斯虽然庞大,但地缘却非常尴尬,因为它无险可守,既没有海洋也没有山川来做自然的防卫屏障。任何人都可以从欧洲波德平原一马平川的向俄罗斯长驱直入。

拿破仑是这么干的,希特勒也是这么干的。并且他们都能在短时间内就迅速推进到俄罗斯首都莫斯科,而俄罗斯每次都只能险之又险的靠恶劣的气候来抵抗敌人的进攻。

所以有很多人都持这种观点:如果当时不是莫斯科的寒冬冻住了德军的脚步,苏联很可能就此垮台。

而一旦拿下俄罗斯,那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大量的奴隶劳动力,意味着西西伯利亚平原海量的石油、煤炭、金属等自然资源。之所以苏联被德国打得支离破碎还能迅速恢复过来,就是靠这个资源支撑的。同时还意味着能全面孤立英国,迫使英国投降。

所以,面对这样的诱惑,再加上俄罗斯本就是一颗不得不除的绊脚石,不打你打谁?

一马平川直入俄罗斯

结语。

总之,当欧洲出现强国一统了其他国家之后,就必然会进攻俄罗斯。然后俄罗斯在关键时刻力挽狂澜,以巨大的牺牲为代价战败强国,在拯救自己的同时也顺带拯救了全欧洲。

然后被俄罗斯拯救的其中一个国家在变强大后,又会先一统西欧然后又去打俄罗斯,然后俄罗斯又将这个国家战败,同时也拯救了欧洲。

历史就这么有趣地循环着,这,是俄罗斯摆脱不了的宿命!

为什么拿破仑和希特勒非要打苏联,先统一其他地方不可取吗?

拿破仑打沙俄是因为不打不行,希特勒打苏联也是因为不打不行。

估计这个时候最郁闷的就是苏联了,怎么就不打我不行呢?听我来给你掰扯掰扯。

拿破仑时期的法俄矛盾

有人说:拿破仑时期统治的法国应该是法国最辉煌巅峰的时刻了,至于是否真的如此,咱们暂且不说,先来看一看拿破仑统治时期的法国,整个欧洲对于法国的态度。

最先拎出来的就是西班牙了,西班牙不用说,最开始叫得欢,但是后来直接被打成了附属国。

尽管西班牙就如同一个粘虫一样,很不好控制,但是就这么点的能耐,它也翻不起多大浪花来,所以拿破仑对于西班牙还是非常放心的。

紧随其后,像奥地利啦、意大利啦、罗马帝国啦、普鲁士啦这些国家,几乎没有任何一个国家能够和拿破仑正面对抗,甚至到了后期成了什么情况?

那就是恐惧症,遇到了拿破仑、遇到了拿破仑率领的部队,二话不说腿肚子都软了眼,瞅着这些国家要么对拿破仑低了头,要么就成为了附属国,拿破仑在整个欧洲那是得意风光无限的。

但是有两个国家例外,这两个国家不能说打心眼里瞧不起拿破仑,最起码是明面上和拿破仑敢作正面对抗,是谁呢?一个是英国一个是俄国。

英国倒好理解,毕竟在当时那个年代,英国别的没有,那战船那可是一拿一大堆,而且英国本身能够凭借英吉利海峡就能够抵抗外来军队的抗争,所以对于此时的英国来说,我未必能打得过你,但是呢,你也别想打着打得着我,你打不着我,那还打个毛线呀。

眼瞅着打不着英国,英国还在旁边一个劲地气你,这可把拿破仑气得够呛,于是拿破仑采取了一个方法,什么方法呢?我打不着你,但是我要孤立你。

英国真的是得也天险败也天险,毕竟英国的出海口就那么几个,如果拿破仑能够保证整个欧洲不购买英国的任何产品,不和英国产生任何联系,那么英国是不是就要凉透了?还别说,真的是这个样子。

于是拿破仑就开始对英国进行一系列的大陆封锁,至于这个大陆封锁是怎么个封锁法,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查一下资料,我们不说过程直接说结果。

那就是整个欧洲几乎所有的国家都向拿破仑低了头,好,老大您说了算,您说我们不买英国产品我们就不买英国产品,您说我们不卖给英国产品,我们就不卖给英国产品。

但有一个国家例外,这个国家就是俄国。

要说俄国也是硬刚,一来俄国的战略纵深足够的大;二来的话俄国距离法国距离也是比较远,反正天高皇帝远,你是皇帝我也是皇帝,凭啥我还听你的话,所以在这个情况之下,俄国就主动和英国做起了生意。

俄国不但和英国做起了生意,俄国还通过从英国做来的生意在和其他国家做生意,明白吗?类似于二手贩子,于是这个时候拿破仑愤怒了,拿破仑认为有必要将俄国彻底击败,只有把俄国击败了,那么英国才会屈服自己。

要说拿破仑这次进攻那也不玩虚的,毕竟进攻俄国的话,战略纵深的确够远,而且在那个年代补给线过长本身也是问题,就算是现在补给线过长也会出现问题,就更不用说拿破仑那个时代了。

所以拿破仑在此之前准备了很多很多的物件,这其中包括但不限于自己的一些盟友,给自己源源不断的出兵出钱出粮,简而言之老大要打仗了,大家都得帮忙支持一下子,有钱的出钱,有粮的出粮,有力气的出力气。

而拿破仑也越打越勇敢,就这样直眉瞪眼的就冲到了俄国的边境内,随着左右开弓把俄国打得够呛。但没有想到拿破仑这边仗打得高超,俄国那边可是一点都不玩虚的,你敢打我就敢跟你对着打。

按理来说拿破仑也纳闷呀,拜托,都打到这种地步了,你们就乖乖投降呗,要是实在不投降签订个条约或者跟我谈点条件,可没有想到俄国人对待这件事情还就是认死理,和后期的第2次世界大战当中的苏联表现应该是差不了多少。

就这样俄国那边也不说投降也不认输,反正就是一个劲地打,拿破仑这边也只能硬着头皮,毕竟这场战争是自己挑起来的,但没有想到俄国的冬天来了。

请注意,俄国的冬天来了,我会说两遍,在下一个环节当中,我仍然会继续说,不久之后拿破仑输给了谁?输给了天气,只能悻悻而归,这次战争完败。

希特勒为什么会进攻苏联?

这里不多说了,苏联的主体民族就是俄罗斯人,所以苏联也好俄国也罢,本质上来说差不了多少,我们只需要来看一下希特勒为什么会进攻苏联。

这件事情就说来话长了,在1938年的时候,德国在半推半就之下吞并了捷克和奥地利,关于这一点在之前的时候我始终好奇,为什么呀?为什么要做?

德国强大了,对于英法两个国家来说也没有什么好果子呀,毕竟原本大家的实力都差不多,突然之间一个国家的实力特别强大,而且这个国家还特别具有进攻意识,那不就凉了吗?

后来想了想,估计也是被第1次世界大战打怕了。因为发展中国家也不敢再损失什么了,毕竟自己刚刚缓过来,要是再打下去的话,那还有得玩没得玩?于是在法国、英国等一些国家几乎默许的情况之下,德国进行了疯狂的领土扩张。

而在战争第1年的时候,德国就攻占了大量的土地,包括哪些土地呢?我们来看一下,挪威、丹麦、比利时、卢森堡、荷兰、波兰以及法国。

好吧,我总会在想,拿破仑知道这件事情估计得把棺材板给踢出来,拜托法国什么时候投降速度这么快了?

好了,这些都是不重要的,重要的是德国把这些国家都给占领了之后,获得了几乎整个欧洲的经济基地。

不仅如此,德国还非常注重军事实力,于是在边打边抢、边抢边打的过程当中,还直接缴获了盟国148个师的武器装备。

好家伙,一下子鸟枪换大炮,德国的实力蹭蹭地往上涨,而德国的实力强了之后,在1941年6月22日的凌晨3点,兵分三路进攻苏联,这次事件被称为巴巴罗萨计划。

至于巴巴罗萨计划具体是什么,同样的我不多讲,因为在之前的时候我讲过很多次,如果我们感兴趣,可以直接查一下这个计划,如果在查这个计划的时候,我强烈建议大家再查另一个计划,叫做苏德互不侵犯条约

而这个巴巴罗萨计划在短短的10天之内就让德国突进了苏联600公里,并且给苏联带来了大量的战争损失,这其中包括就不限于1200架飞机的传说。什么传说呢?就是第1次战斗,也就是第1天战斗,苏联红军损失了1200架飞机,有800架连起飞都没来得及起飞,想想有多惨。

在后期又经历了一系列的战争,这些战争包括但不限于列宁格勒保卫战,莫斯科保卫战,斯大林格勒战役等等等等。而这个斯大林格勒战役又被称之为人肉搅拌机,什么意思呢?

传言在这场战争当中你能坚持三天不死,恭喜你,你就是个长官;

如果你能够坚持5天不死,那更恭喜你了,你的战绩绝对斐然。

因为在这场战争当中士兵的损伤量极其惊人,基本是死了一批再上一批,死了一批,再上一批,一批一批地往前顶上去。

那么希特勒为什么会进攻苏联呢?

先讲一下现代人的一些观点,我们现在是一个比较好玩的,就是一些人普遍认为即便德国不会进攻苏联,苏联也会进攻德国,为什么呢?

因为德国和苏联的利益是冲突的,换句话来说不是今天你打我就是明天我打你,那与其如此我还不如早点去打你呢。

当然这件事情是真是假以及如何甄别谁都不知道,反正摆在明面上的就是德国率先撕毁了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紧随其后采用了巴巴罗萨计划和苏联进行战争。

那除此之外还有什么原因吗?答案是有的。

第1点,新仇旧恨一起算。

在第1次世界大战的时候,我们为什么来讲第1次世界大战?因为第1次世界大战德国也参加了,第1次世界大战德国也失败了,这也是够悲剧的。

但是在第1次世界大战当中是因为俄国的加入导致德军不得不两面作战,这也为战争的失败埋下伏笔,当然我们不能完全说因为俄国参战所以怎么怎么样,但是最起码德军心里面会咯噔一下子,对于苏联那是天生没有好感。

第二,德国的宣传导致整体对于苏联的仇恨值增加。

因为第1次世界大战之后的部分战略失误,当然这一部分战略失误只是以我作为一个普通人的观点来看的,至于具体情况如何,咱谁也不知道。

在当时出现了一个非常干啥的情况,什么情况呢?那就是第1次世界大战并没有对德国进行清算,仅仅是让他们缴纳巨额赔款,这种东西仇恨值本身就满,再加上俄国在其中起到了巨大作用,所以德国慢慢地就把俄国以及俄国背后的苏联定义成了什么?

拥有着巨大领土,广大资源的昆虫一样的低等种族,也就是说在德国人的心目当中,苏联人根本不配拥有这么多的土地,只有把他们都打败了,打跑了,自己把这些土地都占领过来。一旦有了这种思想意识,苏联和德国两个国家不想打都难。

第3点,苏联释放出来的弱势信号。

大家都知道在苏联1936年到1939年的时候,发生了一些事情对不对?这些事情直接导致了什么?导致了苏联的军事实力直线下降,而这个时候的德国就认为苏联已经变得柔弱不堪了,趁他病要他命,这是咱们的优良传统啊,必须得给他搞到位。于是苏德战争就这样轰轰烈烈地开始了。

第4点,资源。

这一点我就不多说了,已经被说烂大街了。说白了就是资源,于是一场战争就开始了,这一部分最简单,我也不用多费口舌。

所以咱们不难发现,无论是法国的拿破仑也好,还是德国的希特勒也好,要打苏联,那基本上就是一个战略的必然,都说出去了,不打也不行了。

拿破仑时期那是因为俄国不低头,希特勒那是因为新仇旧恨一块算,不打也不行了。但是没有想到,无论是天时地利人和,还是因为某些客观原因,导致这两个国家在进攻苏联的时候全都失败了。

为什么拿破仑和希特勒非要打苏联,先统一其他地方不可取吗?

说拿破仑和希特勒都要打苏联显然是不太合适,准确的说是他们都和俄国人打了一仗。

拿破仑和希特勒是整个欧洲历史上的少有的几乎实现欧洲一统的人物,在他们之前,只有法兰克王国的查理曼大帝完成了欧洲一统。只不过相比较于查理曼的宏图伟业,拿破仑和希特勒虽然也也风光一时,但是最终还是惨淡收场。

而无论是拿破仑和希特勒都是曾经与俄国进行生死鏖战

拿破仑和希特勒都曾横扫欧洲

拿破仑与沙俄的全面开战的背后,英国是始作俑者

1789年在世界上最早诞生“法治精神”、“三权分立”的近代民主思想的法国,终于爆发了大革命,法国人攻陷巴士底狱,之后处死了国王和王后,雅阁宾派、热月党人等纷纷登场,而后1799年炮兵出身的法国将军从埃及前线回到法国,发动政变,建立起自己的独裁统治。

1789年法国大革命

法国爆发革命处死国王的举动,在王国林立的欧洲各国看来,简直是倒行逆施,于是欧洲各君主国纷纷组织反法联军进攻法国,而法国人奋起抵抗,特别是拿破仑主政以后,成功的讲战火从法国境内烧过其他各国,不仅将入侵法国的各国军队赶出法国,而且还成功的实现了逆袭,扫荡了当时欧洲强国,建立起自己在欧洲的霸权,而面对着法国的强势和屡战屡胜,当时欧洲大陆上包括沙俄在内的所有国家都臣服在法国人的脚下,只有英国人不服。

而后来也正是因为英国人持续的和拿破仑作对,不断的组织反法力量对付法国,最终沙俄也在英国人的支持下加入反法同盟,而法国人在海上打不过英国人,但是在欧洲陆地上显然是所向无敌的,因此拿破仑是无法容忍沙俄的行为,于是为了彻底征服沙俄,震慑其他的欧洲国家,1812年拿破仑亲自率军60万入侵沙俄,然后沙俄的广大的国土和几乎连首都莫斯科都放弃的坚壁清野,让法国人吃了大亏,结果法国人在沙俄境内吃了大亏,而沙皇亚历山大一世和库兹涅佐夫元帅却因此成名。

盛极一时的拿破仑帝国

此战过后,拿破仑靠征服沙俄立威的效果没有实现,反而是事与愿违,各国纷纷开始各种反抗法国的行动,并再一次组织起更为强大反法同盟,并最终在莱比锡战役中拿破仑被击败。从此彻底走上失败的不归路。

希特勒与苏联的开战,是两大陆权国家缺乏缓冲区之后,互相失去信任之后的结果

1914年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之前,欧洲两大强国德国和沙俄早已经因为扩张侵略其他国家,而成为邻国,一战开始后,德国和沙俄都在敌对阵营中,成为交战国,后来德国人在东线大败沙俄,在1917年沙俄的西面领土大片的被德国人占领。

1917年沙俄发生革命,苏俄建立;1922年苏俄联合原来沙俄版图内其他苏维埃政权,建立起苏联,但此时的苏联比照沙俄的领土已经大幅度缩水。

1918年德国战败,在东线全面收缩,此后波兰复国、波罗的海三国复国、奥匈帝国分裂成为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奥地利等国家。

于是德国和苏联成为了不接壤国家,中间出现了一条缓冲区。

二战前苏联和德国之间并不接壤

1939年苏联和德国关系亲密,继而联手干掉了对德国和苏联都非常敌对的波兰,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而后德国向北欧、西欧连续发动进攻,到1940年德国已经横扫北欧、西欧,而后德国出兵巴尔干半岛,几乎将除东欧之外的所有欧洲地区征服,而后为了让英国人屈服,德国人与英国人进行了激烈的不列颠空战。

然而就在希特勒攻城略地的时候,斯大林同志也没有闲着,他趁着德国欧洲鏖战的时候,也向西通过发动苏芬战争、吞并波罗的海三国、威逼罗马尼亚等行动,开辟所谓“东方战线”将1917年到1918年苏俄革命期间丢失的领土几乎全部收复。

1939年苏联和德国瓜分波兰,此后苏联和德国重新成为邻国

于是1940年年底的希特勒,在进行了不列颠空战并不顺利的希特勒,突然发现他的第三帝国已经在已经与苏联重新接壤,虽然此时两国之间仍然在表面上保持着良好的关系——德国仍旧在向苏联提供者军事技术,而苏联的工业原料也在远远不断的运输到德国,但实际上这两大陆权国家都在苏德接壤的领土附近布置重兵,以防备对方的进攻,于是在当时的苏德边境上苏联和德国都布置了数百万的重兵,彼此之间猜忌不断。

特别是不列颠空战极不顺利的希特勒,深感到东线的数百万苏军是个巨大的威胁,而且两线作战的梦魇一直缠绕着德国人,“不能再等了”,1941年6月22日,在法国投降德国一周年的日子里,尽管此时英国人仍在西线抵抗,但是希特勒不愿意再等了,德国在东线对苏联发动了全面战争,希特勒苦心孤诣经营的“东方战线”瞬间瓦解,苏军损失惨重,德国人仅用了5个月的时间就从中欧地区打到了莫斯科城下,让苏军损失极为惨重。

苏德战争初期,德军重创苏军,大量苏军沦为战俘

然而尽管德军在开战之初取得巨大胜利,但是他与苏联的开战,也让他深陷战争泥潭,而且还亲手将苏联推向英国,苏德开战不久,曾经极度敌视苏联的英国首相丘吉尔很快与苏联建立起联系,不久之后美国的租借法案开始适用于苏联,德国成功的为自己树立了一个强大的敌人,失败不可避免。

为什么拿破仑和希特勒非要打苏联,先统一其他地方不可取吗?

这是个很有意思的问题,俄罗斯到底招谁惹谁了,欧洲强权一出现就要打他。先有拿破仑,后有希特勒。实际上,历史上的沙皇俄国没少收拾欧洲国家,欧洲一直生活在俄罗斯的阴影里,到今天也是这么一个状态。

特别是英国,上蹿下跳地好像最恨俄罗斯,其实他就是在拉仇恨,全欧洲唯独英国受俄罗斯的威胁最小、伤害最少。英国之所以这么出格地欺负俄罗斯,就是希望欧洲各国和俄罗斯死磕,它好渔翁得利。

一、拿破仑为什么要打沙俄

拿破仑打沙俄,是迟早的事,理由很多。比如俄罗斯地广人稀、资源丰富;比如欧洲北方巨大的战略利益和长久的战略威胁;比如拿破仑要当真正欧洲皇帝的野心等。

英国人知道这只是暂时的

在把欧洲大陆基本都征服了以后,尤其是1810年,拿破仑娶了奥地利公主玛丽·路易丝为妻,法兰西第一帝国达到鼎盛时,对拿破仑皇帝来说,欧洲也只有英伦三岛孤悬海外,俄罗斯雄踞北方。

这两个地方都是难啃的硬骨头。1805年的特拉法尔加海战失利,让拿破仑暂时放弃侵略英国的计划。英国人知道这只是暂时的,下一次英国可能没有这么幸运。

沙俄是拿破仑的心头之患

沙俄更是拿破仑的心头之患,每一次的反法同盟,沙俄都是最积极的参与者。而法国当时的形势也推着拿破仑不断地对外扩张,既有维持自己统治和声望的需要,也有振兴法国经济的需求。

本来拿破仑也没有急切攻打沙俄的想法,沙皇亚历山大一世也没有进一步对法国示强的意思,但横空出世的奥尔登堡公爵事件彻底改变了局面,沙皇亚历山大一世坚决的站到了法国的对立面。

《大陆封锁法令》得不到执行

实际上本来非常亲近沙俄的奥尔登堡公国没有明显地反对拿破仑。拿破仑为了把英国收拾了,先对英国进行封锁,他签署了《大陆封锁法令》,严格禁止法国及其盟国、附庸国同英国发生贸易。

英国这下有点傻眼了,谁都看得到,这样封锁几年,到时候拿破仑不用打,自己就垮了。狡猾的英国人通过类似走私的方式和北海沿岸国家继续贸易,他们特别和奥尔登堡公国交易得更频繁、更大量。

这个奥尔登堡公国是沙俄的亲戚,法国和俄国有一个《提尔西特条约》,因为这个条约,法国才允许奥尔登堡公国存在的,奥尔登堡公国也加入了法国主导的莱茵邦联。现在他们大喇喇地和英国贸易,明显把拿破仑不放在眼里,1810年,拿破仑发兵吞并了奥尔登堡公国,控制北部沿海。

拿破仑对俄国大打出手,走向衰亡

就这样,法、俄彻底决裂。法国针对的对象从英国转到俄国,俄国也加紧了对法国的战争准备。法国内部攻打俄国的呼声一浪高过一浪,俄国内部也是觉得法国欺人太甚,自动地对法国仇视起来。英国人在岛上长吁一口气。

事情的发展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了,1812年,法、俄关系恶化到兵戎相见的地步,拿破仑60万大军分两路进攻俄罗斯。最后,拿破仑大败,帝国自此走向衰亡。

二、希特勒为什么要打沙俄

希特勒攻打苏联,一点也不奇怪,这是一定会发生的事,当时苏联和德国在谈判时、在签订《互不侵犯条约》时、在德国横扫欧洲时、在苏联进行战争准备时,大家都知道这一点。不知道的是什么时间发生、谁先打响第一枪。为什么呢?从这么几方面看。

希特勒的后顾之忧

希特勒在欧洲猪突猛进,闪电般占领了所有能占领的地方。和当年拿破仑一样,只有英国和苏联这两地没打下来。当年拿破仑和俄罗斯有一个《提尔西特条约》,希特勒和苏联也有一个《苏德互不侵犯条约》。

但是双方都明白这条约的寿命不长,所以,希特勒在西线一直心里不安,他怕苏联在东线突然进攻,他受不了。这个后顾之忧一日不解决,他就一日不得安心。

希特勒的欧洲困境

虽然欧洲的大部分已经在希特勒的控制之下,但英国实际也有优势的。一方面德国打不到英国本土,他们的海军不行;另一方面,英国牢牢把握住大西洋航线和地中海咽喉要道,这让德国从西部得到战略物资基本不可能,实际上就是英国封锁了德国海上通道。

形势越来越不利于德国。闪电战可以,持久战拼的是物资,拼的是消耗,德国被封锁得非常困难。不光是物资匮乏,劳动力也少,德国的青壮年都上前线了。

英国人鬼得很,丘吉尔天天在拉拢引诱斯大林,他们要结成联盟。这些不知道真假的消息让希特勒心惊肉跳,如果真的如丘吉尔设想的,德国两面作战将是噩梦。因为苏联主动进攻,将是艰难的攻坚战;德国主动进攻,就是一泻千里的闪电战。所以希特勒决不能让自己被动,他要快速解决东边的问题。

希特勒估计的形势

苏联的形势也不好。1939年的苏芬战争让苏联损失巨大,他们的军队看起来羸弱不堪,连个小小的芬兰都没有办法摆平;而大清洗又使苏军的实力进一步削弱,大批有经验的将领被杀,前线都是临时补充上来的,他们也惴惴不安,不知道自己的命运会如何。

苏联是社会主义国家,在意识形态和价值观上都和西方国家格格不入。希特勒甚至认为,他攻打苏联是西方国家乐见的,他们一直想把苏联灭掉,他们想祸水东引。实际上这也是事实。但是后来的形势却不是希特勒想的那样。

德国进攻苏联的诱惑是巨大的。首先,德国本来就欠着苏联巨额外债,这些都是前期战争准备时欠下的;其次,德国的战争物资都是从苏联进口,如果进攻苏联,这里的物资无限,包括石油、粮食;最后,希特勒一直想把苏联的劳动力补充到自己的工业系统,弥补国内生产不足的问题。

所以,尽管将军们有许多反对意见,希特勒还是开始了进攻苏联的计划。一开始他们打得很顺利,首先占领的乌克兰和巴库油田,让德国获益不少,三线进攻的势头很猛,有摧枯拉朽之势。但是,打着打着形势就变了,德国陷入到一个巨大的泥潭,进不得、退不得。

三、历史上的欧洲,也就是这几个国家在唱戏

纵观欧洲历史,也就是法国、德国、俄罗斯在打来打去,英国在一边呐喊助威。谁占了上风,英国就骂谁,甚至打黑拳。因为一个没有巨头强国的欧洲大陆才是英国希望的欧洲。

俄罗斯一直不受欧洲国家待见,欧洲大陆上的小国一直生活在阴影里,尤其北欧,以前经常被按在地上摩擦。也只有俄罗斯能在欧洲一统斯拉夫人的江湖,所以法国、德国对他很警惕。现在,英国正是利用欧洲大陆国家对俄罗斯的惧怕,他们在上下其手,挑拨法德对抗俄罗斯。

总之,世界上国家间的事很好玩,也是一个江湖。就拿欧洲来说,一个厉害的强权总是要打俄罗斯,好像打游戏最后一关一样,但最后也总是折在这里;每次打俄罗斯都是英国跳得最凶,好像他们最狠俄罗斯,最后他们得利最多。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