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舰队从相对优势打到全军覆没,为什么还说山本五十六指挥厉害?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山本五十六还是很厉害的。
山本做过日本驻美国武官,对美国的强大工业实力非常了解。
他认为以日本目前的国力,擅自同美国海军开战是自寻死路。
所以山本是反对扩大侵华战争,也反对南下政策的,因此一度被认为是懦夫和叛徒,甚至极端分子要暗杀他。
山本五十六为了自卫,平时总是携带手枪出门,家里甚至有轻机枪。
1939年8月30日,山本被调离海军次长的职位,出任日本帝国海军联合舰队司令。这是米内光政海相下台前最后的举措之一,使山本能在海军舰艇上办公,躲过可能的刺杀威胁。米内很确定如果山本留在岸上,则一定会在1939年内被刺杀。
1940年12月15日,山本晋升为海军大将,当时东条英机内阁上台。
而东条英机这伙激进派,本来最是讨厌山本。
奇怪的是,山本却没有被他们免职。主要此时侵华战争陷入持久战,日本的战局开始不利,日军高层急需要人才,山本才得以留用。
东条英机希望自己提拔山本,山本以坚决支持他作为回报。
但山本还是反对同美国开战,认为一旦开战日本即便获得奇袭的胜利,歼灭或者重创太平洋舰队,也只能维持1年到1年半的海上优势(也曾说是6个月)。
不过,此时东条内阁和军部高层已经确定了和美国开战的最终战略,山本感到非常懊丧。他这么说:如果日本真的与美国开战,那么仅仅占领关岛和菲律宾是不足够的,甚至占领夏威夷和旧金山仍不足够。若要确保胜利,我们将不得不一直攻打到华盛顿去,在白宫里胁迫对方签订停战协议。我怀疑那些(轻言战争的)政客们对这些必将付出的代价和牺牲有没有心理准备。
其实,这是山本的反话。日本当时绝对没有实力登陆美国,也不可能打到华盛顿,就不可能取得胜利。
但既然高层已经做出攻击的决定,山本作为军人就必须执行。
山本首先要做的是,偷袭尽量歼灭或者重创美国太平洋舰队。
需要说明的是,山本私人爱好之一就是赌博,他有着赌徒特有的孤注一掷。
当时偷袭太平洋舰队驻地珍珠港,是非常困难的。
珍珠港距离日本本土有3500海里的距离,11月26日日本舰队出发,12月8日才达到珍珠港海域。
这么多天,想要避开美国的侦察是要靠百分之五十的运气。
而且,当时山本几乎倾其所有,把日本海军的6艘大型航空母舰“赤城”号、“加贺”号、“苍龙”号、“飞龙”号、“祥鹤”号、“瑞鹤”号全部押上赌桌,同时还有战列舰、巡洋舰、驱逐舰等共计33艘舰船,以及舰载机共423架。
如果这支舰队中途被发现,遭到美军全面打击,对于日本来说可能就是灾难性后果。
然后,珍珠港的美国人毫无准备,结果太平洋舰队被重创。
五艘美国战列舰被击沉,三艘战列舰损伤,另有十一艘巡洋舰、驱逐舰和其他辅助舰艇被击沉或重创。日军的损失仅为29架飞机。
虽然没有炸到美国航母,也足以让太平洋舰队元气大伤了。
其实美国已经预计到日本可能会偷袭,但认为不是在东亚就是在东南亚,做梦也没想到竟然跑了几千公里去偷袭珍珠港。
由于太平洋舰队暂时失去战斗力,山本随后轻松歼灭了东亚和东南亚的盟国海上力量。
在日本海军肆虐的基础上,日本陆军横扫东南亚和南亚,向西一度攻击到印度,向南攻击到澳大利亚,一度占领了惊人的地盘。
然而,在1942年6月的中途岛海战中,美国海军开始扭转不利的局势,但真正转为战略反攻,还是1943年2月瓜岛战役以后的事情了。
而山本五十六也在1943年4月被击毙,没有看到日本海军的全面崩溃。
可以这么说,山本五十六执行了一个必然失败的任务,他在能力范围内尽量做到出色。
但人不是神仙,一个人拯救不了世界。
山本五十六的失败是必然的,也是不可挽回的。
侵略别国,死有余辜。
联合舰队从相对优势打到全军覆没,为什么还说山本五十六指挥厉害?
山本五十六打了那么多次海战,也就是靠偷袭,在珍珠港占了一点便宜。之后在美国的强大海军攻势下,一败再败,直到在一次侦查任务中,座机被美军击落,山本也殒命其中。
一直打败仗的舰队指挥官,算是优秀的指挥官吗?
正常来看,算不得。
不过,日本和美国的差距,几乎相当于脚盆鸡跟美国头鹰的差距。差距如此悬殊,山本五十六还敢硬着头皮上,属实勇气可嘉;在日美之战中,山本五十六始终知道:任何错误都将万劫不复。
美国和日本有没有可能不打呢?不可能。
日军侵华战争爆发之后,原定“三个月灭亡中国”的计划迟迟不能实现,反而将自己拖入战争的泥潭,物资严重短缺。为了缓解这一局面,日军将矛头对准东南亚,试图通过掠夺东南亚的资源来维持战争。
可是,东南亚是英美法的地盘,日军将触手伸向那里,就触及了这些传统资本主义强国的根本利益。
1941年7月底,日军强行入侵印度支那半岛,当日,美军就冻结了日在美的资产;8月1日,美国还宣布对日石油等战略物资禁运。如此,无疑是打了日本的七寸——没有粮食,可以去中国占领区抢;没有石油,飞机大炮可就成了一堆废铁了!
此背景下,日军高层认为:美日之间必有一战。
问题是:一只脚盆鸡就算是武装到鸡毛,也打不过白头鹰啊!但如果不打白头鹰的话,这一身抢来的金灿灿的鸡毛,迟早会被拔光呀。
美日之间悬殊的实力,日本上上下下再清楚不过。
不过,彼时的日本人却有一种蜜汁自信——日军善于打逆风局,当年日清战争、日俄战争,日本人都是通过打逆风局,为自己获取了利益;如今美国虽然强大,但是日军有“逆风局必胜buff”,一定还能赢。
在美国留学数年的山本五十六,对美国有着通透的了解。他清醒地意识到,美国对日本完全是碾压级的实力,因此,他极力劝说日本不要扩大战争,尤其不要招惹美国。
当时的日本从上到下都陷入一种狂热的军国主义,没有人听信山本五十六,军部甚至将他列入暗杀名单。
没办法,山本五十六只能策划如何在保证日本战损最小的情况下,跟美国“淦”一架。
思来想去,脚盆鸡想要占白头鹰便宜,除了来阴的,怕是没别的办法了——山本五十六策划的方案是:通过偷袭美国太平洋舰队,把白头鹰“吓一跳”,从而赢取入侵东南亚的时间。
这等奇葩的脑回路,恐怕也只有异想天开的脚盆鸡能想到了。
山本五十六虽然敲定了偷袭珍珠港的作战方案,实施这个方案的人,则是联合舰队第一航空舰队司令官、水雷战专家南云忠一。
1941年12月7日,南云忠一带着联合舰队浩浩荡荡地奔赴夏威夷,山本五十六则留在大本营,焦急地等待舰队的消息——由于偷袭珍珠港属于绝密计划,舰队一离开港口,几乎切断了一切联系。
南云忠一按计划队抵达了夏威夷,成功实施了偷袭。
可是,日本联合舰队原本有机会将美国太平洋舰队彻底消灭,由于南云忠一担心战损太大,在进行了两轮攻击之后,选择了撤退。这样一来,太平洋舰队虽然遭受重创,却没有全军覆没。
偷袭珍珠港,成了日本在二战对美海战中,唯一一次重大胜利。
此次成功,日军也达成了作战目的——托住美国,给入侵东南亚争取时间。
之后,美国发动战争机器,日夜不停地制造各种武器装备,仅在二战期间,美军共制造各类战斗机262524架、各类航母155艘、2000吨级以上的驱逐舰285艘、各类坦克8万余辆。
日本啥情况呢?
二战之前,日本拥有12艘航母(包括改造的航母),二战期间又建了11艘,共23艘;飞机坦克,更是望其项背。
日本的军舰打一艘就少一艘,美国则相反,打一艘造两艘。美国佬家大业大,真真不是一句空话。正因如此,包括山本五十六在内的日本高层,都十分珍惜现有装备,能投入2艘航母的战斗,决不多派一艘。
日本联合舰队吃亏,也就吃亏在这种“小家子气”上。
比如珊瑚岛海战。
珊瑚岛海战的战略构想,是占领新几内亚岛的莫尔兹比港和图拉吉岛,切断美国与澳大利亚之间的联系,以确保对太平洋的控制权。这样一来,日军就可以在东南亚的疯狂掠夺资源久一些。
1942年,珊瑚岛海战之前,美军破译了日军情报,知道了日军的作战方针,派出了旗鼓相当的舰队阻击敌人。因为这是世界上第一次航母群作战,双方都没有经验,最后,日军重创一艘航母、被炸沉一艘航母。
美军虽然也损失了一艘航母,相对于美军变态的制造力而言,完全不疼不痒。
这艘航母放在日本就完全不一样了,珊瑚岛海战日军不仅没有达成战争目的,反而损失了一艘极其珍贵的航母。
这个锅,得山本五十六背。
之后的中途岛海战和瓜岛海战,山本五十六又犯了同样的错误,在军力占上风的情况下,却将参战的10艘战舰全都折了进去。这场战役,也让日本失去了在太平洋战场上的主动权。
瓜岛海战后不久,山本五十六坠机身亡,最终也没能看到联合舰队的完全覆没。
在数次海战中,山本五十六的总体战略构想没什么毛病,他失败的根本原因,就是日本没有能够支撑他构想的国力,以至于每次海战打得都非常保守。当然了,在诸多海战中,山本五十六的指挥也有很多错误。
日军联合舰队覆灭有其客观原因,但这并不影响山本五十六是日本最优秀的海军将领之一。
后记。山本五十六的老对手尼米兹一直有一个顾虑:杀掉山本五十六之后,万一有比他更优秀的人顶上去,怎么办?尼米兹的参谋这样回复:
“他死了根本找不到一个比他更出色的人,就像刺杀了您,短时间也难以找到一个适合您这个位置的人一样!”
联合舰队从相对优势打到全军覆没,为什么还说山本五十六指挥厉害?
山本五十六曾经是驻美国海军武官,对美国的工业、经济实力和战争潜力是十分了解的,在开战之前,对美国的战争潜力是非常惧怕的,对和美国开战的前途是没有信心的;他曾经对上司说过:和美国开战,第一年第二年是有把握的,以后是没有把握的。在日本军队中他是极力反对和美国开战的,甚至被极右的军国主义分子列为暗杀的对象;这说明他和石原莞尔一样,在日本军界中是不多的“清醒派”;对美国开战,做为军人,不是决策层,只能服从命令;山本五十六天性好赌,在制定对美国海军的作战计划上是可以看出来的,和强敌作战,采取出其不意,攻其不备的“偷袭”战术,短时期是可以取得很好的战果的,但是时间长了,日本战争潜力不足,战线过长的弱点就展现出来了;他也知道,自己最后的下场不是被敌人杀死,就是被流放,其实他对战争的进程及结果,和他对自己下场的预见的,还是很准确的,不得不说,他还是有战略眼光的。
联合舰队从相对优势打到全军覆没,为什么还说山本五十六指挥厉害?
山本五十六在珍珠港大获全胜之后,在日本的地位迅速向乃木希典、东乡平八郎看齐。山本五十六战死之后,他在日本的影响力也是非常高的,二战后期,日本为了提高士兵的作战斗志,日本政府对于并未公布山本五十六死讯,而是继续把他当成神宣扬。
而且电影虎虎虎、山本五十六中,山本五十六的形象也是无比高大上,这些电影播出后对当时日本的观众影响极大。山本五十六是驻美武官出身,他非常清楚日本的国力和美国不是一个等量级,所以当初山本五十六反对偷袭珍珠港。但是,当时日本整个国家都处于战争疯狂之中,日本偷袭珍珠港势在必行,山本五十六也被裹挟登场。
山本五十六对整个战争走势的判断也是非常准确,日本偷袭珍珠港之后美国并没有立即对日本开展,而是过了一段时间才宣布。
山本五十六极为重视日本海军航空兵的发展,在二战中山本五十六的思想还是比较前卫的。日本开战前的战略就是快速占优,取得谈判的优势,这个战略并没有问题。在当时二战大环境下,日本偷袭珍珠港就是为了消灭太平洋舰队,谋求战略上的优势。日本发动中途岛海战,主要是为了保护东京不被轰炸,需要减少美国海军对日本本土的威胁,以此稳定军心,彻底消灭美国太平洋舰队。在当时二战中,从海军力量上来看,日本确实占有优势的,胜算比较大,日本出动联合舰队的核心力量攻击中途岛,逼美国太平洋舰队决战,山本五十六不算是赌徒。但是因为日本的国力无法和美国相比,山本五十六每次都会带上日本半个海军家底和美国海军决战,赢了还好,输了就接近破产。
日本在太平洋战争中开始走下坡路的节点是中途岛海战,是由于山本五十六甚至整个日军一贯对情报的轻视造成的。日本的情报密码被破译,作战计划完全暴露,而山本五十六还一直蒙在鼓里;在和美军交战时弄不清楚应该去炸机场还是航母,轰炸机是挂鱼雷还是挂炸弹换来换去,直接导致了中途岛战役的失败。在用人上,山本对南云忠一和黑岛龟人过于信任,以致于中途岛海战失败的很大原因就败在两人指挥不利上。
联合舰队从相对优势打到全军覆没,为什么还说山本五十六指挥厉害?
山本五十六是二战期间日本最著名的海军将领之一,其最经典的成名之战就是——指挥日本偷袭了美国的珍珠港。可最后日本的联合舰队还是被美国人打得全军覆没、烟消云散了。那么山本五十六到底算不算是一个优秀的指挥官呢?我认为:山本五十六的指挥水平还是可以的,基本上算是一个优秀的指挥官了。我想说,这场太平洋战争换谁来指挥的结果都一样——日本人必败。没办法,战争打到最后打的就是实力。当美国人彻底苏醒过来以后,日本人的最后结局也就早已注定了……
山本五十六于1884年出生于日本西北部的长冈市,大学毕业于日本海军大学校。大学毕业以后的山本,又跑到美国哈佛大学去深造了两年。
山本在美国学习和工作一共持续了五年多的时间。先是在美国学习了两年。后来在1925年,山本 作为日本驻美国大使馆海军武官,又在美国待了三年时间。
1937年的纽约
山本在美国学习和工作的这五年中,发现了一个问题,那就是:美国人的国力已经远远地超过日本了。当时的美国已经是高楼林立、大学云集、经济也比较发达、生活水平也比日本领先太多。
当时美国给山本两个最大的震撼点:
一是,美国的女性居然可以上大学、而且活得很独立,这在保守的日本是不可想象的事情;
二是,美国的食物和商品居然不是配给制的,居然可以随便地买卖,商品也很充足。
从此以后,山本的内心深处就牢牢地打下了一个不可磨灭的印记——美国人的综合国力与日本根本就不在一个档次上面,领先日本太多了。总体上来说,山本应该算是日本为数不多的“知美派”将领。
山本回国以后的主张或者说思想深受在美国这几年所见所闻的影响。他一度坚定地认为:不到万不得已千万别去招惹美国人,日本根本就不会是美国的对手。
不过此时的日本却是另外一番景象了。由于日本在明治维新以后快速的崛起,然后毅然决然地走向了对外侵略和扩张的道路了。
随后日本先后又在甲午海战和日俄战争中相继战胜了强大的清朝和沙俄,这让日本整个民族充满着狂热和无以复加的自信。
当时日本国内充斥着对外扩张、对外侵略、称霸亚洲乃至整个世界的想法。举个例子:
1927年,日本当时的首相田中义一向天皇上奏一道著名的《田中奏折》。在奏折中明确提出了“惟欲征服中国,必先征服满蒙;如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中国”的侵略路线战略图。
尽管山本总是呼吁不要去招惹美国人,但是此时的日本的对外战略,已经不是山本这样一个小人物能够左右的了的了。山本既然改变不了日本的对外战略,那么也就只能去适应整个日本的思想和战略了。
山本对整个日本海军思想理论创新,做出过重大的贡献,主要贡献有两点:
一是,山本帮助日本海军打造出了一支强大的航母舰队。这一点应该算是思想战略上的改变。因为在二战之前的很长一段时间里面,日本人觉得海军还是要以战列舰为主,航母其实没啥用途。
二是,山本当时认为既然日本迟早要与美国人在太平洋上面决战,那么还不如主动进攻为好。
其实在此前20年时间里面日本海军一直是《马汉海权理论》的信徒。按照这个理论:日本应该以轻型水面舰艇,潜艇以及岸基航空兵在美国海军舰队横跨太平洋过程中不断将其削弱,最后以战列舰对战列舰的传统战列炮击战法将美国海军全数消灭。
其实通过这两点贡献可以看出:山本绝对不是一个泛泛之辈,不光有思想还有指挥和行动能力。
很多人不知道的是:日本在二战期间最厉害的战机——零式战机,其实也是山本亲自主持参与和德国人一起研发制造的。
说完了山本在太平洋战争之前的一些情况以后,我们来分析一下:为什么说日本联合舰队的全军覆没是必然的呢?为什么说山本算是一个优秀的海军指挥官呢?很多人也许不知道的是: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袭美军珍珠港基地的作战计划就是山本制定和实施的。
很多人会说,日本偷袭珍珠港本来就是个错误的行为,因为唤醒了美国这头“战争怪兽”。我想说的是,从后来的战局发展来看,日本人确实不该去偷袭美军的珍珠港基地。可是以当时的大环境来说的话,日本人已经别无选择了。
日本偷袭美军珍珠港主要有三个无法回避的原因:
1、一战以后,美国人就开始积极地限制日本、约束日本的发展了,例如:华盛顿会议的时候,美国人明确告知日本不得发展过于强大的海军实力并给出了吨位限制了。日本当时迫于美国人的压力,甚至销毁了一些超出限额的战舰。
2、随着日本侵华战争的不断深入,当时陷入侵华战场的日本军队超过了120万人了。日本本身是一个资源匮乏的小国,随着美国人开始对日本进行石油和资源的禁运。日本当时只有两条路可走了:要么放手一搏打破美国人的禁运;要么就只能撤出所有的侵略军了。
3、日本当时的状态已经无法继续迟疑了,横竖都是一死,还不如采取先发制人的打法。这刚好也和战前山本的战略差不多。
其实还有一点原因很关键:日本早就存在海、陆之争了。美国人的能源禁运如果持续下去的话,日本海军的航母、驱逐舰、战列舰只能不变废铁了。这是日本海军高层们无法承受的事情。
纵观整体偷袭珍珠港的过程以及战果来看的话,无疑是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战前日本严密的封锁了消息,美国人从始至终都没有完全搞清楚日本的战略意图,这为偷袭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这次偷袭的成果也是比较可观的,这次偷袭一共造成了:美海军太平洋舰队18艘军舰被击沉或遭到重创、188架飞机被炸毁,159架飞机严重损坏;美国海军官兵死亡2403人,失踪和受伤2233人。
此战过后,日本人开始在太平洋上保持了一定时间的优势地位,也为日本攻占东南亚创造了条件。可是战术的成功并不能掩盖战略上的绝大劣势。
其实从偷袭珍珠港以及美国对日全面宣战以后,太平洋战争的结局就早已注定了,那就是——日本人那是必败无疑。
国与国之间发生战争,不管谁先发起的、不管一开始哪国的损失更大一点,但最后一定是国家之间综合实力的较量了。美国人在当时的综合实力完全是处于碾压日本的状态的。
我给大家看一组数据,大家也就全明白了!当时的美、日之间国力是这样的:
美国的人口是日本的两倍多;国民生产总值是日本的7倍;
钢铁产量是日本的5倍;煤炭产量是日本的7倍;汽车保有量是日本的80倍以上;
如果这组数据还不够直观的话,我们再来看看另外一组数据:
太平洋战争的三年多时间里,日本一共生产了航母17艘、战列舰仅仅只有2艘、巡洋舰9艘、驱逐舰63艘、潜艇147艘;
可是同时期的美国人却生产了航母131艘、战列舰10艘、驱逐舰355艘、护卫舰498艘、潜艇203艘、
美国人全面参战以后,可以达到年产坦克2万辆、年产飞机4万架的水平;二战期间美国人一共生产了262524架战机、数十万辆的坦克,外加其他根本无法计算的武器弹药等等装备。
大家不要忘了,美国人与日本在太平洋上鏖战的同时,还援助了盟军500亿美元的物资和军火。
到了1945年的时候,美国人的军队人数达到了创纪录的1050万人。这些军队可是装备精良、后勤补给一流的军队;
反观日本的话,虽然后期也有500万以上的兵力,可是都是些老弱病残、缺衣少食、甚至连武器都没有的滥竽充数之流。
这样一来的话,太平洋战争的结局也就没啥好说的了。
举个最直接的例子就是:美国人不管是飞机、航母或者是舰船,那是越打越多的状态。可是日本被击沉一艘航母、击毁一架飞机,那就是损失一架就少一架了。
大家应该知道我想说什么了吧!在这样国力的碾压之下,日本那是必败无疑的。不管是山本指挥,还是水本指挥,其实结果都是一样的——日本必败。
试想一下,美国人的东京大轰炸外加原子弹都来了,日本人又拿什么去战斗呢?
用最简单的语言分析一下:为什么我认为山本的指挥水平和能力还算一流呢?1、山本是个难得的“清醒者”,他早就知道日本不是美国人的对手,单是这一点就可以证明山本是个战略家了。
2、虽然日本人的联合舰队由于实力的问题被美国人击败了。可是并不能否认:偷袭珍珠港一战还是成功的,此战的制定者、谋划者、指挥者就是山本本人。
3、山本在珊瑚岛海战、中途岛海战中确实是失败了。但总体上的原因就是:山本知道与美国人的实力差距过大,采取了相对保守的战略。
山本失败的根本原因就是:日本没有能够支撑他构想的国力,以至于每次海战打得都非常保守。我想说,日本联合舰队必然会覆灭,因为根本就与美军不在一个档次上面。
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日本联合舰队的最后覆灭并不能去否认山本是一个优秀的海军指挥官。
一位美军的指挥官对山本的老对手美军太平洋舰队司令尼米兹,曾经这样说道:“山本对于日本海军,就像您对于美国海军那样重要!”
1943年4月18日早晨7点45分,山本的座机被美国人击毁在太平洋的上空。一代日本海军名将山本五十六命丧太平洋,我想这对于山本来说也许是最好的归宿了。
最后我想说,出现以少胜多、以弱胜强这些情况不是不可以。但是有一个重要的前提:双方实力总体上没有出现天壤之别的差距。如果双方实力差距过大的话,这仗也就根本没法打了。大家一定要记住:实力的碾压才是最无情的碾压,例如:太平洋战争中美国人对日本的碾压。联合舰队从相对优势打到全军覆没,为什么还说山本五十六指挥厉害?
山本五十六是一个法西斯分子,恶贯满盈、双手沾满鲜血。
但如果我们抛开人品,仅仅从军事角度上评论山本五十六的话,客观地说,他还算是一个优秀的军事家。有人说,山本的成名作珍珠港之战是偷袭的,赢得不光彩,算什么军事家。
持这种观点的人,对军事太外行。中国军事史上的经典战例,哪一场是堂堂正正的较量,不都是耍阴谋诡计取胜的?
《孙子兵法始计篇》有云:兵者,诡道也。用兵打仗本身就是一种变化无常之术,需要运用种种方法对敌人进行欺骗迷惑。
声东击西、围魏救赵、增兵减灶、明修栈道暗度陈仓、草船借箭、火烧赤壁,上述军事行动哪一场不是搞阴谋的?
用兵打仗最忌讳直来直去,开诚布公。《孙子·计》:“攻其无备,出其不意。
宋襄公倒是一个真君子,但是毛主席说他是“蠢猪式的仁义道德”。
偷袭珍珠港确实不体面,是不宣而战;但是日军跟美军明火执仗干,怎么也干不过。
因为山本做了3年日本驻美武官,对美国的了解比谁都透彻,他明白美国不仅人多、资源丰富,而且“美国真正的战略优势在于国内生产能力的强大”。
所以山本只能冒险,只能用不光彩的方法偷袭,问题是偷袭还成功了,能说他不是一个优秀的指挥官?而且山本的偷袭不是一种豪赌,不是毫无把握的冒险。
在1940年3月的一次春季演习中,山本跟小泽治三郎少将对阵,后者率领的大小2艘航母舰队,以集中使用飞机密集突击的方式将山本指挥的2艘战列舰和1艘重型航母组成的舰队杀得片甲不留。
山本从中受到启发,下定了偷袭的决心;为了偷袭成功,山本还进行了多次沙盘推演。而且山本在军部批准计划之后,指挥联合舰队选择了与珍珠港环境相似的鹿儿岛湾,进行了模拟训练,对可能遇到的情况作了预案。
中国有句话叫“下棋看三步”,一个优秀的指挥官就是如此。山本在偷袭珍珠港的同时,已经制定了其它作战计划。
珍珠港事件爆发同时,第一航空舰队在太平洋纵横驰骋,横扫美国、英国、荷兰、澳大利亚等国的大量目标,包括威克岛、澳大利亚近海、印度洋的锡兰。
第一航空战队则在珍珠港偷袭开始后一小时内就将美国第5航空队的飞机打趴在跑道上,将英国皇家海军的威尔士亲王号战列舰以及反击号战列巡洋舰悉数击沉,可谓是高招迭出、屡屡得手、捷报频传。
1942年3月,在山本的领导下下,海军将领小泽治三郎、近藤信竹、高桥伊望指挥了爪哇海战。
当时两军实力不相上下,旗鼓相当。
盟军有重巡洋舰2艘、轻巡洋舰3艘、驱逐舰9艘。
日军有重巡洋舰2艘、轻巡洋舰2艘、驱逐舰14艘。
经过一系列大小战斗,以最小的代价,将荷属东印度的美国、英国、荷兰及澳大利亚的部队被全部扫平,驻菲美军被赶到巴丹半岛和科雷希多岛,为日本此确保了东南亚的重要战略资源基地。
接下来,山本又眼光独到,指出要想争取战略主动,必须单挑美国海军,消灭美国的航母舰队。
山本的建议没有几个人支持,没有被军部采纳。
就在此刻,发生了美军对日本本土的杜立特空袭,军方这才不得不佩服山本的远见,中途岛作战计划被采纳。
中途岛海战的计划的核心是伏击美国航母,计划不可谓不周密,山本为了应对可能出现的意外,还准备有预案。
但是山本安排的空中侦察行动因故没有贯彻落实,潜艇也姗姗来迟贻了误战机。
最要命的是,美国海军密码破译部门破译了日本海军D号密码(美军称为JN-25);这个意外是山本没有想到的,也是致命的。
对方对你的计划了如指掌,这仗要是能打赢,太阳就要打西边出来了。
中途岛一战之后,日本海军跟美国海军力量对比发生了给不,日本的航母数量占了下风。
持续了半年的瓜岛之战,是两国工业能力的比拼,只要没有奇迹发生,日本不会得胜。经过这场战役,日本海军不但失去了两艘战列舰;失去了大量的驱逐舰、舰载机、陆基机;更可怕的是,日军还损失了大量优秀的飞行员,根据日本的教育能力和制造能力,这些损失是短期内无法弥补的。
山本在跟尼米兹的较量不仅是两人军事指挥水平的较量,还是两国工业能力、军事实力和科学技术的较量;美国源源不断的制造能力,已经先进的科技,让日军望尘莫及。
由于美国先进的雷达,即使没有破译日方密码,也总是能在日机、日舰赶到交战区域30分钟之前预警,这是日军做不到的。
如果两军的资源交换一下,鹿死谁手还真不好说。
话虽这样说,山本作为一名指挥官,缺点还是不少的。比如狂妄、固执、太感性。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