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战为什么打起来,二战为什么打起来,一二战间隔多少年?
第一次世界大战打起来的原因主要就是因为德国崛起,为了争夺欧洲列强们的殖民地打起来的,直接导火线就是1914年6月28日是塞尔维亚的国庆日,奥匈帝国皇储裴迪南大公与他的妻子在波黑萨拉热窝阅兵结束后被塞尔维亚青年枪杀事件。
一战爆发的前因后果:德国的崛起与欧洲列强们争夺利益,使本来就矛盾重重的列强们矛盾雪上加霜,而争夺的战略要地就是地势险要的地处欧亚交界的巴尔干半岛,当时控制半岛的奥斯曼帝国已走下坡路了,对半岛的控制力下降。
巴尔干半岛各民族纷纷谋求独立,沙皇俄国支持塞尔维亚对抗奥匈帝国,俄奥交恶。普鲁士统一德国时将法国打败,法国想报仇,德国为了应对法国的威胁开始拉帮结派,法国跟意大利在北非又产生过矛盾,后来德国、意大利、奥匈帝国在1882年建立“同盟条约”。
法国不甘心被动,因为德奥结盟引起俄国不满,所以法国、俄国结盟。初步形成欧洲两大军事阵容。英国最开始奉行中立,不与他国结盟。但当德皇威廉二世跟提尔皮茨野心勃勃地想要建立一支足以抗衡英国的远洋舰队时,强大起来的德国海军跟英国皇家海军产生了矛盾,英国制海权受到威胁,英国与法俄结盟。
最终欧洲两大军事集团形成,开始了军备竞赛。
这些矛盾就像一个巨大的火药桶,随时都可能被引爆。德国的强势崛起引爆了这些矛盾,直接导火索奥匈帝国皇储裴迪南大公与他的妻子“萨拉热窝被枪杀”事件,皇储被杀,奥皇悲愤欲绝,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开战,塞尔维亚紧急向俄国求援。奥匈帝国在德国的支持下向塞尔维亚开战。随后德、俄、英、法等国相继参战。
于是一战爆发。
第一次世界大战历时四年多,三十多个国家、15亿人口被卷入了战争,它对人类造成了巨大的物质和精神上损害。
二战打起来的原因:对凡尔赛体系的严重不满,催生了二战的爆发
一战结束后,战胜国 (协约国)对战败国 (同盟国)签订了 《凡尔赛和约》,其主要目的是惩罚和削弱德国。法国、英国和美国针对德国,法国主张严惩并尽可能的削弱德国,《条约》中对德国进行严厉惩罚,大量的赔款,瓜分了七分之一的土地和十分之一的人口,造成当时德国的社会矛盾非常尖锐。
英国希望能保持一个相对自立的德国以保持欧洲大陆局势;美国则希望获益,主张德国进行战争赔偿。三个主要的协约国的目的都没有完全达成,后来虽然都做了让步,但德国也对此《条约》非常不服,这个结果无论对于战胜国还是战败国都没有起到和平安抚的作用,反而将整个欧洲甚至全世界都处于不安定的战争因素之中。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20年间,资本主义各国经济政治力量发展不平衡,德国和日本的工业发展比较突出,经济实力明显增长,英法美等过则先后出现停滞局面。1929年和1937年,资本主义世界发生两次严重的经济危机。为了摆脱经济、政治和社会危机,德、意、日法西斯统治的国家走上了国民经济军事化的道路,在政治上也日益法西斯化,并逐渐形成美、英、法和德、意、日两大政治军事集团。
因为经济危机爆发使得各个列强拼命瓜分殖民地,输出商品,而德国受《凡尔赛条约》限制,不能发展军备,又没有殖民地,国民生活陷入水深火热之中,这时希特勒法西斯政权迅速崛起。1935年撕毁《凡尔赛和约》有关限制德国军备的条款,增加军费,实行普遍义务兵役制,公开扩军;1936年10月与意大利签订《德意轴心协定》,结成柏林-罗马轴心。德、意成为欧洲战争策源地。
1927年6~7月,日本内阁召开东方会议,确定先夺“满蒙”,后取中国,进而征服亚洲、称霸世界的总方针。1931年,日本对中国发动“九一八”事变,1933年3月退出国际联盟。1936年3月标志日本法西斯政权确立的广田弘毅内阁上台后,于8月在五相会议上确立保证其东亚大陆地位以及向南洋扩张的战略目标,把中、苏、美、英等列为假想敌国。日本成为远东战争策源地。1936年11月25日,德日签订《反共产国际协定》。次年11月6日,意大利加入该协定,法西斯侵略集团初步形成。
1939年9月1日,德军用闪电战的方式入侵波兰。英国和法国被迫仓促对德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1940年9月27日,德、日、意签订同盟条约,正式结成军事同盟(见《德意日三国同盟条约》)。法西斯德国的军队很快就席卷了中欧、西欧大陆、北欧和巴尔干半岛,1941年,德国控制了欧洲包括法国、波兰西部、荷兰、挪威等16个国家的人力、物力资源。
1941年6月22日德展开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发起侵苏行动。
第二次世界大战历时六年,是人类历史上规模空前的世界大战,从1939年9月1日纳粹德国发动突袭波兰开始,到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为止,有六十一个国家和地区,二十多亿人口被卷入其中。参战兵力超过一亿人,大约九千万士兵和平民伤亡,三千万人流离失所。其空前的广度、深度和烈度,成为人类战争史上的一次大革命,给予军事战略和战争观以巨大影响。回首二战,那一幅幅残酷而血腥、雄伟而悲壮的历史画面,永远震撼着人们的心灵,令人难以忘怀。
一战、二战相隔二十一年,真的是人类历史上的空前灾难。
一战为什么打起来,二战为什么打起来,一二战间隔多少年?
严格说,历史上只有一次世界大战。二战只是一战的延续。中间有20年的休战期。
一战爆发的原因,历史教材总结的很好。
即帝国主义国家之间,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导致的结果。
啥叫“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这种情况今天都存在。
比如说日本和德国。这俩就有经济地位,可它们没有政治地位。
在国际上,美中英法俄,说话有分量。尤其是在联合国安理会。
德国和日本?两个政治矮子罢了。
所有国际重要政治议题,这俩都说不上话。
经济地位和政治地位明显不匹配,德国人和日本人能忍?
表面上看,德国人和日本人,都能忍。可是从德国联手法国,频频干涉欧盟事务,意图稀释法国的政治影响力。以及日本频频修改和平宪法,意图在国际上凸显影响力来看。
这俩二战战败国,都藏不住野心,都不能忍受现有的国际政治地位。
试想,就连今天已经“改过自新”的德国人都无法忍受政治矮子的现状。
当年的德国人能忍受吗?
肯定是不能的。
一战前,德国的工业实力碾压法俄,也高于英国。
可德国在欧洲的话语权,却不如英法俄。
在政治上被打压了,该怎么办?
别无他法,只能是挑战传统列强,进一步打破旧有的国际秩序了。
那么,德国应该先挑战谁呢?
肯定是法国了。由于普法战争,德国和法国没有任何和解的可能。
至于英、俄,暂不在德国的挑战名单内。
一开始,俾斯麦是这样设想的,也是这么操作的。对英国,俾斯麦强调,德国无异搞殖民扩张。其言外之意,就是德国无意挑战英国的殖民霸主地位。
对沙俄,俾斯麦是极力拉拢。按照他最早的设想,德俄奥,组成三皇同盟。三家共同对付法国,然后伺机而动,干掉英国。完成中东欧对西欧的逆袭。
即便沙俄不稀罕与德国联手,在俾斯麦看来也不要紧。
只要沙俄不与法国联手,不致使德国陷入两线作战的局面,俾斯麦也可以接受。
但不想,俾斯麦的计划,随着德皇威廉二世的继位,全泡汤了。
这位威廉二世,脑子有坑。他明知道德国的民族主义情绪高涨,明知道英国防着德国,却总是三番四次启动舆论机器,在各种国际场合频频找英国的茬。
用现在的话说,就是碰瓷。
比如布尔战争时,德国不仅为布尔人提供军事支持。威廉二世还公然宣称:德意志民族欣赏蔚蓝色天空的时代已经过去,我们也要求阳光下的地盘。
他如此发声,是说给谁听的?无非就是说给德国人听的。
这种碰瓷,一两次,英国人可能不在意。但碰瓷次数多了,英国也烦了。
威廉二世要干什么?该不会,他是想煽动德国人的情绪,要掀盖子了吧?
于是,英国的舆论机器也启动。德国与英法人民之间的仇恨种子,也就这样种下了。
另一方面,对沙俄,威廉二世也与俄皇尼古拉二世交恶。
交恶的结果就是德国与奥匈结盟,并与沙俄的矛盾激化。
而激化的结果,最终也就演变成了英法俄三国协约。三国以一种防御同盟的方式,对德国进行了包围。
当然,挑衅归挑衅。
德国频频挑衅英法俄,不等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就一定会爆发。
实际上,从事后披露的资料来看。一战的几个主要参战国,当时都没有完成战争准备。
德国一直到1915年都没有完成准备。以致战争爆发的第二年,因粮食储备不足,有三十万德国人饿死。
法国也一样,战争开始数周后,前线兵力仍然严重不足,居然还要从巴黎征用出租车送兵源到前线。
沙俄最寒碜,一直到十月革命时,都没有完成战争准备。以致当时仍然有俄军士兵拿着冷兵器在战场上与德军作战。
因此,其实一战在1914年爆发,也是一个偶然事件。
而导致一战在1914年偶然爆发的原因,就是著名的萨拉热窝事件。
1914年6月28日,随着萨拉热窝一声枪响。
奥匈与沙俄的矛盾,再也掩盖不住了。
同年7月28日,奥匈在德国的支持下,以萨拉热窝事件为借口,向塞尔维亚宣战。
如果当时威廉二世不支持奥匈,可能一战暂时还打不起来。但脑子有包的威廉二世竟然表示无条件支持。
眼见奥匈要插足巴尔干半岛,沙俄出于利益需要,也于三天后,对奥匈宣战。
奥匈与沙俄相互宣战后,威廉二世以为宣战只是做做样子,就也没太当回事。
但不想,奥匈居然真的出兵了。
奥匈这一出兵,德国蒙了,牛皮吹了,不能不算数吧。于是,德国也开始动员。
眼见德奥纷纷启动战争形态,沙俄急忙向英法求助。否则它一家单挑德奥,而英法不提供帮助,它可能会被德国捶出翔来。
听说沙俄向英法求援,德国担心英法会派兵参战,便致电法国,询问法国意图。
结果法国回电声称:“见机行事”。
收到回电后,德国很不满。
为啥不满呢?道理很简单,法国想让德奥俄三国互掐,它坐收渔翁之利,借机报普法战争的血海深仇。
德国一看法国不怀好意,于是威廉二世就在没有做好跟法国决战的情况下,决定向法国先宣战。先下手为强,做掉法国,避免德国陷入双线作战的局面。
但是因突袭法国的计划(施里芬计划)需要经过比利时,而比利时又不对德军让道。所以德国便在对法国宣战的同时,对比利时也进行宣战,继而发动了对比利时的突袭。
比利时挨打,英国怒了。
因为英国在比利时有大量的投资。并且德国如果赢了法国,德国就真的牛叉了,英国也可能镇不住德国了。
于是英国就以德国打比利时为借口,拉拢法国向德国宣战。
至此,一战正式全面开打。具体的宣战关系如下:
德国和奥匈与沙俄和塞尔维亚相互宣战;
德国对法国和比利时宣战;
法国、比利时、英国对德国宣战。
从这个宣战可以看出:一战其实就是列强在政治经济不平衡的背景下,把一场区域争端玩脱了的表现。德国并不是发起国。虽然它的责任很大,但一定要找责任人的话,当时所的参战国,都要为战争爆发负责。
一战的战争过程就不细说了。
战争开始之初,各国士兵都斗志昂扬。为了民族前途,为了国家荣誉,冲啊!
不过到了一战后期,参战各国的老百姓,愈发的感觉,自己被统治者欺骗了。
为什么要打世界大战?
德国人和俄国人,德国人和法国人,德国人和英国人,真有那么大的矛盾吗?
统治者说,如果我们不能打赢战争,那我们民族就走入深渊,将会抬不起头。
可现在战争还没结束,普通老百姓就已经走入深渊了!很多人已经没脑袋了。
于是到了1917年,大部分欧洲人都已经搞明白了——要么推翻本国政府,要么死。
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军队起义,瞬间席卷欧洲各国。当时不只前线发生兵变,后方也陷入混乱。
英法的社会底子相对好一些,依靠各种措施死撑到了战争结束。
根基最不稳的沙俄,最先崩溃,并发生了影响深远的十月革命。
一直以纪律自夸的德国多撑了一年,但也在1918年底,发生起义,最终导致投降。
德国投降后,奥匈、奥斯曼帝国、保加利亚也纷纷投降。故而,一战最终以同盟国的投降而结束。
投降之初,德国人并没有当回事。对于当时的德国人而言,技不如人,甘拜下风。要想一雪前耻,等下次机会呗。
可是,事情的结局让德国人始料不及。
本来早年欧洲国家之间的战争,是类似于一个国家的内战。
打个不恰当的比方,就有点类似民国时期的四川军阀混战。
各势力领导人,都是相互的姻亲关系。上层人物经常在一起打麻将,下面的士兵相互朝天开开枪,眼看打不过,就认怂。等下次再一雪前耻。
赢家赢了也就是一笑。战争打完就完了,两家领导人接着在一起吃饭喝酒吹牛皮。不会往死里整对方。
但是一战后,英法主导的巴黎和会,却不是这么回事。法国在会议期间,极力主张彻底肢解德国。
虽然英美不同意,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德国被肢解。然而事情的结果,却没什么区别。
其实,如果真按法国的要求来,彻底把德国肢解掉,把德国整成农业国,彻底把德国拍成渣渣。可能历史上就没二战了。
但英美是吃着碗里的,惦记着锅里锅。担心德国被肢解后,法国在欧洲一家独大,故意搞什么欧陆战略平衡策略。在没把德国弄死的情况下,又让德国人在战后,还是承担了历史上前所未有的战争惩罚。(当年普法战争结束,德国开出的赔款,法国只用三年就还清了。而一战后,英法开出的赔款,就算把全德国卖了也还不清)
于是,德国人就都不干了。对《凡尔赛条约》恨之入骨。
希特勒为什么在1923年就能搞出著名的啤酒馆暴动?
说白了,就是德国人不服。真正意义上的民族矛盾种子,因为《凡尔赛条约》,深深的扎在了德国人的心里。
当时的德国即便没有希特勒,也会有“东特勒”出来煽动民意,勾起德国人对英法的复仇之火。
而这正是德国发动二战的核心原因。
至于说什么在纳粹统治下,德国经济发展不良性,偏科于军事,导致被迫对外扩张。那不过是次要原因。
难道当时德国经济良性发展,德国人就不复仇了?不可能的。
要知道,当时的德国根本做不到像现在这种对欧洲的经济渗透力。无论当时的德国怎么发展经济,结果都是如一战前那样,到了一定程度就陷入瓶颈,继而通过武力,解决瓶颈问题。
除了德国外,意大利在一战期间反水,跳槽到协约国一方,赢得了战争。
但英法瞧不起它,认为它没贡献,在巴黎和会上对其打压。导致《凡尔赛条约》签订之后,意大利民怨沸腾。短短两年,就走上了法西斯道路。
后来德国也纳粹化,这俩法西斯国家是一拍即合,然后又拉上日本,组成轴心国,对瞧不起他们的老牌列强发动挑战,这便是第二次世界大战。
说到日本,不得不提一下。
二战前的日本,绝对是奇葩。
它是一战受益国,凭借一战,它成功获得老牌列强承认,也跻身为列强。
虽然只是列强末流,但也是列强。
然而当时的日本政府,搞经济是真不行。
一战后的头十年,日本经济是一塌糊涂。
到了1920年代末,受经济危机影响,日本经济直接雪崩。
国内经济搞不上去,阶级矛盾严重。为了转移矛盾,日本军方默认下克上行为,鼓励对外发动对中国的侵略。
而正是对中国的侵略,导致日本军方愈发不受政府控制,在没有搞定中国的同时,还不满足,又挑衅英美。以致最终战败,搞成了今天的这幅半死不活的样子。
总的来说,一战的爆发,是帝国主义国家之间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导致的结果。
这场战争是必然会爆发的。
只是在1914年爆发,让人觉得很偶然。
按照当时欧洲各国的备战情况,一战爆发的时间应该要延后几年才合理。
至于二战,纯粹就是一战的延续。
二战后,英法殖民体系的崩塌,沦落为美国的附庸。正是它们在一战后,没有干脆利落的处理德国,付出的代价。
一战为什么打起来,二战为什么打起来,一二战间隔多少年?
一战打起来的原因可以用四个字来概括:“利益冲突”。
如果要完全明白这利益冲突那就要花很长时间说了,我尽量用简短通俗易懂的语言说吧!让你了解下为何会爆发第两次世界大战!
一战爆发的原因德意志的兴起打破了欧洲的平衡
德国在统一之前经常打内战,谁也不服谁,当然打内战嘛肯定要消耗国力,而且国内四分五裂的也很难强大起来!
当自己还在打内战内耗的时候,英国却在搞工业革命,开拓殖民地,并且在世界范围内占领多处殖民地,是当时世界第一的超强帝国!
而后来德国出现个很牛逼的人物,俾斯麦统一了德意志!并且也开始搞工业革命,并且在第二次工业革命后实力超过了英国,仅次于美国!
俾斯麦
德国成为欧洲最强大的国家,但殖民地却被英国等老牌殖民国家占领!就因为你强的时候,我比较弱,所以你占领了那么多殖民地,现在我强大了,对于这个现状肯定是不服气的!所以我也要争夺殖民地!甚至我还要从你手上抢夺殖民地!
于是英国与德国成为一战中矛盾最为突出的国家!战争一触即发!
美国工农业的兴起,欧洲各国采取贸易保护主义,欧洲国家矛盾加剧
由于工业革命的爆发,所以产能大大增加,很多东西生产出来卖不完,特别是美国,第二次工业革命后成为世界第一工业国,它没多少殖民地,所以主要向欧洲出口产品。
欧洲国家本来国内就消耗不完自己生产的产品,遇到美国更廉价,质量更高的产品,那就更慌了,只有两条路可以走,第一条路是加紧出口国外,主要是殖民地国家!所以加强了殖民地的掠夺!第二条路就是保护国内市场!强行用行政命令杜绝别国产品的输入!
像英国就比较霸道了,在英国的领海如果出现别国的商船,那就不客气了,所以只能出现本国的商船!当然也会有不怕死的商人进行偷运商品,也就跟现在走私差不多!所以国家间也会出现很多矛盾!为战争埋下伏笔!
法国和德国的长期矛盾
这两国可谓是冤家,都是法兰克王国分裂出来的,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以前法国拿破仑就侵略过德意志,后来德意志要统一,法国过来干涉,普法战争爆发,法国战败,赔款割地,德国把阿尔萨斯,洛林等地占为己有,这两地对于两国来说都特别重要,因为这里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因为德国拥有这丰富的矿产资源,所以实力迅速发展,并且实力碾压法国!所以法国势必要抢回来,两国矛盾进一步升级!
俄国与奥匈帝国的矛盾激发,斯拉夫人的骚动,民族主义的兴起
不得不先提克里米亚战争,1853年俄国与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爆发了战争,英国和法国参战,加入奥斯曼土耳其帝国阵营,俄国寻求奥地利的帮忙,结果奥地利狠狠在俄国背后捅了一刀,加入英法联盟,对俄国施压,俄国惨败!
克里米亚战争
然后就是对巴尔干半岛的争夺,巴尔干半岛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是欧亚联系的桥梁,俄国对其垂涎已久,同样奥地利对巴尔干也是早有图谋,改组后的奥匈帝国,积极向南扩张,激起了很多斯拉夫国家的不满!俄国打着解放斯拉夫的名号也向巴尔干扩张!仇人相遇也是分外眼红!
1914年塞尔维亚的一个小青年在街上直接把奥匈帝国的皇储斐迪南大公夫妇给枪杀了,这就是萨拉热窝事件!成为了一战的导火索!
使得奥匈帝国直接出兵塞尔维亚,这时候俄国也不得不出兵了,战争一触即发!
奥匈帝国皇储斐迪南夫妇
所谓敌人的敌人是盟友,在权衡利益关系之后,德意志,奥匈帝国,意大利组成同盟国!英法俄塞尔维亚等组成协约国!当然这个意大利有点特殊,左右摇摆不定,一战打响之后又投向协约国一方!
一战从1914年开始到1918年结束,二战1939年开始,1945年结束。一二战间隔了差不多21年!
二战爆发的原因前面讲了一战,协约国一方赢了,所以协约国一起开个会讨论怎么处置一战中的战败国,那么结果肯定是维护战胜国的利益,而战败国惨遭各种割地赔款,军事占领等等!特别是法国,简直与德意志有深仇大恨,想要肢解德国,但遭到其他国家的反对,其他国家也希望欧洲大陆保持到一个平衡的状态!
一战后的巴黎和会
德国在战败之后被强烈的羞辱,民族复仇情绪强烈,也为二战埋下了伏笔!那么二战爆发的原因有哪些呢?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并没有解决帝国之间的矛盾
一战后的会议可谓是分赃会以,主要战胜国主导的会议,很多国家被不公平对待,其中就包括我们中国,我们中国虽然没有直接参战,但是给协约国输入了很多华工,为协约国的胜利作出了很大的贡献。
英法等国却把德国在山东的权益转让给了日本,后来虽然赎回,但也支付了很大一笔款项!
巴黎和会上的中国代表顾维钧先生 剧照
就连战胜国都遭受到如此不公平对待,更别说战败国了,德国最惨,割地赔款,限制军备,军事占领样样不少!所以国民复仇情绪很是强烈,而希特勒就煽动民族复仇情绪,得到很多人的支持!
经济危机,导致政治危机
1929年—1933年美国爆发了严重的经济危机,并且开始蔓延到其他资本主义国家。
这个经济危机其实也就是产能过剩,但资本家盲目生产,也不愿意降价销售,而人们超前消费实在消费不起了,产品卖不出去,所以企业家没有利润,大量的工人下岗,一下岗就更没钱消费了!恶性循环!
所以社会也就动荡不安了!人们纷纷谴责政府,应对危机美国政府选择宏观调控,调节生产,整顿金融,促进消费!扼制住了法西斯力量的发展,稳定了社会,经济也得到恢复与发展!
而德国,日本,意大利等过去走上不同的路,他们通过对外战争转移国内矛盾,转嫁危机!
军国主义思想的影响
德国日本等国通过国内改革确立资本主义制度,但是都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特别是军国主义思想!
而且国家元首拥有较大的权利,受到议会制约的程度远不及英法等国!所以容易导致军事独裁,并积极对外扩张!
德国虽然在一战后被大大削弱,但是工业底子还在,加上民族主义的激发,工业发展的很快,并且希特勒撕毁凡尔赛和约,英法自顾不暇,采用晋绥政策,把捷克斯洛伐克苏台德割让给了德国,德国得到欧洲第二大兵工厂和四十几个师。军事实力大增!
捷克斯洛伐克兵工厂
不管是一战还是二战都给人类造成了巨大的灾难,欧洲也退出了世界中心的舞台,美国和苏联崛起,开始形成两极格局。
很多人猜想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大阵营会爆发第三次世界大战,但由于两次世界大战留下的深刻教训以及和平思想的深入人心,核武器相对制约,和平与发展成为主题!所以世界大战没多大可能,但只要存在利益,就会有冲突,局部战争还是时有发生!
一战为什么打起来,二战为什么打起来,一二战间隔多少年?
一:一战
- 历时时间:4年,从1914年7月28日—1918年11月11日。
- 参战双方:
- 协约国:英国,法国,俄罗斯
- 同盟国:德国,奥匈帝国,意大利;以德国为核心。
- 参战背景
- 英德矛盾:英国号称【日不落帝国】,随着德国不断强大,当然要压制了。
- 法德矛盾:法国【普法战争】中失败导致权力旁落,利益受损,想要东山再起;德国提前军备竞赛。
- 俄奥矛盾:对【巴尔干半岛】的争夺。
- 导火索
- 1914年6月28日:奥匈帝国皇储【斐迪南大公】被塞尔维亚青年枪杀,成为一战导火索。
- 1914年7月28日: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紧接着英,法,俄,德相继投入战争,一战爆发。
- 意大利本来是同盟国一方,但是后来加入了协约国一方。
- 日本用【英日同盟条约】为借口对德宣战。1919年4月30日,【巴黎和会】决定将德国在山东的权益转给日本。而我国于1919年5月4日爆发【五四青年运动】。
- 一战原因
- 总的来说是:资本主义经济利益分配不平衡导致。各帝国主义谁也不服谁,他们从殖民地中尝到了平躺赚钱的滋味,都认为自己具有争夺世界霸权和殖民地的实力。矛盾之严重,战争一触即发。随后便形成了同盟国和协约国。而【斐迪南大公】被枪杀刚好给了他们发动战争的借口,一战便爆发了。
- 历时时间:6年,1939年9月1日—1945年9月2日。
- 参战双方
- 世界反法西斯同盟:中华民国,美国,苏联,英国
- 法西斯:德国,日本,意大利
- 参战背景
- 一战留下的祸根:《凡尔赛合约》中的残酷条款使得德国满怀怨恨,希特勒上台后意图恢复德国昔日的荣光。
- 资本主义经济大危机:资本主义国家国内经济大萧条,使得国内矛盾严重加剧,但是却没有找到化解矛盾的方法。
- 法西斯独裁:德意日三国法西斯同盟国家经济糟糕透顶,同样没有找到解决矛盾的方法,所以将刀口一致对外,试图以战争的方式加强自己的统治和扩张自己的势力范围。
- 导火索
- 绥靖政策:英、法、美等大国的绥靖政策使得德、意、日等法西斯国家的势力和实力不断强大。(绥靖政策:对侵略不加抵制,姑息纵容,退让屈服,以牺牲别国为代价,同侵略者勾结和妥协的政策)
- 1939年9月1日:德国进攻波兰。随后英、法对德宣战,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 二战原因
- 二战比一战要复杂很多:但是具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生产力的水平跟不上消费水平,人们的蛋糕无法得到均分。比如有100份蛋糕,100个人,其中有一个人得到了80份蛋糕,而另外99个人需要在剩余的20份蛋糕中抢才能得到吃的。所以,同样是资本主义经济利益分配不平衡导致,不同点在于这是一场对恶势力反抗的正义的战争。
- 一二战的时间间隔只有21年,时间如此短暂,但是对后世世界格局的影响是巨大的。二战之后形成了【一超多强的局面】。一超:指美国,直到现在也无法否认他是现今世界上唯一一个超级强国;多强:指欧盟,俄罗斯,中国,日本等等。
一战为什么打起来,二战为什么打起来,一二战间隔多少年?
一战原因:德国牛逼起来的时候发现:我擦,殖民地都被英法占完了,哪还有我的地方?于是不服,要动手抢,英法当然不同意,于是开干。
二战原因:德国输了一战,但是感觉输得莫名其妙,而且赢了的英法不是东西,得了便宜还卖乖,规定大批赔偿金,于是德国人又不服,还要干。
这当然是主要原因,但要往细了说,一战也是一些国家为了缓解国内矛盾而转移成国际矛盾引发的,那个时代正好是人类历史大变局的时代,欧洲启蒙运动完成了,两次工业革命完成了,庞大的财富(比以往一切时代的永和还要多)被创造出来,怎么分配是大问题。也就是所谓的资本家跟无产阶级的矛盾了。还有民族间的地位也不同,反正各有诉求,谈判解决不了就只能干一架了。
二战还没那么复杂,就是德国要复仇,日本则率先从亚洲冲出来,想当亚洲一哥。如果一战是狗咬狗,那么二战就纯是法西斯意图武力征服世界了。所以一般说一战没有正义的一方,二战同盟国是反侵略的正义的一方。
一战1914年开始,二战国际上认为39年开始,不过我们国家认为日本侵华31年就开始了。
两次世界大战的影响就是使世界中心转移到美国,同时奠定了现代民主的基本格局。
一战为什么打起来,二战为什么打起来,一二战间隔多少年?
我是泛湖幽客,我来回答:
题主这个问题简单看上去两句话,要真的系统回答起来可以说上几天几夜,我大概简单的讲一下啊。
首先呢讲一下近代资本主义最有历史意义的事件,那就是工业革命,生产力大发展,产生的格局呢就是英法两国雄踞世界(还有美国的独立战争)。时间来到了19世纪呢,资本主义及工业革命在欧洲大部分的地区开始发展起来了,世界的形势呢由英法两强统治逐渐开始多元化发展。其中影响最最深远的事情呢有这么几件,一个是美国通过南北战争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大一统,开始了超越化发展;另一个是普鲁士通过多年的辛苦战争后终于统一了德国,使得欧洲形势由两强对立变成了三雄割据。当然其他的如日本崛起,意大利统一等都是有一定影响的事件,但是没有上面两件来的巨大。
19世纪进入后半页,当时世界上产生的主要狂潮就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开展,主要在英法美德这几个国家之间开展(日本、意大利、俄国等也都有,但是没有这么完善)。这次工业革命内容也挺多的,具体不细讲,但是主要呢就是开始了真正意义的现代工业化及电力化,而美国与德国这两个世界班级的新生呢学习成绩优异,在这次的改革浪潮中走在了世界的前列。到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时候呢,几个主要国家都基本完成了工业化,美国与德国更加。一个人有了绝世武功就要争夺武林盟主,同理,美德两国有了雄厚的工业基础及强大的经济能力后,就想在世界这个舞台上寻找适合自己的政治地位,可是非常滴不幸,当时的世界基本被英法两个“老头”国家给分完了,美德两国除了去外太空抢占资源外,地球上很少还有适合自己掠夺的地方了。(两国情况也有点不一样,美国地理位置好,拉美就是后院,太平洋全是小岛,所以多少还是有点食物吃的;德国就惨得多了,地处欧洲腹地,边上全是强国,没有一个善茬,出海通道又被英国给挡住了,没有办法,要活下去,只有干掉这些拦路的)
以上讲得是大的背景,另外就是在普鲁士统一的过程中,主要的对手就是法国,双方真刀真枪干过,仇恨深远。(把英国排除在外,在欧洲大陆上,一直以来的霸主就是法国,现在突然出现了个德国,那就是一山来了二虎,不使劲把对手整死简直对不起自己,所以法德是欧洲大陆上的主要矛盾点)。而刚刚练出绝世神功的德国(工业革命完成后),迫切想在世界上证明下自己,也想开着自己的军舰去亚非拉圈地去,这可得罪了现有的武林盟主英国同志了。(“小丫的,才吃了几天饭,连尊老爱幼都忘了啊”)。所以德国与英国的矛盾就成为世界范围内的主要矛盾,双方一直摩拳擦掌,随时准备拿出杀手锏了。
英国呢毕竟老谋深算,想到自己独立对付德国挺辛苦,说不定还会丢了自己的一世英明,看到德国边上一直嗷嗷待叫的法国,立马一反以前的国策,与法国结盟对付德国(美德兴起之前英法矛盾是世界主要矛盾,同理,都是为了武林盟主。另当时的法国在19世纪后半期被普鲁士打败,割地赔款……迫切希望复仇)。英法联手,大局一稳,当然为了夹击德国,两个家伙又去德国的东边找到了当时的沙俄一起组团,准备一旦开战围殴它。德国呢虽然年轻气盛,可也不傻,他找了身边几个盟友,奥匈帝国、意大利等。双方就一直这么僵持着……
终于,时间来到了1914年,萨拉热窝事件一发生,世界大战就开始了……因为这是将原因,过程就不讲了,反正就是德国失败了,割地赔款(这回轮到法国人趾高气扬,而德国人拥有强烈复仇感了)。奥匈帝国瓦解,变成了一大堆零零散散的国家。沙俄这头北极熊换了身皮,变成了社会主义苏联了。美国大发战争横财,成为世界首富。日本迅速攫取东亚的利益……
就这样,世界过了差不多20几年的“和平时期”,德国凭着各种优良的基因传统,又开始强大起来,这就等于华山论剑失败后养伤苦练功夫N年,现在终于出关了,第一件事就是要复仇,它呢和奥地利合并,又吞并捷克斯洛伐克,使得自己的战争能力迅速成长。德国南面那个叫意大利的家伙呢在20世纪20年代的时候呢有个叫墨索里尼的家伙上台,一直梦想着重塑罗马帝国的辉煌,想把地中海变成自己的发型(不,是自己的内海),所以需要占领北非等地区,而这些地方当时基本都是英法的殖民地(又是个准备捅老虎屁股的)。在远东呢,日本这个二愣子一直在梦想着建立一个大东亚的共荣圈,所以矛头对准了中国(当时中国有很多其他国家的利益,但是这些还不足以让他们对付日本,而英美在东南亚及太平洋上的利益才是比较关键的)。一拍即合,就这样,三个来个不同门派的武林高手集合在一起,准备干一番“惊天伟业”,把世界给瓜分了。
二战的过程也不说了,结果大家都知道,在武林同道共同联手对敌下,三个家伙都被送进了医院,差点就没活过来。
如果要总结下两次世界大战的相关情况,那么就是,主要的双方是德国与英国两个新旧老大之间的争夺,在全世界范围内造成了巨大的波动。造成的影响就是德国自己被阉割了,把英国这个老大从武林盟主的宝座上拉了下来(英国在世界范围内的殖民地逐渐脱离其统治,其自身也变成一个二流国家),而美国与苏联获得巨大利益,美国渔翁之利夺得盟主之位,苏联在欧洲范围内建立霸权。对于世界其他国家来说,那就是开启了解放的流程。
个人观点,不喜勿喷。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