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作为发达国家,为什么在全球互联网时代,几乎不见日本的身影?

终于有人发现了这个问题,实际上不仅是日本,连英国、法国、德国这类发达西方国家在互联网时代也没有什么作为,更不用提韩国,我们来看看2019年全球前二十一互联网公司排名!

(图:全球市值最大的21个互联网公司)

这份排名是2019年新鲜出炉的数据,其中上榜的中国企业有:阿里巴巴、腾讯、美团、京东、百度和网易,总共6家,排名最高的是阿里巴巴,占第六位。上榜的美国企业总共有14家,占据全球前五名互联网企业,它们就是大名鼎鼎的微软、亚马逊、苹果、阿尔法和脸书!

这时候我们就看到了一家日本企业,recruit holdings,是一家人力资源公司,其主营业务是网上招聘网站,排名第十一位!

总结一下就是,全球排名前二十一位的互联网企业中美国占14家,中国占6家,日本占一家,而欧洲国家无一上榜,这就是现状,在互联网世界里欧洲和日本都被甩在了后面,美国一枝独秀,中国稳坐二把手!可为什么日本和欧洲没能发展出庞大的互联网企业呢?

说起来我们可以在日本和欧洲找到各自的毛病,但归根结底只有一个原因:互联网市场具有唯一性和排他性:所谓唯一性指在互联网世界里同一行业在全球只能有一个巨头垄断!排他性是指最先崛起的互联网巨头会吞并后起之秀!这就是互联网的特性,所以我们在日本和欧洲看到的情况就是,美国的互联网企业进入日本和欧洲大杀四方,把它们本土互联网萌芽扼杀在摇篮里!

其实我们可以拿社交软件为例!Mixi、DeNA、Gree曾是日系社交的三巨头,2010年代美国FaceBook、Instagram和推特进入日本,这些日本本土社交媒体软件没坚持多久就被打的七零八落,到了今天日本的主流社交软件就是美系三魔!

如果对比一下中国,腾讯占据了社交软件的妥妥一把手,微信和QQ几乎占据全部江山,可如果当初我们放开网络世界让美系三魔冲进来,想必现在我们就没有现在的腾讯了!相同案例的还有百度,谷歌退出中国才会让百度成长起来!

说一千道一万,社交软件这类互联网工具技术含量极低,谁先占领市场谁就占据绝对优势,这就是互联网的唯一性。我们再说说排他性,互联网企业巨头的一大爱好就是吞并收购后起之秀!

互联网企业比的就是一个创意,技术上复制性太强,任何一个后起之秀想到一个好的主意并且做出不错的成绩,这些大的互联网巨头发现有利可图,要不就直接收购你,要不就以更浑厚的功力模仿你再逼死你,腾讯就是一个很好的案例,虽然我们骂它山寨,但它的确后发制人逼死创新者!不仅是腾讯在中国这么做,美国的那些互联网企业则在全世界猎杀后起之秀,把追赶者扼杀在摇篮里,他们很难再被超越!

综上所述,现代世界的互联网世界已经饱和,就算有人找到漏洞钻进去大赚一笔,最后还是免不了被现有的互联网巨头吞并,所以日本一开始没能崛起互联网企业,今天它就不可能再崛起!中国的互联网巨头得益于“长城”的保护而崛起于中国巨大的互联网市场,这种情况只能发生在中国,因为中国国内市场足够大,养活几个互联网巨头是小意思!

日本和欧洲都错过了互联网的东风,只有中国可以在互联网世界与美国一较高下,而这可能也是中国崛起的一个绝好机会,因为互联网是未来世界的基础,比如5G网络就是下一代科技的“高速公路”,谁先筑建这条信息高速公路谁就能率先进入“物联网世界”,把日本和欧洲远远抛在后面!

日本作为发达国家,为什么在全球互联网时代,几乎不见日本的身影?

这又是一个关于“吹和贬”的问题了,按照我一贯的风格:不好意思了,哥们我照样是要泼冷水、说真话的。如今的互联网时代,我们发现了一个奇怪的问题:实际上不单单是日本,甚至连德国、英法这些传统的老牌工业强国、科技强国——居然都毫无做作,甚至都消失不见了……

在互联网行业,阿里巴巴、腾讯、美团、京东、百度这些互联网巨头们,如今确实混的是风生水起的存在。不过美国人好歹还有微软、因特尔、脸书、亚马逊这些互联网巨头的存在。

可是这些老牌科技强国到哪里去了呢?

为了进一步搞清楚这个奇怪的问题:我们一起来分析两个问题,

一是,为什么我们就能在互联网时代快速的崛起呢?

二是,日本这样的国家真的就是在互联网时代全面没落了吗?

互联网时代为什么让中、美同时站在了风口浪尖了呢?

说句良心话,美国人的互联网实力才是世界第一的存在,这玩意最早就是美国人鼓捣出来的。互联网最早始于1969年美国的阿帕网,后来经过改进、完善以及从军用到民用的历程等等。

一直到上世纪90年代的时候,美国人终于搞出了一个全球系列的互联网模式——因特网。

这也就是全球性的最早网络了,通过特定的协议来链接世界上的每一台电脑、每一个地方。我认为美国的互联网企业蓬勃发展是比较正常的现象,因为他们才是原创、才是互联网这个产业的鼻祖。

那么问题来了:我们家的互联网为啥能够后来居上,成为世界互联网的大国呢?其实原因非常的简单:

原因一:互联网这个产业是需要人口红利的支撑的

互联网说白了就是数据的交换、信息的交换、一种更加快捷的沟通和商业方式而已,例如:百度、阿里巴巴、网购、腾讯等等。这些企业所干的最多的一个事情就是:搭建平台、然后让所有人在这里从事信息交换、商品的买卖等等。

这些东西离开了庞大的人口规模以后,也就发展不起来了。举个例子:如果我们的人口只有几千万的话,我想是不可能产生BAT这样巨无霸的企业。

我们巨大的人口红利为这些企业们创造了强大的基础和客户群,这是他们赖以生存、发展壮大的根本条件了。

原因二:我们特别的工作模式,造就了我们互联网企业的强大

任何生意、任何买卖只要被保护起来做的话,那么一定就非常好做了。举个大家知道的例子:如果谷歌来了的话,那还有百度什么事情吗?

这一点我就不多说了,一个没有被放开的产业才是好产业,例如:烟草、油气等等。

BAT这些企业最应该感恩的是国家的政策而已,不是自己有多强而是平台给了你资源罢了。

这种情况只能发生在我们这里,因为我们的国内市场足够大,养活几个互联网巨头是小意思!

原因三:数据安全和隐私的问题

很多国家的移动支付就是发展不起来,很多发达国家的人就是不愿意用移动支付这个手段。通过这个事我们也可以发现一个问题,由于观念问题、对个人的信息保护程度问题以及法律的问题等等,导致有些业务很多地方开展不起来的。

可是我们不一样,我们这里几乎什么业务都可以开展的,例如:蚂蚁金服都搞出来了。

不过现在好像国家已经意识到了这个问题的严重性,互联网企业再不予以规范化管理的话。他们已经变味了,从一个看似高科技的企业变成了:资本的奴隶了。

以上就是我们家互联网企业可以蓬勃发展的核心原因了:没办法,我们占据了天时、地利、人和几乎所有的优势。不得不说,互联网时代好像就是为我们量身打造的一样。

为什么日本、英国、德国,这些老牌工业强国的互联网企业发展就不行呢?

我用最简单的语言来回答一下这个问题吧:

1、人口红利肯定没有我们强、互联网技术肯定没有美国强,于是乎他们不如中美也就正常了。

2、这些国家的内部保护系统那是无法形成的,国情决定了一切。举个例子:Mixi、DeNA、Gree曾是日本社交如软件的巨头。可是当美国的FaceBook和推特进入日本,这些日本本土社交软件没坚持多久就被放倒了。

3、这些国家基本都信奉西方那一套玩意,对个人的隐私、个人的信息安全保护得很完善。这样一来,他们家的互联网企业扩张起来也就不太容易了。

日本、德国、英法这样的国家既没有先发优势、又没有后天发展互联网巨无霸的土壤。这样在互联网的应用上面自然不是中美的对手了。

最后说一说,日本真的落后了吗?我看也不一定

前面分析过了,虽然我们的互联网企业很厉害、产值很高、市值也不错。但是就能推断我们在互联网科技上面领先了吗?

我觉得也不一定了,别的就不说了,一个小小的芯片就成了我们的痛了。芯片之外我们还有多少痛,我不知道,我希望永远不会再痛第二次了。

日本由于自己的误判以及本身的局限性,确实导致自己在互联网的应用上面有点落伍了。可是大家别忘了一个事实:互联网不单单只有现实层面的应用,还有背后强大的科技支撑的。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日本的手机现在已经完全不行了。其实最早日本是具备做好全球最顶级手机的全部实力的,但是因为自己的战略失误了,没有在智能手机上赢得先机。

如今只能是进一步地退守了,牢牢掌握核心科技。现在不管手机产业如何发展,真正的利润大头都归欧美和日韩了。其实电脑也是一样的,联想到底又有多少利润、又有多少核心科技呢?

日本的科技发展非常注重一点,那就是——专注。现在日本各大企业纷纷放弃全产业链,专注于一条线、一个点上,通过高科技来获取更加稳定的利润,专注于高科技产业。

他们在选择,选择了一个更适合他们的企业发展战略,日本公司都是标榜做百年、千年的企业,还真有一家1400多年历史的企业“金刚组”,专门做寺庙产业的。

现在的日本在进行更加深入地去研究,掌握高新科技、核心科技。反而像手机、家电这些都交给别的企业来做,但是最后他们的利润却一点也不低。

大家永远不要忘了一件事情:进入21世纪以来,日本一共有19人获得了诺贝尔奖了,几乎平均每年一个。这些科学家的获奖领域绝大部分都集中在:物理学、材料学等前沿科学技术上面了。

我想说的是,日本在移动互联网的应用上面看起来是有点落伍了,可是人家还是牢牢地控制着上游的高科技核心技术的。可能某一天可能会出现:日本人对一个元器件进行封锁了以后,互联网企业就无法正常运营的情况。

最后我想说的是,互联网本质上只是降低信息沟通成本而已,但一个国家最重要的科技和创新能力是无法通过互联网解决的。 真正能够支撑起一个国家走向强大的——不是所谓的互联网公司而是那些上百年的传统制造业以及核心科技。

日本作为发达国家,为什么在全球互联网时代,几乎不见日本的身影?

不仅是日本,还有欧洲,同样作为发达经济体,都没有在互联网时代崛起,我们看一下,世界前十的互联网公司都被中国和美国所瓜分,那么日本和欧洲作为发达经济体,在技术方面是具备一定的潜力的,为什么没能够产生大企业呢?其实原因很简单:

互联网行业是一个非常特殊的行业:

它一方面需要依赖于基础设施,这方面发达国家都没有问题,所以非发达国家也没有建立起真正有实力的互联网企业,而中国虽然是发展中国家,但是基础设施的投入和建设是非常多的,具备了互联网成功的基础。

另一方面互联网的传播速度非常快,而且具有寡头垄断的特征,因为互联网的边际成本是随着参与人口的递增而递减的。实际上服务10亿人和服务5亿人,在成本上的差别并没有很大,但是收益就差很多了。这又反过来增加寡头的价格竞争力。同时,互联网的参与人口越多,效率才会越好。

反观欧洲,虽然人口是足够了,但是语言和各种制度不统一,而欧洲又是属于英语体系,一旦美国率先成功以后,就迅速在欧洲扩展,当地也就没有机会了。而日本的总体人口太少,而且老龄化严重,老龄人口是保守的,不愿意接受新事物,因此,在行业扩展的时候会慢得多。

日本作为发达国家,为什么在全球互联网时代,几乎不见日本的身影?

真正重视制造业的国家,互联网企业都很少,都不会把大量资源和政策赋予给互联网,更不会给互联网企业以非诚勿扰1政策支持。在他们的心里,制造业才是对国家最有利,最能够体现国家创新能力、发展能力、抗风险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

美国也有很多互联网企业,这是与美国经济虚实并进、虚拟多于实体有关。因为,美国的制造业都大量转移到了其他国家,留在美国的,除了极少数高科技企业之外,象苹果的生产基地,都在国外。自然,也会十分重视互联网企业。

日本和德国,包括法国,不把互联网当作主要产业发展,不是他们不清楚互联网的重要,而是认为制造业更重要。所以,在全球金融危机中,造车和法国的表现都非常好。日本表现不好,是因为前些年太过注重房地产,导致房价下跌后使日本经济遭受重创有关,而不是日本制造业存在什么问题。

所以,我国对互联网的重视,本身没有问题。但是,如何更好地发展制造业,则对经济的健康与有序、发展与作用十分重要。切不可让互联网的虚拟经济冲淡了制造业的实体经济,让制造业边缘化。互联网经济发展得再好,也是虚拟经济,而不是实体经济。

日本作为发达国家,为什么在全球互联网时代,几乎不见日本的身影?

我只是在日本呆过几年,也不是什么编缉、记者,我只是以我的所见所闻所感写,所以我不希望受到网络成员的攻击。我认为日本不发展互联网,就那么几个原因。l.从日本的性格来讲,日本人的血型大部是A型,俗话说性格决定命运,所以导致不喜欢互联网产业这种投机取巧的东西。骨子里喜欢保险,做事按步就搬,所以日本人血液里早把自己定位在传统制造业国家。

2.日本人口少,玩不起。日本把主要的精力都放在传统的实业上,在日本人眼里,搞互联网没什么必要,日本人很擅于总结失败的经验,自从日本吃了90年代房地产泡沫破裂的亏,20年日本DGP没什么増长, 加上心里也认为互联网产业也是玩虚的,没有实实在在为科技和经济进步做贡献,所以日本限制互联网领域发展。

总之日本的国情、民心,加上日本人的性格,决定了日本搞不起互联网产业。所以那些中国用了支付宝、微信等,我看也只有在中国比较行得通,在日本也仅用于方便中国人结帐这个功能。

日本作为发达国家,为什么在全球互联网时代,几乎不见日本的身影?

因为日本人知道互联网只是个工具而不能成为一个产业。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