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80年代,中国曾进口过哪些美国武器?
20世纪80年代,中美为了抗衡苏联携手联欢:美国不惜工本的向中国推销先进武器;
当时,中国作为发展中的穷国,确实需要美帝武器抗击苏联可能的入侵——只是经费匮乏制约了中国军队的更新换代!于是,中国只在关键节点选择西方武器:水中兵器/探测系统、火炮雷达/预警机雷达、战斗/攻击机、火炮、坦克、装甲车、直升机、运输机、舰载干扰火箭系统、自动步枪枪族、反坦克导弹、中程防空导弹、军民两用导航系统、舰载动力系统、机载雷达/航电、等。
1978年1月,时任美国国防部长布朗访华,布朗抵达北京后不久,苏联入侵阿富汗。时任美国总统卡特立刻致电代表团,同意向中国出售非致命性军事装备:包括"陆地卫星"系统的侦察照片在内。
该系列卫星上天之后,遥感估产、遥感渔业以及遥感探矿等便进入了一个新时代,七十年代末期,美国对前苏联小麦的遥感估产,其精度达到94%;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接收、处理、存档和分发美国陆地卫星系列中的Landsat-5、Landsat-7和LANDSAT-8三颗卫星的数据。
美国"陆地卫星"地球观测卫星系统的首星于1972年发射,当时有两颗在轨,每一颗都以18天为一个周期环绕地球运行,能够提供当时最好的卫星照片…1985年9月,"陆地卫星”系统由美国政府部门移交给商业公司;
中美之间的情报合作可以追溯到1979年之前:曾任美国国家安全顾问的布热津斯基在回忆录中写道,他于1978年访华时就向中方提供驻扎在中苏边界附近苏军动向的信息。据说,美国中央情报局还曾提议与中国建立联合电子观察所——这一丧失中国主权的建议被中国拒绝:后来,由中情局出设备、培训、由中方完全控制的侦察基地建立;
1980年3月,美国决定将对中国的出口级别上升为P类,即“友好的非盟国”;1983年,这个级别又上调至V类,与北约盟国一致:北约各国开始向中国推销自己的武器装备,一时之间,全世界最尖端的武器系统云集中国!
1980年9月,美国国防部副部长率领军事代表团抵达北京,宣布向中国出售先进雷达、运输直升机、电子侦察装置以及带有先进军事软件的计算机——美帝不愿意将这么大的市场交给盟友!1981年6月,美国最终决定取消对中国出售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限制;1983年末,美国重新放宽对中国出口武器的限制,将出口武器、技术划分为"红、黄、绿"三类,只有可能会对美国产生威胁的先进进攻性武器才被划分到红色区!
张爱萍于1984年6月访美,两国签订的军事技术合作协议:中国获得了“陶式”反坦克导弹、“霍克”防空导弹样弹,还包括穿甲弹、高爆火药等的生产技术。美国各大军火公司派遣高层决策人员赶赴中国北京,它们拿出先进的军事技术和武器与中国同行交流;它们希望与中国建立完备中美合资的军工体系——直接垄断中国市场,让其他北约国家无路可走!
1987年,美国最终同意向中国出售4部价值6200万美元的AN—TPQ/37反炮兵雷达以及无线电等支援系统,它们可以在炮战时快速测量对方的火炮阵地:美国人留了一手,它的多目标侦察能力取消了!为了熟练使用这些装备,中国人民解放军官兵在俄克拉荷马州塞尔要塞的炮兵学校进行了学习和训练。
TPQ—37雷达发现距离远、定位精确度高:它对敌方火炮发现距离30公里、火箭炮发现距离50公里,发射后十几秒我方就可以得到炮位位置,圆心误差仅仅35米,而且抗干扰能力超强,已知干扰手段几乎无效!雷达皮实耐用:高温、高湿、大风下可以正常工作,平均使用125小时才会出现故障,可以连续工作24小时以上!
2006年,美国向印度交付2部AN—TPQ/37雷达,它们是印度订购的12部反炮兵雷达的首批次:性能同样被阉割!此时,中国领先一代的反炮兵雷达已经装备本国军队。
在80年代,中国曾进口过哪些美国武器?
自1979年中美建交后,中国与西方的关系在80年代开始日益密切,特别是有由于美苏争霸在80年代时,美国处于下风,整体上处于守势,由于局势的关系,美国对与中国的拉拢特别伤心,这样可以让苏联分散资源,处于东西夹击之中,所以在80年代中美关系处于蜜月期。
面对苏联支持的越南在中南半岛称霸以及北方铁甲洪流的威胁,中国对美国的态度也发生的转变,同时改革开放需要先进的技术和资金,两者一拍即合,在上世纪80年代,中国的国门刚刚打开,军事技术与西方国家落后很大,所以在意识到差距之后,中国开始了大量引进国外军事装备,其中以法国、美国、英国和意大利为首,法国的直升机、英国的雷达电子设备、意大利的对空导弹是当时引进的重头戏。
法国的直升机被大量引进,包括小羚羊武装直升机、SA321直升机(直8)和SA-365N“海豚”直升机(直9)。
那时候美国对中国的军售市场期望很大,很多东西都摆上了货架,包括F-16、C-130、CH-47等先进战机,但是中国当时资金有限,只能合作改装歼-8战机。
当时美军的雷鸟飞行队的F-16还专门在北京的南苑机场做了飞行表演,但是当时美国计划卖给中国的“猴版”F-16,采用的J79涡喷发动机,而不是F100涡扇发动机。导致整机跨音速拦射和格斗能力大幅度下降,航程也严重缩水,而且J79发热量比F100要大得多,所以在发动机上加装了约一吨多的隔热板,同时也增加了一个旁通阀门,来为发动机提供空气冷却。
C-130其实已经在中国试飞了,不过试飞的是民用版本,其实到最后这一架民用版的C-130也是没有购买的。
最终中国引进24架黑鹰通用直升机,这24架黑鹰直升机到现在还在陆军航空兵服役,特别是其装备的两台通用电气T700涡轴发动机发动机,单台功率1165千瓦(1560轴马力),特别适合在高原地区使用,是中国陆航进藏运输的主力机型,最大起飞重量9185公斤,转场航程大于500公里,外部货物钩可以起吊3630公斤重的货物,内部油箱1370升。黑鹰直升机特别适合中国陆航,具有结构简捷、易于维修、安全可靠等突出特点,飞机上的T700发动机只有两个保险丝,其改进型甚至取消了保险丝,所需的随机工具也不多;而俄罗斯米-8直升机的发动机有很多处需要用到保险丝,随机工具甚至多达45件。“黑鹰”直升机的安全性更是一流的,据称它保持着从13米高空坠落、机内成员不受伤的纪录。
同时在海军装备方面,美国出售了当时最为先进的LM2500舰用燃气轮机,每台30600马力(22506千瓦),效率达到了36.2%。共有4台,中国用于052型驱逐舰上,112舰”哈尔滨“号上就是使用了LM2500燃气轮机,要知道韩国的世宗大王级宙斯盾舰、日本的金刚级和爱宕级宙斯盾舰、伯克级驱逐舰都是用的LM2500燃气轮机,不过后面关系恶化,美国就停止了供货。
AN/TPQ-37远程相控阵炮兵侦查雷达,当时计划引进4台,共6200万美元,结果禁运前交付了2台。它对火炮作用距离为30千米,对火箭炮为50千米,对导弹不小于100千米;对火炮的测距精度为35米,对火箭炮为70米。对拥有世界最大规模陆军和炮兵部队的中国人民解放军而言,2套AN/TPQ-37远远不能满足需要,在AN/TPQ-37的基础上,中国研制成功了SLC-2车载机动远程相控阵炮位侦察雷达,性能全面超过美国版。
还有歼8II改装中美方的技术设备。包括2架样机及4套火控系统最后还是给了中国,其中包含改装的:APG-66雷达、平显、下显、1553B数据总线、大气数据计算机、驾驶杆等。
在80年代,中国曾进口过哪些美国武器?
在上世纪80年代,尽管中美关系处于“蜜月期”,但是中国进口的美国武器装备真不多,远不如从欧洲进口的。没买太多美国武器装备,主要是因为我们当时太穷。
中美正式建交之后,美国就开始逐步放松对华武器禁运。1983年,美国更是将中国从出口管制的P组升为V组,与其西欧盟国标准一致。对华武器出口武器除少部分可能对美国产生威胁的进攻性武器之外,其他所有武器均可对华出口。1985年6月,中美签署军事合作协议,涉及的武器装备项目很多。
但是,我国当时手头的外汇很少,只有20多亿美元,而且还有欧洲那边的武器装备等着考察采购,能分出来买美国的钱就更少了。真算下来,到美国重新对华武器禁运之前的那几年,也就买了24架S-70C-2民用版“黑鹰”直升机、2架C-130运输机的民用版L-100-30(买回来给了中国民航)、4部AN/TPQ-37远程炮兵定位雷达、5台LM2500燃气轮机,陶式反坦克导弹、霍克防空导弹技术。至于MK46鱼雷,一直是个谜。
“黑鹰”直升机是在1984年7月与美方签订的采购合同。包括24架“黑鹰”直升机,单价600万美元;3套外挂式副油箱系统,单价78万美元;维护直升机所需的工具、备件等,总价1.5亿美元。
4部AN/TPQ-37雷达是1987年买的,总共花了6200万美元,平均每部雷达售价1550万美元。在当年外汇极度紧缺的情况下,花高价买炮兵定位雷达,说明我军的眼光是很好的。
美国当时对华推销F-16战斗机,我们买不起,于是才有了“和平典范”工程,用美式机载航电改装歼8II;类似的改装还有“美洲虎”坦克、NFV-1步兵战车等,但这些改装计划都因中美关系恶化而被迫终止。(S)
在80年代,中国曾进口过哪些美国武器?
20世纪80年代的时候,中美之间那可是度过了一段美好的甜蜜时光的。当时本着: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的思想,中美两国有了共同的利益,双方之间的敌人就是——苏联了。那么我们和美国人的关系又是怎么突然变坏的呢?
1979年中美之间正式确定了外交关系,当年我国领导人破纪录地访问了美国的各个地方。这也彻底地宣布了中美关系迎来了重大转变——完全正常化了。
在那段美好的时光里,美国人放松了对我们的出口管制,一些重要的东东纷纷地卖给了我们。这其中武器装备的合作最能体现当时的中美关系了。
我们一起来看看:在那段时间里美国人到底卖了那些武器给我们呢?
第一,至今还在使用的武器:黑鹰直升机
黑鹰直升机是美国人于上个世纪70年代研制的产品,到现在为止一共生产了高达4500架以上。这款直升机广泛服役于世界上很多国家的空军,实话实说:这是一款无比优秀的武装直升机。
这款直升机的性能那是非常强悍的:最大起飞重量为达到了10吨左右,一般作战任务时可以搭载11名士兵、特殊或者紧急情况下可以搭载20名士兵。
这款直升机可吊挂4吨的货物,最大航程为2220千米,跟普通的战斗机航程差不多。在当时来说,这款直升机的综合性能比起同类型直升机强悍太多。其最为优秀的是高原飞行的能力,也是填补了我国这方面当时的空白。
这款直升机的进口在当年来说无疑是:雪中送炭的存在。虽然这款直升机已经服役快三十年的时间了,如今依然在使用中。在汶川大地震中,这款直升机依然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第二、AN/TPQ-37炮位侦察雷达
AN/TPQ-37 雷达是美国于 70 年代研制成功 ,上世纪80年代的时候美军大量的装备了这种雷达。这款雷达其主要用于侦察敌方火箭炮、火炮的发射位置用地,还可利用试射和校正射击。
当时苏联最厉害的常规武器就是:几万辆坦克组成的钢铁洪流了,这款武器在当时对我们来说作用还是非常巨大的。
除了这些以外我们还引进了:“陶氏反坦克导弹”,MK鱼雷,LM2500发动机和各种先进雷达等一系列武器。当时甚至还引进了大名鼎鼎的C130运输机,不过美国人给我们的是民用版而已,核心的东东没有卖给我们。
这里重点说一下LM2500发动机,这款燃气轮机是美国通用公司在20世纪60年代研发生产的一款当时非常先进的发动机。
由于这款燃气轮机的性能非常的优秀,所以美国及其盟国大量的在军舰上装备了这款机器。当时一共生产了2000台以上。后来的后来,LM2500发动机就是我国052型驱逐舰的核心动力了。
不得不说的是,美国不止代表了美国,他代表的是一个阵营。美国和我们关系好了以后,整个西方就开始慢慢地和我们解冻了、合作了、也开始卖武器装备给我们了,例如:法国人的小羚羊直升机和响尾蛇防空导弹、日本三菱重工引进潜艇螺旋桨技术,从英国、西德大量进口发动机等等。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这些军事技术的引起、吸收消化以及后期的仿造让我们的军工技术进步了十年都不止。
用最简单的语言说一下:为什么进入90年代以后,中美关系突然进入谷底了呢?这个原因说起来只有两点:第一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共同的敌人消失了,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了。这样一来美国人从此就开始追求一家独大的局面了,我们在他们心目中的价值也就变得微不足道了。
第二点:说白了还是道不同不相为谋,各走各的路而已。中美两国是不可能成为永远的好朋友的。
通过这个事更加清楚明白地告诉我们一个道理: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选择的方向不同、迟早还是会分道扬镳的。
在80年代,中国曾进口过哪些美国武器?
80年代,对中国影响最大的美国武器,在我的记忆中,一个是响尾蛇导弹,一个是美国的TPQ-36雷达。前者与我国后来的霹雳2、红旗7和海红旗7有不小影响,后者对我国反炮兵雷达发展有借鉴作用。
中国获得美制响尾蛇导弹不是引进的,而是缴获的。
在我空军军史记载中,对“九二四温州湾空战”是这样描述的:1958年9月24日,中国空军歼5战机编队与台军的24架F-86战斗机编队在浙江温州地区上空遭遇,我空军飞行员王自重战机掉队,单机被台湾12架F-86围困,王自重放手一搏,近战格斗5分钟,击落敌两架F-86后,但自己也被F-86发射的AIM-9B“响尾蛇”导弹击中,壮烈牺牲,被追记一等功。这是世界空军史上第一次实战中空空导弹取得的战绩。也正是这次空战让我方获得未爆炸的AIM-9B“响尾蛇”,随后启动“55号”工程。
中国获得美国的TPQ-36雷达是在“中美蜜月期”。1987年,中美签署“友好军事援助”协议,其中包括《美国陆军向中国人民解放军出售四部AN/TPQ-37雷达装备以及随机备件和技术保障》,1988年美国陆军根据协议向我军出口两部。
我军通过部队使用和大量试验认为,AN/TPQ-37雷达具有相当好的优越性和先进性:侦察范围大,发现概率高,定位精度高,速度快,机动性能好,可靠性和可维护性高。
90年代,我国自研的BL904型中程炮位侦察雷达问世(即704A型雷达),。采用相控阵体制,除了外形稍小,基本上可看作是美制AN/TPQ-36雷达的山寨型,配属在PLZ-45型155毫米自行加榴炮,专用于出口。
在80年代,中国曾进口过哪些美国武器?
在上世纪整个80年代,中美两国处了一次长达10年的蜜月期,对于当时的美国来说,有一个强大的中国,才会符合美国的利益。
但说到中美蜜月期的初衷,美国当时就是为了拉拢中方牵制老苏,所以美国在短时间内对中国武器出口的级别,直接想调整到盟友关系,也就是跟欧洲的美国盟友级别一样。只要不是战略型的武器,那么只要当时的中国有钱,都是可以从美国买得到的,反正明面上美国就是这么说的。
在整个80年代的中美蜜月期,中国从美国手中买到的装备也不算少,对于中国武器的发展也起到了一定的有利。总共买到手的清单,大概也就是黑鹰直升机、 C130大力神运输机、陶氏反坦克导弹、4套反炮兵阵地雷达、LM2500舰用大功率燃气轮机, Mk46-2轻型鱼雷等。
但每种武器的采购数量并不多,除了美国有意无意表现出不愿意卖之外,中国当时手中没钱也是一个重要的因素,毕竟才刚刚进行改革开放不久。而且,有很多中国有意购买的武器合同,最终有很大一部分都被美国单方面取消了。
引进的C-130民用版
第一, C-130“大力神”运输机
C-130是美国于1956年服役的一款运输机,采用的是螺旋桨发动机,最大航程可达到3800公里左右,最大载重为33吨。
而且,这款运输机不但拥有军、民两用型号,单单就军用的C-130运输机就衍生出了40多种改进型,美军所装备的“空中炮艇”就是以C-130作为平台。这款飞机可以运输装甲战车、火炮、卡车等等,而机舱内部还可以搭载92名全副武装的士兵。而最重要的是,这款运输机可以在极其恶劣的土质、或者用钢板铺成的简易跑道上进行短距起降,我们电影上看见美军飞机能够在沙漠土质跑道起降的画面,主角就是C-130运输机。
在80年代,中国的确进口过两架民用版本的C-130作为运输货机使用,这两架飞机一直服役到1999年才退役。期间,我国科学家可是对这两架飞机进行了不少的研究,到后来直接复刻出了国产版本运-9,并服役到中国空军使用。
第二,S-27黑鹰直升机
这款多用途直升机,可以说是世界上最为先进的直升机之一,目前美国还有1300多架正在服役中,主要担任空中突击与运输等重要任务。
而黑鹰直升机进入中国,那还是在1984年开始,当时中国可是花费了高达2亿美金,才从美国买入了24架黑鹰直升机,而且全部都是民用版本,不过整体性能还是非常先进的。这款直升机对于中国军队的意义非常大,因为在这之前,我军根本没有任何一款能够在高原有效执行任务的直升机,直到引进了黑鹰之后才填补了该空白,而且在往后的抢险救灾当中,都不少看见黑鹰直升机的身影,所以无论是我军军方还是地方上,对于黑鹰直升机的好评还是非常多的。
直-20与美国黑鹰对比图
也正是因为这款直升机的先进性,才让我国的科工人员在此基础上,进行多方面研究与参考之后,最终研发出了性能更加新建的直-20通用直升机。到现在,直-20通用直升机早已正式列装部队,在我军各种高原的军事演练当中,经常都能看到直-20的身影,大幅度提高了我军的空中突击、运输等能力,而海军版本的直-20,也提高了我军的海上反潜实力。
第三,MK48-2型反潜高速鱼雷
这款鱼雷采用了尤为先进的热动力推进系统,最高攻击航速能够达到45节,可以攻击11公里开外的目标,引导方式为主被动联合声导,反应非常灵敏。80年代,中国总共花费了高达8000万美金,才与美国签订了引进4枚MK48-2型鱼雷的合同。后来,在使用中发现这款鱼雷非常适合我军的反潜作战,因此立马对该款鱼雷进行了反向研制,最终在1990年研制出了鱼-7型鱼雷,成为了当时中国海军水面舰艇的主要反潜武器。
而且在该基础上,因为掌握了热动力推进技术,还大大加快了我国大型反潜鱼雷鱼-5型的研制步伐,直到鱼-5型鱼雷研制成功之后,让我军常规潜艇首次具备了水下反潜作战实力。
第四,AN/TPQ-37型相控阵反炮兵侦查雷达
这款装备是1980年才刚刚装备美军的,而且整体性能属于当时世界顶流,我军能够在80年代末就能引进该款装备,实属可见当时中美蜜月期的关系还是不简单的。AN/TPQ-37型雷达,主要的作用就是在作战时侦查敌方火箭炮、常规火炮,甚至是战术导弹的发射阵地,再通过测算敌方弹丸的飞行轨迹,从而推算出敌方火炮发射阵地的具体坐标,探测精度可达35米。
当时我军是以6200万美金的价格,向美国方面签订了4套该雷达的合同,不过后面因为双方交恶,该合同并没有完全履行,最终只交付了两套。不过这也难不倒我国科学家,硬是在这仅仅两套进口的雷达基础上,研发出了属于我们自己的SLC-2与BL904两款中远程反炮兵侦查雷达,甚至在具体性能上已经超过了原进口版本。
第五,大型船用燃气轮机“LM2500”
说到LN2500型船用燃气轮机,那这可是声名远扬,自从70年代研发成功之后,美国在全世界各地销售了高达2000多台该型号燃气轮机,市场份额占了一大半。到现在,美国海军所装备的各种舰艇上,所搭载的都是该款燃气轮机,而像一些北约国家,还有日本的爱宕、金刚两型宙斯盾舰、韩国的世宗大王舰,所使用的都是LM2500型燃气轮机。
上世纪80年代,我国在刚刚开始建造052型驱逐舰时,就从美国方面订购了4台该型号的燃气轮机。所以在第1艘052型驱逐舰“哈尔滨号”建成时,所搭载的就是LM2500型燃气轮机,在此之前,我国所有水面舰艇所搭载的都是性能较为落后的蒸汽轮机。所以呢,“哈尔滨号”服役之后,除了搭载先进的燃气轮机之外,也装备了很多美国方面提供的武器或者零部件,因此这艘驱逐舰在当时也被称为“中华第1舰”。
搭载美国LM2500型燃气轮机的052型1号舰
不过呢,我国在那时跟美国签订的是4台LM2500型燃气轮机的合同,主要就是想装备到全部4艘052型驱逐舰上。但是,当052型驱逐舰2号舰开工建造的时候,却遭遇到中美关系破裂,剩下没有交付的LM2500型合同全部作废,052型2号舰最终只能被迫换成了乌克兰提供的DA50型燃气轮机。
正因为如此,在后续所建造的051B型驱逐舰时,我国迫不得已将发动机换成了早前的蒸汽轮机,当时已经到了1999年了。也就是说,正是因为与美国签订了购买燃气轮机的计划,也导致了我国在国产燃气轮机的研制步伐几乎停止,到1999年只能被迫回到蒸汽轮机时代,这一来二续浪费了整整10多年的自主研发道路。
除了以上我所提的,中美两国在80年代的蜜月期,还有过其他不少的各方面合作,比如歼-8II型战机的联合改进,也称之为“和平典范计划”。除此之外,还有美方向我国提供过“超7”战机的设计方案、“美洲虎”坦克的联合研制项目、支努干飞机等等,甚至连F-16、F-14等型号的先进战机,当时我国都有向美方表明过有引进的意向。
总的来说:上次是80年代的中美蜜月,对于我国来说是有利有弊的,有利的地方比如像运-9、反潜高速鱼雷、反炮兵侦察雷达等装备的引进,让我国国产现代化武器走了一条不错的捷径。
国产首款大飞机运-10最终惨遭下马
而弊端呢,就是像LM2500型燃气轮机的引进计划,以及当年的运-10飞机等装备,都沦为了这场军事合作的牺牲品,让我国在国产自研自主装备的道路上荒废了许多年。
所以说,花钱买武器的确能够短时间提升战斗力,但也会大大拉慢了自主武器的研制步伐,甚至会导致独立自主装备研发工作的荒废。到现在,我国的各方面武器装备绝大部分都实现了国产自主化,比如歼20战机、003型弹射航母、99a型主战坦克、055型万吨大驱、东风-17超高声速导弹等等,在自主研发制造的情况下,还达到了世界顶流水平。
所以得出一个结论:“凡事都只能靠自己,只有自主自强才是王道”。
“军器战位”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