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刘备最后真的统一了中国,复兴了汉室,会让位给汉献帝吗?

淡定,淡定!要是真让刘备老铁一统天下,实现了复兴汉室。那么,在刘备称帝之前,汉献帝很自然而然的就会突然病故,或是突然死于意外,然后刘皇叔对于献帝的死很是伤痛欲绝。再然后,诸葛亮自然就会带着一群文武大臣给咱们的刘皇叔劝进。然后刘皇叔再三退让,最终只好以大汉天下为重,无奈即位........

没错总之一切都是按照刘备的既定剧本进行,总之如果刘备真的成功一统天下,那么汉献帝肯定得死。而实际上,刘备也确实让汉献帝“被死亡”了。

公元220年,曹丕率先玩了一把三让帝位的把戏,最后接受了汉献帝的禅让,自己当上皇帝,建立曹魏王朝。曹丕当上皇帝后,并没有加害汉献帝,而是封他为山阳公,并且让他在自己的封地内保留天子的仪仗。

而曹丕对汉献帝如此仁义,倒是让刘备很是头疼。因为,刘备看到曹丕当上皇帝后,自己也想当皇帝。可问题是,汉献帝虽然是退位了,但却还在活得好好的。要知道,刘备一直都打着中兴汉室的旗号,处处自称刘皇叔。倘若他在汉献帝还活着的时候,自己就称帝,那岂不是直接把自己仁义的虚假面孔给撤掉么。

于是,刘备只好开启影帝模式,对外造谣汉献帝已经死了,然后给汉献帝办了场假葬礼,自己则在汉献帝的灵柩前一把鼻涕一把泪的哭,哭得比死爹娘还要伤心。再然后就和前文所说的剧本一样,大臣们劝进,刘备再三退让,最终顺应民心登基称帝,延续大汉江山。

由此可见,倘若刘备真统一天下,汉献帝又落到他手上,那么汉献帝最后的结局,可就不是假死,而是真死了!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本文作者:小贱贱

如果刘备最后真的统一了中国,复兴了汉室,会让位给汉献帝吗?

这个问题让我想起了朱元璋打下天下之后小明王的下场。当然,小明王之死不是朱元璋安排的,但李善长和胡惟庸是聪明人,同样,刘备身边也不乏聪明人。

这种事情其实很简单,幸幸苦苦打下的江山为何要让出来?刘备乃一代枭雄,会为了面子让出里子?“借荆州”都赖着不还的主,还指望吃进去的饭再吐出来吗?

但一向打着“兴复汉室”招牌的刘备,当然会把面子工作做到位。只是刘备身边的谋略家们可要把里子给做好了,诸葛亮是不会出头的,毕竟是应着“除贼扶汉”的旗号出山的,脊梁骨不能让人戳了,但暗示一下下边人还是会有的,辅佐刘备取得天下,不可能让献帝捡了去,且不说诸葛亮功高震主已经很危险了,再站错队那真的就要了命了,秘密的推行杀献帝的工作才是他最急于要做的。

而这项工作也最适合暗示给法正、马良这类胆大心细的谋臣去策划,太傅许靖也不应该坐视不管,功高震主他也算一位啊。而具体执行工作,就应该交给川蜀旧臣去做,比如黄权、严颜等,这是投降一派最佳的立功表现的机会,也不至于让刘备嫡系一派份大臣背负骂名,以致影响刘备的名声。

操作此事就很简单了,迎献帝入京,路上护驾不利,遭遇劫匪,献帝崩沮,刘备再大哭一场,百官安慰刘备节哀,再劝进,刘备以为献帝服丧为由推辞三次,最后无奈,以天下苍生、君国社稷为重,加冕九锡,顺应天意而称帝,再大赦天下,以敬献帝在天之灵。当然,国号也许不会变,还会延用大汉旧号,毕竟刘备是刘氏宗亲,皇亲国戚的地位在那放着,以汉延用,更为顺天意,顺民心。

如果刘备最后真的统一了中国,复兴了汉室,会让位给汉献帝吗?

废话……

自古以来,那一个扛着先帝旗号打天下而得天下的人,会乖乖把拼命争来的果实,白白送给他人。就算他肯,跟其打天下的将士也不肯啊。

假如真有这种人,那首先他得不了天下,因存这种脑残想法的人,一上场早就被对手打得满地找牙,没了方向,岂能称雄。

任何人要想打天下,都得扯虎皮拉大旗,找个名正言顺的理由为自己辩解,任何失去作用的先帝们,只是一张虎皮拉来做大旗罢了,一旦完成了大旗的作用,谁还会稀罕这张破虎皮,早就扔进了垃圾堆。

可想,刘备假如真成功一统,他肯定比曹操更急于称帝呢,岂肯让出大位。

如果刘备最后真的统一了中国,复兴了汉室,会让位给汉献帝吗?

如果刘备真的统一了中国,复兴了汉室,不会存在让位给汉献帝的可能。

按照中国历史传统来说,白手起家统一天下的皇帝,在成功统一了天下之后,十有八九要干的事就是:”鸟尽弓藏、兔死狗烹“,比较激烈的例子就是朱元璋,不仅杀死小明王韩林儿,而且在功成之后大肆举起屠刀,杀害功臣将相。

比较缓和一点的例子就是宋太祖赵匡胤,杯酒释兵权,只要将领们放弃兵权,荣华富贵还是享受一生的。

但是开国皇帝们,在对待前朝末帝时所表现的态度则大不相同,有的被废为庶人,比如隋末帝杨侑;有的被杀害,比如秦王子婴;有的被软禁,比如西汉刘婴;还有的却得到善待,比如汉献帝。

除了秦朝之外,从两汉时期开始,中原政权的治国思想是以儒家为主,法家为本的治国思想,儒家讲忠君,尤其是盛行儒学的两汉时期,哪怕到了汉末的乱世三国时期也是如此,对于皇帝来说,他就是整个封建社会的精神支柱和象征意义。

所以两汉时期,基本上没有弑君的行为,在当时的社会来看,杀皇帝,天理难容,简直是整个社会的公敌,这一规律只到魏晋时期,被司马昭破除,由此,弑君行为从晋朝开始,到十六国及南北朝时期盛行。

之所以前面说了这么多,是为了说明当时的社会环境对于是弑君这种行为是绝对不能容忍的。

刘备如果统一了中国,那说明了天下是他刘备一刀一枪打出来的,权力从来就是来自能力、功劳以及对政权的掌控力,而不是来自于精神支柱和象征意义。

刘备能从一个一无所有、家徒四壁以织席贩履为生的汉室宗亲,成长为一个统一天下的帝王,除了刘备超强的个人能力之外,刘备的身边肯定是聚集了一大批的功臣将相和利益集团,比如说关羽、张飞、赵云、诸葛亮、糜竺、简雍、孙乾等人。

一个能统一中国的刘备集团,他一定是一个以政治、军事一把抓存在的政权,在长年累有的统一过程中,形成了权力的分配,这种权力分配是以人际关系、利益、联姻、宗亲、同乡等各种纽带结合在一起,而且是排外的。

如果刘备统一了中国,真到那一天的话,刘备就会面临如何应对当前的政治局面,如果汉献帝还活着的话,刘备是绝对不可能杀害汉献帝的,一是没有必要,二是会招到天下人的唾弃,三是政治上会处于不利局面。

刘备既然能统一天下,那么说实际权力就是在刘备自已手中的,这是其他人不可能获得的权力,哪怕是皇帝,刘备就算维持是目前的状态,继续让汉献帝当皇帝,权力仍然集中在刘备手中,而不是作为皇帝的汉献帝。

如果刘备统一中国,那么面临几个选择:

一是维持现状,继续让汉献帝当皇帝,刘备自已掌握实权执政,汉献帝继续当他的傀儡皇帝,反正他一直都是,从被立为皇帝的那一天开始就是。

如果维持现状,那么刘备就是当年的曹操,至少刘备是想当周文王还是开国之君,全凭刘备自已的意愿行事,汉献帝没有丝毫干涉的可能,也没有这个权力。如果刘备当了周文王,那么开国之君就会让刘备的儿子来做,复制当年曹丕的做法。

二是刘备设法让汉献帝禅让皇帝给自已,这也不是没有可能的事。曹操当年是没有统一中国,才没有逼汉献帝禅让,才想着做周文王,如果刘备统一了天下,那么情况就会与曹操不一样,天下统一,意味着战争结束,就要开始权力分配了。

刘备不需要自已去逼汉献帝做任何事,手下有大把想拍马屁的下级官员会抢着去干这事,因为事成之后就是开国功臣,谁不想啊?只需要刘备作一个不出声的指示,或者仅仅只是一个眼神,就会有人去办这事了,甚至刘备不需要作任何表示,立即就会有联盟的手下去办的。

如果刘备真这么想了,汉献帝只能默默接收,没有任何选择的余地。

除了这两个选项,不会再有第三个选项,因为没有必要,刘备是绝对不可能杀汉献帝的,也不可能对汉献帝有压迫的表现,刘备需要汉献帝这个精神支柱和象征意义,这也是刘备存在的精神支柱和象征意义。

刘备的一生,至始至终表现出来的是礼贤下士、爱民如子、仁义有嘉、宽已待人的形象,刘备对待普通百姓,甚至是背叛他的人,都非常仁义,何况是皇帝呢?

而汉献帝本来就是皇帝,刘备却不是,所以刘备不会存在让位给汉献帝的可能,位子一直就是汉献帝的,只不过权力却是刘备的。

如果刘备最后真的统一了中国,复兴了汉室,会让位给汉献帝吗?

刘备一生立志于兴复汉室,得到诸葛亮辅佐以后,一步一步的实践着隆中对策,然而“谋事在人、成事在天”,随着东吴背盟、荆州失守,隆中对策化为泡影。夷陵之战再受重创,身心俱疲的刘备,怀着未能兴复汉室的遗憾病逝白帝城。历史虽然没有假如,但是我们依然可以设想一下,在另一个平行宇宙的刘备最终真的统一了天下。如果刘备最后真的统一,复兴了汉室,会让位给汉献帝吗?笔者认为,即使刘备最后真的统一,复兴了汉室,他依然不会让位于汉献帝。理由主要有以下四点:

其一:刘备早有帝王之志

舍东南角篱上有桑树生高五丈余,遥望见童童如小车盖,往来者皆怪此树非凡,或谓当出贵人。先主少时,与宗中诸小儿于树下戏,言:“吾必当乘此羽葆盖车。”叔父子敬谓曰:“汝勿妄语,灭吾门也!”——三国志

刘备家东南角有一颗高达五丈的大桑树,远远望去像大车的盖子一样,往来的人都认为这棵树非同凡响,这家应该会出贵人。而刘备少时与宗族的小孩在树下玩耍,语出惊人:“我以后一定要乘坐这种羽葆盖车”,羽葆盖车是皇帝专用的车,虽说童言无忌,但是这也看出刘备从小就具有帝王之志。

其二:刘备其人野心勃勃

如果仅仅看三国演义,会觉得刘备的江山是哭出来的,然而历史上的刘备野心和谋略水平都很高。

曹操想要收拢刘备,对刘备以国士之礼相待,还称赞他是天下英雄,刘备却斩杀车骑将军车胄,背叛曹操。

刘备与公孙瓒是好友,刘备能够立足也多亏了公孙瓒赠与的数千义从,袁绍逼得公孙瓒自焚而死,刘备不仅不思为公孙瓒报仇,反而投靠袁绍。

刘备跟随袁绍对抗曹操,见形势不妙,不顾袁绍安危,立即跑路。

刘璋视刘备为宗亲,邀请刘备入川对抗张鲁,刘备却设计谋杀杨怀、高沛,进而夺取益州。

赤壁之战以后,周瑜与曹仁在南郡血战,刘备却乘机传传檄荆南四郡,刘备从孙权手上借得南郡,却不惜兵戎相见,也不肯归还,孙权以武力收回荆州以后,刘备又以为关羽报仇为借口,进攻孙权。

其三:刘备不会放下权利

后群臣议欲推汉中王称尊号,诗上疏曰:“殿下以曹操父子逼主篡位,故乃羁旅万里,纠合士众,将以讨贼。今大敌未克,而先自立,恐人心疑惑。昔高祖与楚约,先破秦者王。及屠成阳,获子婴,犹怀推让;况今殿下未出门庭,便欲自立邪!愚臣诚不为殿下取也。”由是忤指,左迁部永昌从事。——三国志

实际上当刘备决定称帝的时候,并非所有人都是支持他称帝的,譬如费诗、刘巴、雍茂都曾经反对刘备称帝。然而刘备是怎么做的呢?贬费诗、杀雍茂、逼刘巴。刘备给自己两个儿子起名就是“封”“禅”,合起来就是“封禅”之意、从汉左将军刘备,再到自封的汉中王,直至建国称帝,刘备的权利与地位越来越大。国无二主,假如刘备让位献帝,他只能退居王侯之位,可是在曹丕逼迫汉献帝禅让之后迫不及待的宣告刘协死亡,急忙称帝的刘备,又怎么会甘心放下权利呢?

其四:刘备已经身不由己

刘备称帝,当初劝进的臣子都成了从龙之臣。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刘备从汉中王提升到了大汉天子的地位,手下的职位自然水涨船高。一旦刘备退位,手下臣子都会降低一级,他们又怎么会甘心地位降低呢?而且这还是在汉献帝绝对信任刘备的前提下,但凡汉献帝有一点点怀疑刘备的忠心,一定会想办法打压刘备,刘备本人和手下臣子都会成为被清洗的对象。因此,刘备已经身不由己。

综述,即使刘备最后真的统一复兴了汉室,他依然不会让位于汉献帝。

参考文献:

《三国志》

如果刘备最后真的统一了中国,复兴了汉室,会让位给汉献帝吗?

如果刘备,统一三国,他的位置,两个可能,一个是刘备,爱与大汉宗亲,他不会接受的,我们打个例子说,刘备在荆州时,刘表两次让位,刘备推辞不干,当时刘表,并在搞慌,已经快不行了,曹何大兵马上就来,刘表让位,刘备坚决,不干,事后,诸葛亮,说刘备,为什么不干?刘备,这对我不仁不义,我想,如果刘备统一三国,他也会做一篇文章,是坚决不干的,比如说当时汉献帝死了以后,大臣们劝进,让他登机,刘蓓坚决不受,后来百官,苦苦相劝都不行,诸葛亮,金汉献帝已去,天下无主,主公,乃汉室之亲,再不受,天下黎明百姓会寒心,诸葛亮,跪下辞官不做,刘备这才接受,我想,如果刘备统一天下,他会做的,办法很多,不用刘备想办法,就底下大臣,诸葛亮,底下的谋士,文成武将很多,一定会想办法让刘备登机,汉献帝,是个懦弱之人,没有什么作为,而刘备,在曹营时,两个人,谈话,煮酒论英雄,曹操说,天下英雄,只有操,何,使君而,使君就是指是,刘备,刘备,纵横天下,经验丰富,适合做开国之君,汉献帝,软弱无能,就是做了皇上,也不会长久,底下大臣也不会服气的,说的不好,谢谢大家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