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是世界最大的原油进口国,为什么原油价格下跌了,我国的石油企业却很害怕?
原油涨也亏,原油跌也亏!为什么两桶油总是哭穷?
如果细心观察,会发现国内的油价有一个奇怪的现象,无论原油大幅上涨还是下跌,两桶油似乎都要亏损,原油上涨亏损很好理解,毕竟国内70%的原油依赖进口,但是原油下跌还亏损就有些难以理解了,原材料的价格都降低了。为什么两桶油还是会亏损呢?难道真的是传说中的桶贵了吗?
1、国内原油价格有地板价和天花板价
所谓的地板价和天花板价,其实本来是为了保护国内的石油企业,2014年的时候,国际原油市场震荡,国际油价动辄就120美元,又暴跌到30美元,导致国内的石油企业损失惨重,在这样的背景下,国内原油的地板价和天花板价应运而生。
简单来说,无论国际原油怎么上涨,两桶油购买原油的价格都不会高于130美元,剩余部分由国库补足,比如说国际原油的价格如果是150美元,两桶油依然以130美元进货,但是对应的,如果国际原油低于40美元,两桶油的进货价也不会再降低,即使跌到了1美元,依然以40美元进货。
问题就在于,这个保护机制出现以后,国际原油再也没有突破130美元大关,反而是好几次都跌到了40美元以下,一度跌到了不足20美元,那么问题就出现了,国际原油都跌成比矿泉水还便宜了,两桶油的进价依然还很高,而且,石油进口的周期在3-6个月左右,两桶油之前进口的原油相当于大幅贬值了,这是亏损的原因之一。
2、国内石油开采成本高
另外,两桶油除了采购国际原油之外,还会在国内开采石油,这部分的石油占比大约是30%。而国内石油大部分都位于一些很难开采的地区,比如说盆地、深海等地区,开采运输储存的成本比较高,一般都在60美元每桶以上,而中东有些地区,不夸张地说,钻个孔就能出石油,最低的开采成本一桶石油成本约3美元(加上运输后为7美元),可以说是白菜价了,当国际原油暴跌的时候,两桶油还需要购买一部分价格较高的国内原油,这也大幅拉高了国内汽油的炼制成本。
3、汽油中的税费太高
网络上传闻一升油有半升税,其实就是事实情况。在美国,原油成本只占油价的50%,而剩下的50%是由炼油成本及利润(14%)、运输及销售成本(17%)、州及联邦税费(19%)组成。也就是说,税收也只占了19%左右,但是在国内,税收要高得多,其中包括消费税、增值税、城建税、企业所得税、教育附加税和地方教育附加税等。合计大约是48%,也就是说目前7元每升的92号汽油,要缴纳大约3.5元每升的税。在这样的情况下油价怎么可能不高呢?
4、两桶油运营成本高
作为国企,中石油和中石化,运营成本也比较高,别的不说,光薪酬这一块,就明显高于市场平均水平。中国石化2018年报显示,职工费用中,薪金、工资和其他福利,共684亿元,退休计划供款为93亿元,两项总计为777亿元。按照总员工数量超过42万人计算,则平均薪酬为18.35万元。而中石油的平均薪资还要比中石化高12万,达到了30万元,要知道,一线工作人员的薪资是不高的,但是企业中高层的薪资很高。
正是因为这些原因,国内的汽油成本居高不下,就算国际原油降价,但是税费的比例、国内原油的开采成本,运营成本都是不变得,导致国际原油的价格越低,两桶油的亏损越严重,它们最希望的就是国际原油在40-130美元之间浮动,但是奈何事与愿违。但是从另一方面来说,作为垄断性的央企,想要提高抵御风险的能力,降低运营成本、提升管理效率非常关键。
我国是世界最大的原油进口国,为什么原油价格下跌了,我国的石油企业却很害怕?
这个问题我最有发言权,因为我特意去问了一下我在中石油工作的一位朋友。他是这样答复我的:
伴随着国际油价下跌以及疫情所带来的不利的经济影响,很多中石油企业都发起了提质增效的专项活动。
但是石油业的巨头们因为油价下跌而产生的担忧很多人不理解,觉得他们就是嫌钱赚少了。 在有些人看来,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这三家巨头是国有垄断行业非常挣钱。因此不管是油价卖了多少,可能在老百姓的眼中来看,他们始终都是盈利。
其实百姓只是看到了短时间内,油价下跌所带来的加油方面的福利。 觉得之前自己一个月500块钱给汽车加的油可得只用半个月。但是油价下跌了之后,500块钱加的油,自己一个月油费足够用。所以很多百姓见到油价下跌,非常开心。
但是常言道“人无远人无远虑,必有近优”。当油价持续的下跌之后,这行业利润特别低。当油价跌破到一定程度之后,会让很多从事石油开采的企业停止这项工作。
因为可能采油的人工成本在100元,但是最后他的油才卖成10元钱。这样开采的越多他亏损的越多。商人永远不可能去做赔本的买卖,这样时间久了将会发生石油无人开采的情况。这样百姓可能以后给汽车加油也没有地方去。 所以当油价一旦下跌了之后,很多石油企业他都非常担心。
就是因为整个的销售价格变低了之后,但是采购和生产成本却始终不变,这样一来公司就会陷入亏损的境地。久而久之就会发生公司大量倒闭,员工大批量的失业情况。目前因为疫情和油价下跌的影响,很多国外的老牌石油行业已经发生已经宣布破产。
综上所述,油价下跌很多的石油企业担心是有道理的。
我国是世界最大的原油进口国,为什么原油价格下跌了,我国的石油企业却很害怕?
作为世界上第一大石油进口大国和第二大石油消耗大国,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石油消耗量的剧增,中国经济对国际石油的依赖程度也是与日俱增,国际石油价格的变化影响着中国的经济。
据统计,2018年中国原油进口量高达4.6亿吨,位居世界第一,2018年中国原油产量为1.9亿吨,对国际原油的依赖程度超过70%。
2020年以来,受到新冠疫情的影响,全球经济活动明显变缓,对石油的需求量急剧降低,国际原油产量却没有降低,造成了全球石油价格暴跌,一度跌破20美元/桶。
由于中国成品油定价机制的存在,中国中石油和中石化的石油销售底线为40美元/桶,也就是说国际原油价格只要是低于40美元,中国国内成品油销售价格就不再根据国际原油价格波动,原油即使降到20美元/桶,两桶油的成品油销售价格也不会再降低。
目前,中国多地成品油92#汽油价格已经降到了“5元时代”
按照这个道理来看,国际原油价格越低,两桶油的利润空间就越大,应该是盈利越大才对,但是根据报道,两桶油在石油暴跌之后一个月还亏损了700多亿,这是怎么做到的呢?
国际原油价格暴跌之下中国国有石油企业出现亏损主要是由于以下几个原因造成的。
第一、由于过度依赖原油进口,中国的石油企业需要库存大量的原油来保证供需安全。原油从进口、存储、炼化、运输、销售有很长的时间间隔,中石油和中石化需要有大量的库存,这个库存量可以满足至少一个月的原油需求量。根据报道显示,两桶油账面上的原油存储价值在1500亿元左右,这些原油是按照价格下跌之前购买的,如今国际原油价格下跌,巨大的库存量造成了巨额的亏损。
第二、受疫情影响国内成品油需求降低,大量的加油站运营成本却并没有降低,造成了大量加油站的亏损。2020年春节期间,受到疫情的影响,中国国内成品油需求量只有往年同期的20%左右,但是加油站却在正常运营,造成了巨大的运营成本亏损。据统计,中石油和中石化在全国的加油站总数量在5-6万座之间,职工的工资、加油站的维护等支出无法缩减,收入减少造成了加油站的巨额亏损。
除了加油站运行成本,两桶油作为大型国有企业,员工数量超过200万人,用人成本也是一笔不小的数字。
第三、原油价格成本在成品油成本构成中只占到了37%左右,国际原油价格下降,但是其他成本却并没有有效的下降,在经济下行需求减少的情况之下,营收减少抵消了国际原油价格下跌造成的利好。
第四、国内石油开采成本远高于国际原油价格,但是为了国家的战略安全,国内石油开采一直在亏损进行。2019年中国国内原油产量大约是1.9亿吨。中国的原油开采成本超过50美元/桶,而沙特等国家的石油开采成本低于10美元/桶,国际原油下跌之下中国国内石油开采一直在亏钱,但是为了国家的战略安全考虑,中国石油开采不能停止,这也是作为国企应该承担的责任,现阶段国内的原油开采是开采越多亏损越多,但是为了国家战略安全只能继续开采。
第五、国际原油价格虽然下降到了20美元/桶的区间,但是中国的油企却并不能买到价格低廉的原油。这次的国际原油下跌,一方面是受到疫情的影响,一方面是受到沙特、美国和俄罗斯等国战略博弈的影响,中国在国际原油市场上没有定价话语权,想要低价买到原油很困难。中国的炼油厂曾经向沙特提出增加原油进口但是被沙特拒绝了,沙特的低价石油优先供应欧洲和美国,供给中国的石油甚至于还会带有歧视性的加价,中国无法大量购买到低价的国际原油。
随着国际原油的下跌,中国的成品油价格也有了一定的下降,两桶油加油站成品油重回“5元”时代,许多的小加油站甚至于达到了“4元”时代,这对于中国的经济复苏还是很有利的,可以有地降低企业的运输成本,成为中国经济复苏的动力。
我国是世界最大的原油进口国,为什么原油价格下跌了,我国的石油企业却很害怕?
每次石油价格下跌,两桶油都会传出巨亏的消息。不少人就纳闷了,你们作为一个中间商赚着差价,还总是喊亏损,良心不痛吗?其实,你可能真的误会两桶油了。
确实作为世界上进口原油最大的国家,中国每年进口大量石油,以2018年为例,中国当年原油进口4.619亿吨,共花费1.58万亿人民币。如此大的进口量让人们总以为两桶油只是作为一个“中间商”。其实,两桶油的作用远不止这些。
石油下跌对国内油企的影响按照道理来说,国际油价越低,我们进口原油所花的钱越少,对于国民经济也就越有利。中国目前疫情已经得到缓解,各个行业正在开始复苏,对石油的需求还在不断增加,这时候低油价缓解了国内企业的压力,对于国内经济恢复有很大的作用。
但是,我国也有大量的油田,比如大庆油田、胜利油田都是我国较大的油田。但是不同于中东国家,由于我国石油埋藏的较深,开采成本相对于其他国家较高。而石油主要生产地中东地区石油开采却很容易,特别是沙特,开采成本极低。
有调查发现,沙特等国每桶油开采成本在20美元以下,也就是说当国际油价高于20美元时,沙特就能够挣钱,而其他国家平均开采成本在52美元,而中石油开采成本为每桶74.25美元,中海油为60.67美元,中石化为56.67美元,平均开采成本在每桶64美元左右 。
石油价格下跌,导致我国国内石油公司压力增大,好不容易开采出的石油,结果成本就比别人卖的贵很多,石油开采成了一个赔本买卖,并且卖得越多,赔得越狠。
国内油企存在的意义既然国际油价这么低,自己开采就是赔钱。那么关闭自家赔钱的采油企业,直接进口国外的廉价石油是不是就可以了。
想法很美好,但是实际是行不通的。因为石油作为重要的战略资源,关乎着一个国家的安全,严重依赖进口,既不能保证石油的安全持续供应,同时也丧失了石油价格的话语权,一旦美国和沙特等国联合起来哄抬石油价格,中国将受到更大损失。
另外,若油田停止开采,再次重启所需要花费的钱也是巨大的。目前国际上相对和平。但是一但遇到一些紧急情况,中国目前的输油线路就像受到威胁。在无法从外部获得石油的情况下,为了维持国内经济及生产,就只能依靠自己生产石油,因此保证国内油企正常运作是很重要的。
当然,我国可以趁着这波石油价格低,多囤一些油。然而,这毕竟还是不够的,囤油的技术难度很高,大量囤油很容易有安全隐患。而且最近一段时间由于国际油价一直比较低,很多企业已经屯了很多油,现在的油罐库存也比较饱和了。
正是由于上面的原因,我国的成品油价格是有“地板价”的,当国际市场油价高于每桶130美元时,国内汽、柴油最高零售价格不提或少提。当国际油价低于每桶40美元,国内汽、柴油最高零售价格不降低。很多人看到目前国际上油价低到“见证历史”,而国内汽油价格并没有降很多而骂三桶油。但其实,这样做是有一定道理的。
原油价格下跌的因素油价波动的根源在于原油作为一种产品的供需变化。08年金融危机以来,国际原油价格经历过四次暴跌,分别是09年,原油价格从147美元/桶跌至46美元/桶,14年美国页岩油的开发导致原油价格由115美元/桶跌至27美元/桶,18年时,美国对伊朗制裁导致原油价格由76美元/桶下跌至45美元/桶。近期油价持续下行,主要因为疫情导致的需求下滑,以及美国页岩油供给增加导致了以沙特为首的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和俄罗斯发起的增产和价格战。
国际能源署预计,2020年全年全球的石油需求将较2019年减少930万桶/日。事实上,自2012年以来,原油便一直处于供过于求的压力之中,世界的石油需求量始终低于实际产量。美国在2019年底,原油和石油产品的出口量已经几乎超过了其进口量,彻底从一个原油进口国变成了名副其实的主要产油国。
这些原因导致了最近石油价格一直保持在低位,而短期内国际油价也不会有太大的涨幅。
替代石油束缚的希望——新能源石油及石油产品不仅是民生必需品,更是现代化的工业、农业、国防的重要物资。因此石油一直被称为“工业的血液”。然而,对于我国来说,大量的石油进口不仅花费了巨额外汇储备,而且严重威胁能源安全。同时,化石能源也带来了空气污染、全球变暖等负面影响。使用新能源来替代石油一直是我国重点研究的领域。
近些年来,我国一直在鼓励发展水电、太阳能、核电等新能源。虽然目前由于转化效率的问题,还不能全面替代石油资源,但是随着科技不断进步,我们看到新能源在国内的应用领域已经越来越多了。
我国是世界最大的原油进口国,为什么原油价格下跌了,我国的石油企业却很害怕?
中国是石油进口大国,石油降价,原本是受益方,可中石油为何反而担忧呢?原因是多方面的,综合各方信息,试着分辩一下吧。
1,俄罗斯,伊朗受西方制裁,中国是他们的最大买主,当时议定价格是当时行情价,现在还必须执行当时协议。而且有一部分是他们用来抵债的,钱他们己经先借用了。
2,中国国内石油开采成本偏高。一是中国油田储量小,油井深,开采不易,二是开采技朮也有差距,成本相对要高,三是国企管理多多少少存在不足,冗员偏多,负担较重。按现在行情,是亏本生产。
3,石油乃垄断经营,石油企业不怕高价运行,但国际油价长期低位,社会舆论压力也是企业的考虑因素。
4,石油是国家战略资源,不可能放开市场。我们也不能完全不顾及政治盟友的利益。沙特等产油大国与伊朗是对头,与美国是盟友,与我们缺少互信。所以国际油价降得再多,我国也受惠有限。
可能这就是冲石油忧虑的部分原由吧!该害怕太过了。其实我觉得我们可以多探少产,消化外汇储备,减持美债,尽量进口储存原油,既可以享受低价利益,也不影响战略资源,同时对俄伊有不言而喻的市场压力,对我国有利无害。
我国是世界最大的原油进口国,为什么原油价格下跌了,我国的石油企业却很害怕?
我认为两桶油是央企,原油进口价格有国家做主。比如我国跟俄罗斯是战略合作关系,国家就跟俄罗斯签订石油进口协议,石油价格肯定不会是简单的市场价,所以国际原油价格上涨,两桶油一点都不怕,但是国际原油价格下跌,两桶油就尴尬了,因为国家签订的进口油价比国际原油价格高了,造成国际原油价格下跌,反而亏损严重的奇特现象。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