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沙皇叶利钦为什么选择普京为其接班人?

叶利钦选择普京作为其接班人,是源于他内心深深地“恐惧”,这种“恐惧”从苏联解体时就产生了,并且越来越强烈。

1996年,叶利钦在用了许多手段,赢得连任之后,他的“恐惧感”达到了顶峰;

于是,他就把选择接班人当作人生的最后一战,他不断地考察人选,最后选中普京。

叶利钦博赢了,他把普京扶上马、送一程;普京也对他投桃报李,一上任就签署法令,给叶利钦吃了一颗定心丸。

那么,叶利钦恐惧什么?叶利钦第一次见普京是什么时候?普京有哪些特点让叶利钦选中?

一、叶利钦退位演讲,说的全是心中的恐惧

1999年12月31日,二十世纪最后一天的晚上,叶利钦突然发表电视演说,辞去俄罗斯总统职务,他在电视里这样说:

“今天,本世纪的最后一天,我将辞职离去。我要求你们的原谅。原谅我们分享的许多梦想没有实现这个事实;原谅本来似乎对我们很简单的事情,结果却困难得让人痛苦这一事实。

对于那些相信我们以举手投足之劳,就可以从灰暗、停滞的极权过去,一跃而进入光明、富裕、文明的未来的人,我要求他们原谅我不再为他们的这种希望进行辩护。

我自己相信这一点,即举手之劳就可以克服任何屏障。结果发现我在一些事情上太天真了,在某些地方问题看来非常复杂,我们在错误和失败中强行前进,很多人在这困难时期遭受到冲击。

我要让你们知道,你们每一个人的痛苦都会引起我内心的痛苦。我以前从未说过这些话,今天重要的是把这些话告诉你们。多少个无眠的夜晚,我怀着刺心的忧郁:到底需要怎么做,才能使人民活得安好?

对我来说,再也没有比这个更重要的任务了,现在我要离开了我,已经尽我所能,不单是尽了我的健康所能,而且是在所有难题上,都尽我所能。”——《叶利钦自传》

这是叶利钦的原话,作为总统,他在俄罗斯享有非常高的威望,但最后他说的,几乎都是乞求大家原谅的话。

他知道,自己把苏联弄解体时,为了得到支持,说过的很多话都没有实现。十年的时间,俄罗斯人过得越来越苦,国家几近崩溃。

所以叶利钦在“恐惧”,摆在他面前的路只有一条:选对了接班人,把俄罗斯照顾好,说不定能让大家消除怨气;自己的名声也好点。

如果接班人还是没把国家照顾好,今后每一个俄罗斯人都会怨恨他。这里有一个政治人物的历史定位问题。

能够坐到一国最高位置,往上再也没有空间上升,所以,他们这样的人最在乎的是自己的“历史”定位。虽然“流芳百世”看起来是做不到了,但叶利钦绝对不会想要“遗臭万年”。

所以,叶利钦才会发表这样的演讲,然后把权杖交给普京,并说:请照顾好俄罗斯。

二、叶利钦还有另一层“恐惧”,他怕下台就进监狱,他怕家族遭到清算

叶利钦是1931年出生的,1961年加入苏联共产党,历任苏共中央政治局委员、苏共莫斯科市委第一书记、苏联俄罗斯共和国最高苏维埃主席等职。

1990年7月,叶利钦退出苏联共产党;1991年6月,叶利钦当选为俄罗斯总统。他是个农民家庭出身的,没有苏联就没有他的一切。

不管怎么说,对苏联叶利钦是有愧的,正是他在1991年12月签署了《别洛韦日协议》,苏联庞大的身躯轰然倒塌。

叶利钦一上台,为了得到美国的支持,一方面和美国签订“削减战略武器条约”,将俄国核武库削减三分之二;一方面又在国内进行“休克疗法”,结果搞得民不聊生,国有资产大量流失。

问题是国家乱得一塌糊涂,叶利钦家族与他的亲信却在“休克疗法”中得到很多财产,结果,原来支持叶利钦的议会和民意代表开始反对叶利钦。

1993年,矛盾达到顶点,议会投票通过了弹劾叶利钦案,要求叶利钦马上下台,由副总统接任。

这时候,叶利钦在背后大财阀的支持下,强硬出动军队,包围并炮击俄议会大楼,造成187人死亡,500多人受伤。

实事求是讲,叶利钦这样做是违法的,并且非常严重,这也造成他后来的执政困难、名声变差,多次遭到弹劾。

1999年,俄罗斯又在车臣战争中吃了大亏,叶利钦的声望下跌到极点,他自己都怕有人暗杀他。

而1999年5月15日,俄共领导人久加诺夫又发起对他的“弹劾”,久加诺夫列数了叶利钦的7大罪状:

1、1991年,为了进克里姆林宫,叶利钦毁掉了国家;

2、1992年,叶利钦和盖达尔一起搞“休克疗法”,将国家和全体国民洗劫一空;

3、1993年,叶利钦炮打议会,搞垮了议会;

4、1994、1995、1996年,车臣战争,鲜血浸透了俄罗斯,也浸透了车臣;

5、1997年,叶利钦欺骗所有选民,让其全部财产化为乌有;

6、1998年,叶利钦毁掉所有的国家机构,即使这些机构是他自己创立的;

7、1999年,叶利钦关键时刻出卖了南斯拉夫,也出卖了普里马科夫。

这些弹劾有根有据,在俄罗斯掀起极大的方向,“叶利钦是俄罗斯的祸害!”,这是当时人们的想法,所有的矛头都指向叶利钦。

2000年就是俄罗斯的选举年,久加诺夫名望最高,叶利钦的民调只有久加诺夫的零头,并且叶利钦也不可能再选了,能挑战久加诺夫的人还没有出现。

可以预见,叶利钦只要一下台,不管谁当选,都会把叶利钦送进监狱,因为证据是明摆着的:国家即将崩溃、全国人民受苦、寡头们狂欢不息、叶利钦家族财产巨大

叶利钦非常恐惧这一点。

三、“选个对的接班人”是叶利钦的最后一搏

第一个任期,国家乱七八糟,叶利钦身体也每况愈下,为了在1996年赢得选举,得到第二个任期,叶利钦和俄罗斯金融寡头们结合:

寡头们支持叶利钦,全方位帮他得到第二个任期;叶利钦则给寡头们“债转股协议”。

所谓“债转股”,就是国家欠寡头的钱,没钱还,就把债务转成国家优质企业的股份。

实际上就是把国家优质资产变卖了,价格嘛,当然是寡头们喜欢的。也正因为如此,俄罗斯寡头们一下子又壮大许多。

1996年,叶利钦进入第二任期,他彻底放开了,国家已经是寡头们狂欢的餐桌,议会和他针锋相对。

这时候叶利钦想通了:要想避免牢狱之灾,要想改变国家面貌,他只有找一个“强有力”的接班人才行。

叶利钦是被自由派推上台的,又是被金融寡头们绑架的,国家在流血,这一点叶利钦很清楚。所以,他要找的接班人不能是那些自由派,那样国家只会越来越糟,最后所有的罪过都是叶利钦的。

苏联原来的人也不能找,他们早就想把叶利钦送进监狱,并且他们还得到原来国家强力机构的同情,比如“KGB”。

叶利钦要找一个能得到“强力机构”支持、意志坚定能力强、对自己忠诚的人接班。为什么叶利钦要找一个能为强力机构支持的人呢?

毕竟叶利钦是原苏联的高官,他知道苏联原来许多“强力机构”的能量;他也知道这些能力对一个总统意味着什么。

叶利钦之所以在自己任期内要依靠寡头,一方面在苏联时期从来没有领导国KGB这些组织,得不到他们的支持;另一方面,苏联解体后,他也不信任这些单位,造成很多事不顺利。

不要小看KGB、CIA这些单位,他们都是一个国家最厉害的力量,他们的发动能力、隐蔽的力量特别惊人。一个国家领导人,如果掌握了这些机构,他想干不好都难。

这一点叶利钦知道,美国政客们也知道。比如美国议会的人,什么经费都敢卡一卡显示自己牛逼,但CIA、FBI的经费,他们连屁都不敢放一个,还上赶着问够不够。

四、普京是这样进入叶利钦视线的

普京是KGB干部,在东德表现优秀。他的家世也很清白:爷爷是斯大林的厨师,父亲和哥哥都是二战老兵,哥哥还在列宁格勒战役牺牲。典型的苏联红色家庭,天然能得到怀念苏联的人的支持。

苏联解体后,普京到自己的恩师、圣彼得堡市长索布恰克手下工作,因为能力出众,加上索布恰克的信任支持和倚重,很快把圣彼得堡经济搞得很好,俄罗斯全国都不好的情况下,唯独圣彼得堡一枝独秀。

叶利钦在自己的回忆录里是这样写的:

1994年秋以前,我同普京没见过面。但是我听说,索布恰克有一个可靠的副手,此人总是迟到。

有一次我同切尔诺梅尔金和索布恰克三人谈话,切尔诺梅尔金突然发火了,他冲着索布恰克说:你们圣彼得堡的外贸总额只有第一副市长普京知道,但我开会他却迟到,到现在还没来。

但索布恰克说:普京不太守时,但是此人非常可靠;您也知道,现在想找个真正忠诚的人有多么难。

叶利钦清楚地记得“忠诚”这两个字,这也是他第一次听到普京这个名字。中午,一行人到森林打猎,叶利钦又注意到普京,在书中他这样写道:

我们出发去狩猎场,人不是很多。这时我注意到一个人,他的迷彩服非常合体,一副军人的仪态。他持猎枪的姿态非常自信,紧紧地抱着,就像拥抱一个心爱的女人。

我问礼宾官:“此人是谁?”“他是市政府第一副主席,姓普京,叫弗拉基米尔。”“啊,记得,有人对我讲过他。”

那天打猎还没开始的时候,我坐在桌子边上和索布恰克谈事,这时从灌木丛中走出一个庞然大物,是野猪。坦率地说,野猪的突然出现使我们惊慌失措,当时由于太激动,我的眼镜掉在了地上。

一帮随同人员都钻到桌子底下找眼镜,这时,我侧目看到普京,他没动,只是不知什么时候已经端着猎枪在一旁站着。

两声枪响,普京和我的副官库兹涅佐夫一起开枪,最后检查的结果表明,击中野猪心脏的正是那个“总是迟到的普京”。

当时我就想:“莫斯科需要这样的人。”一切就像预料的那样,命运终于使普京来到了首都。

索布恰克在圣彼得堡选举失利后,我身边的人推荐了普京,普京也就来到了莫斯科;1996年,普京任总统事务局副局长。实际上,我同普京相识已经两年了。

五、叶利钦在换了很多总理后,终于选择了普京

叶利钦的第一任期的开始并没有任命总理,而是自己兼任。1992年下半年,他让盖达尔代行总理职务,搞起了“休克疗法”,结果把国家搞得一团糟。

1992年12月,叶利钦正式任命切尔诺梅尔金担任总理。切尔诺梅尔金是苏联时期的技术官僚,为人随和,和议会、和叶利钦关系都不错,是一个“平衡术”大师。

因为叶利钦和议会关系很差,所以,双方都能接受切尔诺梅尔金担任总理。就这样,切尔诺梅尔金一直担任总理到1998年3月。

一方面是97年席卷世界的金融危机爆发,脆弱的俄罗斯经济再次受到强烈冲击,切尔诺梅尔金在这方面有欠缺;另一方面,叶利钦真正开始找接班人了,那么首先他要看。

这时的普京因为太年轻,也因为叶利钦还有一点顾虑,他把普京作为备胎放在克里姆林宫。真正考察接班人是要从总理岗位来看。

第一个被选中的是基里延科,但他只干了4个月,就因为经济政策不起作用被叶利钦换了下去;

第二个总理是普里马科夫,干了八个月,也被换掉,这时已经是1999年5月了;

叶利钦任命斯捷帕申为总理。斯捷帕申时间更短,只干了3个月。

1999年8月9日,叶利钦任命普京为总理。普京正式走到台前。

这时候,大家都不知道普京是谁,民调机构做调查,他的支持度只有1.5%,大家都认为这又是个过渡总理,因为叶利钦换总理太频繁了。

但是,普京第一天当总理,第二天,也就是1999年8月10日,就让军队狠狠打击了车臣分裂分子,让车臣战争前面的窝囊样子一扫而光,普京的名字瞬间传遍俄罗斯。

俄罗斯人用心了解一下他们的新总理,越了解越高兴:原来他在圣彼得堡干得如此出色、原来抢占科索沃机场是他下的命令、原来他是这么厉害的一个人。

普京的人气8月份是1·5%,9月份是4%,10月份是31%,11月份是45%,12月份是50%。连带着叶利钦低迷的人气也上涨了不少,大约是他用对了人的缘故。

二十世纪最后一天,叶利钦突然宣布辞职,任命普京为代总统,同时把大选提前到三月份。

这是叶利钦把普京扶上马送一程的举动,他利用普京人气暴涨的时机,在一个大家都印象深刻的日子,在拉一遍人气;把选举提前,就是趁着人气,一举帮助普京赢得大选。

即使这样,叶利钦也没有十足的把握,因为当时的久加诺夫的人气也很高。如果久加诺夫当选,他一定要进监狱。

于是,叶利钦利用自己的影响,到处宣扬普京:我选择普京是因为他精明能干、寡言善思、沉着果断;他能带领俄罗斯取得成功,弗拉基米尔·普京——是俄罗斯的唯一选择

普京也投桃报李,当上总统第一天就签署《对前任总统及其家庭的国家保障令》,这是一份总统令,是有强大法律效力的,里面规定:

1、总统退位后,他的工资保留75%,“医疗、保卫、不受侵犯权”与在职一样;

2、位于巴尔维赫的一处国家别墅(原为戈尔巴乔夫的别墅)由叶利钦无偿终身使用;

3、特赦前总统叶利钦及其家人所有在位时有争议问题;

4、任何人不得对叶利钦进行刑事和行政诉讼,也不能对他进行拘捕、搜查、还有私人调查。叶利钦拥有不可侵犯的权利。

叶利钦心里的石头落地,他又可以开心跳舞、喝酒,2007年去世。

俄罗斯沙皇叶利钦为什么选择普京为其接班人?

1999年8月,俄罗斯总统叶利钦,把名不见经传的普京,推上了副总理的位置,一周后,普京竟然直接转正了。

更夸张的是,1999年12月31日,叶利钦有点“迫不及待”地辞了职,提前让普京担任了代理总统。

普京何德何能,如此被叶利钦垂青?

一、叶利钦支撑不住了,急需要卸任

九十年代的世界各国领导人,大国当中,没有一个如同叶利钦般焦虑。

1991年,叶利钦成了肢解苏联、独立俄罗斯的一个不可忽视的人物,那时的他意气风发,仿佛看见了俄罗斯投入欧美怀抱后金灿灿的未来。

但是,8年下来,叶利钦实在难以支撑住了。

(1)国家治理一塌糊涂

叶利钦的梦想是美好的,放下曾经的体制,改革现有的制度和政策,360度转舵,跑步进入资本主义阵营。

但意外的是,一个“休克疗法”差点让俄罗永远休克,上百倍的通货膨胀,混乱的经济和社会秩序,让叶利钦夜不能寐。

很显然,他的改革是失败的,失败的原因除了俄罗斯自己外,还有欧美国家,他们并不是诚心接纳俄罗斯,也不想俄罗斯加入欧盟、北约等任何一个组织。

如此,叶利钦的支持率开始降低,他的心理压力比谁都大。

为了挽回自己的形象,叶利钦要争取再一次的机会,他要在1996年的大选中获胜,如此,他就有了为自己扳回比分的时间。

连任真的简单吗?

不简单,特别是对于没有做出成就的领导来说,更难。

于是,叶利钦做出了一个疯狂的举动,紧密发展和金融寡头们的关系,让这些人用金钱开道,大力支持他获胜。当然,金融寡头们将获得更多的利益。

这就像是在和魔鬼交易,用一个成语形容,就是“饮鸩止渴”。

叶利钦在连任后,拿出他40米的长刀,准备大干一番。

为了实现自己的使命,叶利钦认为选择一个好的总理对他至关重要。但是,这些总理们纷纷让他失望。

从1996年到1998年,叶利钦的总理是切尔诺梅尔金,从1998年到1999年8月,一年多时间,总理换了4次。

可见,叶利钦对总理的不满意。

从1992年到1999年,俄罗斯的GDP从4602亿美元,降到了1959亿美元,而人均GDP也是从3200美元降到了1300美元。

你说,看到这样的数据,放哪个领导人不慌?看起来,俄罗斯离破产指日可见。

如此, 叶利钦心急如焚,到处寻觅可以力挽狂澜的人才。

(2)俄罗斯军事羸弱

除了在政治和经济方面不成功外,叶利钦在任时,军事也让世界各国笑话,自己的自治共和国车臣起来闹独立,俄罗斯竟然没有大的办法。

这简直就是俄罗斯的耻辱,纵观俄罗斯的历史,如此的惨状实在不多见。

一个小小的车臣都解决不掉,叶利钦的老脸真的无处安置。

他自己解决不了问题,他需要一个强力的接班者。

(3)叶利钦病了

面对俄罗斯的情况,叶利钦这个老头,实在扛不住了,身体变得越来越差。

那些俄罗斯老人常见的高血压、心脏病,叶利钦没有幸免地得上了。

国家还没有从泥潭中出来,叶利钦内心当中已经喊“救命了”,面对俄罗斯的复杂情况,在种种压力下,叶利钦随时都有可能倒在岗位上。

因此,叶利钦必须找到一个强力的接班人,速度要快,姿势要帅,要能把俄罗斯支撑起来的这么一个人。

经过多次的考察,普京入了叶利钦的法眼了。

那么,普京到底有什么过人之处,让叶利钦青睐?

二、普京有三大特点,让叶利钦欣赏,最终让普京接了班

1、普京曾经做过克格勃,心理素质非常过硬

普京在苏联解体之前,只做了一份工作,那就是“克格勃”。

作为这个职业的从业者,心理素质要极其过硬,否则,随时都有可能扔掉了生命。

而作为俄罗斯叶利钦的接班人,心理素质如果不过关,如果不够勇敢,不够有魄力,那么,俄罗斯可能就交代了。

2、普京曾经是圣彼得堡的副市长,懂经济

普京除了干过克格勃,在苏联解体后回到了圣彼得堡,跟随恩师“索布恰克”工作,索布恰克做到了圣彼得堡的市长,而普京成为了副市长,因为普京不仅大学里学了法律,还修了经济,拥有经济学博士的头衔。

一个懂得法律,而且还很懂经济的年轻副市长,必将前景无限。

但是,在1996年,恩师索布恰克竞选连任失败,普京也没有机会再当副市长了。

那些日子,普京也焦虑了,一个44岁的男人,就这样“失业”了,他一度想要去开出租车,养活一家人。

但是,命运在当年发生了转变,他就此来到了莫斯科。

从“普京当主管经济的副市长”这个资历来说,叶利钦看到了俄罗斯复兴的可能,一个铁血勇敢,而且很懂经济的人才,不就是当接班人的重要人选吗?

3、普京在莫斯科的表现,让叶利钦还是比较满意的

普京在1996年,接到了以前圣彼得堡的同事丘拜斯的电话邀请。

此人当时已经是叶利钦的红人了,他的举荐,导致普京在莫斯科有了一席之地,刚开始的职务是俄总统事务管理局副局长。

这个职务说明什么?普京有机会多接触叶利钦,没有比这更好的机会了。

1997年3月,普京调任俄罗斯总统办公厅总务局副局长,主管法律和对外经济联系问题。

这是普京熟悉的口子,干得得心应手,关键是,还是有大量的机会接触叶利钦。

这个职务的屁股没做热,6月份,普京又被调任总统办公厅监察总局局长,这是正职了。而且,还是在总统办公厅工作。

很快,凭着优异表现,普京又晋升为总统办公厅第一副主任,分管地方经济。

如此,普京可以更大程度接触叶利钦。

而且,因为分管地方经济,和各地方的领导人关系熟络了起来,对全国的经济情况,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普京的表现,叶利钦是能看得见的,小伙子不错,可以担任更重要的职务了。

1998年3月,普京在干着总统办公厅第一副主任的时候,兼职了俄罗斯安全委员会的秘书。这个安全委员会前身就是克格勃。

在阔别八年后,普京再次回到了老单位,还担任了要职。

四个月后的1998年7月,普京担任了俄罗斯联邦安全委员会的主席。

到这一步,你可以发现,普京的升职之路非同寻常,仿佛有一只大手在推他不断迈向更高台阶。没错,那只大手就是叶利钦的。

普京是叶利钦身边成长起来的人才,叶利钦很愿意培养他。

如果,普京能很好担任安全委员会主席,那么,普京会得到更多的机会。

因此,就看这一步,他做得怎么样。

当然,叶利钦并不是单纯地在培养普京,他其实看中了三位年轻人:

一是年轻的基里延科(1962年出生),基里延科在1998年干了半年的总理,表现不理想,下课了。

二是年轻的谢尔盖·瓦季莫维奇·斯捷帕申(1952年生),和普京一般大,从1999年5月干到8月,也是不理想,叶利钦又放弃了。

三是年轻的普京。1999年8月9日,普京成为了第一副总理、代总理,并成为了总理候选人。

1999年8月16日,也就是担任副总理一周后,普京高票当选为总理,支持者为233票,反对者为84票,弃权票为17。

很多人在看笑话,普京是不是和叶利钦培养的基里延科、斯捷帕申一样,会不会几个月就下课了?

而让所有人意外的是,普京一上任,做了一些安排后,把突破点放到了重新闹腾起来的车臣武装分子,8月底,第二次车臣爆发,普京亲自指挥。

对于车臣的顽固,大家都很知情,这就是个烂摊子,是个牛皮糖,搞不好,就会陷入其中。

而叶利钦也在仔细地打量普京的行为,看有没有什么突破。

普京开始全面策划,做了这么几个改变,建立特别部队,采取定点攻击;

充分利用情报战,让打击目标更精准;

普京开始使用信息战,将俄罗斯武器库里的高端武器,大胆采用到车臣战争中去;

亲自关注此事,做了很多精彩的动员演讲.....

通过普京的种种操作,在第二次车臣战争中,普京指挥十万大军,所向披靡,战绩斐然。

那一刻,叶利钦终于高兴了,他没有看错人,普京大胆勇猛,而且耐心细致;普京心理素质出众,而且指挥有条有理。

叶利钦认定:普京就是俄罗斯的那个救世主,就是那个能将俄罗斯拖出泥潭的人。

1999年12月31日,叶利钦提前选择辞职,普京成为了俄罗斯代总统。

2000年3月,俄罗斯总统大选提前开始,普京得票率超过50%,就此正式担任俄罗斯总统。

后来的一切证明,叶利钦在任上做得最好的一件事:就是选择了普京!

在普京的带领下,俄罗斯的GDP不断攀升,人们生活水平稳步提升,直到2014年克里米亚事件后,俄罗斯的发展才停了。

回到文章开头,俄罗斯总统叶利钦为什么选择了普京?

原因无非这么几个:

一是,叶利钦对带领俄罗斯走出泥潭,没有信心了,身体和心理都无法支撑,他必须要找一个合适的接班人;

二是,普京克格勃的出身,使得他的心理素质比较稳定;

三是,普京做过圣彼得堡的副市长,主管经济,表现不俗;

四是,普京到了莫斯科后,长期在总统办公厅工作,表现不错,而叶利钦一直在观察普京,也在培养普京;

五是,普京当了总理后,成绩不错,彻底打动了叶利钦,这导致,叶利钦提前辞职,给了普京最大的施展空间。

还是那句话,叶利钦在任上就做对了一件大事:选择普京做了总统接班人。

俄罗斯沙皇叶利钦为什么选择普京为其接班人?

首先叶利钦选择普京有两方面的原因。

首先是国际方面的因素

叶利钦在任之初,也曾把自己当做西方世界的一个家庭成员,但热脸贴上冷屁股。俄罗斯不但在国际事务中的无足轻重,想加入北约的设想也被嘲笑奚落。

经历了苏联解体之后的叶利钦,才明白自己上了西方人撒的一个弥天大谎——他们根本没准备接纳俄罗斯,无论苏联解体与否,俄罗斯都将是欧美人的敌人。

丰满的理想遇到骨感的现实,让叶利钦不得不重新考虑对外政策。他被迫重拾苏联与西方针锋相对的态度,只有继续扛着反美的旗帜,才能保证不像戈尔巴乔夫那样扮演一个掘墓人的角色。

在苏联解体以后,俄罗斯的顶层统治者们作为既得利益者,都很亲西方,可以算是某种意义上的“带路党”,只有普京等一小批克格勃出身的人,自始至终对西方持敌视态度。手腕强硬,态度鲜明。

只有强人才能驾驶俄罗斯这艘大船迎接风浪。经过长期观察,叶利钦认为普京可以胜任掌舵人的角色。

其次,是国内政治的考虑

叶利钦上台后,采取的一系列经济政策,都收效甚微。包括国企私有化改革和休克疗法等,最终都以失败告终。这些政策不仅没有让俄罗斯获得经济增长,甚至大踏步的倒退了。

经济政策的失败加剧了国内政治矛盾,终于使议会和总统叶利钦摊牌。

1993年秋天,议会试图解除总统职务,叶利钦暴怒之下派兵包围议会,镇压示威群众,炮打议会大厦,死伤数百人,才保住了权力。

经过流血斗争让叶利钦深深大彻大悟,西方式的三权分立不适合转折时期的俄罗斯,只有经过长期的威权政治,发展经济,才能为俄罗斯赢得宝贵时间去发展壮大。

当时叶利钦的民意支持率最低,政敌普里马科夫,久加诺夫的支持率却扶摇直上。而总理的任命大权又牢牢掌握在议会手中,议会和总统的决战随时就会打响,叶利钦力不从心,再重演炮打议会的老戏,很难保证万无一失。

就在这时,车臣爆发第二次战争,时任总理的普京大显身手,迅速镇压了车臣叛乱,让叶利钦大喜过望,更加坚定了让普京做“继承人”的决心。经历了5个总理上台之后,叶利钦终于找到了最合适的继任者。

但是,还有最重要一点的原因是,叶利钦在为自己身后的考虑

叶利钦让普京接班还有最后不能言说的隐忧,那就是普京能不能对自己绝对效忠。政治这东西太残酷太变幻无常了。多少出生入死的战友,日后都成了你死我活的死敌。一个人再有才干,如果失去了忠诚这个基础,就会变成最可怕的敌人。

叶利钦手段强硬,树敌太多,再加上叶利钦家族在改革中获得了富可敌国的财富。只有一个能保证自己和家族绝对安全的人才可以让自己每天睡得踏实。

那年10月的一天,在自己家中,叶利钦和普京进行了一场长谈,谈话内容无人知晓。多年以后叶利钦的女儿披露,父亲和普京做了一场交易:叶利钦提前退位,普京代总统。普京签署一个文件,永不追究叶利钦任期内的任何事情,保证叶利钦和家人的人身安全和财产。

叶利钦家族在苏联解体以后,掌握了前苏联的天然气资源。虽然其家族行事低调,但一直被认为是俄罗斯众多寡头中最大的一股,拥有惊人的财富。而事实证明,普京在上台之后虽然将叶利钦家族挤出权力核心,却从没有追究过他们家究竟贪了国家多少钱。

1999年12月31日晚,莫斯科中断正常节目播出重大新闻:叶利钦总统提前退休,总理普京代理总统职务,时代的交接棒,从此交到了普京手上。

俄罗斯沙皇叶利钦为什么选择普京为其接班人?

普京第一次登上俄罗斯总统宝座,是没有通过任何选举产生的,完全是仅凭当时俄罗斯总统叶利钦一人包办完成的。

叶利钦为什么这么做?

叶利钦在西方人眼中是和平的功臣,而在俄罗斯人眼中,则是民族罪人,是功臣是罪人自有历史作出评断,但叶利钦力挺普京,对俄罗斯国家来说却是千古奇功,叶利钦选择普京作为接班人,最少有几下几点原因。一,叶利钦执政期间,俄罗斯经济衰退,国力衰落,社会贫富悬殊,内资外流,就在叶利钦还是俄罗斯社会主义共和国总统期间,莫斯科就发生过政变,虽然被镇压,其隐患从未彻底根除,加上外交上过份依赖欧美,如此繁多的问题,叶利钦早已感到自己没能力摆平,而选择当时的总理普京,又是最高效、最稳妥的唯一办法。

二,通过五年的培养与观察,叶利钦彻底相信普京的才能,叶利钦不仅仅欣赏普京的能力,最重要的是普京的性格与办事方法,断敢、坚决、较真,叶利钦深信只有普京才能挽救俄罗斯,也只有普京才能让二流的俄罗斯,重回世界强国行列。叶利钦临死时曾说:选普京是我最大的成功。

三,个人考虑,通过正常选举,任何人上台,叶利钦也许后半生将在监狱里度过,同时自己家族利益肯定不保,直接推举普京的条件必须是,普京给他特赦令,难道叶利钦不怕普京掌权后翻脸不认人吗?叶利钦相信普京不是那种人,叶利钦太了解普京了,普京为救恩师,冒着叛国罪被绞死的危险,利用军用飞机把恩师偷运出俄罗斯,做完这一切,普京向叶利钦彻底说明,并等待处罚,叶利钦不但不处罚普京,还以总统的权力特赦了普京的恩师,这点足以证明普京是知恩图报、敢做敢当的人。

事实证明,叶利钦的选择是正确的,普京也没有让叶利钦失望。

俄罗斯沙皇叶利钦为什么选择普京为其接班人?

叶利钦在1999年12月31日做出的决定,与纳扎尔巴耶夫做出的辞职决定其实有一些相同之处的。

他们都是在总统任内突然辞职,继任者根据宪法接替总统,并且可能在随后的大选中参选成为正式总统。

普京是完成了这个“蜕变”,纳扎尔巴耶夫的接任者托卡耶夫如何,还要到明年选举才能见分晓。

但无论如何,都说明叶利钦和纳扎尔巴耶夫具有相同或者相似的心态。

所以木叔可以从两个层次谈这个问题:

第一,叶利钦选择普京是出于对国家未来的考虑。

叶利钦其实一直在考虑继承者,他在1998年-1999年这两年期间,具体说是只有18个月时间,他换了5位总理,这其实就是他对继承者问题很上心的一个表现。

先是撤换切尔诺梅尔金,换上只有不到40岁的基里延科。此人其实是俄罗斯寡头之一,不仅是银行行长,还掌握油气资源。这被视为是叶利钦考虑接班人的一个选择。

但5个月后换掉了他,原因可能是基里延科确实不适合统揽全局。后来换上了普利马科夫。此人年纪比较大,算是一个过渡。

之后换了斯捷帕申,他和普京一样,出身特工,几个月后换了普京。

据说普京的上台和斯捷帕申的态度也有关系,因为它们曾经共事,彼此了解。

叶利钦之所以这么频繁换总理,不可能完全是内政的需要,肯定是出于对国家未来的考虑而做出的决定。

他需要一位能对内负责,对外保障俄罗斯安全利益的人接班,因为当时他已经对西方对俄罗斯的打压非常警惕,对外强硬或许是他考虑继任者的重要条件。

事实证明,普京比较符合需求。

第二,叶利钦选择普京也是出于对自己安全的考虑。

叶利钦在苏联解体之后,甚至苏联解体前就已经是一号的实权人物了。他经历了苏联解体的各种波澜,包括政治和经济等各方面,不仅积累了个人声望,也积累了家族财富。

特别是在苏联解体后大量国有企业被私有化,以至于出现了很多寡头,这些寡头在普京时代还在影响着俄罗斯的政治与经济发展,更别提在叶利钦时代了。

他不仅没有能力让寡头政治消弭,而且还参与到了一些贪腐案件中,这让他的形象大幅下滑,以及退休后的风险与日俱增。

选择普京其实也算是一笔交易,为了保全自己和家族,叶利钦和普京应该是有个君子协议乃至秘密协议的。

普京上台后第一件事,就是签署总统令,赦免叶利钦任内的任何错误,包括可能的贪腐指控。

这算是他对叶利钦的投桃报李,其中当然也会有隐情。

俄罗斯沙皇叶利钦为什么选择普京为其接班人?

纵观整个世界历史,“名”和“利”都是人人所追求的目标,权力就是“名”和“利”的合成,一旦权力到手,没有人会轻易放弃。所以,你一定听说过,什么什么总统,拒绝承认大选结果,拒绝移交权力。但是,我们今天聊的这个,或许是一个特例,或许也不是。

1999年12月31日,正当全世界都在翘首期盼21世纪的到来时,俄罗斯总统叶利钦发表新年致辞。突然宣布,自己即将辞去总统之职,将俄罗斯联邦总统职权,包括核武器库的控制权移交给总理普京。

这绝对是一条爆炸性的新闻,不光整个俄罗斯惊呆了,连全世界都始料不及。因为,叶利钦的总统之位,可以说是来之不易,是把苏联给搅和散架了才得来的。

作为一个战斗的民族,每一个政治强人都不会主动交权,基本上都是想法设法干到死,这几乎已经成为传统和惯例了。所以,对于叶利钦这种主动交权和提前辞职的行为,很多人都不理解,到底是发生了什么呢?其实,叶利钦也是经过深思熟虑的,绝不是一时的兴起之举。

第一、生命安全

叶利钦总统的身体状况一直都不是太好,尤其在第二个总统任期内,他还做了心脏搭桥手术。在事关俄罗斯命运的车臣战争期间,他基本上都是在医院的病床上度过的。

如果继续赖在总统的位子上不撤,他担心自己还没干完任期就挂了,而这也是主治医生的最后忠告。

第二、为了家族

叶利钦是苏联解体的直接掘墓人,正是由于他的推动,苏联才在1991年宣告解体。成为俄罗斯联邦总统后,他开始试行“休克疗法”,将国家的资产和资源都转移到了大资本家手中,形成了一批金融寡头和能源寡头。

在这个“造富”的过程中,叶利钦的家族势力,不可避免的参与了进去,从中获得颇丰,成为许多政治对手揪住不放的小辫子。此时,如果能够见好就收,就可以最大限度的保全家族的既得利益。

第三、挽救危局

当时,俄罗斯确实遇到了巨大的困难。内部,车臣分裂势力闹独立,俄联邦的军队竟然出师不利。外部,西方国家尤其是美国佬,天天找茬,虎视眈眈的试图进行颜色革命,非得把俄罗斯劈成十块儿,或者二十块儿才罢休。

通货膨胀,卢布贬值,阶级矛盾,地域矛盾……。总之,俄罗斯已经成了一个烂摊子,一个巨大的烂摊子。叶利钦感觉自己已经无力挽回大局,真的是累了!或许,只有换个人来扛这副重担才能挽救危局了。

第四、为了普京

叶利钦千挑万选,才选定了普京作为自己的继承人。这一点非常关键,如果以后普京不能顺利上台执政,那自己下台以后会非常危险。

而此时的普京,的确还太稚嫩,仅仅成为总理4个月的时间,远远不是其他政治势力的对手。如果自己将他扶持成为俄罗斯的代理总统,那可就一切都不一样了,自己“扶上马,送一程”的恩情,普京一定会报答。

这样,辞职就成为了最好的选择。既完成了自己的政治意愿,又送了普京一份个人情意,可谓“一举两得”。

总结叶利钦这个历史人物,他曾是苏联的罪人和俄罗斯的英雄。但是,在埋葬苏联以后,叶利钦并没有让俄罗斯强大起来,尽管他非常想做到这点。可以说,叶利钦统治下的俄罗斯是近一百年来最贫弱的时期,面临着内忧外患。到1999年辞职的时候,俄罗斯经济早已衰退到了世界第23名,甚至还不如中国台湾省的第17名。

随后,普京也不负所望,在2000年的3月27日,正式当选成为俄罗斯联邦第三届总统。上任以后,普京对前总统叶利钦进行了特赦,并签署了《首任俄联邦总统及其家庭保障法》,算是对叶利钦投桃报李了。

回答完毕!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