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生核爆炸时立刻跳进下水道,到底能不能活命?

我要是说,核弹爆炸时,就算你坐在地面喝茶都能毫发无损,你信吗?

截至目前,全球遭到核弹爆炸袭击的国家只有日本,也仅有2次,虽然核弹实际爆炸数据有限,但也能从广岛、长崎这两地窥一斑而见全豹,而且全球强国之间也会进行核试验,所以核弹的伤害模式、数据等资料,基本八九不离十。

核弹引爆后,到底会造成多大的伤害?

有一点要说明,核弹种类有原子弹、氢弹、三相弹等等,本文主要探讨的核弹为原子弹。

原子弹自引爆后有四重伤害,分别为热辐射、冲击波、贯穿性辐射和慢性辐射。

在原子弹引爆的瞬间,核心高温可以高达数千万摄氏度,瞬息后即便降温,其中心温度也可达到4000摄氏度以上,其范围大概为方圆200多米,在如此恐怖的高温下,基本上地球上所有物质都会被化为虚无。

1~3公里是原子弹爆炸核心区,建筑物、植物、河流等等,都会被摧毁,血肉之躯在核爆炸中心区域的话,体内的水分子会被离子化,肌肉骨骼也会碳化,人体“消失”的整个过程,是小于0.1秒的,而人体从受伤至脑部感觉到疼痛,必须要超过0.1秒,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动物死亡是感觉不到疼痛的。

稍外层一点,就算高温没那么恐怖,但只要人体被热浪席卷到,哪怕一丝一缕,都会遭到莫大的痛苦。

在广岛长崎遭到核弹袭击后,大量日本人被热浪席卷后,那画面怎叫一个恐怖了得,据幸存者回忆,很多人皮肤脱落,甚至都分辨不出男女,躺在地上不断哀嚎,甚至有人请求别人早点结束他的生命。

在热辐射之后就是冲击波,核弹释放的超高温会将空气压缩,在高压下就会形成冲击波,冲击波从爆心往外不断扩散,初期是超音速,随着距离的增加,能量逐渐降低,最后直至消失。

但也别小瞧冲击波的伤害,以当量2万吨原子弹爆炸为例,650米内建筑跟人基本没得逃,到了800开外,冲击波就会慢慢削弱了。

冲击波过后是贯穿性辐射,原子弹爆炸后所产生的中子流会向外扩散,它们能穿透到地下10米左右,当中子流穿过人体后,就会引发细胞突变,一旦暴露在这类辐射中,即便没有立刻身亡,也没几天日子好过了,一般过了72小时后,贯穿性辐射就会慢慢削弱了。

慢性辐射不同于前三波短期攻击,它的危害往往以数十年来计算,在原子弹爆炸后,一定区域内的花草树木、动物、水、泥土、空气等等,都会受到核污染。

发生核爆炸时,立刻躲进下水道还能不能活下来?

从上文得知,人类能否从核爆下幸存,最关键的就是距离,而核弹又不止空爆这一种。

1.核弹在足够高的天空引爆

虽然几乎没有人会这么干,但还是讨论下,只要核爆引爆距离够高,不论热辐射、冲击波、贯穿性辐射跟慢性辐射,都无法对地面的人或物造成伤害,抬头望去,只能看见一个闪耀的“白点”,但如果距离稍近些,眼睛也能会被闪瞎。

2.核弹在离地500~600米的距离引爆

这点引爆高度是最常见的,日本广岛那颗原子弹就是在城市上空600米左右引爆的,如果人躲藏在核心爆炸区域的下水管道中,基本活不了,但只要所藏下水道位置脱离热辐射区域,就有很大的生还可能性。

冲击波虽然对地面建筑的破坏很强,但会随着距离、障碍物不断削弱,这也是为什么很多山区战争中不适宜投放核武器的原因之一,而且冲击波对地下设备的影响很有限,人躲在下水道足以应对冲击波。

但如果是这样,倒也小觑了核弹,因为之前说过,核爆第三重伤害为贯穿性辐射,如果下水管道超过地下10米,那影响不大,如果下水道就在地下1~5米之间,基本躲不过贯穿性辐射的,就算当天没出事,也活不了多久。

3.核弹在接触地面的瞬间引爆

核弹触地爆炸美国早就实验过了,当时美国实验将47.5万吨核弹安装在三叉戟导弹上,最后实验的结果数据为,核弹在触地爆炸后产生了一个直径超过300米,深度约70米的大坑。

我国的下水道铺设多在地下1~5米,而欧美虽然下水道深且大,但在70米这个数据面前,仍不够看,所以在核弹触地爆炸这种可能性面前,躲在下水道是不行的,除非下水道远离核弹引爆点。

4.核弹在近海水下爆炸

很多网友都脑洞大开的想过,万一哪个强国把核弹扔在近海引爆,其产生的惊涛骇浪,会不会把近海城市都给淹了?

这回还是美国,他们在1946年就做个一个名为“十字路口”的核试验,目的是为了测试各种舰船在核弹爆炸后的生存能力,不乏有航母,但关于本文论点,咱们只提取核弹在水下引爆的数据。

当原子弹在水下引爆后,海床直接被炸开了一个直径9米,深度达到600米的大坑,而原子弹强大的能量直接把周边海水雾化,在大概1秒钟之后,200万吨海水跟海沙被核爆能量“喷”到高空中,接着一堵直径600米,厚90米,高1800米的水墙赫然出现在众人面前!

在能量耗尽后,这堵惊天水墙在重力的作用下重新归于海洋,但仍然激起了一道高约270米的巨型水幕,并且巨大的海浪一重接一重朝远方袭去。

即便过了300米,海浪仍然有29米高,到了5600米以外,海浪仍有4.6米高,由于放射性物质随着海浪涌至远处海岛,使得很多岛上原住民不得不举族搬迁。

从美国的十字路口核试验来看,如果敌人在近海引爆核弹,确实要考虑到大型浪潮的问题,而下水道作为疏水设备,危险最大,原因无他,因为大量放射性物质随着浪潮冲进人类城市,不管是海水或者海洋生物,极大可能携带超标放射性物质,人类躲在下水道中的危险是比较大的。

——END——

发生核爆炸时立刻跳进下水道,到底能不能活命?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萨沙的第8466条回答。

这得看是哪个国家的下水道。

如果是欧洲和美国佬的下水道,又深又可以跑汽车,跳进去多少还是有用的。

如果是中国的下水道,像萨沙这种体型的人,压根就跳不进去。就算强行塞进去,怎么出来都是个问题,估计还是活活饿死,那还不如给核弹炸死的痛快。

好了,不说笑话,我们就按照欧美的下水道说一说。

核弹爆炸以后,对人类致命的主要是这几个:约50%伤害是冲击波,35%是光辐射,其余基本都是放射性污染。

首先造成杀伤的,是光热辐射。

对于光热辐射,在地上和地下是完全不同的。

广岛原子弹爆炸时,市区中心的河流直接都被蒸发干涸了,大量的鱼被热能搞成了鱼干。

而暴露在户外的人,一瞬间就被光热杀伤,很多人直接皮肤都脱落了,人不像人、鬼不像鬼。

同时,人的重要器官也会损伤严重,比如呼吸道一瞬间都会被灼伤,严重的可以送命。

相反,如果你是在封闭的地下,哪怕只有几米深度,受到的影响就会减少很多。

还是以广岛威力,在核爆中心500米内几乎所有日本人都挂了,很多人直接气化,尸首都找不到了。

核爆后,他们的存活率还不到1%!

但有一个叫做野村英三的人,距离核爆170米距离却没事。

当时他正在深达2米多的地下室中关门清扫,后来累了就睡了一觉,结果侥幸躲过了轰炸。

另外在核爆300米距离,有个女银行职员高藏信子也没事。

当时她不知道因为什么,也在银行坚固的地下室内,后得以幸存。

所以,你跳入几米深的下水道,肯定是作用的,可以消除绝大部分光热辐射的伤害。

不过,你究竟能不能活下来?对不起,没人知道。

因为你躲入的是下水道,不是专业防核弹的地下室。

哪怕仅仅漏进来的一点光热辐射,也足够你送命,只是相对安全罢了。

  

其次是冲击波。

而冲击波很厉害。当量为2万吨的核爆炸,爆炸点650米以内,超压值大于1000克/厘米2。这就是说,650米内无论什么建筑物和人员,都会瞬间成碎末了。

实际上,冲击波的范围很广,但难以深入地下。

所以,如果跳入一个封闭的下水道,再将窨井盖迅速盖上,那么受到冲击波伤害的可能性就要小得多。

这点是可以确信无疑的。

还有放射性污染。

放射性污染会持续很久,但峰值一般会在72小时内减弱。

所以,最初72小时非常关键。

那么,你躲在下水道并且封闭窨井盖,显然被放射性污染的概率就较低。

相反,如果暴露在空气中,站在户外,被辐射的可能性基本是百分之百。

自然,你在下水道,毕竟不是完全密闭空间,仍然会被辐射尘埃污染。

这总比在户外的辐射强度要低一些,你幸存的可能性较大(注意仅仅是较大)。

你要做的是,在初期被辐射较低的情况下,要尽快在有保护情况下逃出核爆中心地区,走的越远越好。

那么,如果你在下水道,唯一能做的就是沿着下水道迅速向城市外面撤退。

只是,哪怕是几个小时的辐射,往往也是致命至少是致癌的。上面说到的野村英三,随后就死于辐射。

而19岁的高藏信子因为撤退的及时,侥幸活了下来,但到了45岁就患有严重的癌症。

所以,其实如果核爆时,你躲在没有空气过滤功能的下水道,又不能立即穿上专业防辐射服装撤退,迟早也是个死。

以上都是纯理论的说法,而现代化核弹的威力和杀伤力,远远超过普通老百姓的想象。

核弹飞来的时候,如果你自觉不能跑入一个专业防核弹的地下室。

萨沙建议你,不如面对核弹露出灿烂的微笑,迅速自拍一张发朋友圈,随后该怎么样就怎么样吧!

发生核爆炸时立刻跳进下水道,到底能不能活命?

谢邀。二战末期,日本帝国主义拒不投降,这可气坏了美国人。一怒之下,美国给日本的广岛、长崎各送去一颗原子弹。两座城市几乎瞬间被夷为平地,死伤者达数十万人。

假如某天原子弹来了,这时候在你面前有个下水道,跳进去的话能不能帮你避免初始的核爆炸呢?

其实在核爆炸最开始几秒会有强烈的闪光,如果人眼直视的话会直接瞎掉,而强光带来的瞬间热量也是不容小觑的,完全赶超太阳表面的温度。

稍微离得近点的事物都会被气化,受高温影响,下水道里的水会沸腾,那么你很可能成为煮熟的鸭子。但如果隔得远的话,或许可以逃过一劫。

强光过后,随之而来的就是冲击波了,它会呈圆形向周围扩散,冲击波对人体各器官会产生直接的伤害。

另外受冲击波得影响,建筑会倒塌,物体会胡乱抛射。最明智的选择就是在低洼处就近趴下,避开空气中的波纹也避免被物体砸到。当然下水道也是一个比较好的地点,可以缓解冲击波带来的部分危害。

大概一分钟之后,核爆炸就结束了。如果离原子弹比较远的话,确实可以帮你避开初始的核爆炸。

不过,当年核爆炸中许多的幸存者都表示,活着还不如死了。

因为核爆炸之后产生的核污染、辐射等会引起病变、癌症。甚至他们的后代也没有幸免,孩子在出生之时就有天生缺陷,甚至是畸形。

总的来说,跳下下水道等低洼处确实可以避免初始的爆炸,但是核爆炸结束后所产生的核辐射的杀伤力一样能秒杀一切生命物体。

还有更多精彩内容,欢迎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找靓机科普(zljkepu)!

发生核爆炸时立刻跳进下水道,到底能不能活命?

可以活命,但有条件。

核武器爆炸时的杀伤主要来源于光辐射,热辐射,冲击波,高能粒子束等,核爆炸时不消耗氧气,因此爆炸区不存在氧气不足的问题。而无论光,热辐射还是冲击波,粒子束,以及后来更先进的中子弹里释放出来的高能中子,都是线性杀伤,缺乏应对障碍物的办法。当然,核心爆炸区的超高温度足以蒸发掉一切,但远距离障碍物的影响还是相当明显的。这个从日本挨的俩原子弹产生的破坏力可以看出来。

当年,美国在日本的广岛和长崎分别扔了“小男孩”和“胖子”两个原子弹。其中,“小男孩”是枪式铀弹,而“胖子”则是内爆式的钚弹。两者的爆炸当量分别是:“小男孩”1.5万吨TNT当量,“胖子”2万吨TNT当量。爆炸产生的结果是:广岛一片废墟,成全几乎没有了完整的建筑物死亡超过20万人,长崎由于周围山势的阻隔,城区破坏仅超过50%,死亡人数也不到广岛的一半。可见,障碍物对核爆的影响力。

因此,核爆的时候,跳入下水道,理论上是可以活命的,但是,有条件。

第一,不能离核爆中心太近。核爆炸时,核爆中心的温度足以融化并蒸发一切,即使跳入下水道,也一样活不了。除非有足够完善且够深的掩体。

第二,下水道要足够深,虽然下水道可以阻隔光辐射,冲击波等,但高能粒子,高能中子的穿透力还是很强的,往往有隔山打牛的效果。现在的中子弹主要就是中子杀伤,可以穿透厚装甲,混泥土等物质,杀伤其内部人员。

第三,下水道内还需要有足够的水和食物,核爆尤其是原子弹爆炸时会产生大量的人工放射性同位素,而这些人工同位素中大多数的半衰期非常短,一两周之后,大部分人工同位素的放射性就很弱了,所以核爆后的短时间内,辐射强度是非常高的,因此即使有幸可以在核爆中幸存下来,如果马上就走出下水道,也一样有生命危险。更稳妥的办法就是安心待在下水道内。

第四,要走出下水道,还需要一定的防护装备。无论是U235还是钚239以及少部分人工同位素,其半衰期还是非常漫长的,长时间无防护的暴露在核爆区,一样有生命危险。

由此可见,核爆时,跳入下水道,有存活的几率,但更需要命运女神的眷顾。

发生核爆炸时立刻跳进下水道,到底能不能活命?

1945年,美国在日本投下了一枚原子弹,有个叫“野村英三”的人靠着某种方式逃过了一劫!然而后续的发展谁也想不到。

1945年8月6日,这对于日本人来说注定是历史上,最不平凡的一天。在这一天美国的空军驾驶着轰炸机。

来到了广岛这片地区的上空 ,投掷下了一枚代号为“小男孩”的原子弹,投掷下的这枚核弹世界震惊。

造成当地估计71379位平民罹难,而广岛这片地区也遭受到近乎毁灭性的破坏,而此后广岛这片土地上,仍旧有残留的核辐射。

大部分人只知道原子弹,但是实际上核弹一共有三种,分别是原子弹、氢弹、三相弹。

因为核弹有很多种,所以在这里只以原子弹为例。

核弹主要是利用爆炸性的核反应释放出来的巨大能量,来对人体造成巨大破坏力、伤害性的武器,同时核弹也是一个大国的国力强大的表现和底蕴威慑。

我们都知道核弹很厉害,差不多可以分分钟让一个地区被炸成废墟,那么如果在发生核爆炸的情况,人立即跳进下水道究竟能不能活?

要回答这个问题得先要知道核弹爆炸了之后,会造成怎样的破坏和伤害。

一般来说,核爆炸了之后,会造成怎样的破坏和伤害。

核弹爆炸了之后,造成的破坏以及伤害主要3个方面,热辐射、冲击波、放射性污染。

热辐射

当你看见核爆炸了之后,在周围的范围内形成很高的温度,它由紫外线、红外线、可见光等等组成,这就是热辐射了。

核爆炸了之后的闪光以光速的速度向外面释放着热辐射,对了温度高达6000℃。

而钢的熔点也只不过是1500度,这个温度试想一下,即便自己是钢铁之躯也承受不住。

在这种温度之下,无论任何生物都会被气化,事后有幸存者回忆,高温使得人的皮肤都脱落了,露出里面的裸露出来的肉,距离爆心1km以内的人。

均受到了五级重度烧伤,表皮全部碳化。因为太过于痛苦,所以还有人哀求其他人解决自己,让自己早点解脱掉,这里当场就变成了人间地狱。

甚至当日在日本广岛的那场核爆炸,之后在广岛的许多墙上还残留着人的影子,让人看着就觉得害怕不已。

而距离爆心爆心1km以内而又在屋外的人,90%在7天内死亡。

在爆炸点的周围1~3公里内玻璃、花岗岩、瓦片等等坚硬物质都已经融化了,离远一点地方的房屋瓦片等等也都“起泡”了,木质房屋自然点燃。

此外因为核爆炸产生的温度太高,附近的人还可能出现呼吸道烧伤等等的情况。

冲击波

核爆炸了之后,对人体的第二个伤害主要来自于冲击波。冲击波是核爆炸对人体最主要的伤害,达到了50%。

核爆炸了之后,会在周围的范围内形成极高的温度,并且加入和压缩周围的空气,出现急速膨胀的情况,之后形成高压冲击波和气浪。

在日本广岛那场核爆炸中,中心的气压达到了数十万的atm,而风速则达到了440m/s,是12级台风风速的10倍。

在这种风速以及冲击波的力度之下,一般的建筑物直接被扫荡得一无所有,甚至有的人体的器官直接从身体里面飞了出去。

这些被冲击波毁坏的建筑物以及碎片还会以一种高速的方式飞射出去,对人体造成二次伤害。

放射性污染

核爆炸对人体伤害的第三个方面的伤害主要来源于放射性污染。也就是爆炸了之后所产生的的一些γ射线、β射线、α射线中子流等物质。

一旦人体受到这些辐射了之后,会引发变,或者是被人体吸收了之后,换上放射病。

在这场广岛核爆炸了之后,日本有约数十万人患上了放射病,并且因为放射病而死亡。

而且这些放射性物质也和空气、雨水等等一起混合,最终又污染了河流,有些被污染河水的人,在数日内就死亡了。

发生核爆炸时立刻跳进下水道,到底能不能活命?

如果发生核爆炸的时候立即跳进下水道,那么到底能不能活命?其实主要分距离。

距离爆炸点500米

在广岛那场核爆炸,离爆心500米左右的人,几乎有90%的人当场死亡或者是当日死亡,其实说是死亡都已经算是好听了。

其实大部分都是直接气化了,连尸体都没留下,另外周围的建筑物除了钢筋水泥之外,其他的都被巨大的冲击波给扫空了。

我国的下水道深度基本为1~5米,如果是这个下水道的深度,也是100%的死亡,所以躲进去也没有用。

如果距离在爆心500米的这个位置,最少起码要15米深度,而且是特别坚固的工事才能有一线希望。

注意,即便是事发的时候距离爆心500~1000以内的被害者,在没有任何保护的情况,死亡率都是很高的。

因为没有任何东西的保护,只是死亡日期的不同而已,在这个数值范围内,有超过50%的人在6天之后就死亡了,之后到了12天又有25%的人死亡。

广岛核爆炸,当时有个叫“野村英三”的人,在距离爆心170米距离身体却没有人任何事,因为他当时正在地下几米深的地下室,关门闭户地打扫卫生,之后就睡觉了。

另外在爆心300米距离的地方,有个叫“高藏信子”的银行女职员也没有事,因为她当时正在坚固的地下室内工作,这两个人侥幸地逃过一劫。

不过事后,这两个人还是死了,为何?因为他们即便逃过了核爆炸所产生的热辐射、冲击波,但是最后没有逃过放射性辐射,接触了之后得病死了。

所以从他们身上发生的例子来看,即便距离很近,但是最重要的是做足防护的工作,不让热辐射、冲击波、以及一些放射性物质碰到自己还是有一线生机的。

距离爆炸点500~7500米

在距离爆炸点500~7500米的地方,最起码要地下10米深度的下水道才能够有一线生机,地下深度只要足够够深。

地面能够帮助阻挡一些来自核爆炸所产生的热辐射、冲击波、以及各种放射性污染。

热辐射、冲击波、以及各种放射性污染都会随着距离的远、和阻挡物等等而有所削弱,即便深入地下10米帮你阻挡了这些来自核爆炸之后的伤害。

但是你仍旧要注意的是放射性污染,因为放射性污染的时间是很久的,不过一般来说它的峰值会在72个小时内减弱。

在这72小时内,如果你在地下10米深的下水道处,不出去,那么身体接收到的这些放射性污染不会太多,同时你要确保。

下水道这里没有被各种放射性的污染给污染到,否则身体还是会受到伤害,以及在这72个小时之后,等峰值下降了。

你还得要及时的离开这里,越远越好,虽然身体还是会因为受到一些放射性的污染的伤害,但是这已经算不幸中的万幸了。

事后有人统计过广岛,在那场的核爆炸中,有近约7万人因为核爆炸而当场死亡。

直到1950年底,大约有20万人死亡都是因为死于放射性污染而造成的癌症、白血病或者其他并发症的死亡。

总结:核武器所造成的的危害,是我们所不能够想象的,愿世界和平,不再有核爆炸这种事情!

发生核爆炸时立刻跳进下水道,到底能不能活命?

很多人对于核弹的认识都是在影视剧当中,认为其核弹爆炸时的威力惊人,且范围非常广,只要在爆炸范围之内,任何人会被瞬间杀死,但现实中真的如此吗?如果在核爆炸时直接跳进下水道,幸存者到底能不能存活呢?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这个话题?

其实我们对于核爆炸的认识基本上来自日本本土遭受的两次原子弹攻击。虽然从视频资料上来看非常地壮观,但实际的数据非常地有限。在后期各国对于核武器的实验其核弹伤害的数据以及资料基本上都相同。

相关资料显示表明:核弹有四种伤害,分别是冲击波、热辐射、贯穿性辐射以及慢辐射。

如果你是在核弹爆炸中心的话,那么就会被4000摄氏度的高温瞬间融化,这个温度在方圆200米左右持续进行高温,也就是说就算你躲在多厚的钢板里,你也会被瞬间融化,而且地区上任何物质也会被烟消云散。

在200米扩散之后,1-3公里是原子弹爆炸的核心区域,其包含在内的建筑物、植物、动物、河流都将被摧毁,任何血肉之躯在核弹爆炸核心范围内也会化为乌有。这里要说明的是,1-3公里的任何生物,体内的水分都会直接气化,而肌肉和骨骼也会被瞬间碳化。幸运的是这种恐怖的死法只会持续不到0.1秒的时间,人和动物死亡的过程不会感觉到痛苦。

根据长崎和广岛核爆炸幸存的日本民众回忆道,当时核爆炸之后,当地掀起的热浪直接导致大部分人的皮肤脱落,且根本分不清男女,大家都躺在地上哀嚎,祈求别人给自己一个痛快。可见核爆炸的高温有多恐怖。

热辐射过后就是冲击波,核弹爆炸之后产生的冲击波是一种高温下的空气压缩状态,这种冲击波从爆炸核心不断向外扩散,爆炸初期是超音速,随着距离的增加,能量将逐渐减小。看起来冲击波像电影里那样,但现实中的冲击波,在650米以内基本上无人 能够生还。

冲击波过去之后,将迎来贯穿性辐射,这种辐射可以渗透到地下10米左右,这种辐射不像热辐射那样快速地置人于死地。贯穿性辐射是在核弹爆炸之后产生的中子向外扩散,当中子穿过人体之后,人体的细胞将发生突变,只要暴露在辐射之下,基本上72小时以后人类就会死亡。

而慢性辐射则一般都会存在几十年,所以原子弹爆炸之后,该区域的花草、建筑、生物都会受到核污染。

那么一个普通的人类在发生核爆炸之后,跳进下水道真的能生还吗?

这个还是要看哪个国家的下水道,如果是欧洲或者美国的下水道,是可以生存下来的,毕竟人家的下水道又深又大,躲避核打击还是有用的。但如果是中国的下水道,那就够呛了。如果是孩子的话跳进去还勉强能够活动,如果你是一个壮汉或者是胖子的话,那么基本上是没戏了。

那么世界上真的有人在核爆炸时,跳进下水道或地下室之后存活下来的吗,别说还真有。

当年美国往日本扔核弹的时候,基本上核爆炸中心500米以内的日本人都瞬间被气化,连尸体都找不到,但当时有一个名叫野村英三的人,在核爆炸中心大约170米的地方,因为当时在地下室打扫卫生而躲过核爆炸。

除此之外,在核爆炸中心300米左右距离的地方,一个名叫高藏信子的女人也在银行的地下室逃过一劫。所以说如果在核爆炸的时候,你跳进了一个相当于地下2-3层且宽敞的下水道,那么还是可以生还的,就算你躲在下水道里接触到了部分热辐射也并没有太大的危害,毕竟怎么也比瞬间气化还好得多。

而像冲击波的伤害对于躲藏在地下而言,还是没有太大危害的,就算有影响,也基本只会对地下一层有少许影响。而放射性污染的峰值在72小时之后也会逐渐消散,所以只要在下水道里躲避72小时不作死掀开井盖,或直接暴露在空气中就可以存活。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