驴有什么特殊能力,为什么马永远无法取代它们?

马是不可能取代驴的,那些养过驴的人几乎都不愿意再养马了,马想要彻底取代驴至少得数百年后,因为现今驴和马同等重要,甚至某些方面已经超越马了。

自古以来,驴对比马一直都是负面形象的存在,例如很多成语:黔驴技穷、卸磨杀驴、懒驴上磨、驴心狗肺等;而到了马这里,大多数都是正面的形容,如:老马识途、马到成功、一马当先等。但其实这些都是“偏见”,生活中驴比马的价值更高,适用范围场景也更广,很多北方地区的农户基本家中都养驴,所以马想要取代驴估计是件难事。

驴最早发源自非洲的“野驴”,它们是现代家驴的祖先。我国养驴的历史悠久,大约已有4000年,主要的养殖地区分布在中部平原、丘陵地带。但根据历史记载:五千年前人们就开始训马了,马后来也被广泛用于打仗,那为什么历史更悠久的马、地位更高的马,在几千年中还是没有代替驴呢?

要解开这个问题,还需要我们去了解驴相比马具备哪些优势;马不可以取代驴,是因为驴具备着马所没有的优势

01:驴多功能、多用途;任劳任怨、吃苦耐劳,脾气也很温顺

驴之所以不会被马取代,是因为它们身上具有马所不具备的优点。首先最重要的一点是驴在日常生活中的用途广泛,“多功能”的驴帮助人们完成了一件又一件难办的事情。

例如,驴可以进行短途的运输,帮助一些农民伯伯在崎岖的山路里运送东西;驴也可以帮忙拉车和耕田,在陕西农民们用驴来拉犁耕地,虽然毛驴的体型没有牛差,但论效率上并不比牛差,这是马不可比拟的,正常情况下马最多只会用来拉车,而不会被用于耕田。

毛驴也可以被用来驼货,上百斤的重物对他们来说不在话下;有一些人还用驴来拉磨磨面碾米,古时候的成语“卸磨杀驴”就很好的还原了驴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除了在生活中有很多用处之外,驴的脾气还是比较温顺的,并且也任劳任怨,能吃苦耐劳,给人的感觉不像马一样那么高贵,反而是更接地气一些,所以毛驴才在一些地区深受人们喜爱,自然不会为马所取代。

02:驴身上全是宝,驴皮具有药用价值,驴肉具备高蛋白、低脂肪特点,且常见于北方美食中

老人们都说驴的身上全是宝,这话确实不赖。首先是驴肉,有一句流传很广的古话叫“天上龙肉,地下驴肉”,可见驴肉收到的高度赞誉。驴肉具有高蛋白低脂肪的特点,肉质紧实而鲜美,深得人们的喜欢,以驴肉为原材料的美食数不胜数,如在北方一些地区的地道美食“驴肉火烧”等。而相反人们就很少吃马肉,因为马肉肉质口感并不好,营养不如驴肉,并且对马也有莫名的敬畏。

除此之外,驴还有驴皮,这是用来制作阿胶的原材料,也可以用来做皮革,而马皮就没有这种功效,很难在这方面有用武之地,所以这也是驴浑身是宝的优势。

03:驴养殖方便,容易饲养,生命力较为顽强,抗病能力强

再者,毛驴相比马来说,在养殖方面更加容易,驴不怎么挑食,不需要吃指定的驴粮,大豆秸秆、稻谷秸秆、优质牧草、芦苇、红薯藤、花生秧都是它们的菜谱,甚至路边的青草就可以让它们饱餐一顿,可以粗犷放养,不需要那么娇气的伺候,也因此毛驴的抗病能力比马要好。

毛驴的平均寿命在25-30岁左右,比马稍微高一些,毕竟16岁的马都算老马了,所以在同等条件下毛驴更容易存活,生命力更顽强。

04:驴养殖的成本更低,可以给批量养殖的人带来更高收益

由于驴不挑食,可以粗养,所以养殖户们就不缺食物来源,也不会耗费太高的成本去购买食物,再加上驴本身就不怎么生病,只要条件稍微好一些都可以茁壮成长,所以在批量养殖方面成本就不是太高。而马就不行了,马需要吃更鲜嫩的食物,批量养殖方面会耗费更高的成本和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所以很多农牧会在养马和养驴之间选择后者。

虽然人和马有深厚的感情,马被驯化后,随着人们南征北战、攻城略地;马也可以日行千里,送人到达目的地,也可以识途归家,带迷路的人归家......等,尽管马具备诸多优势但他还是不可能完全取代驴的地位。

因为驴对于很多农民来说真的太重要了,多功能、多用途、好饲养、脾气温顺、浑身是宝的特点,就是马无法比拟的。所以目前马还不至于撼动驴的地位,可能马在人民心目中更高贵优雅,但就事论事,还是驴更贴切生活、深得人心。

总而言之:驴在历史上背了那么久的黑锅,始终没有人为它们正名,但真正养过驴的人都知道,驴是难得的“宝藏”,尽管别人再怎么说,驴在他们心理的地位,不会比牛马差,这就是驴的实力,也是驴的魅力所在。

驴有什么特殊能力,为什么马永远无法取代它们?

家里那头毛驴去世前,大姨父搂着它喃喃自语了整整半天,把毛驴安葬完不到一个月,大姨父也去世了。大姨哀伤地感叹到:他还是追着他的老伙计去了啊!在听完大姨父和这头毛驴的故事后,我终于明白为什么大姨父会把它看得比生命还重要…

打我有记忆起,大姨父家里就养着一头毛驴,每次一听到那个奇怪的叫声我都会吓哭,大姨父会笑着过来哄我说那是驴子在唱歌,让我别害怕。有时会跟着表哥他们去喂驴子,家里收玉米时就喂玉米,收稻子时就喂稻草,冬天到处草都枯了时就喂麦麸之类的。驴子倒也不挑食,喂啥吃啥,表哥还偷偷喂它吃过朝天椒呢,被大姨父知道后狠狠教训了一顿。

因为大姨父左手有残疾,所以很多农活他都干不了,可家里还有四张嘴等着他养,他和大姨一合计:少种点田,他就拉着毛驴到处去收些粮食回来转手卖。那时的农村,农忙过后总是能看到不少外地的人来收玉米、蚕豆、豌豆、棉花的,庄稼人忙碌了一季,收获的粮食换点钱补贴家用。大姨父就拉着他那头毛驴,也做起了收粮食的小生意。就这样,大姨在家里种点田,大姨父靠毛驴收点粮食,也算顺利地把几个表兄妹拉扯大了。

大姨父是在我上大学三年级时去世的,胰腺癌晚期。那时,那头毛驴也早已老态龙钟了,据老妈推算,毛驴起码也有25年往上的年龄了,基本上也到了寿终正寝的时候。老去的毛驴跟人类的老人一样,每顿吃的很少,眼睛经常半眯着,唯有看到大姨父时眼睛里才会闪现一丝亮光,但很快就暗了下去。

早在大姨父感觉到身体有异常时,住院的时候大姨就劝他把那头毛驴卖了,好歹能换两个钱。没想到一向脾气很好的大姨父那次竟然生了很大的气,他说大姨忘恩负义,忘了以前的苦日子是谁陪他们熬过来的,甚至说大姨要是敢卖那头毛驴他就干脆喝瓶药早点了断了!大姨没想到他会有这么激烈的反应,嘴上连连跟他赔着不是,让他别激动配合医生好好治疗,毛驴让表哥他们在家好好照料,大姨父这才平静下来。

好像一切都有预兆,那天大姨父非要闹着出院,说他的老伙计不行了。大姨觉得纳闷,毛驴就只是有些老,还是能勉强吃点东西进去,大姨父该不会在说胡话吧。可又拗不过他,就只好把他接了回去。毛驴在看到大姨父非那一刻,眼睛里突然就有了光,还叫了两声。但是那天晚上毛驴就不吃东西了,任凭大姨父怎么呼唤他都不看一眼。

第二天一大早,大姨父就颤颤巍巍来到拴毛驴的棚子下面,毛驴勉强睁了下眼睛就再没醒来。毛驴走了!大姨父的表情冷静的出奇,一个人呆在毛驴身边自言自语说了整整一上午,大姨说他那是在回忆跟毛驴一起过的苦日子。过后,大姨父让表哥他们在院子外的菜园里挖了一个坑,把毛驴埋在了那里。

毛驴去世后,大姨父的精神状态也一天不如一天,不到半个月的时间,他也去世了。大姨伤感地说到:他是去陪他的老伙计了!这个辛苦了一辈子的老人,终于能卸下肩上的担子好好休息了!

几十年的光景,毛驴早已成了大姨父心中的好伙伴,长久相处培养的感情不是三言两语能讲得清的。毛驴身上的一些优点,是它能让大姨父把它看得比生命还重要的原因。而这些优点,是跟它有“亲戚”关系的马不具备的。

一、驴子腿短有力,适合在坡地、丘陵地带行走驼运货物。我以前问过大姨父为啥他不养一匹马呢?要是能骑着高头大马去收粮食不是很威风啊?大姨父笑我想的太简单了。他说,别看马的个头比驴子大,腿也比驴子长,但马不适合干活。特别像我们丘陵地带,马连路都走不好,哪还能去驼粮食呢?

驴子虽然个头矮腿短,但腿短有腿短的好处,腿短了有劲,能驮重物。驴子的这种个头就适合在山坡地、丘陵地带行走,又平稳又有耐力。收粮食这么多年,不管是石子路,还是刚下过雨的泥巴路,驴子走起来完全不费力。

二、驴子吃的“粗糙”,不挑食,喂养简单,省心省力。驴子的胃口特别好,给啥它都吃,没有粉碎的玉米粒、稻谷草这些它能吃,粉碎的麦子、糠它也吃,再好点的饲料它也能往肚里咽。大姨父说喂毛驴比喂牛、羊还省心,给啥吃啥,一点都不挑食。

可是马却不一样,马不光吃东西挑,还不愿跟其他牲畜共用一个石槽,只要别的牲畜用嘴碰过的东西它都不肯吃。“人们常说马有‘洁癖’,就是因为这,吃要吃好的,夜里还要起来添食,麻烦人。”大姨父说。

三、驴子耐力强,干起活来踏实认真,是公认的干活“好把式”!我在大姨父家就见过毛驴拉磨的场景,用一块黑布把毛驴的眼睛给蒙起来,身上套上拉磨的器具,然后大姨父就牵着毛驴一圈又一圈地绕着大磨盘走。整整一两个小时,毛驴没有一丁点不耐烦,也没想停下来,认真劳动的样子让人看了又喜欢又心疼。

别看这活挺简单,好多牲畜都干不了呢!大姨父夸赞道,耐性要好,脾气要好。虽然都是出力,但驴子的耐性比很多牲畜要强,而且很少看到它们乱蹦乱跳,说明它们脾气好。这个工作换作马来试试,估计还没等到你把它眼睛蒙上,它就一阵乱跳早把人折腾的筋疲力尽了。

四、驴子抗病能力强,很少生病。这也跟它的食物有关系,只要能脱下肚子的,它都能嚼碎了往肚里咽。吃的食物五花八门,最直接的好处就是营养比较全面,吸收的好了身体自然就健康。而且驴子对不同的环境适应能力挺强,很少出现因为天气过冷或过热导致的生病情况。

但是马就不同,马的食物比较精细,而且马的身体对气温的要求也挺高。天气太热会出汗生病,天气太冷会受寒生病,又不能热着又不能冷着,着实比养驴要麻烦呢!

五、驴肉是所有牲畜中公认的美味,“上有龙肉,下有驴肉”,这点是驴子跟其他牲畜比起来最特殊的“能力”。虽然这一点听上去比较残忍,但也不得不承认,驴肉的美味和营养确实是其他肉类无法比拟的。驴肉可以补血、益气补虚,而且驴皮是名贵的中药原料,驰名中外的“阿胶”就取材于驴皮。

马则不一样,因为历史原因马是战场上的英雄,而现在和平时期马则被人们用来放牧和产乳,著名的马奶酒就是游牧民族的食品。

总结:任何一种生物都是大自然的一份子,都有自己存在的意义和价值,我们所能做的就是尊重它们、敬畏它们,然后与它们和谐相处,共同营造丰富多彩的生活环境。

驴有什么特殊能力,为什么马永远无法取代它们?

马虽好但是有了驴,人们都不愿意养马了,因为驴有你意想不到的特殊能力,许多方面甚至把马都甩开了!

在以前读书时,我们就学过黔驴技穷这个成语,一直以来,在人们的心目中,驴根本是无法相提并论的,甚至是可有可无,马则是高大雄壮的,通过汗血宝马、马到成功、一马当先等词语,就能体现出人们对它的喜爱之情

马除了能够拉车之外,而是将军们以及贵族的坐骑,历史上比较著名的就有赤兔、的卢,乌骓等名马,它们都是英雄的代名词,在历史上马属于一种战略资源,配备专门的骑兵

现在也还有马术比赛,如果要有人骑驴的话,就会被人笑话,总之,很多词汇都是夸赞马的,有些时候,驴则是用来讽刺人的,比如说你这头倔驴!

尽管如此,在漫长的岁月中,驴也没有被马取而代之,它究竟有什么特殊的能力呢?

根据传闻,古代民间驴比马更为常见,甚至在一些古画上面,我们发现文人大多都是骑驴的,驴悠闲自在的态势,可能更符合文人雅士的气质,而就不同了,身强体健,善于奔跑,更适合决在战场上厮杀,在民间驴比较常见,还有一个至关重要的原因,就是相比马要便宜很多,在宋代还会强制老百姓养官马,为朝廷扩充,但是马太贵了,反而加重了百姓的负担

驴的优势

耐得住饥渴、吃的少

为什么有了驴之后,老百姓都不愿意养马了呢?从上面这个故事不难看出,养马的成本太高了,百姓生活条件很一般,养驴要更实惠一些,虽然驴就像一头小马,外型无法跟真正的马媲美,为什么驴反而是马不可替代的呢?

驴的耳朵很长,脖子比较细,看上去比马要弱很多,四肢细又长,它们喜欢生活在温暖干燥的地带,耐得住酷暑和饥饿,尤其是耐饥饿这点更为突出,要是步入了极端恶劣的环境下,甚至能够几天不吃东西

还能够数天不喝水,抗脱水的能力特别强,吃的要比马少,本身马是很高大的,吃的自然很多,驴还能吃一些粗糙的食物,对粗纤维的消化能力特别强,比马的消化能力都要高30%,因此,养驴不但省钱,而且好养,尤其是在农村地区,农民最怕牲口生病了

抗病能力强

驴很少生病的,抗病能力也很强,美国的奶牛经常得消化疾病,所以他们会在牛的身上开一个口子,观察食物的消化情况,如果消化不良了,很可能会死亡,但是驴就比较好养活了,不容易得这些疾病,而且比较温顺,因此更深得人们的喜爱

驴比马还是有很多优势的,比如身体小,再驮运的时候就很灵活,特别适合一些山地以及狭窄的地形,人骑上面也感到很舒适,马就不同了,需要时刻调整重心和节奏,要是发起怒来,还可能被摔下来

马更善于奔跑,善于疾走,还能平稳重心,就算你不会骑马,也可以骑驴,是农民的好帮手

除此之外,驴肉更少欢迎,俗话说,天上龙肉、地上驴肉,驴肉的营养价值是很高的,很多地区都有驴肉火锅,驴皮还可以制成阿胶的材料,所以,养驴的经济价值更高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驴有什么特殊能力,为什么马永远无法取代它们?

以前我们生产队里养了一匹马和一匹驴,马有800多斤,驴不到600斤。两个家伙都给队里帮了大忙。它们两个平时暗暗较劲斗法,谁也不服谁,最后怎么样了呢?听我慢慢道来。

我队上有十六七户人家,百十号人,种着两三百亩地。一到犁地时所有成年人都得出动,十来个人拉犁子犁地,每次犁地都把人累得头晕眼花。

村里的老人说:“不行,得找几个能出力的牲口,给年轻人减轻负担。”几个老人步行到城里牲畜交易市场,买了一只小驴驹和一只小马驹。金贵得像两个小宝贝,带到田间地头吃草,有时候草不够多,直接让它们俩下地里吃麦苗,就是想它们快快长大。

马一顿得吃驴子两倍多,长得比驴子快,第二年马驹长得比人都高了,小毛驴比它矮了整整一头,关键是还比它瘦。大家都觉得马应该可以干活了,驴还得再等等。不自觉地大家更愿意给马喂好东西,让它快点长。马儿自然觉得高驴一等,平时和驴一块吃食都不乐意,总是撇它几眼。

麦忙之前要先建个大的打麦场,要拉着大石头碾子把地压平整。一个大石碾子,先给马儿套上,它上去跃跃欲试,走得老快了,一会就不行了,把马累得气喘吁吁。气得大人们都说这马劲长虚了,看着壮实,没什么力气。老人们说它还小。

然后给驴子套上石碾子,它没有大力气,启动特别慢,眼看要拉不动,碾子动起来了。驴儿一口气拉了半个小时,速度慢但耐力强,从头到尾都没有喘大气。

大人们都说这驴子比马还强嘞,老人们说驴子长大了,马还得再养养。那一天大家都夸这只其貌不扬的卷毛灰驴,我们小孩子都觉得这只驴子好厉害,一点不丑了。

收麦子时,要打麦场,驴子和几个大人分一队,马和几个大人分一队,两边飚劲干,看哪边先干完。因为马儿开始干得好,远远超过驴子那队,最后竟然因为又是耐力不行被驴子那边超过了,还是驴子略胜一筹。

大人们都说这马是白养了,吃得比驴子多,还挑食,最后干活却干不过驴子,这样还不如开始就养两匹驴呢,买马比买驴还多花了三倍的钱。村里的老人脸上都有点挂不住了,毕竟事实就是当时驴子比马儿干活要好嘛。

那几天驴生一时达到了巅峰,平时不舍得给它吃的精料,也给它弄了一些。驴儿和马儿吃饭时距离不远,可以相互看到各自的食槽。驴子悄悄地看了一眼自己的食槽,又看看马儿的食槽,突然发出欢快的叫声。

马儿绪低落,毕竟它可是被这匹平时给自己当小弟都瞧不上的驴子超越了,干活它干不过驴子嘛。它往自己食槽看了一眼,又看看驴子的食槽,顿时发出哭一般的悲鸣。

我去,我槽里的精料少了一大半啊,竟然都跑到驴子食槽里去了。怪不得刚才驴子叫得那么得意忘形啊!无奈谁让驴子能干活呢,马儿只能接受事实,低头把精料吃了个净光,又多吃了好些草料。

那段时间驴子毛色长得油光程亮的,要不是它长得灰不溜秋的样子,我敢保证它颜值一定会碾压马儿的。因为马儿精料减半,心情不好,也可能是我们的心理作用,总觉得马儿没以往那么俊美了,驴子却变得土帅土帅的。

收了麦子,种玉米,需要把粮食拉到镇子里粮所存起来做储备粮,以备荒年的时候吃。自然是马车驴车同时出动,两个家伙又暗暗较劲了。

装的粮食基本一样多,马儿一开始走的快,远远把驴车甩在后面了,总是得有人控制一下马儿的速度,驴子才能赶上来。

因为驴子是山地进化过来的动物,上下坡的时候,驴子的本事显现出来了,他不怕山路崎岖,平衡感强。马儿是大草原平地上进化过来的,因为腿长,它不善于爬坡,一会功夫驴子就跑前边去了,急得马儿阵阵嘶鸣。

驴子下坡的时候更是过分。驴子有个特点,下坡的时候它胆子大,还是因为熟悉山地,你都不用管它,它走得老快了。马儿却扭扭捏捏,生怕后面粮食车别把它拍倒,就是不敢快走。

前边的驴子走到平地上,车上的大人想压制一下它的速度等着马车,可是驴子它脾气犟啊,不是有犟驴这么一说吗。你越拉它,它走得越快,赶车的大人还以为它不听话呢,就死命拉住它。

好不容易马儿赶上来了,两个家伙一块走不就得了,它偏不,快走几步,要超过驴车。驴子急了,也不控制步伐了,也快走起来。

可是驴子没有马儿腿长啊,到平路上,马儿一下子就超过过驴子了。驴子那个生气啊,直接站在那里不走了。赶马车的大人给它一鞭子,奇迹发生了。

只见驴子气得低下头,往后退。你不走就罢了,竟然往后退,赶车的大人一生气,又是两鞭子,驴子差点没把驴车给推沟里,吓得赶车的大人跳下车,对着驴子一顿鞭子斥候。

按说不管是狮子老虎被连续打几鞭子也该服气了,让往哪儿走就哪儿走了。可是驴子它托大,它偏不,任你如何打,就两个个字,不走,打死我都不信你敢打死我[狗头]。真是犟驴,牵着不走打着后退。

好啦,人服气了,也不用坐车上了,它不走啊。都下来推车,就这么推着车,车推着驴子往前走,好一会它才正常走路,还慢悠悠的。

回家后大人们都说这驴子太气人了,真想杀了吃驴肉,被老人们数落一顿。老人们说驴子吃得少、不害病、啥活都能干,就是脾气倔,作为人得让着驴子。你们听听驴子的驴脾气多厉害,人都得让着它,好像不让着他你就不是人了。

一连几天驴子都不怎么吃东西,膘都有些掉了。还以为是肠梗塞了呢,找来兽医看了看。兽医说它没病,就是生你们气了,得找个驴子拴一个屋里刺激下它。

村里老人到别的队里借了只驴子,和我们队的驴子拴一个棚子里。如果说驴和马搁不在一块,那么驴和驴就得打架了。

那只没心没肺的驴子来后,喂料时,它把头插食槽里一口气吃下去,压根不带抬头的。我们队里的驴子不是闹情绪嘛,最后眼睁睁看着不知道哪里来的驴子一口气把料全吃了,气得直叫唤。

驴子叫唤有个特别点是高低起伏绵延不绝,感觉结束了,峰回路转再来一波,还贼难听。驴子还有个特点,只要有驴子叫,别的驴子跟着就叫,结果就没法停下来。

我们队的驴子叫一通,那只带着任务来的驴子吃饱了,更有力气叫,紧跟着就叫了起来,就这么两只驴子你一通,我一通,叫的超级烦人。最难受的是旁边四五米外的马儿,瞅着俩驴,像是在说:你们俩别是傻子吧!

把那只带着任务来的驴赶紧送走了,再给我们队的又犟又倔的驴子上料,这家伙一口气吃完了。

过段时间要犁地了,驴子和马儿又要切磋本事了。马确实有劲,这点驴子完全比不上,驴子耐力更强,几天下来,马儿干的活还是更多些。驴子有些服气了,也不再瞧不上马儿了。

犁地耕地播种完成后,两个家伙都休息了一段时间。

有一天村里王大娘快不行了,想见女儿最后一面。由于女儿嫁得远,得快点去通知她。村里就派了她堂弟,骑着马去隔壁县跑了一趟,把王大娘的女儿接了回来,满足了老人见女儿最后一面的心愿。

整个过程,没有任何人想到要骑着驴子去隔壁县跑一趟,可见驴子在骑乘这方面和马差得不是一星半点。马腿细长,肌肉发达,奔跑起来时速可以达到63公里以上,而驴子最多跑到50公里的时速,再说驴子体型小,驮着人更跑不快。

前后有七八年时都是驴子和马儿一块为队里服务,重活累活没少干。慢慢两个家伙也接受相互的存在了,没有年轻时相互斗得厉害了。

有一天有两个大伯赶着驴车去城里买玉米种子,队上等着用呢。刚走到镇里,一转弯,前边有个汽车急转弯抢道了,因为有墙隔着视线看不见,车把驴子的前腿蹄子压折一只。

两个大伯都是农村人,也没多少文化和口才,就没怎么说话,旁边围观的人说这驴废了,不能用了,要是买个这样的驴得100块,开车的赔100块钱,驴给开车的,让他卖掉,少损失点钱。

那个开车的觉得100块好多,老是说些不好听的话。两个大伯眼里含着泪怒道:“我们队里从小养大的驴,不遇到这事,你给200也舍不得让杀驴的来。

那个开车的感觉大伯说得有道理,也知道自己理亏,就给了100块赔偿。这时队里的马儿也被送过来拉车了。

马儿刚好赶到,看到坐在地上起不来的驴子,马儿变得烦躁不安,驴子却很安静。然后杀驴的人就到了,把驴子硬赶上架子车。

驴子坐上架子车时,它回头望了望马儿,低鸣了一声,马儿也跟着悲鸣了一声。那一声嘶鸣,就此别过;那一眼相望,来生再见。

后来两位大伯不只一次说他们正赶着马车往前走,看到地上滴雨点了,啪嗒啪嗒响,还以为下雨了呢。仔细一看,才知道是马儿哭了。后来回到队里说起这事,好多人都哭了。

大家只能接受那只能干活的驴子不在了,得再买个驴子。突然发现,马儿肚子慢慢大起来了。老人们说马儿要下骡娃了,也就没人提再买驴的事了,把这个工作岗位留给骡子。再后来马儿下了个骡娃,也算是我们队的已故的驴子和马儿的爱情结晶吧。

我们队养驴和马的经历看,驴子有驴子的能耐,马儿有马儿的本事。

驴子吃得少、不害病、耐力强,它能一直忙碌不觉得累,更适合干活。马儿体型大、爆发力好,更适合骑乘。所以驴子和马儿被人类驯化后,几千年来都是人类的好帮手,各有各的优点,谁也取代不了谁的位置。

驴有什么特殊能力,为什么马永远无法取代它们?

俗话说:“上坡骡子,平路马,下坡毛驴不用打。”

一句话,就道出了3种同是马属但是不同动物的区别。

其他且不论,光从好吃的角度来看,马就比不上驴子。

天上的龙肉,地下的驴肉

在美食界,驴肉可谓是久负盛名。“天上的龙肉,地下的驴肉”是对驴肉最高的赞誉。

保定的驴肉火烧、洛阳的驴肉汤、赵县的咸驴肉,等等和驴有关的知名小吃,哪一个不让众多吃货垂涎三尺。

相比较,英俊潇洒的马和任劳任怨的骡子,吃的就比较少,基本买不到。

在民间有“驴肉香,马肉臭,打死不吃骡子肉”的说法,这又是为什么呢?

首先驴肉是真的好吃。

好不好吃,就看肉里的氨基酸多不多。

驴肉中,谷氨酸和天门冬氨酸的含量很高,甚至高于牛肉,这两种氨基酸是决定肉鲜不鲜的关键因素,而且驴肉中的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都远高于猪牛肉,营养价值很高。

其次,马的运动量很大,肌肉含量很高,按照常理来判断,马肉的肉质很紧,口感应该不差。

但事实上,人们很少选择马肉。

不是因为马肉不能吃,也不是因为马肉营养价值低,而是因为很多吃过马肉的人,觉得马肉有一种独特的气味,尝起来偏硬偏酸。

马不能普及成为主流肉食,当然还有其他原因:一个是因为人们主观意识里,认为马是用来骑的,而不是用来吃的,人们对马有独特的情感;另一方面,也是最主要的,马的养殖成本太高了。同样的饲料成本,马长的肉是牛羊肉的一半。也就是说,一样的草,马吃了只长半斤,而牛羊吃了能长一斤。

除了在口感上有差别,在外观和生活阶层层面,马和驴也有明显的差异。

外观上,人们第一时间注意到的是驴大而可爱的耳朵,而马呢,更多关注的是它长长的马脸和英俊的肌肉线条。

一般情况下,马比驴要大要高,蹄子也比驴大,脸和尾巴都比驴长。

驴的毛发又粗又短,大多呈灰色和棕色,背部平而短,因此不适合用来骑射。

驴最大的特点是坚实耐用,好养活,不易生病,听话且性情温顺,在山路崎岖的地方,驴是主要的交通工具,也是农活主要的劳动力。

而马呢,肌肉结实,擅长在平地奔跑,速度也很快,在古时候的战争年代,战马是士兵最好的工具。

但马比驴“娇气”。饮食上,需要量大品质好的草,身体素质方面,也没有驴那么耐造,耐力也没有驴好。

总的来说,马和驴都有对方没有的优点。

马奔跑速度快,是战争年代主要交通工具,因为形象好,也是很多名旺贵族喜欢把玩的精神玩物。

向来有名马,但没有名驴。

驴耐力强,好养活,是“劳动的一把好手”,对于普罗大众来说,驴更接地气。

两者的生活阶层完全不同,自然谁也无法替代谁!

最后

为了兼具马和驴的优点,人类还创造了骡子。

为何说是创造呢?因为在自然情况下,骡子是不可能产生的,马和驴有生殖隔离,马有64条染色体,而驴是62条,导致下一代骡子是不育的。

它们的结合,也是人为造成的。

公马和母驴,产生的下一代叫驴骡,公驴和母马,下一代叫马骡,两者外形也有是有差别的。

驴有什么特殊能力,为什么马永远无法取代它们?

一位七十多岁的农村老人告诉我:只要家里养了驴,那绝对不会再养马了,因为驴的身上有很多优势都是马没有的,而且驴更加深入民心。

自始至终,人们对于驴的印象并不好,甚至用卸磨杀驴、懒驴上磨等词语来形容它。

而马的话,人们的评价却非常高,通常都会用马到成功、千军万马、龙马精神等词语来形容。

可以说马和驴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那按道理来说,马给人的印象应该更加好一些呀,那为什么现实生活中,人们更喜欢养驴而不喜欢养马呢?驴到底又有什么特殊能力,能让马无法取代它们呢?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这个问题。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马和驴

马被分类为:脊椎动物亚门、哺乳纲、奇蹄目、马科、马属,是一种草食性动物,目前全球只有家马和普氏野马这两个亚种。

它们大概是在5000年前的铜器时代在欧亚草原区被驯化而来的,自从被驯化后,它们的用途也经历了很多变化,从最初的肉用,到最后的军用,在这个过程中,马确实给人们带来了很多便利。

而驴和马的相似性非常高,因为驴和马一样被分类为马属,只不过它们不是同一个种类,但它们却有着共同的起源,甚至有的人把驴称为“二驴”

驴虽然比马的体型小一些,但是它们身上有着很多共同的特征,比如它们的第三趾非常发达,有蹄,其余的各趾都已经退化等共同特征。

那么驴的身上到底有哪些优势,能让马无法取代它们呢?

1、驴的用途非常广,而且性格温顺,任劳任怨

可以说我国的农业发展离不开驴,在以前,人们通常都会用驴来托运上百斤的货物,也有的人把驴当做牛一样拉犁耕地,甚至有的人还用驴来拉磨,基本上驴就被当作家畜一样使用。

而且它们在干活的时候任劳任怨,虽然说有的时候脾气有点倔,但是相比于马来说,它们的性格要温顺很多。

它们不会去攻击人类,而且服从性非常强,给人类也带来了很多便利,也为农业生产提供了很多帮助。

所以驴给人们的印象是非常接地气的,不像马那样高高在上,所以人们更喜欢养驴。

2、驴的生存能力非常强,很少生病,而且非常好饲养,养殖成本很低

驴相对于马来说,它的生存能力非常强,因为它对食物不怎么挑食,也不需要准备专门的食物来喂养,像一些稻草、路边的野草、红薯藤、大豆秸都可以让它填饱肚子。

因此它的生存能力就非常强,也正是因为这样,它们很少生病,平均寿命可以达到25~30岁左右。

而马的话就不同,它们是高高在上的,所以需要准备专门的食物来喂养,不然的话就很容易会生病。

也正是因为这样,它们的寿命要比驴短很多,一般到16岁的时候就是属于老马了。

所以普通的家庭哪能养得起马,只有一些富贵人家才会养马,毕竟养马的成本很高,而且还不好饲养,很容易生病。

所以人们更喜欢养驴一些,毕竟好饲养,而且还可以帮助人们干活,也可以让饲养户降低养殖的成本,扩大利润的空间。

3、驴的身上有很多人们比较喜爱的东西

首先来说一下驴肉,驴的肉是一道非常美味的美食,甚至有人用“天上龙肉,地下驴肉”这句话来表达对驴肉的喜爱。

正是因为人们对驴肉的喜爱,所以将驴肉制作成了很多美食,比方说:五香驴肉、驴肉火烧等。

而且经过测定,每百克的驴肉中含蛋白质18.6克,脂肪0.7克,钙10毫克 ,磷144毫克,铁13.6毫克,具有高蛋白,低脂肪的特点。

其次,驴的肉还具有补血、益气、补虚等保健功能。

另外,驴的皮还可以制作成皮革,而且还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也是名贵中药“阿胶”的原材料。

除此之外,驴的奶价值也非常高,它跟人奶的营养成分非常相近,营养成分占人奶的99%,也是人奶最好的替代品。

其次,驴的奶还具有滋润皮肤的效果,可以很好地改善面部。

然而这些东西都是马没有的,所以人们更喜欢养驴,不喜欢养马。

综合以上3点,我们可以看出,之所以马永远无法取代驴,那是因为驴的身上有很多特点都是马没有的,比如:用途广、生存能力强、养殖成本低、性格温顺、驴的肉、皮、奶价值都非常高,人们都非常喜爱,所以人们更喜欢养驴,不喜欢养马。

也有可能是因为马给人的感觉是高高在上的,而驴更加接地气,深入民心,所以人们更加喜爱驴。

为了兼具马和驴的优点,人们通过它们杂交出了“骡子”

骡子简单来说就是马和驴杂交出来的,它们分为马骡和驴骡

马骡是公驴和母马杂交出来的,而驴骡是公马和母驴杂交出来的,简单来说,就是谁生的跟谁姓。

马骡的体型更像马一些,而驴骡的体型更像驴一些,但不管是马骡还是驴骡,它们都同时兼具着马和驴的优点。

但是因为不同物种之间存在生殖隔离,所以它们即使交配成功,产生了骡子,那骡子也会丧失最基本的繁殖能力。

主要还是因为马的染色体数是64条,驴的染色体数是62条,通过减数分裂后,马的卵子染色体数是32条,驴的精子染色体数是31条。

那么它们之间杂交出来的骡子染色体数就是63条,63条染色体不是正常的成双配对的,所以无法进行减数分裂,这也就导致骡子之间无法正常的繁殖后代。

写到最后:

马之所以无法取代驴,那是因为驴的身上有很多特点都要高于马,所以人们更加喜欢驴。

但是为了兼具马和驴身上的优点,人们通过杂交,培育出来了骡子。

因为骡的身上具有它们共同的优点,所以最后马和驴通通淡出了人们的视野。

直到最后汽车的出现,它们都被淘汰掉了,如果有人养殖它们,那无非就是为了卖钱,另外还有可能是情怀吧。

对此,你有什么看法呢?欢迎下方留言,评论交流。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