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洛阳金村大墓是中国考古的痛?

【洛阳金村大墓出土文物】 1928年在河南洛阳金村(汉魏洛阳城东北角)意外发现了一处东周时期的墓葬群,加拿大人怀履光、美国人华尔纳以及卢芹斋等人通过各种手段盗掘发现的大墓得其所出文物,数年间共盗掘大墓8座,墓中出土文物达数千件之多,后文物被转运卖往美国、日本以及加拿大等国家,而至今存留国内的仅有几件。1937年日本人梅原末治编《洛阳金村古墓聚英》一书,其中收录了金村大墓出土精品文物238件。现洛阳金村大墓出土文物精品多收藏在日本泉屋博古馆、美国弗利尔美术馆、哈佛大学艺术博物馆等,大宗文物因怀履光之故入藏加拿大皇家安大略博物馆。

1928年夏,天降暴雨,当时正好有个盗墓贼借住在洛阳金村一个瓜棚内。正睡到半夜,忽听野外传来轰隆隆坍塌挤压声,不由心中大喜,他明白,这是地下有古代墓葬,大雨引起墓坑塌陷的声音。

这盗墓贼披上蓑衣,冒着大雨磅礴前往察看,借着雷电的闪亮他看清了眼前塌陷的大墓,也不惊奇,继续回瓜棚睡大觉。

待风住雨停时,盗墓贼携带工具,不出一个时辰便轻而易举地进入墓室,把内藏的精美文物掠夺一空。

由此,拉开了我国历史上最令人惨痛,令人心痛,永远的痛的洛阳金村周代8座大墓被盗6年之久,被洗劫一空的盗墓序幕。

痛之一:在特殊的时代背景,在特殊的动乱年代,洛阳金村大墓突然现身,出现的时机不对,造成了8座大墓被疯狂盗掘6年之久,所有珍贵文物流失海外各大博物馆。

洛阳金村墓葬出现于1928年,正好军阀混战时期,在我国王陵巨大宝藏的诱惑下,军阀、民间开始了疯狂挖掘古墓,清代西陵、东陵先后被盗。

珍稀文物被无良文物商卖到海外流失无数,更有国外一些传教士、学者打着考古旗号窃取中国文物……

民国政府无力也无暇顾及我国的文物保护事宜,更没有相关部门和法律法规能制止这种大肆的盗墓行为。

此时,洛阳金村东周大墓在一场暴雨后突然现身,不得不说也是命运多舛,令人叹息,不由心中懊恼,如果晚一百年出现多好啊!但是,没有如果,事实就是如此,不由不令我们后人每每看到如此惊艳绝伦文物永远流失,都会内心痛楚加上无限遗憾。

痛之二:洛阳金村大墓正赶上上世纪文物掠夺狂潮,海外博物馆以及个人收藏家开始肆无忌惮的对中国文物开始掠夺,在金村事件中有个叫怀履光的关键人物不得不提。

上个世纪100年是人类基础科学、文化发达的时期,也是人类用武力手段以强食弱最为严重的100 年。初步估计:在这百年中,全世界40-60%的文物珍品被世界上大约10个国家掠夺。

加拿大传教士名义士大量骗购安阳殷墟的甲骨文,斯坦因掠夺敦煌莫高窟的王道士,洛阳金村的怀履光都是那个时期来中国掠夺走了大量珍稀文物,而怀履光则被认为是金村大墓的主要“罪人”。

1897年,24岁的怀履光以传教士身份到福建省建宁县,他穿汉服、留起长辫、说方言,很快成为说中国话最好的外国人,在中国一呆就是38年。

1910年,37岁的怀履光到河南开封负责教务,正值北洋政府统治期间,开封一带正是各路军阀频繁战争之地。怀履光对大量流离失所的对灾民,借助国际援助施以援手。

怀履光以教会的力量为河南民众提供人道救助,获得了民国政府的诸多嘉奖。袁世凯、黎元洪、徐世昌等人曾以民国总统的名义颁发给怀履光的奖状,现仍保留在ROM。他也因此与民国军政要人和文化名士结下了不解之缘。

1924年,成为他后半生的职业的转折点,这一年加拿大考古博物馆馆长查尔斯•柯雷利,委托怀履光成为中国收购文物的代理人。

他利用自己在河南各地的下级教士关系网,能最先得到各地文物出土信息并结识了很多著名的古董商或文物贩子,从他们那里购买出土文物。在1925至1934年间,他为ROM征集了八千余件中国文物。

1928-1934年河南省洛阳金村东周墓群,包括8座带墓道的甲字形大墓,出土文物数千件。时任圣公会河南教区主教的怀履光为加拿大皇家安大略考古博物馆征集到存世的最大一笔金村古物,日本京都大学梅原末治则汇聚散布在各家公私收藏中传为金村遗物的古物,于1937年出版了《洛阳金村古墓聚英》。

直到1931年7月3日民国政府第一部《古物保护法施行细则》颁布实施,使得流出中国的古物数量骤减。1934年,怀履光终止了为ROM收藏古物的活动,从上海搭乘“亚洲皇帝号”邮轮回到了多伦多。

这里且不论怀履光个人人品的好坏,只是客观讲诉下当时的一些事情,他为加拿大皇家安大略考古博物馆征集到存世的最大一笔金村古物,后来他整理著作了一本《洛阳故城古墓考》,里面记录了金村300多间藏品。

《洛阳故城古墓考》发表80余年来,影响深远。凡是希望了解和研究金村文物者,都需参详此书,以得到金村大墓发现和发掘的信息

如今,这批文物被永久收藏在欧美的一些博物馆里,更让人痛心的是,我们中国学者在研究金村大墓时,能够借助的研究资料只能是怀履光编著的《洛阳故城古墓考》和日本人梅原末治的《增订洛阳金村古墓聚英》。

痛之三:洛阳金村的出土文物数量之多,等级之高,制作工艺之高超,无不代表了中国文物的最高水平。

我们先不说其他,随便拎出来金村出土的一些玉器和错金银青铜器,哪一个都是令人见之忘俗,枚不胜数的物件。

最著名最有代表性的就是弗利尔美术馆的金链双舞人双龙玉组佩,但可惜的是:如图所展示的效果,是专家自己研究组合的,因为没有人能看到当时玉佩出土时组佩的顺序摆放。

所以目前的样式是专家们自己根据资料设计的,不一定原生态就这样子,但这并不影响组玉佩的精美程度和等级。

不得不说这也是金村大墓的一个痛点,盗墓贼只为了掠夺宝物发财,而严重破坏了文物出土时的顺序,永远无法复原丢失的信息,给人类文化遗产造成了巨大的损失。

关于其中的连体玉舞人,沈从文先生在《中国古代服饰研究》中曾提及:

上圆舞女衣着袖长而小,袖头另附装饰如后世戏衣的水袖。领、袖、下脚均有宽沿,斜裙烧襟,裙而不裳,用大带束腰,和楚俑相近。额发平齐,两鬓(或后发)卷曲如蝎子尾,商代玉雕女人已有相同的处理。

总结:国宝级文物一次性流失海外如此之多确实令国人心痛如斯,但我们损失的不只是国宝,而是我们的古遗址遭到了不可逆的毁灭破坏,损失的文化信息和历史信息无可挽回。

这些国宝级文物如今不管在国内还是国外博物馆都能得到保护,这是无可置疑的。但我们坚决鄙视国外这种掠夺性购买盗掘出土文物,这不管对哪个国家来说,绝对不是对文物的保护,而是鼓励对文化对遗址的破坏!

文/花间兮。

为什么说洛阳金村大墓是中国考古的痛?

说起中国考古界最大的痛,有人说是敦煌莫高窟文物的流失,也有人说是定陵的发掘,但其实呢,中国考古界最大的痛,是洛阳金村大墓。

大家知道,洛阳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拥有5000多年文明史、4000多年城市史和1500多年建都史,被称之为十三朝古都。其中,东周是在洛阳建都时间最长的朝代,历24王,共515年。因此,在洛阳这片土地下,也埋葬着众多周王陵。

据史书上记载,周王陵主要分布在周山、王城、金村三个陵区,其中金村陵区即位于孟津县平乐镇境内金村、翟泉一带,由于金村南临伊洛平原,北有邙山屏障,是个天然风水宝地,所以那些规模较大、级别较高的周王陵,大都在金村陵区。

从某种意义上说,金村陵区就相当于是东周的“十三陵”或“清东陵”。

不过,在东周被秦国所灭之后不久,秦国就正式拉开了统一天下的战争,在这长达近三十年的战争年代,这些周王陵的地面建筑大都毁坏殆尽。此后随着时间的流逝,这些周王陵也就永远的埋葬在这地底下,没有人知道它们的具体位置。

时间一晃到了1928年6月,当时洛阳金村连日大雨,突然有一天村子东头的地面塌陷出了一个巨大的圆坑,在泥土之中还能够看见部分古代物件。

随后闻讯赶来的村民经过挖掘,发现这是一座规模宏大的大墓,紧接着,村民又在它附件发现了另外七座还未发掘的大墓,后经学者考证,这八座大墓均为东周王陵大墓。

由于当时中国正处在军阀混战的动乱年代,这些大墓自然得不到有效保护,所以一些有着歪脑筋的村民们就开始打起了盗墓的主意,他们将墓中文物都哄抢回去,然后进行倒卖。再后来,一个叫做怀履光的人出现了,而他的出现,直接将我国的这批瑰宝推向了万劫不复之地。

这位怀履光,是一名正在开封传教的加拿大传教士,他和美国人华尔纳一听洛阳金村发现大型古墓,便立刻兴冲冲地赶了过去。

当他们看到墓中这无数精美的青铜器和玉器等古代文物时,贪婪之心瞬间蒙蔽了他们心神,于是他们立马放弃自己的传教事业,改为贩卖文物。

于是从1928年开始,怀履光和华尔纳便在金村搭棚立灶,他们还自己外国人的身份,纠集了一众强盗充当自己的打手,同时威逼利诱当地的村民们帮助他盗掘墓穴。

此后四年时间,这八座规模巨大的周王陵都被他们挖掘一空,数以千计的珍贵文物都被他们运送到国外。

据初步统计,这八座周王陵出土的文物数量在8000件以上,包括铜器、银器、漆器、玉器等,件件精美富丽,形制特殊,堪称绝无仅有,它们代表着东周时期社会文明的最高成就,可谓是价值连城。

但可惜的是,这8000多件文物,只有三件文物还留在国内,其他的文物都被怀履光和华尔纳贩卖到世界各国,现分别收藏在法国巴黎国立人类学博物馆、美国坎萨斯城纳尔逊艺术馆、美国佛利亚艺术馆、加拿大皇家安大略博物馆,以及许多私人收藏馆里面。

其中,有近三分之一的文物都被收藏在加拿大皇家安大略博物馆中,据说,当时怀履光特意将他从周王陵中挖掘的许多文物运送回加拿大,然后再出售或赠送给加拿大皇家安大略博物馆,而怀履光凭借此贡献,也成为该博物馆的第一任主任。

现如今,加拿大皇家安大略博物馆,不仅成为加拿大最顶级的博物馆,同时它也是全世界收藏中国文物最多的外国博物馆。在这座博物馆中,收藏着世界顶级的中国古董,从玉器到陶器,从寺庙壁画到青铜器,件件令人叹为观止。

而中国呢,想了解和研究这些东周王陵出土的文物,只能借助盗墓者怀履光所编著的《洛阳故城古墓考》一书来研究,这种尴尬的局面,对中国人来说,实在是莫大的伤痛。

为什么说洛阳金村大墓是中国考古的痛?

洛阳金村大墓之所以说是中国考古的痛,主要有以下原因:

1、八座东周王陵大墓被盗掘一空,文物绝大多数流失海外

1928年的一场大雨过后,洛阳金村附近的一片田地出现塌陷,随后赶来的村民,发现这是一座规模宏大的大墓,紧接着,另外七座大墓也相继被发现。

后来,经过学者考证,这八座大墓为东周王陵大墓。

当时的中国,宗教对外开放,凡较大的城市,都有外国人在传教。其中加拿大传教士怀履光住在省城开封,他和美国人华尔纳一听洛阳金村发现大型古墓,立刻兴冲冲地赶了过去。

到达金村,实地一看,发现地下全是宝贝,贪婪的怀履光立刻组织人手,对金村大墓进行盗掘。

由于那个年代处于军阀混战时期,国家并没有相关部门和法律法规制止这种大肆的盗墓行为。

他们荷枪守卫,搭棚立灶,花费6年时间,将八座大墓盗掘一空,出土文物数千件。为了将盗挖文物运出,怀履光和一些其他的外国同伙,勾结当地的文物贩子和黑心商人,陆陆续续将大部分文物运离了中国。

据不完全统计,金村大墓被盗文物流散于10多个国家,文物数量在8000件以上。

2、流失的文物件件精美绝伦,文化价值极高。它们的流失,是中国历史文化的巨大损失。

金村大墓流失在外的文物,包括铜器、银器、漆器、玉器等,件件精美富丽,形制特殊,堪称绝无仅有,具有极高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

可以这么说,这批被掠夺的文物,代表着中国东周时期社会文明的最高成就。

如今,这批文物被收藏在欧美的一些博物馆里,再难回到祖国的怀抱。

更让人痛心疾首的是,如今许多中国学者在研究金村大墓时,能够借助的研究资料只能是盗墓者怀履光编著的《洛阳故城古墓考》和日本人梅原末治的《增订洛阳金村古墓聚英》。这种尴尬的局面,对中国人来说,实在是莫大的耻辱。

3、总结

金村大墓的被盗,致使大量珍贵文物流散国外,对中国文化造成了极大破坏。

除此之外,金村大墓还记录了中国一段充满屈辱的历史。这段历史,抹有血腥的盗墓记忆,是我们中国人心中永远的痛,更是中国考古最大的痛。

希望我的回答,对您有所帮助,谢谢!

为什么说洛阳金村大墓是中国考古的痛?

金村位于河南省孟津县平乐镇,全村有32多个村民小组,1200多户人家,全村人口5000人左右,是中原大地再平常不过的村子。

但是这个村子却在上世纪20年代一夜成名,被全世界都知道。不为别的,只因为这里发现了"宝藏"。

这个村子为什么叫金村,不是因为村子里姓金的太多,而是因为这里有宝贝。

据上年纪的人讲,很久以来,这里的老农在耕地或者盖房的时候,经常发出金元宝、金砖和金锅(铜釜)、金酒杯(樽)一类宝贝,因此这个村子就得名"金村"。

不过也有人说,这里之所以叫金村,是因为每当雷电交加的时候,天上响雷的同时,地下也会发出阵阵轰隆,像金戈铁马,因此得名金村。

本地农民打井的时候,也会挖出宝贝来,比如青铜鼎。当地人不会辨别,一律把它们叫做金什么,不管金还是银或者是铜,反正能卖钱。

地久天长,金村有"金"的消息一传十,十传百,就在江湖传开了,吸引了无数人贪婪的目光,盗墓人更是对此地情有独钟。可是他们始终没有发现端倪,觉得是枉费心机,于是就认为金村有"金"是子虚乌有,道听途说,慢慢就对此地失去兴趣。

谁也没有想到,在1928年,这里会出现惊天奇观,让金村一举成名。

这年夏天,金村大雨滂沱,下了很久。大雨过后,金村附近的一片田地出现一个大坑,当地人惊恐万状,以为是"天坑",纷纷祈祷,别有什么灾难。

谁知道,这些大坑进一步塌陷,出现一座座规模宏大的古墓,一共有8座。

消息很快传开,外国传教士蜂拥而至。其中有加拿大传教士怀履光、美国人华尔纳。外国传教士跟中国的僧道可不一样,他们的考古学识渊博,到那里一眼就看出那是一座古墓群,立刻就意识到它们的价值。

而当地百姓,却孤陋寡闻,认为坟墓是不吉利的玩意,纷纷退避三舍。

于是两个教士就动用各种资源,打着考古旗号,对古墓进行大规模的盗掘。当时中国政局混乱,军阀混战,大家忙着抢地盘,国民政府想的是巩固政权。

教士们在墓葬周围拉起警戒线,聘请私人武装维持秩序,开始夜以继日的盗挖。

这些墓葬规模宏大,里面文物不计其数,似乎永远都盗不完,用了整整6年时间,才将八座大墓洗劫干净,出土文物根本就没法统计,有人说数千,有人说数万,有人说几十万件。

教士们投入人力物力,不惜代价挖出来,显然不是上缴民国政府,而是要自己从中渔利、大发横财。

他们把挖到的文物,通过交通工具,源源不断地运到各大城市倒卖,那些文物后来几乎都被黑心烂肺的文物贩子和冒险家运到了境外。因为海关没有登记,倒出的文物没有确切数字。

有心人粗略统计了一下,金村大古墓被盗文物数量在8000件左右,这些文物被倒卖到了十六个国家。

因为盗挖时间太久,很多中国考古学家也闻讯前去当地,他们经过考证判定,这八座大墓为东周王陵大墓。也就是说,他们不是普通贵族的墓,而是周天子的墓。

虽然这些文物历史都在2600年以上,工艺显得粗糙原始,根本不能跟汉代的精美相提并论,但是它们都具有考古学价值,也是研究历史的重要依据,所以它们都是无价之宝,价值简直难以估量,用价值连城这个词都委屈了它们。

那些从金村古墓流失在外的文物,其中大部分是铜器、玉器、还有不少漆器、玉器和银质器皿。

那些东周时期的文物,全都是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是东周时期人类文明的最高成就,不仅是中国、也是世界的宝贵财富。

叫人心疼的是,这些文物已经荡然无存,消失在世界十几个国家,悄无声息。

更让感到尴尬和痛心的是,我们的历史学家和考古学家在研究自己那段历史的时候,还要参考当年的盗墓策划、实施者、传教士怀履光编著的《洛阳故城古墓考》,以及日本考古学家梅原末治所著的《中国青铜器时代之研究》、《增订洛阳金村古墓聚英》。

中国学者靠国外书籍来研究自己祖国历史文物,可以说是心如刀割、字字扎心。

洛阳金村大墓是中国考古学者心中无法言说的痛。

洛阳金村大墓是东周天子墓,8个天子墓无数珍贵文物被利欲熏心的中外不法分子偷盗一空。

被偷盗的宝贵文物流失到国外,回归遥遥无期。

除此之外,金村大墓被盗还是个标志性事件,它记录了中国那一段充满屈辱的历史。

六年啊,不是六天,两千多个日日夜夜,当时各地行政机关,包括国民政府,民国名人都对东周古墓被盗熟视无睹、袖手旁观、无动于衷、麻木不仁、听之任之。

那段历史,是民国的耻辱,是民族的耻辱,是整个中国人心中永远的痛,更是民国考古界的悲哀。

为什么说洛阳金村大墓是中国考古的痛?

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九朝古都洛阳金村的八座周天子墓同时被大肆盗掘,一时间代表中国古代文化巅峰的艺术精品、数千件美轮美奂的稀世奇珍几乎悉数流失海外,成为炎黄子孙和中国考古难以忘怀的痛。

一、金村文物之精湛绝伦世所罕见,“金村工”几乎代表了中国古代文物的制作巅峰。

金村,普通人眼里的一个不知名小村庄,然而它却是考古工作者心中的顶级“文物殿堂”。其位于古都洛阳邙山陵墓群的中东部,据古典文献记载和考古研究发现,金村周边是东周最大的帝王陵区,葬有景王、敬王、元王、贞定王、哀王、思王、考王、威烈王、安王、烈王、显王、慎靓王共十余代周天子。

1928年夏秋之际,一场绵绵秋雨导致的地面塌陷,让金村周天子大墓的琳琅奇珍在两千五百多年后第一次暴露世人面前。然而在那个国无宁日、军阀混战的年代,洛阳金村发现大墓、出土大量精美文物的消息不胫而走。由于金村文物造型精美、用料考究、工艺失传、华丽非凡,仆一露面,不仅震惊世人,而且很快引发海内外文物贩子和各大博物馆的垂涎和抢购。

加拿大传教士怀履光、美国人华尔纳勾结国内的一些古董奸商,威逼利诱当地农民为他们盗墓。从1928年至1932年的四年间,他们在金村一带公开盗掘周天子甲字形大墓8座,出土、流失海外国宝级珍贵文物数以千计。

据记载,民国十八年(1929年),自东城(金村东北俗名“东城”)掘出大批古物,包括银、玉、铜、竹、木等不同质地。“银器多刻篆文,殊不可识,当系周秦时物。玉器多系玉杯、玉人,皆完好无瑕,湿润有光,古玩家称为前此所未睹。……其他尚有瓶、镜、酒樽、车饰、镶铗等,精妙绝伦,令人惊叹。”

金村文物之精湛绝伦、琳琅满目堪称世所罕见,闻所未闻。《洛阳金村古墓聚英》书中的一面精美奇特的“金银错狩猎纹镜”,向后人展示了东周高超的艺术构思和造型能力,令人叹为观止。

铜镜直径17.5厘米,镜背画面分为六组金银错纹饰,其中三组为双龙涡纹,每组涡纹其实是两条变形的龙,左右相对成S形,相互缠绕,这三组双龙涡纹将镜背分成三个区。镜子上端的一区为狩猎纹,武士头戴插着两根羽毛的冠饰,一手持剑,一手执缰,正欲冲向猛虎,而猛虎张牙舞爪,回头欲噬,一人一马一虎栩栩如生。镜钮左侧这一区则似两只怪兽相斗,镜钮右侧这一区则似一只展翅欲飞的凤鸟。整个镜背的纹饰浑然一体,构思奇异,它的金银错制镜工艺,代表了战国时期制镜的最高水准;金银线嵌错的狩猎纹图案,使它成为目前所见中国最早的人物镜,身披多重光环和绝艺叠加更让该铜镜成为一件享誉海内外的精妙绝伦艺术品杰作。

与“金银错狩猎纹镜”一起从金村大墓中出土并流向海外的铜镜中,还有金银错蟠龙镜、三龙彩绘透雕镜、嵌石四兽透雕镜、嵌玉琉璃镜、彩绘嵌珠连弧镜等一批古镜珍品。均在那个动荡年代流向海外。

由于不计成本、不计时间、穷其技艺的“金村工”几乎代表了中国古代文物的制作巅峰,直到今天,香港还有一些古玩老板用“金村玉”来形容特別精美的战国玉器,金村大墓文物之精美、影响之深远,由此可见一斑。

二、令人唏嘘的是8座天子大墓的数千件文物几乎悉数流失海外,成为中国考古永远的痛。

金村究竟出土了多少件国宝重器、稀世奇珍?

《洛阳故城古墓考》不完全记载:青铜器五百余品;车马饰物类凡九十品;明器及礼器百余件;兵器类凡八十余种;玉器及石器类百余件;钟磬类二十多件……

日本人梅原末治编汇的《洛阳金村古墓聚英》一书中,里面就收集了顶级的238件珍稀文物。

令人捶胸顿足、唏嘘感叹的是,这些异常精美的、价值连城的国宝级文物最终均被偷偷运到国外卖掉,流散于、被收藏在加拿大、美国、日本等多十多个国家,存留在国内的金村出土文物百不足一,目前仅存金村大鼎、错金铜尺和命瓜壶三件,分别藏于洛阳博物馆、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其余则被洗劫一空、片甲不留。

 三、金村文物堪称流失海外中国文物的杰出代表,如果用全部金村文物可以打造一座媲美任何国家的世界顶级博物馆。

金村东周王陵出土文物之精美,可谓令人脑洞倒开、生平仅见、难以想象,这些让人叹为观止的帝王级国宝,是东周天子的罕见随葬器物,是东周时期最高等级的艺术珍品,是教科书式的经典,是流失海外中国文物的杰出优秀代表。

这些举世罕见、瑰丽非凡、汇集起来足够装备一家丝毫不逊色法国卢浮宫、英国大英博物馆、俄罗斯艾尔米塔什博物馆和美国大都会博物馆等世界一流顶级博物馆的文物奇珍、华夏瑰宝,如今却被加拿大皇家安大略博物馆、法国巴黎国立人类学博物馆、美国美国堪萨斯城纳尔逊艺术馆、美国佛利亚艺术馆、日本东京等多家博物馆收藏,有的从此湮没在一些秘不示人的私人顶级藏家手中,每每提及此事怎不叫扼腕叹息的国人为之心痛?

四、金村文物的破坏性挖掘,对后人系统研究东周皇室贵族墓葬习俗、生活、礼仪、文化、科技造成难以弥补的缺憾。

与文物强盗兼古董贩子(怀履光等人)对研究价值极高的金村文物奇珍,野蛮性、掠夺性、破坏性的盗掘(除了能拿走的都破坏掉)截然不同,现代考古提取文物的过程有加固处理、保湿处理、拍照、绘图、登记、编号、逐层逐件提取等;还有墓葬内部的构造、陪葬品的摆放位置等,都是考古工作关注的重点,类似这些非物质性的元素同样弥足珍贵,盗墓者往往无视甚至将其破坏,以至于对后人系统研究东周皇室贵族墓葬生活、习俗、礼仪造成难以弥补的缺憾。

洛阳东周金村大墓流失海外的文物,包括铜器、银器、漆器、玉器、礼器等,件件精美绝伦,个个琳琅夺目,具有极高的历史、艺术、文化、科学研究价值,堪称代表着中国东周时期社会文明、文化艺术的最高成就、巅峰之作,它们的悉数流失海外,无疑是中国历史文化空前的巨大损失,中国考古一段不堪回首得永远的痛楚。

为什么说洛阳金村大墓是中国考古的痛?

洛阳金村东周大墓被盗的损失,不亚于火烧圆明园的损失,非常之大,是中国文化之痛。

洛阳金村,当年被盗掘的大墓。

中国从古到今,能够称为革命的仅有两次,一是武王伐纣,一是辛亥革命,武王伐纣后,建立周朝,这是古代中国文明的起点,更是基础,金村被盗的墓,就是这个时期的。

金村大墓出土的文物。

东周大墓,而且是规格最高的天子墓,数千计的先秦文物在几年间,就像菜市场交易一样,流失海外,特别是玉器、青铜器,如此精美的文物,随便装备就是一座顶级的博物馆。

金村大墓出土的文物。

那几年洛阳地区老是暴雨洪水,有的东周大墓的墓室塌陷了,地表露出了很多大坑,这意味着什么,拿锄头的农民都能想得出来,于是人们蜂拥而至盗墓,算了,不说盗墓了,直接叫挖墓吧。

金村大墓出土的文物。

1928年正是军阀混战时期,国没有国,社会又乱,谁还管什么国宝文化,能换银圆就行,奇葩的一幕出现了,当地政府在金村设有文物征税局,什么意思,谁来挖墓都行,只是挖到东西要交点税,就可以拿走或者卖掉,合法的!

所以这个盗墓,不只是当地村民,还有军阀、地方部队,外国人,盗的,挖的,买的,骗的,抢的,什么招儿都能用上,文物也主要流失到加拿大、日本、美国等,特别是这里面有个叫怀履光的。

怀履光。

怀履光,加拿大传教士,到河南传教,喜欢并研究中国古文化,回国时有博物馆人通过他,希望到中国收购一些东方文明的东西,并提供资金,怀履光恰巧赶上金村挖墓潮,于是大肆收购,源源不断运往加拿大,有上千件,后来怀履光就不搞传教了,专门成了文物贩子,在今天欧美很多博物馆的镇馆之宝,都是金村的玉器、青铜器等。

图为被盗的东周大盗遗址。

这些本是咱老祖宗的东西,现在拿也拿不回来,世界上公开的也仅200来件,当年老外从金村到底运走多少东西,也无法统计,咱也只能感叹一下,国家必须强大,不然咱们保不住自己的东西,也保不住祖宗留下的东西,我们必须爱国,才能为国家做出真正的贡献,这都是我们必须汲取的教训。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